Ⅰ 什么是音乐律动
你说的是身体的律动吗?如果是身体的律动那就是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的摆动,你可以看看michael jackson的舞蹈 他自己临场发挥的时候比较多
Ⅱ 奥尔夫教学中培养节奏感的方法有哪些
(一)游戏化方式。
事实证明孩子在幼儿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所以把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来势必会激发幼儿的兴趣,效果自然要更好一些。主要做法就是普通的节奏谱可以加上有趣的情节和动作,这样可以更好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例如:单纯用枯燥的视谱演奏方法来练习的话,其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如果我们加上母鸡下蛋的声音(咯咯哒咯咯哒)来形象的比喻,相信孩子们掌握起来就会很容易。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留心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把节奏课变成有趣的游戏课,孩子们的兴趣一定会很大。
(二)注重音乐性。进行节奏感培养时要具有音乐性,绝不能只让幼儿机械的打拍子,要引导幼儿感受节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幼儿充分的感受拍子起伏的特点,让幼儿获得审美的体验。
(三)动作节奏训练。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要使幼儿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以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尽快让幼儿的运动神经感受和身体动作达到协调。
在律动中运用人体打击乐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律动是音乐的灵魂,是节奏最好的表现方式,幼儿可通过律动感应节奏的快慢及长短。例如斗牛运动,它是人与公牛之间的一场较量,音乐《西班牙斗牛士》真实地描写了勇士们的激情斗牛。虽然斗牛舞能很好的表现这段音乐,但这种舞蹈较难不适合孩子,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斗牛游戏来表现音乐,让孩子分别扮演斗牛士和公牛,伴着音乐节奏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斗牛士们举着鲜艳的红布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场了,一会向左走一会向右走显示着自己的威风。突然,公牛们奔了出来,勇士们甩动红布引诱着,牛儿们看见红布特别的兴奋,低着头向他们冲过去,勇士们灵巧的躲过了,最后举起长剑对准公牛一下戳过去,公牛立刻倒下;勇士们又挥舞红布向观众示意自己的胜利,最后拖着牛儿下场。这段表演由于采用游戏的形式,所以幼儿们演的非常投入,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歌曲中运用人体打击乐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在《peepee poopoo》中,讲述的是一只云妖生气之后乱吃东西,结果拉肚子了的一个故事。于是歌曲中非常自然的引出:“肚子不舒服”、“厕所在哪里”等歌词,而之后的情境表演,也细致到要蹲进马桶、冲水……虽然是一些简单的模拟,但都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和再现,非常的生动有趣。从教师第一次呈现儿歌歌词到活动结束,重复的遍数是十分惊人的,一般都在二十次以上,这是一般的活动不敢尝试的。而儿歌的重复同样可以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示范,幼儿节奏——幼儿儿歌——变换动作——道具运用,整个过程又体现了层层深入的原则。此外该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有一定的突破。一般的课堂教学都会避免“大便”等内容,觉得“不雅”,然而正是这样的材料是幼儿十分喜爱,觉得有趣的。孩子们十分愿意一遍一遍的重复模范,也非常的快乐,在开心愉悦的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音乐游戏中运用肢体演奏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游戏是儿童的伴侣”,因此我们在让幼儿熟悉感受音乐的同时,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及其对节奏的掌握。幼儿需要游戏,同时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它给幼儿带来快乐和满足,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游戏性在于:有趣、形式多样。节奏是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屁股的,还可以交叉拍、换手拍等。 例如,我班在“精灵国王的生日礼物”的表演活动中表演“变变变”环节时,在音乐游戏中让幼儿手拿星星仙女棒当魔法棒,在空中根据音乐音乐画出“短短长-------”的节奏线条,通过上述肢体动作可训练幼儿感知节奏的长短。刚开始时,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每个小朋友都在兴奋的挥舞着“魔法棒”,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根据音乐的变化去画节奏线条,有的在音乐的开始部分还控制不住的大喊着玩魔法棒,于是我灵机一动让每个孩子都坐在软垫上,让孩子运用魔法棒在每段的开始音乐部分就只能在地上涂点,并要求幼儿边玩边说“让我们先来画出短泡泡糖、长泡泡糖,看谁画的泡泡糖最好看”,幼儿感知音乐“短短长------”时,孩子有的懂得学别人举起在空中画出“短短长---”的线条边画边唱着“变、变、变------”。这时有的孩子说“我泡泡糖最漂亮”,于是大家发言说一说自己想在地上画出什么泡泡糖,许多孩子专心的跟着音乐愉快地画起来泡泡糖,有的幼儿在空中画出音乐中的“短短长-------”活动中增强了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
Ⅲ 音乐活动对幼儿的好处
“幼儿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这种早期的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发展其音乐才能的机会,是成人所能给予幼儿的最良好的关心和培养。”所谓的“律动”是一种肢体有节奏的运动,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可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性,并进而发展出更敏锐的听力、专注力、对音乐各要素的觉察力、节奏的控制力、相互协调、弹性、对音乐符号的确认与了解、并能够感知音乐中具有表达性的特质。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在律动教学方面的几个要点:
1、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音乐律动。
幼儿教师要多创造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利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教师还要注意多提供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识记,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事实证明:如果识记的任务与有兴趣的活动及活动的动机相联系时,识记的积极性和识记的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我的做法是一日活动中渗透律动音乐,诱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巧妙地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如餐后散步,或进餐前、集中教学前等时间来播放或弹奏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一些优美的律动。久而久之,幼儿倾听兴趣慢慢地提高,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爱音乐、体会音乐,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音乐、歌曲,他们都会手舞足蹈,自得其乐。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因此,音乐律动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幼儿熟悉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去做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或者,启发他们做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这个过程是对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的诱发。
2、运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律动。
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就越会逐步懂得爱、温柔、同情、自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在律动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律动教学形式,通过欣赏、舞蹈、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欣赏活动是音乐律动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无拘无束的想象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创造力的基本前提。而要使幼儿对欣赏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2)幼儿律动教学跟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音乐是诉诸于情感的表演艺术。所以,律动和音乐的语言同是情感的语言。因此,把舞蹈放人律动中,把它的设计重点放在分析教材内容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设计。轻快活泼的舞曲,动作的设计必然干脆利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柔和优美的抒情曲,其动作就应该突出抒展……;民族音乐就得根据不同的民族的习俗和风格来设计,应借助民间的舞蹈语言使律动渗透民族特色。
Ⅳ 幼儿音乐游戏和音乐律动有什么区别
你好,音乐律动是属于音乐教学活动,而音乐游戏属于规则性游戏活动。 其实很多老师都认为它们很难区分。音乐教学活动有歌曲的学习、律动的学习、节奏的学习、乐器的伴奏、音乐欣赏等等,属于习得性的教学活动。注重的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的素养。 而音乐游戏注重的是一定意境的关于音乐的游戏。 换句话说...,音乐教学活动是围绕一个教学知识点来进行的。而音乐游戏是围绕一个游戏的中心主题来进行的。 比如:律动的教学活动是模仿、探索、创造、表演这样几个过程。而音乐游戏是通过音乐直接探索、创造、再探索、再创造。目的在于游戏而不在于学会一个律动。 常见的音乐游戏有: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来游戏等。比如:当音乐快的时候,是跳跃的律动,当音乐慢的时候是舒缓的律动。又比如:老师带着孩子们去采蘑菇,当音乐进行时,我们在一起快乐的采蘑菇,当出现紧张的音乐(表示大灰狼出来)时就要躲起来。 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老师们分辨什么是音乐游戏,什么是音乐教学活动! 纯手工打字,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Ⅳ 如何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
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年级音乐教材,遵循音乐感知与儿童感知音乐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并配合大量的游戏教学形式,使音乐感知活动变得鲜活,充满情趣;这种教学为儿童音乐思维的形成铺了一条扎实有效的阳光大道。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仅从小学一年级音乐内容安排方面来分析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在培养儿童音乐感知能力方面的特色。
一、第一阶段由歌谣引入节奏的学习
(一)念歌谣伴随多种节奏图谱。
1. 学习朗朗上口的歌谣、民谣。 2. 边朗诵边律动 ( 包括拍手、拍腿、跺脚、走、跑等 ) ,感受动作的节奏性。 3. 朗诵熟练后,用大鞋子、小鞋子,大鼓、小鼓,大实心圈、小实心圈等视觉形象画出对语言节奏的感受。 4. 把歌谣的语言用象声词代替,由此来进一步体会语言节奏的长与短。 5. 用打击乐器来表达语言节奏的长与短。
( 分析:通过语言引出节奏。通过画图的形式画出节奏的长短,这种方法在节奏教学初期屡试不爽,已被全世界的音乐教师所采用。但像这本教材那样,把步骤分得那么细腻,过程放得那么慢是很少见的。这样做显现了两方面的优点:( 1 )使全班学生的音乐学习维持最小的差异性;( 2 )唯有这样,儿童对节奏的感受才能是全面的、深刻的。 )
(二)出现节奏谱。
1. 从大实心圈与小实心圈等节奏图谱引出形状相似的节奏谱,例如:
注意每张卡片有意识地安排二拍。 2. 学习只包含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新歌谣,让儿童自己排 F 列节奏谱。 3. 根据节奏谱,请儿童自编语言。
( 分析;由节奏图谱自然地过渡到节奏谱,使儿童没有负担,而且使儿童对节奏谱有比较生动的认识,不会觉得抽象。 )
(三)用重音,形成有规律的运动,从而引出二拍子的强弱特点。
( 分析:在节奏律动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有很明显的强弱规律的律动。如表示火车轮子转动的律动,第一下手臂伸出去,第二下手臂收回来,这与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正好吻合。利用这种契机,趋热打铁,让儿童体会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
(四)出现带小节线的节奏谱,同时进入二声部的节奏练习。
(分析: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带小节线的乐谱第一次展现在儿童面前时,儿童容易把小节线的视觉感受扩大化;喜欢在小节线处停顿,影响音乐整体。这本教材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这一特点,先出现节奏谱,后出现带小节线的节奏谱。因为有了上一步骤不断重复的强弱规律的体验,这时在二拍之间插一个小节线,并告诉儿童小节线的意思只在于表示强弱的秩序,这样儿童就不会把小节线想人非非了。另外,脚踏节拍,手拍节奏,这样节奏的二声部训练也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 )
(五)出现有简易 2/4 拍拍子记号的节奏谱,如:
( 分析:这时儿童对二拍子的概念仅是一个强一个弱的动作形象,并不涉及时值,所以只出现简易记号,使儿童的思维保持在简单、清晰的层面上。 )
(六)四分、八分音符节奏名称的引入。用 ta 的读音表示四分音符节奏,用 titi 表示八分音符节奏。
( 分析: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很难明白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这种概念性太强的名称。所以用 ta 作为四分音符的节奏名称,用 titi 为八分音符的节奏名称,既朗朗上口、容易发音,又生动有趣,非常符合音乐教学重音乐的活动性体验、轻僵化的知识灌输的教学原则。 )
二、第二阶段进入 Sol 、 Mi 、 La 、 Do 、 Re 五个音的音高辨别学习
(一)学习 Sol 、 Mi 的音高与识谱。
1. 学习一首只有 sol 、 mi 两音的歌曲,结合教材中描绘这两个音高低走向的生动的节奏谱与节奏图型。例如:
2. 请学生画音的高低走向曲线图。 3. 再学一到二首只有 Sol 、 Mi 两音的歌,请学生画出音的高低走向曲线图,同时主动辨认曲调。 4. 以铝板琴为学具,来认识 Sol 、 Mi 两音在琴上的位置 ( 匈牙利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上音乐课,普通教室里一般没有钢琴 ) 。 5. 教师用图型来描绘已学过歌曲的音的高低走向,注意选曲量限制在 La 、 Sol 、 Mi 、 Do 、 Re 五个音范围,并且尽量是级进音级。 6. 学习 sol 、 Mi 两音的手势。 7. 进行 SoI 、 Mi 俩音不带谱号、拍号的五线谱识谱教学。
( 分析:儿童学习一首歌曲的心理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当一首歌曲一下子出现八、九个音符时,他们就是把全部心理能量用在八、九个音的分辨上还不够,结果对初学音乐的儿童来说只能放弃对音高的辨别,转而把心理能量用在非音乐性内容的地方,如歌词等。相反,如果一首歌曲只有两个音符组成,他们自然就能把本部分的心理能量用在如何把两个音分辨清楚上,这样对这两音的感受才是清晰的,对这两者的分辨能力才能逐渐生成。从音乐认知的角度来说,音高的分辨是有难度的,音高分辨能力不会自动地生成,需要系统学习。而教学方法符合儿童认知特点,是音准教学有成效的重要前提。 )
(二)学习 Sol 、 La 两音的音高辨别与识谱,统整 Sol 、 Mi 、 La 三个音音高辨别与识谱。
1. 新学一首只 Sol 、 La 有两个音的歌曲低走向曲线图。 2. 学习 Sol 、 La 的手势。 3. 进行 Sol 、 La 两音不带谱号、拍号的五线谱识谱,用铝板琴辅助教学。 4. 学习几首以 Sol 、 Mi 、 La 三音为材料的歌曲,请学生用手在空中画出音的高低走向曲线图,也请学生主动辨认曲调。 5. 统整 Sol 、 Mi 、 La 三音的音准、手势、识谱。
( 分析:刚学完 Sol 、 Mi 小三度音程,不是立即进入 Sol 、 Mi 、 La 三个音组成的歌曲学习,而是先学习 Sol 、 La 两个音组成的歌曲。这意味着,体会了 sol 、 Mi 三度音程后,先体会 Sol 、 La 二度音程,在统整 Sol 、 Mi 、 La 三个音的音准时,才出现 La 、 Mi 四度音程。这种小步子的教学安排,细腻的认知处理,目的就是避免儿童在音高分辨上的过重负担。这个方面,我国的问题是如何创作出旋律好听、歌词生动的两音、三音歌曲。 )
(三)体会四分休止符,引入四分休止符节奏名称 “su” 。以 Sol 、 Mi 、 La 三个音为材料,统整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 ”
( 分析:由于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与对二拍子节拍的体会已有些时间,并且对节奏的多声部也已反复感受,在这些音乐经验的基础上,体验比较抽象的时值 —— 四分休止符,应该说时机已经成熟。 )
Ⅵ 组织韵律活动教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教学技术的变化,而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技术的跟进。 对瑞吉欧教育来说,教师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霍钦斯语)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够投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注重教育的细节,使之成为课堂的闪光点,是教师教育智慧与教学能力的体现。有些细节看似信手拈来,实陈上是匠心独运,他的背后闪烁着教学理念与教学智慧的光芒。让我们用智慧预约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与成长。
一、音乐教材选择与处理的智慧
智慧1:分析音乐的特点与变化并巧妙运用
独特的眼光就是一种智慧以《兄弟们》为例,看音乐的特点与动作设计音乐是-rABACAD的回旋曲式,A段音乐比较流畅,适合围成一个圈跳优美的动作;B、C、D段音乐都是鼓点,节奏不同。(打的是即兴的节奏)不同节奏能力的幼儿可以如何调整?
智慧2:预见幼儿的学习困难并巧妙处理
例1:《小瓢虫飞》音乐的处理。速度上的变化、加上两拍子的反应时
例2:《欢沁》音乐的编辑。根据小班幼儿对节奏感知的发展水平,音乐的特点是节奏清晰、工整、速度适中,乐曲共四句,每一乐句八拍,但是感知最后一拍始终感到困难。
第一次调整:在音乐最后一拍加上“叽叽叽”。幼儿的问题与困难:幼儿基本是等到“叽叽叽”念完后才跟念,难以主动感受音乐。第二次调整:在每一乐句第七拍时加上火车叫“呜”,幼儿很快就能跟上音乐节奏。
二、引导幼儿与音乐共鸣的智慧
智慧1:筛选的智慧
一首音乐名曲中往往蕴含许多丰富的信息,但不是都要让孩子全盘感受,教师需要在活动前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特色、最易被幼儿感知、最符合幼儿需要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教学的重点)《野蜂飞舞》:音乐紧张的情绪;大黄蜂在空中飞舞的故事;一群;《惊愕交响曲》:音乐中的重音,以及前后段落的比较。《蜗牛与黄鹂鸟》:感受台湾儿童歌曲中的文化元素。《小白船》音乐在托班与大班均可以用,但是重点不同。
智慧2:搭桥的智慧:教师要在欣赏活动中选取合适的策略建构起“作品”、“教师理解”与“幼儿理解”三者之间的桥梁。如果三者间没有建立恰如其分的联系,音乐欣赏就会失去它的意义。
多通道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立体、全方位地感知。听觉、视觉、运动觉都能调动起来。
最后一遍,一定要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幼儿表达作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使活动收到最好的效果。《野蜂飞舞渗:引导幼儿用线条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狮王进行曲》:加入语言,帮助幼儿很快理解狮王威猛的形象。《快乐舞会》:语言的巧妙运用《种子托比的故事》:教师语言、动作、动画、吹画的运用《编制梦想》、《时钟》:体态动作的巧妙运用
三、语言提问与引导的智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同教学效率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
误区:不少教师将集体性提问等同于启发式提问,他们认为,提问越多就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
智慧1: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使提问富有成效
音乐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合理规划的,好的提问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幼儿的知识经验与智力水平相适应,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富有启发性,并能促进幼儿自我反省。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提问主要有六种类型:回忆陛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牲提问、评价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实例分析:音乐欣赏《小乌鸦爱妈妈》
智慧2:巧妙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以适应各种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教学中的每一个幼儿都是平等的,他们应该享受平等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理应保证每一个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教师提问喜欢用请“能干”、“聪明”的幼儿回答,用“能干”、“聪明”幼儿的思维代替全班幼儿的思维,一节课中有些幼儿获得了5-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40%以上的幼儿没有获得一次机会,成为教学活动中的“边缘人’,甚至脱离了教学活动,这样,教学活动的提问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消极影响。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陈述性提问、填空性提问、选择性提问和判断性提问四种。实例分析: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
智慧3:控制问题数量,并及时反馈
每次问题以1-2个为宜,一般不超过3个。提完问题后要及时检查,避免幼儿充耳不闻。
智慧4:悦纳不同答案,与幼儿探讨不同答案所蕴含的价值并予以提升
过去,许多教师在提问前往往心中都有一个预期的答案,通俗地说:教师事先设计了_一个“套子”,等着幼儿来钻。当幼儿的固答与教师答案相一致的时候,教师就很快地予以肯定;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答案不一致的时候,教师就会予以否定或不置可否。这种处理方式抑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要能接纳幼儿的不同答案,并且学会与幼儿共同探讨答案中蕴含的价值,对幼儿的答案进行提升,就可以让幼儿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获得成长的经验。例1:音乐欣赏中对幼儿的孙导,幼儿对音乐的不同元素有了各种层次的感知;韵律活动对幼儿动作的提升。以中班音乐欣赏《水族馆》为例。
四、图谱设计使用的细节智慧
智慧1:巧妙将音乐学习的内容与重难点蕴藏在图谱中
例1:说唱活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谱
例2:打击乐《快乐女战士》的演奏图谱
例3:韵律活动《小哪吒》的图谱
智慧2:引导幼儿参与图谱的设计
与教师共同商量,一起设计;教师设计一部分幼儿补充一部分;完全幼儿设计(家长可以参与)
智慧3: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图谱
要引导幼儿发现图谱中蕴含的学习内容,并自主学习
智慧4:引导幼儿排出图谱的顺序
从《巡逻兵进行曲》图谱的四次调整透析音乐图谱设计与运用的智慧:
第一次:平铺直叙,所有内容都放上去,密密麻麻。幼儿看得眼花缭乱。
第二次:去除重复的部分,图谱变得清晰、美观
第三次:增加了重复记号。(理解反复记号的意义)
第四次:让幼儿自己摆放重复记号。主动倾听,在理解反复记号的意义基础上主动运用。
五、启发与提升幼儿动作的智慧
幼儿的困难:一是不知道从何下手创编,二是创编的动作经常重复不变,如拍手、招手、扭胯等。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掌握创作的规律,在幼儿创编不同造型时不能给予具体、有效的指导,致使幼儿在同一层次上变化,最终也不清楚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的动作从来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关键一是找到有鱼的池塘或河流,二是要“授之以渔”。
智慧1:引导幼儿掌握动作探索的关键
例1:韵律活动《机器人》机器人的动作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人的动作转化而来,关键是要让幼儿理解机器人的动作与人的异同。这不仅帮助幼儿创编,更是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的的培养。教师指导语言的指向性要明确,启发性要强。(让幼儿探索的东西是有方向的,而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猜、瞎掰)
例2:韵律活动《跷跷板》跷跷板动作的关键是—上--F,所以可以引导幼儿探索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眼镜、头部、手臂、手措以及大动作;还可以两两合作,表现一上一下。
智慧2:丰富幼儿动作的表现方式
例1:韵律活动《毛毛虫和花蝴蝶》
例2:韵律活动《小蝌蚪》
幼儿的动作经验源于生活,应在生活与观察中丰富动作图式。许多时候幼儿无法探索,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探索就成了无源之水了。
智慧3:选择恰当的探索点
各个环节、具体的内容、音乐是否适合幼儿的探索,避免无所事事地探索、漫无边际地创造。
智慧4:处理好示范与探究的尺度
许多教师认为,示范会影响、限制幼儿的自主探究,其实,适度、恰当的示范能够促进幼儿有效地探索。
智慧5:巧妙记录自己探索的动作。
智慧6:积极有效的鼓励与引导
在探索性活动中,幼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或是表现了自己的创编动作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总结、归纳、引导。让幼儿明确自己好在哪里,不够在哪里。幼儿的发展不仅需要鼓励,也需要教师引导。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体验成长的幸福。
Ⅶ 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教研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的肢体律动、识谱视唱等活动,让学生领略了《西班牙斗牛士》的风格回特征。在音答乐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式的行进来表现对不同类型进行曲的理解,通过对比赏析归纳出进行曲体裁的共性与个性,试图在小学阶段构建出学生对进行曲初步的概念。
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大家通过模仿小鸡、小鸭的叫声,进而进入到歌曲《动物说话》的学习。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掌握了歌曲基本的节奏型、学会了五线谱的线间关系、能够在五线谱中找到do、mi、sol三个音的位置并进行准确视唱。基本实现了从唱会到唱好的转变。
深入研究 《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的品质。
要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课外兴趣小组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市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Ⅷ 幼儿园歌唱活动材料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1.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学会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3)能够用声音、节奏、动作、乐器等手段去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有一定的表现力。 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和韵律活动四个方面。具体而言,音乐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理解音乐,包括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思想、情感。 (2)学习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学习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曲调,学唱歌曲。 (4)学习仿编歌曲。 (5)学习关于各种乐器的知识。 (6)学习使用乐器表现音乐。 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法灵活而丰富多样,其中情境创设、示范模仿、讲解、多感官与(语言、动作等),都是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 (1)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法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思想情感而采用的创设相关情境的方法。常用故事、美工、多媒体等手段。比如在“小树叶”的歌唱活动中,利用美工创设秋天树叶飘落的情境。 (2)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方法是为了帮助幼儿学习歌唱、韵律多种或乐器知识和演奏,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音乐教育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 (3)节奏朗诵法。 节奏朗诵法是在学习曲调之前用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掌握歌曲节奏的方法。 (4)直观提示法。 使用图片、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学唱歌曲的教学方法。 (5)联想仿创法。 联想仿创法是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歌曲、情境,通过联想、想象,富于创造性地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方法。比如听音乐想象故事、听音乐编动作、听音乐画图画、跟随音乐演奏乐器、创编新动作、新歌词,等等。
Ⅸ 如何加强音乐节奏感
首先从看判定点开始说。大家都知道,每当要过一个障碍,屏幕两边会飞出来2个黄点,在屏幕中撞击然后消失。要打出好的判定的话,要在这2个点正好撞到一起的时候按下相对应的按键。按的最好的情况是99%,是白色。接着是90% 80% 70%……(颜色逐渐变深)。当低于50%的时候(50%不包括),屏幕正上会显示BREAK字样。并且此时所累积的连击中断,累积的加速槽减少3分之1 。
打出不同的判定时,屏幕中2点撞击时的颜色也是不同的,这是自己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99%是呈白色,90%时呈黄色……判定越低颜色越深。到50%以下就变为谈红色了。如果是0%,那就是深红色了。要使自己最后的判定提高,当然要多打白点咯。(关于打出不同判定的点的颜色我传了几张图,希望大家能大致的记忆下来,因为我后面所写的都需要自己随时对自己游戏中所打出的判定有大致的了解)
刚开始要练判定不推荐大家在月亮玩。主要建议还是以星星的歌为主。因为它们NOTE较少,比较容易让大家专心于判定而不是音符的排列。当星星曲判定稳定于94%左右的时候,就能去月亮进修了!(这个过程一般比较短,但也需要耐心)。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注意屏幕两侧的点飞出来的速度。然后在心里也要估计出他们什么时候相撞并按下键盘……这就体现了星星曲练习的好处。因为星星曲音符稀松,所以,一次基本就一个点让你看。当然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注意这个而导致按错键或没注意障碍,大家可以尝试先用余光看。习惯了之后或者对排列很熟悉的歌曲,看点打会让你判定得到一定提高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很多新手判定打不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按的慢,反而大多是因为障碍还没有到面前,却过早的按了。刚玩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掌握按键的快慢都是正常的。这个就要强迫自己“慢按一拍了”。
接着说一下节奏问题,这个相信大家玩过MG的都该知道它的重要性。
在稍微困难的星星歌里(月亮的就更不用说了),障碍只要一多,那么靠看点的撞击是不行的了。因为这时候的点已经变成了密密麻麻接近直线的状态。在这里先引用qqstars的一段话:“拍是什么概念?说简单一点,就是打的拍子。听音乐的时候,会跟着摇头或动脚,这个节奏就是拍。对于流行音乐来说,一般都是两个重的军鼓鼓点(就是那个最清脆而响亮的声音)之间就是一拍。当然,这都不是必然的。但通常情况下是这样。总之,拍与拍之间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分点的。”这时候,就要把能看点的尽量打成白点,然后根据这首歌的拍子、节奏来打接下来部分了,看到颜色变的过深,就要调整自己的按键速度。这个很重要,会调整,才能保证有更多的白点。这个在后面会有更具体的介绍。
然后是具体的练习方法及调整对策。在此我先列举一部分星星曲里很有节奏感的歌,大家应该会比较容易把这些歌的判定打高。
我们结婚吧 2星 (因为这个歌的拍子大家比较熟…… )
Hungarrian Dance 2星 我好几个朋友用这首歌第1次打出97
Can Can 2星 没争议吧?众ET拿来打98判的。。。。。OTL
1,2,3,4 2星 个人觉得节奏也不错
另外还有大家所熟悉的钢琴曲,小提琴曲,以及BINGO也是不错的。
大家可以先练习以上的歌,来让自己学会习惯,打的时候通过看自己打的点的颜色深浅来了解自己打的判定的好坏。同样,也要习惯通过估计小点撞击的大致之间来按键,并学会根据节奏来打。还有就是,刚开始练判定推荐大家全程不加速,先把节奏感练好。最好是能在不加速状态把星星曲的判定稳定到93-94。
当然,有些人判定打不好也有不能适应加速后节奏的突变,这个就要靠自己多打对歌的熟悉了。
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向大家推荐一首歌:Beautiful Day。虽然难度只有一星,但我觉得这首歌对于练习节奏很有帮助的。因为可以注意一下,整首歌的按键,都是配合着背景音乐中的节奏。一个键就是一个节奏点,每个按键都对应背景音乐中的鼓声或哨声之类。歌中有几段是不停的左右左右吃星星。相信对于打不好判定的人来说,那里按着按着就会出现红点甚至BREAK。这就是节奏感的问题了。相信大家如果能把这首歌打好,并且把判定打的比较高的话,那对于后续对判定的提高会很有帮助的。类似的歌曲还有化蝶蝶飞和洗刷刷, 他们同样是能够锻炼并提高连续恒速按键的准确性的。
接着来说一下如何压出更高的判定。如果你已经能够较好的掌握歌曲的节奏,对歌曲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但是判定还是没有明显提高的话,可以参考下我以下说的。
有的新手在游戏时(当然不乏一些玩了有段时间的人),在歌曲刚开始的时候能够打出较好的判定,但只要途中有一个失误或者一时紧张导致一个判定没按好的话(我指按出70%左右。要打高判定就要让自己判定保持在尽量只出90%和99% 非常偶尔出80%以下),接着,他会按着刚才低判定的节奏继续按下去,而导致一路全是黄点甚至越来越红。相信大家都曾经碰到过这种情况,那些连续很多的左右的障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按的出很多白点的吧?所以,在此要提醒大家注意,当按出了不好的判定(看到有黄点/红点)时,要及时注意自己到底是按快了或是按慢了,然后迅速的进行节奏调整,当再次看到几个连续的白点时保持新的调整后的节奏。这也是打好判定的一个关键。
至于怎样看出是按快了还是慢了呢?你可以通过你打的节奏和背景音乐的对比来判断。当然有些歌节奏完全是靠自己打出来的,因为并不是每个曲子的节奏点都完全完美的契合于音乐之上。这种情况下,就要靠看判定点了。要特别注意一下,是判定点还没撞击到一起的时候你就按了呢,还是撞到了之后你才按。要通过不断对自己节奏的调整,来提高判定。(当然某些乐感极好的ET可以根据感觉去判断快慢,在此就不特别提了)
最后,我再说一下月亮里可以练习提高判定的歌。他们是:I WANNA ,RAIN DAY, ALWAYS,快乐崇拜,CAN CAN (又是这- -||) 1,2,3,4(个人喜欢。。。是我月亮第一个出96的歌。。。)
暂时只想到这些了……再想到什么的话我再补充吧……
最后简单的总结一下:
要学会通过看判定点的方法尽快打出第一个白点(对歌熟了直接靠节奏能打),然后根据歌曲的节奏保持尽量多的打出白点,并在节奏出现瑕疵的时候,做出及时的节奏调整。
熟悉歌曲的本身节奏还是很重要的。某些节奏性强的歌的某些重复部分,在熟悉后甚至可以闭着眼睛打出一连串白点。
因为制作的问题,有些歌曲按出99%的节奏点和背景音乐的节奏点并不是一致的。这时就要靠你看自己打出的点的颜色来作出调整了。另外还有些歌曲的主线节奏是自己按出来KEY音来连接的,这也是必须先尽力打出白点,然后用节奏感来保持和调整。
Ⅹ 幼儿音乐欣赏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1.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学会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3)能够用声音、节奏、动作、乐器等手段去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有一定的表现力。 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和韵律活动四个方面。具体而言,音乐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理解音乐,包括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思想、情感。 (2)学习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学习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曲调,学唱歌曲。 (4)学习仿编歌曲。 (5)学习关于各种乐器的知识。 (6)学习使用乐器表现音乐。 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法灵活而丰富多样,其中情境创设、示范模仿、讲解、多感官与(语言、动作等),都是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 (1)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法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思想情感而采用的创设相关情境的方法。常用故事、美工、多媒体等手段。比如在“小树叶”的歌唱活动中,利用美工创设秋天树叶飘落的情境。 (2)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方法是为了帮助幼儿学习歌唱、韵律多种或乐器知识和演奏,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音乐教育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 (3)节奏朗诵法。 节奏朗诵法是在学习曲调之前用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掌握歌曲节奏的方法。 (4)直观提示法。 使用图片、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学唱歌曲的教学方法。 (5)联想仿创法。 联想仿创法是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歌曲、情境,通过联想、想象,富于创造性地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方法。比如听音乐想象故事、听音乐编动作、听音乐画图画、跟随音乐演奏乐器、创编新动作、新歌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