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音乐剧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异同
不太清楚“音乐形式”是什么意思。这里主要讲“音乐剧”。音乐剧英文原文是Musical Theatre,字面意思来说,就是“用音乐表演的戏剧”,所以音乐剧实际上是属于戏剧范畴的,和话剧属于同一类。在音乐剧的世界中心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音乐剧参加的评奖,都是戏剧类的如托尼奖或者奥利弗奖。音乐剧在国内,常会和音乐/配乐话剧以及歌剧搞混。主要区别是:
话剧是通过对白独白来讲述剧情表达情绪的,有些配乐话剧,会有一些歌曲表演,但是歌曲表演是烘托气氛的,并不进行主要的叙事或者抒情,类似于电影里的背景歌曲/音乐;
歌剧虽然是通过演唱来表演剧情的,但是歌剧讲究的是唱腔,类似中国的地方戏曲。所以去欣赏歌剧,需要对声乐知识有所了解,对欣赏者要求有点高了。同时,歌剧表演,基本上用的是美声唱法。
而音乐剧,则是通过演唱为主的音乐表演手段来讲述剧情的发展,表达情绪,对唱腔要求不是十分严格,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来安排不同的角色采用不同的唱法甚至音色,比如著名的Cats里头,有些猫用的是通俗唱法,有些猫则是摇滚的,有些猫则带一些美声。除了演唱以外,舞蹈也是音乐剧里常见的音乐表演形式,著名的West Side Story里,有一首讲述“喷气帮”帮众们如何谋划和“鲨鱼帮”的火拼的歌曲,就是连唱带跳的。
如果非要说音乐剧和“其他音乐形式”,就得明确,音乐剧是“剧”,得有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其他的如演唱会、独唱、合唱等,则大部分不具有这方面的表达,重点在演唱上。
深入一点:一个合格的音乐剧演员,应该是演、唱、舞、有时候甚至还得是杂技手段都会的结合体,缺一不可。
B. 音乐剧的分类
像“好莱坞”与美国电影的关系一样,一提起“百老汇”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国戏剧。“百老汇”是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条大街的名称。在这条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的中心,因此“百老汇”就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代名词了。
百老汇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这是与美国商业音乐剧的历史密切相联系的。百老汇音乐剧(Broadway Musicals)的前身是黑人游艺表演、滑稽剧、歌舞杂剧等,比较多地受爵士乐、摇摆乐的影响,其舞蹈有独创的百老汇风格。1904年,比特尔·琼斯明确了音乐剧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剧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它综合地把歌曲、舞蹈和故事情节、话剧表演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音乐剧把美国风格的爵士乐和与爵士乐配合得摇摆性很强的舞蹈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歌舞线上》(A chorus line)都是在百老汇相继走红的重要音乐剧剧目。此外在百老汇经年不衰的音乐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Miss Saigon)、《猫》等。
自20世纪20年代起,百老汇名家辈出,经典佳作频频登台,商业操作生意兴隆,持续铸造数十年的辉煌。百老汇音乐剧发展史上,除科恩、格什温兄弟等风云人物外,在40、50年代有过密切合作的作曲家罗杰斯和剧作家哈默斯坦也为音乐剧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他俩合作的《俄克拉荷马》于1943年3月在纽约圣詹姆斯剧院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剧中巧妙运用双人舞、三人舞,与剧情和谐巧妙的结合,舞姿舞步做了民俗化、美国化的改革,以区别古典概念的芭蕾舞。《俄克拉荷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成功实践了多种要素的完美综合。此后,罗杰斯和哈默斯坦又合作完成了《旋转木马》、《南太平洋》、《国王与我》。还有一部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音乐剧。这就是《音乐之声》。这部音乐剧后来被搬上了银幕,作品中的许多歌曲,可谓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50、60年代是百老汇音乐剧的全盛时期,在强化歌唱、舞蹈、表演、剧情的有机综合功能方面又作了一系列大胆革新。精湛的专业化创作技巧和美国作风的音乐舞蹈汇成浑然一体,将音乐剧的艺术品位和演员的多能性表演艺术提升到新的境界。1957年9月16日,由普林斯制作、伯恩斯坦作曲、劳伦茨编剧、桑岱姆作词、罗宾斯导演的《西区故事》在百老汇首演,标志着音乐剧艺术最佳发展阶段的开始。此剧1961年拍成电影,荣获十项奥斯卡奖。作品从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获得灵感,地点从维罗那古城变为现代曼哈顿西区,人物关系由原剧两个世代宿怨的贵族家族移植为落后、贫穷的移民集聚地的两个青年团伙争夺地盘的恶斗,男女主人公托尼和玛丽亚分属一个群体,最后以悲剧告终。该剧融会复杂的爵士节奏和富于冲击力的音响律动,歌曲音调着重深入揭示人物内心情感,将音乐完全置于剧情之中。虽为爵士流行风,却不追求听觉的效果,给了观众以细细咀嚼回味的余地。剧中歌曲《玛丽亚》、《今晚》、《阿美利加》等韵味十足,百听不厌。
继《西城故事》之后,百老汇陆续推出一些风格迥异的音乐剧,《吉卜赛》(1959)、《音乐之声》(1959)、《卡米洛特》(1960)、《您好,多莉》(1963)、《屋顶上的小提琴》(1964)、《滑稽女郎》(1964)、《油脂仔》(1972)、《平步青云》(1975)、《芝加哥》(1976)、《安妮》(1977)、《第42街》(1980),红极90年代的《美女与野兽》、《狮子王》、《化身博士》《为你疯狂》,21世纪颠覆之作《Q大道》(2003)、《摩门经》(2011)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少作品从纽约到世界,从舞台到屏幕,展示了音乐剧这一独特艺术品种的千姿百态。 自60年代起,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创作表演正急起直追,不时发起向百老汇的冲锋进军,“音乐剧中心”百老汇受到严峻的和强烈的震撼。
伦敦西区音乐剧更多地受歌剧和轻歌剧的影响。英国音乐剧的发展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别突出的改进,这里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是把歌剧、轻歌剧的传统以及音乐喜剧的传统与爵士乐、踢踏舞和芭蕾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
1960年6月由巴特根据狄更斯的小说《孤星泪》(即《雾都孤儿》)编剧作词作曲的《奥立弗》首演于伦敦。1963年进入百老汇舞台,荣获两项托尼奖。该剧没有舞蹈场面,将创作重点放在戏剧表演、各种形式的演唱和舞台布景的创新上,采用并行转台展现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社会图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对奥立弗的悲惨命运给予深深的同情。
也正是在60年代,伦敦剧坛升起了一颗作曲新星,那就是安德鲁·洛依德·韦伯。他具有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擅长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对新潮流行音乐和音乐剧情有独钟。1967年他与词作家蒂姆·莱斯合作《约瑟夫的神奇彩衣》,此剧1981年在百老汇连演800多场,1982年获包括音乐在内的托尼奖多项提名。1971年10月他们合作的摇滚音乐剧《耶稣基督万世巨星》在百老汇首演,此剧取材于圣经故事灵感来自于霍尔本的油画《墓中死基督》,通过对以基督与犹大为中心的复杂人物关系折射当代社会普遍的人性命题,寓以深刻的哲理意味。1978年6月他们的又一部摇滚音乐剧《艾维塔》在伦敦隆重上演,故事取材于阿根廷前总统庇隆第二任夫人艾维塔的生活事迹翌年9月在百老汇连演1560多场,荣获7项托尼奖和纽约戏剧评论界最佳音乐奖。以上两部摇滚音乐剧为了使观众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调动了旁白演唱的形式,《艾维塔》中演唱的摇滚歌曲《如此一个竞技场》、《金钱滚滚来》有力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而且又十分动听。这部音乐剧中还有一首并非摇滚的主题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以其楚楚动人的旋律而风靡全世界。他的惊世巨作《猫》1981年5月在伦敦首演轰动了百老汇。此后又创作了以舞蹈精彩绝伦而著称的《星光快车》、《歌剧魅影》和90年代荣获8项托尼奖的《日落大道》等传世名剧。
在风格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偏重音乐,舞蹈相对较少;在制作上,英国音乐剧著名制作人卡麦隆·麦金托什非常注重把舞台上的各种技术——布景、服装、灯光等与其他手段结合起来。很快百老汇感到了来自伦敦西区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20世纪80、90年代称雄世界音乐剧坛的伦敦西区,除了韦伯,还有作曲家勋伯格(1944~)和著名制作人卡麦隆·麦金托什(1946— )。他们的配合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麦金托什是一位聪明的艺术经营者,用高质量艺术作品赢得千千万万的观众。他与韦伯合作的《猫》、《歌剧院的幽灵》,与勋伯格合作的《悲惨世界》、《西贡小姐》,以及重新制作的许多经典剧目都为世人所瞩目。
伦敦西区的著名音乐剧包括《钟楼怪人》《悲惨世界》、《西贡小姐》(1991年才移师纽约的百老汇)、《猫》、《剧院魅影》(后来移师纽约百老汇)等等。此外,似乎所有的音乐剧从伦敦搬到百老汇都能获得成功,比如《象棋》、《男朋友》、《奥利弗》、《可爱的战争》、《查里姑娘》等等,无不如此。 其他英语国家创作的音乐剧,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通常能得到较好的认同,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国家创作的音乐剧。
广受欢迎的欧洲大陆国家所创作的音乐剧,包括如德国创作的《Elixier》,《路德维希二世》,奥地利的《吸血鬼之舞》、《伊丽莎白》、《莫扎特》、《丽贝卡》,捷克的《吸血鬼德古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罗密欧与朱丽叶》、《小王子》等等。
日本用游戏,动漫故事创作的本土化音乐剧,例如《魔女宅急送》、《网球王子》、《美少女战士》、《樱花大战》等,也获得长期公演。
在其他国家包括韩国、荷兰、意大利、瑞典、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土耳其、中国等等,音乐剧也在逐步发展中。其中,张学友主演的音乐剧《雪狼湖》在亚太地区深受欢迎,产生巨大影响。
C. 音乐剧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百老汇音乐剧
像“好莱坞”与美国电影的关系一样,一提起“百老汇”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国戏剧。“百老汇”是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条大街的名称。在这条大街的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的中心,因此“百老汇”就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代名词了。百老汇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这是与美国商业音乐剧的历史密切相联系的。百老汇音乐剧(Broadway Musicals)的前身是黑人游艺表演、滑稽剧、歌舞杂剧等,比较多地受爵士乐、摇摆乐的影响,其舞蹈有独创的百老汇风格。1904年,比特尔·琼斯明确了音乐剧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剧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它综合地把歌曲、舞蹈和故事情节、话剧表演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音乐剧把美国风格的爵士乐和与爵士乐配合得摇摆性很强的舞蹈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平步青云》都是在百老汇相继走红的重要音乐剧目。此外在百老汇经年不衰的音乐剧有:《歌剧院幽灵》、《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美女与野兽》等。
2.黑人音乐剧
音乐剧表现手段从以欧洲为主移向以美国为主,就是因为黑人的褴褛时代爵士乐、灵魂音乐、游吟和忧伤蓝调的流行。再后来的摇摆乐也有强烈的黑人音乐背景。著名的黑人音乐剧包括《演出船》、《波吉和贝丝》、《天空小屋》、《圣路易斯的女人》、《花之房》(1954年)、《牙买加》等等。
3.伦敦西区音乐剧
伦敦西区音乐剧更多地受歌剧和轻歌剧的影响。英国音乐剧的发展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别突出的改进,这里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是把歌剧、轻歌剧的传统以及音乐喜剧的传统与爵士乐、踢踏舞和芭蕾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20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了两位音乐剧创作巨匠:安德鲁·洛依德·韦伯和蒂姆·莱斯,随即英国音乐剧就出现艺术上的转折。在风格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偏重音乐,舞蹈相对较少;在制作上,英国音乐剧著名制作人卡麦隆·麦金托什非常注重把舞台上的各种技术——布景、服装、灯光等与其他手段结合起来。很快百老汇感到了来自伦敦西区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伦敦西区的著名音乐剧包括《悲惨世界》、《西贡小姐》(1991年才移师纽约的百老汇)、《猫》、《歌剧院的幽灵》(后来移师纽约百老汇)等等。此外,似乎所有的音乐剧从伦敦搬到百老汇都能获得成功,比如《象棋》、《男朋友》、《奥利弗》、《可爱的战争》、《查里姑娘》等等,无不如此。
西方音乐剧
音乐剧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轻歌剧、喜剧和黑人剧。
初期的音乐剧并没有固定剧本,甚至包含了杂技、马戏等等元素。自从1927年演艺船(画舫璇宫)开始着重文本之后,音乐剧开始踏入它的黄金岁月。这时期的音乐剧多宣扬乐观思想,并经常以大团圆的喜剧结局。直至1960年代摇滚乐和电视普及之前,音乐剧一直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娱乐和演艺形式。1980年代以后,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演出蓬勃,已经追上百老汇的盛况。后来甚至出现法文的音乐剧,如悲惨世界(后改编为英文版,曾在百老汇演出)、星梦、钟楼怪人、罗密欧与茱丽叶、小王子等等。以及德语音乐剧,如伊丽莎白、吸血鬼之舞、丽贝卡,鲁道夫等。
而随着英国和美国的音乐剧经常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音乐剧也开始在日本、韩国、中国内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流行。参见亚洲的音乐剧。
D. 戏剧的分类(比如话剧,舞台剧之类)
按照表现形式,常见的有话剧、歌剧、戏曲、舞剧、音乐剧。
1、话剧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2、歌剧
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歌剧在17世纪,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5、音乐剧
音乐剧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E. 音乐剧和舞台剧的区别是什么
1、两者的定义不同
舞台剧,可以定义为呈现于舞台的戏剧艺术。舞台剧按内容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2、两者的特征不同
音乐剧的长度并没有固定标准,但大多数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通常分为两幕,间以中场休息。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是属于表现主义的。
舞台剧的剧情可以原创也可以根据小说、动漫、电视剧、电影等改编而来。舞台剧基本上采用“演唱+舞蹈+对白”这样的形式,再加上是现场演出,所以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另外还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音乐、剧本、造型、舞台设计、灯光等专业技能,所以一台成功的舞台剧所具备的条件是很苛刻的。
3、两者的分类不同
音乐剧是由百老汇、黑人、伦敦西区、世界音乐剧等组成。
舞台剧是由歌剧、舞剧、话剧、哑剧、诗剧、偶发剧、木偶剧等组成。
F. 为什么认为音乐剧是现代表演艺术
自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音乐剧(Musical
theater)之后,在西方社会音乐剧就以它独特的视、听感觉的完美结合与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娱乐性,深受观众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主流的大众文化现象。音乐剧自发端和发展以来,可谓是在世界近现代戏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音乐剧在它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之后,开始进入我国观众的视野,为人们所接受并喜爱。这是受国际上当代艺术表现形态的多元化、国际化、综合性之要求的影响。音乐剧是一朵耀眼夺目的、现代舞台戏剧表演的奇葩,随着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交流,它正以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自身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为了使更多喜爱音乐剧的观众了解音乐剧,笔者拟从音乐剧的艺术特征、审美理念、创作理念、结构的多样化和高度的综合性等方面进行剖析,以便大家能从本质上更进一步地认识它,继而在欣赏时更好的感受它。
西方社会认为:音乐剧发端于欧洲的浪漫派轻歌剧,诞生在英国的小剧场,发展壮大于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是欧洲工业文明的文化产物,是先进技术革命成果与舞台艺术的自然结合,它是社会学科走向综合性、多元化表现在舞台艺术上的必然结果。那么,究竟什么是音乐剧呢?要想有个确切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纵观世界各国、各时期的音乐剧,它大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风格各异,它的构成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艺术品种。从音乐剧的形态表现手法与风格等方面来看,它确实存在“多元化”的丰富体系,但这个“多”并不妨碍它遵循自己的审美理念、形成自己当代时尚艺术的特点。音乐剧“艺术时尚化”的审美理念,也决定了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艺术。它关注时下人们的欣赏动机和审美趣味;它追随时尚并引领时尚;它在实现艺术“时尚化”的同时,努力实现着时尚“艺术化”。从总体上讲,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主要来自戏剧内容、音乐演唱、舞台表演、舞美制作这四个方面。换言之,音乐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戏剧内容的综合性且时尚化的表演形式。
一、戏剧内容为核心
既然是音乐剧,就是要体现出戏剧的本质,它首先要以“剧”为本,歌唱、舞蹈、舞美都应为剧而存。只有反映出健康向上的主题思想、生动的情节事件、鲜明的人物形象、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才完整,内容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是音乐剧赖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正是联系各个人物成为一体的纽带。音乐剧的创作理念是“以综合的艺术形式和方法将复杂的故事简单化、理想化。”所以,音乐剧的取材、结构和人物刻画都要求高度概括、凝练和集中。从内容上讲,音乐剧十分关注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情感,它追求人类理想生活,从来都有一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相伴随,从来都有一种幽默情怀、潇洒心态运化其中,它始终充溢着热烈的青春气息和活泼的生命力。
以世界著名的四大音乐剧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体现出的戏剧本色以及博大的人文精神与爱的永恒主题。《猫》剧是在倡导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这种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对应人类。猫的伶俐、乖张、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地吸引着人们,在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在它们梦幻般的生活中,人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我。《猫》剧,很好地引发了观众对“猫”的哲学思考。《歌剧魅影》讲述了19世纪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一个神秘而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美丽漂亮的女演员、神秘诡异的老师、英俊富有的子爵三人交织、互动与撞击的戏剧矛盾的描写,展示出任何一个时代人类都最为关注的重大命题――人性。那带有恐怖悬疑色彩的爱情主题与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那惊险刺激的情节与场景都迎合了当下观众的喜好和观赏心理,不愧是一部生动感人、催人泪下的悲剧代表作。至于《悲惨世界》,雨果本人“心灵比大海更宽广”这句名言可作为对该剧所反映内容的最好注解。该剧以爱与美的理想与人性本能之间的冲突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在“偷窃犯”、警察和牧师这些不同性格特征人物之间展示了人性的光芒与美丽。《西贡小姐》是一部反战剧,它将反思的目光锁定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它无情地批判和抨击了战争在善良人的身心上造成的严酷伤害以及对战后几代人酿就的悲剧命运。正是这个深刻的主题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与强烈共鸣。从上述四例可见,经典音乐剧都具有一个深刻的主题,一个严谨的戏剧结构,都具有激发人们情感的特点,这就是优秀音乐剧得以产生巨大影响的最基本要素。
二、音乐演唱为主体
既然是音乐剧,音乐应当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顾名思义,没有音乐也就不成其为音乐剧了。音乐剧中的音乐不同于其它音乐类别,它必须具有戏剧性与舞蹈性,它必须要把戏剧构思体现为鲜明的音乐形象,并为舞蹈提供内在的感情形象、动态性的节奏,能够塑造个性化的人物。音乐剧中的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风格,它不受任何音乐品种的约束,音乐素材变化发展的多样性使其音乐语言极为丰富。它既有古典音乐,又有摇滚、爵士等现代流行音乐;它既有交响乐下的美声咏叹调,又有电声乐队中通俗时尚的旋律。为了更好地表现剧情、表现丰富的声音层次,音乐剧都会将不同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与合唱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毫无疑问,音乐剧最让人难忘的则是其中的音乐唱段。
比如:《猫》剧中“魅力猫”演唱的“回忆Memory”,它是纯粹意义上的独唱,在剧中出现过四次,只有在第二幕是最完整的呈现,这伤感的情调和动人的旋律唱出了一个青春红颜不再的“女人”经历了各种艰难遭遇和人生痛苦并渴望亲人和回家的心境。这首感人至深的主题曲早已成为了《猫》剧的代表和象征,它以14种语言、42个版本、总销量超过200多万张,在全球备受人们喜爱。《歌剧魅影》中的“夜之旋律The
music of the Night”、“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该剧最著名的两首歌曲,自1985年上演以来至今广为流传。值得一提的是:主角扮演者莎拉・布莱曼美妙绝伦的声音、精彩细腻的演绎为该剧增添了许多光彩。同时,该剧也成就了这位既不是美声唱法,也不是流行唱法,而是两者兼备的与音乐剧十分吻合的、风味独特的“美通”歌唱家,并因该剧而一跃成为国际歌坛的巨星。还有《巴黎圣母院》中的“吉普赛女郎Bohemia
girl”、“心痛欲裂Heartbreak”;《日落大道》中的“只需一眼 With one
look”;《艾维塔》中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Don’t cry of me
Argentina”等等。这些歌曲撼人心魄、脍炙人口,随着音乐剧的不断上演与现代传媒的进入,很快就风靡世界并成为全球最流行的音乐剧歌曲,即使那些没看过此剧的人听到它之后,也会产生一睹为快的期待感。音乐剧中音乐唱段的呈现,是整个艺术形成创作中相当重要的关键部分。试问,哪一部音乐剧没有几段突出的、通俗的、大众化的、动听上口的、让人听后难忘的音乐唱段,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这也是音乐剧创作的一种追求。可见,音乐唱段是音乐剧中的重中之重。
三、舞蹈表演为特色
在音乐剧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倍受观众喜爱与美仑美奂的舞蹈息息相关。无论是英国伦敦西区还是美国纽约百老汇,可以说在使音乐剧从歌舞杂耍、滑稽表演的娱乐品成为一种高级综合的表演艺术时,舞蹈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音乐剧和舞蹈的缘分,一直就得到观众的认同。舞蹈是音乐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剧中抒情、叙事的独特功能,是推动剧情发展与音乐联袂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音乐剧中的舞蹈能使音乐获得某种视觉印象并给音乐做出可见的解释,从而使音乐旋律的深邃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恰到好处的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的相互补充,使音乐、舞蹈这两门不同的艺术达到水乳交融的最高境界,以至获取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另外,音乐剧中的舞蹈可以使戏剧表演“轻松幽默”起来,轻松幽默地演戏原本就是音乐剧的文化品格之一。难怪有人说:舞蹈是现代舞台气氛最好的“渲染者”,它所传达给观众的视觉美感、营造出的场内气氛是任何一门艺术都不能替代的。音乐剧中的舞蹈创作,具有“撷英”、“集萃”之特征,它从不讲究什么传统规则和模式,而所注重的只是演出效果。这里既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又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隽永飘逸的现代舞等等,编导根据剧情是怎么好看怎么编舞,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为已所用。
如《猫》剧的编导,就利用不同的舞蹈表演来展示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猫。“纯白猫”开场跳的经典芭蕾,动作舒展大方,表现出晚辈纯真的天性和对家族的依恋;“魔术猫”则以带有爵士舞特点的芭蕾超高技术的大跳,让观众在领略他魔力的同时又从舞技中体会到愉悦;“小偷猫”滑稽的双人舞和“摇滚猫”狂放不羁的摇滚风格等都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再如《巴黎圣母院》,当爱斯米拉达一出场唱起“吉普赛女郎”时,在她身旁的舞者就跳起狂热欢快的弗拉门戈舞蹈,此时舞蹈出现比她的演唱更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她内心奔放的情绪;而当菲比斯演唱“心痛欲裂”时,他身边四位男舞者的背影舞蹈,又让人领略到他黑暗的内心和痛苦的抉择。还有,百看不厌的百老汇音乐剧《42街》的舞蹈编排更是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演出时大幕升起几十厘米,在节奏强劲的音乐中,上百只鲜艳的舞鞋使地板咔咔作响,随着幕布徐徐上升,舞动着的长腿、飞扬着的裙摆、花样繁多的脚步尽显无遗,此段美式踢踏舞可谓是该剧表演的最大亮点。不能不提的是:音乐剧迷们津津乐道的《西区故事》,它一开场几个小混混逛大街的“街舞”,着实令看惯美女玉腿的观众震撼不已,这段“街头游荡”的舞蹈,不仅表现了真实的环境、充满了社会生活气息,同时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剧情的铺垫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看来,只有充分融入了戏剧的舞蹈才能成为优秀的音乐剧舞蹈。音乐剧中的舞蹈如此精彩、恰如其分、自然自得,归根结底还在于舞蹈与音乐之间那割舍不断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的密切关系;在于音乐带给编导的丰富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在于编导以剧为本用音乐形象思维进行的精心设计。毋庸置疑,音乐剧中舞蹈与音乐的互动始终充盈着活泼无穷的变数。
四、舞美制作为时尚
音乐剧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艺术,其中舞美制作的因素功不可没。音乐剧不是单一的艺术品,因此,在创作中的全局意识、整体观念尤为重要。即使有了好的剧本、成功的音乐及优秀的舞蹈,如果没有舞美制作的加盟或是不讲究舞美的设计与制作,那么,所演出的音乐剧注定会是“苍白无力”的。舞台的灯光、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等统称为舞台美术,简称“舞美”,它们是音乐剧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舞美的作用是:模拟和再现特定的客观事物形象,营造舞台表演的时空,提供演出规定的场景,促进剧情的发展与完成。舞台上,除了演员的演唱、舞蹈表演与乐队的演奏外,所有的听觉、视觉效果都归于舞美制作的范畴。从当今音乐剧华丽精美的舞台来看,舞美制作确实体现出高科技美学观的一次变革,进而使之更具有观众所追求的时尚性。
如上世纪80年代最卖座的《歌剧魅影》,它浩大的布景,200多套的奢华服装、金碧辉煌的浮雕、两座高高耸立的塔楼以及地下湖泊蜿蜒游走的木舟与漂浮的上百支蜡烛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剧情所需要的那个场景。该剧几乎每五分钟换场景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盛大华丽。特别是当女主人与情人漫步时无意走进她老师的居所时的两个场景,那大手笔的舞美制作令观众深感震撼。情侣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则是通过一只船行驶在朦胧的云雾中来表现,整个舞台宛若一个虚幻缥缈的世界;而老师牢笼般的居所,则用巨大的铁栅来展现,透着阴森、冷暗与世隔绝的氛围。两个不同的场景,恰到好处地模拟、再现了剧中特定的环境,正是这环境的成功创造和艺术处理,为该剧人物塑造、情节描述增添了许多色彩,同时,也使观众能沉浸在这特定的气氛之中感受着舞美制作的艺术魅力。还有,《猫》剧的舞美制作让人拍案叫绝,为了建造一个猫的乐园,设计者对剧场进行了改造,使之变成了可旋转的三面舞台,甚至布景与前台部分已延伸到观众席中,很好地扩展了表演空间,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猫表演的舞台被定位在城市垃圾堆旁,根据猫的比例将人类生活废品放大了三倍呈现在舞台上,这里有丢弃的鞋子、杯子、帽子、牙膏皮、轮胎、沙发、旧家电等,再加上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若大垃圾场中,光怪陆离的舞台创造了梦幻般的效果,产生出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力。特别是在“人物”猫的形象设计上,设计者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至,全剧36只不同的猫,服装颜色、花纹、皮毛都甚为讲究,每只猫的脸谱化妆衣着打扮都力求与角色身份性格特征相吻合,完美夸张的舞美制作使这些形态迥异的猫栩栩如生。从上述两例可以得出:舞美制作的立意和所达到的效果都是与剧情内容、形象烘托、情感表达相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在剧中的张力,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可见,舞美制作也是一门独立的、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它对剧目的成功与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戏剧内容、音乐演唱、舞蹈表演、舞美制作这四者构成了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从而也形成了音乐剧的基本艺术风格。无论是从实践中还是从理论上讲,这四者在音乐剧中已化合为一个艺术整合体,它们原有的特性不是简单相加或随意混合,而是整合中相互渗透,使各自都有了质的、“音乐剧”化的异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正是有了这四者的整合,才使得音乐剧具有兼容性大、创造性强、涵盖面广的特点并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的最为时尚、最受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
G. 美,英,法音乐剧在形式上的差异
美国音乐剧:美国音乐剧则是早期移民带来的欧洲、非洲文明与美洲文化相结合的果实在美国复杂的社会形态中繁殖出的新“混血儿”艺术,美国短暂的历史也是音乐剧这种新艺术形式的发展史。
英国音乐剧虽为美国之师,但美国音乐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些年,推陈出新的音乐剧作品反映了美国人强烈的求新欲,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东方元素为美国音乐剧汇入了新的生命力。
英国音乐剧:是老牌的、有着浓厚民族文化的资本主义国家。艺术门类中以戏剧最为突出,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等当之无愧是英国文坛的骄傲。
其戏剧生动地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政治背景。伦敦西区音乐剧似在其传统轻歌剧、音乐喜剧基础上一定比例地与现代爵士、摇滚、芭蕾等元素融合。
法国音乐剧:英美都是复合结构前后呼应,法剧更像演唱会。法国音乐剧舞美十分华丽,还有法剧的音乐,绝大部分都是摇滚风,而剧情大多都是爱情。
另外,法剧不同于英美,它是先出专辑再出完整的一部剧,于是重点更多放在了歌上,剧情比较放飞。
(7)音乐剧类型按表演形式扩展阅读:
音乐剧与歌剧比较:
和歌剧的区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
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但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分界线仍然有不少学者争议,例如格什温(Gershwin)作曲的《波吉与贝丝》就曾同时被人称作歌剧,民谣歌剧和音乐剧。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而一些轻歌剧如《卡门》却有对白。
H. 歌剧以何种形式表演
歌剧
歌剧的一般特点: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其中,以声乐演唱为主。歌剧演员必须具备歌唱与表演的艺术才能,根据剧本与作曲家所谱写的唱段来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器乐除担负声乐伴奏外,还起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剧情和发展戏剧矛盾冲突,烘托环境气氛的重要作用。器乐部分由管弦乐队演奏。歌剧中的音乐布局因不同的时代、民族、体裁样式、作曲家创作个性和创作方法而异。声乐部分一般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器乐部分,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幕间有幕间曲。歌剧的音乐结构方法多样,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统一发展的整体结构。
歌剧中的重要声乐样式有:咏叹调,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抒发人物内心思想感情,旋律性强,优美动听,强调声乐演唱技巧,常安排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宣叙调,亦称朗诵调,是一种速度自由,伴奏简单,建立在语言音调基础上的吟诵性独唱曲,用以代替对白。重唱,常出现于叙事或强烈矛盾冲突的情景之中,用以刻画人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合唱,一般为剧中群众角色所唱的声乐曲,用于群众场面。
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它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