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学院 > 幼儿音乐活动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幼儿音乐活动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1-22 20:00:53

幼儿园音乐游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就是让每颗种子都发芽,而音乐游戏则是促使每颗种子都发芽的有效手段。一个高质量的音乐游戏能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和兴趣,有助于幼儿掌握音乐知识以及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1.音乐游戏的特点 (1)音乐性。音乐是幼儿音乐游戏的灵魂,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达到目的。所以,幼儿音乐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反应。幼儿会在游戏中学会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从而达到学习音乐的目的。 (2)游戏性。好玩、好动是幼儿的特点,因而音乐游戏必须具有游戏性。一方面音乐游戏材料要形象生动、幽默而夸张,能吊起幼儿的“胃口”,另一方面音乐游戏玩法要富有变化和新意,以确保幼儿的兴趣能够持久。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游戏性”这两大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创造性以及趣味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 2.音乐游戏的类型 (1)节奏训练类音乐游戏。例如“宫格”游戏,可以依据幼儿接受能力分为六宫格或八宫格,是几宫格就拿出几张扑克牌。扑克牌背面朝上(背面表示空拍),教师可任意把扑克牌翻到正面(正面表示拍手),教师再以固定节拍从头到尾指向扑克牌。这有助于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对节奏的认识。 (2)音准训练类音乐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接触到很多和音高有关系的小旋律。教师可根据幼儿接触到的音高来设置音乐游戏。例如“纱巾”游戏:准备两条纱巾,由两名幼儿分别抓住纱巾的两头,一个纱巾在上一个纱巾在下,分别规定两个不同的音高,一般都是以5和3开始,因为这两个音比较容易掌握。上面的纱巾为5,下面的纱巾为3。教师请幼儿轮流当指挥,小指挥指到哪条纱巾其他幼儿就唱哪条纱巾所代表的音高。幼儿不仅能准确地掌握音高,而且也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 (3)培养音乐感受力的音乐游戏。例如“涂鸦”游戏,播放一段旋律起伏较大的音乐,让幼儿准备好纸和笔,在纸上画出所听到音乐的旋律线,由于每名幼儿的音乐感受不一样,因而幼儿的涂鸦也会有所不同。这既能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又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4)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的音乐游戏。例如“律动”游戏,就是根据所听到的音乐让幼儿用肢体表示出来,如拍手、拍腿、跺脚以及打响指等。 3.音乐游戏的运用 (1)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游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以及兴趣需要等来挑选适合本班幼儿的音乐游戏,再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根据教育目标和要求进行适当的筛选或改编。比如,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A为大班幼儿选择了音乐游戏“小狗抬花轿”。由于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节奏感受能力和合作能力.且他们对“八只小狗抬老虎”的游戏情节很感兴趣,因而他们表演得非常投入。通过该音乐游戏,教师提高了大班幼儿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感受能力,促进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分组合作的个性品质。 (2)创造良好的音乐游戏环境。要让幼儿对音乐游戏产生兴趣,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环境至关重要。让幼儿从一开始就置身于音乐游戏所表现的意境之中,往往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动机和欲望,引领幼儿满怀兴趣地参与音乐游戏。比如,在玩小班音乐游戏“捉小鱼”前,教师B提前将活动场地布置成带有一片水草的小鱼的家,并和幼儿一起戴上小鱼的装饰。在《捉小鱼》的音乐背景下,幼儿很快就被周围的氛围感染了,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 (3)找准介入音乐游戏的时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度,又要尽量避免过于指导而影响幼儿游戏的自由度。一是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违背游戏规则而使音乐游戏无法进行时予以指导,二是幼儿在音乐游戏中遇到困难而依靠自已或同伴帮助而无法解决时予以指导,三是在幼儿对音乐游戏已毫无兴趣时教师要及时丰富音乐游戏形式和内容。比如,幼儿对传统音乐游戏“开锁”的玩法渐无兴趣,为此,教师C进行了创新:单圈上幼儿两两相对扮演“锁”,一边唱歌一边合作歌表演,先相互对拍手,在唱到“咔嚓咔嚓”时,在胸前拉起对方的手,表示上锁,在唱到“哪一把?哪一把?”时每人都向前走一步交换朋友,一名幼儿扮演“开锁的人”,在圈外绕圈行进走,同样在唱到“咔嚓咔嚓”时,要停下来做两次开锁动作,最后唱完后的规则同传统玩法。

⑵ 幼儿律动,舞蹈和音乐游戏各有什么特点

你好,音乐律动是属于音乐教学活动,而音乐游戏属于规则性游戏活动。
其实很多老师都认为它们很难区分。音乐教学活动有歌曲的学习、律动的学习、节奏的学习、乐器的伴奏、音乐欣赏等等,属于习得性的教学活动。注重的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的素养。
而音乐游戏注重的是一定意境的关于音乐的游戏。
换句话说,音乐教学活动是围绕一个教学知识点来进行的。而音乐游戏是围绕一个游戏的中心主题来进行的。
比如:律动的教学活动是模仿、探索、创造、表演这样几个过程。而音乐游戏是通过音乐直接探索、创造、再探索、再创造。目的在于游戏而不在于学会一个律动。
常见的音乐游戏有: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来游戏等。比如:当音乐快的时候,是跳跃的律动,当音乐慢的时候是舒缓的律动。又比如:老师带着孩子们去采蘑菇,当音乐进行时,我们在一起快乐的采蘑菇,当出现紧张的音乐(表示大灰狼出来)时就要躲起来。
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老师们分辨什么是音乐游戏,什么是音乐教学活动!
纯手工打字,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⑶ 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游戏性,综合性整体性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就是让每颗种子都发芽,而音乐游戏则是促使每颗种子都发芽的有效手段。一个高质量的音乐游戏能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和兴趣,有助于幼儿掌握音乐知识以及获。

⑷ 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有什么意义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纲要》中的艺术领域目标及解读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音乐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音乐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这是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 第一层次目标--艺术教育终极目标 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 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 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 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 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智慧与灵感,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动 2、韵律活动 3、音乐欣赏活动 4、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 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活动内容。开始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律动进教室-练声-复习歌曲或韵律动作,结束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复习韵律活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动。 2、"一杆子式"结构:既没有明显的三部分划分界限,而是围绕新内容来组织安排活动结构。突出主题,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入目的,递进式的进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学习活动。这种组织结构目前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得较多。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及教学方法 ※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幼儿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情感体验。歌唱活动中幼儿的自主表现、情感体验的抒发与正确歌唱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歌,都应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可以使幼儿在歌唱时保持最佳的气息通道状态,有利于用美好自然的声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歌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的用气。 3、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儿童学会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来唱歌就必须用一定的发声技巧。对于幼儿来说,首先要告诉幼儿的是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引出主题。 2、范唱新歌。 3、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用全曲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时用教唱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 6、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案例分析) 1、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诵活动、韵律活动等材料分别加以使用,使幼儿初步掌握歌词或旋律。 2、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倾听曲调的过渡方法,最终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⑸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是

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2011-8-19 摘要: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在政府干预下迅速发展。美国学前儿 童艺术教育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独具特色:儿童艺术教育以全体儿童的整体发 展为目标,构建生活化、综合化的儿童艺术教育内容,打造幼儿园与社区联合的艺术教育生 态圈, 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儿童艺术教育测评体系和宽容开放的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等。 美国学 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些特点可以为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关键词: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教育已成为美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94年, 美国政府运用立法程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该法对美国艺术教育给予了史 无前例的支持,艺术被法定为国家教育目标所列“核心学科”(Core Subject)之一。同时规 定,如同其他学科一样,艺术学科也要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并纳入“国家教育进步评估”(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cational Progress)体系。同年,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出台,其根 本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美国的艺术教育质量。 进入21世纪以来, 美国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公 平,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已着手制定并推行了早期学习标准。截至2009年,美国50 个州及1个特别行政区相继出台了针对3~5岁儿童的早期学习标准。各州(特区)的早期学 习标准虽然侧重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大多涵盖五大领域,即身体协调与运动发展、社会性 与情感发展、学习态度、语言与交际、认知与常识;在结构上包含四个层次,即子领域、各 子领域标准条款、每条标准的行为表现指标、帮助儿童达标的准备性学习活动。[1]至今, 美国绝大多数州(特区)已明确提出学前儿童(3~5岁)艺术领域学习标准。可见,2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逐渐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在目标、 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独具特色,这些特点对解决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深 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发展、提升学前儿童的艺术素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特点 (一)儿童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儿童的整体发展 从儿童艺术教育对象来看, 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儿童, 追求每一个儿童的整 体发展。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全体学生,不论其背景、天赋或残疾,都有权享 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在一个科技日益先进、感官信息日趋复杂的环境中,对这 类刺激的感知、阐释、理解和评价的能力便成为关键。艺术有助于全体学生发展理解和辨别 这种充满形象与符号的世界的多种潜力。[2]每一个儿童都有参与、欣赏和表现艺术的权利, 并通过欣赏和使用艺术去改善他们的生活。 同时, 每一个儿童也都拥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艺术教育对于建构一个完整儿童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被给予机会参与艺术—— 律动、绘画或者音乐,那么我们就剥夺了另一种他所拥有的语言。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和 戏剧——工作中的创造性过程将真正改变未来我们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事实上, 艺术教育对于建构完整儿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权利,而不是特权,从幼 儿园到高中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艺术教育。[3]在美国,每一个儿童均享有接受儿童艺术教 育的权利,而且旨在通过儿童艺术教育建构完整儿童。 (二)生活化、综合化的儿童艺术教育内容 从儿童艺术教育内容来看,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是生活化、综合化的。艺术来 源于生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应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不少学者认为艺术教学与艺术学 习应当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为生活而艺术”中,课程的内容是以儿童生活中有 意义的事情为重点。“为生活而艺术”是通过艺术来讲述的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故事。[4]艺术 必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艺术深化生活、丰富生活环境,把生活作为儿童 艺术教育的源头,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加强两者之间的链接,使艺术真正具 备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5]美国前教育总署署长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 Boyer)认 为,“为了促使儿童的潜力充分发展,艺术的终身学习在儿童生活的头几年就应该开始。我 们需要艺术来表达语言不能传递的情感和见识, 也需要艺术来扩展学前儿童的求知方式, 进 行培养儿童创造性的课堂教学”。[6]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综合艺术教育在美国各地广泛兴起, 并对世界艺术教育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 综合艺术教育趋势反映的不只是在课程组织方式上的一种变化, 更重要的是 教育价值观的深层变革。 它体现了一种以儿童的整体发展为中心的目标取向, 旨在促使儿童 建立各种艺术感觉、经验、知识、智能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生态结构,并具有积极向外探 索、表现和创造艺术的能力。[7]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强调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以及 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力求实现幼儿园 (或学校) 整体教育方案中课程的相关和综合, 同时在最大可能的广度与深度上实现儿童艺术教育的潜在价值。 (三)幼儿园与社区联合的艺术教育生态圈 从儿童艺术教育途径来看,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或学校)与校外艺术教育 积极合作、互动的。由于校外艺术教育具有许多幼儿园(或学校)艺术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不少学者提出了在校外教授艺术而非仅仅依赖于幼儿园 (或学校) 来提供艺术教育的正当理 由。校外艺术教育在参观作品的机会、用于艺术体验的时间、学习环境、所教内容等方面很 少受到幼儿园(或学校)时间安排的限制。而且,许多校外艺术教育机构都有成人艺术家参 与, 因此儿童可能更轻易地看到他的创作与专业艺术家的创作之间的联系。 当儿童看到他们 自己的艺术活动与专业艺术家之间的联系时,艺术学习经验在质量上有所加强。在美国,优 秀意味着艺术专业人才明白怎么样联合幼儿园(或学校)与社区资源一起工作:“一个优秀 的艺术活动应该是一个艺术专业人员是重要的参与者、 学校和社区也要参与进来、 城市文化 社区也要得到最大化利用的活动。”[8] 美国政府和民间投入资金,建造各种各样的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为儿 童艺术教育提供了较好的社会条件和艺术氛围。 美国的一些文化机构开始为儿童提供更多艺 术教育方案或项目,而且,近年来两种其他类型的提供者已经萌芽了:课外机构 (out-of-school-time organizations)以及基于社区的机构(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 除了这些机构,还有许多其他的“影响者”(influencers)已经采取措施去促进更多艺术学习: 私人基金(private foundations)和商业领导者(business leaders) ,州和地方艺术处(arts agencies)以及城市文化事务办公室(city cultural affairs offices) ,高等教育机构(higher ecation institutions) (准备课堂教师和艺术专家以及提供艺术教育的专业发展) 。这些参与 者的增殖已经创造了一个高度复杂的艺术教育生态。[9]因此,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拥有 一个由幼儿园与社区密切联合的艺术教育生态圈,为儿童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四)日益完善的儿童艺术教育测评体系 从儿童艺术教育评价来看, 美国非常关注儿童艺术领域学习标准或测评体系的制定, 以 期更好地保障儿童艺术教育的质量。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对幼儿园到四年级等年龄阶 段的儿童关于艺术(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作出了详尽的表 述。每一能力领域中的两类标准(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 ,用于指导对儿童的评估。其中, 内容标准具体地表述学生在艺术学科中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 成就标准具体地表述儿童在 完成4年级、 8年级和12年级的学习时, 在每门艺术中的各项能力上应该获得的理解和成就水 平。[10]目前,美国51个州(特区)的早期学习标准中,有45个州(特区)明确提出学前儿 童(3~5岁)艺术领域学习标准。这些州(特区)的艺术领域的早期学习标准主要采取两种 子领域的分类方式,其中有27个州按艺术教育内容来分类,主要涉及音乐、律动、美术、戏 剧四大学科,每一学科都有较为具体、细致的学习指标;另有18个州从儿童的艺术能力,即 从儿童对艺术活动的“表现与表达”、“理解与欣赏”出发,将艺术教育内容相互融合,提出具 体的学习标准。[11]可见,美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测评体系是比较健全、详尽的,而且其 测评体系也是开放的、发展的。 在美国, 高质量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倾向于同时为不同的目的服务, 如培养儿童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教授艺术技能技巧、发展儿童的审美意识等。人们可以从多个视角透视儿 童艺术教育的质量,如儿童学习、教学、环境以及社会互动等,其中最重要的指征是儿童学 习经验的质量,而不是他们制造的艺术作品的质量。在非常现实的意义上说,儿童的经验是 最主要的作品,不是他们制造的艺术作品。[12]而艺术学习标准的呈现和坚决评估这些标准 是否达到,被政策制定者当作是儿童艺术教育中通往质量和责任的途径。 (五)宽容开放的多元文化艺术教育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的增加,加 诸美国民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美国兴起了多元文化教育。在20世纪末至今,在艺术教育 领域, 美国非常倡导多元文化艺术教育。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要求把艺术产生的历史、 文化、民族背景作为艺术课程研制的基础,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期待通过理解其他 民族往往是很不同的思维方式、 表达方式和工作方式, 从而达到学会尊重和借鉴其他民族的 目的。 [13]因此, 儿童艺术教育课程必须扩大到包括超出西方标准的艺术形式, 以当代艺术、 非西方艺术、 民间和当地艺术等形式呈现给儿童。 尤其是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覆盖了各种形式 下的文化产业, 并把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等也都归入艺术教育中, 强调艺术教育与文化本质、 内涵、形式上的多元化。[14]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主张艺术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当代文化中所有 形式的视觉意象, 尤其是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关的意象。 创作和学习当代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一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方法, 既因为当代艺术是和儿童的生活文化密切相关, 又因为参与当 代文化形式常常能推进多元文化主义。[15] 二、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 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当今世界的儿童艺术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 儿 童艺术教育业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 但在艺术教育实践中,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却 存在不少误区,如强调艺术知识技能,忽视儿童的审美体验和自由表现等;各艺术学科之间 人为割裂,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儿童生活等。近年来,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特色可以为我 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政策支持儿童艺术教育发展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20 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日益关注艺术教育的发展,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明确规 定艺术被法定为国家教育目标所列“核心学科”之一,继而《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颁布, 到目前为止美国绝大多数州 (特区) 早期艺术领域学习标准已纷纷出台等等一系列政策的颁 布和实施,表明了政府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视。为了改进和提高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质量, 促进每一个儿童的整体发展, 美国不仅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也提供了理论 支撑和资金扶助等。在我国,目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参差不齐,而政府的适时介入和干预 可以使儿童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得以缓解。 (二)注重课程的生活性、综合性 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强调艺术源于生活, 儿童艺术教育应与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体验密切 相关。生活是艺术的基础与源泉,儿童艺术教育内容应该反映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生活密 切联系, 让儿童感受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 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 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目前, 我国儿童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有些儿童艺术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儿 童生活,基本上按照学科的角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最初的艺术是综合性的活动,后来逐渐 分化成分立的艺术门类,如音乐、美术等。对应人类艺术的发生发展历程及儿童的身心发展 特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早期儿童艺术教育内容也应该是综合的。儿童艺术教育不仅要 体现艺术学科内部各艺术门类的联系, 也要体现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还要体现 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综合等。综合化、生活化的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可以为克服我国目前 一些幼儿园儿童艺术教育内容人为割裂等问题提供借鉴和启发。 (三)关注儿童艺术教育评价 目前,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评价相对滞后,即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艺术教育评 价机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首先,缺乏科学、系统、完整的艺术教育评价的理论支持;其 次,缺乏统一的测评体系和标准;再次,缺乏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16]在我国,儿童艺术 教育评价比较主观、 不够科学, 有些教师就凭自己心里对于儿童的表现或者儿童艺术作品的 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有些教师则没有标准,不知如何评价。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对幼儿园 至4年级、5年级至8年级、9年级至12年级三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关于艺术(舞蹈、音乐、戏剧 和视觉艺术) 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作出了详尽的表述。 美国各州的早期艺术领域学习标准 则指明了3~5岁儿童在艺术领域的标准条款, 每条标准的行为表现指标, 帮助儿童达标的准 备性学习活动。评价的目的是确保儿童艺术教育质量,最终促进儿童的整体发展。因此,在 我国研制儿童艺术领域学习标准或测评体系也势在必行。 (四)重视多元文化艺术教育 美国由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非常重视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美国各州(特区)艺术领 域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各州 (特区)学习标准不仅涉及音乐、律动、美术、戏剧表演四个主要学科,还包括儿童体验自 然之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等。[17]而目前,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加速,各民族之间 的联系加强,应该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学会在了解自己本国、本民族文化艺术的 同时,尊重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和交流。每一种文化都有 它自身存在的价值,都是儿童学习的教育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布的《艺 术教育路线图》 (Road Map for Arts Ecation)提出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多元文化的 表达。[18]可见,正因为各种文化艺术的差异,才会有整个文化艺术的丰富、精彩,多种文 化艺术都应该有表达的机会,而儿童也应该有了解和学习多种文化艺术的权利。 (五)加强儿童艺术教育师资培养 要提高儿童艺术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美国非常重视儿童艺术教育的师资培养。 儿童艺术教师要经过严格的专门训练, 艺术师资均在高校进行培养, 从事艺术教学方面的教 师至少应取得学士学位。在加强艺术教师职前教育的同时,通过高校、艺术教师培训中心举 办艺术讲座、各种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艺术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儿童艺术教师的综合素 质。 目前, 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师资良莠不齐, 部分艺术教师综合素质太低, 教学观念陈旧, 难以胜任儿童艺术教育教学。因此,我国应加强儿童艺术教育师资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 促进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不仅儿童艺术教育教师的职前教育要重视与儿童艺术教育实践的 结合,而且还要通过专家讲座、短期培训、定期教研、参观访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在职儿童 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淘宝搜启盛母婴专营店,各类母婴用品优惠促销中哦!价格合理,质量也不错!

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指出了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法版约尔指出,任何企权业部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这六种基本活动是:①技术活动即生产、制造、加工及其相关的技术等活动。②商业活动即购买。销售等活动。③财务活动即与资金运动有...

⑺ 幼儿音乐领域年龄特点及发展目标

一、 各年龄阶段幼儿音乐领域的年龄特点
(一) 幼儿音乐欣赏的年龄特点
1、小班幼儿音乐欣赏的特点:小班幼儿能初步理解他们所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思想,能理解性质比较鲜明的音乐情绪等。多数小班年龄的孩子能听音乐动起来,喜欢听节奏鲜明、欢快的音乐,随音乐特点做动作。但由于经验不足,还不能随音乐性质变化相应的动作。
2、中班幼儿音乐欣赏的特点:中班幼儿听辨音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渐能辨别声音的细微变化。他们一般能欣赏内容较为广泛、性质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对不同体裁、性质、风格乐曲的分辨能力也有很大发展;在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结构把握上,他们往往能够通过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初步感受到乐曲的结构,听出乐段、乐句之间的重复以及乐曲在情绪性质上的明显差异;能基本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想像、联想。
随着幼儿思维、想象的进一步发展,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这种理解能力通常表现在歌曲及有标题器乐曲的理解上,幼儿已能借助于歌词及已有的生活经验、音乐经验,基本理解音乐所表达的艺术表演形象,对于较为复杂的、没有标题的纯器乐曲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他们在欣赏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能力也不断增加。
3、大班幼儿音乐欣赏的特点: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幼儿可以把握音乐中蕴含的诸多要素,包括音乐的演奏乐器和演奏场景,音乐中的运动和张力,音乐中的情感以及音乐中的形象和情节。他们的内心世界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幼儿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并有想象的能力。
(二) 幼儿歌唱的年龄特点
1、小班幼儿歌唱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唱歌,尤其对那些富有喜剧色彩、情绪热烈的歌曲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时期的幼儿一般都会唱几首简单歌曲,有的甚至会即兴哼唱一些自己编的旋律和短句,然而自己编的歌曲、曲调带有很大的模仿性,合适音域一般在d′—a′的范围,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大致能唱准旋律。
2、中班幼儿歌唱的特点: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了一定进步,已经能够完整的再现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较长歌曲中的比较完整的片段。但在歌词的理解方面还有一定困难,会出现错字、漏字和相似字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合适音域在c′—a′的范围。中班年龄幼儿在唱他们所熟悉和理解的歌曲时,可以做到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来表现歌曲中的不同形象和情绪。
3、大班幼儿歌唱的特点:大班幼儿一般已经可以比较完整准确的再现熟悉歌曲的歌词,唱错字、发错音的情况会大大减少,音域可以从c′—c②。对歌曲中由二分、四分、八分音符构成的一般节奏已掌握较好,甚至也能较好的掌握带附点的节奏和切分节奏。到了大班末期,大多数幼儿能够比较自如的把握常见的幼儿歌曲的节奏,歌曲速度的稍快和稍慢时也不会影响他们表现节奏的准确性。
大班幼儿在音准把握能力上有了一定进步,一般都能基本唱准曲调,他们一般能够学会呼吸时自然而迅速,不耸肩不发出很响的吸气声。大班幼儿对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的体验与理解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在唱歌中用声音变化来表达感情,还能积极争取使自己表现更独特和完美。一些发展好的幼儿还能够对熟悉歌曲的节拍、节奏做出变化,甚至能够独立的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三) 幼儿韵律的年龄特点
1、小班幼儿韵律的特点:小班的大多数幼儿已经掌握了拍手、摇头或是晃动手臂、用手指点或拍击身体的部位、点头或摇头、小幅度慢速度地运动躯干等简单的非移动动作,但腿部力量较弱,脚掌缺乏应有的弹性、身体左右摇摆大,自控力差。
2、中班幼儿韵律的特点:中班幼儿在韵律活动中,手部动作出现频率较高,运动路线主要以直线、曲线为主,中层次空间的动作出现频率最多,移位式动作很少出现,多数幼儿在自由律动中会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动作,比较喜欢做重复动作。多数幼儿具有前奏感、节奏感,而幼儿乐段感与乐句感的发展相对滞后,幼儿很少出现与同伴合作做动作的行为,都是自己单独做动作。
3、大班幼儿韵律的特点:大班幼儿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音响和舞蹈律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节奏性活动是幼儿阶段主要的音乐活动。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表现活动中容易添进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她们往往会加上自己的主观想象,喜欢夸张新奇的食物,幼儿乐于尝试,愿意表现。
大班幼儿能逐步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关系和联系,对于事件、情节的表现成为他们韵律活动中的突出特点。他们喜欢听和讲故事,聆听和朗读节奏鲜明、有韵律的歌谣,喜欢看情节有趣和角色色彩鲜明的动画片、木偶剧与儿童剧,喜欢在游戏中再现和表演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表情、动作、情节和活动场面,表演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不断求新与创造。
(四)幼儿打击乐的年龄特点
1、小班幼儿打击乐的特点:小班年龄的幼儿逐步掌握了一些主要用大肌肉动作来演奏的打击乐器,最容易掌握的是铃鼓和串铃的演奏方法。他们在入园初期的随乐意识和随乐能力都很差,大多数幼儿都不能做到基本合拍地随音乐演奏,而且还会有部分幼儿只顾玩弄乐器而忘记演奏的要求。3岁末期,不仅大多数幼儿可能做到基本合拍地随音乐演奏,而且一般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随乐意识。
2、中班班幼儿打击乐的特点:中班年龄幼儿开展打击乐活动时可以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可以2∕4、3∕4拍乐曲为主。许多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乐曲,节奏型都比较明显,易于中班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由于手部动作发育的特点,可以在常见的打击乐器如:串铃、响板、撞钟、三角铁、铃鼓、木鱼、双响筒、锣、鼓中进行选择。
3、大班幼儿打击乐的特点:大班幼儿的自控能力、合作能力、愿意接受挑战、勇于探索的积极性等方面度有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小、中班系统的教育和熏陶,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在节奏乐活动中,他们能够通过对音乐、乐器的直接感知以及教师合理有效的调控手段,表现出丰富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将以前在乐器敲打的兴趣上转向为操作乐趣和效果乐趣。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音乐领域上学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幼儿音乐欣赏上学期教学目标
1、小班幼儿上学期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1)对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兴趣,喜欢倾听优美的声音,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熟悉、喜爱的歌曲和乐曲,初步学会使用表演道具。
(2)学习感受性质鲜明单纯、结构短小明晰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在感受的同时进行多种方式的创造性表达,体验比较典型的摇篮曲、舞曲、进行曲、儿童歌曲等不同情趣。
(3)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或观看自己喜欢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2、中班幼儿上学期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1)能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观赏音乐、舞蹈作品,积极地感受音乐、舞蹈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养成安静倾听、欣赏的习惯。
(2)在有对比的情况下,学习分辨音乐中差别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特征和音色的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
(3)能正确区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音乐,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音乐的不同情趣。(4)在掌握前奏、间奏、尾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表现乐句、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体验倾听和观赏活动的快乐。
3、大班幼儿上学期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1)有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和情趣,能够欣赏更多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乐曲、歌曲和舞蹈,更加细致地感知和体验这些音乐作品的内容和独特风格,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美。
(2)进一步学习使用其他各种非音乐的艺术手段,提高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的能力,能用自己的喜欢的表现方式大胆表达较复杂的乐曲是如何推进情节、表达情感的。能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恰当的用服装、道具等多种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
(3)就音乐形象与情节展开想像,为用音乐表演手段(如戏剧表演等)进行二度创作式的表现做准备,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把握。
(二)幼儿歌唱活动上学期教学目标
1、小班幼儿上学期歌唱活动教学目标:
(1)喜欢参加歌唱活动,用自然地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态。
(2)能听前奏整齐地开始,音域在d′—a′的范围。
(3)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边唱歌边做合乎歌曲内容的表情及简单动作。
(4)在教师的帮助下,能为自己熟悉、多重复的简单歌曲仿编新的歌词。
2、中班幼儿上学期歌唱活动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不同性质的歌曲,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2)基本准确地演唱c′—a′范围的歌曲,感受和表现不同节拍(如二拍子、三拍子)、不同内容的歌曲,初步尝试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内容和情感,且姿势正确,吐字清楚。
(3)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会独立接唱并初步尝试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正确运用身体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往。
3、大班幼儿上学期歌唱活动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乐于个人独立歌唱和参与集体表演,享受唱歌的快乐,并能欣赏和评议同伴的表演。
(2)尝试学唱优美、舒缓、活泼等不同性质的歌曲,能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表现不同歌曲的情绪、情感,能够唱八度范围内的五声音调和少量七声音调的歌曲。
(3)学习使用不同咬字、吐字及气息断连方法表现歌曲不同意境。
(三)幼儿韵律活动上学期教学目标
1、小班幼儿上学期韵律活动教学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愿意随音乐做简单律动进行自我表现,并初步体验用目光、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交往的快乐。
(2)乐于参与音乐游戏,在教师动作的提示下,能通过韵律和模仿动作表现简单的音乐节奏、跳简单的集体舞蹈,体验在音乐运动中表达、创造和交流的快乐。
(3)学习按照音乐的基本拍子自然、均匀地做上肢或下肢的简单动作和模仿动作。
2、中班幼儿上学期韵律活动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有效的方法和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体验韵律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随音乐的节奏尝试按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模仿动作、律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动作协调,能表现出音乐的力度、速度和情感的变化。
(3)学习利用已经掌握的动作、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学习或创编新动作,初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
3、大班幼儿上学期韵律活动教学目标:
(1)喜欢参加韵律活动,能大胆地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能比较准确地按音乐节奏做各种稍微复杂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进一步丰富舞蹈动作语汇,能用已经掌握的空间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能为不同的舞蹈表演选择不同的道具和服装,乐于和同伴一起合作表演,体验交流的乐趣。
(四)幼儿打击乐活动上学期教学目标
1、小班幼儿上学期打击乐活动教学目标:
(1)乐于在集体中随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有节奏地进行打击乐演奏,按要求取放、交换和收拾打击乐器,体验操作乐器、管理乐器的快乐。
(2)通过探索和尝试认识几种易于敲击的打击乐器,学习敲击方法,初步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习惯。
(3)能独立的随熟悉的音乐有节奏地演奏,参加两至三种乐器的齐奏,学习看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2、中班幼儿上学期打击乐活动教学目标:
(1)进一步养成集中注意看指挥,并对指挥的要求作出积极反应的习惯,体验创造性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养成正确使用乐器、有序收放乐器的习惯。
(2)会按简单的固定节奏型为歌曲、乐曲、舞蹈等作即兴伴奏,在集体中学会保持与音乐、与他人配合,具有初步协调的能力。
(3)学习使用木鱼、铃鼓、沙球等更多种类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音色而探索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3、大班幼儿上学期打击乐活动教学目标:
(1)按简单的节奏型进行打击乐合奏练习和表演,具有初步的协调配合能力,集中注意看指挥,反应敏捷。
(2)学习使用更多种类的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为求得新颖的音色而探索熟悉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演奏的方法正确,姿势放松端正,养成乐器拿、放、管理的好习惯。
(3)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喜欢用自制乐器参与音乐活动,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三、各年龄阶段幼儿音乐领域下学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幼儿音乐欣赏下学期教学目标
1、小班幼儿下学期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1)努力听辨音乐中差异明显的隐去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
(2)能安静地听音乐,初步感受性质鲜明,结构短小清晰地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
(3)体验典型的歌曲,劳动音乐等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4)喜欢用自己的体态、噪音和动作参与欣赏活动,进行多种方式的创造性表达。
2、中班幼儿下学期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1)学习划分乐句,分辨乐句、乐段中的重复和变化。
(2)学习两段体的曲式结构,能分辨出区别较大的两段音乐的起始句和结束句。
(3)在感受音乐艺术美的同时,领悟其内涵,并初步学会用动作或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大班幼儿下学期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1)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乐意与同伴交往,进行合作学习,有竞争意识。在艺术活动中提高艺术素养。
(2)发现和感受周围环境中的美。喜欢欣赏不同风格特点的艺术作品,在表现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是有自己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
(3)能富有表情地较准确地感受性质鲜明、结构适中的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等不同风格的音乐,并产生一定的联想,能用语言、图画、节奏乐、动作、表情表现相应形象。能用嗓音、动作创造性地表达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二)幼儿歌唱活动下学期教学目标
1、小班幼儿下学期歌唱活动教学目标:
(1)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一句一句地歌唱。
(2)在集体演唱时,会整齐地开始结束,能有控制地发出声音。
(3)理解和表现简单儿童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4)学习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体验创造性地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2、中班幼儿下学期歌唱活动教学目标:
(1)会听前奏、间奏歌唱,能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2)学习在乐句结束时进行换气,不中断乐句随意换气。
(3)进一步根据歌曲的不同内容、情感,运用速度、力度和音色变化。
3、大班幼儿下学期歌唱活动教学目标:
(1)在集体歌唱活动中建立默契感,体验配合默契的快乐。
(2)能有表情的完整的表现歌曲内容,初步学习各种演唱形式和不同风格的歌曲,积极为歌曲和乐曲创编歌词和动作。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3)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初步学会领唱、齐唱、轮唱,能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去正确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风格。大胆、独立地在集体面前唱歌、表演,并能这熟悉工整的歌曲续编歌词。
(三)幼儿韵律活动下学期教学目标
1、小班幼儿下学期韵律活动教学目标:
(1)喜欢参与韵律活动,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2)基本能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随之变换动作,能用上肢、下肢等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内容。
(3)学习用动作、表情、姿态与人沟通。
(4)能自己想出简单的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体验韵律活动中表达、创造和交流的快乐。
2、中班幼儿下学期韵律活动教学目标:
(1)能倾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变化,节拍准确地进行原地身体动作。
(2)进一步引导发现律动中的动作组合规律,尝试进行合作创编。
(3)初步引导进行即兴表演,表达情感。
3、大班幼儿下学期韵律活动教学目标:
(1)乐于参加舞蹈创编活动,能按音乐的内容、风格和节奏特点做各种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组合动作,熟悉一些民族民间舞蹈。
(2)乐于使用各种工具、根据一定的主题,能根据乐曲的内容、性质、创编不同的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角色的音乐形象。
(3)乐意与同伴一起进行娱乐、表演、创作等艺术表现活动,有一定的表现技能,并乐于交流艺术表现活动的评价。
(四)幼儿打击乐活动下学期教学目标
1、小班幼儿下学期打击乐活动教学目标:
(1)学习遵守演奏打击乐的基本规则。
(2)能独立的随熟悉的音乐有节奏地演奏,参加两至三种乐器的齐奏,学习看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3)大胆的用乐器演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尝试床走性的变化演奏方案,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2、中班幼儿下学期打击乐活动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准确地打击出节奏,并学习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
(2)进一步练习使用已掌握的乐器进行演奏。
(3)能自主选择乐器,为一段体结构的音乐进行即兴伴奏。
3、大班幼儿下学期打击乐活动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节奏活动,继续学习三角铁、双音响筒、钹等更多种类的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用打击乐器即兴创作教师命题的音响,逐步培养按照命题进行创编的能力。
(2)学习使用为求得新颖的音色而探索熟悉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3)学会齐奏、合奏即兴伴奏,能按指挥的手势开始、结束和变换演奏,并在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一致,有较好的音响效果
(4)能自觉遵守演奏活动中的常规,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

⑻ 什么是幼儿音乐游戏

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有些音乐专游戏有一定的主题、属情节或角色,如《老鹰捉小鸡》、《小鸟捉虫》等。也有些音乐游戏没有一定的主题、情节或角色,但往往有竞赛和舞蹈的因素或队形的变化,如《找朋友》、《抢椅子》等。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人1人
我要评论

⑼ 简述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举世闻名的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著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经典感言是:"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干什么都一事无成"。人的成长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环境越优越越能促进人的发展。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是:
(一)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日本著名音乐家铃木镇一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请一些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给婴儿听一些古典音乐中的作品,循环反复的放给婴儿听,不断的给他们讲解。直到婴儿5个月时,又进一步实验,把一些他们没有听过的曲子夹在已经听熟的曲子中放给他们听,当他们听到那些没有听到的曲子时,婴儿脸上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听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时,他们则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二)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国外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组5岁的孩子中,每天听一首儿童古典音乐。过一段时间后,在测这些孩子的注意力,这些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未经过训练孩子的4倍。婴幼儿的
注意力不仅短暂,而且很容易转移,所以选择极具亲和力的音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续增长。
一是幼儿音乐教育对智力开发的必要性。0-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时期,也是形成人所有一切的心理、生理过程的生长发育时期,具有深厚的潜力和强大的可能性。如果这时能够针对
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的音乐开导,就能加速儿童的智力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鉴定基础。
二是幼儿音乐教育对心理生理发展的必要性。曾经有位权威医师说过:"音乐有助于头脑和神经肌肉的发育,使脑神经精细,脑力发达"。通过正确而长期的音乐训练,不仅可以使孩子
情感丰富、情绪开朗、性格趋向于和平稳定,而且对孩子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以及个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⑽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指立足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实际,以幼儿教师从事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知识技能为核心,面向学前教育实践,建构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教学内容。

具体包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组织与评价、活动设计与指导(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游戏活动)。

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幼儿音乐活动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施策略:

1.融入生活策略。

音乐来自生活,是对生活在各种生活的现象和事件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反映。应挖掘学前早期儿童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因素,将音乐教育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使音乐教育具体体现在他们生活的过程中和行为中。

音乐融入学前早期儿童生活是件令人高兴的事。生活处处有音乐是形成学前早期儿童热爱音乐的基础。

2.重复策略。

只要稍进行观察就能发现学前早期儿童喜欢重复作一件事,心理学上叫“常同行为”,这是儿童特有的行为类型之一。心理学解释为:学前早期儿童在生活中心情动荡不定,所以要通过“常同行为”来确保安稳感,并从中感受到心情上的愉快。

音乐教育可利用学前早期儿童喜欢重复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常听优美动听的音乐,经过多次重复的音乐体验。不仅能促进听觉的发展,还能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当一首歌(乐)曲听到耳熟能详后,可增唱(听)新一首歌(乐)曲,以此类推,音乐视野不断扩长,对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3.综合策略。

综合是指音乐之间综合和音乐与非音乐之间的综合。

音乐与非音乐之间的综合,有利于帮助学前早期儿童更好的理解音乐。如音乐与美术融合即听觉与视觉的结合。使音乐更形象更具体。如音乐与文学的结合,音乐结合儿歌或朗诵可提高学前早期儿童文学的修养和语言发展及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人的生理运动方式与音乐节奏相关,音乐与身体动作结合,可促进学前早期儿童的律动学习,表达音乐情感。学前早期儿童处于人类身心发育的第一个飞跃期,他们的成长需要教育的刺激,音乐教育无疑是学前早期儿童理想的教育组成部分。

树立科学的学前早期儿童音乐教育观。研究适合于学前早期儿童发展的音乐教育实施策略。对音乐教育在开发学前早期儿童音乐潜能和发展他们的音乐智力及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与幼儿音乐活动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围墙歌词 浏览:230
道奇酷威广告背景音乐 浏览:106
比喻轻音乐之美的文字 浏览:542
小号音乐下载 浏览:578
歌曲专辑图下载地址 浏览:867
财神驾到歌曲mp3下载 浏览:734
琴歌指弹海阔天空吉他谱 浏览:355
下载mp4格式的音乐 浏览:352
电脑听音乐用什么 浏览:512
最好酷狗音乐播放器 浏览:502
信乐团队的假如简谱 浏览:243
平安酷狗音乐 浏览:760
佳人轻抚桃花mp3下载 浏览:453
infinite网易云音乐 浏览:844
岁月赵忠祥背景音乐 浏览:980
如何将电脑的歌体添加到苹果音乐 浏览:672
fade钢琴mp3 浏览: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乐 浏览:806
成都彩虹小学音乐老师 浏览:496
凤凰传奇星光歌曲点评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