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有小学音乐教案
7月15日 22:22 第一课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二 综合训练
三 欣赏 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一 通过歌唱和欣赏合唱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二 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贯唱法与八度大跳音程唱法。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歌曲《我们多麽幸福》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在1955年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段体节构。第一部分是齐唱,共六个乐句,其中第一与第二乐句,第三与第四乐句,第五与第六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使歌曲富于动力,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展示了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 综合训练
发声练习曲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曲调的二度模进。三句旋律都是从音阶的前五个音上下级进后接以把度大条,八度大跳均有跳音记号,仅用LA发声,显的轻快、活泼。
三 欣赏
《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采用了叙事歌曲体材,讲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在教学时有感情的歌唱,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二声部演唱的准确与和谐。
[教学难点]
综合训练的发声练习,演唱时要注意音乐的流畅与弹跳。
[教学构想]
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情简析]
通过欣赏和歌唱本课二首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领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学唱歌曲《我们多麽幸福》
二 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一 学唱歌曲曲调,并加入歌词。
二 做好综合训练的发生练习。
[教学重点]
加强二声部的练习与合作,可用乐器试奏,以加强对二声部音响的感觉,提高音准与谐和的效果。
[教学难点]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投入自己的感情,尽情的歌唱美好的生活。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三 总结上学期所学内容,概括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
四 发声练习
1
2
3
五. 学生齐读歌词。
1 提问学生:这首歌说了一件什麽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讲述歌曲的风格——稍快、活泼的
3 本歌是几几拍的?四分之三拍的含义是什麽?
4大体看一下歌曲的谱子,默打一下节奏,注意歌曲中的连音线。
5 听范唱
6 自己用竖笛吹奏歌曲。视唱歌曲。
7 加入歌词,演唱的时候注意三拍子的节奏——强弱弱。
六 做综合训练
注意气息的连惯性,以及气息的弹性。歌唱时腔体打开,发生自然。
七 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歌曲的处理。
二 欣赏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的]
一 歌唱时常好歌曲的节奏,使圆舞曲的风格与歌曲的内容连结在一起,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二 欣赏歌曲时,要结合歌曲的历史背景,用心去感受,并能通过欣赏,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惯唱法。
[教学难点]
在欣赏合唱曲时候,要注意情感的体验。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
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综合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
二 师生问好歌
三 声乐训练
1
2
3
四 歌曲处理
1 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
2 把握歌曲的风格,唱出歌曲的欢乐情。
3 歌曲的和声部分正是歌曲的高潮,演唱时要加强气息的运用,使声音更有力度。
五 欣赏
1《歌唱二小放牛郎》——看谱齐唱
2 初步欣赏改编的合唱曲,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3 重点复听三四五段的合唱,感受其变化、发展的强烈情绪。
4 完整的复听全曲。
六 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该回答在7月15日 23:01由回答者修改过
揪错 ┆
Ⅱ 傍晚树林里草依然的小动物,门就开启了快乐的音乐会,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补充横线上)
傍晚,树林里,草地上的小动物们就开启了音乐会,小鸟轻声歌唱,蟋蟀抚琴演奏着美妙的乐曲,大猩猩打着鼓点,音乐会多么热闹啊!
Ⅲ 快乐的农夫的教案
我只找到了《快乐的音乐会》这个教案,你可以比照这个教案稍作修改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 能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型及演奏姿势。
2. 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 能通过自己对其它乐器的认识,大胆的为歌曲创作第四、第五段歌词。
4. 能通过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 使孩子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 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型及演唱姿势。
教学难点:
1. 准确掌握歌中节奏:
2. 创作第四、第五段歌词。
教学准备:
课件 图片 各种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同唱问好歌
2、谈话导入
二、新授歌曲
1. 老师分别出示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图片请同学辨认,同时让孩子们表演这些小乐器的演奏姿势。
2. 告诉大家这三种小乐器要和我们一起开一个快乐的音乐会。(老师板书课题)
3. 初听歌曲:请同学们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乐器并表演出来。
师: “第一个节目由小乐器们为大家演唱!”
4. 请大家模仿出歌曲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声音,并按节奏读歌词。
师:“刚才大家听了小乐器们的演唱,谁能告诉老师它们分别是怎么唱歌的?”
A. 小胡琴
(1) 孩子模仿(可用小胡琴的图片奖励模仿的好的同学)
(2) 老师纠正:老师用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方法,来固定孩子对一字多音节奏的掌握。并且在后面的演唱过程中也将不断进行加固练习,还要不断强调对拍时只能拍一下。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嗞 扭 扭 嗞 扭 扭 扭 得儿 喂
(拍手) (拍腿2下)(拍手)(对拍1下) (拍腿2下) (叉腰)
(3) 老师按节奏读第一句歌词,学生按节奏读乐器的声音。同时请刚刚得到图片的同学拿着自己手里的小乐器图片边读边“演奏”。
B. 小喇叭
(1) 孩子模仿(可用小喇叭的图片奖励模仿的好的同学)
(2) 老师纠正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嘀 嘀 哒 哒 嘀 嘀 哒 哒 哒 哒 得儿 喂
(3) 按节奏对读歌词。同时也请刚刚得到小喇叭图片的同学,边读边“演奏”。
C. 小铜鼓
(1) 孩子模仿(可用小铜鼓的图片奖励模仿的好的同学)
(2) 老师纠正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得儿 喂
(3) 按节奏对读歌词 。同时也请刚刚得到小铜鼓图片的同学,边读边“演奏”。
5.“它们的歌声这么好听,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了谁呢?听——”老师范唱。请同学们找出歌中的两个小动物——小狗和小猫。
6.“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歌声分别使小狗,小猫激动的怎么样了呢?”由其引出歌曲各段后半段的歌词,使学生充分熟悉歌词。
7.“小狗和小猫高兴的都不想停下了,你们听——”老师范唱结束句。让孩子与前面的一句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并读一读。
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
跳 呀 蹦 呀 跳 呀 蹦 呀 得儿 喂
8.老师带学生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并提醒孩子们在每段歌曲的前后连接部分都有一个语气词连接。“咦;嗯;哎!”要求学生要用高兴,愉快的情绪来读歌词。
9.随老师边表演边演唱。(学生可以根据歌词自由的做动作)
10.请刚才表演精彩的两个小朋友上台,老师发小狗小猫的头饰给他们,请他们带大家再唱歌曲。
三、创编活动
1.“孩子们你们唱的可真好听!可是我们的音乐会上只有我们大家和三个小乐器是不是显得太冷清了呢!我们还想邀请更多的小乐器和小动物们来参加。你们大家说我们邀请谁啊?”要求学生不仅要说出小乐器和小动物的名称还要说出其是怎么“唱歌”的。
2.老师就刚才学生的发言确定音乐会的四个邀请对象。(两个乐器,两个动物)并根据孩子们自己的意愿把他们分成四个创作小组。
第一组:创作歌曲第四段的前半部分。
第二组:创作歌曲第四段的后半部分。
第三组 :创作歌曲第五段的前半部分。
第四组:创作歌曲第五段的后半部分。
3.学生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4.四大组连唱,提高大家的合作意识。
5.前两组和后两组分别进行展示,并相互评价。从评价中取长补短,提高审美能力。四、结束
1.把孩子们创作的第四、第五段歌词加入歌中,让大家完整的唱一遍。
2.下课
教学反思:
《快乐的音乐会》是有马华作词,潘振声作曲的一首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结构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地蹦跳,音乐会也因此获得了成功,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但是这首歌曲有三段,二年级的孩子用一节课的时间很难掌握。并且第一段中小胡琴的声音节奏和歌曲最后结束句的节奏对孩子来说是这首歌曲的最大难点。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这两处节奏我分别采用了拍手带动法和对比演唱法进行了处理,小胡琴的声音节奏有待进一步提高
Ⅳ 傍晚树林里草地上的小动物们就开起了快乐的音乐会把带点字的意思写具体
蟋蟀在草丛中快乐的唱歌,小鱼们在水里欢乐的跳舞,小猴子在树上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