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来自中国的声音 男高音歌唱家刘辉演唱会唱了什么歌
雨天 - 孙燕姿
词 小寒
曲 李伟菘
站在十字路的交点
该怎么走
我却只剩回头
除了你给回的伞我再也没有答
别的借口
去拥有你的什么
你能体谅 我有雨天
偶尔胆怯 你都了解
过去那些大雨落下的瞬间
我突然发现
谁能体谅 我的雨天
所以情愿回你身边
此刻脚步 会慢一些
如此坚决
你却越来越远
牵手和分手来自同一双手
做回朋友
我却为何不懂挽留
你能体谅 我有雨天
偶尔胆怯 你都了解
过去那些大雨落下的瞬间
我突然发现
谁能体谅 我的雨天
所以情愿回你身边
此刻脚步 会慢一些
如此坚决
你却越来越远
是否太晚 路已走远
我的眼眶泪太满
走不回你身边
你能体谅 我有雨天
偶尔胆怯 你都了解
过去那些大雨落下的瞬间
我突然发现
谁能体谅 我的雨天
此刻脚步 会慢一些
如此坚决
你却越来越远
❷ 男高音唱死人事件
会不会是眼神杀人啊?
2007年6月,俄罗斯《真理报》就报 道了这样一个恐怖而真实的案例,其间充满荒诞、诡异,却又不容置疑——
歌剧院里的离奇死亡
2007年3月,为了庆祝建市786周年,下诺夫哥罗德市(曾名高尔基市)商会共同筹资,由商会会长列昂诺夫点名要求上演歌剧《浮士德》。接到演出任务后,歌剧院最终选定资深演唱家安德烈夫扮演主角浮士德。安德烈夫正值壮年,身材瘦弱,但面部表情却极为丰富。或许是多年的演艺生涯练就了他一双传神的眸子,他甚至只用眼神就能表达出喜怒哀乐。
从没在正式场合演过浮士德的安德烈夫对这个角色并不陌生。忧愁、爱慕、痛苦、愤怒、诅咒、绝望,种种表情尤以目光最能传神。因此,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安德烈夫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足不出户,在家对着镜子苦苦琢磨如何用眼神来体现浮士德内心的挣扎与思索。
4月23日,安德烈夫在拿到剧本后,第一次回到歌剧院参加集体彩排。在第五幕的宫殿篇,安德烈夫饰演已届高龄的浮士德,此刻的愤怒是全剧的最高潮,在大运河前焦躁不安地与梅菲斯特对白,然后又竖起眉头,高声地咒骂:“我诅咒这儿!简直压得我透不过气……我怎样才可以排遣愁绪?钟声一响,我便勃然大怒。”这是一段充满了压抑、愤怒的台词,安德烈夫到这时宛然变成了浮士德,充满了愤怒的力量。
此时,场下一名场景师在搬动道具,准备下一场的布景,声音偏大了些。安德烈夫不满地瞪向他,希望他能安静下来。场景师接触到了安德烈夫的目光,他的身体猛地颤抖了一下,呆立片刻,然后突然倒了下去。场景师的晕倒打断了彩排,工作人员们纷纷上前察看情况。但场景师嘴唇微颤,手指奋力指向安德烈夫的头部,一言未发,然后猝然停止了呼吸。
医生在解剖场景师的尸体后,没有找到死亡的原因,至少绝对不是他杀,所以只能暂时以猝死作为结论。但歌剧院却立即传出了可怕的诅咒之说,矛头直指安德烈夫。内容非常可怕:安德烈夫用魔鬼的眼神杀死了场景师。
剧院负责人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安德烈夫也对流言嗤之以鼻。不过,在接下来几天的彩排里,大家都避开了第五幕的宫殿篇。几天里一切平安无事,大家才松了口气,看来场景师的死的确是意外。
4月29日,《浮士德》正式上演。当天晚上,歌剧院人山人海。演出进行得很顺利,安德烈夫沉浸于剧情中,即使是台下的观众们也都沉浸在安德烈夫的精彩表演中。
很快又到了第五幕的宫殿篇,安德烈夫再次因剧情而表现出焦虑的表情。而乐队指挥阿列克谢却分了神,正是他在初次彩排时无意中发现了安德烈夫那充满了杀气瞪向场景师的目光,当时那一眼,虽然不是直瞪阿列克谢,但阿列克谢的心脏却骤然停了一下,当时令他极不舒服,可想而知直接承受那骇人目光的场景师是怎样的感受。
今天又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呢,阿列克谢一分神,手势顿了一顿:音乐中立刻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安德烈夫正好唱到了“钟声—响,我便勃然大怒。”伴奏出了错,但好在这是一段的结束,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安德烈夫的演唱,但对于凡事都追求精益求精的安德烈夫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他恶狠狠地瞪了阿列克谢一眼。
阿列克谢身子猛地一震,仿佛化石般一动也不动。下面的乐队发现了不对劲,演奏有些七零八落,但更让人吃惊的是,阿列克谢在呆立了几秒钟后身子颓然向前倒了下去。全场哗然,观众们纷纷站起来想一探究竟。阿列克谢在几秒钟后醒了过来,脸庞痛苦地扭曲着说:“安德烈夫的目光……我的胸口……喘不过气……”说完又昏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从医院里传来噩耗,阿列克谢死了。医生说他太过紧张,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而亡,在他临死前反复地提到了“眼睛、可怕”这样的字样。
“毒眼”诅咒里的歌剧魔影
剧院的演员都害怕接触安德烈夫的眼睛,他们不愿同安德烈夫正面相对。更有人提出要把安德烈夫赶回家,但又无人能替代安德烈夫的角色。由于接二连三有人猝死,而流言又说安德烈夫的眼神能杀人,剧院的领导也无法强迫心生恐惧的团员继续工作,所以一切表演活动都暂停了下来。
商会会长列昂诺夫因为第一场公演中断而大为不满。他还坚持要安德烈夫继续演唱,否则商会不仅不会如约给剧院演出费用,而且还会联合抵制歌剧院今后的演出。歌剧院本来就在惨淡经营,根本无力招架商会会长如此的威胁。但剧院领导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不得不作出一项决定:本次演出,安德烈夫不得以目光注视任何人。为了自己热爱的歌剧,安德烈夫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当天晚上,歌剧院内再次爆满,市民们丝毫没有受到昨晚意外的影响,而且由于安德烈夫的演出实在精彩,他们热切盼望着再次听到安德烈夫的歌唱。
开场前,安德烈夫从幕布的缝隙间向外面看,二楼正中的一间包厢没有人,这间空包厢最适合用来承受他的目光。所以表演开始后,安德烈夫或注视天花板、舞台,或大部分时间注视着空包厢。
表演很顺利地结束了,平安无事。大家皆大欢喜,安德烈夫也松了一口气。但当大家返回后台时,剧院领导却一脸恐惧地拦住了他们:商会会长列昂诺夫陷入重度昏迷中——当晚,列昂诺夫包下了二楼正中的包厢,但由于临时有事,所以开场后才进入包厢。安德烈夫内心也产生了极度恐怖,他没想到列昂诺夫会在开场后赶到,那么说,列昂诺夫在演出期间承受了他大量的目光,所以倒在包厢里。
曲终人散,但安德烈夫的眼神能杀人的传言迅速从剧院流传出去,传到了市民耳中。列昂诺夫在两天后死于医院,似乎更证实了眼神能杀人的流言。
科学验证揭开死亡真相
连续三人死亡,皆与安德烈夫有关,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们重新解剖了场景师、阿列克谢和列昂诺夫的尸体,三人的尸体上都没有外伤,也没有毒物反应。这三人原来的身体都很健康,不能说是体壮如牛,但绝对不是弱不禁风。而且当时众目睽睽,安德烈夫与三名死者相距甚远,不可能做什么手脚。警方又做了一个实验,把安德烈夫隔离起来,然后让他长时间注视小白鼠及兔子,但实验动物无一受到伤害。警方只能以三人都是意外猝死作为结论。
商会会长列昂诺夫在当地有权有势,其妻根本无法接受健康正常的丈夫去看了一场歌剧就猝死的事实。她大闹警察局,要求当局严惩凶手安德烈夫,新闻媒体蜂拥报道此事的大小八卦及所谓内幕。在短短几天内,演绎出无数种版本,最为广泛流传的就是灵异版本。
眼神真能杀人吗?这个新闻素材引起了《真理报》的兴趣,他们请来了俄罗斯“脑波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所长弗拉德和生物学博士格兰特一起前往下诺夫哥罗德市一探“眼神杀人”事件的真相。
弗拉德初次见到安德烈夫时,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安德烈夫有些恼火,拒绝与他们合作。弗拉德感觉到安德烈夫的目光有些恶狠狠的,令人很不舒服。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对安德烈夫讲了一个真实案例:一家莫斯科研究机构部门负责人不尊重同事和下属。有一天,他严厉训斥和侮辱一个下属。下属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狠狠地盯着他看,突然,他低下头咕哝了几句就倒下了。医生赶来时,证实他已经死亡,但又说不清原因。法医说,负责人的心脏是受到了某种外力的压迫而停止跳动的,就像人用手将摇动的钟摆停下一样。调查人员怀疑,那位下属可能就是致其死亡的外力。的确,他的眼神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安德烈夫立刻大声反驳:“我绝对没有用眼神杀死他们,我根本就没有杀死他们的动机!”格兰特博士立刻解释说,不一定非要恨某个人才能杀人,安德烈夫可能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情绪下,由于表演产生了剧烈的情绪波动,这种情绪波动让他自己无法控制,但却导致他的目光中蕴含了杀人的力量,但这要用实验证明。
于是弗拉德和格兰特重建了案发现场,他们将歌剧院清场,将一切状态都恢复到演出时的状况。让安德烈夫的目光对准一只固定在对面的猴子,然后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当场记录猴子在接受安德烈夫眼神时的反应。
当安德烈夫又演唱到第五幕时,猴子有些焦灼不安地扭动身体,当安德烈夫再次唱到宫殿篇的“我诅咒这儿……钟声一响,我便勃然大怒”时猴子尖锐地叫了起来,而且用力摇晃着身体,避开安德烈夫的目光。直到演唱结束,猴子才安静了下来,但仿佛大病一场。
实验证明,当猴子看到带有愤怒表情的目光时,脑内扁桃体(大脑中负责感知潜在威胁、调整情绪和指挥情绪行为的区域)活动强度增加了。而且安德烈夫目光直视猴子比凝视别处更能刺激猴子扁桃体的活动。由此证明,愤怒或恐惧的人所注视的方向会帮助其他人判断潜在的安全或危险来自何处。目光对大脑感知恐惧和愤怒情绪具有重要作用。而处理潜在威胁的大脑区域如何工作取决于对方是否在看着你。
在对安德烈夫做过多次实验后,弗拉德认为:用眼睛盯人真的可致人死亡,至少对健康有害。实验证明,人类眼神是强大的生物脉冲发射源,能发出高频生物波,因此能够对别人产生影响。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人在身后盯着我们看时,我们能够感觉到。共同实验者格兰特博士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人类眼神就像奇特的光电系统,既能接收也能发射信号。从眼睛里发出的辐射是短波,像x光或激光一样具有穿透力。这种波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乃至整个身体。
安德烈夫太入戏了,在歌剧中,他就像浮士德一样,情绪多变,无数次爆发,再爆发,就像一个音符,一再拔高,到了高潮后开始迸发,这种高频的生物脉冲波对于普通人是极为可怕的,尤其是场景师和阿列克谢影响了安德烈夫的演唱,所以导致安德烈夫当时的情绪更加恶劣,而列昂诺夫的死则是因为安德烈夫误以为包厢是空的,所以目光肆无忌惮地发泄情绪,生物脉冲波太过强烈所导致的。
真相终于大白,三人的死不是鬼魂作祟,而眼神杀人也确有其事,安德烈夫的眼睛属于“毒眼”,本来就能发出高频生物脉冲波,当他入戏时,情绪波动过大,所以导致生物脉冲波频率超高,影响了场景师、阿列克谢和列昂诺夫三人的心脏,最终导致他们的死亡。
❸ 我是一个男高音,准备在元旦左右开独唱音乐会,麻烦大家帮我选一下歌曲~~~
:-)我的太阳
❹ 张天甫的独唱音乐会
2013年10月27日,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省音乐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雅韵三湘·湘江北去——张天甫2013(长沙)独唱音乐会在湖南音乐厅举行。
芷兰花里唱国殇
——“爱在中国”张天甫独唱音乐会在京举办
“爱在中国——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男高音歌唱家张天甫独唱音乐会”8月16日晚在国图音乐厅拉开帷幕,张天甫用他清澈嘹亮的歌声演唱了《松花江上》《嘉陵江上》《黄河颂》《延安颂》《在太行山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那就是我》《我爱你中华》《共和国之恋》《芷兰花》《爱在中国》等歌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程志和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作为音乐会嘉宾。音乐会上演唱的大部分歌曲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歌唱家饱含深情的演唱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李谷一、刘秉义、刘为光、冯世全、王佑贵等著名艺术家出席了音乐会。
这是一场特别的独唱音乐会,作为湖南怀化出生的歌唱家,张天甫几年前一直将自己的独唱音乐会放在自己的故乡。在策划今年的独唱音乐会时,正值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自己的家乡的芷江正好是70年前抗战胜利的受降地,于是,举办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独唱音乐会的想法应运而生。
由于演唱的歌曲大部分是观众耳熟能详的,因此,演唱会自始至终洋溢着热情,观众情不自禁随着音乐低声吟唱。这台音乐会由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主办,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独家赞助和承办。 纪念抗战胜利 赞颂祖国和家乡
—— 张天甫回故乡举办爱在中国独唱音乐会
从充满悲伤的《松花江上》到慷慨激昂的《延安颂》,从优美抒情的《那就是我》到明亮动人的《芷兰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张天甫9月1日晚在怀化市委礼堂举行了一场题为爱在中国-雪峰山之魂的独唱音乐会,他那清澈亮丽的歌声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张天甫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男高音歌唱家,也是湖南怀化人,多年来,他励志报效家乡对他的养育之恩,每年都会回到家乡举办独唱音乐会。今年正值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张天甫特别于8月16日在北京国图音乐厅举办爱在中国--张天甫2015(北京)独唱音乐会,演唱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典歌曲和爱国主题的艺术歌曲。家乡怀化的芷江机场正是70年前日军投降仪式的举办地,于是,张天甫又把这台精心策划的独唱音乐会带到自己的故乡,与家乡的父老乡亲分享。正所谓“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选择在北京和怀化举办个人演唱会,是蕴含了深意的。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次回到故乡,总觉得那么地亲切!雪峰巍峨,潕水汤汤,寄托我无尽的乡思。从怀化走到长沙,再从长沙走到北京,二十余载的漂泊与奋斗,故乡的情节不离不弃;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也到过世界的许多角落,见多了五彩缤纷的繁花似锦,故乡的山水依然在深夜里入梦。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而提到抗战胜利,必然会联想到怀化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抗日战争的光荣与梦想,在这里得到尽情的释放。我的这场独唱音乐会是以‘爱’为主题,在家乡唱起这些深情的歌来,心情分外舒畅。“音乐会上,著名歌唱家魏松、虢建五、尤泓斐也作为嘉宾演唱了经典歌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本场音乐会和北京音乐会一样,仍然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主办,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独家赞助和承办。
❺ 中国三大男高音歌唱家观后感写一篇2500字论文
春天不光只让植物复苏,动物们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瞧,我家的鸭子井然有序地排着回队,扑通、扑通地答跳下了水,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庄稼的小卫兵青蛙忙着在田野里捉害虫。那边有群蚂蚁,它们围着小朋友转圈,好像在跳庆春舞呢!这时一阵“叽叽”声从我头上传来,噢,原来是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辛勤的农民已在田里忙碌着,他们播下种子,播下希望,构成一幅“人勤春美”的图画。
家乡的春天真的惹人醉。
❻ 本人要开一场男高音独唱音乐会 曲目 1.问 2.游移的月亮 3.怀
挑一首演绎得最好的歌曲作为主题,然后起一个副标题。比如:《永别了,爱恋的家——男高音XXX独唱音乐会》就可以了。
再想几个像@灵之沉睡 那种的文艺范儿主题,比如:《岁月无痕·幸福永驻》。
❼ 中国的美声男高音歌唱家有哪些
中国的美声男高音歌唱家有楼乾贵、施鸿鄂、温可铮、黎信昌、李光羲等人。
1.楼乾贵:浙江宁波人,1923年10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1955年调入中国歌剧院。除了音乐会独唱外,他还在歌剧《蝴蝶夫人》《叶甫根尼奥涅金》及其他中外歌剧中扮演角色。曾在天津、上海、北京、青岛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出版了独唱专辑音带,1979年他演唱的两首歌荣获文化部国庆三十周年优秀歌曲一等奖及三等奖。1980年、1990年两次在美国举行独唱音乐会。他的演唱活动一直延续到2002年春。
2.施鸿鄂:我国著名的抒情戏剧性男高音歌唱家,生于1934年,16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于1956年赴保加利亚深造,就读于索菲亚国立音乐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校声乐系歌剧专业。1962年他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比赛中以最高分获得金奖,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3.温可铮:男低音歌唱家。北京人。1950年毕业于南京音乐学院。后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师、声系主任,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欢联节古典歌唱比赛银质奖章。
4.黎信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196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资深声乐教授。
5.李光羲:祖籍天津。著名男高音歌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男高音指声乐曲中女高音、女低音与男低音之间的一个声部。在歌剧发展史上,男高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男主角多为男高音歌唱家扮演。当阉人歌手还霸占歌剧舞台时,一位男歌手以真正的声音唱出高音C,罗西尼还批评他像是“被阉掉的公鸡”,但如今男高音却是最能激发观众肾上腺激素的灵丹妙药。尤其杰出的男高音非常难得,艺术价值远远超过其他歌手数倍之多。
参考链接:网络-男高音
❽ 光荣绽放十大男高音歌唱家音乐会有谁
戴玉强、魏松、张建一、范竞马、丁毅、张英席、王红星、薛浩银、杨阳、陈勇
❾ 中国三大男高音视频观后感
正近日来,有关戴玉强、魏松、莫华伦三位歌唱家结成"中国三大男高音"梦幻组合,携手专并肩举行属全球巡演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当下中国音乐界颇为引人关注的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既有着深刻的意义,又令人欣喜和自豪。它表明,中国的歌唱家即将担负起他们应该担负的责任,在世界各地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❿ 男高音丁毅与海莉美妙的和谐全球巡回演唱会的演员介绍
旅澳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丁毅,曾任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首席男高音,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丁毅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李晋玮教授。1999年步入国际乐坛,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国家歌剧院首席男高音。丁毅的演唱功底深厚、表演精湛、音色优美、语音纯正。是近年来国际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歌剧艺术家之一。丁毅的足迹已遍及世界各地,应邀多次与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曾与小泽征尔、洛林·马泽尔、理查·博宁吉等指挥大师合作演出歌剧和音乐会。经常演出的世界著名歌剧有《茶花女》、《托斯卡》、《弄臣》、《浮士德》、《乡村骑士》、《诺尔玛》、《卡门》、《外套》等,在西方歌剧界广获佳评。澳大利亚《太阳先锋报》、《澳大利亚人报》评论说:“世界一流的声音,典型的意大利式英雄男高音。”被世界歌剧女皇琼·萨瑟兰和世界著名指挥大师理查·博宁誉为“最好的歌剧演员,辉煌的男高音。” 并获得欧洲艺术委员会和意大利罗马市政府共同颁发的“艺术家成就大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
国际声乐比赛获得奖项有:
日本首届静冈国际歌剧比赛,优胜奖
法国马赛第六届国际歌剧比赛,第二名
国内主要演出活动:
2006年两张独唱专辑《诉说》、《感恩》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中国金唱片奖”
2009、2011年 曾担任第六、七届金钟奖声乐比赛美声组评委
2009年 文化部第七届声乐比赛评委
2010年 中央电视台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
2010-2012年国家大剧院首演歌剧《茶花女》与指挥大师罗林·马泽尔合作
2009年-2012年 国家大剧院首演中国歌剧《山村女教师》
2011年 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与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合作
2011年 香港歌剧院世界首演歌剧《中山逸仙》中扮演孙中山
2012年 丁毅香港独唱音乐会
2012年 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英国皇家爱乐交响乐团音乐会
2012年 “光荣绽放”十大男高音音乐会
2012年 伦敦奥运开幕式演出《北京祝福你》 海莉·维斯特拉来自新西兰国宝级天籁女歌手,世界著名唱片公司环球和迪卡的签约歌手,常年在英国发展。先后为迪士尼电影录制主题曲。
首次银幕出演
海莉首次银幕演出是在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剧《American Dreams》
第46回里扮演一名酒吧里的歌手。剧中海莉手弹吉它唱着《Who
Painted the Moon Black》。
成名世界各地
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的节目《Great Performances》也作过一次
她的特辑。这一特辑的题目是海莉·薇思特拉:新西兰现场(海莉
的第一次个唱:新西兰演唱会)。
2004 年沃达丰杯新西兰音乐奖之新西兰最高销量唱片奖和国际
成就奖的得主。她还赢得过两个日本格莱美奖(年度单曲《奇异恩
典》(Amazing Grace)和年度唱片《纯》)。同样在 2004 年,她开始
了她在新西兰、澳大利亚 、日本和英国的世界巡演。她在雪梨歌剧
院演出之时,全场座无虚席,场面极为罕见。
2005 年,海莉为电影威尼斯商人录制演唱了歌曲《Bridal Ballad》。同年,海莉发行了一张全新的专辑《Odyssey》(《奇幻历险》),寓意其成功的音乐之路,这张专辑熔合了古典、流行、凯尔特传统和新世纪等流派。海莉又亲自重写和编排了其中的几首歌,并于 10 月 18 日发行了美国版。12 月18日,海莉出现在全国广播公司的 Kurt Browning 溜冰表演节目上,并与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出。
2006 年,海莉又在电影《新大陆》的原声碟里演唱了《听风》这首歌。这一年她将许多时间都花在了同流行歌剧四重唱美声男伶(Il Divo) 组合一起的世界巡演上。同年8月,海莉加入了爱尔兰民乐美声女子组合——凯尔特女人(Celtic Woman),并出现在了她们的第二张主要 DVD/CD大碟 《Celtic Woman - A New Journey: Live at Slane Castle》里。9月5日,海莉被 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评为年度全世界十佳年轻人奖项,成为新西兰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2009年3月,海莉在日本推出另一张亚洲地区专辑《Hayley sings Japanese Songs 2》。5月23日,海莉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皇家大会堂成功举行了演唱会。7月16日,海莉为台湾高雄世运会开幕献唱,她用英语演唱了经典名曲《奇异恩典》,用英语与众明星合唱了《We Are The Champions》,用意大利语合唱了《The Prayer》,用新西兰的毛利语合唱了《Pokarekare Ana》,用日语演唱了《Nada Sousou》,用中文合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全场约4万5千观众被她美妙的歌声所轰动。10月3日,海莉中秋节时在台北国家戏剧院再次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泪光闪闪》等。海莉还在日本东京,神户,名古屋,埼玉县,横滨成功举行演唱会。2009年圣诞节节期,海莉在英国成功举行魅力冬日演唱会。
2010年7月7日至8月2日,海莉做为英国的皇家军队的爱心大使参加了英国战役70周年纪念活动和巡回演出。10月27日、11月1日,海莉在台湾高雄,台湾台北举办演唱会,仅高雄演唱会就有近1.5万观众参加,场面空前壮观。10月30日,海莉在上海大剧院成功举行演唱会,她演唱了海莉商标式的赞美歌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祈祷(Prayer),斯卡堡集市(Scarborough Fair) 等经典曲目,当她用标准的中文演唱完第二次谢幕的中国传统民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全场观众起立喝彩。
2010年圣诞节,海莉还在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伦敦举行圣诞节的祝愿巡回演唱会。同年,海莉在意大利罗马与世界著名作曲家恩尼奥·莫里科内合作了一张新的国际专辑,恩尼奥·莫里科内不仅为此专辑谱写新歌和他的成名作品,还安排他在罗马的管弦乐队为此专辑配乐,他高度评价海莉是当今世界乐坛罕见的人才,非常赏识她的歌唱天赋和语言天赋。
2011年10月2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的2011年橄榄球世界杯决赛中为新西兰队演唱国歌《天佑新西兰》。
2012年4月, 海莉、英国皇家爱乐交响乐团和众多世界级艺术家被邀请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季电影音乐会及闭幕式音乐会的演出。5月27日,海莉在根西岛和国家交响乐团以及当地艺术家同台演出来庆祝伊丽莎白二世登基钻禧纪念。 德里克·格里森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曾在都柏林音乐学院(爱尔兰皇家音乐研究院都柏林音乐学院)、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和维也纳音乐学校主修钢琴、打击乐、作曲和指挥,并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主修电影音乐作曲。
青年时期曾代表爱尔兰获选成为欧盟青年交响乐团团员,并有幸与许多指挥大师同台演出如赫伯特冯卡拉扬、克劳迪奥阿巴多、雷奥纳多伯恩斯坦、乔治索尔蒂爵士、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等。早期的这些经历奠定他日后专攻指挥的基础。
格里森曾参与许多英国重要乐团演出,如伦敦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伯恩茅斯交响乐团、欧洲室内乐团以及欧洲爵士和流行乐队。1989年起成为专职指挥。
格里森首张唱片是与伦敦爱乐乐团和合唱团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的清唱剧、《欢乐颂》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以及普罗科菲耶夫《向斯大林致敬》,由 MP Masters / Carlton Classics发行。
格里森热爱当代音乐,并指挥了许多在世的当代作曲家作品的首演演出被欧洲和美国的电台转播,包括2004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首演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值得一提的是,格里森还指挥了许多知名乐团如伦敦爱乐乐团、RTE音乐会管弦乐团、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丹麦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等,并为许多歌剧执棒,如威尔第的《茶花女》、《游吟诗人》、《弄臣》、《化装舞会》;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比才的《卡门》以及柴科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008年9月,格里森在都柏林安娜利维亚国际歌剧节上指挥了《弄臣》。他还录制了首部用盖尔语表演的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
格里森曾为多部电影谱曲,如《小白马》、《爱尔兰威士忌》、《移动的靶子》、《门口》等。他还是爱尔兰电影配乐演唱会放映培训总监、Moonstone国际培训的作曲家顾问、爱尔兰电影和电视大奖的音乐评委会主席。
“年轻指挥家德里克·格里森才华横溢,具有权威性,活力四射,正因此都柏林爱乐乐团实现了超越。”
──都柏林《爱尔兰时报》
“在爱尔兰指挥家格里森的执棒下,演出精湛、格调高雅,令人信服。”
──《In Tune》杂志
“德里克·格里森的指挥意气风发……是俄罗斯音乐爱好者必去聆听
的演出。”
──《古典CD》杂志
“我怀疑是否还有比格里森指挥的更棒的《弄臣》,爱尔兰总统带头长时间鼓掌,演出名至实归。”
──《周日商业邮报》 祖籍东莞,有“小提琴王国中的鬼才”之称的李传韵,是一位与郎朗、李云迪在国际上齐名的年轻一代的中国演奏家,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小提琴国际大师。07年他登台东莞玉兰大剧院,为东莞父老乡亲演奏。07年李传韵来莞演出,是为完成外祖母的遗愿,届时东莞市民将可在东莞玉兰大剧院聆听“‘春之声’杰出小提琴家李传韵独奏音乐会”,聆听小提琴家李传韵的绝美旋律。
李传韵1980年4月30日生于青岛的一个音乐世家,父母都是专业小提琴演奏家。他三岁便随父母学习小提琴并显示出过人的天赋。2001年,李传韵以香港最杰出小提琴家的身份同香港小交响乐团赴法国音乐节演出,被誉为2001年法国音乐节最吸引的音乐会,他被誉为最天才的青年音乐家,此后他活跃于世界各大舞台。
更值得关注的是,李传韵现在使用的小提琴,是于1784年制造的GB瓜达尼尼意大利名琴,这把GB瓜达尼尼小提琴是瓜达尼尼系列名琴中最好的一种,被誉为全球十把意大利名琴之一,由世界名琴协会·斯特拉底瓦里协会主席杰里夫·富什先生提供并让李传韵免费使用。
被《纽约时报》称为「一流小提琴家」及「有机会听到李氏演奏小提琴已不枉这个晚上」的李传韵,是香港人的骄傲。 他自六岁起成为香港居民,并获得企业家蔡建中先生赞助,随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林耀基教授学艺超过10年,其后获全额奖学金往茱莉亚音乐学院习琴,又在辛辛那堤大学音乐学院及纽约深造。李氏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夺魁,包括于11岁时获20位评委一致选为第五届维尼亚夫斯基国际青年小提琴大赛青年组冠军,及于1998年在艾斯本音乐节赢得小提琴协奏曲比赛冠军。
李氏经常在中国、日本及美国作巡回演出,2007年在香港与天津民乐团、法国里尔国家交响乐团及中国爱乐乐团合作;2008年李氏将前往新西兰演出,亦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及与香港管弦乐团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音乐会。
李氏独奏会的曲目包括巴赫的《夏康舞曲》、法朗克的《小提琴奏鸣曲》、以及难得一听的经典小提琴名曲,如塔替尼的《魔鬼的颤音》、陈刚的《苗岭的早晨》、杨宝智改编的《十面埋伏》、威廉斯的《舒特拉的名单》、迪尼卡的《霍拉舞曲》及柴可夫斯基的《诙谐圆舞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