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幼儿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种重要音乐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提高教师驾驭音乐欣赏活动的能力,现以林虹教师参加市幼儿园教师教学比武,获得第一名时的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水族馆”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一、选择适宜的音乐欣赏作品 选择适宜的音乐作品是进行有效音乐教学的基本条件,促进幼儿深入感受、主动表现和积极创造的前提。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应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1、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教师应着重考虑的是结构单纯、工整且长度适中的音乐作品,而且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是幼儿所熟悉和理解的,可以让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很容易找出音乐中所表现形象。如,音乐欣赏活动“水族馆”的音乐选取了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整首乐曲优美惬意,曲式为A间A间B尾。在主奏乐器——钢琴晶莹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犹如有许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戏;间奏是一组渐渐下行的音阶,犹如鱼儿在吐着泡泡玩耍,仿佛让我们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因此,我们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趣味性、游戏性很强,非常适合作为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材料。
2、切合幼儿的音乐经验。艺术来源于生活,切合幼儿生活经验而开展的音乐活动有利于让幼儿借助经验发挥想象欣赏音乐作品。音乐欣赏活动前,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幼儿丰富相应的生活经验,并唤醒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为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作准备。例如,音乐欣赏《水族馆》活动中,教师事先与幼儿讨论的小鱼生活习性和动作特点,并鼓励幼儿用动作进行模仿,表现小鱼的不同生活情节。教师组织幼儿到“水族馆”观察水草在水中随波晃动,小鱼在水里游动,让幼儿观看了水族馆视频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活动时,由于有了前期经验的铺垫,就使得幼儿的学习重点十分突出,将注意力集中于对音乐的听辨与理解上,当幼儿安静地聆听着时而舒缓、时而快活的乐曲旋律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回忆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的情景……这样,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避免了因学习难点过多而造成幼儿注意力分配的不足。
二、教学过程应优化教学手段
要让幼儿在欣赏音乐活动过程中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丰富和深化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1、听音乐的节奏、旋律,有效感受音乐的美。
对于结构工整、简单的音乐作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整体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使幼儿对音乐形成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然后结合其他方式进行分段欣赏,逐步深入帮助幼儿体会音乐中表现出来的美。在“水族馆”的教学中,教师让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并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第二遍欣赏时,用合适的线条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种层层深入的整体欣赏不断加深对《水族馆》旋律美的感知。
2、看图谱理解音乐旋律,有效表达情感。
面对抽象的、转瞬即逝的音乐艺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象——将抽象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进行形象化表达。[HTK]如,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这个教学活动,在平缓的旋律中,教师用一条线代表音乐中的一个乐句,几个相同的乐句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乐段。波浪画得比较慢、比较大,它表现各种水草;波浪画得快、密,它表现鱼儿在游戏的状态;用圆圈代表鱼儿吐泡泡的乐句。通过这种具体、形象化的图谱,幼儿能够逐渐发现音乐的起、承、转,听出它细微的变化,音乐形象也会逐渐丰满和生动起来。这是教师根据音乐结构、内容、情绪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幼儿的音乐经验来设计的图谱。这样,幼儿能够更容易理解、感知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3、做音乐游戏,有效表达对旋律的理解。
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音乐游戏让幼儿感知音乐。其形式有:一种是音乐表演游戏,是让幼儿跟着音乐徒手进行的,并有一定的情境性;一种是音乐操作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操作道具跟随音乐进行的游戏。如,在幼儿初步理解《水族馆》音乐后,我们以有趣的游戏介入,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海底之中。幼儿佩戴头饰,扮演“小鱼”“水草”,游戏规则是:水草动时小鱼不动,小鱼动时水草不动的动作。当音乐缓缓响起,请幼儿听音乐并找出各自的音乐形象。幼儿很快分辨出旋律优美的代表水草姐姐,快乐活泼的是小鱼弟弟,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做小鱼和水草嬉戏的场景,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将“小鱼在和水草玩”“小鱼和水草跳舞” 等诙谐有趣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儿以极高的热情一遍又一遍地表演,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对音乐作品有了更深的体会。
4、借助于体态动作,使音乐成为看得见的身体活动。
音乐欣赏是听觉活动,肢体动作的配合对于幼儿感受作品是相当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肢体语言来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引起幼儿对音乐形象的关注与感受。如,《水族馆》教学活动中,B段音乐轻快活泼,律动性强,但速度很快。首次执教时教师让幼儿自由学小鱼,幼儿各学各的:幼儿跳得气喘吁吁,还是跟不上节奏;对活动进行优化后,我们在地板上贴上圆点,让幼儿自由地穿梭,用熟悉的小跑步在沿着圆点边跳,动作与节奏合拍,也能表现出B段音乐热烈欢快的效果。同时,我们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与水草交往,如给水草施肥、摸摸水草、对水草点头等。
5、适时的语言引导,有效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语言的手段,能够让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帮助幼儿感知、理解音乐作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教师根据《水族馆》的旋律特点,尝试编制一些描述性及明确提示作用的小故事来帮助幼儿感受乐曲的节奏,在A*B*段式音乐中老师是这样讲的:水族馆住着许多的水草和小鱼,水草在水里轻轻地摆动,小鱼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小鱼和水草在水里成了好朋友,手拉手在水里游来游去,好朋友抱在一起了。整个故事简单明了,突出的情节与音乐的结构特点相吻合,在故事的启发下幼儿很快听辨出音乐的变化与不同,再通过幼儿集体听音乐进行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特点,为幼儿下一阶段的自主表现积累相关经验。
以上两个方面,是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的有效策略,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在不断地探索。
❷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
蓓蕾幼儿园 袁德玲摘要 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指儿童通过倾昕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不仅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发展他们的想象、记忆、和思维,而且还能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儿童听觉的敏感性和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儿童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以及初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既然音乐欣赏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幼儿教师应该如何指导他们的音乐欣赏活动才能使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最大程度的推动作用呢?本文就从五个方面入手,探索了这个问题,算是浅尝辄止吧。关键词 幼儿教师 音乐欣赏活动 一、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及简要现状 目前,幼儿音乐教育仍然侧重于“双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较注重培养幼儿学唱歌学乐器的能力,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使我们的孩子感到音乐课较为枯燥,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今音乐教育提倡适应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经验的音乐欣赏教育。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给予我们极大的启示。而我们知道音乐欣赏是一种听觉艺术,它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开启人的智慧,净化人的心灵,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根据这一特点和新的课改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在音乐欣赏教育中进行探索性的策略研究,引导幼儿领悟到音乐作品的形象、感情和意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创造意识,达到整体提高幼儿素质的目的。 二、幼儿教师指导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几种方法 (一)增强故事性,激发幼儿倾听的欲望 增强故事性,以有趣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感觉音乐在音乐欣赏前,先以乐曲的故事情节来感染幼儿,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引起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注意,实验证明是非常可取的。举器乐曲《小鸟与大象》为例,我们知道这是一首由不同的乐器演奏,代表不同的音乐形象的三段乐曲。在欣赏这个乐曲前,我首先把乐曲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完整地讲了一遍,激发了幼儿想听音乐的急切欲望。在这种心态下进行欣赏,孩子们精力特别集中,并且在老师的启发下,准确地分辨出了两种不同特征的动物形象,孩子们理解了音乐,再“施教于乐"就会获得积极的效果。 (二)“音画合壁"开拓音乐视野。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言简意赅地说出了音乐和绘画的关系:“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这充分说明了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能力。绘画与音乐这两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l.在音画转换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例如,在《百鸟朝风》欣赏教学中,我们采用“音画转换”的方法来施教,:我们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闭目想象,然后让他们“画音乐",把听到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由于听得真切,想得奇妙,有的幼儿画出了小鸟和太阳:有的幼儿画出了凶猛的狮子和鳄鱼:有的幼儿画出了两个翩翩起舞的少女:还有的异想天开,竟画了一幅小兔拉着大象的鼻子,熊猫站在象身上的动物联欢图……他们的画画都维妙维肖地展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音乐会场景。幼儿丰富的想像着实让人吃惊,也充分说明了自由想象是在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产生的,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 2.借助简笔画的翅膀,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音乐的声音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非自然的声音。音乐语言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还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是刨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刨造的阶梯。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欣赏中巧妙结合简笔画,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以《大海和小溪》为例,因为这首乐曲是用钢琴和竖琴演奏,整首乐曲旋律亲切,优美,富有歌唱性,像潺潺流水在流动,很有诗意。目的是通过欣赏使幼儿能感受并区别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但对幼儿来说,理解大海的“汹涌澎湃”和小溪的“柔和舒展”两种音乐情绪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就引导幼儿运用听音乐画旋律图谱的方法来理解:通过听和画,幼儿把“汹涌澎湃”画成一群大鱼,把“柔和舒展"画成飘动的水草,每一个音符.每一条旋律,每一句歌词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看得见、有内容的画面,简笔画帮助幼儿更充分地理解了音乐的内涵。在音乐欣赏中,通过简笔画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让幼儿借助简笔画的翅膀飞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绘画作品越来越具有个性化。 (三)“音语合壁"把声音变成音乐 l.唤起共鸣,自由感受,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因为音乐教育不纯粹是音乐方面的教育,不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在音乐上得到发展,它肩负着培养和发现其他方面的潜能。音乐是种听觉艺术,在欣赏活动中让幼儿听音乐,用自己的声音、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自由的表达出来,投入音乐的情感之中进行自由想像。我们不断地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肯定他们的看法,从而激起孩子们“说”的欲望,达到培养自信心的目的。如在欣赏《摇篮曲》中,摇篮曲的旋律起伏不大,长于抒情,节奏均衡,略有摇荡感,速度徐缓,力度较弱,音乐形象亲切而温存。于是我们先让幼儿昕音乐感受“你感觉怎么样?在梦里你们见到了什么?"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欣赏,每听完一次让幼儿将感受说出来,“我看见妈妈抱着我,在月亮上飞啊飞。"“我做了个美妙的梦,有甜甜的冰淇淋,美丽的糖果屋……"。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地说出自己奇妙的想法并与周围的伙伴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因为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按自己不同的想象随音乐进行创造性表现。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也会使幼儿的艺术表现出差异。通过一段时间的欣赏活动,在我们的鼓励、肯定下,平时不爱开口的幼儿或者缺乏自信心的幼儿都能逐步参与其中,唤起共鸣,自由感受。2.直观激发,自由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音乐欣赏包括欣赏性和刨造性。我们在音乐欣赏中尽量放手给幼儿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原有的程度来进行自由想象、自由的表现和自由的刨作。我们应该理解创造动作,表现音乐幼儿是天性好动的,他们在“动”中认世界,获得知识,在“动"中活跃思维,产生想象。因而欣赏音乐除了借助图画、语言外,还得依赖动作的帮助来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如《小鸟与大象》中,当出现优扬欢快的三拍节奏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前脚掌踮步,轻轻地走小碎步,双臂上下轻柔地摆动,合着音乐节奏,作起了鸟飞的动作。当缓慢低沉的乐曲出现时,他们又模仿}jj了大象甩着鼻子慢慢走步的动作。接着,教师又因势利导,要求幼儿模仿表演结尾部分小鸟与大象嬉戏的动作情节。结果.每个孩子的感觉、动作与音乐形象和性质都十分吻合。 又例如,在欣赏歌曲《两只老虎》之后,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旋律,仿编歌词。有的幼儿编出:“两只兔子,两只兔了,蹦蹦跳,一个采蘑菇,一个在旁玩耍.真可爱。”有的幼儿编得离奇
❸ 怎样组织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有什么要求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纲要》中的艺术领域目标及解读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音乐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音乐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这是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 第一层次目标--艺术教育终极目标 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 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 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 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 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智慧与灵感,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动 2、韵律活动 3、音乐欣赏活动 4、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 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活动内容。开始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律动进教室-练声-复习歌曲或韵律动作,结束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复习韵律活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动。 2、"一杆子式"结构:既没有明显的三部分划分界限,而是围绕新内容来组织安排活动结构。突出主题,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入目的,递进式的进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学习活动。这种组织结构目前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得较多。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及教学方法 ※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幼儿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情感体验。歌唱活动中幼儿的自主表现、情感体验的抒发与正确歌唱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歌,都应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可以使幼儿在歌唱时保持最佳的气息通道状态,有利于用美好自然的声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歌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的用气。 3、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儿童学会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来唱歌就必须用一定的发声技巧。对于幼儿来说,首先要告诉幼儿的是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引出主题。 2、范唱新歌。 3、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用全曲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时用教唱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 6、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案例分析) 1、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诵活动、韵律活动等材料分别加以使用,使幼儿初步掌握歌词或旋律。 2、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倾听曲调的过渡方法,最终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❹ 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有什么意义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纲要》中的艺术领域目标及解读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音乐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音乐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这是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 第一层次目标--艺术教育终极目标 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 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 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 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 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智慧与灵感,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动 2、韵律活动 3、音乐欣赏活动 4、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 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活动内容。开始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律动进教室-练声-复习歌曲或韵律动作,结束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复习韵律活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动。 2、"一杆子式"结构:既没有明显的三部分划分界限,而是围绕新内容来组织安排活动结构。突出主题,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入目的,递进式的进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学习活动。这种组织结构目前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得较多。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及教学方法 ※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幼儿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情感体验。歌唱活动中幼儿的自主表现、情感体验的抒发与正确歌唱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歌,都应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正确的歌唱姿势,可以使幼儿在歌唱时保持最佳的气息通道状态,有利于用美好自然的声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歌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的用气。 3、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儿童学会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来唱歌就必须用一定的发声技巧。对于幼儿来说,首先要告诉幼儿的是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 1、引出主题。 2、范唱新歌。 3、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 4、用全曲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时用教唱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中的难点。 6、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歌。 模式二: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案例分析) 1、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诵活动、韵律活动等材料分别加以使用,使幼儿初步掌握歌词或旋律。 2、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倾听曲调的过渡方法,最终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❺ 怎样评价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反思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以有组织的乐音为形式,以丰富的思想感情为内容,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以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激励人、鼓舞人驶进高尚的境界。《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
一、童化自己,拉进与孩子的距离
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那么孩子和老师之间就必须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接受教师的内容,教师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觉得老师亲切的象孩子们的好朋友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二、创设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创设这个情境呢?
1、讲述故事,引发兴趣
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❻ 如何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当前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表现出了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但同时也呈现出很多不足,本文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中的"音乐""教师""儿童"等进行了思考,以期能对实际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音乐欣赏的内容选择、途径手段、组织形式都已很不一样,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然而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参与中,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也呈现出很多不足。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足加以反思。 一、对音乐欣赏过程中"音乐"的反思 (一)主体还是媒介 目前多媒体和大量教学辅助手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广泛应用,如录音、录像设备的采用,flash制作的和音乐相匹配的动画软件,配套的图片、图书等。也正是因为这些辅助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音乐欣赏。然而,在这样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只专注于画面所带来的视觉享受,音乐似乎倒成丁一个背景,大有喧宾夺主之感。我在幼儿园观看了"野蜂飞舞"和"赛马"活动的全过程,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很兴奋,视觉和运动觉的参与淹没了音乐本身作为听觉艺术的本质。孩子们的耳朵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她们的兴奋、激动、手舞足蹈不是来自于音乐本身的体验和感悟,而是由音乐欣赏活动中所采用的一些辅助手段而引起的。 此外,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还有一个值得老师们注意的问题:即如何表达和感悟音乐。语言是思维的藕体,也是思维的工具,儿童如果不把其从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像、沉迷、留连、感动用语言表达出来,音乐便不能分享,成为大家共同的依托。然而能够用语言表述可能不是音乐欣赏的最根本要求,音乐欣赏中似乎更应该关注儿童的融入、迷恋和感动,而这些可能是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这就类似伯兰尼提出的"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1]成人在对音乐、散文、美的感悟中,也会时时感受到语言的苍白,而且"语言一经说出,它往往会成为异己的存在"。如果教师过多地关注儿童用语言去说出他对音乐的理解,这似乎是对儿童提出的一个极大挑战,毕竟儿童的经验是有限的,而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认为"想像一种语言就是想像一种生活方式"。[2]孩子的生活经验能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东西哪有成人世界那么丰富。我认为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当孩子不能用语言去流畅表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更多地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语言来反馈。
❼ 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含义
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审美的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歌曲、律动、器乐、欣赏和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来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审美的能力。
❽ 如何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传统的音乐教学忽略了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今音乐教育提倡适宜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经验的音乐欣赏教育。我们课题组正是以赏识音乐作品为媒介使幼儿在听觉和视觉上对音乐产生共...鸣,识别作品反映事物的美与丑,喜与悲,崇高与卑下来领悟事物中的是非正误,从而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的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性情使幼儿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情感,对生活充满热爱,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里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像,想像又是创造的前提。现今社会急需创新人才,从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我们有意识地在音乐欣赏教育中进行探索研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一、 选择适合幼儿的教材,丰富幼儿的经验。音乐欣赏要为幼儿创设一个用有意注意去倾听音乐的乐于听音乐的心情,创设幼儿留意音乐,发现音乐独特美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就要根据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以幼儿的经验为基本出发点。中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在选择音乐欣赏教材时,我经常选择一些短小的有趣的或是幼儿感兴趣的,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与音乐,这样使幼儿在倾听音乐时易产生兴趣,易接受与理解。这些难易适当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幼儿在欣赏时听听、唱唱、跳跳、演演,《摇篮曲》、《小白船》,等,这些曲目能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如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正在播发动画片《哪吒传奇》,孩子们很感兴趣,只要起个头,他们就高兴的唱了起来,并做着各种动作。既然孩子们那么喜欢,为什么不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孩子们一些相关的知识呢?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对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呢?于是我收集了很多有关的资料,仔细分析了音乐,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哪吒传奇》片尾曲,取的了好的效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可以让幼儿欣赏一些音乐形象突出,结构完整的中外名曲,如《狮子王进行曲》《口哨与小狗》《梁祝》等。有一次在资料室偶然看到一盘磁带,回去后发现有一首葫芦丝演奏的曲子《湖边的孔雀》,是典型的3段体乐曲,非常的优美,民族味道特别浓厚,很适合孩子们欣赏。人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为了让孩子对我们民族有更深的了解,更热爱我们的民族,我选择了这首曲子。二、 搜集资料。丰富幼儿经验。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一个由感知表现到创造的过程。幼儿年龄小,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只有在充分的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去表现更好的去创造。著名美学家滕守尧先生认为,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儿童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使自己的感知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因此,有意识的引导儿童领会体验和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关键。让幼儿充分的感知,就要多收集各种资料,带他们亲自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通过看、摸、玩、等方式来感知,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欣赏《湖边孔雀》这首曲子时,我们首先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孔雀,让幼儿仔细观察孔雀的外表和它的各种姿态,并收集了动物世界中的孔雀专辑,针对这次活动的需要重新制作了光碟,为了让孩子充分感知乐曲的3段体结构,感知优美与欢快的区分,专门在网上下载了不少色彩鲜艳的图片等等。三。、创设宽松的环境,在音乐中体验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避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乐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因此,在音乐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环境,让幼儿感受到轻松和快乐是必要的。在活动中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充分体验幼儿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我们让幼儿坐成半圆型,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直接面对老师,能与老师和同伴自由交往,并有宽敞的活动空间,老师认真准备每一个活动,使活动游戏化,孩子们在活动中或是带上头饰,或是拿着自制的乐器,和老师一起游戏唱歌跳舞。忘记了自我,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他们是那么的开心和快乐,有了这样的体验。四、教幼儿掌握必须的技能,为幼儿的创造打好基础。在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装了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以适时,适当的指导。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为帮助;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经验不是很丰富,为了帮助幼儿完成创造活动。作为教师应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1、舞蹈基本动作。如,小碎步、跑跳步、猫跳步。等。为创编肢体动作做准备2、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像节奏类型,ABA结合形式,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分辨音乐的性质,为创造活动打好基础五,引导幼儿领悟和表现音乐,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音乐是一门个性极强的艺术,每个人都可对音乐艺术有独特的理解。我们鼓励每一个幼儿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方式,让幼儿自由表现。音乐教学不纯粹是音乐方面的教育,它不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在音乐上得到发展,还肩负着培养和发现其他方面的潜能。音乐是种听觉艺术。在欣赏活动中让幼儿听音乐,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内心体验通过语言,绘画,肢体动作等方式表现出来。投入音乐的情感之中进行自由想像和创造。1.肢体方面。幼儿年龄小,较好动。我们针对这一特点,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如《水族馆》《梁祝》等 在欢乐优美的音乐中幼儿学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学小鱼和水草一起做游戏,在欣赏哪吒传奇时,我们特别准备了乾坤圈和混天玲,鼓励他们用动作来表现,孩子拿着小武器,各个神采奕奕,非常投入,平时不爱活动的孩子也动了起来,并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来。2、语言方面 在欣赏《小白船》时,让幼儿听音乐感受,:“你感觉怎样?”“看到了什么?”“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再次欣赏,每听完一次让幼儿将感受说出来:“我觉得很舒服,好像吃了一颗糖。”“我看见妈妈抱我,在月亮上飞呀飞”“月亮像小船,像饼干,像棉花糖”同样的音乐,不同的感受,幼儿尽情享受想像和创造的快乐。 在欣赏《春天来了》这首歌曲后,幼儿按照音乐的旋律,仿编歌词,他们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都编进了歌词中,孩子们带上动物头饰,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一个个情绪高昂,乐此不彼,就连平时不爱表现的孩子也沉浸在充满乐趣的想像创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3、绘画方面 音乐和绘画的关系密切,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我们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如在《梦幻曲》——梨子小提琴欣赏活动中,孩子们在欣赏了优美的音乐后,在把音乐画出来,把听到和想到的画出来,有的画出了小松鼠和小音符,有的画出了太阳和小鸟,有的画出了大老虎和一群小兔做游戏,各个画的惟妙惟肖。 音乐欣赏活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作为教师不能忽略它,不要以为就是听听各种性质不同的音乐,而要注重它内在的含义,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宗旨,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希望通
❾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一)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考虑。 音乐欣赏是指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实践过程。开 展欣赏活动应该让幼儿有美、有愉悦的感受。因此,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在选择音 乐欣赏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选材时应考虑到材料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 选择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比例结构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到音乐 欣赏活动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选材时必须始终以其教育价值出发,选择符合教育要求的音乐材 料。如我们可以选用一些中、大班将要学唱的歌曲作为小班的欣赏材料,也可以选用一些少儿歌曲 作为中、大班的欣赏材料。 2、选材时应考虑到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水平。 许多音乐作品都很优美,但往往因为某些原因无论在长度上还是结构上都无法为幼儿所接受而 很难成为幼儿音乐欣赏的材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分析与思考,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进行 选择及节选,如可把作品中比较常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比较明显的乐段进行整理提炼:《梁祝》是大 家所熟知的乐曲,它的几个乐段分别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将"化蝶"一段提出来,便可以让小班 幼儿通过观摩教具"蝴蝶"的翩翩起舞结合乐曲优美、缓舒的旋律展开想象和模仿,既满足了幼儿欣 赏的需求,又符合幼儿善于模仿的特点,从动静交替中达到教学目标。 3、选材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 是学习的基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也不例外。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到这一点, 在平日里多观察、多指导,及时发现及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如平日里幼儿很 喜欢玩滑滑梯,我就安排他们欣赏短小活泼的钢琴曲《滑梯》,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滑 滑梯的乐趣;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总喜欢扮演爸爸、妈妈,可见他们对这两个角色充满了兴趣,于 是,我就让他们一边抱着娃娃一边欣赏《摇篮曲》,让幼儿真正地沉浸到音乐中去。 (二)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师因素。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进行组织,当然,音乐欣赏活动也不例外。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至关重要。那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们应该做何努力呢? 1、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音乐欣赏不只含括了音乐知识,还包括了对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丰富的舞蹈动作。教师只 有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理解,才能够通过协调的动作、优美 的歌唱以及精彩的表现来展示音乐的魅力,从而感染音乐中的幼儿,使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感受中, 并从教师的引导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作品打好基础。 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生活经验。生活经验 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欣赏活动前,应事先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及时为幼儿丰富欣 赏作品时必需的生活经验。我曾经组织过一次音乐欣赏活动《瑶族舞曲》,由于事先没有给幼儿以 知识准备,幼儿对瑶族没有感性上的认识,不知道瑶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瑶族与其他民族有什么 不同的民族特征,导致整个活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在欣赏歌曲《雪花》前,考虑到泉州这一地 区多年未下雪,班上大部分幼儿没有见过雪,我结合常识课,通过让幼儿观看雪花图片让他们认识 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状、颜色等有关知识,而后进行欣赏教学,幼儿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升华,想象 力也充分发挥,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让欣赏环境"活"起来。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创造一个与作品相适应的音乐欣赏环境能有效提高幼儿对欣赏 活动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触动幼儿的心灵,让幼儿真正的参与进来。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秋天》时,我在活动室墙面上 布置了许多表现秋天的图画,在地上洒满了落叶,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秋意,欣赏时自然就更 加投入了。又如在欣赏音乐作品《快乐的小厨师》时,我在活动室内布置了许多食物的图片,又准 备了许多炊具、厨师的服装等,让幼儿感受到厨师的工作,欣赏时也就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了。 (3)适时适度的介入引导,让幼儿真正自主地参与活动。 在许多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存在着教师指导语过多、提问频繁、直接指导等问题,幼儿常常失 去了思考、创造的时间与机会。要让幼儿真正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就必须改变指导策略, 从中心退向边缘,从控制者的"前台"走向引导者的"后台",适时、适度地介入引导。例如,在音乐 欣赏《瑶族舞曲》时,我在开始部分运用配乐诗引导幼儿欣赏,此时教师是主导者;下一环节运用 色块图把美术欣赏与音乐欣赏相结合,教师则是引导者;最后则让幼儿跟随音乐自己舞蹈,教师更 应是欣赏者,在旁鼓励幼儿大胆自由表现,为下一活动做好经验准备。 (三)音乐欣赏活动的多手段参与。 幼儿欣赏音乐应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感受,应使整个欣赏音乐的过程都能 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其想象活跃,情感有所触动。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参 与渗透,让幼儿多通道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1、运用语言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语言材料在这里特指含有艺术形象的有声文学材料,如故事、散文、诗歌、童谣等。在音乐欣 赏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材料能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化,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作品。例 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运用配乐诗对音乐进行完整欣赏,配乐诗的内容与乐曲的结构、曲 调、意境相融,较好地帮助了幼儿熟悉乐曲并帮助幼儿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又如在欣赏歌 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通过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从而知道了歌曲表达的 内容。 2、运用动作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但 是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并不差,且他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当音乐响起时,也许他们会情不自禁 地手舞足蹈起来。运用肢体语言与音乐相渗透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欣赏形式。例如,在欣赏《运动 员进行曲》时,可让幼儿随乐曲打节奏。又如在欣赏《摇篮曲》时,让幼儿用轻柔的动作哄宝宝睡 觉。 3、运用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 视觉材料形象具体,即可是在时空中静止的(如图画、雕塑等),又可是在时空中流动的(如 录相、可活动的教具操作等)。音乐是流动的,稍纵即逝。我们可以通用提供形象具体的视觉材料 帮助幼儿"留"住那一瞬间,让幼儿不断地欣赏、感受。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引导幼儿用 颜色(色块图)来表现乐曲
❿ 如何指导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幼儿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种重要音乐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提高教师驾驭音乐欣赏活动的能力,现以林虹教师参加市幼儿园教师教学比武,获得第一名时的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水族馆”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一、选择适宜的音乐欣赏作品 选择适宜的音乐作品是进行有效音乐教学的基本条件,促进幼儿深入感受、主动表现和积极创造的前提。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应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1、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教师应着重考虑的是结构单纯、工整且长度适中的音乐作品,而且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是幼儿所熟悉和理解的,可以让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很容易找出音乐中所表现形象。如,音乐欣赏活动“水族馆”的音乐选取了法国圣桑的名曲《水族馆》,整首乐曲优美惬意,曲式为A间A间B尾。在主奏乐器——钢琴晶莹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犹如有许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戏;间奏是一组渐渐下行的音阶,犹如鱼儿在吐着泡泡玩耍,仿佛让我们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因此,我们选择此乐曲开展欣赏活动,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趣味性、游戏性很强,非常适合作为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材料。
2、切合幼儿的音乐经验。艺术来源于生活,切合幼儿生活经验而开展的音乐活动有利于让幼儿借助经验发挥想象欣赏音乐作品。音乐欣赏活动前,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幼儿丰富相应的生活经验,并唤醒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为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作准备。例如,音乐欣赏《水族馆》活动中,教师事先与幼儿讨论的小鱼生活习性和动作特点,并鼓励幼儿用动作进行模仿,表现小鱼的不同生活情节。教师组织幼儿到“水族馆”观察水草在水中随波晃动,小鱼在水里游动,让幼儿观看了水族馆视频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活动时,由于有了前期经验的铺垫,就使得幼儿的学习重点十分突出,将注意力集中于对音乐的听辨与理解上,当幼儿安静地聆听着时而舒缓、时而快活的乐曲旋律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回忆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的情景……这样,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避免了因学习难点过多而造成幼儿注意力分配的不足。
二、教学过程应优化教学手段
要让幼儿在欣赏音乐活动过程中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丰富和深化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1、听音乐的节奏、旋律,有效感受音乐的美。
对于结构工整、简单的音乐作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整体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使幼儿对音乐形成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然后结合其他方式进行分段欣赏,逐步深入帮助幼儿体会音乐中表现出来的美。在“水族馆”的教学中,教师让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并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第二遍欣赏时,用合适的线条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种层层深入的整体欣赏不断加深对《水族馆》旋律美的感知。
2、看图谱理解音乐旋律,有效表达情感。
面对抽象的、转瞬即逝的音乐艺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象——将抽象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进行形象化表达。[HTK]如,大班音乐欣赏“水族馆”这个教学活动,在平缓的旋律中,教师用一条线代表音乐中的一个乐句,几个相同的乐句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乐段。波浪画得比较慢、比较大,它表现各种水草;波浪画得快、密,它表现鱼儿在游戏的状态;用圆圈代表鱼儿吐泡泡的乐句。通过这种具体、形象化的图谱,幼儿能够逐渐发现音乐的起、承、转,听出它细微的变化,音乐形象也会逐渐丰满和生动起来。这是教师根据音乐结构、内容、情绪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幼儿的音乐经验来设计的图谱。这样,幼儿能够更容易理解、感知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3、做音乐游戏,有效表达对旋律的理解。
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音乐游戏让幼儿感知音乐。其形式有:一种是音乐表演游戏,是让幼儿跟着音乐徒手进行的,并有一定的情境性;一种是音乐操作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操作道具跟随音乐进行的游戏。如,在幼儿初步理解《水族馆》音乐后,我们以有趣的游戏介入,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海底之中。幼儿佩戴头饰,扮演“小鱼”“水草”,游戏规则是:水草动时小鱼不动,小鱼动时水草不动的动作。当音乐缓缓响起,请幼儿听音乐并找出各自的音乐形象。幼儿很快分辨出旋律优美的代表水草姐姐,快乐活泼的是小鱼弟弟,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做小鱼和水草嬉戏的场景,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将“小鱼在和水草玩”“小鱼和水草跳舞” 等诙谐有趣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儿以极高的热情一遍又一遍地表演,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对音乐作品有了更深的体会。
4、借助于体态动作,使音乐成为看得见的身体活动。
音乐欣赏是听觉活动,肢体动作的配合对于幼儿感受作品是相当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肢体语言来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引起幼儿对音乐形象的关注与感受。如,《水族馆》教学活动中,B段音乐轻快活泼,律动性强,但速度很快。首次执教时教师让幼儿自由学小鱼,幼儿各学各的:幼儿跳得气喘吁吁,还是跟不上节奏;对活动进行优化后,我们在地板上贴上圆点,让幼儿自由地穿梭,用熟悉的小跑步在沿着圆点边跳,动作与节奏合拍,也能表现出B段音乐热烈欢快的效果。同时,我们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与水草交往,如给水草施肥、摸摸水草、对水草点头等。
5、适时的语言引导,有效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语言的手段,能够让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帮助幼儿感知、理解音乐作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教师根据《水族馆》的旋律特点,尝试编制一些描述性及明确提示作用的小故事来帮助幼儿感受乐曲的节奏,在A*B*段式音乐中老师是这样讲的:水族馆住着许多的水草和小鱼,水草在水里轻轻地摆动,小鱼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小鱼和水草在水里成了好朋友,手拉手在水里游来游去,好朋友抱在一起了。整个故事简单明了,突出的情节与音乐的结构特点相吻合,在故事的启发下幼儿很快听辨出音乐的变化与不同,再通过幼儿集体听音乐进行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特点,为幼儿下一阶段的自主表现积累相关经验。
以上两个方面,是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的有效策略,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在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