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国二战时在战场上给士兵播放的歌曲是什么就是那种特别雄壮的感觉,能激励人的斗志的那种
以前有一部电影,叫做《坦克大决战》,还是很真实的,里面德军鼓舞士气时版齐唱《装甲兵之歌》,权很雄壮好听。http://video.yayun2010.sina.com.cn/v/b/12677470-1236837490.html
其实,德军士兵在二战中最喜欢的歌不是雄壮型的,而是情歌《莉莉·玛莲》
⑵ 二战大事年表
1922.10 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在意大利上台执政
1929-1933 经济大危机
1931 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华
1932 德国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1 希特勒成为政府总理,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5 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加紧发展军事工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意大利入侵埃塞尔比亚
1936 意大利攻陷埃塞尔比亚首都,正式宣布吞并埃塞尔比亚
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2.26 日本“二二六兵变“,军部势力加强
3月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10月 德意柏林协定,“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11月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1937 ‘’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
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
1938 .3 德国吞并奥地利
9月 慕尼黑会议,德国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1939.3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1德国闪击波兰
9.3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1939.11 美国《中立法》
1940春 德军在西线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
3月 美国《租借法》
5.26-6.4 敦刻尔克大撤退
6.22 法国投降
7月 德国‘’海狮计划‘’,空袭英国
9月 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1941 .6.22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埃塞尔比亚解放
1941.8 英美《大西洋宪章》
1941.10 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战争
12.7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世界规模
1941年冬 莫斯科战役,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
1942年元旦 《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1942.6 美日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1942.10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点
1943.5 北非战事顺利结束
7月 西西里岛登陆
9月 意大利投降
1943.11 中英美 《开罗宣言》
苏英美 德黑兰会议
1944 诺曼底登陆
1945.2 雅尔塔会议
1945.4.30 苏军攻克柏林
1945.5.8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7 苏美英《波茨坦公告》
8月6日和九日 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
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2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⑶ 二战中德军围困列宁格勒时,一位苏联音乐家写了一首曲子鼓舞士气,请问这首曲子的名字
原苏联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又名《列宁格勒交响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爆发后,前苏联政府马上总动员艺术界“为祖国而战”,由此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品,肖斯塔科维奇这部作品就是其中的佳作。他表示:“此曲是战斗的诗篇,是坚强的民族精神之赞歌。”全曲的气势极其宏伟壮大,终乐章的音响更是震耳欲聋。
德军包围列宁格勒,造成城内危机的1941年七月末,作者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作为“防空监视队”的一员战斗在第一线。就是在这种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肖斯塔科维奇完成了本交响曲的大部分草稿。1942年三月五日,在古比雪夫“文化宫殿”的礼堂,这部作品由隆莫斯德指挥,莫斯科国立剧场管弦乐团演奏,同时对全国及国外做现场直播。可见这部交响曲的初演,便是拿来宣传,用以提高士气和宏扬国威,完全作为前苏联的一项 “国家大事” 来对待。本曲题献给“列宁格勒”,并获得当年“斯大林奖”的首奖。
从结构上看,第七号交响曲显得冗长(全曲约70分钟,是他所有交响曲作品中最长的)。而且有些“不均衡”,光是第一乐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根据肖斯塔科维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说法,这是一部一列宁格勒为标题,每乐章各有主题的交响曲,分别是:“战争”(War)、“回忆”(Recollection)、“祖国的原野”(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胜利”(Victory)。如果我们依循这些主题聆听,的确相当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换句话说,第七乐章的主题都相当明确,几乎让人一听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涵,因此有评论者认为:“与其说本曲是交响曲,倒不如说比较接近大型的组曲”,这句话可说为这部交响曲的特性下了颇为精准的注脚。
第一乐章 中庸的稍快板。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题”, 描绘的是战争之前安宁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稳地奏出主题,接着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见的气息很长的木管独白。突然,远方传来的鼓声击碎了和平的美梦,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
第二乐章 稍快的中板,三段体诙谐曲乐章。相传作曲家这样描述本乐章:“……这是对愉快的事情,人生快乐插曲的回忆。但悲哀的情绪笼罩着这种回忆……”乐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轻松奏出的主乐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弦乐器那强烈的节奏背景,还有双簧管优雅的副
⑷ 二战历史事件
说几个大事件吧:1、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白色方案);2、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专德国进攻苏联,属莫斯科保卫战;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4/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5、1942.7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二战转折;6、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7、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8、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⑸ 求:一首二战时期的歌曲
莉莉·玛莲
演唱者:MARIENE DIETRICH
歌词:
沉醉其中吧……
曾经在雄伟的兵营的大门旁,
我和她双双站在一个天窗边。
当时我们腼腆地互相说再见,
现在却已只剩那个天窗依旧。
最爱的,莉莉玛莲,
最爱的,莉莉玛莲。
各处都能看见我们俩的身影,
我们俩的歌声似乎依旧飘荡。
但何时所有的人才会再看见,
我们又能相会在那个天窗边?
最爱的,莉莉玛莲,
最爱的,莉莉玛莲!
在门外岗哨边你吹起了口哨,
我跑到三天不见你的天窗边。
虽然我们只能互相挥手再见,
可我坚信和你的爱将会永远。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你那熟悉而轻柔的步履声声,
我几乎白天晚上都渴望听到。
现在我却偶然知道要上前线,
上帝才知能否再站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无论在地球上哪个寂静角落,我都希望梦中拥有你爱的唇。
当雾色早已将一切淡淡笼罩,我依旧还静静站立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俄国有句著名的话是:“大炮开口,缪司闭口”。战争是非常态的,但有时共同的人性可以藉着艺术超越国界,超越残酷和血腥,《莉莉玛莲》就创了这样的奇迹。
这首歌歌词源自1915年汉斯·莱浦的一首德语诗作,1938年罗伯特·舒尔兹作曲。作曲家的女友薇莉是德国一位美女歌唱家,为了生计与纳粹上层将领有联系,她始终坚持只唱男友罗伯特为她写的《莉莉玛莲》。这首歌讲一个姑娘,思念上战场的男友,真切的情感打动了所有战场上的士兵,成为德国民族精神的鼓动力。但歌声没有国界,战场对面的英美军队,也流行起她的英语版本来。美国大兵们甚至都拜倒在英语版演唱者,玛琳·迪特里希——一个坚决的反纳粹德裔美国演员——的石榴裙下。
一位作家写道:“前线的生命在歌声中延续着,为爱而延续,为每个人心中的莉莉玛莲延续。从巴伦支海附近的北极哨卡到北非酷热沙漠上的非洲军、从在东线血腥地狱里苦战的步兵到大西洋底默默守候的战士,被鲜血染红的天空下,坚毅雕刻的脸庞上终于流下两行清泪,硝烟退却成皮肤深处的丝丝眷恋,眷恋生命的寂寞,成为了战场上不分敌我的共鸣。”
纳粹以为这是精神统治武器,反复播放,并要求薇莉进入纳粹上层为战争歌唱。然而他们没想到歌声可以穿越国界,甚至穿越战争,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30万德军被歼的消息传来后,戈培尔下令禁止播放《莉莉玛莲》,销毁所有唱片,但《莉莉玛莲》的唱片已被偷偷送到中立国瑞士,在戈培尔下令禁播三天之后,《莉莉玛莲》又回响在无线广播中。
战后德国拍摄的电影《莉莉玛莲》中表现:歌声安慰着在生死边缘的困苦的人。在战壕中,刺刀的光又脏又冷,士兵们听着《莉莉玛莲》,迷醉在最后的希望中……令许多中国观众感怀的一个镜头是:战壕里的德国兵听到远处广播里头的《莉莉玛莲》,很是感动,在军官的带领下朝广播方向靠近,播放音乐的苏军发现后,开枪射击,德国兵在歌声中全中枪倒下。军官倒在广播的电线杆下,听着音乐表情陶醉,笑着说:俄国人,然后死掉。
1940年,静坐战的八个月里.德军为了消除法军的斗志,在法军的马齐诺防线外,天天放这首悠扬的情歌,歌曲主要讲因为战争分离的一对情侣的故事
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反战歌曲.从此,演唱者MARIENE DIETRICH女士成为德军和英法联军心中的偶像.
1938年的瑞士,犹太作曲家罗伯特与德国歌女维莉正在热恋中。
罗伯特的父亲领导着一个帮助犹太人逃出德国的地下组织,他对儿子的德国女友很是担心,于是利用两人到德国去的机会,把维莉留在了德国。
维莉无奈之下只能到酒吧卖唱,谁知一曲《莉莉玛莲》竟在德军将士中大受欢迎,维莉在德军高官甚至希特勒的支持下一举成名,进入了德国上流社会。
罗伯特知道了父亲的行为,冒着危险再次来到德国,却见到已经成了红星的维莉。
两人冒着危险曲折相见,却无法互相理解,罗伯特在回去的途中,被暗中监视维莉的特务抓获,查出了他的真实身份。但罗伯特却误以为是维莉出卖了他。
罗伯特的父亲托维莉搞到集中营屠杀战俘的胶卷,以换取罗伯特的生命。
罗伯特获救了,维莉却因此进了集中营。罗伯特得知真相,多方努力,而德军将士也对唱出《莉莉玛莲》的维莉怀念不已,维莉终于离开集中营,再次登上舞台。
战争结束了,维莉赶到瑞士寻找罗伯特,却看到罗伯特已经成了很有成就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并且已经结婚。维莉竭力克制失望,伤心的黯然离去。
《莉莉.玛莲》,德国四十年代流行的一只哀怨感人的士兵恋歌,由当时的歌星拉拉.安德森演唱。
无数德国青年,就是在“莉莉玛莲”的歌声中,英勇地奔赴保卫祖国,强大祖国的世界大战战场。
随即,这首歌扩散到世界各国,敌对的双方,英美苏各国,都传唱着这只不朽的歌曲。
八十年代,“莉莉玛莲”的故事被德国后现代电影大师法斯宾德拍成同名的电影。
该影片成为法斯宾德的代表作。
很多年前汉堡一位作家汉斯普莱为水手写了一首词,内容大致是即将分手的爱人在路灯下殷殷道别,三十年后柏林作曲家诺伯修兹为之谱曲,一九三八年在慕尼黑首次由歌星拉莉安德森公开献唱,当时未受到重视。
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下,纳粹占领的贝尔格勒电台将此曲向北非作战的兵士广播,目的在鼓励德军士气,结果引起空前的回响。
在士兵的热烈要求下,电台每晚在十点差三分准时播放该曲。不久,英国BBC广播将之译成英文播放,《莉莉玛莲》这首歌立刻成为轴心同盟两方战士的精神食粮,也是历史上最具传奇性的歌曲。
⑹ 世界最有名的音乐会是什么!
在中欧
奥地利地图
http://www.webcargo.com.cn/webcargocn/informationcenter/map/austria.htm
母语是德语。
奥地利
国名: 奥地利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Austria)
独立日:4月27日(1945年)
国庆日:10月26日(1955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约瑟夫国王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国徽:为一只鹰。黑色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锤子和镰刀,胸前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鹰爪上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鹰是奥地利的标志,璧形金冠象征市民,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锁链被打断象征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国歌:《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花:火绒草
国鸟:家燕
国石:贵蛋白石
国家元首:总统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 ,2004年7月就任;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Wolfgang Schuessel ),2000年2月任职;联邦议会议长安娜·伊丽莎白·哈泽尔巴赫 (Anna Elisabeth Haselbach), 2004年7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83858平方公里。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东阿尔卑斯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大格罗克纳山(Grossglockner)海拔3797米,为全国最高峰。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北部和东南部为丘陵、高原。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境内,长约350公里。有与德国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奥匈边界的新锡德尔湖。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约700毫米。
人口:811万(2000年),绝大多数为奥地利人,其中外国人75.8万人,占9.3%。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官方语言德语,98%的人讲德语。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维也纳 (Vienna) ,人口156.3万人(2000年)。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9个州,15个有自主权的城市,84个区和最低一级的2355个乡镇。9个州是:布尔根兰、克恩顿、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施蒂利亚、蒂罗尔、福拉尔贝格、维也纳。州以下设市、区、镇(乡)。
简史: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这一地区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巴奔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侵占,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69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1806年被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称。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0—1866年向君主立宪制过渡。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翌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军战败,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二次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同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同年7月,德国投降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1955年5月,4国与奥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1955年10月占领军全部撤走。同年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
2005年5月11日,奥地利国民议会批准《欧盟宪法条约》。
政治:现行宪法于1920年11月10日生效。1925年和1929年先后通过两项附则。1934年宪法被废除。1945年奥重建后宣布1920年宪法和两个附则继续有效。宪法规定,奥地利为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议会为两院制,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国民议会制定法律,按比例代表制产生,任期4年。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其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派。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联合组成联邦会议,主要职能是接受总统就职宣誓以及在必要时决定对外宣战。总理为政府首脑。
经济: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主要工业部门是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规模相对较小。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奥地利化学工业原料丰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等,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化工产品有纤维素,氮肥和石化产品。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工业机械成套设备,如水轮发电机、多钻头采煤机、铁路筑路机、木材加工机和钻探设备等。汽车工业是奥地利机械制造业的又一主要部门。主要生产载重汽车、越野车、拖拉机、牵引车、装甲运输车及散件等。采矿业是奥地利的传统工业,主要开采铁矿、褐煤、钨、膏、菱镁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士、石英。矿产主要有石墨和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面积的42%,有林场40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亿立方米。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自给有余。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6%,其中旅游业是最重要的服务行业,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市。奥地利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费品。农业发达。
新闻出版:2000年全国有各类报纸186种,其中日报28种,主要报纸有:《新皇冠报》、《信使报》、《新闻报》、《标准报》、《萨尔茨堡消息报》、《维也纳日报》。主要杂志三种:《新闻周刊》、《规格》周刊、《侧面》周刊。奥地利通讯社1946年建立,以向奥报纸和电台提供世界各大通讯社的消息为主,有时也发布奥官方消息。1924年建立广播电台。1999年共有4家电台,并用德、英、法、西四种语言对外广播。1957年开播电视节目。
文化: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学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均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可免试上大学。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
在奥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应邀赴宴,可着深色装,也可着浅色装;较正式的重要场合(例如有较重要的人物参加)应着深色装,以示庄重,参加婚礼或生日庆祝活动可着浅色装;听音乐会、看歌剧须着深色装。奥地利的餐馆以"鸽子"作为餐馆的星级标志。"鸽子"越多,餐馆越高级,最高为四星级。宴请可分为工作宴请和私人宴请两种。如系工作宴请礼物可免;私人宴请则需带礼品。 趣闻: 日食五餐的奥地利人>>>
名胜:维也纳国家歌剧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17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年迁到市区的环行街旁。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称国家歌剧院。二战时被炸得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战后重建,整修10年,恢复旧观。外貌古色古香,整个舞台区完全现代化,配有最先进的音响设备。1955年11月以演出贝多芬的费德利奥庆祝再生。歌剧院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彻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6层,可容有座观众1600多人。
维也纳音乐厅(Music Hall Vienna):奥地利维也纳最古老也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室,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 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柜,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协会拥有会员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
萨尔茨堡(Salzburg)是奥地利西北部萨尔茨堡州首府,濒临多瑙河支流萨尔察赫河,是奥地利北部交通、工业及旅游中心。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乐艺术中心”之称。萨尔茨堡1077年设市,公元8世纪—18世纪为天主教大主教驻地和活动中心。1802年萨尔茨堡脱离宗教统治,1809年,根据《舍恩布龙条约》归巴伐利亚,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决定归还给奥地利。这里的建筑艺术堪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相媲美,有“北方罗马”之称。城市分布在萨尔察赫河两岸,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城市被苍郁的陡山围绕,充满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尔亨萨尔茨堡(11世纪),历经900年风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欧地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纪城堡。本尼狄克隐修道院建于7世纪末,长期以来是当地布道活动的中心。圣方济会教堂建于1223年。模仿罗马圣教堂的大教堂建于17世纪初,是奥地利第一座意大利式的建筑。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纪的一座文艺复兴式宫殿。米拉贝尔宫原是17世纪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宫,18世纪又经扩建,现在是包括宫殿、教堂、花园、博物馆等的游览中心。城市南部是17世纪建造的皇家花园,以“水的游戏”著称。花园内建筑物的门旁檐下,道路两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时喷射,水花飞溅,雨帘雾障。走进花园内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发出了26种鸟鸣的声音,组成一曲悦耳动听的空山鸟语。在一处由机械装置控制的舞台上,通过水流的作用,156个活动小人再现了这里300多年前小镇生活的情景。走进萨尔茨堡,无处不见莫扎特的踪迹。1756年1月27日,大作曲家莫扎特出生在城中粮食街9号。1917年莫扎特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
⑺ 二战期间的历史
1 9 1 4——1 9 1 8年:德 国、奥 匈 等 同 盟 国 在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中 被 英 国、法 国、俄 国、意 大 利、美 国 、日 本 等 协 约 国 击 败。
1 9 3 1 年 日 军 制 造“九 一 八 事 变”,中 国 开 始 局 部 的 抗 日 战 争。
1 9 3 6 年 意 大 利 王 国 吞 并 埃 塞 俄 比 亚。
1 9 3 7 年日 军 制 造“七 七 事 变”,中 国 开 始 全 面 的 抗 日 战 争。
1 9 3 9年 德 国 进 攻 波 兰,英 法 对 德 宣 战,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正 式 开 始。
1 9 4 0 年 德 军 基 本 攻 占 西 欧 大 陆,德 意 日 三 国 结 盟。
1 9 4 1 年 德 军 进 攻 苏 俄,日 军 偷 袭 美 军 珍 珠 港。
1 9 4 2 年 日 海 军 在 中 途 岛 战 役 中 惨 败,德 意 在 阿 拉 曼 战 役 中 惨 败。
1 9 4 3 年 德 军 在 苏 联 斯 大 林 格 勒 战 役 中 被 击 败。
1 9 4 4年 英 美 军 在 诺 曼 底 登 陆。
1 9 4 5 年 意 大 利 社 会 共 和 国 领 袖 墨 索 里 尼(意 大 利 王 国 前 首 相)战 败 被 俘 杀;
德 国 战 败 投 降,总 统 邓 尼 茨 被 捕;
日 本 广 岛、长 崎 遭 美 军 原 子 弹 轰 炸,昭 和 天 皇 裕 仁 宣 布 终 战,二 战 结 束。
1 9 4 6 年 邓 尼 茨 被 欧 洲 国 际 军 事 法 庭 判 处10年 监 禁,后 于 1980 年 病 逝。
1 9 8 9 年 裕 仁 在 首 都 东 京 病 逝,皇 太 子 明 仁 即 位,改 年 号 为“平成”。
⑻ 中世纪音乐的历史溯源
中世纪的历史介乎于欧洲古代和近代之间的大约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时期。 中世纪开始时,欧洲政治和社会结构土崩瓦解,生活困苦,一派萧条,以后接踵而来的是漫长而迟缓的复苏。然而这个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却不容忽视。音乐遗产亦很重要,虽然其思维方式及认识特点与今天相去甚远,但在其它一些重要方面,当代音乐却从中世纪音乐中继承了大量财富。
“中世纪的”(Medieval)这一形容词与其英语的词和其他语言中的对应词一样,都来源于拉丁名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人为,自古代文明衰落至十五世纪,文化,文学和艺术“复活”的整整一千年,仅仅是一首不值得称道的“哥特人”的黑暗插曲。历史学家虽然早已驳斥了这种偏见(可是这一观点由“黑暗时代”一词部分的保留下来)但是习惯上仍将这个慢长时期视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通常公认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和1453年(君士坦丁堡失陷于土耳其人)为这一时期的上下限。
“中世纪是从粗野原始状态下发展而来的,它从没落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罗马天主教会在思想意识上处于统治地位,在教会严密禁锢下,堕落到愚昧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深渊。圣经被认为是绝对权威的,是判断是非的威严标准,一切权威性的解释都是来自于上帝。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从思想言行到日常工作都是受到教会的影响和控制。中世纪的教会竭力鼓吹禁欲望主义和来世观念,宣扬原罪,来世抱应等教义。僧侣门获得了知识和教育的垄断地位,而教育本身也渗透着神学的性质。中世纪留下了一方面是封建主的暴力和寺院僧侣的宗教统治的遗迹,另一方面是诗歌,音乐,文学,建筑和雕刻的艺术创造。音乐在艺术中当推首位。圣托玛·达坎(1225-1274 天主教神学家,《神学概论》作者)称之为“七大文艺之冠”并把它看作“最高尚的现代科学”。它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在大学里和算数,几何,天文一起作为教授的科目。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制定了严格的音乐规则,并按照经院学派的精神,将音乐创作视为一种理性的成果,更甚于想象或感性的产物。但是这种有时被夸大了的理性结构的需要,这种代表中世纪音乐活动的特性在此却产生了极好的影响,因为它关系到这样的几个问题:澄清刚问世的复调音乐的混乱;确定节奏的小节,并找出一种表示音响时值和高度的记号。可是这种不顾一切地想忠于古代概念的愿望――-这些概念往往被错误的理解――-有时却搅乱了理论家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多少推迟了音乐技巧的发展。
早期音乐,教堂在此起了重大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正是宗教音乐,教堂音乐。在所有的音乐史中,从基督教到二十一世纪算起来有二千年的时间,可在这二千年的音乐史中,前面的以前年只占了很少一部分,以至于成为我们对西方音乐不能真正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了解音乐本身。史实不过是干巴巴的骨架,只有音乐才能赋予骨架以生命和意义。在研究素歌圣咏这种不太为人们熟悉的音乐时,尤其需要牢记这一点。
圣咏必须反复谛听和咏唱,直至习惯它们。可我们的困难比较大。只是到了二战以后,二十世纪西方的音乐学家开始注意中世纪音乐和古代音乐,这时才开始有一些学术成果。后来录了很多唱片,有一大部分是在天主教堂,各种教堂里面录的。音响效果很好,有一些回声很有意思。听了那些以后,才会知道当时的音乐是怎样一种音乐。我们所将的中世纪教会音乐是从七世纪开始形成一直到1960年代的圣咏情况。圣咏的保留曲目及其所从属的礼拜仪式均系经过许多世纪的发展而得。即使有些仪式正臻稳定,圣咏仍不断的扩充和变化。大部分圣咏源自中世纪,自那以后不断咏唱,留存至今,往往讹误百出,所以说素歌圣咏是一种历史制度,是早期音乐会上演唱的曲目,也是仍在咏唱的仪典音乐。因此比较审慎的做法是通过近代所遵守的仪典常规来琢磨圣咏曲目,即使这样会模糊风格和实践的时间顺序。下面我们只好不顾古今之间的时间落差,按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恢复的模样,也是直到不久前还在广泛采用的模样。钻研这些曲目,至少可以领略中世纪僧侣俄人等的感受。
基督教音乐起源于犹太教音乐。后者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希伯来人的宗教音乐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组成。它很少沉思默想的意味,具有强烈的甚至粗暴的气息尤其显得响亮热烈,它完全适用于赞美诗篇中洋溢的激情。
最初的基督教徒很少唱歌或者根本不唱,由于遭受迫害,他们躲藏起来,而歌声会暴露他们,如果有时他们敢于哼几句旋律,那也总是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此外他们的教义摈弃异教音乐中的情意主义,至少把半音阶和四分音阶看做过于颓废而加以否定。然而在东方则不总是这样,当地传统势力胜过任何对宗教的考虑。在基督教教堂歌曲中,后来彻底永久地取消了一切非自然音阶的调式,这应归功于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