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五届世界民族音乐会今年在哪举办
第五届世界民族音乐会之梦萦东南亚将于2015年11月5日至7日在昆明花之城空中花园举行。
㈡ 素有世界音乐之都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次迎接中国民族声乐的歌唱家是
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抄次迎接中国民族声乐的歌唱家是宋祖英
2003年11月23日,维也纳金色大厅回荡起海政歌舞团演员宋祖英动人的歌声。这是中国民族歌唱家第一次在这里举办个人音乐会,也是素有世界“音乐之都”美称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次迎接中国民族声乐的歌唱家。
㈢ 举办民族音乐会有何意义
举办民族音乐会的意义在于:对内,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对外,促进文化交流国际。
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民族音乐尽管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体裁、品种、流派而各具特色,但它们都共同地蕴藏着以上特征,并且体现在音乐形态的各个方面。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风格特征表现在音乐的线条、和谐和意境三个方面。
中国民族音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从古代起,我国的民族音乐即传播到日本等周边国家,直接影响了当地音乐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近代,我国民族音乐远播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音乐。
㈣ 你听过哪些世界顶级的音乐会
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神州颂》, 2007年4月10日,杭州剧院,其中声乐部分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唱,女高音么红,男中音孙砾。
㈤ 民族音乐会被流行音乐完全取代吗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采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
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流行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流行歌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俨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尤其是90年代以后随著国家的政策开放,使得流行歌曲的内容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深入人心,90年代的流行音乐变化较广,并且与我们的生长背景较为接近。然而流行歌曲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精神寄托,更是反应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
现在我们所听的歌曲,像是周杰伦、蔡依林、张惠妹等等歌手,他们的歌都属於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媒介的差异主要是流行音乐有三种特性:
1.流行音乐乃是一重复的形式:流行音乐的主题内涵不断的重复,而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
2.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的形式:其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之刺激。
3.流行音乐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於艺术而非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之体验。
摇滚乐的出现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出现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欣赏的音乐基本上以节奏布鲁斯为主,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听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农村听众所喜欢的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约1954~1956年期间),唱片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即"市场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现。"市场交叉"是指原来在一个市场发行的唱片,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有些歌曲在节奏布鲁斯销售榜上名列前茅,同时在波普(指当时的流行歌曲,叮砰巷歌曲的延续)榜上也倍受欢迎。看到这种有利可图的市场交叉情况,有些大唱片公司很快根据正流行的节奏布鲁斯歌曲制作出自己的版本,由此导致了大量"翻唱版"的出现。这个时候,原来隔开的三个市场突然间感觉中间的围墙倒了,在这片废墟中一种新的风格--摇滚乐正式诞生了。
摇滚乐的正式产生是在50年代中期,但是这个名词却在50年代初期就已出现。1951年,克利夫兰电台唱片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里德(Alan Freed)从一首节奏布鲁斯歌曲《我们要去摇,我们要去滚》(We're Gonna Rock ,We're Gonna Roll)中创造出了"摇滚乐"(Rock n' Roll)这个名词。1955年,电影《黑板丛林》(Blackboard Jungle)的上映对摇滚乐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讲述的是一群学生造反的故事。一位中学教师面对这群学生唱起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影片的插曲《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例16)。这首歌曲在青少年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955年7月,《昼夜摇滚》在波普排行榜上获得第一名,标志着摇滚时代的到来。它的演唱者比尔·哈利,也因此成了青少年崇拜的第一个摇滚乐偶像。从此,摇滚乐开始风靡全国。
1、 摇滚乐的来源
节奏布鲁斯(Rhythm&Blues)
美国的种族隔离一直很严重,在住宅区、学校、教堂和各种社会设施中,白人和黑人都是分开的。在种族隔离的政策下,黑人保留着自己的宗教、语言、服饰、舞蹈和音乐。节奏布鲁斯像其他黑人音乐一样,拥有自己的群体。它被称作"种族唱片",与白人音乐市场是分开的。
节奏布鲁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布鲁斯音乐继续发展的结果。它在城市布鲁斯的基础上结合了摇摆乐和钢琴音乐布吉-乌吉的特点,声音变得更加有力,更加突出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节奏。它还保留了黑人音乐即兴演奏的传统,合奏时仍然采用可以不断反复的12小节布鲁斯曲式与和声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布鲁斯唱片一直由小唱片公司经营,战后,由于黑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几家大唱片公司对黑人音乐产生了兴趣,此时,排行榜也开始用"节奏布鲁斯"来代替原来"种族唱片"的称呼。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路易斯·乔丹(Louis Jordan,1908~1975)、乔·理京斯(Joe Liggins)等。节奏布鲁斯的特点在很多摇滚乐中得到了直接的体现,特别是早期的摇滚乐,好多都是节奏布鲁斯的"翻唱版"。70年代,节奏布鲁斯与福音歌(Gospel)相结合之后,使它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以致70年代所有的黑人音乐都带有一股浓烈的节奏布鲁斯气息,特别是索尔音乐(详见索尔音乐部分)有时和节奏布鲁斯几乎难以区分(如马文·盖伊、杰克逊五兄弟等人的作品)。80年代以后,节奏布鲁斯融进了更多的流行音乐成分,使其变得更加商业化。比如当今的节奏布鲁斯,好多都已经失去了原有布鲁斯的特征,而强调反拍的律动成了它的主体,有时偶尔在演唱中还能找到几个由滑音而带出的布鲁斯音符。像近几年出现的所谓的节奏布鲁斯歌手白兰蒂和莫尼卡(Brandy&Monica)、布莱恩·麦克奈特(Brian Mcknight)等人的音乐,其实已经不是真正的节奏布鲁斯了,如果硬要从理论上分析的话,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被商业化了的,被流行音乐市场漂白过的节奏布鲁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奏布鲁斯都是如此,比如1997年的两首格莱美获奖作品: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改变世界》(Change The World)和翠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的《给我一个理由》(Give Me One Reason,例17)就是既融进流行音乐成分又保持布鲁斯特征的现代节奏布鲁斯佳作。节奏布鲁斯作为摇滚乐的重要来源之一,已成了历史的见证,它在影响了摇滚乐之后,自身的不断发展,又使其变成了当今流行乐坛最受宠爱的乐种之一。
高雅音乐
除非专门研究管风琴历史,不然你大概不会熟悉吉尔斯。朱利安(Gilles Jullien 1650—1703)这个家伙。他倒也曾经留下雪泥鸿爪--在一座大教堂里任管风琴师达四十年,写了很多赋格和赞美诗。从历史评价来说,在当时法国学派的管风琴家中只能算勉强入流,至今也是籍籍无名。可是他竟然狠狠打动了我。
这张CD中有两首精短的小曲,选自他的。我无比热爱第一首,。它由笛栓引入,然后在主题发展中加入簧栓,顿时显出香艳之姿。那湿淋淋颤巍巍的高音带着亮和单的稚拙表情,让人疼爱不已。“光清寒入,焰暗风过。”在这深长流丽的吟啸之声下,伴奏和声极简,气息停匀,只靠仙气渺渺的旋律把乐境经纬撑得阔大,薄如蝉翼而仍见丰润饱满。其中无处不在的装饰音轻甩着头,以一双荡子之眼觑觎世界。它说不上“深刻”,无非是好听得简单,直指肺腑,令人避无可避。多少次,我只反复听这一首,听得心生悲慨寒凉,如同亲见自己的生命在四季中随它代谢。
后面一组小曲由尼古拉斯-安东尼。勒格布(Nicolas-Antonie Legebue ,1631—1702)所作,曲风与朱利安相去不远,只是不那么“单”,用了更多的音栓,几乎有管弦乐队的效果,各个音栓隐现之间造成风萧云漫的幻境。想想十九世纪生出的无数浪漫派小提琴小品,大概有类似的味道,可是这音乐生自宽广的管风琴,虽然声色迷离,还是避不开博大胸怀的。勒格布写过弥撒和素歌,与朱利安一样喜爱温暖迷人的曲调,不太在乎对位。这五首小曲象一组气息贯通的小诗,令人无法转述,只觉得它们各自以深情的旋律抬头对视,在纯真的清辉间互相吸纳,照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两首路易。库泊兰的作品,《二重奏》和《幻想曲》,一头机灵俏皮,不乏宫廷里嬉游的气味。他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弗朗索瓦。库泊兰之表弟,是我最喜欢的羽管键琴作曲家,写过很多大部头作品,技术空前复杂。他的管风琴之作多轻灵娇媚,有些甚至可以在羽管键琴上演奏,老师说他的乐谱简单得只有稀疏的音符和连线搭成骨架,特供人大弄即兴手艺。这里选的两首,不太能代表他的面貌,不过看到这样一个严肃的作曲家亦常调笑,解颐,弄技,而且居然被记住,倒也有趣。
这是一张从图书馆借来的法国十七世纪管风琴音乐第二卷的CD,里面收录了当时法国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的作品,由NAXOS出品,录制于密歇根州GrandRapids市的圣马克大教堂。图书馆里的管风琴CD均由美国管风琴行会所赠,从16世纪到梅西安杜普雷都有。而我向来是看到早期的东西就稀里糊涂往家搬。初听是在春假,整个地区大雪。每次下大雪,这个茫茫世界立即在我眼里变得不可知,从来都顾不上欣赏什么雪景,心里唯有恐惧。当天边给朋友发email 边放上这张片子,一下子被旖旎绝色惊倒。而它们又似乎天生亲切于人,我当时的感觉,正象宝哥哥见了黛玉,“这个妹妹我分明见过的。”整个春假大雪不停,这张CD竟成了雪中相依为命的东西。它打开一片云蒸霞蔚的嫣然气象,让人在寒冷和孤闷中格外感激。
寒来暑往,就这样经历了管风琴上无数的好音乐。一直自诩只以管风琴中的血肉性灵为怀,不特别介意年代和掌故,但有时又觉得历史也是生命故事,从枯燥的数字中窥见一张张面孔的沧桑哀乐,其实也大得音乐趣味,所以乐于弄清各学派来龙去脉。弹琴的人尊敬北德意志学派是必然,因为那里有伟大的布克斯底胡德和巴赫,而南德意志有帕赫贝尔,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名人。可是,我从心底最迷恋的居然是“小资”的法国学派,一大堆如今已经湮没不闻,我连名字都不太会念的“小”管风琴家。那些音乐是我心里怜惜的宝贝,想多听又不敢,生怕弄伤了,不听又忍不住,牵肠挂肚得紧。
弹过弗朗索瓦。库泊兰的一支小曲,名叫 “Cornet咏叹调“,只用双手,似乎视奏就能对付。不料老师对我“熟练”的弹奏并未称许,耐心告诉我法国学派的百般讲究,比如多数情况下,六个一组的八分音符要把前四个弹成附点,后面两个断开。他给我弹那些露珠般滚动的装饰音,绝了。此外,谱子上看到的音乐只是骨架而已,演奏家都要加入一些即兴装饰。那时的法国学派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了细致的簧音栓,比如cornet等等,如果不是在专门的法国琴上,则需好几种音栓组合来模仿那种声音。这些法国音乐真是卓尔独立—随便翻到一首弹弹,那般风骚艳丽而又秋水般明净的声音一下子就会生出色香味,既然视觉嗅觉味觉能一起帮忙,自然不难鉴别。法国管风琴就是这样独特。我听过一张法国琴上演奏的北德代表人物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居然也晃悠悠现出香艳。你可以说法国风难脱几分脂粉气,不过也可把它想象成风里幽兰,相比德国派的繁复,它好在清澈熨帖。出于好奇,想知道那声音到底从何而来,我开始在大堆管风琴书籍中搜索出三百年前的法国故事。
法国古典管风琴学派自十七世纪初由泰托洛兹立下开山之功,在路易十三和十四时代成型和完善,于世纪中叶确立了一套独特的制琴和音栓配置的风格 ,音色富丽而且清晰,两手间要有鲜明对比。脚键盘的旋律通常不复杂,作为手键盘声音的加强,而不象德国学派那样常常与手共同对位。这一百年中,欧洲历经惨烈的三十年战争,教堂常常被毁,艺术家自然难逃离乱。然而,管风琴这样精微的艺术却在人世悲声里发扬光大,令人不可思议。也许是由于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激烈对抗,宗教生活的影响空前之故。教堂因此是必须占领的重要地盘,许多管风琴家同时是神父和神学家。至十七世纪中叶,战火停止,随着吕利的宫廷作品和长笛音乐的流行,加上路易十四大嗜声色享受,作曲家们渐渐不满泰托洛兹的对位为主的谨严刻板和学究气,而更青睐于歌唱性旋律和世俗享乐的精神。
到了整个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启蒙时代,法国管风琴音乐中以大量世俗内容取代宗教内涵,它为烟火、舞蹈、庆典伴奏,常常是狂欢场合的炫技之物,日益浮华而缺少内容---在人性的解放中,管风琴这庞然大物居然渐渐象脱缰的野马,不知所之。时风如此,一度在欧洲影响巨大的法国学派终于式微。直到弗朗克和圣桑那里,真正富有灵感而且秉性正大的管风琴创作才接续了昔日薪火。
这都是“故事”了,而音乐永远是“今事”。奇怪,只听不读难免摸不着来龙去脉,读过历史再听音乐,又须要小心,不能让历史骗了。音乐虽然生自人世中音乐家的苦思和增删,存活下来后却又执拗地独立于历史,只为了后世类似的想象和诗心而存在。你听那来自悲惨岁月的琴声,却如同千尺柔条,翩翩于烟水迷离的幻境,那恬静安然的神情几乎不给人联想尘世历史的机会。与音乐心会之际,爱比历史更真实。无论这一派风流人物在史中如何留痕,如何沉寂,我就是喜欢无名的朱利安,甘愿在他的旋律里长梦不醒。
㈥ 世界最有名的音乐会是什么!
在中欧
奥地利地图
http://www.webcargo.com.cn/webcargocn/informationcenter/map/austria.htm
母语是德语。
奥地利
国名: 奥地利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Austria)
独立日:4月27日(1945年)
国庆日:10月26日(1955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奥地利国徽图案。此旗的来历可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时,公爵的白色军衣几乎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采用红白红为战旗颜色。1786年约瑟夫国王二世把红白红旗作为全军战旗,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奥地利政府机构、部长、总统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驻外机构均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场合不用带国徽的国旗。
国徽:为一只鹰。黑色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锤子和镰刀,胸前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鹰爪上还套有被打断的锁链。鹰是奥地利的标志,璧形金冠象征市民,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锁链被打断象征奥地利人民获得自由、解放。
国歌:《让我们拉起手来》
国花:火绒草
国鸟:家燕
国石:贵蛋白石
国家元首:总统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 ,2004年7月就任;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Wolfgang Schuessel ),2000年2月任职;联邦议会议长安娜·伊丽莎白·哈泽尔巴赫 (Anna Elisabeth Haselbach), 2004年7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83858平方公里。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东阿尔卑斯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大格罗克纳山(Grossglockner)海拔3797米,为全国最高峰。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北部和东南部为丘陵、高原。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境内,长约350公里。有与德国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奥匈边界的新锡德尔湖。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约700毫米。
人口:811万(2000年),绝大多数为奥地利人,其中外国人75.8万人,占9.3%。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官方语言德语,98%的人讲德语。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维也纳 (Vienna) ,人口156.3万人(2000年)。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9个州,15个有自主权的城市,84个区和最低一级的2355个乡镇。9个州是:布尔根兰、克恩顿、上奥地利、下奥地利、萨尔茨堡、施蒂利亚、蒂罗尔、福拉尔贝格、维也纳。州以下设市、区、镇(乡)。
简史: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这一地区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巴奔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侵占,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69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1806年被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称。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0—1866年向君主立宪制过渡。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翌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军战败,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二次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同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同年7月,德国投降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1955年5月,4国与奥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1955年10月占领军全部撤走。同年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
2005年5月11日,奥地利国民议会批准《欧盟宪法条约》。
政治:现行宪法于1920年11月10日生效。1925年和1929年先后通过两项附则。1934年宪法被废除。1945年奥重建后宣布1920年宪法和两个附则继续有效。宪法规定,奥地利为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议会为两院制,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国民议会制定法律,按比例代表制产生,任期4年。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其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派。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联合组成联邦会议,主要职能是接受总统就职宣誓以及在必要时决定对外宣战。总理为政府首脑。
经济: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主要工业部门是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规模相对较小。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奥地利化学工业原料丰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等,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化工产品有纤维素,氮肥和石化产品。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工业机械成套设备,如水轮发电机、多钻头采煤机、铁路筑路机、木材加工机和钻探设备等。汽车工业是奥地利机械制造业的又一主要部门。主要生产载重汽车、越野车、拖拉机、牵引车、装甲运输车及散件等。采矿业是奥地利的传统工业,主要开采铁矿、褐煤、钨、膏、菱镁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士、石英。矿产主要有石墨和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面积的42%,有林场40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亿立方米。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自给有余。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6%,其中旅游业是最重要的服务行业,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市。奥地利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费品。农业发达。
新闻出版:2000年全国有各类报纸186种,其中日报28种,主要报纸有:《新皇冠报》、《信使报》、《新闻报》、《标准报》、《萨尔茨堡消息报》、《维也纳日报》。主要杂志三种:《新闻周刊》、《规格》周刊、《侧面》周刊。奥地利通讯社1946年建立,以向奥报纸和电台提供世界各大通讯社的消息为主,有时也发布奥官方消息。1924年建立广播电台。1999年共有4家电台,并用德、英、法、西四种语言对外广播。1957年开播电视节目。
文化: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学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均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可免试上大学。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
在奥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应邀赴宴,可着深色装,也可着浅色装;较正式的重要场合(例如有较重要的人物参加)应着深色装,以示庄重,参加婚礼或生日庆祝活动可着浅色装;听音乐会、看歌剧须着深色装。奥地利的餐馆以"鸽子"作为餐馆的星级标志。"鸽子"越多,餐馆越高级,最高为四星级。宴请可分为工作宴请和私人宴请两种。如系工作宴请礼物可免;私人宴请则需带礼品。 趣闻: 日食五餐的奥地利人>>>
名胜:维也纳国家歌剧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17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年迁到市区的环行街旁。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称国家歌剧院。二战时被炸得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战后重建,整修10年,恢复旧观。外貌古色古香,整个舞台区完全现代化,配有最先进的音响设备。1955年11月以演出贝多芬的费德利奥庆祝再生。歌剧院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彻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6层,可容有座观众1600多人。
维也纳音乐厅(Music Hall Vienna):奥地利维也纳最古老也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1870年1月6日,音乐厅的金色大演奏厅举行首场演出。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室,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一边的书架 上放满大量历代手写的、木刻的、铅印的音乐书籍和乐谱,另一边是一排铁柜,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他手迹,其中有莫扎特的乐稿:最后一个交响曲等。屋子中间是一长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阅资料之用。档案室原为勃拉姆斯的办公室,他临终前一再嘱咐,要把他珍藏的几千册音乐书籍和乐谱全部捐献给档案室。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协会拥有会员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的音乐组织。
萨尔茨堡(Salzburg)是奥地利西北部萨尔茨堡州首府,濒临多瑙河支流萨尔察赫河,是奥地利北部交通、工业及旅游中心。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乐艺术中心”之称。萨尔茨堡1077年设市,公元8世纪—18世纪为天主教大主教驻地和活动中心。1802年萨尔茨堡脱离宗教统治,1809年,根据《舍恩布龙条约》归巴伐利亚,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决定归还给奥地利。这里的建筑艺术堪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相媲美,有“北方罗马”之称。城市分布在萨尔察赫河两岸,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城市被苍郁的陡山围绕,充满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尔亨萨尔茨堡(11世纪),历经900年风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欧地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纪城堡。本尼狄克隐修道院建于7世纪末,长期以来是当地布道活动的中心。圣方济会教堂建于1223年。模仿罗马圣教堂的大教堂建于17世纪初,是奥地利第一座意大利式的建筑。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纪的一座文艺复兴式宫殿。米拉贝尔宫原是17世纪为萨尔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宫,18世纪又经扩建,现在是包括宫殿、教堂、花园、博物馆等的游览中心。城市南部是17世纪建造的皇家花园,以“水的游戏”著称。花园内建筑物的门旁檐下,道路两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时喷射,水花飞溅,雨帘雾障。走进花园内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发出了26种鸟鸣的声音,组成一曲悦耳动听的空山鸟语。在一处由机械装置控制的舞台上,通过水流的作用,156个活动小人再现了这里300多年前小镇生活的情景。走进萨尔茨堡,无处不见莫扎特的踪迹。1756年1月27日,大作曲家莫扎特出生在城中粮食街9号。1917年莫扎特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
㈦ 谁能介绍几个世界著名的音乐会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每年的当地时间1月1日上午(北京时间1月1日18:00),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乐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向现场听众(同时也通过电视向全球收看直播的观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于是以后的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项内容: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被听众掌声打断时,指挥都会转过身向广大听众致辞,倒数第二句是他略显生硬的汉语“新年好!”随后是英文 “Happy New Year!”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这些伟大的成员:老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将圆舞曲从民间的舞场带入高雅音乐厅的“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轻喜剧带入歌剧院的人,创作出传世圆舞曲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音乐手法融入圆舞曲的创作人;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家族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无论时代沧桑,人事变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并没有改变。
施特劳斯家族
提到“圆舞曲王朝”还是要从1804年至1916年以老约翰·施特劳斯及三个儿子的施特劳斯家族说起。欧洲的十九世纪被称为“跳舞的世纪”,当时,老、少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和“圆舞曲之王”。
柏林森林音乐会
【柏林森林音乐会起源】
“柏林森林音乐会”由柏林爱乐乐团从1984年开始创办,至今已经有20年多的历史,其间许多世界著名指挥大师都曾在此登台献艺。柏林森林音乐会演出场地的全称是“瓦尔德尼森林剧场”,这座森林剧场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大自然送给音乐爱好者的一件礼物。露天剧场的所在地原来是一片森林,但由于自然生态的推移变化,逐渐形成了一块约30米深的盆地。1935年,有人发现了这块地方,经过大胆的创意和艺术性的修整,就成了一个可以容纳几万人的露天剧场。最初,它只是供大型宗教仪式和演出之用。1982年,这一露天舞台被装上了一个巨大的双塔型白色顶棚,设有88排环型坐席,可同时容纳22000名观众就座。与其周围的自然森林景观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可以举行大型户外音乐会的理想场地。此后,这里随着柏林爱乐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名扬世界。在这里举办音乐会,听众不用像到音乐厅那样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而是非常的随意。人们带着毛毯、野餐盒来到这里,或躺或坐在剧场中,在夕阳西下时,一边听着世界上最著名乐团的精彩演奏,一边点燃自己带来的小蜡烛,与家人在烛光下共同品尝红酒的香醇,情调格外地别致。不仅如此,瓦尔德尼森林中的鸟鸣虫叫和湿润清新的空气则更是让听众感到轻松和快乐。由于该剧场与一些私人别墅相毗邻,所以,除了偶尔放映一些电影外,每年在这里所举行的音乐会最多不会超过18场。因此每场演出的门票非常紧俏,常常是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就已销售一空。
“柏林森林音乐会”虽然是在露天剧场演出,但是听音效果却极其出众。别看这么大的场地需要用音箱来加以辅佐扩声,由于先进的音响扩声技术的保障,通过音箱所发出的声音不仅能够很好地还原舞台的真实声音效果,而且还音后的声压感与层次感也非常出色。即便坐在远离舞台的最后一排,也不会因距离而产生声压不足的感觉。而相反,即便坐在距离音箱很近也不会感到震耳欲聋。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22000人的音乐会,不论你坐在什么位置上观看,票价都是统一价位的原因。这些感受却只有到了瓦尔德尼森林剧场,才能真正亲身体会到这其中的无尽奥妙!
尽管每年一届的柏林森林音乐会观众人数众多,但现场的气氛却丝毫也不亚于在室内音乐厅聆听音乐。音乐会演奏时,这里只能听到悠扬的音乐在瓦尔德尼森林上空回荡,只有当每首乐曲结束时,观众们热情而慷慨的掌声才让人意识到这里竟然还有着那么庞大的爱乐队伍。热情的观众在情感激荡的音乐作用下,或愉快地鼓掌、晃动,或掀起阵阵人浪,使剧场出现更加热烈、欢快的场面。当夜幕降临,在观众席中点燃起的一束束小烟花,就好像夜空中的繁星,晶莹闪烁,这靓丽的景致,构成森林音乐会的特殊魅力。
【历届柏林森林音乐会主题】
1992年《法兰西之夜》
1993年《舞曲与狂想曲之夜》
1994年《美国之夜》
1998年《意大利之夜》
2000年《舞韵与节奏之夜》
2001年《西班牙之夜》
2002年《世界返场曲之夜》
2003年《蓝色狂想曲之夜》
2004年《俄罗斯音乐之夜》
2005年《浪漫法兰西音乐之夜》
2006年《阿拉伯音乐之夜》
2007年《狂想曲之夜》
2008年《拉丁美洲音乐之夜》
柏林森林音乐会特点】
与传统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样,每届柏林森林音乐会的最后一首返场曲也是要演奏一首固定的音乐作品作为结束。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的是具有浓厚奥地利维也纳风格的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而柏林森林音乐会演奏的是让全体柏林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柏林的空气》(“Berliner Luft”)。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柏林城有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整座城市环抱在广袤的自然森林之中,空气中的含氧量很高,正是柏林这得天独厚的森林大氧吧的清新空气,使得柏林人的生活感到无比惬意和舒适。于是,作曲家保尔·林克以“柏林的空气”为名创作出这首乐曲。这部曲调轻松、节奏热烈、情绪欢快的作品,表现了柏林人乐观向上的天性,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真情赞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从此,这首《柏林的空气》就如同柏林市歌一样在一些重大的场合和节日喜庆的音乐会中演奏。每当柏林森林音乐会在最后演奏到这首乐曲时,全场观众的情绪也被带到热烈的顶点。全场观众起立,随着激荡的音符和跳跃的节奏,或吹口哨、或击掌节拍、或欢呼雀跃、或摇摆舞蹈,指挥和乐队也总是以不同的形式表演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噱头,惹得全场哗然大笑。此时音乐会的现场不论是柏林爱乐乐团还是22000名观众,全都融入进音乐所给人带来的无限欢乐之中。而这种景象是在任何音乐厅中所根本不可能想象的,它给人们留下的是难以忘怀的印象和无尽的美好回忆。
㈧ 世界顶尖的音乐会叫什么了
你是说 格莱美 这样的还是说?..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每年的当地时间月1日上午(北京时间1月1日18:00),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乐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向现场听众(同时也通过电视向全球收看直播的观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于是以后的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项内容: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被听众掌声打断时,指挥都会转过身向广大听众致辞,倒数第二句是他略显生硬的汉语“新年好!”随后是英文 “Happy New Year!”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这些伟大的成员:老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将圆舞曲从民间的舞场带入高雅音乐厅的“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轻喜剧带入歌剧院的人,创作出传世圆舞曲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音乐手法融入圆舞曲的创作人;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家族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无论时代沧桑,人事变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并没有改变。
施特劳斯家族
提到“圆舞曲王朝”还是要从1804年至1916年以老约翰·施特劳斯及三个儿子的施特劳斯家族说起。欧洲的十九世纪被称为“跳舞的世纪”,当时,老、少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和“圆舞曲之王”。
柏林森林音乐会
【柏林森林音乐会起源】
“柏林森林音乐会”由柏林爱乐乐团从1984年开始创办,至今已经有20年多的历史,其间许多世界著名指挥大师都曾在此登台献艺。柏林森林音乐会演出场地的全称是“瓦尔德尼森林剧场”,这座森林剧场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大自然送给音乐爱好者的一件礼物。露天剧场的所在地原来是一片森林,但由于自然生态的推移变化,逐渐形成了一块约30米深的盆地。1935年,有人发现了这块地方,经过大胆的创意和艺术性的修整,就成了一个可以容纳几万人的露天剧场。最初,它只是供大型宗教仪式和演出之用。1982年,这一露天舞台被装上了一个巨大的双塔型白色顶棚,设有88排环型坐席,可同时容纳22000名观众就座。与其周围的自然森林景观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可以举行大型户外音乐会的理想场地。此后,这里随着柏林爱乐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名扬世界。在这里举办音乐会,听众不用像到音乐厅那样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而是非常的随意。人们带着毛毯、野餐盒来到这里,或躺或坐在剧场中,在夕阳西下时,一边听着世界上最著名乐团的精彩演奏,一边点燃自己带来的小蜡烛,与家人在烛光下共同品尝红酒的香醇,情调格外地别致。不仅如此,瓦尔德尼森林中的鸟鸣虫叫和湿润清新的空气则更是让听众感到轻松和快乐。由于该剧场与一些私人别墅相毗邻,所以,除了偶尔放映一些电影外,每年在这里所举行的音乐会最多不会超过18场。因此每场演出的门票非常紧俏,常常是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就已销售一空。
“柏林森林音乐会”虽然是在露天剧场演出,但是听音效果却极其出众。别看这么大的场地需要用音箱来加以辅佐扩声,由于先进的音响扩声技术的保障,通过音箱所发出的声音不仅能够很好地还原舞台的真实声音效果,而且还音后的声压感与层次感也非常出色。即便坐在远离舞台的最后一排,也不会因距离而产生声压不足的感觉。而相反,即便坐在距离音箱很近也不会感到震耳欲聋。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22000人的音乐会,不论你坐在什么位置上观看,票价都是统一价位的原因。这些感受却只有到了瓦尔德尼森林剧场,才能真正亲身体会到这其中的无尽奥妙!
尽管每年一届的柏林森林音乐会观众人数众多,但现场的气氛却丝毫也不亚于在室内音乐厅聆听音乐。音乐会演奏时,这里只能听到悠扬的音乐在瓦尔德尼森林上空回荡,只有当每首乐曲结束时,观众们热情而慷慨的掌声才让人意识到这里竟然还有着那么庞大的爱乐队伍。热情的观众在情感激荡的音乐作用下,或愉快地鼓掌、晃动,或掀起阵阵人浪,使剧场出现更加热烈、欢快的场面。当夜幕降临,在观众席中点燃起的一束束小烟花,就好像夜空中的繁星,晶莹闪烁,这靓丽的景致,构成森林音乐会的特殊魅力。
【历届柏林森林音乐会主题】
1992年《法兰西之夜》
1993年《舞曲与狂想曲之夜》
1994年《美国之夜》
1998年《意大利之夜》
2000年《舞韵与节奏之夜》
2001年《西班牙之夜》
2002年《世界返场曲之夜》
2003年《蓝色狂想曲之夜》
2004年《俄罗斯音乐之夜》
2005年《浪漫法兰西音乐之夜》
2006年《阿拉伯音乐之夜》
2007年《狂想曲之夜》
2008年《拉丁美洲音乐之夜》
柏林森林音乐会特点】
与传统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样,每届柏林森林音乐会的最后一首返场曲也是要演奏一首固定的音乐作品作为结束。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的是具有浓厚奥地利维也纳风格的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而柏林森林音乐会演奏的是让全体柏林人最引以为自豪的《柏林的空气》(“Berliner Luft”)。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柏林城有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整座城市环抱在广袤的自然森林之中,空气中的含氧量很高,正是柏林这得天独厚的森林大氧吧的清新空气,使得柏林人的生活感到无比惬意和舒适。于是,作曲家保尔·林克以“柏林的空气”为名创作出这首乐曲。这部曲调轻松、节奏热烈、情绪欢快的作品,表现了柏林人乐观向上的天性,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真情赞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从此,这首《柏林的空气》就如同柏林市歌一样在一些重大的场合和节日喜庆的音乐会中演奏。每当柏林森林音乐会在最后演奏到这首乐曲时,全场观众的情绪也被带到热烈的顶点。全场观众起立,随着激荡的音符和跳跃的节奏,或吹口哨、或击掌节拍、或欢呼雀跃、或摇摆舞蹈,指挥和乐队也总是以不同的形式表演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噱头,惹得全场哗然大笑。此时音乐会的现场不论是柏林爱乐乐团还是22000名观众,全都融入进音乐所给人带来的无限欢乐之中。而这种景象是在任何音乐厅中所根本不可能想象的,它给人们留下的是难以忘怀的印象和无尽的美好回忆。
㈨ 世界有哪些大型的古典音乐会
其实大型古典音乐会有抄很多,简单介绍一下
钢琴巨匠——毛里奇奥·波利尼独奏音乐会
奥地利"钢琴·小号"重奏音乐会200
莫斯科国立剧院-经典芭蕾《天鹅湖》
星期广播音乐会——最爱老柴4
奇妙的和谐-奥地利萨尔茨堡四重奏音乐会
永远的西贝柳斯——芬兰拉蒂交响乐团音乐会
来自维也纳爱乐的弓弦之舞-维也纳爱乐六把大提琴音乐会
爱尔兰踢踏舞《凯尔特传奇》
“音乐神童”莫扎特 专场
意大利普契尼歌剧《托斯卡》
世界著名钢琴家波利尼独奏音乐会
德奥巅峰——柏林爱乐与维也纳爱乐独奏家八重奏
英雄史诗——德国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
北欧传说——芬兰拉蒂交响乐团音乐会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歌剧德国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意大利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
意大利威尔第歌剧《弄臣》
末室内乐音乐会
大型东方古典音乐会《国色天香》
希望你能满意
㈩ 求世界各国特色的民族音乐
欧洲民族乐派及代表人物
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独立斗争蓬勃发展,民族意识日益高涨,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民族革命英雄,同时也影响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主义艺术家,他们的民族觉悟达到了前所末有的高度,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统治,建立本国近代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崭新的音乐流派----民族乐派诞生了。
民族乐派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艺术宝库。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欧洲,以东、北欧等国家为中心的音乐,摆脱了以德奥为主的中欧传统音乐的影响。采用自己国家的历史、传说和民间素材,颂扬美丽的祖国、英雄的人民,创作了富有民族性的音乐,开拓了新的领域。民族乐派最先在俄国出现,后发展到东、北欧等国,其代表人物有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斯美塔那、德沃扎克、格里格、西贝柳斯等。
民族乐派实际上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继续或派生的分支,他们把浪漫乐派所强调的个性扩大为民族性,促使世界各民族音乐空前繁荣。
格林卡(M.I.Glinka 1804—1857)
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格林卡作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把俄罗斯民间音乐素材与西欧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东方魅力产生了国际性影响。
格林卡1804年6月1日出生于斯摩棱斯克省叶尔尼茨基县新斯帕斯科耶村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在乡村度过童年,有机会广泛地接触俄罗斯民间音乐。格林卡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1818-1822年进入圣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十七岁获得“天才钢琴即兴演奏家”和“前程远大的青年作曲家”称号。1824年毕业后在交通部任职,从事业余创作。二十六岁开始到意、德、奥等地学习、研究音乐,1834年回国后进入了音乐创作的盛期。在他创作的大量民族音乐作品中,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民族歌剧《伊万·苏萨宁》和《卢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格林卡其它的著名作品还有:幻想曲《卡玛林斯卡雅》,管弦乐曲《马德里之夜》、《阿拉贡霍达舞曲》、《幻想圆舞曲》以及近80首浪漫歌曲和大量的室内乐、钢琴曲。1857年2月15日,格林卡在德国的柏林逝世,终年五十三岁。
在格林卡的音乐创作中,大量地引用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素材,着意突出了俄罗斯民族的音乐风格。他开辟了俄罗斯音乐的新时代,从而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2006-1-5 12:45:00 王焱钢琴网组织的珠江钢琴团购正在火热进行,点击查看详情
周琳婕
等级:超级版主
威望:1
文章:2961
积分:18025
注册:2004年12月31日
第 2 楼
--------------------------------------------------------------------------------
穆索尔斯基(M.Mussorgsky 1839—1881)
将格林卡创建的俄罗斯民族乐派巩固继承下来的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由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五位音乐家组成的“强力集团”(又称新俄罗斯乐派)。穆索尔斯基是五人“强力集团”中的一员,他的音乐创作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和声随意大胆,有许多超越古典音乐原则的独特手法。他的音乐预示了后来音乐历史发展的进程,对近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穆索尔斯基1839年3月21日生于俄国普斯科夫乡村,六岁起在母亲指导下学习钢琴。他1852年到彼得堡近卫军士官学校学习,同时跟A.格尔凯学习钢琴并尝试作曲。1858年他辞退军职,在巴拉基列夫指导下专心从事音乐创作,成为“强力集团”成员。穆索尔斯基不曾受过学院式的音乐教育,投身于音乐事业后,逐渐形成了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艺术特点。1881年3月28日,穆索尔斯基在彼得堡病逝,年仅四十二岁。
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有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霍万兴那》,交响诗《荒山之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洋娃娃》等。他的歌剧创作富于戏剧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钢琴作品则具有独成一家的特点。而他的歌曲作品都是反映人民现实生活中的贫困与哀怨,以及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在写作风格上富有巧妙的幽默感,蕴含着深刻的俄罗斯民族气质,体现了一种强烈诱人的个性。穆索尔斯基在器乐方面留下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依然对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在钢琴曲的风格上是一个革新,它开发了钢琴的表现力,在声音的对比和丰富的色彩变化方面,是从管弦乐里吸取的手法。在这组曲中,描写性还处于次要地位,而主要的是那完美自由的创造性。诚然,作曲家把音乐外部的观念体现在这部组曲中,这种对于音乐表现成分的创造(特别是钢琴)是十分有价值的。
2006-1-5 12:45:00 王焱钢琴网组织的珠江钢琴团购正在火热进行,点击查看详情
周琳婕
等级:超级版主
威望:1
文章:2961
积分:18025
注册:2004年12月31日
第 3 楼
--------------------------------------------------------------------------------
鲍罗丁(A.Borodin 1833—1887)
1833年11月12日,鲍罗丁生于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他童年时就醉心于音乐,九岁开始学习长笛、大提琴,并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感兴趣,求学期间他又学会多种乐器的演奏,并开始作曲。鲍罗丁于1855年毕业于彼得堡医学及外科学院,以行医为业。1862年任医学院化学副教授。鲍罗丁自从结识了音乐家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等人之后,对他们所倡导和发展的俄罗斯民族乐派十分赞赏,决心加入“强力集团”,为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而努力创作。代表作有歌剧《伊戈尔王子》、《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部弦乐四重奏,还有《夜曲》、声乐浪漫曲等。
这位“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只有用业余时间从事音乐创作。鲍罗丁的音乐创作独具特色,吸取了德国许多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继承了格林卡的俄罗斯音乐传统,将浓郁迷人的俄罗斯民族音调和风格融汇在他的作品中。雄浑的英雄性、史诗性和深刻的抒情性是他作品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豪勇性和广阔胸襟。作为一位卓越的化学家,尽管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有限,但他的每部作品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从1872年起,鲍罗丁在他创建的妇女医科学校讲课,直至1887年2月27日,在彼得堡逝世。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Rimsky-korsakov 1844—1908)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年3月18日生于俄国诺夫哥罗德一个贵族家庭。他七岁学钢琴,十岁作曲,十二岁进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十八岁毕业授海军准尉军衔。在学校里,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学习和研究,在这期间他广泛接触了一些著名的作曲家、艺术家,提倡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并加入“强力集团”小组,开始进行音乐创作。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写出了许多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作品。
1865年,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871年应聘在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作曲与管弦乐法。经多年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他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从事音乐活动长达三、四十年,教学经验丰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如格拉祖诺夫、斯特拉文斯基等世界闻名的作曲家。还写出了《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法原理》等具有深远影响的音乐理论著作。在创作教学之余,他对穆索尔斯基等同时代作曲家未完成的作品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整理。1908年6月21日,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因心脏病在卢本斯克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作品甚多,不少作品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他的创作重点在歌剧领域,共创作歌剧15部。代表作有歌剧《五月之夜》、《萨特阔》、《沙皇的新娘》、《金鸡》等。他的管弦乐作品《舍赫拉查德》、《西班牙随想曲》等也非常受欢迎。同时他还创作了许多室内乐曲和声乐曲。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创作的音乐题材与“强力集团”前几位作曲家不同,他的作品多从俄罗斯民间童话故事和寓言中寻找灵感,不太注重表现历史和现实,不是用音乐去具体地表现原著中的故事情节,而是用音乐的气氛来感染听众,让听众自己去联想,因此他的作品更富于幻想和传奇的色彩。
2006-1-5 12:46:00 王焱钢琴网组织的珠江钢琴团购正在火热进行,点击查看详情
周琳婕
等级:超级版主
威望:1
文章:2961
积分:18025
注册:2004年12月31日
第 4 楼
--------------------------------------------------------------------------------
斯美塔那(B.Smetana 1824—1884)
19世纪中叶,波西米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推动了民族文化复兴运动,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民族歌剧的兴起,以斯美塔那、德沃扎克为代表的捷克作曲家异军突起,成为自立于欧洲音乐之林的新生力量。
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生于捷克一个酒商家庭,四岁开始学习音乐,六岁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八岁创作第一部音乐作品。1843年,他去布拉格学习音乐,师从捷克卓越的音乐家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诲。1848年,捷克暴发了反抗异族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年青的斯美塔那投入到布拉格革命中,创作了大量讴歌革命和自由的合唱曲、进行曲和钢琴曲。革命失败后,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困难局面。1856年,斯美塔那去瑞典歌德堡,1861年回国后,他全力投入到发展捷克民族音乐的事业中,从事音乐创作、指挥、教学、评论等社会活动,为扶植捷克的民族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874年,斯美塔那不幸失聪,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斯美塔那创作了8部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最为著名。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六首交响诗组成的套曲《我的祖国》、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小提琴钢琴二重奏《我的家园》等。
斯美塔那是一位爱国主义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激发了捷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他的音乐创作突出标题性,形象生动而富有激情,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1884年5月12日,斯美塔那病逝于布拉格。
德沃夏克(A.Dvorak 1841—1904)
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生于捷克布拉格近郊一个小肉商家庭,乡村歌手、民间艺人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他自小在父亲店中帮工,并逐渐显示出演奏小提琴的才华。14岁从利赫曼学中提琴、管风琴、钢琴和对位法。1857年进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两年后以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毕业。1866-1873年在布拉格歌剧院乐队任中提琴手。此间,他广泛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充分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尝试创作,第一部歌剧作品是《艾尔弗雷德》。三年后康塔塔《赞美诗》取得首次成功,他于是放弃乐队工作转而从事音乐创作。他两次获奥地利国家奖,他结识勃拉姆斯后,勃拉姆斯将他的作品推荐给出版商,使他很快成为令人瞩目的著名作曲家。1878年,他创作的第一套《斯拉夫舞曲》获得成功。
八十年代,德沃夏克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如《d小调交响曲》(1885)康塔塔《幽灵的新娘》(1885)、清唱剧《圣柳得米拉》(1886)等,并多次指挥演出,取得巨大成功。他曾多次出访英国,他创作和演出在英国受到了热烈欢迎。1891年,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博士学位,同年被布拉格音乐学院聘为作曲教授。1892年,德沃夏克到美国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并以自己杰出的音乐活动,推动美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这是欧洲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美国交响曲。这部作品抒发了他对美国这个新大陆的印象和感受,并倾注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交响曲中的主题既有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旋律和节奏特色,又有捷克民间舞蹈的因素。他1895年回国后,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执教。1896年,他根据捷克诗人爱尔本的叙事诗写了4首交响诗:《水妖》、《午时女巫》、《金纺车》、《野鸽》。1900年,创作了他的最优秀的歌剧《水仙女》。1901年他被任命为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1904年5月1日在布拉格病逝。
德沃夏克是一个多产作曲家,作品题材广泛、体载多样,涉及音乐艺术的各个分支。他创作了10部歌剧、9部交响曲、20部室内乐重奏曲和大量的钢琴曲、序曲、狂想曲、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第六弦乐四重奏》、《狂欢节序曲》和歌剧《水仙女》等。德沃夏克毕生的创作活动与祖国人民和民族解放斗争密不可分,这一点,在他的大型作品的题材上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歌剧、室内乐、交响乐等各种作品,他始终把民族和人民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与捷克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植根于祖国和民族土壤之中。
德沃夏克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也体现在与民间音乐的关系中,他所写的全部作品中都可以找到民间音乐的因素,他把民间音乐的典型音调用精炼的艺术手法加以处理,在曲调和节奏上力求充分理解民间歌曲和民间舞曲的感情,与民族音乐语言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德沃夏克是一位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并带有自己个性的作曲家,他的许多作品表现了祖国美好的大自然,再现了捷克民间风俗和生活画面。德沃夏克的创作以曲调优美流畅、节奏丰富多变、和声色彩浓郁、配器简洁生动而著称,他的音乐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006-1-5 12:47:00 王焱钢琴网组织的珠江钢琴团购正在火热进行,点击查看详情
周琳婕
等级:超级版主
威望:1
文章:2961
积分:18025
注册:2004年12月31日
第 5 楼
--------------------------------------------------------------------------------
格里格(E.H.Grieg 1843—1907)
19世纪中后期,民族文化艺术复兴,挪威不仅以文学上的成就引起全欧洲的注目,在音乐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民族乐派。第一位获得全欧声誉的北欧作曲家,就是格里格。
格里格1843年6月15日出生于挪威卑尔根城一个商人家庭,母亲是位才华出众钢琴家。他6岁随母亲学习钢琴,并显露出音乐才华。1862年进入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毕业后去丹麦学习作曲,回国后,决心为发展挪威民族音乐而奋斗终身。他经常深入民间,搜集音乐素材,在创作了许多富于民族特色作品的同时,格里格还进行了广泛的音乐活动。他创办了挪威音乐协会,任音乐协会爱乐乐团和卑尔根“和谐”合唱团指挥,介绍欧洲古典音乐和挪威民族音乐作品,多次到英、法、德、意举办作品音乐会,努力提倡和发扬挪威民族音乐文化等。在挪威,格里格无论生前或死后,都受到人民给予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多次获政府奖励,1874年授予政府终身年俸。1890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授予的名誉音乐博士衔。1907年9月4日逝世时,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格里格的创作回避歌剧和交响曲等大型曲式,但在他选定范围内,他的音乐总是诗意盎然,格调高起,歌曲更是热情洋溢。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个性,他所用的民族主义语汇超越了本乡本土的界限。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最富艺术魅力要数他的钢琴曲,而他的钢琴曲又以“小”而著称,因此又有“小品大师”的美誉。在他为数不多的大型音乐作品中,两套《培尔·金特》组曲最为著名、流传最广。原著是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的同名诗剧,通过青年农民培尔·金特所经历的光怪陆离冒险生活(如战胜山魔,掠财致富,异国漫游等),嘲讽了追求权力与金钱的私欲,讴歌了纯朴、自然的生活理想。
格里格一生的后30年是他音乐创作的高峰时期,其主要作品有:《A小调钢琴协奏曲》、戏剧配乐《培尔·金特》、弦乐《霍尔堡组曲》、小提琴奏鸣曲3首、大提琴奏鸣曲1首、钢琴《抒情曲》10集、歌曲120多首以及许多室内乐等作品。格里格的创作实践,始终坚持了爱国主义的艺术思想,为挪威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其它民族的作曲家也起过较大的影响和典范作用。
西贝柳斯(J.Sibelius 1865—1957)
19世纪末与20世纪上半叶,在国际乐坛上只要提到芬兰音乐,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把西贝柳斯的名字和它联系起来。西贝柳斯1865年12月8日生于芬兰一个外科医生家庭,九岁学习钢琴,十五岁学习小提琴。中学毕业后,他遵从母亲的意愿,于1885年考入了赫尔辛基大学的法律系,同时入音乐学院跟从匈牙利教师奇拉格学习小提琴,并从学院院长韦盖柳斯学习作曲、音乐理论。1886年西贝柳斯终于放弃了法律,完全转向音乐专业。
1889年西贝柳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他得到政府资助和获奖学金,到维也纳、柏林等地深造。1891年回国,受聘母校任作曲教师及学院四重奏组的小提琴手,同时将所学理论技巧结合芬兰民族音乐开始创作,写出一百多首具有爱国主义感情,又富于民族特色的作品,获得很高的荣誉。1957年9月20日,西贝柳斯在赫尔辛基去世。
西贝柳斯最初的作品主要是室内乐,他真正的才能和兴趣是在管弦乐方面。他的管弦乐作品独树一帜,多取材于民族史诗或民间传说。1899年是芬兰人民反对沙皇俄国的斗争更加尖锐的一年。这一年,西贝柳斯完成了几部富于爱国热情并给芬兰人民以鼓舞的作品。其中一部是《芬兰颂》,该曲最初是一部配乐的终曲,在巴黎博览会曾以《祖国》为名演出。1717年芬兰独立后才以《芬兰颂》命名。这部作品把芬兰人民的民族苦难和必胜信念熔于一炉,是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国际声誉,为世界各国交响乐队经常演奏的杰作。
西贝柳斯的作品涉及众多的体裁与形式,代表作除有世界广为流传的交响诗《芬兰颂》外,还有7部交响曲及《小提琴协奏曲》、戏剧配乐《暴风雨》、小提琴与钢琴曲、大提琴与钢琴曲、声乐与钢琴曲、合唱曲等。在他的交响作品中,将古典主义的优秀传统,浪漫主义的丰富感情及强烈浓郁的北欧民族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获得了世界的公认。
在世界音乐史册中,西贝柳斯的地位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西贝柳斯是芬兰民族音乐运动的拓荒者和播种者,他用音乐描绘了芬兰的历史、传奇故事和人民的生活,启发了人民的觉悟,唤起了人们为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西贝柳斯倍受芬兰人民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