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教研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的肢体律动、识谱视唱等活动,让学生领略了《西班牙斗牛士》的风格回特征。在音答乐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式的行进来表现对不同类型进行曲的理解,通过对比赏析归纳出进行曲体裁的共性与个性,试图在小学阶段构建出学生对进行曲初步的概念。
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大家通过模仿小鸡、小鸭的叫声,进而进入到歌曲《动物说话》的学习。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掌握了歌曲基本的节奏型、学会了五线谱的线间关系、能够在五线谱中找到do、mi、sol三个音的位置并进行准确视唱。基本实现了从唱会到唱好的转变。
深入研究 《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的品质。
要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课外兴趣小组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市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贰』 如何做音乐律动的教研
也不知道您要哪方面的,希望下面这篇对你有帮助哦。 小学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摘要 游戏是一种最简单、最便捷、最为儿童喜欢的一种学习和娱乐方式。但游戏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或者是不重视。分析游戏教学法受冷落的原因,指出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对小学生教育所应该持有的正确的观点和教育态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游戏在教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 学前儿童 游戏 教育价值 小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起点,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如何摆脱应试教育造成的心理桎梏,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成为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实施快乐教育,游戏教学正是通向素质教育的有利路径。 一、游戏教学现状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游戏是一个儿童自愿参与并满足他们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教学也蕴含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游戏的过程也是儿童发展自身各个能力和愉悦身心的过程。但是,这项本来是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一种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正在慢慢被人们所忽略,被教师所冷落。 家长和教师都将目光放在小学生的成绩上,将学习成绩的提高当成工作的中心和重心,这就迫使儿童一旦进入教室就必须开始学习,一旦小学生想要玩耍和娱乐,教师或者家长就会给予批评。他们认为游戏是一件浪费时间、精力、消耗体力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慢慢地失去了自由娱乐的时间和享受快乐的机会。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漠视游戏的现象极为严重,这无疑会使我国低龄儿童的自主创造精神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和身心健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等的认识。 对此,笔者认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根据小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重新审视游戏在学生发展中的教育学价值,有针对性的寻找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法,为小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二、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 1,教师在教学方面。 (1)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增强游戏教学的吸引力。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的事物容易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其中。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选用适当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并确实得到能力的培养。 (2)优化课堂结构,灵活多样,富于创新。 导入新课是教学中的起点,虽然它占用的时间不多,但笔者觉得好的导入是一节好课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能起到先声夺人,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作用。 导入的方法也应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而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利用音乐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在课堂教学前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以提高小学生的兴致,使小学生轻松愉快,带着兴趣进入英语课堂;当小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时,可利用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做对话练习时使用音乐,可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进行情景表演时,配以适当的音乐可以使表演具有律动性和环境真实性,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觉器官,从而增强课堂吸引力,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设计“用掌声表示得数”的游戏,学生们兴致大发,师问:“8本书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本?”4声清脆的掌声回答了这一问题;“6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几米?”又是2声掌声。“一个大西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掌声哪里去了?学生们互相观望,满脸疑惑,无所适从。“怎么啦?”学生们纷纷回答:“每人只分得半个西瓜,不够1个,不好用掌声表示。”于是教师借机诱导:“能不能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它呢?”在老师的启迪下,学生们很快投入到分数的学习中。 2,家长在教育认识方面。 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因此,首先要让家长意识到小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以儿童发展为本”,而学习成绩不是一切的根本。小学生教育应该建立在引导他们快乐学习、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而游戏是小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游戏能够完善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儿童许多快乐。作为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哪些习惯是好习惯,哪些习惯可能会造成终生遗憾。同时,要培养孩于良好的情感,比如怎么去关心别人、意志力的培养等。家长要时刻关注儿童的发展与变化,扶着孩子跨过沟沟坎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系列的研究和社会实践都证明了游戏和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游戏不仅解决了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矛盾,而且充分调动了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小学生身心的全面适宜发展。因此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儿童,而应该学会变通和融合,应用一定的游戏方式,在玩耍的过程中和轻松的氛围里达到教育的目的。 游戏教学法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效果,我们应当在游戏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将游戏形式置于教学目的之下,发扬游戏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点,规避其缺陷,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活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找到更科学的好方法。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请加分
mjsdnmbpxs84402247242011-10-13 15:52:45
『叁』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怎样进行身体动作的训练
如何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差。因此,老师要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简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训练。 通过多元智能课程,让我摸索和尝试了以下节奏训练方法: 一、 发现和理解节奏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活动中,我告诉幼儿,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幼儿自己去寻找节奏,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 二、 用语言通过歌词培养节奏感 在幼儿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可组织他们用语言来表现节奏。幼儿歌曲的歌词具有一定的韵律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 幼儿节奏的表现。因此,在开始时,我选了一句歌词。 如:我是小鸡叽叽叽叽叽,我先让幼儿任意说,用不同的方式说,好多幼儿都是雷同,于是,我来做一个示范,一边说,一边用手打出节奏, x x x x xx xx x x x x x x xx x x 我 是小 鸡 叽叽叽叽叽 我 是 小 鸡 叽 叽叽 叽 叽 孩子们也不约而同的跟着模仿,并露出极大的兴趣,这时,我便变换节奏,我说幼儿来打,如:1.x x x x x xx x x |; 2.x x x x x x xx x |这样,老师和幼儿在你说我拍或我说你拍的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那么怎样用小音符把这些节奏演示出来并让幼儿感知呢?在教学中,我用小动物作比喻。如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即一个动物表示一拍,用一个四分音符来表示,用手拍出它的节奏就是 x |,一个小动物表示半拍,用一个八分音符来表示,两个小动物加在一起是一拍,用两个八分音符来表示,那么它的节奏要快一点,即 xx |。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幼儿不仅认识了小音符,又学会了看节奏谱打节奏。每出示一张卡片,幼儿马上就能感受到它的节奏,并能用手拍出来。我还采用“抢椅子”的游戏,让幼儿自愿组合,(每张椅子最多坐两个人),组成几组不同的节奏,通过这种形式,还可认识休止符,即椅子上没人时,就用休止符来表示。这样,又形成了许多组新节奏。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他们通过自己动手,自身参加,不仅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三.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如在训练x x x x x x xx x 节奏型时,开始时我让幼儿随意用自己身体 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卡准节拍就行,渐渐的我要求幼儿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脚来代替,并将此节奏型变成各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训练,如:x x x x xx xx x ; x x x x x xx x x ; x x x x xx x xx |等等。 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很多幼儿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还让幼儿比较分析那些儿歌和歌曲节奏与他们学过的那些节奏型相同。这样,不仅训练了幼儿打击节奏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他们听辩节奏的能力。 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我认为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肆』 体态律动教学的过程与原理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教学原理及其过程
当人们在接受音乐熏陶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体态的运动充分地体验音乐,这种状态就是体态的律动,继而人们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内在的感知直至认可的状态。它不同于体育运动中的音乐陪伴,不同于在音乐下展开舞蹈动作。这一律动学重视的不是动作重现,抑或外在的形式状态。它注重重现音乐的重要要素,并将其融入身心,最终使身体节奏与音乐节奏契合,产生情感的交融。
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先需要倾听音乐的律动,继而才会跟随音乐发生肢体动作,并陶醉在音乐中,如痴如醉。这种活动过程是基于听觉与肢体的刺激,从而促进大脑与肢体的协调与沟通。这一教学过程能够实现机体与乐感的碰撞,实现音乐、肢体、大脑、情感的内在融合。路易斯以及乔治对其教学过程与原理进行了细致分析,概括出了四个阶段,内容如下。
1.课题暗示与音响刺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为学生渗透音乐内容,或者借助表演将节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刺激。这一举措旨在向学生暗示节奏内容,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以及大脑,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继而会积极投入学习之中,为知识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2.相互作用以及初步反应
初步反应发生在学生接触音乐节奏之后,属于学生的主观意识。此时的反应较为单一,没有规则性和系统性,虽然动作较为粗略,但是它能够为进一步的动作发展做铺垫。期间,教师向学生强调动作发生的大致时间,肢体的摆放或是尺度以及平衡等问题。教师的语言提示主要出现在连续性较强的活动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灵活性均会出现提升。
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动作虽然单一,但是连续性有所提升。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学生自主的听觉判断与情感的融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时期会出现明显的提升,由于学生不断地转化自己的情感与思维,使其为自己的动作服务。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尊重学生的需求,分析学生对内容的吸收程度,确保训练项目适合学生。
3.改进反应以及表现
在改进反应的阶段,学生要进一步提升肢体动作,借助肢体展示音乐要素,并且要求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要有所完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动作的改进,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关键。为了增强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对其不断地激励,更新学生的动作技能。学生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教师的激励以及技术支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动作内涵。
4.综合反应以及视谱
综合反应指的是学生的眼睛、听觉、肢体以及大脑的整体融合,体态律动学尊崇“经验先于抽象”,意思是动作体验是理论的前提。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四个阶段是依次发展的,必须循序渐进。因此,读谱内容的教授需在改进反应之后。若是提前将其引入课堂,会导致学生过度重视乐谱的知识学习,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以及创新思维的塑造。
综合反应以及视谱旨在借助学生的视觉训练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强调音乐在动觉以及听觉方面的情感体验,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视觉符号借助肢体律动展现,细致的肢体变化需借助视觉的指向功能辅以完成。
二、借助律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节奏本能蕴藏在每个社会个体的身体里,或深或浅,而且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节奏本能的发挥需要经过外力的激发与培养。同样,在音乐合唱指挥领域,学生的音乐潜能也需要教师的诱发,最终使其服务于音乐事业。听觉训练需要积极依附于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律动感。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实施肢体运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在具体的合唱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用手指挥,还需使其融入音乐的神圣领域中,激情饱满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要将音乐的激情直观地展示在指挥的表情、节奏以及动作之中。响度、音色以及节奏都属于音乐的重要特性,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能量大小都属于运动的重要特征,要实现音乐与运动的融合,就必须教授学生创建其间联系,感受音乐的情绪所在,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基于“经验先于抽象”,教学方法如下:第一步,训练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展示自己的特点,将自己的能力储备在运动中全然释放,帮助学生发挥其功能;第二步,激励学生表达自我观点,收获相关见解,继而在外力的诱发下将见解实施推断。实践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实践更是学生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激发学生潜能的时候,必须谨记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若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对音乐律动的把握还不够积极,教师应该停止一切行动,尊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待学生的音乐激情迸发之时,继而进行潜能的挖掘,否则会事倍功半。教师可借助游戏活动,辅以自然节奏或学生肢体运动,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课堂情景,帮助学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将学生的音乐积极性充分挖掘出来。
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在合唱指挥教学中的实施
1.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基于人的本能节奏展开的训练,旨在确保个体在合唱指挥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律动感与音乐节奏协调进行。在对学生合唱指挥基本技能进行训练时,要求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将亲身体验设置为基础目标。开展音乐律动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身体器官,跟随节拍。
2.身体与头脑的调控能力
在合唱指挥教学中,教师需要训练学生对动作的协调和控制。针对合唱中的各种动作,学生要协调头脑与身体,并能够在各种动作的转换中正常进行。协调能力方面的教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放松的心态,为多变的动作变换做好铺垫,同时也是为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奠定心理基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尊崇的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乐感,通过倾听音乐感受其魅力,继而使这种体验进入自己身体的方方面面,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实现全方位的观感体验,最终将感情的热血融入头脑之中,陶冶情操。由此可见,系统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培训的理念,帮助学生实现本能意识与后天学习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肢体的变化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情感。
如今,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在音乐领域以外的诸多领域都得到应用,如绘画领域、舞蹈领域等。实践证明,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结合体态律动理念与课堂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全面、更科学。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积极融合体态律动,才会更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高效、全面地发展。
『伍』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怎么进行身体动作训练的
如何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差。因此,老师要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简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训练。
通过多元智能课程,让我摸索和尝试了以下节奏训练方法:
一、 发现和理解节奏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活动中,我告诉幼儿,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幼儿自己去寻找节奏,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
二、 用语言通过歌词培养节奏感
在幼儿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可组织他们用语言来表现节奏。幼儿歌曲的歌词具有一定的韵律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
幼儿节奏的表现。因此,在开始时,我选了一句歌词。
如:我是小鸡叽叽叽叽叽,我先让幼儿任意说,用不同的方式说,好多幼儿都是雷同,于是,我来做一个示范,一边说,一边用手打出节奏,
x x x x | xx xx x | x x x x | x xx x x ||
我 是小 鸡 叽叽叽叽叽 我 是 小 鸡 叽 叽叽 叽 叽
孩子们也不约而同的跟着模仿,并露出极大的兴趣,这时,我便变换节奏,我说幼儿来打,如:1.x x x x| x xx x x|; 2.x x x x | x x xx x |这样,老师和幼儿在你说我拍或我说你拍的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那么怎样用小音符把这些节奏演示出来并让幼儿感知呢?在教学中,我用小动物作比喻。如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即一个动物表示一拍,用一个四分音符来表示,用手拍出它的节奏就是| x |,一个小动物表示半拍,用一个八分音符来表示,两个小动物加在一起是一拍,用两个八分音符来表示,那么它的节奏要快一点,即| xx |。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幼儿不仅认识了小音符,又学会了看节奏谱打节奏。每出示一张卡片,幼儿马上就能感受到它的节奏,并能用手拍出来。我还采用“抢椅子”的游戏,让幼儿自愿组合,(每张椅子最多坐两个人),组成几组不同的节奏,通过这种形式,还可认识休止符,即椅子上没人时,就用休止符来表示。这样,又形成了许多组新节奏。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他们通过自己动手,自身参加,不仅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三.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如在训练x x x x | x x xx x | 节奏型时,开始时我让幼儿随意用自己身体
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卡准节拍就行,渐渐的我要求幼儿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脚来代替,并将此节奏型变成各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训练,如:x x x x | xx xx x || ; x x x x | x xx x x || ; x x x x | xx x xx ||等等。 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很多幼儿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还让幼儿比较分析那些儿歌和歌曲节奏与他们学过的那些节奏型相同。这样,不仅训练了幼儿打击节奏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他们听辩节奏的能力。
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我认为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陆』 音乐的节奏与身体律动的关系是什么
音乐的节奏感强的人会律动得更加协调,对乐感把控就越好,反之身体律动差,音乐的节奏感就差
『柒』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的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把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体态律动不同回于舞蹈,它是答以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以培养学生利用听觉获得轻松、协调自如得节奏感为目的。
体态律动的动作一般分为原地动作和空间动作两类。原地动作包括;拍手、指挥、摇摆、弯腰、说话、歌唱等;空间动作包括;走、跑、爬、蹦、跳、滑等。这些动作可以和身体的高、中、低位置结合,也可以用身体的头、身、臂、手、脚等各个部位,与歌声的动作、体感、表演等相互配合,以表示不同的节奏、旋律、和声、复调、曲式等。总之,身体的各个部分有如乐队中的各个乐器声部一般。但必须注意动作的整体性,并要按照预备、起奏、延续、恢复四个步骤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