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大意:午夜时分
人行道上寂静无声
明月她独自在微笑着
难道是她将往事遗忘了吗?
街灯中
枯黄的落叶堆积在我的脚下
风也开始呜咽
回忆往事
只有独自在月光下
我才可以在过往的岁月中微笑
那美好的时光
沉缅在回忆中,
我才知道什么是快乐
让往事重现吧
一盏一盏的街灯
像是在敲打出宿命论者的警告
有人低声喁语着,
在摇曳的灯火中,
很快地黎明便会到来
天亮了
我必须等待日出
我必须思考一种新的生活
但我绝不能认输
当黎明到来
就连今夜也将成为回忆
而新的一天也会展开
像燃烧到尽头后的飞烟一般的日子
清晨,冷冽的空气中
飘着陈腐的气味
街灯灭了
又是另一个夜
和另一个曙光乍现的日子
轻抚我吧
要知道离开我其实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要留我独自在记忆中
阳光灿烂的往昔
若你轻抚我
你必将明了快乐是什么
看哪!那新的一天早已开启
午夜,形态各异的猫儿们聚集在一个庞大的垃圾场上。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晚,每年此刻,杰里科族的猫儿都要在此开一个庆贺舞会,并推举一只猫升天获得另一次生命,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具有另一生命的杰里科猫。 老杜特罗内米决定哪一只杰里科猫将获得重生的时刻到了。格里泽贝拉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格里泽贝拉以"回忆"一曲唱起过去的事情。家族接受了她的回归,她被选为"去九重天"而获新生的猫!
能力有限了~~
❷ 音乐剧(猫)主题曲(memory)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曾经,在杰里柯猫族,有一只风华绝代的母猫,她的名字叫“魅力猫”葛丽兹贝拉。她是猫族里最美丽的猫。
但她并不安分于平静的生活,她背叛了猫族,独自一人前往外面的世界流浪漂泊。然而,葛丽兹贝拉并没有在外面的世界里过上幸福的日子,等到她回归猫族的那个夜晚,杰里柯猫族正在举行一场传统盛会,要从猫儿们当中选出一只升入天堂。
回归猫族的葛丽兹贝拉已经变得又老又丑,猫儿们对这只曾经背叛族群的老母猫充满了敌意和鄙视。直到后来,葛丽兹贝拉在月光下唱起了一只表达回忆与忏悔的歌,感动了在场的每一只猫儿,她才被猫群重新接纳,并且被选中,升上了天堂。
这个童话故事就是音乐剧《猫》中的一段主线情节,也是歌曲《Memory》的背景故事。
《Memory》的前世今生
当初,在《猫》首演前夕,导演对整部剧的音乐仍感到不甚满意,认为还缺乏情感高潮,缺少一个核心唱段。当晚,韦伯回家苦思了一夜,终于写出了这首此后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歌曲之一的《回忆》。
第二天一早导演回忆说,他(指韦伯)说:“看看这个怎么样?”当时,我们正在排演室开会,就在那儿将乐曲演奏了一遍。然后,我对大家说:“记住这个日子,这个时刻,因为你们刚刚听到了一首绝妙非凡的歌曲。”
更与众不同的是,当时这首歌还只有旋律,没有歌词。离公演只剩最后几天了,导演来到他乡下的房子里,自己动手写出了以下歌词,从此《Memory》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经典歌曲,并被前后录制了600余次并多次获奖。
才华横溢的韦伯于1988年荣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士头衔,1992年被英国女皇册封为骑士,1996年岁末再次被授予终生勋爵,成为贵族院成员。
❸ 急!对音乐剧《猫》的点评!
1 戏剧内涵:
音乐剧《猫》在海外20年的狂潮不衰,除了作品本身的精纯以外,更多的还应该归功于《猫》剧所倡导的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和这种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对应的人群。猫的伶俐、猫的乖张、猫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的吸引着人们,从猫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定位,这是个奇特的发现过程,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活与一只猫咪的生活做比,但是从音乐剧《猫》中,从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从他们梦幻般的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从生活以外的角度,审视自我和自我的生活。
就象下面的一段文字描述的那样:
在桀骜的独来独往中高贵着,在傲慢的灵性间我行我素的美丽着;
智慧、敏锐而带着些许凌厉的心扉可以在永无止境的奔忙中悠然自若;
放纵、忘我、酣畅淋漓的感受世界,享受着、付出着,肆无忌惮的生存;
一群猫,造物的禀赋,让她们成为猫。
《猫》是一个舞台奇观,从该剧一开始,它就用开场音乐告诉观众这是一部非凡之作。他巧妙的用猫的世界来隐喻人类的社会,这是一次关于世界观和人生态度的探讨。
2戏剧的表现形式
英国式芭蕾,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为主要表现风格。
a音乐《猫》中的舞蹈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优美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美。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b音乐剧《猫》中的音乐
《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多次获奖。现在《回忆》已经和《猫》剧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
c音乐剧《猫》中的戏剧。
韦伯非常注重音乐剧题材的选择,这是充分的考虑到音乐剧的另外一个要素:戏剧性。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在《猫》中,当衣衫褴褛的格里泽贝拉动情的唱出“回忆”(Memroy)时,那经典的旋律把这只饱受生活摧残,离群多年而又风光不在的老猫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她对美好生活的那份憧憬和盼望回到猫家族中的向往,把整部剧推向了最高潮。每当“回忆”的旋律响起,观众总是抱以热烈的掌声,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杰里科猫的一员,来共同庆祝格里泽贝拉被选中升上九重天获得新生。可见音乐为烘托剧情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些经典乐曲都在剧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每部音乐剧的标志和象征。\\
3 音乐的作用
此剧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些美妙的音乐,正是这些风格各异而又高度统一的音乐才把剧情一次又一次的推向高潮,让观众在惊喜和兴奋的同时完全融入到剧情当中,进入到曼妙的神话世界。
创造这个音乐神话的人正是当代音乐剧大师,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这位声名显赫的音乐家身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他曾四次获得托尼奖、四次Drama Desk奖、三次葛莱美奖以及五次劳伦斯•奥利弗奖。他的《猫》更是成为世界上演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音乐剧,正如这部音乐剧宣传海报上所写着的“Now And Forever”现在和永远,这也许是它经典地位的最好表达,它会续写自己的神话,吸引更多的观众。他开创了一个音乐剧的新时代,用他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着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音乐剧四大经典名作中竟有两部都是他创作的。无论是剧中气势辉宏的交响乐乐段还是温柔倾诉的优美旋律都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有许多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则。音乐是音乐剧中的灵魂,音乐标示了音乐剧的存在,而音乐剧也使得经典的音乐唱段得以流传经久不衰。音乐的出色与否决定了一部剧作能否成为传世的经典。让我们从音乐主题的选择、整体性、旋律性、戏剧性、多样性等几个宏观的方面来看韦伯音乐创作的特点:
一. 主题的选择。
韦伯的音乐剧创作非常注重题材的选择,他喜欢选择一些具有严肃的社会意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引起人们内心普遍共鸣的主题。因为这样的主题极具戏剧性、冲突性;这样,他的音乐创作就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把戏剧性的剧情用音乐连接起来。
二. 整体性。
音乐剧的创作非常讲究整体性。这是什么意思呢?音乐剧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音乐是其中贯穿始终的线索。从序曲到幕间音乐直至剧终谢幕的音乐,都需要有体现其整体性的音乐把它们完美的联系起来,一气呵成,使观众产生完美的整体感,而不是一首首毫无关联的歌曲大联唱。韦伯无疑具有这种过人的整体把握能力。从他的音乐剧中不难看出,作品的风格是一致的。韦伯的音乐是流行、摇滚和美声的综合体,使用不同的音乐语言不仅拓宽了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及范围,还巧妙的让人们接受了严肃题材的音乐剧也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轻音乐甚至是摇滚乐来诠释的观念。在配器上,他打破了管弦乐的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到音乐剧中,同时加入具有古典风格的合唱来渲染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以此来加强作品的时代感和表现力。要把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统一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的不好就是不伦不类。然而,在观众听来,韦伯是很善于处理这不同“种类”的音乐的,在他的剧中,不同的乐段和不同的场景、剧情珠联璧合,古典的、流行的、甚至是激进的摇滚乐都在同一部剧中依次亮相。我们感受到的这种结合是非常自然、统一的,并没有牵强的感觉。从演出的效果来看,观众并没有对这种尝试提出什么异议,反而是为他喝彩,可见他把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巧妙的解决了。这不由的让人产生一份敬佩之情。对于韦伯来说,那是一种游走于古典与流行中的自在与从容。
三. 旋律性。
旋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歌曲的灵魂。每一部成功的音乐剧必然有让观众难以忘怀的优美旋律。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经典的旋律才成就了剧作的不朽。这一点在古典歌剧中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正如当提到《图兰多》人们马上会想到“今夜无人入睡”、说起《卡门》我们就会想起“斗牛士之歌”。很多人也许对整部歌剧并不熟悉,然而说到其中的著名唱段,却是无人不知。可见,好的旋律对作品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旋律的创作最能体现作曲家的天才,几乎在韦伯所有的音乐剧作品中,都有几首歌曲成为经典。1978年上演的《艾薇塔》又一次引起了轰动。提到这部音乐剧,我们马上会想到“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著名的歌曲,歌曲情深意重,闻者无不为之动容,正是通过这首歌曲,人们知道了贝隆夫人的传奇故事。无论是充满矛盾、斗争的场面,还是轻松欢快的喜剧氛围抑或是温柔缠绵的倾诉,都在他神奇的笔下妙笔生花。听上去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出众的驾驭旋律的能力使他的作品总能让听者过耳难忘。但他并没有因为讨巧的旋律而丧失创作的艺术水准,这正是他的大量作品得以成为经典和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说到《猫》,这恐怕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一部音乐剧了,作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它在全球巡演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自1981年上演以来,一直到现在它还在继续自己的神话,它的足迹遍及世界的很多角落。伴随这部音乐剧的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回忆”,这首歌曲可以说是韦伯的代表作,是一首超越语言和地域限制而传遍全球的名作。它已经和《猫》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就在《猫》剧的现场,当“回忆”的旋律响起,包括笔者,全场的观众都情不自禁的长时间鼓掌,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据统计,有超过200位的各类艺术家都录制过它,被录制达600多次,包括芭芭拉•史翠珊、娜塔莉•科尔和多明戈等。当然,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韦伯的音乐才能不仅体现在音乐剧领域,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主题歌“永恒的朋友”也出自他的手笔,莎拉•布莱曼和卡雷拉斯的倾情演唱为之增色不少,也使这首歌曲家喻户晓。
四.戏剧性。
在上面已经提到韦伯非常注重音乐剧题材的选择,这是充分的考虑到音乐剧的另外一个要素:戏剧性。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在《歌剧院的幽灵》中,韦伯创新的引进了“音乐戏剧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把歌曲插入到对话当中,使他们成为连接剧情的线索。同时,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下,音乐剧中就包含了歌剧所有的要素,他不但大量的采用古典音乐的背景,用歌剧中的宣叙调,咏叹调来发展剧情,还使用一些大歌剧的片断,演员的演唱也必须用传统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其中的经典唱段和歌曲如“夜之歌”(The music of night),“想着我”(Think of me),“对你的渴求”(All I ask of you)等都极大的推进了剧情的发展。《艾薇塔》中同样有“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Argentina)这样的金曲,很好的完成音乐渲染剧情的任务。这些经典乐曲都在剧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每部音乐剧的标志和象征。
五.多样性。
这里主要是指韦伯创作风格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他有一种糅合各种音乐风格的能力。通常来讲懂严肃音乐的人一般都是专业学习音乐的,他们没有写作流行音乐的经验,也写不出具有流行味的音乐作品来。而懂流行音乐的人又往往缺少西方传统音乐需要的那种修养,没有驾驭大型戏剧音乐的能力。但是,音乐剧恰巧是这两者的结合,缺乏任何一种能力都不可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剧作曲家。韦伯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母是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他十九岁考入了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管弦乐编曲,严格的音乐训练使他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同时,年轻的他对那时在英国正大为流行的摇滚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不同风格的音乐成为他一直追求的艺术目标,他成功的做到了这些。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创作的时候没有觉的音乐剧和歌剧有什么不同;可能是因为我出生在20世纪,如果出生在18世纪,我可能就写歌剧了。”在他的音乐作品当中,音乐风格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限制,他大胆的使用一切可能的音乐元素,音乐风格也越来越难以简单的给出定义,时而是古典音乐,时而又是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拉丁舞曲等。他的最新作品《孟买之梦》再一次体现了他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与印度作曲家拉赫曼的合作是他试图将东方文明的魅力引入音乐剧的又一次大胆尝试,评论界对这部剧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评语,但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我相信人们会给韦伯一个的评判。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素养全面、艺术视野开阔的音乐家,他并不固守某一种艺术趣味,而是大胆的借鉴,使用各种各样的音乐素材,只要是可以恰当的表达音乐剧作品的需要,就把他们融入其中。这些都体现出韦伯作为艺术家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音乐功力。
韦伯不愧是一位音乐剧的革新者和大师,他为音乐剧开辟了宽广的艺术表现道路,并以自己的巨大成就开创了“现代派”的音乐剧流派。为当时处于低靡状态的音乐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成功崛起使英国音乐剧走向国际,和百老汇音乐剧分庭抗礼。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使自己的艺术有了不断发展的动力。这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精神和努力成为如今繁荣的英国音乐剧市场的重要基础。由于他的作品受到大众的喜爱,客观上,还帮助音乐剧这种剧场艺术真正走入了大众的生活。他的作品影响着与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无数音乐剧作曲家,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他们永远可以在韦伯的作品中找到新的素材,新的视角。
❹ 音乐剧猫除了回忆还有哪些经典片段
《猫》既然能称得上经典音乐剧,就一定有它经典的原因。
《回忆》这首歌是最被大众所熟知的一首歌曲,它在剧中也出现了不止一次。也是《猫》要表达善意宽容的思想时最重要的一段,它在全剧中共出现四次,每一次都有“变化”,格瑞泽贝拉由沉溺过去到打开自己,猫族成员对她由抗拒厌恶到变得宽容接纳,是这样的铺垫和渐变使得最后一曲《回忆》变得更加感动人心。
而《猫》不只是一首《回忆》,这部音乐剧还有许多经典片段也非常值得一看。
例如魔术猫的32圈稳妥而又轻盈的挥鞭舞;剧院猫回忆过去时上演的那出“海盗猫大战暹罗猫”的戏中戏,非常感人;保姆猫的热情欢快的踢踏舞;两只小偷猫调皮机灵的唱段,那段“风火轮”的动作配合的非常默契;“猫的命名”那段,猫会下台和观众互动也很有趣;等等等等
这部音乐剧里的舞蹈音乐元素非常多,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凝重华丽的芭蕾舞、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每个精彩的舞蹈段落都博得了全场欢呼。
另外,演员们在台上跳的生龙活虎,歌声也四平八稳,这样一直处于很高水平的稳定的演唱水准,也常常让人误以为是有录好的CD按脚本播放,偶尔演员们的喘息声,鼻息声,才让观众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是现场真唱!
总之,很多经典段落光说是觉不出什么,只有到现场感受才能领略到它的魅力。现在中文版首演季快要收尾了,在北京世纪剧院还在上演,有机会一定要去感受一下呢。
❺ 歌剧《猫》既主题曲《回忆》在哪儿找
试听地址:http://www.zz.hlw.cn/lu/image/mp3/Memory.ram
永远的《回忆》
比起其它著名的音乐剧,中国听众最熟悉的一定是《猫》。原因不在其它,而在于剧中一首歌的力量,那就是《回忆》。自《猫》诞生以来,《回忆》这首歌就开始传播四海,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一下就能抓住人们的心。大多数人也是听了《回忆》之后才知道有《猫》这出音乐剧。看《猫》,很大一部分人会关注这首令人动容的歌曲,不管其它时候《猫》怎幺跳怎幺舞怎幺闹,演唱《回忆》的时候都是演员最深情、观众最感动的时刻,这也使得该剧更具有生命的意味和充满哲理的想象。
《回忆》这首歌是由剧中的主角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在剧中所占的份量,可以说,它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因为所有的猫对“格里泽贝拉”的看法都将在这首歌后发生改变,如果这首歌不感人,无疑就是全剧的失败。
据说在临近首演的时候,导演依然对剧中高潮点的音乐不够满意。他总觉得这个音乐应该是一首更感人,更能让观众投入的歌曲。韦伯起先并不愿意重写,但最后还是听从了导演的要求。第二天早上,韦伯在钢琴上给导演弹奏了他整晚熬夜写作的音乐。导演听完后,对旁边的人说:「请你们记住这一刻,因为你们听到的,就是一首能被称为传奇的乐曲。」这首曲子,就是《回忆》。在当时,《回忆》还没有歌词,只是一个旋律。为此,导演找了三位词作者写作歌词,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导演看时间已经不多,于是决定自己来写作《回忆》的歌词。他来到自己在乡下的别墅,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重读艾略特的诗集,借用了艾略特的另一首诗作《风夜狂想曲》为参照,写出了这首动人心魄的《回忆》。
事实证明,这首《回忆》确实起到了感化人心,支撑剧情和终结全剧的效果。每个听众听完了《回忆》后都会心满意足地哼着《回忆》的旋律踏上回家的路。至今,全球已有250位艺术家录制了《回忆》,其中既有流行歌星,也有古典明星,包括芭芭拉?史翠珊(Barbara Streisand),贝里?马尼洛(Barry Manilow)和多明戈(Placido Domingo)等。《猫》剧的音像和唱片销售在全球也已经突破了4千万张。
《回忆》--Memory
词:Trevor Nunn 曲:Andrew Lloyd Webber
Midnight, 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午夜、路上寂静无声)
Has the moon lost her memory(月亮也褪去记忆了吗?)
She is smiling alone(她笑得多孤寂)
In the lamplight(街灯下)
The withered leaves collect at my feet(枯叶在我的脚下堆积)
And the wind begins to moan(风儿也开始哀鸣)
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回忆,当我独自在月光里)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我的笑只在往昔)
I was beautiful then(那时我多幺美丽)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回忆当时才知快乐是什幺)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让回忆重新降临)
Daylight,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晨曦中,我等待太阳升起)
I must think of a new life(我要为未来思虑)
And I mustn't give in(而我不能放弃)
When the dawn comes(当黎明到来)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今夜也将会成为回忆)
And a new day will begin(新的一天就要开启)
Burnt out ends of smoky days(每日都像燃烧的烟雾)
The stale, cold smell of morning(霉味充满着清晨的空气)
The street lamp dies(街灯熄灭了)
Another night is over(又是一夜过去)
Another day is dawning(又是一个黎明将至)
Touch me, it's so easy to leave me(靠近我,离开我多幺容易)
All alone with the memory of my days in the sun(让我独自回忆,回忆昨日美丽)
If you touch me(如果你靠近我)
You'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你将明白快乐的意义)
Look! A new day has begun(看!新的一天已经来临)
编曲小记
已经记不得第一次听到这首《回忆》是什幺时候的事了?(不过肯定是在1981年5月11日之后)印象中最初是透过收音机收听芭芭拉?史翠珊(Barbara Streisand)的演唱,实话说、当时只是觉得好听,但说不上感动(可能当时年纪还轻无法体会歌中的含意吧)。而后复经过了许多年,某日在台北的唱片行见到了一张安德鲁?劳德?韦伯的音乐剧精选CD,看到其中有《回忆》这首歌曲,同时还有《歌剧魅影》、《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等韦伯的经典之作,而且都是原汁原味的「原唱版」,于是带回家小心翼翼的拆开CD封套,一首一首歌曲的逐一品味,就在《回忆》的歌声响起时,我立刻就被英国女歌手依莲?派吉(Elaine Paige)如天籁般的嗓音深深吸引,当下我便决定要将这首歌曲改编用吉他演奏。自1997年,《回忆》做为我的音乐会返场曲目以来,每每在音乐会后总会有不少爱好者向我索要乐谱,足见此曲确实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此次借由《吉他中国》发表,除可省去我一再复印的劳顿希望可以一飨所有的吉他爱好者,也希望可以一飨所有的吉他爱好者!
演奏提示
首先就像演奏所有的作品一样,在演奏每一首作品之前一定要做一些「功课」,这些功课包括对作品的概括认识(作曲家生平、创作背景、曲式、和声),其次就是作品的实质感情内容,诉求的表达情境,最后才是研究谱面上的左右手运指法,决定音乐的处理。如同我们在弹奏《卡门》一样,如果我们连作曲家比才是谁?卡门是谁?它所使用的素材、音乐创作手法和歌曲的歌词内容都不清楚的话,又如何能弹奏出《卡门》应有的韵味呢?
当然这些工作都齐备了也不一定表示就能弹出动人心弦的音乐,因为所有的科学研究最终还是必须回归到音乐性的表现上,而这种音乐性的表现既是主观的情感表达,更重要的是对美的客观感应和接受是否与主观条件达成一种平衡、和谐、或称共鸣更合适吧!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演奏者如果不能感动自己就绝不可能感动别人,而能感动自己的演奏者也未必能感动听众,因为演奏者自身对美的感应和标准是否与“众”的水平一样,这恐怕唯有通过音乐会这种形式才能检验得出吧?
言归正传,如前文介绍,《回忆》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歌词内容感人至深的音乐,所以在演奏时首先一定要充分的把旋律的歌唱性和音色掌握好。节奏方面,8/12的拍子其实也可以将它视为4/4拍来弹奏(就是三连音 、三个八分音符为一拍);除此,演奏的速度虽然提示着「自由」,但这个自由并不是表示演奏时可以随意变换速度,而是指在演奏中应当充分运用弹性速度(rubato)来增加音乐的张力和感染力。
技巧方面,唯一可以多所着墨的只有封闭和弦及泛音,编曲时因为考虑到乐器的共鸣和转调(D大调和A大调是吉他可以得到最佳音响共鸣的调性),加上原曲旋律及和声进行的需要,所以封闭和弦使用得较为频繁也就在所难免,不过这些封闭和弦都不是非常复杂的,只要稍加练习应该都能驾轻就熟的应付裕如。至于结尾处的泛音,并不一定全部都要使用人工泛音,有些连接或把位变换的地方也可以采用自然泛音。
最后一点,在这个编曲有两个转调处(D→A,A→D)的过门音阶,此处最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即兴演奏(Improvisation),不过长度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的即兴演奏,往往可以使音乐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气氛和感动,并且为每一个人的音乐生活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❻ 音乐剧《猫》中《回忆》这段旋律出现了几次
第一个问题:三次
第一次:魅力猫Grizabella在第二次上场时唱的
第二次:小猫Jemima在gus回忆之前唱回的
第三次:魅答力猫Grizabella最后一次上场和Jemima一起唱的
第二个问题:
《MEMORY》第一次唱的时候场上有两个演员,分别是领袖猫old d和魅力猫Grizabella。
第二次唱的时候所有演员都在(除了犯罪猫Macavity,富贵猫巴斯特弗琼斯和魅力猫Grizabella)
第三次唱的时候也基本上是所有演员(除了犯罪猫Macavity,富贵猫巴斯特弗琼斯,和剧院猫Gus)
第三个问题:猫里面的演员每个版本和每个版本的都有所不同,DvD里面应该是有36只左右的猫,剧院版本的我就不知道了
❼ 通过音乐剧(cat)中三次唱回忆有什么不同的情感
<回忆>这首歌是由剧中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在剧中所占的份量,可以说,它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因为所有的猫对“格里泽贝拉”的看法都将在这首歌后发生改变,如果这首歌不感人,无疑就是全剧的失败。
在当时,《回忆》还没有歌词,只是一个旋律。同其他《猫》中的歌曲不同,《回忆》并不是根据艾略特的诗作编写的,也没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诗。为此,努恩找了三位词作者写作《回忆》的歌词,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努恩看时间已经不多,于是决定自己来写作《回忆》的歌词。他来到自己在乡下的别墅,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重读艾略特的诗集,借用了艾略特的另一首诗作《风夜狂想曲》()为参照,写出了这首动人心魄的《回忆》,也更明确了整部《猫》的主题。格里泽贝拉猫成为了《猫》剧的感情出口。她在《回忆》里表达了她遭受的痛苦,她曾经的快乐和美丽,以及最后对温暖的渴望。简单的歌词中传达了太多的情感。
❽ 歌曲《回忆》是哪部音乐剧的插曲
《回忆》这首歌是音乐剧《猫》的插曲。
这首歌是由剧中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在剧中所占的份量,可以说,它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因为所有的猫对“格里泽贝拉”的看法都将在这首歌后发生改变,如果这首歌不感人,无疑就是全剧的失败。
据说在首演已经临近的时候,导演努恩依然对剧中这个高潮点的音乐不够满意。他总觉得这个音乐还撑不起整部剧目,应该是一首更感人,更能让观众投入的歌曲。韦伯起先并不愿意重写,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听从了导演的要求。他当时告诉努恩,不要对下一首抱太大的希望。第二天早上,韦伯在钢琴上给努恩弹奏了他整晚熬夜写作的音乐。努恩听完后,对旁边的人说:“请你们记住这一刻,因为你们听到的,就是一首能被称为传奇的乐曲。”这首曲子,就是后来在音乐剧中流传最广的《回忆》。
在当时,《回忆》还没有歌词,只是一个旋律。同其他《猫》中的歌曲不同,《回忆》并不是根据艾略特的诗作编写的,也没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诗。为此,努恩找了三位词作者写作《回忆》的歌词,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努恩看时间已经不多,于是决定自己来写作《回忆》的歌词。他来到自己在乡下的别墅,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重读艾略特的诗集,借用了艾略特的另一首诗作《风夜狂想曲》()为参照,写出了这首动人心魄的《回忆》,也更明确了整部《猫》的主题。格里泽贝拉猫成为了《猫》剧的感情出口。她在《回忆》里表达了她遭受的痛苦,她曾经的快乐和美丽,以及最后对温暖的渴望。简单的歌词中传达了太多的情感。
❾ 音乐剧《猫》的主题曲回忆怎么样,请赏析
戏剧内涵:
音乐剧《猫》在海外20年的狂潮不衰,除了作品本身的精纯以外,更多的还应该归功于《猫》剧所倡导的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和这种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对应的人群。猫的伶俐、猫的乖张、猫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的吸引着人们,从猫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定位,这是个奇特的发现过程,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活与一只猫咪的生活做比,但是从音乐剧《猫》中,从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从他们梦幻般的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从生活以外的角度,审视自我和自我的生活。
就象下面的一段文字描述的那样:
在桀骜的独来独往中高贵着,在傲慢的灵性间我行我素的美丽着;
智慧、敏锐而带着些许凌厉的心扉可以在永无止境的奔忙中悠然自若;
放纵、忘我、酣畅淋漓的感受世界,享受着、付出着,肆无忌惮的生存;
一群猫,造物的禀赋,让她们成为猫。
《猫》是一个舞台奇观,从该剧一开始,它就用开场音乐告诉观众这是一部非凡之作。他巧妙的用猫的世界来隐喻人类的社会,这是一次关于世界观和人生态度的探讨。
2戏剧的表现形式
英国式芭蕾,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为主要表现风格。
a音乐《猫》中的舞蹈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优美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美。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b音乐剧《猫》中的音乐
《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多次获奖。现在《回忆》已经和《猫》剧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
c音乐剧《猫》中的戏剧。
韦伯非常注重音乐剧题材的选择,这是充分的考虑到音乐剧的另外一个要素:戏剧性。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在《猫》中,当衣衫褴褛的格里泽贝拉动情的唱出“回忆”(Memroy)时,那经典的旋律把这只饱受生活摧残,离群多年而又风光不在的老猫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她对美好生活的那份憧憬和盼望回到猫家族中的向往,把整部剧推向了最高潮。每当“回忆”的旋律响起,观众总是抱以热烈的掌声,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杰里科猫的一员,来共同庆祝格里泽贝拉被选中升上九重天获得新生。可见音乐为烘托剧情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些经典乐曲都在剧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每部音乐剧的标志和象征。\\
3 音乐的作用
此剧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些美妙的音乐,正是这些风格各异而又高度统一的音乐才把剧情一次又一次的推向高潮,让观众在惊喜和兴奋的同时完全融入到剧情当中,进入到曼妙的神话世界。
创造这个音乐神话的人正是当代音乐剧大师,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这位声名显赫的音乐家身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他曾四次获得托尼奖、四次Drama Desk奖、三次葛莱美奖以及五次劳伦斯•奥利弗奖。他的《猫》更是成为世界上演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音乐剧,正如这部音乐剧宣传海报上所写着的“Now And Forever”现在和永远,这也许是它经典地位的最好表达,它会续写自己的神话,吸引更多的观众。他开创了一个音乐剧的新时代,用他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着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音乐剧四大经典名作中竟有两部都是他创作的。无论是剧中气势辉宏的交响乐乐段还是温柔倾诉的优美旋律都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有许多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则。音乐是音乐剧中的灵魂,音乐标示了音乐剧的存在,而音乐剧也使得经典的音乐唱段得以流传经久不衰。音乐的出色与否决定了一部剧作能否成为传世的经典。让我们从音乐主题的选择、整体性、旋律性、戏剧性、多样性等几个宏观的方面来看韦伯音乐创作的特点:
一. 主题的选择。
韦伯的音乐剧创作非常注重题材的选择,他喜欢选择一些具有严肃的社会意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引起人们内心普遍共鸣的主题。因为这样的主题极具戏剧性、冲突性;这样,他的音乐创作就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把戏剧性的剧情用音乐连接起来。
二. 整体性。
音乐剧的创作非常讲究整体性。这是什么意思呢?音乐剧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音乐是其中贯穿始终的线索。从序曲到幕间音乐直至剧终谢幕的音乐,都需要有体现其整体性的音乐把它们完美的联系起来,一气呵成,使观众产生完美的整体感,而不是一首首毫无关联的歌曲大联唱。韦伯无疑具有这种过人的整体把握能力。从他的音乐剧中不难看出,作品的风格是一致的。韦伯的音乐是流行、摇滚和美声的综合体,使用不同的音乐语言不仅拓宽了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及范围,还巧妙的让人们接受了严肃题材的音乐剧也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轻音乐甚至是摇滚乐来诠释的观念。在配器上,他打破了管弦乐的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到音乐剧中,同时加入具有古典风格的合唱来渲染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以此来加强作品的时代感和表现力。要把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统一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的不好就是不伦不类。然而,在观众听来,韦伯是很善于处理这不同“种类”的音乐的,在他的剧中,不同的乐段和不同的场景、剧情珠联璧合,古典的、流行的、甚至是激进的摇滚乐都在同一部剧中依次亮相。我们感受到的这种结合是非常自然、统一的,并没有牵强的感觉。从演出的效果来看,观众并没有对这种尝试提出什么异议,反而是为他喝彩,可见他把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巧妙的解决了。这不由的让人产生一份敬佩之情。对于韦伯来说,那是一种游走于古典与流行中的自在与从容。
三. 旋律性。
旋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歌曲的灵魂。每一部成功的音乐剧必然有让观众难以忘怀的优美旋律。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经典的旋律才成就了剧作的不朽。这一点在古典歌剧中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正如当提到《图兰多》人们马上会想到“今夜无人入睡”、说起《卡门》我们就会想起“斗牛士之歌”。很多人也许对整部歌剧并不熟悉,然而说到其中的著名唱段,却是无人不知。可见,好的旋律对作品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旋律的创作最能体现作曲家的天才,几乎在韦伯所有的音乐剧作品中,都有几首歌曲成为经典。1978年上演的《艾薇塔》又一次引起了轰动。提到这部音乐剧,我们马上会想到“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著名的歌曲,歌曲情深意重,闻者无不为之动容,正是通过这首歌曲,人们知道了贝隆夫人的传奇故事。无论是充满矛盾、斗争的场面,还是轻松欢快的喜剧氛围抑或是温柔缠绵的倾诉,都在他神奇的笔下妙笔生花。听上去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出众的驾驭旋律的能力使他的作品总能让听者过耳难忘。但他并没有因为讨巧的旋律而丧失创作的艺术水准,这正是他的大量作品得以成为经典和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说到《猫》,这恐怕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一部音乐剧了,作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它在全球巡演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自1981年上演以来,一直到现在它还在继续自己的神话,它的足迹遍及世界的很多角落。伴随这部音乐剧的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回忆”,这首歌曲可以说是韦伯的代表作,是一首超越语言和地域限制而传遍全球的名作。它已经和《猫》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就在《猫》剧的现场,当“回忆”的旋律响起,包括笔者,全场的观众都情不自禁的长时间鼓掌,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据统计,有超过200位的各类艺术家都录制过它,被录制达600多次,包括芭芭拉•史翠珊、娜塔莉•科尔和多明戈等。当然,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韦伯的音乐才能不仅体现在音乐剧领域,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主题歌“永恒的朋友”也出自他的手笔,莎拉•布莱曼和卡雷拉斯的倾情演唱为之增色不少,也使这首歌曲家喻户晓。
四.戏剧性。
在上面已经提到韦伯非常注重音乐剧题材的选择,这是充分的考虑到音乐剧的另外一个要素:戏剧性。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在《歌剧院的幽灵》中,韦伯创新的引进了“音乐戏剧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把歌曲插入到对话当中,使他们成为连接剧情的线索。同时,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下,音乐剧中就包含了歌剧所有的要素,他不但大量的采用古典音乐的背景,用歌剧中的宣叙调,咏叹调来发展剧情,还使用一些大歌剧的片断,演员的演唱也必须用传统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其中的经典唱段和歌曲如“夜之歌”(The music of night),“想着我”(Think of me),“对你的渴求”(All I ask of you)等都极大的推进了剧情的发展。《艾薇塔》中同样有“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Argentina)这样的金曲,很好的完成音乐渲染剧情的任务。这些经典乐曲都在剧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每部音乐剧的标志和象征。
五.多样性。
这里主要是指韦伯创作风格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他有一种糅合各种音乐风格的能力。通常来讲懂严肃音乐的人一般都是专业学习音乐的,他们没有写作流行音乐的经验,也写不出具有流行味的音乐作品来。而懂流行音乐的人又往往缺少西方传统音乐需要的那种修养,没有驾驭大型戏剧音乐的能力。但是,音乐剧恰巧是这两者的结合,缺乏任何一种能力都不可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剧作曲家。韦伯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母是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他十九岁考入了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管弦乐编曲,严格的音乐训练使他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同时,年轻的他对那时在英国正大为流行的摇滚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不同风格的音乐成为他一直追求的艺术目标,他成功的做到了这些。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创作的时候没有觉的音乐剧和歌剧有什么不同;可能是因为我出生在20世纪,如果出生在18世纪,我可能就写歌剧了。”在他的音乐作品当中,音乐风格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限制,他大胆的使用一切可能的音乐元素,音乐风格也越来越难以简单的给出定义,时而是古典音乐,时而又是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拉丁舞曲等。他的最新作品《孟买之梦》再一次体现了他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与印度作曲家拉赫曼的合作是他试图将东方文明的魅力引入音乐剧的又一次大胆尝试,评论界对这部剧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评语,但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我相信人们会给韦伯一个的评判。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素养全面、艺术视野开阔的音乐家,他并不固守某一种艺术趣味,而是大胆的借鉴,使用各种各样的音乐素材,只要是可以恰当的表达音乐剧作品的需要,就把他们融入其中。这些都体现出韦伯作为艺术家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音乐功力。
韦伯不愧是一位音乐剧的革新者和大师,他为音乐剧开辟了宽广的艺术表现道路,并以自己的巨大成就开创了“现代派”的音乐剧流派。为当时处于低靡状态的音乐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成功崛起使英国音乐剧走向国际,和百老汇音乐剧分庭抗礼。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使自己的艺术有了不断发展的动力。这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精神和努力成为如今繁荣的英国音乐剧市场的重要基础。由于他的作品受到大众的喜爱,客观上,还帮助音乐剧这种剧场艺术真正走入了大众的生活。他的作品影响着与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无数音乐剧作曲家,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他们永远可以在韦伯的作品中找到新的素材,新的视角。
❿ 急求歌剧猫歌曲回忆的听后感
6段音乐剧《猫》主题曲《回忆》的听后感:
1、 《memory》一曲,出自魅力猫“格里泽贝拉”之口,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母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回忆起自己年轻离家前的美貌非凡和幸福,凄楚地缓缓唱起这首歌,曲调忧郁、深沉,似从天幕中倾泻下来的星辉,当她再次唱起回忆歌,第三次请求族群让她回归家族,她的请求被答应了,而且最终被选定上九重天的猫也正巧是她.....这首歌在全剧所占的分量,是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因为所有的猫对她的看法都在这首歌后发生改变,如果这首歌不感人,无疑就是全剧的失败。
2、Memory,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词,读起来很好听。但我一直不知道,那首我那么熟悉的旋律,歌名就叫《Memory》。
直到几年前,看电视上的片断,正在演《Cats》。我简直惊呆了,那么喜欢的旋律,那么熟悉的旋律,竟然就是《Cats》里的。
然后我到处去找它的盗版碟。因为我在音像店里看到过正版的,一百多,好贵啊,我不买盗版,就买打口,因为都不贵。还没经济能力之前,暂时不要把自己搞得太过于贫困了~~
终于有一天,忘了是在哪个不知名的小店,买到了双碟装的原声CD,拿回家,就只听《Memory》,反反复复,直到歌词也记得。
我不太喜欢Sarah Brightman的版本,说实话我不喜欢她的声音和发音。我喜欢Carreras的。
其实这首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歌,起码有几百个人翻唱过了,齐豫也唱过,我第一次知道这首歌叫《Memory》,就是听她唱。那次她穿一袭长衣,光脚,头发完全自然的披下来,站在舞台上闭着眼睛唱。我当时想,这就是遗传吧,姐姐声音这么好,弟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Memory》的歌词我一直贴在卫生间,正对马桶,实在不雅。但我每次坐在马桶上就想唱这首歌。歌词写得好,就当是首诗吧。
3、内心一直很感动,尤其是听到熟悉的旋律,memory,霎那间觉得这个世界安静下来,只听到一只猫在婉声低泣。我甚至看到了她脸上那些因年华逝去的悲伤。
每个人终究会去,只是在我们风光不再时,也要挺起胸抬起头,唱一首Memory
4、今天在音乐课上,因为看音乐剧《猫》再次听到这首歌,熟悉到几乎落泪。
很久很久以前,就听过。在一个我很熟悉,很爱的亲人的身边,在逐渐远去的同年里,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曾这样熟悉地静静聆听这首歌。
《Memory》。尽管那时的我还那样年幼。尽管那时并不懂因为。尽管只有一次。尽管记忆在模糊着。曲调仍这样熟悉。仿佛能够听见这样的声音。那曾经的自己的低语。
不要留下我一个人。
人在寂寞时就会变得回忆。
那段时光有多美好。
不要走,不要离开。
一切仍然在继续。
谢谢你,曾伴我同行。
5、永远的《回忆》
比起其它著名的音乐剧,中国听众最熟悉的一定是《猫》。原因不在其它,而在于剧中一首歌的力量,那就是《回忆》。自《猫》诞生以来,《回忆》这首歌就开始传播四海,那如泣如诉的旋律,往往能在第一时间俘获人心。很大一部分人会关注这首令人动容的歌曲,不管其它时候《猫》怎幺跳怎么舞怎么闹,演唱《回忆》的时候都是演员最深情、观众最感动的时刻,这也使得该剧更具有生命的意味和充满哲理的想象。
《回忆》这首歌是由剧中的主角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歌在剧中所占的份量,可以说,它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因为所有的猫对“格里泽贝拉”的看法都将在这首歌后发生改变,如果这首歌不感人,无疑就是全剧的失败。
然而猫剧是如此的成功,回忆也是如此的动人。以至于每一个认真倾听回忆的人都会找到共鸣。魅力猫曾经的韶华已经化作过眼云烟,痛苦卑贱的生活折磨得她痛苦不堪。然而她既没有沉溺于那曾经美丽的幻想般的回忆,也没有被那些悲惨绝望的记忆所埋没。无论对过去的感慨有多么深沉凝重,明天总是新的一天。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And the new day will begin. 这是永远对明天充满希望永不言放弃的光明之歌,也是所有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的伟大意志的体现。正是这首歌,使所有的猫们为之动容,并推举她上了天堂;也正是这首歌,将全剧的气氛推向高潮,让所有的人体会到回忆的虚幻和未来的真实,使每个人懂得如何从缥缈的过去中汲取力量,为每一个明天而努力不息,让每个明天都能成为美丽的回忆。
6、Memory 这一首歌给人的感觉是惊鸿一瞥的,一见钟情的,惊艳的。当你刚刚一听到这首歌的第一句,或者其中的一句的几秒钟内,你就会爱上它,然后疯狂的寻找它,然后发现它,看它,反复听它 寻找它的不同版本。这是很多人听到memory的共同经验。很多人说这首歌是最出彩的,说没有这首歌猫剧是不成功的。也不无道理,这首先是一种旋律上的美和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