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讨论的问题是什么
一、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类型 2012年月,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八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呼应,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在这次研讨会上,针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类型,南师大许卓娅教授提出了新的看法,那就是:在倡导教学游戏化的背景下,把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划分为歌唱、律动及奏乐三种类型更为恰当(传统上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和音乐游戏五类)。 对这样的分类方法,我是非常赞同的。一方面,因为音乐活动是一种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离不开欣赏、感知、体验、表现、创造等过程,也是就说,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应该蕴含音乐欣赏的体验,如歌唱、韵律、打击乐活动,前期都离不开对音乐的欣赏。另一方面,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幼儿的学习应该是游戏化的,反过来说,好的游戏本身就是学习活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游戏活动。所以,把幼儿园音乐活动划分为歌唱、律动及奏乐三种类型,并非不要或不重视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而是更加强调对音乐的感知和音乐教学的游戏化。 二、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 说到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很多老师都觉得难以把握,主要是对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度”较难把握,如何兼顾目标的全面性也较难处理。对此,许卓娅教师就“设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学活动目标”这一问题,做了详细而生动的阐述。许教授认为,教学目标设置的第一重要原则是:使音乐活动真正能够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媒介。这个观点,其实也提示我们,任何领域的教学活动,其最终落脚点都是促进个体(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落实这个目标,音乐教学活动应力争突出幼儿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要求:(1)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学习品质;(2)获得学习技能、策略与发展学习品质;(3)发展情感以及积极的个性、社会性品质。这样的目标内容,应该是非常全面的。至于具体怎么表述每一块的目标,许教授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对教师提出和撰写音乐活动目标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一是目标要具体明确,体现审美要求。如:在第一块“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学习品质”目标内容上,教师首先要审视音乐作品蕴含的音乐、舞蹈技能;思考、体验这些知识、技能在该作品中的审美含义;还须慎重推敲,在何种程度上操作才能使这些知识技能对本班幼儿产生有真实意义的挑战。就拿中班歌曲《小熊过桥》来说吧,在面对歌曲中的休止符,很多老师只会提出“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的目标要求,这样的处理过于简单、笼统。而审视一下休止符在两段歌曲中的不同审美意义,我们就能发现,第一段的休止符表现的是小熊紧张、害怕的心理,第二段的休止符则表现了妈妈鼓励小熊不要害怕的坚定语气。所以,我们不妨把第一条目标改为“进一步理解和表现休止在歌曲中的含义,尝试用较弱力度的停顿和较强力度的停顿分别表现小熊害怕及妈妈鼓励时的不同语气和心情。”这样的目标,细致而有操作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能关注到幼儿演唱歌曲时的审美表现,而不会仅仅停留于让幼儿“学会演唱”这一很浅的层面。 二是目标要指向于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小班的音乐活动“数豆豆”,其第二条目标就是“通过观察游戏玩法,分辨并逐步掌握游戏的规则和变化”。这条目标中,蕴含的学习能力是“会观察、会发现”,能够“分辨变化”并掌握规则,而“观察、发现、分辨”的背后是要求幼儿能够专注于活动,专注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对活动有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都是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关于教学过程中游戏手段的运用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不好玩的教学活动变得好玩一些”,而“游戏化”的关键在于“化”,即在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将一些“游戏形式”转变为能够让幼儿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游戏状态”,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爱美之心
『贰』 什么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全面发展
一、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类型 2012年12月,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八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呼应,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在这次研讨会上,针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类型,南师大许卓娅教授提出了新的看法,那就是:在倡导教学游戏化的背景下,把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划分为歌唱、律动及奏乐三种类型更为恰当(传统上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和音乐游戏五类)。 对这样的分类方法,我是非常赞同的。一方面,因为音乐活动是一种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离不开欣赏、感知、体验、表现、创造等过程,也是就说,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应该蕴含音乐欣赏的体验,如歌唱、韵律、打击乐活动,前期都离不开对音乐的欣赏。另一方面,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幼儿的学习应该是游戏化的,反过来说,好的游戏本身就是学习活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游戏活动。所以,把幼儿园音乐活动划分为歌唱、律动及奏乐三种类型,并非不要或不重视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而是更加强调对音乐的感知和音乐教学的游戏化。 二、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 说到音乐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很多老师都觉得难以把握,主要是对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度”较难把握,如何兼顾目标的全面性也较难处理。对此,许卓娅教师就“设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学活动目标”这一问题,做了详细而生动的阐述。许教授认为,教学目标设置的第一重要原则是:使音乐活动真正能够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媒介。这个观点,其实也提示我们,任何领域的教学活动,其最终落脚点都是促进个体(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落实这个目标,音乐教学活动应力争突出幼儿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要求: (1)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学习品质; (2)获得学习技能、策略与发展学习品质; (3)发展情感以及积极的个性、社会性品质。这样的目标内容,应该是非常全面的。至于具体怎么表述每一块的目标,许教授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对教师提出和撰写音乐活动目标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一是目标要具体明确,体现审美要求。如:在第一块“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学习品质”目标内容上,教师首先要审视音乐作品蕴含的音乐、舞蹈技能;思考、体验这些知识、技能在该作品中的审美含义;还须慎重推敲,在何种程度上操作才能使这些知识技能对本班幼儿产生有真实意义的挑战。就拿中班歌曲《小熊过桥》来说吧,在面对歌曲中的休止符,很多老师只会提出“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的目标要求,这样的处理过于简单、笼统。而审视一下休止符在两段歌曲中的不同审美意义,我们就能发现,第一段的休止符表现的是小熊紧张、害怕的心理,第二段的休止符则表现了妈妈鼓励小熊不要害怕的坚定语气。所以,我们不妨把第一条目标改为“进一步理解和表现休止在歌曲中的含义,尝试用较弱力度的停顿和较强力度的停顿分别表现小熊害怕及妈妈鼓励时的不同语气和心情。”这样的目标,细致而有操作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能关注到幼儿演唱歌曲时的审美表现,而不会仅仅停留于让幼儿“学会演唱”这一很浅的层面。 二是目标要指向于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小班的音乐活动“数豆豆”,其第二条目标就是“通过观察游戏玩法,分辨并逐步掌握游戏的规则和变化”。这条目标中,蕴含的学习能力是“会观察、会发现”,能够“分辨变化”并掌握规则,而“观察、发现、分辨”的背后是要求幼儿能够专注于活动,专注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对活动有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都是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关于教学过程中游戏手段的运用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不好玩的教学活动变得好玩一些”,而“游戏化”的关键在于“化”,即在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将一些“游戏形式”转变为能够让幼儿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游戏状态”,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爱美之心。许卓娅教授从世界传统儿童民间游戏实例中归纳
『叁』 幼儿园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方式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学习的乐趣 毕竟小孩子不会安静坐著听课的
『肆』 幼儿时期为何要鼓励游戏化教学这有何意义或作用
有很多父母会把孩子很小的时候放到幼儿园里面去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时期最适合跟这些幼师或者是小孩子们进行一些玩耍。但是在小区里或者是在家里,并没有这些孩子们相聚在一起,所以把小孩子们放在幼儿时期的时候,那放在幼儿园里教育也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们不愿意去上幼儿园或者是非常抵制去上学,主要还是因为孩子们不想被困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
所以孩子们在幼儿时期一定要注重他们的游戏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更好的去从游戏中去接收知识,也能够达到了早教的目的。很多孩子们很乐意跟身边的朋友或者是跟老师玩游戏,但是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也有利于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去接受知识,也能够让让他们产生非常深刻的记忆。另外一些家长也可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待孩子要采取这种游戏化的教学,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娱乐轻松的方式,跟孩子们进行知识上面的灌输,也能够让他们更好的主动接受。
『伍』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音乐游戏
教师在主题背景下指导小班幼儿游戏时,应灵活指导,尊重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选择表演的内容要符合开展的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故事、童话的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表演内容的教材上一是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是故事或童话要短小、浅易、易懂,对引起幼儿兴趣的,能说明一个简单道理的。比如:在“拔萝卜”故事中,词句重复较多,便于幼儿的理解记忆。同时“拔萝卜”的动作也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指导幼儿表演游戏时,教师要先为幼儿选择主题活动中学过的故事、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情节和人物的特点,让幼儿充分的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其次还要选择一些生活常规方面的简单的情境表演;孩子们喜欢生活化的表演。
『陆』 如何开展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活动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新《纲要》提出艺术的目标在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而现实教学中真是如此的在开展吗,我将以观察到的现实音乐教学做以探讨。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有效性以及音乐活动的重要性。 1.有效性的开展,在个体音乐活动中的外部显示特征是指本活动是否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而教学目标的重点又是否正确科学,有没有体现对孩子的乐趣培养。 2.所谓有效性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就要先知道音乐活动的重要性,幼儿从中可以发展情感和美感,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当幼儿参与表演和动手实践体验时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培养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基本音乐能力。既然音乐教育对幼儿健康发展有着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教师组织的每个音乐活动就要打动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累孩子的音乐技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有利于其它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提出音乐活动要有效的开展,让幼儿乐于学习,自由发挥想像和创造。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存在严重滞后现象。 音乐教育是愉悦孩子身心的教育,它的教育不像语言表白那样直接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可是教育跟不上新理念,还停留在“教他学教他做”的现象处处可见。 现象 1.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关心幼儿会不会唱歌曲,乐队的节奏是否整齐,舞蹈动作跟教师教的是否一致。但大多数的结果都是在教第一遍时,幼儿还有点兴趣,第二遍就开始嘻嘻哈哈,注意力已经分散,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成为幼儿自主进行音乐活动的积极者,支持者,发掘者,只是个命令者,指挥者,监督者,教师较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及帮助形成良好的、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不了解幼儿,也不观察幼儿的需要,只一味的牵引着小朋友,小朋友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现象 2.选择音乐题材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 ,忽视慎重筛选。 如一首《大中国》,不加修改的让小朋友学唱,孩子唱的歇斯底里,也不知在哪儿换气只见个个气嘘喘喘。看到这儿我真为这群孩子痛心啊。 很多教师片面的认为儿童音乐应紧跟现代步伐 。因此,在选择儿童音乐时,不考虑所选音乐是否适合孩子,音乐的音域是否适合孩子,即使选择了音乐内容也不会处理以何种类型为主进行教学。如果这首《大中国》以欣赏和打击乐形式教学未必不可。 现象 3.教学目标设定不能体现幼儿主体性。长期以来, 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模式, 目标在课程的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中起着向导的作用,支配整个教学过程。而音乐教育的内容分为唱歌、律动舞蹈、音乐游戏、欣赏活动、打击乐教学等 , 容易造成重点教学逻辑不清晰, 教师自然围绕单项技能训练来进行教学。由于教学方法较单 一、刻板,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便难以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什么, 是怎样去体验音乐美却往往被忽视。这抑制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幼儿情感得不到自由的表达, 其审美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必然丧失殆尽,忽视幼儿学习过程,不重视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 现象 4.“重头轻尾”的音乐,许多老师在执教时重视情境化的导入,开始部分非常吸引人,教具准备新颖奇特,活动继续开展就会突然脱节,道具利用率底,前后没有关联。 三、如何体现音乐活动中的有效性。 音乐活动中,教材的选择是否符合年龄特征,音乐活动内容侧重的学习要科学合理安排,每项音乐题材如韵律、歌唱、欣赏、游戏等音乐类型的开展要同其它学科有机渗透,各项类型也可互相结合学习,一切的原理都离不开帮助孩子的全面发展。 1.活动前,要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内容。 现今的音乐教材种类较多,这就给教师的选择提出了难题,而本市园内使用的幼儿教材中音乐题材也极其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多搜集查找适合幼儿园大中小各年龄段的教材,在使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幼儿园课程指导》和省编教材。 教师选中一个音乐活动时,首先要熟透它,做出教案分析,将学习侧重点的安排一定要科学。可以参考许卓娅老师主编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歌舞活动》和《欣赏音乐》《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韵律活动》及许老师的其它音乐活动书,和美国《妙事多音乐花园》的3-6岁音乐。那里有许多适合现今幼儿爱玩爱想象的天性这已特点。自由的展现自己,更和谐地融入音乐中去,如《太阳出来了》它非常能调动幼儿的肢体动作,让幼儿在表演中自然的获得了歌唱的兴趣,体验了表演的乐趣,此歌曲又能较好的成为音乐活动的准备歌曲,因为前因关系的歌词和四四指的稳定性让幼儿能较自然和喜悦进入角色。而《妙事多音乐花园里》的音乐节奏感强且生活化,能融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挥创造力,从中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从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里选些适合幼儿的音乐。进行有效整理,把韵律活动、欣赏、打击、歌唱活动归类,每一年龄段每一学期合理安排。将各项教学内容结合主题开展,但也不能为主题教学而约束,在适合主题教育的情况下要注重它能否给幼儿带来兴趣和快乐。 2.教学目标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 注重兴趣的培养。 目标的制定要在活动过程中具体施展,教师要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 重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自信感,获取表演的乐趣和学习的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1) 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入。 当适合幼儿的音乐内容确定后,教师如何有效地在活动中开展呢。涉及到的有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是否合理和趣味性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动生动活泼的语言方法,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随之进入情景生活化的场景,如小班《大拇指》歌,教师先妙趣横生的介绍手指的成员,口气幽默娴趣,没有任何辅助道具,使用夸张的语言打动孩子,知道大拇指藏起来了,太有意思了,抓住了幼儿的心灵再进行动听清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然后大拇指慢悠悠的出来,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是很强的,它有时能赛过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及可爱的教具。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们运用生动活泼的言语机率要多些,它将带给你教学上无穷的轻松,也能给幼儿的音乐学习带来积极性,主动性。 (2) 给幼儿想像、创造的空间和机会。 音乐活动中尽量让每位幼儿有动起来的机会,身体的运动是孩子的本能,如果这个音乐很动听很感人,孩子有肢体动作的欲望,如果教师不安排肢体的创作将会抹杀孩子的天性,有一次我去听课,一个新老师上《柳树姑娘》,这是首优美动听的三拍子歌曲,当幼儿欣赏完歌曲时,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和记忆歌词,虽然这位新老师一味的强调这首曲子的美,而整个活动过程下来呈现给大家的是:整个图谱设计独特帮助孩子记住了歌词,教师让幼儿分男女生唱,自由选择唱等形式开展,没有任何的肢体语言,看上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乏乏,虽然活动结果显示孩子会唱这首歌,但是这样的教学能有利于孩子音乐能力的培养吗?结果我到那班里进行调查,没有一位小朋友在活动后享受自
『柒』 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有规则的、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游戏活动。它把丰富的教育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当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常规教育和审美教育。同时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还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和享受,愉悦了身心健康,培养并形成了他们对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个性,发展了创造性。因此,音乐游戏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一、音乐游戏愉悦了幼儿的身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在参加音乐游戏活动时总是欢乐的,他们的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幼儿身体各器官也处于积极的状态。各种不同的音乐游戏,活动量大小不同,身体活动的部位不同,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神经、心脏、呼吸、骨骼、肌肉、消化等的发育,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比如在小班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中,虽然小班幼儿是刚入园不久的新生,但欢快的音乐一响起,会让他们的恋母、恋家情结得到缓解,并且能激活其情绪,使他们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生活,乐于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在活动中,随着走、跑、跳不同内容的交替,幼儿的走、跑、跳基本动作也得到了发展。他们的焦虑情绪也会被欢快的音乐、有趣的游戏给冲走,快乐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知识,促进其智力发展。 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音乐游戏是在此基础之上加上音乐的元素,对旧有的生活经验的升华和对新知识的探索。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运用各种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积极活动。比如在中班音乐游戏《猫捉老鼠》中,幼儿要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想象,怎样做动作才能和音乐匹配并在游戏中机智灵敏地捉住对方或不被对方捉住。再比如在大班音乐游戏《小老鼠与啤酒桶》中,老师在随着音乐讲述故事后,结合教具让幼儿了解游戏情节的发展。这时幼儿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通过联想来巩固、加深对游戏情节的了解,从而为下面的表演游戏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音乐游戏会对幼儿的知识经验积累产生积极影响,巩固和丰富幼儿知识,促进其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音乐游戏在促进幼儿审美情趣方面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这些都是增进幼儿美感的活动。通过动作去表现美、创造美,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能主动地选择各种动作、造型、表情、手势等体态语及色彩鲜艳、生动丰富的道具,自由自在地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 如在音乐游戏《水族馆》中,老师用色彩鲜艳的海绵纸做了一幅海底世界图,把海底生物世界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给小朋友视觉上美的感受。老师又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海底有哪些动物,这个环节使幼儿的肢体充分活动起来,有的小朋友摆出了美人鱼的造型,有的小朋友做出了美丽的小丑鱼,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变成了可爱的水母,还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变成了大鲨鱼??????,每个孩子都尽可能地把自己最美好的动作展示出来,表达自己对美丽的海底世界的向往。再加上美轮美奂的音乐,无不给幼儿以美的体验。游戏是幼儿产生美感的重要源泉,而音乐游戏更容易激发幼儿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把美表现出来。 四、音乐游戏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音乐游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为音乐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想象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想象发挥得越充分、丰富,他们的表演就越形象、生动。因此音乐游戏也能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比如我在上音乐游戏《赶花会》时,我用增加故事情节如:鸭妈妈带鸭宝宝去赶花会怎样走的路、怎样打的招呼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内容,并请幼儿随音乐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帮助幼儿体验和表现游戏情节;在音乐的第二段引导幼儿做出花儿开放的不同动作,并摆出造型。第三部分:幼儿自由表现乐曲性质,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把创编出的走路、打招呼、游泳过河、以及开花的造型等动作表演出来,再跟着音乐一起把游戏情节完整地展现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程能让幼儿动脑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展,并能跟着教师的有效提问、引导,展开想像的翅膀,创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发挥其创造性。再比如:我在上音乐游戏《包饺子》时,为了让幼儿感知饺子在锅里被煮开后是怎样翻滚的,包饺子的过程,我特地从家里带了电磁锅并现场和面,擀饺子皮、包饺子,创造出浓浓的包饺子场景,小朋友在这真实的场景中,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包饺子、煮饺子的过程,了解了煮开锅的饺子是怎样在锅里翻滚的,当我请小朋友把自己想出的动作做给大家看时,有的小朋友用单脚跳来表现,有的小朋友双脚跳??????,还有的小朋友竟然翻起了跟头,还真像那锅里翻滚的饺子呢!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多么的。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幼儿把生活经验迁移到了音乐游戏的情节中来,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使他们的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捌』 如何有效开展主题背景下小班音乐教学游戏化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新《纲要》提出艺术的目标在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而现实教学中真是如此的在开展吗,我将以观察到的现实音乐教学做以探讨。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有效性以及音乐活动的重要性。 1.有效性的开展,在个体音乐活动中的外部显示特征是指本活动是否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而教学目标的重点又是否正确科学,有没有体现对孩子的乐趣培养。 2.所谓有效性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就要先知道音乐活动的重要性,幼儿从中可以发展情感和美感,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当幼儿参与表演和动手实践体验时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培养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基本音乐能力。既然音乐教育对幼儿健康发展有着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教师组织的每个音乐活动就要打动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累孩子的音乐技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有利于其它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提出音乐活动要有效的开展,让幼儿乐于学习,自由发挥想像和创造。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存在严重滞后现象。 音乐教育是愉悦孩子身心的教育,它的教育不像语言表白那样直接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可是教育跟不上新理念,还停留在“教他学教他做”的现象处处可见。 现象1.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关心幼儿会不会唱歌曲,乐队的节奏是否整齐,舞蹈动作跟教师教的是否一致。但大多数的结果都是在教第一遍时,幼儿还有点兴趣,第二遍就开始嘻嘻哈哈,注意力已经分散,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成为幼儿自主进行音乐活动的积极者,支持者,发掘者,只是个命令者,指挥者,监督者,教师较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及帮助形成良好的、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不了解幼儿,也不观察幼儿的需要,只一味的牵引着小朋友,小朋友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现象2.选择音乐题材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 ,忽视慎重筛选。 如一首《大中国》,不加修改的让小朋友学唱,孩子唱的歇斯底里,也不知在哪儿换气只见个个气嘘喘喘。看到这儿我真为这群孩子痛心啊。 很多教师片面的认为儿童音乐应紧跟现代步伐 。因此,在选择儿童音乐时,不考虑所选音乐是否适合孩子,音乐的音域是否适合孩子,即使选择了音乐内容也不会处理以何种类型为主进行教学。如果这首《大中国》以欣赏和打击乐形式教学未必不可。 现象3.教学目标设定不能体现幼儿主体性。长期以来, 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模式, 目标在课程的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中起着向导的作用,支配整个教学过程。而音乐教育的内容分为唱歌、律动舞蹈、音乐游戏、欣赏活动、打击乐教学等 , 容易造成重点教学逻辑不清晰, 教师自然围绕单项技能训练来进行教学。由于教学方法较单一、刻板,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便难以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什么, 是怎样去体验音乐美却往往被忽视。这抑制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幼儿情感得不到自由的表达, 其审美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必然丧失殆尽,忽视幼儿学习过程,不重视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 现象4.“重头轻尾”的音乐,许多老师在执教时重视情境化的导入,开始部分非常吸引人,教具准备新颖奇特,活动继续开展就会突然脱节,道具利用率底,前后没有关联。 三、如何体现音乐活动中的有效性。 音乐活动中,教材的选择是否符合年龄特征,音乐活动内容侧重的学习要科学合理安排,每项音乐题材如韵律、歌唱、欣赏、游戏等音乐类型的开展要同其它学科有机渗透,各项类型也可互相结合学习,一切的原理都离不开帮助孩子的全面发展。 1.活动前,要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内容。 现今的音乐教材种类较多,这就给教师的选择提出了难题,而本市园内使用的幼儿教材中音乐题材也极其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多搜集查找适合幼儿园大中小各年龄段的教材,在使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幼儿园课程指导》和省编教材。 教师选中一个音乐活动时,首先要熟透它,做出教案分析,将学习侧重点的安排一定要科学。可以参考许卓娅老师主编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歌舞活动》和《欣赏音乐》《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韵律活动》及许老师的其它音乐活动书,和美国《妙事多音乐花园》的3-6岁音乐。那里有许多适合现今幼儿爱玩爱想象的天性这已特点。自由的展现自己,更和谐地融入音乐中去,如《太阳出来了》它非常能调动幼儿的肢体动作,让幼儿在表演中自然的获得了歌唱的兴趣,体验了表演的乐趣,此歌曲又能较好的成为音乐活动的准备歌曲,因为前因关系的歌词和四四指的稳定性让幼儿能较自然和喜悦进入角色。而《妙事多音乐花园里》的音乐节奏感强且生活化,能融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挥创造力,从中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从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里选些适合幼儿的音乐。进行有效整理,把韵律活动、欣赏、打击、歌唱活动归类,每一年龄段每一学期合理安排。将各项教学内容结合主题开展,但也不能为主题教学而约束,在适合主题教育的情况下要注重它能否给幼儿带来兴趣和快乐。 2.教学目标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 注重兴趣的培养。 目标的制定要在活动过程中具体施展,教师要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 重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自信感,获取表演的乐趣和学习的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1) 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入。 当适合幼儿的音乐内容确定后,教师如何有效地在活动中开展呢。涉及到的有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是否合理和趣味性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动生动活泼的语言方法,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随之进入情景生活化的场景,如小班《大拇指》歌,教师先妙趣横生的介绍手指的成员,口气幽默娴趣,没有任何辅助道具,使用夸张的语言打动孩子,知道大拇指藏起来了,太有意思了,抓住了幼儿的心灵再进行动听清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然后大拇指慢悠悠的出来,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是很强的,它有时能赛过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及可爱的教具。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们运用生动活泼的言语机率要多些,它将带给你教学上无穷的轻松,也能给幼儿的音乐学习带来积极性,主动性。 (2) 给幼儿想像、创造的空间和机会。
『玖』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活动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新《纲要》提出艺术的目标在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而现实教学中真是如此的在开展吗,我将以观察到的现实音乐教学做以探讨。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有效性以及音乐活动的重要性。 1.有效性的开展,在个体音乐活动中的外部显示特征是指本活动是否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而教学目标的重点又是否正确科学,有没有体现对孩子的乐趣培养。 2.所谓有效性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就要先知道音乐活动的重要性,幼儿从中可以发展情感和美感,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当幼儿参与表演和动手实践体验时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培养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基本音乐能力。既然音乐教育对幼儿健康发展有着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教师组织的每个音乐活动就要打动孩子的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积累孩子的音乐技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有利于其它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提出音乐活动要有效的开展,让幼儿乐于学习,自由发挥想像和创造。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存在严重滞后现象。 音乐教育是愉悦孩子身心的教育,它的教育不像语言表白那样直接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可是教育跟不上新理念,还停留在“教他学教他做”的现象处处可见。 现象 1.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关心幼儿会不会唱歌曲,乐队的节奏是否整齐,舞蹈动作跟教师教的是否一致。但大多数的结果都是在教第一遍时,幼儿还有点兴趣,第二遍就开始嘻嘻哈哈,注意力已经分散,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成为幼儿自主进行音乐活动的积极者,支持者,发掘者,只是个命令者,指挥者,监督者,教师较少去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及帮助形成良好的、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不了解幼儿,也不观察幼儿的需要,只一味的牵引着小朋友,小朋友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现象 2.选择音乐题材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 ,忽视慎重筛选。 如一首《大中国》,不加修改的让小朋友学唱,孩子唱的歇斯底里,也不知在哪儿换气只见个个气嘘喘喘。看到这儿我真为这群孩子痛心啊。 很多教师片面的认为儿童音乐应紧跟现代步伐 。因此,在选择儿童音乐时,不考虑所选音乐是否适合孩子,音乐的音域是否适合孩子,即使选择了音乐内容也不会处理以何种类型为主进行教学。如果这首《大中国》以欣赏和打击乐形式教学未必不可。 现象 3.教学目标设定不能体现幼儿主体性。长期以来, 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模式, 目标在课程的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中起着向导的作用,支配整个教学过程。而音乐教育的内容分为唱歌、律动舞蹈、音乐游戏、欣赏活动、打击乐教学等 , 容易造成重点教学逻辑不清晰, 教师自然围绕单项技能训练来进行教学。由于教学方法较单 一、刻板,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便难以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什么, 是怎样去体验音乐美却往往被忽视。这抑制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幼儿情感得不到自由的表达, 其审美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必然丧失殆尽,忽视幼儿学习过程,不重视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 现象 4.“重头轻尾”的音乐,许多老师在执教时重视情境化的导入,开始部分非常吸引人,教具准备新颖奇特,活动继续开展就会突然脱节,道具利用率底,前后没有关联。 三、如何体现音乐活动中的有效性。 音乐活动中,教材的选择是否符合年龄特征,音乐活动内容侧重的学习要科学合理安排,每项音乐题材如韵律、歌唱、欣赏、游戏等音乐类型的开展要同其它学科有机渗透,各项类型也可互相结合学习,一切的原理都离不开帮助孩子的全面发展。 1.活动前,要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内容。 现今的音乐教材种类较多,这就给教师的选择提出了难题,而本市园内使用的幼儿教材中音乐题材也极其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多搜集查找适合幼儿园大中小各年龄段的教材,在使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指导》、《幼儿园课程指导》和省编教材。 教师选中一个音乐活动时,首先要熟透它,做出教案分析,将学习侧重点的安排一定要科学。可以参考许卓娅老师主编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歌舞活动》和《欣赏音乐》《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韵律活动》及许老师的其它音乐活动书,和美国《妙事多音乐花园》的3-6岁音乐。那里有许多适合现今幼儿爱玩爱想象的天性这已特点。自由的展现自己,更和谐地融入音乐中去,如《太阳出来了》它非常能调动幼儿的肢体动作,让幼儿在表演中自然的获得了歌唱的兴趣,体验了表演的乐趣,此歌曲又能较好的成为音乐活动的准备歌曲,因为前因关系的歌词和四四指的稳定性让幼儿能较自然和喜悦进入角色。而《妙事多音乐花园里》的音乐节奏感强且生活化,能融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挥创造力,从中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从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里选些适合幼儿的音乐。进行有效整理,把韵律活动、欣赏、打击、歌唱活动归类,每一年龄段每一学期合理安排。将各项教学内容结合主题开展,但也不能为主题教学而约束,在适合主题教育的情况下要注重它能否给幼儿带来兴趣和快乐。 2.教学目标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 注重兴趣的培养。 目标的制定要在活动过程中具体施展,教师要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 重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自信感,获取表演的乐趣和学习的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1) 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入。 当适合幼儿的音乐内容确定后,教师如何有效地在活动中开展呢。涉及到的有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是否合理和趣味性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动生动活泼的语言方法,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随之进入情景生活化的场景,如小班《大拇指》歌,教师先妙趣横生的介绍手指的成员,口气幽默娴趣,没有任何辅助道具,使用夸张的语言打动孩子,知道大拇指藏起来了,太有意思了,抓住了幼儿的心灵再进行动听清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然后大拇指慢悠悠的出来,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是很强的,它有时能赛过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及可爱的教具。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们运用生动活泼的言语机率要多些,它将带给你教学上无穷的轻松,也能给幼儿的音乐学习带来积极性,主动性。 (2) 给幼儿想像、创造的空间和机会。 音乐活动中尽量让每位幼儿有动起来的机会,身体的运动是孩子的本能,如果这个音乐很动听很感人,孩子有肢体动作的欲望,如果教师不安排肢体的创作将会抹杀孩子的天性,有一次我去听课,一个新老师上《柳树姑娘》,这是首优美动听的三拍子歌曲,当幼儿欣赏完歌曲时,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和记忆歌词,虽然这位新老师一味的强调这首曲子的美,而整个活动过程下来呈现给大家的是:整个图谱设计独特帮助孩子记住了歌词,教师让幼儿分男女生唱,自由选择唱等形式开展,没有任何的肢体语言,看上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乏乏,虽然活动结果显示孩子会唱这首歌,但是这样的教学能有利于孩子音乐能力的培养吗?结果我到那班里进行调查,没有一位小朋友在活动后享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