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上中国人有几个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过都分别是谁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过的中国人:
1、宋祖英:
2003年11月23日,宋祖英在维也纳金内色大厅演唱民歌维也纳,由奥中容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是第一个中国歌唱家到金厅开个唱的人。
2、李胜素、于魁智:
2004年1月李胜素、于魁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主办方中国唱片总公司。
3、孔祥东:
2004年6月20日,孔祥东应奥地利总理府之邀在金厅开个人独奏音乐会是第一个在金厅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华人钢琴家。
4、谭晶:
2006年9月13日,受维也纳市政府之邀,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是奥地利中国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谐之声成为此次谭晶独唱音乐会的主题。
5、郎朗:
2005年6月15日,郎朗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指挥祖宾梅塔,这也是郎朗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首演。
② 中国钢琴界哪位历害啊
孔祥东80年代出名来的,曾经也在美源国混过,现在技术不如过去了。即使是鼎盛时期,技术上也不如郎朗,音乐上不如李云迪。后来一直在走跨界路线。他比郎朗和李云迪辈分都要高一点。
李云迪得的是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首奖,确实是很高的奖。无愧国际钢琴界最高荣誉之一。现在在欧洲深造。他为人低调,不像郎朗那样拼命演出和赚钱。最近和DG录制了普洛克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拉威尔的G大调协奏曲。应该说各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郎朗的技术确实牛,目前不要说在中国难有人望其项背,就算在全世界也没有几个能超过他。音乐上也没有问题,弹什么都有点意思。他得过一些小奖,这些奖都不重要。不过其他新人要靠获奖来引起关注,而他已经是国际巨星了,已经用不着去参加比赛获奖了。不过最近郎朗活动比较频繁,已经让人有点产生逆反心理。他这样成天奔波演出、赚钱,不免让人担心。
③ 当今中国的古典派艺术家有哪些
孔祥东,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当代中国青年钢琴艺术家之一。
1986年莫斯科国际钢琴大赛与1987年西班牙桑坦德尔国际大赛中,两度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1998年与1992年荣获美国吉娜·巴考尔国际大赛金奖。
西方媒体盛赞他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和"一代天之骄子"!
艺术历程简述:
·1968年10月22日 出生于上海;
·1978年9月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师从金迪善老师;
·1981年9月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师从范大雷老师;
·1985年2月获全国钢琴比赛(文化部主办)第一名;
·1985年11月与中央乐团首次合作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1986年3月首次上海独奏音乐会;
·1986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第八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铜奖;
·1987年7月赴西班牙参加桑坦德尔国际钢琴比赛获第四大奖及"年轻天才奖";同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1988年2月赴美留学于杨百翰大学;
·1988年6月获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大赛金牌大奖;
·1988年10月15日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独奏会;
·1989年9月赴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克劳德弗·朗克教授;
·1992年7月获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比赛金牌大奖及四项特别奖;录制"黄河"协奏曲LD、CD;
·1993年7月毕业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
·1994年 每年六十场音乐会国际巡演;为BMG/RCA唱片公司录制唱片;组织策划"海外中国名家演奏团"回京、沪演出,成为建国以来最有规模的归国留学生团;
·1997年2月"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成立于上海浦东;
·1998年9月"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苏州分校成立;
·1998年受聘为江南大学兼职教授;
·1999年 受聘为东方教育中心艺术顾问;2000年5月受聘为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 受聘为西北大学兼职教授;
·2000年8月 受聘为新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10月 受聘为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1年受聘为中华慈善总会特邀理事;当选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浦东新区第一届政协常委;
·2001年6月受聘为沈阳音乐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当选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2001年8月 在山东曲阜创办"孔子中英文学校"并担任校董及艺术总监;
·2001年9月 当选为第一届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浦东新区青联副主席;
·2001年10月 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1年11月 被香港医院管理局授予"2001年度健康之星";
·2002年1月 成为第一个在台北演奏原版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钢琴家;
·2002年3月 受聘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2002年4月 "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成都分校成立;
·2002年9月 “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北京小学分校成立;
·2002年11月2日 应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邀请,组织“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的138名师生在上海浦东世纪广场上举行了“百台钢琴齐奏音乐会”,创下广场音乐会之最;
·2002年11月26日 成为第一个签约北京九洲亚华演艺经纪公司的古典钢琴艺术家;
·2002年12月 参与拍摄、制作了“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教学片,并得到了美国音乐学会的赞扬和认可;
·2003年1月 在上海《东方周末》“2002HIGH在上海”时尚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上海制造”人物之一。
·2003年除夕,改编创作的钢琴曲《我的祖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动情点“国土汇聚”仪式中奏响;
国际媒体评价:
·那些认为亚洲人只能模仿音乐表面的过时偏见,在遇到这位艺术家时被一扫而空。
(光彩照人的文化大使·南德日报,慕尼黑,德国)
·孔祥东是一个具有个性的钢琴家,他敢于向公认的标准挑战,但他同时又精通印象派的技巧。。。。。。他是一个极赋天资的、集思想者与演奏家为一身的钢琴家。
(中国钢琴家的一场精彩音乐会·马拉加时报,西班牙)
·他发掘出范围广阔的音色变化。华丽和具有诱惑力的演奏。。。。。。并且始终保持着他的独特风格,非同凡响地吸引着人们的性格特征。。。。。。尽管他还年轻,但孔祥东已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
(一个中国人与肖邦·西德新闻报时报,德国)
·无论是响彻去霄的和弦;羽毛般轻柔的、闪闪发光的琶音;还是精致细微的音响色彩,全部在他完美无瑕的控制中。而且除此之外,孔祥东更能快乐地沉浸在音乐世界中,与他的音乐水乳交融,给人深刻的印象。。。。。。对孔祥东来讲,最令他满意的应该是:赢得了无数琴迷的心。
(钢琴之王孔祥东赢得无数颗心·澳大利亚人报,澳洲)
·孔祥东代表着一种罕见的钢琴流派:那种具备大脑、心灵与精神境界完美的平衡与结合,并且有着令人畏惧的、可以表达任何思想与音乐的技术。。。。。。而且的确,孔祥东具有那种极其稀少的、完全将“伟大”与“很好”区别开的X因子。
(值得远望记住的独奏会·商业时报,新加坡)
·他的演奏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一流的。。。从他的艺术修养,到对不同作曲家作品的选择,以及他对作曲家们创作动机异常敏感的感受。。。所有这些使我对年轻的日本钢琴家的艺术水准在今后数年中,是否能同孔氏无与伦比的艺术天份相比较而表示怀疑。
(孔祥东中国钢琴家在东京·《音乐之友》杂志,日本)
·孔氏是几位演奏家中风格最独特的一位。。。他演奏的套曲“四季”极具感人的魅力,而且微妙。在他的手中,音乐如同梦幻般的神奇。
(不夸张的柴可夫斯基·洛杉矶时报)
·他热情洋溢、令人激动的演奏证明了他不但拥有高超的技术,而更具备一颗音乐的灵魂。。。他的名字将与我们共存。
(孔氏被誉为钢琴之王·中国日报)
·他轻松地将李斯特“西班牙狂想曲”中所展示的幽默感及令人目眩的技巧使全场观众为之雀跃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能听见莫扎特(的作品)被演奏得如些细致入微而又灵巧,实在令人满足,这是个很成功的录音。
(孔祥东独奏会·《留声机》杂志)
④ 著名钢琴家有哪些
著名的钢琴家有:
一、郎朗
郎朗(Lang Lang),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国钢琴演奏者,联合国和平使者,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
1997年12月,郎朗与IMG经纪公司签约,开启了职业演出生涯 。1999年8月,参加美国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世纪庆典明星音乐会,作为替补登台演奏 。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进行100周年百年庆典巡演 。2002年,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 。2003年,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协奏曲名录》 。
2005年,在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2006年,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黄河之子》。2008年,获得美国录音师协会颁发的“艺术荣誉奖”。2010年,获得国际门德尔松大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2011年,举行了“弗朗茨·李斯特诞辰200周年郎朗现场音乐会”。
2013年,参加维也纳音乐厅100周年音乐季,并应邀举行了两场音乐会 ;同年,获得“全英古典音乐奖”年度国际艺术家奖;同年10月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郎朗授予了“联合国和平使者”称号 。2015年,凭借专辑《莫扎特》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颁奖典礼”年度器乐演奏家大奖(钢琴类)。
二、李云迪
李云迪(YUNDI),1982年10月7日出生于中国重庆,钢琴演奏者。
2000年,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2001年,李云迪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同年,他与德国DG唱片公司签约,并发行首张古典音乐专辑《肖邦精选》。2003年,李云迪发行专辑《李斯特钢琴精选集》,该专辑获得德国经典回声大奖和《纽约时报》年度唱片奖 。
2007年,李云迪发行专辑《乐动柏林》。2010年,李云迪获得波兰政府颁发的“荣耀艺术”文化勋章和“肖邦护照”。2012年,李云迪推出专辑《贝多芬:悲怆·月光·热情》。2014年,他发行了专辑《王者幻想》。2015年9月,李云迪发行专辑《肖邦传奇》;10月,他受邀担任第17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2016年李云迪推出专辑《肖邦:叙事曲》,并在北美、亚欧等地陆续进行多场巡演。
2017年5月,李云迪的个人艺术馆在重庆黄桷坪钢琴博物馆开幕 ;8月,和华沙爱乐乐团进行了首次自弹自指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的巡演 ;11月,和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在德国和中国进行了曲目为莫扎特k488的巡演。
2018年2月,李云迪四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表演了钢琴协奏曲《黄河颂》,4月,受邀出席《2018博鳌亚洲论坛》并在“博鳌之夜”主题晚宴表演。6月起,展开“云指肖邦”世界巡演,此次李云迪身兼指挥与钢琴,所到城市遍及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加拿大等国家。
三、孔祥东
孔祥东,1968年10月22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中国钢琴家之一。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亲身感受过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和“一代天之骄子”,与意大利作曲家乔治奥·莫洛德尔创作2008奥运歌曲《Forever Friends》。
四、刘诗昆
刘诗昆,1939年出生于天津,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全国政协委员,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
1956年,在匈牙利举行的“李斯特钢琴钢琴比赛”荣获特别奖。1958年,在前苏联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荣获亚军 ,参赛回国后,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他创作了《青年钢琴协奏曲》。1960年,被公派到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 。1964年,获得毛主席亲自接见,并与毛主席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 。1978年,成为代表中国内地访问美国的第一个艺术人士,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接见他 。
五、赵胤胤
赵胤胤,1972年6月7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澳大利亚籍华裔钢琴演奏者,毕业于纽约茱丽亚德音乐学院。
1994年,获得澳大利亚“ABC”青年艺术家大奖。1995年,获得朱丽亚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第一名、国际艺术家大奖等多个奖项 。1998年,获得“斯坦威专属钢琴家”称号,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三位中国人 。
1999年,赵胤胤在卡耐基音乐厅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 。2003年,他以钢琴独奏的身份,分别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以及厦门爱乐乐团合作举行公演。2005年,参加“美颜一夏·世界华人精英音乐会”。
⑤ 钢琴家孔祥东和朗朗谁厉害
钢琴家孔祥东和朗朗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因为两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均是较为出色。两人的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1、钢琴家孔祥东的相关介绍:孔祥东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中国钢琴家之一。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亲身感受过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和“一代天之骄子”。
2、钢琴家郎朗的相关介绍:1995年9月,以公派的身份参加在日本仙台举办的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获得金奖。回国后,郎朗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1996年,郎朗应邀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作为嘉宾出席的开幕式音乐会上,14岁的郎朗被指定担任钢琴独奏。
1997年3月,郎朗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位于美国费城的世界著名的音乐学院,师从加里·格拉曼;同年,在格拉夫曼的引荐下,郎朗通过甄试,与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从此走向了职业钢琴演奏者的道路。
(5)孔祥东独奏音乐会扩展阅读:
在孔祥东的生命历程中,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对钢琴艺术的执着追求,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荣誉。1986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与1987年的西班牙桑坦德尔国际大赛中;
两度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从而引起世界乐坛的注目;1988年他成为了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比赛金奖得主;1992年他一举获得第五届悉尼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大奖以及四项特别奖。
作为著名钢琴家,孔祥东从没有忘记肩负着推广中国钢琴艺术普及的重任。1997年,他在上海浦东新区创办了“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致力于普及钢琴教育,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⑥ 孔祥东的活动年表
1968年10月22日 出生于上海;
1978年9月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师从金迪善老师;
1981年9月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师从范大雷老师;
1985年2月获全国钢琴比赛(文化部主办)第一名;
1985年11月与中央乐团首次合作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1986年3月首次上海独奏音乐会;
1986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第八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铜奖;
1987年7月赴西班牙参加桑坦德尔国际钢琴比赛获第四大奖及年轻天才奖;同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1988年2月赴美留学于杨百翰大学;6月获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大赛金牌大奖;10月15日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独奏会;
1989年9月赴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克劳德弗·朗克教授;
1992年7月获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比赛金牌大奖及四项特别奖;录制黄河协奏曲LD、CD;
1993年7月毕业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
1994年 每年六十场音乐会国际巡演;为BMG/RCA唱片公司录制唱片;组织策划海外中国名家演奏团回京、沪演出,成为建国以来最有规模的归国留学生团;
1997年2月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成立于上海浦东;
1998年9月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苏州分校成立;受聘为江南大学兼职教授;
1999年 受聘为东方教育中心艺术顾问;2000年5月受聘为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 受聘为西北大学兼职教授;8月受聘为新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10月 受聘为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12月20日,孔祥东受澳门特区政府之邀,参加了澳门回归庆祝活动,并参与创作了歌曲《爱你一万年》(由刘徳华演唱);《黄河》协奏曲,得么了国内的普遍关注。
2001年受聘为中华慈善总会特邀理事;当选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浦东新区第一届政协常委;6月受聘为沈阳音乐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当选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8月 在山东曲阜创办孔子中英文学校并担任校董及艺术总监;9月 当选为第一届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浦东新区青联副主席;10月 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11月 被香港医院管理局授予2001年度健康之星;
2002年1月 成为第一个在台北演奏原版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钢琴家; 3月 受聘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4月 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成都分校成立;9月 “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北京小学分校成立;
11月2日 应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邀请,组织“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的138名师生在上海浦东世纪广场上举行了“百台钢琴齐奏音乐会”,创下广场音乐会之最;
11月26日 成为第一个签约北京九洲亚华演艺经纪公司的古典钢琴艺术家;12月 参与拍摄、制作了“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教学片,并得到了美国音乐学会的赞扬和认可;
2003年1月 在上海《东方周末》“2002HIGH在上海”时尚评选活动中被评为 “十大上海制造”人物之一。
2003年除夕,改编创作的钢琴曲《我的祖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动情点“国土汇聚”仪式中奏响。
2003年10月 受聘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2003年11月8日 《孔祥东“炫”代音乐梦之旅》在北京北展剧场首演
2004年1月 受聘为曲阜孔子中英文学校荣誉校长
2004年4月 受聘为燕山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2004年4月 受聘为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兼职教授
2004年5月31日 组织“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的158名师生在上海举行了“百台钢琴齐奏音乐会”,创下广场音乐会之最
2004年6月20日 应奥地利联邦总理府邀请,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及萨尔斯堡成功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
2004年6月~7月 担任澳大利亚第八届悉尼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2004年7月 授予第三届上海市残奥会、上海市聋奥会、上海市特奥会爱心大使
2004年8月22日 策划并担任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深圳200台钢琴广场音乐会音乐总监
2004年12月31日 与上海市团市委一起启动“阳光音乐大行动”,5年培养1000名民工子弟学习钢琴
2005年2月4日 在澳门举行沪深澳三地迎新春晚会
2005年3月17日 上海杨浦佳龙分校成立
2005年3月20日 上海孔祥东音乐幼儿园成立
2005年3月20日 孔祥东音乐机构成立8周年庆典晚会
2005年5月17日 受邀担任《上海星期三》报业形象大使
2005年6月15日 受聘成为海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2005年6月18日 受邀担任2005深圳南山荔枝旅游周形象大使
2005年6月22日 中国儿童慈善日,当选为“慈善之星”
2005年7月1日 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素质教育(音乐艺术)兼职教授
2005年7月24日 当选为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
2005年荣获中国第五届“金唱片奖”器乐类演奏奖
⑦ 音乐家小时候的故事
1.钢琴演奏家--孔祥东
孔祥东,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中国钢琴家。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亲身感受过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和“一代天之骄子”。
在孔祥东的生命历程中,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对钢琴艺术的执着追求,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荣誉。1986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与1987年的西班牙桑坦德尔国际大赛中,他两度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从而引起世界乐坛的注目;1988年他成为了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比赛金奖得主;1992年他一举获得第五届悉尼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大奖以及四项特别奖。
孔祥东曾为BMG/RCA唱片公司、澳大利亚的Walsingham Classics、美国的Arcadia、香港的Wave Motion,以及中国唱片公司灌录个人专辑,在全球广受好评;他是第一位在著名的好莱坞露天剧场演奏的中国钢琴家;1997年,他参与策划了在洛杉矶举办的大型中国歌舞音乐烟花晚会“为中国喝彩!”(Bravo China),大获成功!如今,这个晚会已成为一个知名电视文艺品牌;1999年,他成为第一个在西藏拉萨举行大型音乐会的艺术家,与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作曲家乔治奥•莫若德一起创作的《西藏梦》的大型钢琴组曲的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0年,受邀参加澳门回归一周年庆祝音乐会,激情演奏《黄河》协奏曲,轰动濠江及海内外,被***主席热情称赞为“最为激动人心的演奏”;2002年,他成为第一位在台北演奏原版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钢琴家,引起了海峡两岸热烈的反响;2003年被评为“十大上海制造”人物之一;2004年他受奥地利联邦总理府邀请,成为第一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音乐家……孔祥东的名字已成为国际乐坛极之响亮,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名字!
作为著名钢琴家,孔祥东从没有忘记肩负着推广中国钢琴艺术普及的重任。1997年,他在上海浦东新区创办了“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致力于普及钢琴教育,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如今,“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已经在上海、北京、深圳、西安、合肥、澳门、南昌等城市建立了20所分校;2004年8月,集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孔祥东音乐幼儿园、孔祥东音乐艺术学校、孔祥东音乐艺术学院等所有艺术教育资源的孔祥东音乐机构成立,孔祥东音乐机构正以其产业化的模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
孔祥东在推广中国钢琴艺术的同时,也关注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2004年夏天,孔祥东在得知盲童曾凯因为生理缺陷而未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时,主动与其取得联系后,并针对曾凯的特殊情况为其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指定孔祥东音乐机构中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为曾凯进行辅导。在2004年末孔祥东音乐机构与上海市团市委共同合作启动了“阳光音乐大行动”,计划用5年的时间培养1000名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学习钢琴。而在2005年1月6日的“上海各界援助地震海啸灾区大型赈灾慈善义演”中,孔祥东也在第一时间献出了他的爱心。
2.马 革 顺
(1914-)
指挥家。陕西乾县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入南京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师从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音乐系,抗战胜利后,赴美国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西南音乐学院研究院。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1981年2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邀请,前往美国21所大学讲学和举行音乐会,并获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荣誉院士”称号。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
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中国民族的特征,是在立足于汉民族的思维、情感、语言、声调基础之上,吸取国际合唱艺术的学术精粹创造性地发展形成的。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音乐表现重风格、重情感、重深度。合唱音响谐和典雅、色调丰富。对于我国的歌曲,他不仅仅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更在运用声调、语调以加强合唱感染力方面有其极宝贵的成功经验。
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对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马革顺的名字或许是比较陌生的,但从事合唱指挥的人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中国第一本《合唱学》即是由马革顺所著。今年已经87岁的马革顺除了带研究生、翻译著述外,还经常活跃于合唱指挥舞台和担任合唱比赛评委,直到有一次晕倒在排练场,他才知道自己患了老年糖尿病,也才终于意识到毕竟已是八十几岁的人了,是应该劳逸结合了。与合唱指挥艺术结伴终身的马革顺,几十年来就像一注音乐喷泉,一直在汩汩喷洒着动人的音符。
1937年,马革顺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毕业,这时抗战爆发了,马革顺的父亲带着一家逃到西安,马革顺入西北音乐学院任教。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看到国土沦丧,他和许多人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他指挥学生演唱抗日救亡歌,同时自己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抗战的歌曲,用音乐为民族的抗战服务。建国后,一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历史纪录片中,曾有马革顺在街头指挥青年演唱抗日救亡歌曲的镜头。
新中国成立后,马革顺先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1956年调到上海音乐学院筹建指挥系,当时苏联专家建议马革顺写一本适合中国的合唱学讲义。马革顺感到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的唱法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在通过对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汉语系几种语言的比较以及对中国戏曲的长期研究后,马革顺找到了适合中国人演唱的方法,1963年,他终于写出了中国的第一本《合唱学》著作。至今,《合唱学》已再版5次,每次再版之前,马革顺都仔细地修订,以使之更趋完善。《合唱学》的出版,也标志着“马革顺合唱学派”的诞生。由于马革顺对中国合唱指挥的贡献,他留学的母校——美国威斯敏思特合唱学院于1989年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
现在活跃在国内音乐舞台的合唱指挥家们,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得到过马先生的教诲和指点。他的影响甚至遍及东南亚各国和美国、澳大利亚。多年来马先生荣获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萧友梅音乐教育建设奖、中国文联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以及美国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荣誉院士。
马革顺就像其他许多老一代归国知识分子一样,也没能逃过历次政治运动。肃反时被隔离审查,反右时被戴上帽子,“文革”时又受到冲击,但所幸的是马革顺始终豁达、乐观,更幸运的是马革顺的婚姻非常幸福。马革顺的第一位夫人盛璐德女士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许多人小时候读过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就是她创作的,马革顺还曾和夫人携手创作了不少幼儿歌曲。马革顺和老伴相濡以沫几十年,老伴始终像一束阳光,温暖、和煦地照耀在马革顺心中。1985年,盛璐德去世了。10年后,马革顺再婚。对于两次婚姻,马革顺这样评价道:“婚姻是一件很冒险的事,但我很幸运,现在的夫人对我也很好。”马革顺常说,他最不喜欢的一个词就是“发挥余热”,这使人联想到将要燃尽的蜡烛。他最喜欢的是奥运会的圣火,只要人活着,就应该像奥运会的圣火一样熊熊燃烧。
3.马 思 聪
(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
“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到国外去。我很难过。” ——周恩来
马思聪,中国的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广东海丰人。1925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先后就学于南锡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授帕尼·奥别多菲尔学习小提琴,从毕能蓬教授学习作曲。1931年他创办了广州音乐院(任院长)、华南音乐院、中华交响乐团。1932年他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直至5年后抗战爆发。1937年秋,应聘为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音乐教授、讲授音乐史、乐理和声学等课程。马思聪应聘国立中山大学时,中国已进入全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他以音乐为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谱写了约20首抗战歌曲,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其《自由的号角》传播到全国许多地方。
1930年,他创立了第一个完全由我国器乐家组成的交响乐管弦乐团,他自任指挥。以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时的流亡生涯,他挟着小提琴,流浪在中国大地上,开了不知多少音乐会。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广州的当天晚上,即10月21日夜,中山大学在枪林弹雨中迁离广州,历尽艰难险阻,几易校址,最后迁至云南省昆明南部一个小县澄江县,于1939年3月1日开始正式上课。到澄江办学后,由于1938年秋中山大学成立了师范学院,马思聪便成了师范学院的音乐教授。在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马思聪教授除了担任教学任务外,还不断谱写抗战歌曲,并经常举行小提琴独奏会。他演奏时,琴音清澈宏亮,听来音如泉响,韵如钟馨。欣赏音乐的人,时则振奋兴怀,时则怡静雅逸。这是师生们难得的精神享受。马思聪教授不仅经常在校内举行小提琴独奏会,而且以社会为课堂,应云南省音乐会之邀,为广大群众演奏小提琴,宣传抗日救亡。在澄江办学期间,马思聪教授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社会生活体验的加深,创作技巧的提高与熟练,感到小型的器乐曲与室内乐,已经难以抒发内心深刻复杂的感受,开始创作交响乐等大型作品。1940年夏秋间学校搬迁到粤北坪石后不久,他虽没有跟随到坪石执教,却于1941年完成了《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当中山大学1940年搬迁到粤北坪石时。马思聪教授去了重庆,他创办一个国家级的中华交响乐团,任指挥,兼任协奏曲的小提琴独奏家,他在重庆指挥独奏过几十个场次,蜚声于大后方的中外爱乐者之间。
1941年他飞到香港,用他的琴声和他自己创作的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征服了香港热情的中外听众。这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经历了香港的炮火,1942年又开始流亡。经他家乡海丰,辗转到了桂林,又回到粤北砰石的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以戏剧、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活动尤为活跃,校内校外常可看到他们的表演。内容之丰富,演艺之精彩,为粤北办学精神生活留下不可忘却的一页。1944年奔波于桂林、柳州、贵阳、昆明。1945年春,由于日军进占粤北坪石,中山大学被迫进行再次迁校,马思聪教授则去了贵阳,又到贵阳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1946年飞到上海,建立了上海音乐家协会,又转台北,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然后又回广州,到中山大学执教,兼广东省立艺专音乐系主任。
1949年,马思聪教授去了北京,作为文艺界的新政协代表,他参加了那历史性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次会议。任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组顾问。任教于燕京大学音乐系。1951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在第一届全国文代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1967年定居美国。1987年5月20日在美国费城病逝。曾出任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评委。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当中国的许多作品还沉缅于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手法、风格和语方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渗进了西洋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音乐的历素。50年代以来他对风格的刻意求新更加积极,但从始至终都用来表现和赋予他对音乐的民族特征追求中。马思聪除小提琴演奏、教学和乐队指挥外,又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其作品多为器乐曲,也有大型声乐作品和歌曲。在半个世纪的音乐生涯中,马思聪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民族风格,个性鲜明,构思新颖。
马思聪20岁起便开展了一系列创业性的音乐活动。歌曲作品有《思乡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大合唱有《民主大合唱》、《抛锚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淮河大合唱》等,小提琴独奏曲《内蒙组曲》、管弦乐《西藏音诗》交响曲《热比亚》、管弦乐曲《山林之歌》、舞剧《龙宫奇缘》等,他在美国期间写作的大型歌舞剧《晚霞》,交响乐《阿美山组曲》等。器乐作品如小提琴曲《内蒙组曲》(《思乡曲》就是组曲之一)、《绥远回旋曲》、《山歌》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在开国前的第一创作阶段,他一共写了22个作品。在五、六十年代的第二阶段里,他共创作了22号作品。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的第三个创作阶段里,他写了17号作品。他一生一共写了61号作品。
马思聪的全部作品是真诚的,是他的感情的结晶,心血的凝聚,爱国的证件,历史的纪录,珍贵的遗物,价值连城的国宝,壮丽的精神财富,汉民族文明的一座高峰。这些作品中必有一些将传至千秋万代,这些不朽的作品也就是他永生的灵魂了。
4.喻 宜 萱
(1909年9月6日-)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江西萍乡人。生于1909年9月6日。1928年入上海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声乐。1929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声乐。1933年毕业后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音乐系任教。1935年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文学院音乐系学习声乐,曾在纽约、费城等地多次举行独唱音乐会。1939年回国,在成都、恩施等地从事声乐教学和演唱活动。1949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1961年任副院长。1957年任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评委,1960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舒曼国际音乐比赛评委。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理事。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擅长演唱西洋歌剧和中外艺术歌曲,尤其重视中国声乐作品。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培养了许多声乐人才,如黎信昌、李双江等。还编选、配译了十几种声乐教材,如中国歌曲《独唱曲集》、《声乐教材·中国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选曲》等,主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以及撰写了多篇声乐研究论文和自传《我与音乐》。
5.李 焕 之
(1919-2000)
李焕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1919年出生于香港。1936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延安到张家口,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上,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李焕之自幼爱好民间音乐,热心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1935年后,即开始创作歌曲,作有《牧羊哀歌》(郭沫若词)、《黄花曲》(蒋光慈词)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与蒲风等诗人合作抗日歌曲,作有《厦门自唱》(燕风词)、《保卫祖国》(克锋词)等。
几十年来,李焕之根据中国民间及古代音乐的丰富素材,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出表现新时代精神而又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作品,深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50年代他改编的中国民歌合唱曲《生产忙》、《茶山谣》、《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深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其后他又改编创作了古琴弦歌合唱《苏武》,首创“古曲新唱”。1984年又完成了琴歌合唱套曲《胡笳吟》,古琴伴奏的琴歌女声合唱《子夜四时歌》,大鼓、钢琴伴奏的男声合唱《秦王破阵乐》等。在民族器乐曲领域他也积极实践。1980年根据琴曲《离骚》创作了筝于民族乐队协奏曲《汩罗河幻想曲》;1983年以琴曲《高山》、《流水》为素材创作了箜篌独奏曲《高山流水》;1985年又创作了大型民乐合奏曲及民族管弦乐协奏的大型作品,将古代歌曲合唱与以古曲为基础的民族器乐创作进行了综合性的尝试。尤其是作于1956年的《春节组曲》于当年全国音乐周首演时即获得听众一致赞赏。其中的《序曲——大秧歌》(后常以《春节序曲》为名单独演出)广受欢迎,成为中国喜庆佳节中屡演不辍的保留节目。现在已成为我国每年新年音乐会上必演曲目,是一部民族交响乐中经典之作。
李焕之在合唱指挥、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多次指挥大合唱《黄河》、歌剧《白毛女》的演出。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他指挥北京青年业余合唱队的演出获得金质奖章。他的音乐理论著作有:《作曲教程》、《怎样学习作曲》、《音乐创作散论》、《民族民间音乐数论》、《论作曲的艺术》等。
⑧ 十大中外音乐家的生平与作品
1.钢琴演奏家--孔祥东
孔祥东,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中国钢琴家。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亲身感受过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和“一代天之骄子”。
在孔祥东的生命历程中,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对钢琴艺术的执着追求,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荣誉。1986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与1987年的西班牙桑坦德尔国际大赛中,他两度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从而引起世界乐坛的注目;1988年他成为了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比赛金奖得主;1992年他一举获得第五届悉尼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大奖以及四项特别奖。
孔祥东曾为BMG/RCA唱片公司、澳大利亚的Walsingham Classics、美国的Arcadia、香港的Wave Motion,以及中国唱片公司灌录个人专辑,在全球广受好评;他是第一位在著名的好莱坞露天剧场演奏的中国钢琴家;1997年,他参与策划了在洛杉矶举办的大型中国歌舞音乐烟花晚会“为中国喝彩!”(Bravo China),大获成功!如今,这个晚会已成为一个知名电视文艺品牌;1999年,他成为第一个在西藏拉萨举行大型音乐会的艺术家,与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作曲家乔治奥•莫若德一起创作的《西藏梦》的大型钢琴组曲的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0年,受邀参加澳门回归一周年庆祝音乐会,激情演奏《黄河》协奏曲,轰动濠江及海内外,被***主席热情称赞为“最为激动人心的演奏”;2002年,他成为第一位在台北演奏原版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钢琴家,引起了海峡两岸热烈的反响;2003年被评为“十大上海制造”人物之一;2004年他受奥地利联邦总理府邀请,成为第一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音乐家……孔祥东的名字已成为国际乐坛极之响亮,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名字!
作为著名钢琴家,孔祥东从没有忘记肩负着推广中国钢琴艺术普及的重任。1997年,他在上海浦东新区创办了“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致力于普及钢琴教育,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如今,“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已经在上海、北京、深圳、西安、合肥、澳门、南昌等城市建立了20所分校;2004年8月,集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孔祥东音乐幼儿园、孔祥东音乐艺术学校、孔祥东音乐艺术学院等所有艺术教育资源的孔祥东音乐机构成立,孔祥东音乐机构正以其产业化的模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
孔祥东在推广中国钢琴艺术的同时,也关注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2004年夏天,孔祥东在得知盲童曾凯因为生理缺陷而未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时,主动与其取得联系后,并针对曾凯的特殊情况为其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指定孔祥东音乐机构中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为曾凯进行辅导。在2004年末孔祥东音乐机构与上海市团市委共同合作启动了“阳光音乐大行动”,计划用5年的时间培养1000名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学习钢琴。而在2005年1月6日的“上海各界援助地震海啸灾区大型赈灾慈善义演”中,孔祥东也在第一时间献出了他的爱心。
2.马 革 顺
(1914-)
指挥家。陕西乾县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入南京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师从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音乐系,抗战胜利后,赴美国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西南音乐学院研究院。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1981年2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邀请,前往美国21所大学讲学和举行音乐会,并获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荣誉院士”称号。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
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中国民族的特征,是在立足于汉民族的思维、情感、语言、声调基础之上,吸取国际合唱艺术的学术精粹创造性地发展形成的。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音乐表现重风格、重情感、重深度。合唱音响谐和典雅、色调丰富。对于我国的歌曲,他不仅仅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更在运用声调、语调以加强合唱感染力方面有其极宝贵的成功经验。
大多数音乐爱好者对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马革顺的名字或许是比较陌生的,但从事合唱指挥的人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中国第一本《合唱学》即是由马革顺所著。今年已经87岁的马革顺除了带研究生、翻译著述外,还经常活跃于合唱指挥舞台和担任合唱比赛评委,直到有一次晕倒在排练场,他才知道自己患了老年糖尿病,也才终于意识到毕竟已是八十几岁的人了,是应该劳逸结合了。与合唱指挥艺术结伴终身的马革顺,几十年来就像一注音乐喷泉,一直在汩汩喷洒着动人的音符。
1937年,马革顺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毕业,这时抗战爆发了,马革顺的父亲带着一家逃到西安,马革顺入西北音乐学院任教。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看到国土沦丧,他和许多人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他指挥学生演唱抗日救亡歌,同时自己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抗战的歌曲,用音乐为民族的抗战服务。建国后,一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历史纪录片中,曾有马革顺在街头指挥青年演唱抗日救亡歌曲的镜头。
新中国成立后,马革顺先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1956年调到上海音乐学院筹建指挥系,当时苏联专家建议马革顺写一本适合中国的合唱学讲义。马革顺感到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的唱法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在通过对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汉语系几种语言的比较以及对中国戏曲的长期研究后,马革顺找到了适合中国人演唱的方法,1963年,他终于写出了中国的第一本《合唱学》著作。至今,《合唱学》已再版5次,每次再版之前,马革顺都仔细地修订,以使之更趋完善。《合唱学》的出版,也标志着“马革顺合唱学派”的诞生。由于马革顺对中国合唱指挥的贡献,他留学的母校——美国威斯敏思特合唱学院于1989年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
现在活跃在国内音乐舞台的合唱指挥家们,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得到过马先生的教诲和指点。他的影响甚至遍及东南亚各国和美国、澳大利亚。多年来马先生荣获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萧友梅音乐教育建设奖、中国文联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以及美国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荣誉院士。
马革顺就像其他许多老一代归国知识分子一样,也没能逃过历次政治运动。肃反时被隔离审查,反右时被戴上帽子,“文革”时又受到冲击,但所幸的是马革顺始终豁达、乐观,更幸运的是马革顺的婚姻非常幸福。马革顺的第一位夫人盛璐德女士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许多人小时候读过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就是她创作的,马革顺还曾和夫人携手创作了不少幼儿歌曲。马革顺和老伴相濡以沫几十年,老伴始终像一束阳光,温暖、和煦地照耀在马革顺心中。1985年,盛璐德去世了。10年后,马革顺再婚。对于两次婚姻,马革顺这样评价道:“婚姻是一件很冒险的事,但我很幸运,现在的夫人对我也很好。”马革顺常说,他最不喜欢的一个词就是“发挥余热”,这使人联想到将要燃尽的蜡烛。他最喜欢的是奥运会的圣火,只要人活着,就应该像奥运会的圣火一样熊熊燃烧。
3.马 思 聪
(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
“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到国外去。我很难过。” ——周恩来
马思聪,中国的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广东海丰人。1925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先后就学于南锡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授帕尼·奥别多菲尔学习小提琴,从毕能蓬教授学习作曲。1931年他创办了广州音乐院(任院长)、华南音乐院、中华交响乐团。1932年他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直至5年后抗战爆发。1937年秋,应聘为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音乐教授、讲授音乐史、乐理和声学等课程。马思聪应聘国立中山大学时,中国已进入全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他以音乐为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谱写了约20首抗战歌曲,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其《自由的号角》传播到全国许多地方。
1930年,他创立了第一个完全由我国器乐家组成的交响乐管弦乐团,他自任指挥。以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时的流亡生涯,他挟着小提琴,流浪在中国大地上,开了不知多少音乐会。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广州的当天晚上,即10月21日夜,中山大学在枪林弹雨中迁离广州,历尽艰难险阻,几易校址,最后迁至云南省昆明南部一个小县澄江县,于1939年3月1日开始正式上课。到澄江办学后,由于1938年秋中山大学成立了师范学院,马思聪便成了师范学院的音乐教授。在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马思聪教授除了担任教学任务外,还不断谱写抗战歌曲,并经常举行小提琴独奏会。他演奏时,琴音清澈宏亮,听来音如泉响,韵如钟馨。欣赏音乐的人,时则振奋兴怀,时则怡静雅逸。这是师生们难得的精神享受。马思聪教授不仅经常在校内举行小提琴独奏会,而且以社会为课堂,应云南省音乐会之邀,为广大群众演奏小提琴,宣传抗日救亡。在澄江办学期间,马思聪教授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社会生活体验的加深,创作技巧的提高与熟练,感到小型的器乐曲与室内乐,已经难以抒发内心深刻复杂的感受,开始创作交响乐等大型作品。1940年夏秋间学校搬迁到粤北坪石后不久,他虽没有跟随到坪石执教,却于1941年完成了《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当中山大学1940年搬迁到粤北坪石时。马思聪教授去了重庆,他创办一个国家级的中华交响乐团,任指挥,兼任协奏曲的小提琴独奏家,他在重庆指挥独奏过几十个场次,蜚声于大后方的中外爱乐者之间。
1941年他飞到香港,用他的琴声和他自己创作的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征服了香港热情的中外听众。这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经历了香港的炮火,1942年又开始流亡。经他家乡海丰,辗转到了桂林,又回到粤北砰石的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以戏剧、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活动尤为活跃,校内校外常可看到他们的表演。内容之丰富,演艺之精彩,为粤北办学精神生活留下不可忘却的一页。1944年奔波于桂林、柳州、贵阳、昆明。1945年春,由于日军进占粤北坪石,中山大学被迫进行再次迁校,马思聪教授则去了贵阳,又到贵阳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1946年飞到上海,建立了上海音乐家协会,又转台北,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然后又回广州,到中山大学执教,兼广东省立艺专音乐系主任。
1949年,马思聪教授去了北京,作为文艺界的新政协代表,他参加了那历史性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次会议。任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组顾问。任教于燕京大学音乐系。1951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在第一届全国文代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1967年定居美国。1987年5月20日在美国费城病逝。曾出任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评委。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当中国的许多作品还沉缅于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手法、风格和语方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渗进了西洋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音乐的历素。50年代以来他对风格的刻意求新更加积极,但从始至终都用来表现和赋予他对音乐的民族特征追求中。马思聪除小提琴演奏、教学和乐队指挥外,又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其作品多为器乐曲,也有大型声乐作品和歌曲。在半个世纪的音乐生涯中,马思聪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民族风格,个性鲜明,构思新颖。
马思聪20岁起便开展了一系列创业性的音乐活动。歌曲作品有《思乡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大合唱有《民主大合唱》、《抛锚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淮河大合唱》等,小提琴独奏曲《内蒙组曲》、管弦乐《西藏音诗》交响曲《热比亚》、管弦乐曲《山林之歌》、舞剧《龙宫奇缘》等,他在美国期间写作的大型歌舞剧《晚霞》,交响乐《阿美山组曲》等。器乐作品如小提琴曲《内蒙组曲》(《思乡曲》就是组曲之一)、《绥远回旋曲》、《山歌》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在开国前的第一创作阶段,他一共写了22个作品。在五、六十年代的第二阶段里,他共创作了22号作品。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的第三个创作阶段里,他写了17号作品。他一生一共写了61号作品。
马思聪的全部作品是真诚的,是他的感情的结晶,心血的凝聚,爱国的证件,历史的纪录,珍贵的遗物,价值连城的国宝,壮丽的精神财富,汉民族文明的一座高峰。这些作品中必有一些将传至千秋万代,这些不朽的作品也就是他永生的灵魂了。
4.喻 宜 萱
(1909年9月6日-)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江西萍乡人。生于1909年9月6日。1928年入上海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声乐。1929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声乐。1933年毕业后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音乐系任教。1935年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文学院音乐系学习声乐,曾在纽约、费城等地多次举行独唱音乐会。1939年回国,在成都、恩施等地从事声乐教学和演唱活动。1949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1961年任副院长。1957年任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评委,1960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舒曼国际音乐比赛评委。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理事。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擅长演唱西洋歌剧和中外艺术歌曲,尤其重视中国声乐作品。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培养了许多声乐人才,如黎信昌、李双江等。还编选、配译了十几种声乐教材,如中国歌曲《独唱曲集》、《声乐教材·中国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选曲》等,主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以及撰写了多篇声乐研究论文和自传《我与音乐》。
5.李 焕 之
(1919-2000)
李焕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1919年出生于香港。1936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延安到张家口,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上,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李焕之自幼爱好民间音乐,热心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1935年后,即开始创作歌曲,作有《牧羊哀歌》(郭沫若词)、《黄花曲》(蒋光慈词)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与蒲风等诗人合作抗日歌曲,作有《厦门自唱》(燕风词)、《保卫祖国》(克锋词)等。
几十年来,李焕之根据中国民间及古代音乐的丰富素材,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出表现新时代精神而又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作品,深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50年代他改编的中国民歌合唱曲《生产忙》、《茶山谣》、《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深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其后他又改编创作了古琴弦歌合唱《苏武》,首创“古曲新唱”。1984年又完成了琴歌合唱套曲《胡笳吟》,古琴伴奏的琴歌女声合唱《子夜四时歌》,大鼓、钢琴伴奏的男声合唱《秦王破阵乐》等。在民族器乐曲领域他也积极实践。1980年根据琴曲《离骚》创作了筝于民族乐队协奏曲《汩罗河幻想曲》;1983年以琴曲《高山》、《流水》为素材创作了箜篌独奏曲《高山流水》;1985年又创作了大型民乐合奏曲及民族管弦乐协奏的大型作品,将古代歌曲合唱与以古曲为基础的民族器乐创作进行了综合性的尝试。尤其是作于1956年的《春节组曲》于当年全国音乐周首演时即获得听众一致赞赏。其中的《序曲——大秧歌》(后常以《春节序曲》为名单独演出)广受欢迎,成为中国喜庆佳节中屡演不辍的保留节目。现在已成为我国每年新年音乐会上必演曲目,是一部民族交响乐中经典之作。
李焕之在合唱指挥、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多次指挥大合唱《黄河》、歌剧《白毛女》的演出。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他指挥北京青年业余合唱队的演出获得金质奖章。他的音乐理论著作有:《作曲教程》、《怎样学习作曲》、《音乐创作散论》、《民族民间音乐数论》、《论作曲的艺术》等。
2000年3月19日,81岁的李焕之因病在北京逝世。
6. 莫扎特 WOI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27-1791.12.5)奥地利作曲家。生于萨尔茨堡。自幼从父亲学习音乐,4岁便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有神童之称。7岁随父巡演8岁首演他的第一部交响曲。1781年定居维也纳,成为欧洲第一位自由职业的音乐家。1789-1791年在欧洲各地巡演,大获成功。最后几年成为共济会会员。此时创作的歌剧《魔笛》等作品反映出共济会的道德观。去世时年仅不到36岁。
莫扎特下笔神速,在动笔时脑中已有完整的乐章。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大量的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精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后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他的最后3首交响乐作品(第39--41)是莫扎特音乐的总结,也是18世纪末西方音乐中的杰作。
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于创新精神,思维活跃,他是第一个用交响织体来表现钢琴和管弦乐队相互抗衡的人。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美妙动听、晶莹剔透、充满幽默感。
莫扎特的生命短暂,但他留给我们的作品达600多首。因没有标明创作时间,因此次序混乱。主要作品:交响曲63首,嬉游曲16首,小夜曲13首,进行曲15首,小步舞曲105首,舞曲172首,钢琴协奏曲27首,小提琴协奏曲5首,弦乐四重奏23首,管乐弦乐重奏曲4首,钢琴重奏曲9首,小提琴奏鸣曲43首,钢琴奏鸣曲23首,歌剧15部。另外还作有清唱剧4部,康塔塔4首,宗教合唱曲50首,重唱歌曲18首,独唱和管弦乐队曲55首,歌曲32首等。
7.巴赫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又是管风琴演奏家。他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但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
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弥撒曲》等,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为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淮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宗教改革运动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器乐作品《布朗登堡协奏曲》六首、《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赋格的艺术》一集、《音乐的奉献》一集、《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六首等。
但由于当时种种社会原因,巴赫的创作才能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经门德尔松等人的大力推荐,他的作品才得到大量出版和演奏。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欧他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荣称。
8.肖邦 Fryderyk Chopin 1810.3.1-1849.10.17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其父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自幼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19岁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5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在此期间染上肺病,1948年赴伦敦演出时,病情恶化,回巴黎不久逝世,享年39岁。
肖邦是浪漫乐派的著名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他的练习曲作品训练目的明确,艺术形象鲜明;他的圆舞曲作品,赋予温柔抒情的情感;他的前奏曲作品,可将风格迥异的个曲,自由结合为组曲;他的谐谑曲成为独立的作品感情激动、富裕戏剧性;他的马祖卡舞曲作品,曲调单纯、和声简朴、明朗欢快;他的夜曲作品,充满幻想、情调深沉;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他的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9.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 (1906-1975), 前苏联重要的作曲家。生于彼得堡,十一岁开始创作,十三岁入列宁格勒 音乐学院,1925年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引起国内外的注目。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极多。1937年首演的《第五交响曲》显露出自己的创作风格:旋律剑拔弩张, 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创造大胆,富有哲理性。他的不少作品带有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争议。
他的主要作品《列宁格勒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易北河西岸》等电影配乐、歌剧 《叶卡捷琳娜·伊兹梅洛娃》、舞剧《黄金时代》、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等都影响较大。
1960年后成为前苏联作曲家协会领导人之一。 [ 李德伦与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 ] 中国当代著名指挥家李德伦(1917-),早年曾赴前苏联深造。当时,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还 十分密切。
1953年,前苏联著名音乐家普罗柯菲耶夫去世,就在同一年,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与世长辞。 李德伦就在这一年来到苏联,并有幸欣赏到了另一位前苏联著名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在这一年的 新作《第十交响曲》(Op.93)。过后,有一位前苏联音乐教师曾向李德伦询问欣赏这部作品后的感受, 李德伦当时疑惑地说:“怎么如此沉重呢?”那位教师只以苦笑作答。
青年时代的李德伦,正沉浸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喜悦之中。他显然跟那个时代所有的中国人 一样,认为苏联“老大哥”是中国的榜样,世界上不会有哪个国家比苏联更先进、更发达、更富足、 更自由。在这种心境之下,他是根本无法理解肖斯塔科维奇那种“沉重”的。直到1976年,风云变幻的中国经历了三位国家领导人逝世、“四人帮”垮台以及唐山大地震的冲击。 李德伦此时再度欣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音乐的确是没有国界的。两个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使李德伦暂时无法听懂肖斯塔科维奇那略显 晦涩的音乐语言;而两个国家相似的命运,又最终使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音乐家有了心灵上的 沟通。
1992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指挥家李德伦依然矍铄。他来到清华大学,义务普及古典音乐 欣赏知识,其间向清华学生们讲述了这一典故,并亲自指挥演出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
10. 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9.8.-1904.5.1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触民间音乐,学会演奏小提琴和管风琴。16岁又经过一生中仅有的两年管风琴学校的正规学习。毕业后,在一个室内乐团演奏中提琴。30岁从事创作,并教授管风琴。那时结识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并受其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获奥地利国家奖学金,使他增强了创作的信心,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和个人的风格。1885年起,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并9次出访英国,演奏自己的作品。1890年在俄国与柴科夫斯基结下了亲密的友谊。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院教授,次年,出访美国,大量接触黑人和印第安民间音乐。此时的创作对美国的音乐产生了显著的影响。1901年任布拉格音乐院院长。德沃夏克晚年被选为捷克科学院和艺术研究院院士、获英国剑桥大学和捷克大学名誉音乐博士。
德沃夏克的作品朴实自然、手法简练、结构紧凑、曲调清新。他的代表作品-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融合了黑人、印第安人民歌和波希米亚民间音乐的素材,使此交响曲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斯拉夫舞曲》《捷克组曲》等是属于强烈民族风格的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9首、序曲3首、狂想曲、谐谑曲、斯拉夫舞曲16首、弦乐小夜曲、小夜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六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叙事曲、歌剧二部、宗教合唱曲、歌曲等。
⑨ 孔祥东 钢琴 dj 孔祥东在一个晚会上自己独奏了一个钢琴曲,有dj在旁伴奏,有谁知道啊
姓名:孔祥东
性别:男
出生年:1968年
生日:10月22日
地区:中国大陆
星座:天秤座
血型:
身高:
三围:
嗜好:
职业:其他
个人简介
艺术历程简述:
·1968年10月22日 出生于上海;
·1978年9月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学习,师从金迪善老师;
·1981年9月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师从范大雷老师;
·1985年2月获全国钢琴比赛(文化部主办)第一名;
·1985年11月与中央乐团首次合作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1986年3月首次上海独奏音乐会;
·1986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第八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铜奖;
·1987年7月赴西班牙参加桑坦德尔国际钢琴比赛获第四大奖及"年轻天才奖";同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1988年2月赴美留学于杨百翰大学;
·1988年6月获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大赛金牌大奖;
·1988年10月15日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独奏会;
·1989年9月赴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克劳德弗·朗克教授;
·1992年7月获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比赛金牌大奖及四项特别奖;录制"黄河"协奏曲LD、CD;
·1993年7月毕业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
·1994年 每年六十场音乐会国际巡演;为BMG/RCA唱片公司录制唱片;组织策划"海外中国名家演奏团"回京、沪演出,成为建国以来最有规模的归国留学生团;
·1997年2月"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成立于上海浦东;
·1998年9月"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苏州分校成立;
·1998年受聘为江南大学兼职教授;
·1999年 受聘为东方教育中心艺术顾问;2000年5月受聘为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 受聘为西北大学兼职教授;
·2000年8月 受聘为新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10月 受聘为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1年受聘为中华慈善总会特邀理事;当选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浦东新区第一届政协常委;
·2001年6月受聘为沈阳音乐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当选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2001年8月 在山东曲阜创办"孔子中英文学校"并担任校董及艺术总监;
·2001年9月 当选为第一届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浦东新区青联副主席;
·2001年10月 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1年11月 被香港医院管理局授予"2001年度健康之星";
·2002年1月 成为第一个在台北演奏原版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钢琴家;
·2002年3月 受聘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2002年4月 "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成都分校成立;
·2002年9月 “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北京小学分校成立;
·2002年11月2日 应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邀请,组织“孔祥东音乐艺术中心”的138名师生在上海浦东世纪广场上举行了“百台钢琴齐奏音乐会”,创下广场音乐会之最;
·2002年11月26日 成为第一个签约北京九洲亚华演艺经纪公司的古典钢琴艺术家;
·2002年12月 参与拍摄、制作了“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教学片,并得到了美国音乐学会的赞扬和认可;
·2003年1月 在上海《东方周末》“2002HIGH在上海”时尚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上海制造”人物之一。
·2003年除夕,改编创作的钢琴曲《我的祖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动情点“国土汇聚”仪式中奏响
⑩ 晓雯音乐学校在国内影响程度
我在那学,好像很有名,给你看看历史记录吧!
1、 1989年9月28日成立,带着七名学生办起了小弄堂里的音乐教室。
2、 1990年4月22日,日本雅马哈株式会社驻中国代表山本吉身先生来温州参观我校。
3、 1990年9月25日在中日音乐交流会上日本演奏家藤木希实子与我校音乐基础班师生同台演出。
4、 1990年10月27日日本雅马哈株式会社向我校赠送系统教材和钢琴、电子琴等部分教具。
5、 1991年2月10日我校的五名学员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雅马哈高级电子琴演奏交流联欢会。
6、 1991年8月12日,我校是我省唯一一个接受YAMAHA音乐振兴会业务指导的私立办学场所。
7、 1991年,1992年度我校学员吴婷婷、赵一等人喜获瑞安市“三独”比赛一等奖。
8、 1993年3月23日,我校同日本YAMAHA株式会社,天津YAMAHA电子乐器有限公司,鹿城区教委联合举办的中日音乐交流演奏会在东南剧院隆重举行,由中川小姐领衔主演并大获成功。
9、 1994年9月19日由我校选送的七名选手在首届全国冰心奖少儿电子琴大赛中全部获奖,“冰心奖”发奖大会在人民堂举行,中央领导人雷洁琼为我校音乐基础班一等奖选手谢琼等颁奖。
10、 1995年2月14日美籍华人演奏家汇信权与我校百名小朋友联合表演电子琴大联奏。
11、 1995年8月29日第二届全国“冰心艺术奖”电子琴大赛中由我校选出的11名选手全部获奖,徐依帆、谢寒、包艳慧获新作品创作优秀奖,谢琼获C组冠军,王陈凝获B组一等奖,尤子夜荣获双排键电子琴三等奖,管钿钿获二等奖并获《小小世界》新作品改编优秀奖、朱琪获二等奖、柳箫获二等奖、朱旭娟获二等奖。
12、 1995年度赵小洁获瑞安市“三独”比赛一等奖,该生97年获温州市首届音乐舞蹈大奖赛三等奖。
13、 1995年度,周盈盈荣获全国首届中小学电子琴比赛浙江省选拔赛三等奖,同年又获瑞安市“三独”比赛一等奖。
14、 1997年我校120人电子琴合奏被温州“新太阳杯”少儿优秀文艺节目汇演节目所选取。
15、 1997年4月2日原市长卢声亮、副市长陈莲莲、市领导马云博、市教委领导林和平等来我校视察指导。
16、 1998年11月29日YAMAHA(株)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小川恭士参观我校。
17、 1998年11月29日日本著名作曲、演奏家平沼由利参加我校“98希望之声音乐会”并与我校师生合影留念。
18、 1999年9月28日“晓音”十周年庆典音乐会在温州师范学院育英大礼堂举行,邀请了市委领导和音乐界的前辈,以及来自日本、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的友人和专家。参加演出的学员有300余人,圆满成功的音乐会得到了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电视台、教育经济电视台、温州有线电视台、鹿城有线电视台、温州人杂志社等新闻单位的报道,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我校学员提供了一次学习、欣赏和锻炼的机会。
19、 1999年主办“晓音之声”永嘉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永嘉学校。
20、 2000年5月日本著名双排键演奏家富冈泰也来我校参观指导。
21、 2000年6月10日我校的陈金居上,在全国双排键electone大赛(决赛)上夺得了大赛第二名。
22、 2000年7月主办“晓音之声” 平阳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平阳学校。
23、 2000年7月7月(日本双排键专家)池谷昭彦在天津办事处主任张四新和营业课科长张永生先生的陪同下来我校参观。
24、 2000年9月主办“晓音之声” 瓯北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瓯北学校。
25、 2001年3月 24日天津YAMAHA总经理久米和日本双排键专家池谷先生来我校参观指导,对我校的教学体系、师资、研修培训体系、管理软件等给予了高度赞扬。
26、 2001年5月6日波兰著名钢琴家彼奥特·福克来我校参观访问。
27、 2001年5月24日日本双排键著名演奏家一言真也在我校老朋友佐滕的陪同下来我校研修指导。
28、 2001年6月著名影星释小龙与我校部分学员同台演出后合影留念。
29、 2001年我国著名歌唱家兼北京华宇添艺术学校校长邓玉华教授来我校参观访问。
30、 2001年7月主办“晓音之声” 宜山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宜山学校。
31、 2001年8月主办“晓音之声” 水头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水头学校。
32、 2001年9月在浙江台州主办“晓音之声” 椒江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椒江学校。
33、 2001年,我校首次参加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A、B级加分测试,钢琴、电子琴类温州地区共通过4名,我校占2名。
34、 2002年,我国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吴纯、小提琴家俞丽拿来我校参观指导。
35、 2002年我校主办了孔祥东“2002大型”钢琴讲座。
36、 2002年6月24日日本著名双排键演奏家富冈泰也在上海知音琴行陈青云的陪同下来我校参观访问,并为我校学员举办了双排键大型音乐会。
37、 2002年,我校参加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A、B级加分测试;钢琴、电子琴类温州地区共通过4名我校再夺2名。
38、 2003年夏季在和“非典”的战斗中诞生“空中音乐教室”,成为我总分校学员每周免费接受的一次网络课堂。
39、 2003年我校赵小洁、包戈同学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
40、 2003年7月我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先生来我校参观指导并参加我校主办的2003夏季“晓音之声”音乐会。
41、 2003年7月28日在浙江义乌主办“晓音之声” 通远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通远学校。
42、 2003年8月中国著名双排键电子琴(电子管风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双排键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电子琴学会理事、上海音协电子琴学会副会长朱磊先生来我校参观交流。
43、 2003年9月我校“人力资源培训部”宣告成立,成为我校人才培养、提高的专门负责部门,为我校办学模式的全国性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4、 2003年9月6日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大礼堂举办晓雯音乐椒江学校成立二周年校庆音乐会。
45、 2003年9月7日我校专业音乐网站www.XWYY.COM开通。
46、 2003年9月13日在浙江温州主办“晓音之声” 西城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西城学校。
47、 2003年9月21日在浙江温州仰义主办“晓音之声” 仰义篇音乐会,成立晓雯音乐仰义学校。
48、 2003年9月底在江西出版大厦主办“中国·浙江·温州模式幼少儿音乐教育推广会(筹)”、“江西·浙江琴童文化交流音乐会(筹)”。
49、 2003年10月13日参加由中共鹿城区委、鹿城人民政府主办的江心屿金秋休闲文化节活动,单独举办一场大型露天百人大合奏音乐会。
50、 2003年10月16日,国际钢琴大师亚历山大.巴拓夫思基为我校学员和温州部分琴童作经典音乐讲座,我校学员得到了大师亲自的指点。10月17日晚,大师又在其演出前来我校参观,和我校师生见面。
51、 2003年,我校参加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A、B级加分测试,钢琴、电子琴类温州地区共通过6名我校又夺4名。
51、 2003年11月底,我校获悉我市将主办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推选活动“红蜻蜓”杯浙江赛区选拔赛。作为我市历史悠久的音乐专业学校,我校义不容辞的选派了五名选手参加12月6日主办的钢琴、西洋器乐两组比赛,在温州赛区比赛中,我校四名选手分别获得金牌二名、银牌一名、优胜奖一名,在12月12日的浙江赛区比赛中,汇集了杭州、宁波、台州、丽水分赛场和我市分赛场的全部金、银、铜牌得主。但我校选手依靠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琴技,再一次技压群芳、高出一筹,分别以9.937、9.935、9.907的高分勇得钢琴少儿B组、西洋器乐少儿A组、B组全部三枚金牌。这三名选手分别是双排键学员:杨杨(钢琴金牌得主);双排键学员:潘金金;双排键学员:詹炜。她们将代表我校、我市、我省参加于2004年2月在北京主办的云集全国各地金牌得主的半决赛、决赛。
“高楼大厦平地起”,正是由于这三名选手都具备扎实的童子功,(她们都是我校基础班毕业学员)才会有今天的成绩,赛场评委在赛后点评时也多次强调了这一点!!!
52、 2004年2月6日,我校三名学员杨杨、潘金金、詹炜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推选活动北京决赛,凭借实力再次勇得金牌。
53、 2004年2月21日,我校路桥、黄岩两所分校成功开办。
54、 2004年3月,我校选送了16名学员参加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A、B级加分测试,有14名学员顺利通过加分。
55、 2004年3月3日《晓雯音乐教材》正式面世,她凝聚了我校办学十五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国内外优秀音乐教材的精华,适合中国幼少儿进行音乐素质教学,她是在我校校长吴晓雯老师的带领下,多名优秀骨干教学历时三年多共同努力的结果。
55、 2004年4月4日:2004年度“晓音之声”音乐会暨《晓雯音乐教材》启用发布会在奥林匹克大酒店三楼举行,本场音乐会是我校2004年度音乐会计划中的一部分,也是一场较高级的音乐会,主要由提高班学员参加,其中吴校长的学生占了较大的比例,既是为了检验教学成果、向家长汇报、也是为了锻炼学员、提高能力。同时我校还邀请了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温州市鹿城区民办协会有关领导亲临会场;邀请了海南、山东两省有关嘉宾、领导亲临会场考察、观摩;所以这也是一场三省文化交流的音乐会。
音乐会节目形式有双排键电子琴独奏、钢琴独奏、合奏、单排键电子琴合奏、童声合唱等。
56、 2004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举办的“瓯江春晓”大型拍摄活动在我市瑞安广电中心隆重举行开机仪式。此次大型拍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少儿音乐TV、器乐TV、舞蹈TV等节目的创作水平;丰富少儿电视荧屏,展现温州山山水水。受温州电视台委托,我市晓雯音乐学校选送了两个节目参加当晚的晚会,她们凭借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理解能力、娴熟的演奏技巧、为晚会带来了高潮;获得了阵阵掌声。一起同台演出的还有我市小荧星艺术学校。
57、 2004年7月1日,上陡门分校成立。
58、 2004年8月26日,台风过后的温州去掉了往日的喧嚣,显得格外的清新,我校也迎来了来自美国加州Tustin音乐中心和Harmony Road音乐教育中心的两位校长。在参观交流之后,她们对我校“注重音乐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紧跟国际潮流的教学、管理模式大加赞赏,并签订了结对合作意向书,本着增进学校之间、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目的,今后将在音乐学术领域、教学领域、师生之间、音乐会等方面开展广泛、持久的交流和友好合作。我校每个班级的优秀学生和骨干教师今后将有机会到美国加州距离世界迪尼斯中心仅10分钟路程的Tustin音乐中心和Harmony Road音乐教育中心学习、参观、交流。
59、2005年5月份,吴晓雯校长获得在香港颁发的“教育成就奖”,全国只有二十名。
60、2005年7月2日“晓音之声”大型音乐会,本次音乐会到会嘉宾有上海音乐学院朱磊教授,曾梦老师,天津音乐学院高继通教授等。
60、2005年11月25日,日本演奏家高田和泉与我校学员同台演出。
61、2005年12月份,吴晓雯校长获得香港皇家博士学位。
62、2006年1月,晓雯音乐综合素养课教材面试,并向全国连锁教育机构推广使用。
63、2006年2月,晓雯音乐双排键教材面世。
64、2006年3月,我校首次主动出击,在南昌主办晓雯音乐品牌推介会,圆满成功!
65、2006年4月,我校在温州总部王朝大酒店主办晓雯音乐品牌推介会,又获成功!
66、2006年5月,由我校演出部组织的“TOMSON”杯超级琴童PK赛开始比赛,首轮报名超过5000人。
67、2006年3月,我校学员赵伟强以全国第三名的佳绩,通过上海音乐学院的专业考试。
68、2007年,我校的步伐走进上海。
69、2007年,我校投入巨资引入视频会议系统,从此,总分校之间没有距离。
70、2007年5月,我校教职员工家长相聚温州,增进了员工家长对子女工作生活的了解和支持。
71、2007年5月,我校“晓音之声”音乐会走进长沙。
72、2007年全国高等院校双排键电子琴学科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全国其它音乐学院协办。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各院校领导云集上海,对全国双排键电子琴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晓雯音乐学校是此次会议唯一一所接受邀请的民办非高等学历制学校,吴晓雯校长应邀出席了会议。
从1989年开始进行双排键普及教育的晓雯音乐学校领导也作了会议正式发言,各位专家学者对民办普及型音乐教育的晓雯音乐学校大加赞赏,并一致表态将共同予以大力支持,同时,与部分院校达成了实质性的合作意向。这无疑是给晓雯音乐品牌的提升及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
本次会议日程安排于5月30日晚上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厅举办了双排键专场音乐会,双排键演绎的高雅音乐引起了各大院校的领导、专家的震撼。
此次会议确定了双排键电子琴(电子管风琴)专业在各大音乐院校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作用,也为中国双排键电子琴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3、2007年11月,“晓音之声”音乐会走进台州三门,受到三门家长和孩子的喜欢,同时也宣告晓雯音乐三门学校的成立。
74、2007年11月,我校双排键老师在吴校长的带领下,赶赴北京参加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为期三天的双排键研修并参加了双排键演示会,晓雯音乐演艺中心为本次演示会全程提供灯光支持。
75、2007年12月15日,晓雯音乐全国连锁教育机构“精品音乐会”如期在温州育英大礼堂举行,上海音乐学院朱磊教授亲临会场启动2008“迎奥运” 超级琴童PK大赛并演奏。同时山东海南的演员也带来了精彩的节目,整场音乐会节目丰富,气氛热烈,圆满成功!得到了多方媒体的综合报道。
76、2008年1月,晓雯音乐官方网站全面升级,功能更全面,更符合学员学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