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学院 > 李赫特北京音乐会

李赫特北京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1-02-28 20:33:54

Ⅰ 李赫特的具体死亡日期

李赫特李赫特 20世纪钢琴艺术圣殿的大师级人物大多成名于二战之前。从施纳贝尔、吉泽金到阿劳、米开朗杰里,他们的赫赫之名都是因长年的舞台实践而铸就的。这些大师以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耸立在乐迷心中。
1995年意大利钢琴家米开朗杰里逝世后,英国一位乐评专家撰文指出:“钢琴艺术万神殿现在只有李赫特这一位大师健在。”1997年8月,李赫特因心脏病在莫斯科离开了人间,自此,钢琴艺术的大师时代宣告结束。
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是一位出道较晚的钢琴家。他1915年3月20日出生在乌克兰,双亲都是德国人,而且都是音乐工作者。父亲是管风琴师兼作曲家。
李赫特最初的钢琴技术都是自学的。他曾担任奥德萨歌剧院的合唱指导教师,并立志成为作曲家。1966年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在20岁之前及时终止了作曲,而且发誓永远不在众人面前演奏自己的音乐。”
19岁时,李赫特举行了首场独奏音乐会,曲目均为肖邦作品。1937年,22岁的李赫特开始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这一年,他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海恩里希.涅高兹。涅高兹曾培养了一大批钢琴人才,其中包括吉列尔斯、扎克、马里宁等人。
在音乐学院,李赫特还与普罗科菲耶夫一起工作,并在1942年首演了他的《第6奏鸣曲》。此后,李赫特还首演了普氏的第7和第9奏鸣曲。1952年,罗斯特罗波维奇在莫斯科首演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协奏曲》时,李赫特担任客串乐队指挥。
1945年李赫特获得苏联钢琴比赛第一名,1949年获斯大林奖金。50年代他在苏联和东欧举行巡回演出,有时一年要演出120场。
李赫特40年代开始录唱片。他的唱片量是同代钢琴家中最多的。李赫特本人不喜欢在录音室里演奏。与他共事达37年之久的演出经理杰奎斯.莱萨尔介绍:“在录音室李赫特感到很不自然,因此他的唱片实况录音较多。即使在舞台上录音,他仍要求不要让他感觉到麦克风的存在,录音师们不得不把录音话筒藏在舞台前面的花丛中。
李赫特的演出曲目非常庞大,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无所不包。他的演奏将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融合在一起。乐评家们认为李赫特对钢琴音色的控制力是无人可比的。
李赫特性情忧郁,生活中的他常常陷入沉思当中。为准备一场音乐会他常常要连续练习10几个小时。
由于不习惯坐飞机,直到1960年45岁的李赫特才首次赴美国演出。这次演出引起了轰动。在美国他曾与莱纳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真正使美国人感到惊奇的还是他在卡耐基音乐厅的5场独奏音乐会。第一场他演奏了5首贝多芬奏鸣曲。《纽约时报》评论说:“纽约音乐界的头面人物都出席了这场音乐会,音乐厅在开演前10分钟就已经座无虚席。
“音乐会开始时,许多人还对这位苏联钢琴家的实力抱怀疑态度,但10分钟后,这些人都变成了李赫特的崇拜者。人们发现舞台上的李赫特是一位举止高雅,演奏富于诗的意境,并具有高超技巧的钢琴家。”
1965年和1970年,李赫特又两次访问美国。1970年4月他与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联手在卡耐基举行音乐会。不幸的是,这次演出被当地的犹太人因抗议苏联当局虐待犹太人行经所举行的示威所破坏。当时示威者狂叫着涌入音乐厅,冲向舞台。
杰奎斯.莱萨尔回忆说:“这场骚乱大大伤害了李赫特的感情,他不是犹太人,而奥伊斯特拉赫是犹太血统。李赫特认为示威者要求大卫反对自己的国家太过分了。”此后,尽管美国音乐界一再发出邀请,但李赫特再也没有去美国演出。
李赫特与苏联领导人的关系长期不明朗。他不属于持不同政见者行列,尽管1960年他曾在受到批判的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葬礼上演奏,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行为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此后几年间,李赫特在美英等国的一系列演出计划被取消,其中包括1962年出席伦敦爱丁堡音乐节。苏联文化部门提出的理由是:李赫特身体欠佳。
乐评家舒恩堡在探到他对1960年5场音乐会的总体印象时说:“在吉泽金之后,没有人像李赫特那样将拉威尔的作品演奏得如此迷人。他(李赫特)既有非凡的技巧,又可以在钢琴上营造出辉煌的气氛,但他的演奏基本上是内省、沉思型的。”
《格罗夫音乐辞典》对李赫特有这样的记载:“他的完美技术,使他有充分自由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创造力。他演奏中的色彩变化与众不同,每一首乐曲从头至尾都有他的个性存在。”
李赫特身体很壮,有一双大手。他在上台时经常不理会热烈的掌声,直奔钢琴,并迅速沉浸在音乐中。
李赫特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家,他能流利地讲法语和德语。收集艺术品和装饰物是他的一大爱好。他存有不少俄罗斯画家的真迹。李赫特自己也是一位业余画家,其画作颇有印象派特征。
晚年,李赫特常与朋友们一起进行沙龙式的演奏。他的音乐生涯直到1995年他进行心脏手术后才真正停止。对有才华的青年演奏家给予忠告,但他对钢琴教学没有兴趣。1963年,李赫特曾对记者说:“琴技巧我只学了一点皮毛,那有资格去教别人呢?”

Ⅱ 赣州举行的吴纯音乐会什么时候开始啊

《妈妈伴你琴声飞扬》母子励志音乐会将于2月5号晚7:30在赣南剧院倾情上演。
吴章鸿——内讲述一个单亲母亲容培养三博士儿子的经历。被授予"让你感动的十大中国母亲"之一、“全国十大魅力父母”之一、“全国教子有方”好家长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及全国各地巡回宣讲,每到一个地方都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和好评。出版教育专著多部,其中〈每天进步一点点——从平凡到卓越的183个道理〉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青少年最喜欢的优秀图书奖”、“全国妇女优秀读物奖”并在海外发行。

吴 纯——四无母亲托起的钢琴王子。目前中国最高学历的青年钢琴演奏家,已获得三个海外博士学位、16项国际钢琴比赛大奖,李赫特国际钢琴比赛100年来最年亲的评委,被誉为闪耀在欧洲的中国钢琴之星、最具实力的青年钢琴家。。。。。。。

Ⅲ 李赫特和李斯特有什么分别

李赫特

20世纪钢琴艺术圣殿的大师级人物大多成名于二战之前。从施纳贝尔、吉泽金到阿劳、米开朗杰里,他们的赫赫之名都是因长年的舞台实践而铸就的。这些大师以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耸立在乐迷心中。

1995年意大利钢琴家米开朗杰里逝世后,英国一位乐评专家撰文指出:“钢琴艺术万神殿现在只有李赫特这一位大师健在。”1997年8月,李赫特因心脏病在莫斯科离开了人间,自此,钢琴艺术的大师时代宣告结束。

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是一位出道较晚的钢琴家。他1915年3月20日出生在乌克兰,双亲都是德国人,而且都是音乐工作者。父亲是管风琴师兼作曲家。

李赫特最初的钢琴技术都是自学的。他曾担任奥德萨歌剧院的合唱指导教师,并立志成为作曲家。1966年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在20岁之前及时终止了作曲,而且发誓永远不在众人面前演奏自己的音乐。”

19岁时,李赫特举行了首场独奏音乐会,曲目均为肖邦作品。1937年,22岁的李赫特开始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这一年,他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海恩里希.涅高兹。涅高兹曾培养了一大批钢琴人才,其中包括吉列尔斯、扎克、马里宁等人。

在音乐学院,李赫特还与普罗科菲耶夫一起工作,并在1942年首演了他的《第6奏鸣曲》。此后,李赫特还首演了普氏的第7和第9奏鸣曲。1952年,罗斯特罗波维奇在莫斯科首演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协奏曲》时,李赫特担任客串乐队指挥。

1945年李赫特获得苏联钢琴比赛第一名,1949年获斯大林奖金。50年代他在苏联和东欧举行巡回演出,有时一年要演出120场。

李赫特40年代开始录唱片。他的唱片量是同代钢琴家中最多的。李赫特本人不喜欢在录音室里演奏。与他共事达37年之久的演出经理杰奎斯.莱萨尔介绍:“在录音室李赫特感到很不自然,因此他的唱片实况录音较多。即使在舞台上录音,他仍要求不要让他感觉到麦克风的存在,录音师们不得不把录音话筒藏在舞台前面的花丛中。

李赫特的演出曲目非常庞大,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无所不包。他的演奏将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融合在一起。乐评家们认为李赫特对钢琴音色的控制力是无人可比的。

李赫特性情忧郁,生活中的他常常陷入沉思当中。为准备一场音乐会他常常要连续练习10几个小时。

由于不习惯坐飞机,直到1960年45岁的李赫特才首次赴美国演出。这次演出引起了轰动。在美国他曾与莱纳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真正使美国人感到惊奇的还是他在卡耐基音乐厅的5场独奏音乐会。第一场他演奏了5首贝多芬奏鸣曲。《纽约时报》评论说:“纽约音乐界的头面人物都出席了这场音乐会,音乐厅在开演前10分钟就已经座无虚席。

“音乐会开始时,许多人还对这位苏联钢琴家的实力抱怀疑态度,但10分钟后,这些人都变成了李赫特的崇拜者。人们发现舞台上的李赫特是一位举止高雅,演奏富于诗的意境,并具有高超技巧的钢琴家。”

1965年和1970年,李赫特又两次访问美国。1970年4月他与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联手在卡耐基举行音乐会。不幸的是,这次演出被当地的犹太人因抗议苏联当局虐待犹太人行经所举行的示威所破坏。当时示威者狂叫着涌入音乐厅,冲向舞台。

杰奎斯.莱萨尔回忆说:“这场骚乱大大伤害了李赫特的感情,他不是犹太人,而奥伊斯特拉赫是犹太血统。李赫特认为示威者要求大卫反对自己的国家太过分了。”此后,尽管美国音乐界一再发出邀请,但李赫特再也没有去美国演出。

李赫特与苏联领导人的关系长期不明朗。他不属于持不同政见者行列,尽管1960年他曾在受到批判的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葬礼上演奏,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行为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此后几年间,李赫特在美英等国的一系列演出计划被取消,其中包括1962年出席伦敦爱丁堡音乐节。苏联文化部门提出的理由是:李赫特身体欠佳。

乐评家舒恩堡在探到他对1960年5场音乐会的总体印象时说:“在吉泽金之后,没有人像李赫特那样将拉威尔的作品演奏得如此迷人。他(李赫特)既有非凡的技巧,又可以在钢琴上营造出辉煌的气氛,但他的演奏基本上是内省、沉思型的。”

《格罗夫音乐辞典》对李赫特有这样的记载:“他的完美技术,使他有充分自由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创造力。他演奏中的色彩变化与众不同,每一首乐曲从头至尾都有他的个性存在。”

李赫特身体很壮,有一双大手。他在上台时经常不理会热烈的掌声,直奔钢琴,并迅速沉浸在音乐中。

李赫特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家,他能流利地讲法语和德语。收集艺术品和装饰物是他的一大爱好。他存有不少俄罗斯画家的真迹。李赫特自己也是一位业余画家,其画作颇有印象派特征。

晚年,李赫特常与朋友们一起进行沙龙式的演奏。他的音乐生涯直到1995年他进行心脏手术后才真正停止。对有才华的青年演奏家给予忠告,但他对钢琴教学没有兴趣。1963年,李赫特曾对记者说:“琴技巧我只学了一点皮毛,那有资格去教别人呢?”

弗朗兹·李斯特德语: Franz Liszt

匈牙利语:Liszt Ferenc

(1811.10.22--1886.7.31)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兹·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定(Raiding, Hungary)。当时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李斯特的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德语两种拼法。李斯特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语写作。

李斯特六岁起开始学习音乐,并于此后不久移居维也纳,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Antonio Salieri,或译萨列里)、车尔尼(Carl Czerny)、雷哈、巴埃尔的弟子。

1823年,李斯特来到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

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二首钢琴练习曲以及超技练习曲。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肖邦、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这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的佳话。

1848年起他常住魏玛(Weimar),担任了魏玛宫廷乐长,并经常来往于罗马(Rome)、布达佩斯(Budapest)之间。1876年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

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死于拜罗伊特(Bayreuth)。

李斯特创作活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包括社会主义)。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极富想象力,充分挖掘了钢琴的音响功能,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他对键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纪才普遍采用的和声语言。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

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他是最早把匈牙利民族音提高到世界水平的民族音乐家,他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有积极要求变革生活的热情,也有怀疑和失望的消极情绪,但占主要地位的常常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李斯特是肖邦的同代人,但他离开祖国的时间比肖邦更早,因此,他的思想和创作不能简单地纳入“民族乐派”。然而,作为一个匈牙利人,李斯特对祖国的事业真诚关注;民族的历史和英雄人物,民间音乐的音调和节奏,在他的创作中都得到生动的反映和运用;加之他对东、北欧及俄罗斯青年作曲家的大力提携和鼓励,使他在欧洲民族乐派的发展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的祖国,人民始终尊崇他为伟大的“民族艺术家”。

李斯特创造了交响诗的形式,他一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又是现代钢琴技术的创造者之一。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四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

李斯特最值得收藏的唱片版本为:

1. 卡拉扬(Karajan)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交响诗,包括《前奏曲》、《马捷帕》、《塔索的悲伤与胜利》和《第二号梅菲斯特圆舞曲》、《匈牙利民歌幻想曲》、第二号和第五号《匈牙利狂想曲》, DG, CD编号415 967-2(两张)或447 415-2,包括《前奏曲》、《马捷帕》、《第四号匈牙利狂想曲》和斯梅塔那的《沃尔塔瓦》,企鹅评价三星。

2. 伯恩斯坦(Bernstein)指挥坦莱沃德(Tanglewood)节日合唱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演唱的《浮士德交响曲》, DG, CD编号447449-20企鹅评价三星。

3. 里赫特(Richter)演奏,康德拉辛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两首钢琴协奏曲,Philips, CD编号446 200-2,企鹅评价三星。

4.贝尔曼(Berman)、演奏的《旅行岁月》全集, DG,CD编号437 206-2(3张)。

5. 博列特(Bolet)演奏的《12首超技练习曲》,Decca, CD编号414 601-2。企鹅评价三星保留一星。

6. 齐夫拉(Cziffra)演奏的15首《匈牙利狂想曲》和《西班牙狂想》,EMI, CZSS 69003-2(两张),企鹅评价三星。

7. 普列特涅夫演奏的《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由》、《艾斯特庄园水的嬉戏》、《沉思的人》、《第十五号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奏鸣曲》。Melodiya,CD编号MCD172o

8. 齐伯尔斯坦(Zilberstein)演奏的《两首叙事曲》、《两首传奇》、《6首安慰曲》、改编自巴赫的《幻想曲与赋格》、《即兴曲》与《国舞曲》,DG, CD编号447 755-2。

9. 格斯特指挥约翰学院合唱团(Atkinson, Tinkler,Royall, Kendall, Suart演唱,Cleobury管风琴)的《合唱弥撒》,Decca, CD编号430 364 - 2(与德沃夏克的《D大调弥撒》同为一张)。

10. 菲舍尔·迪斯考演唱,巴伦博伊姆伴奏的歌曲集,DG, CD编号447 508-2(3张)。

李斯特部分著名作品简介:

爱之梦

《爱之梦》,S541,实际上是3首夜曲,据乌兰(Ludwig Uhland,1788-1862)与符利拉德(Ferainand Freiligrath)的诗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 LiederFut eine Tenor Oder Sopran-Stimme)的编曲。共三首:1.据乌兰的《高贵的爱情》(Hohe Liede)而谱曲,富于表情的小行板,降A大调。2.据乌兰的《神圣的死亡》(Seligen Tod)谱曲,极似慢板,E大调。3.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据符利拉德的《尽其所能爱德去爱》(Olied,so land lieder kannst)谱曲。

音乐会练习曲之一:森林的细语

李斯特从青年时代开始受肖邦、帕格尼尼等人的影响,苦练钢琴技巧,成为首屈一指的钢琴演奏家。此后他也作了一些肖邦式的练习曲。《森林的细语》(Waldesrauschen )是李斯特呈现给其弟子普鲁克纳的《两首演奏会用练习曲》之一,这两首乐曲作于1862-1863年。热爱大自然,崇拜大自然本是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一大特征,而写作此曲时作曲家已洞悉人世荣则极盛、逆则难逾的真谛,他于罗萨利奥圣母修道院所在的马里奥山冈俯瞰俗世,写出这富于哲理的名曲有其个人的感受。李斯特把音乐从近乎耳语的声(pp,极弱),发展到飓风般地撼天气势(fff,最强),表现了鬼斧神工的浪漫主义大家手笔。

《汤豪舍序曲》

《汤豪舍》(Tannhauser)原是瓦格纳创作的三幕歌剧。作于1842-1845年完整标题为《汤豪舍以及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音乐以小号的号角式演奏揭开了典礼的序幕,音乐进入舒展高雅的“高雅主题”,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潇洒的绅士和端庄的贵妇人的进行队列。而《汤豪舍》的序曲可以说是整个故事情节的缩影。整首作品不但技巧繁复且气势磅礴。有三个部分构成,中间部分表现肉预感的维纳斯堡的世界,前后两个部分是虔诚的朝圣者的音乐。而且这是一首结构宏大的歌剧改编曲,从各种快速音阶、琶音、双音到左右手跳跃的八度、和弦,是典型的李斯特笔下的炫技式作品。

《梅菲斯托圆舞曲》

李斯特的这首曲子也常被意为《魔鬼圆舞曲》,因为梅菲斯托就是歌德剧作《浮士德》中的魔鬼。李斯特的这部作品原来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作曲家在1862年将它改编成约10分钟长的一首管弦乐交响诗,而后又将其发展成为总共约70分钟长度的三乐章交响曲《浮士德》中的终乐章,钢琴版的《梅菲斯托圆舞曲》则堪称是李斯特炫技作品的代表之作。

Ⅳ 《傅雷家书》全文

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傅雷家书》,原文如下: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4)李赫特北京音乐会扩展阅读:

《傅雷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阅读全文

与李赫特北京音乐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围墙歌词 浏览:230
道奇酷威广告背景音乐 浏览:106
比喻轻音乐之美的文字 浏览:542
小号音乐下载 浏览:578
歌曲专辑图下载地址 浏览:867
财神驾到歌曲mp3下载 浏览:734
琴歌指弹海阔天空吉他谱 浏览:355
下载mp4格式的音乐 浏览:352
电脑听音乐用什么 浏览:512
最好酷狗音乐播放器 浏览:502
信乐团队的假如简谱 浏览:243
平安酷狗音乐 浏览:760
佳人轻抚桃花mp3下载 浏览:453
infinite网易云音乐 浏览:844
岁月赵忠祥背景音乐 浏览:980
如何将电脑的歌体添加到苹果音乐 浏览:672
fade钢琴mp3 浏览: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乐 浏览:806
成都彩虹小学音乐老师 浏览:496
凤凰传奇星光歌曲点评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