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1.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学会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3)能够用声音、节奏、动作、乐器等手段去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有一定的表现力。 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音乐欣赏活动、歌唱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和韵律活动四个方面。具体而言,音乐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理解音乐,包括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思想、情感。 (2)学习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学习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曲调,学唱歌曲。 (4)学习仿编歌曲。 (5)学习关于各种乐器的知识。 (6)学习使用乐器表现音乐。 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法灵活而丰富多样,其中情境创设、示范模仿、讲解、多感官与(语言、动作等),都是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特点所决定的。 (1)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法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思想情感而采用的创设相关情境的方法。常用故事、美工、多媒体等手段。比如在“小树叶”的歌唱活动中,利用美工创设秋天树叶飘落的情境。 (2)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方法是为了帮助幼儿学习歌唱、韵律多种或乐器知识和演奏,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音乐教育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 (3)节奏朗诵法。 节奏朗诵法是在学习曲调之前用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掌握歌曲节奏的方法。 (4)直观提示法。 使用图片、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学唱歌曲的教学方法。 (5)联想仿创法。 联想仿创法是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歌曲、情境,通过联想、想象,富于创造性地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方法。比如听音乐想象故事、听音乐编动作、听音乐画图画、跟随音乐演奏乐器、创编新动作、新歌词。
2.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区的设置注意哪些问题
唱歌是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所以,唱歌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纵观幼儿园唱歌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唱歌教学活动,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幼儿记住歌词,让幼儿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能连贯、完整地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表现。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幼儿园这学期对唱歌教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力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改革和突破。 如何在唱歌教学中有效的驾驭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能够从愿意学唱歌、喜欢学唱歌到有一定创造性地表演唱歌,通过唱歌活动获得一种主动的充分地发展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歌曲的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唱歌,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是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的,在他们的眼里,小花、小草会唱歌,小兔、小猫会说话,蝴蝶、蜜蜂会跳舞……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需要来选材,旋律简单短小,音乐形象鲜明、可爱逗人的,均是幼儿喜爱的,如歌曲:《小青蛙》、《我爱我的小动物》等。歌曲的选择还应具有可接受性、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歌曲《猪小弟》,幼儿通过理解、扮演、演唱后知道了不讲卫生的害处,受到了教育。又如:滑稽歌曲《大象打喷嚏》,幼儿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打喷嚏的经历来进行表演唱,并建立简单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合理的空间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对解放幼儿的手脚、促进思维,对于老师关注幼儿,幼儿注意老师起很大作用。如:马蹄形座位是围绕着钢琴和老师坐成一个半圆形,可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看清老师的演示,能维系幼儿对老师的注意,这种方式我们在活动中采用比较多一些;自由形座位指幼儿在老师身边自由结伴,自由坐下,没有规定坐哪里、怎样坐,老师提供一些椅子的替代物,如:大积木、垫子、抱枕等,这样,幼儿与老师的距离近了,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这种形式可让幼儿感到轻松、自然、自由,克服了拘束感。总之,在唱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开动脑筋,选择合理的空间布局。 三、教法的选择 一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教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就唱歌教学来说,我们可依据歌曲内容,灵活地选择教法,这学期我们重点对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图谱教学法。图谱教学在唱歌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和内容,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首先,图谱能帮助幼儿理解、熟悉、记忆歌词。比如在歌曲《尝味道》中,将歌词按乐句变成了可视图谱,通过图谱的视觉提示,非常具体直观地将内容呈现出来,演唱时,幼儿就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了歌词。中班歌曲《吵醒了猎人快快逃》有三段,通过图谱给幼儿以形象的提示,孩子们在学唱歌曲时就不会混淆三段歌词中的各个小动物了。其次,图谱能帮助幼儿更好的表情达意。为避免教师单一枯燥的讲解,有些歌曲可以通过图谱中形象事物的表达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性质,正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比如抒情的歌曲,就可以画上流水、波浪的线条等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欢快、活泼的歌曲,就可以用小兔、小松鼠等轻巧跳跃的形象来表达;要求唱强音的地方可以把图形画大些或色彩浓些,弱音的地方则可以画小些淡些。歌曲《尝味道》中,酸甜苦辣的味道,就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表情符号,提示幼儿唱出歌曲的诙谐情绪。再次,图谱还能帮助幼儿学习运用更多的歌唱形式。在我们的唱歌教学中,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领唱和齐唱、合唱、对唱、轮唱等,而教师既要指挥,又要弹琴等,常常显得分身乏术,图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颜色、图形、头像娃娃、各标志等分别表达不同的歌唱形式。歌曲《尝味道》中,我就是运用在图谱上贴上标志,让幼儿学习领唱和齐唱的,这样教师可以灵活的随时变换。也可以在画图谱时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让幼儿学习领唱和齐唱。这样幼儿逐步熟悉并形成习惯后,一看到相关的图谱就能理解并很好的配合教师完成预定的目标了。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形式,同样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将游戏渗入其中。教师把歌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歌词、旋律、风格、形象等,然后,教师有目的地让幼儿脱离游戏进行演唱。
3. "怎样使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有效结合
一、 《课程指导》的现实意义
新教材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纲,根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供了一套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及活动组织等较完整的课程框架和实施方案,对我们实施课程、提高教育质量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课程指导》还简明扼要地给我们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的重点,将课程设计建立在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并创造性地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大领域目标分解为四个年龄段的各领域目标,构建了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目标。这让我们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也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放弃了原来的以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备课方式,开始逐步形成以本地区、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模式。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此外新教材在尊重儿童方面、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方面都有很明确的要求。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我的收获
1.预设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应更贴近和适合班级的孩子。
我现在能将近阶段主题与本班幼儿现有认知能力、生活经验互相衔接,选择确定适合本班孩子发展的内容与形式。
2.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生成活动内容。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生成活动很难把握,因此只能尽量避免涉及,在新教改理念的指引下,让我们深切的体验到幼儿的生成活动,他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的生成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使孩子在与环境材料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体验和需求,形成自发生成活动。
3.将课堂教学与学习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在实践中我们还意识到幼儿的任何一种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区域游戏同样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有意识的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内容有机整合,促进孩子多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4.学会了反思和调整。
同样,在园本课程的规范下,通过反思我们习惯了每日活动之后的反馈,主题活动的“生成与预设”,教育教学案例与教师成长反思笔记的撰写让我们看到了幼儿行为,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懂得怎样来运用新课程理念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更应相互交融,有效渗透。
5.确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新教改让我更深刻认识到要注重个别引导,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有层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促进幼儿有差异的发展。
三、新教材实践中的问题
在实施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惑。
1.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还存在局限性,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和地域乡土特点,有的与实际跟不上。它的主题教材的设计更多的针对了城市的幼儿园,甚至很多更适合大城市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和氛围,部分教材内容与实际情况不适合。有些语言故事、音乐歌曲内容不及原有教材中传统故事和少儿歌曲。
2.教师实施方面的问题。
理念与行为的脱节。教师们无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不能运用自如,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朱家雄教授对幼教改革的评价也曾说过:“如果说这场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主要还只是表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方面,在教育实践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3.硬件设施及家长方面的问题。
多媒体等许多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不同幼儿园场地绿化,种植园区,活动场地的大小和设施也是截然不等,其它还有许多包括周边的教育资源,更多的教育信息和教材培训,教学具的资源等等,还有就是新教材更多的需要家长的配合。某些主题方面的资料收集,全都要靠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虽然家长的参与能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成长,但是过多的要求和收集,也会给工作繁忙的家长带来很大的压力。
4.班级人数的问题。
新教材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几年来,随着我们对新教材的不断深入理解,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我们也在逐步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进行师生互动有相当的困难,原因是幼儿人数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而且无关因素的刺激也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效果。而且班级人数还影响到了教师对不同幼儿的关注程度,以及对个别幼儿的指导。对减少幼儿间的差异增加了难度。
还有新教材以主题网络的形式来开展课程,可是每一主题中的五大领域分配不均匀,有时一主题中音乐活动很少而美术活动很多,有时社会活动很多而语言活动很少。
4.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进区用什么音乐
孩子玩水应该用什么歌
5. 幼儿园幼儿区域活动听什么音乐伴奏
挖掘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自然元素 在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在开放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课题的三年实践、探索中,我们以音乐教学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挖掘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潜在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开放、多元的音乐活动过程中主动探索、创造,将五大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着眼于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给幼儿以充分发挥的空间,通过开启幼儿想像创造的闸门,体现“音乐教育重在创造”的精髓。形成了一定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风格及特色,现就我们在音乐活动素材和内容的拓展方面作的尝试例举如下,因为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创造元素随时可挖掘: 一、音乐活动素材的挖掘与创新: 1、节奏素材的挖掘与创作: 在生活中创作节奏: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在引导幼儿倾听大自然、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发现各种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弱等变化,结合语言使音乐生活化。如观察、倾听厨房师傅剁菜的声音: X - X -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剁剁剁骨头 切白菜切白 菜切切切切切白 菜 在歌曲中创作节奏:在音乐作品中,许多音符和休止符组成了各种节奏形式,丰富了幼儿的节奏表象,也为他们的节奏创作打下了基础。我们常常采用改变原有节奏创作新的节奏方法,让幼儿把八分音符变成附点音符唱唱、二拍子的歌改成三拍子的唱唱;创作节奏性为歌曲伴奏,帮助幼儿分析作品的情绪特征,创作相应的节奏型,部分幼儿演唱、部分幼儿拍打节奏为其伴奏。 在游戏情境中创作节奏:我们经常在游戏中随机的进行节奏创作,如: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创作歌中牌号的两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节奏谱,同时,在上火车后的坐座位时,三个座位可以坐3个人,小朋友编出了X X X |的节奏,其中一个人在中途下火车了,他们出乎我们意料的创作出了带休止符的X X 0 |和X 0 X |、0 X X |;如果火车很拥挤,来了很多的人怎么坐呢?幼儿又想出了两人合坐一个位置的方法,创作出了 X X X X |、X X X X X |的节奏。 2、旋律素材的探索与创编: 生活中见景即唱:在户外散步、小组活动中,鼓励小朋友看到什么唱什么,如:小猫咪、花朵、太阳等等,幼儿可以任意用两(或三)个唱出来,还鼓励他们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用音唱出来,在随机的活动中孩子们玩的很有兴致,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拓展。上课前的师生问好,每一次老师用不同的旋律唱出“小朋友好”,幼儿则用不同的旋律唱出“老师您好”。 改编歌词强化常规:平时通过欣赏不同性质的乐曲,让小朋友感受音乐的特点,在活动的组织时将一些生活常规用语也用唱歌的形式唱出来,1 1 2 -(坐坐好)、1 3 5 i(快快站直)、I 5 3 1(轻轻坐下);在集体音乐活动的生活等环节中,教师运用新授歌曲的旋律随机改编歌词变成歌唱式的表扬(例:集体活动前,编成对某一小朋友行为唱出来(《大苹果》歌词,改变:大家看看周心怡,身体做得多端正,眼看老师仔细听,我们为她鼓鼓掌。)。幼儿在谈音乐的感受时,用或抒情或跳跃、或坚定的旋律来回答,平时和幼儿常玩“唱唱X X X ”的游戏,让幼儿根据命题唱一句话,如唱同伴、夸奖同伴、唱幼儿园等等,在即兴的创作中,幼儿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可以随心所欲自由的创作。
6. 如何指导大班音乐区域活动
音乐活动角的开展在各个年龄段各有其特点,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现有的音乐水平,在创设与指导音乐活动角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充分挖掘多方资源,努力将我班的音乐活动角开展得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
一、音乐活动角的创设
●音乐活动角场地的选择。我们将音乐活动角安排在教室内靠近窗户、钢琴、电视机、录音机的一角,占整个班级活动区域相对较为宽松的一侧。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幼儿可以近距离地借助电视机、录音机等设备,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需求。在活动前后幼儿可以欣赏、感受、理解、借鉴、编排一些自己喜欢的成品歌舞表演节目,方便幼儿自己动手开关电视机、录音机等设备。教师在使用钢琴为其伴奏时也能随时观察到幼儿的即兴发挥和临场表现,以方便适时地介入指导。相对宽松的空间可以让幼儿在动作的幅度和队形的变化上发挥自如。另外,在活动时可以打开窗户,减少音量,避免对其他较为安静游戏的干扰。
●音乐活动角环境的创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搭建一个符合童心的舞台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我们在小舞台的顶上用湖蓝色的皱纹纸组成了三股具有弧度和立体感的波浪,在面对观众的两侧我们用蓝色和绿色的轻纱做成有褶皱的垂帘,其间点缀着闪闪发光的银须.在垂帘上端有“123小舞台”的红色标记,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另外,在小舞台的外围两侧排了L型的小椅子,椅背上用白色的布进行了软包,软包上标有座位号,方便观众对号入座。小舞台地面上有红色和金色的小地贴作为队形的站点。我们还准备了可以自由组合的彩色塑料地垫,以满足幼儿跪地、仰卧、下腰等多种造型动作的需求,保护幼儿的安全。
●音乐活动角资源的利用。一是充分利用大班幼儿的自身资源。如:让幼儿制作各种道具和饰物,将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成果拿来装饰小舞台,请幼儿为小舞台制作节目单并编号等:二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如:请家长对表演的道具、服装和一些装饰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请有特长的家长参与设计舞台或制作道具等。三是充分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如:用数码相机捕捉幼儿一些精彩的活动瞬间,然后让幼儿欣赏,学习同伴的丰富表情、优美的舞姿、不断积累经验,拓展思路。
二、音乐活动角的指导
●内容的选择。音乐活动角内容的选择应尊重幼儿的需求,多倾听幼儿的意见,在师幼共同交流、互动中确定。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我们初步选择以下内容:1.儿童歌曲与舞蹈。一般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歌曲、舞蹈、音乐游戏、集体舞的复习和延伸。2.幼儿喜闻乐见的《白龙马》《巧虎》《喜羊羊和灰太郎》等动画片插曲。3.改编并应用的《洗刷刷》《三只熊》等流行歌曲。4.《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红帽》《丑小鸭》等经典童话剧。5.《茉莉花》《新疆舞》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6.幼儿个人才艺特色展示。
●教师的介入。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对音乐游戏目的不明确,无任务意识,敲敲乐器,舞舞彩带。游戏成了“放羊”式的玩耍。这就需要我们的支持、引导和适时的介入。比如,在排童话剧《白雪公主》的过程中,幼儿出现了争抢角色的现象。大家都喜欢扮演善良的白雪公主,谁也不愿做恶毒的皇后。为此,我们引导幼儿协商解决办法。幼儿通过自愿报名、评委打分、点评和观众投票的竞标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
●多方面的互动。起初,音乐角的人员相对稳定。一星期后,我们再逐步让新人补充,原班人马根据意愿决定去留。在整个音乐角开展得比较成熟的时候,我们请演出小团队进行巡回演出,到中班、小班、托班进行表演,与平行班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外,演出尾声,演员和观众可以互动,征求观众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演出水平。演员还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到班级其他区角活动。如:可以去娃娃家做客,去超市买饮料,去医院看病,去银行等,也可以去邀请其他区域的同伴来音乐角当小观众。这就使班级的区域游戏互动了起来,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互动游戏的快乐。
7. 音乐区角应该写什么字
如何在音乐区角中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
一、创设快乐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艺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其他领域都不能比拟的。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又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的得以健康成长。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权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选择适当的活动教材,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首先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非常重视音乐活动的选材。如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似叫声的歌曲,或有游戏性质的歌曲。因为只有选有趣味性,艺术性的教材,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就是所谓的“干净音乐”,只有这样的干净音乐才能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很高积极性。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在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和反复思考后我感到, 以前的音乐活动往往是教师设计活动形式,幼儿被动参与。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参与到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来呢?于是我大胆尝试了以下几种教育方式:1、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方式。2、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3、以教师的情感融入来感染幼儿。
8. 幼儿园常见的音乐活动有哪些形式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类型包括: 1、歌唱。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文学。 在幼儿园中,幼儿不仅可以演唱成人专门为幼儿创作的歌曲,还可以演唱传统的童谣以及由幼儿自己创作或即兴创作的歌谣。节奏朗诵是一种艺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是既深受幼儿喜爱又易于为幼儿所接受的歌唱活动材料。 歌唱的表演形式。歌唱表演形式是歌唱活动中参加者的人数,全体参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歌唱时所伴随的表演方式(如动作表演、乐器演奏等)的总和。在幼儿园中,儿童可以掌握的歌唱表演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接唱、对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歌表演等 2、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一般是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按一定规则和音乐要求进行各种动作的游戏。 3、律动: 幼儿律动一般是指在音乐或节奏乐器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做有规律的动律性动作。幼儿律动一般可做形象模仿动作,还可以模仿成人的劳动以及基本舞步练习。幼儿律动可以是单一动作的重复,也可以是相关的几个动作连接组合成律动组合。 4、舞蹈: 舞蹈是经过人们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并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5、打击乐: 节奏乐又称打击乐。用各种打击乐器敲打出乐曲的节奏或节奏变化。幼儿节奏乐的乐曲一般节奏性较强,由老师用琴来弹旋律,幼儿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打击乐器一般没有固定的音高,音响效果不同,节奏性强,幼儿非常喜爱而且比较容易掌握。
9. 如何在音乐区角中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
教师必须明确幼儿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幼儿教育成功的关键。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忽视对幼儿所传递信息的反馈的教育机智,使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教师自己的客体地位也因其隐性状态而被掩盖,这样互动变为单动,就不能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一、创设快乐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艺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其他领域都不能比拟的。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又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的得以健康成长。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权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全面、健康地发展。《新纲要》中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现代教育应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开放、快乐的环境,给孩子提供自主和主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确保幼儿自主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班中设立“音乐区” ,其中放置一些头饰、彩带、节奏乐器等,通过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自由的表演、自由创作,孩子们可开心了,当响起轻快的音乐时,他们有的说:“是小兔来了”接着会做出模仿动作,有的说:“我觉得是小鸡来了”他也做起了自己喜欢的动作,还有的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觉得是小狗来了。”自己就做起了小狗的动作……如在《学做解放军》歌曲教学中,我请一名幼儿穿上小军装,背上手枪、手握望远镜做出解放军走路的姿态。解放军这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引起幼儿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如在组织音乐游戏《龟兔赛跑》时,我准备了许多树、在教室周围挂满了小鸟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美丽的森林,在场景中让幼儿头戴动物头饰在森林中跟着音乐进行赛跑。在歌表演《办家家》活动中我根据歌词创设了一个幼儿很熟悉的娃娃家的情景、投放许多娃娃家游戏的道具让幼儿一边游戏一边学习,同时也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扮爸爸、扮妈妈、炒小菜、开饭了等内容幼儿学习的欲望也被调动起来。 我还将音乐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早晨来园时,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来园,使孩子一进园就进入一个快乐的氛围中;在午餐时弹奏一些优美流畅的音乐,或轻声播放一些悦耳的世界名曲,给孩子一个安静、舒适的氛围,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在和孩子们游戏时,我们也运用了音乐,避免了教师枯燥的口令,现在孩子们一听到活泼的音乐就知道要做游戏了,听到舒缓的音乐知道要休息了… …在平常的分区活动中我还给幼儿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如:易拉罐、玻璃瓶、盒子、各种小豆等通过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打击乐器、头饰等,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做中玩。孩子们觉得特别有趣、好玩,学得也特别开心! 二、选择适当的活动教材,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首先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非常重视音乐活动的选材。如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似叫声的歌曲,或有游戏性质的歌曲。因为只有选有趣味性,艺术性的教材,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就是所谓的“干净音乐”,只有这样的干净音乐才能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很高积极性。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幼儿选择了不同类型的音乐,有比较有趣的《洗澡歌》,有比较激昂的《学做解放军》,还有创作歌词弹性较大的《猜谜歌》。其次,要考虑到音乐的难易程度,也就是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选择教材。如果选择的教材太难,幼儿学习困难,就会失去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和兴趣;反之,幼儿如果一学就会,也会感到没劲。所以,我选择的教材都具有让幼儿想象发挥的空间,有的会有一些难度但经过幼儿的努力还是能够达到目标的。比如:歌曲《小手拍拍》孩子们可以一边演唱歌曲,一边做动作,学习的兴趣可浓了!有的歌曲我们经过改编后增加一些新的有趣的内容,如:《老虎抬轿》这首歌用的是流行歌曲的旋律,我们给它配上一个有趣的故事,孩子们边听故事边学歌曲,学的可认真了,有的孩子甚至自由结伴创作表演歌曲!还有的歌曲是我们自己创编的,比如《新年真快乐》,我们根据孩子们过年时的所见所闻创作了这首歌曲,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能激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在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和反复思考后我感到, 以前的音乐活动往往是教师设计活动形式,幼儿被动参与。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参与到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来呢?于是我大胆尝试了以下几种教育方式: 1、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方式。 交流中有幼儿提出:“老师我想唱《蓝猫》的歌!”我想用《蓝猫》的歌来跳舞!”“我想用来打打击乐!”“我想画蓝猫和淘气!……”幼儿有许多的想法,这时我感到一种单一的形式已不能满足众多孩子的愿望,于是我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活动中尝试一个主题,多种表现空间,让孩子得到满足。因此,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图谱、操作卡、舞蹈道具,让幼儿在生动有趣,材料丰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现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尝试创造表现带来的快乐。这样,教师不再是设计者和指导者,而是观察者和支持者,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 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多采、具有游戏化和类似游戏的特征,是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如在发声练习可以做到游戏化。每次歌唱活动之前用各种小游戏活动做简短的模式发生声练习,训练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看动作发声、看图片内容发声或由老师即兴用歌声问幼儿,幼儿发挥想象即兴创编歌词回答;也可让幼儿模仿各种车辆或小动物的声音。又如在音乐游戏《吹泡泡》中,幼儿在玩中学会了音乐游戏,又学会了歌曲,通过教师示范用各种吹泡泡器吹泡泡,到幼儿自己吹最后师幼探究怎样让泡泡会变大变小并根据音乐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游戏动作,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玩的高兴,对音乐的变化记忆也比较深刻。 3、以教师的情感融入来感染幼儿 教师在每个音乐活动中要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起幼儿的情感投入,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这样才能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推动幼儿审美感知和想象等活动的开展。如:在音乐游戏《小兔乖乖》中,教师先有感情地向幼儿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后,再以夸张的感情、语调分别模仿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就能很快的感染幼儿,调动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妈妈、鸭哥哥、月亮阿姨、风婆婆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音乐潜能,我们要给他们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为他们自主感受、学习音乐提供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