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让小学音乐课活跃起来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地限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1.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时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现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
2.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让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的进行教学。
❷ 如何让小学音乐课活起来
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而现在的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一般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当中,构建了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音乐课堂谈下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
一、创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乐动”。音乐作品是靠音乐语言来表达的,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等。二年级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就是一首音乐语言非常丰富的欣赏教材,虽然加了一些解说词,但小学生单纯听是很难深入理解抽象的音乐语言的。所以上课时,我先挂了一幅大森林的图画出来,力图营造一个与音乐相符合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每人扮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随音乐“动起来”。这样一来,大家都不再是旁观者和听众,而是音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赛跑时,我选出两位动作好表现力强的小朋友扮演龟和兔,其余的还是原来的角色,随着音乐的发展,边欣赏边表演,“龟”和“兔”真的赛跑起来,其他“小动物”一会儿热烈欢呼、乱蹦乱跳;一会儿“加油、加油”喊声连天,在“动”中他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教室,完全融进了音乐之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内容,初步理解了音乐语言,同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二、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学会竞争、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
1、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创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
在音乐课中,建立课堂学习小组。例如:以四人或三人小组的形式组建,小组成员有男有女,有好有差。这样的构成具有互补性作用。
2、挖掘集体潜能,体验合作的成功,促进个性社会化。
在音乐课中,可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意见,还可以扮演欣赏作品的不同角色,从而体会合作的成功。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音乐教学,而不是专业性教学和培养极少数音乐专业人才的教学,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鼓励、宽容为主。
三、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例如:我在歌曲《大鹿》的教学中,通过小兔急促的敲门声,小兔是如何向大鹿求救的,它的语气、速度要怎样表现呀,而大鹿又是如何帮助小兔的呢?。对旋律也添加了处理,对歌曲的乐段加上了感情,音色、速度的对比处理。这些都让学生顺畅地把情感用文学语言、音乐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创造性教学,学生们体会到了自编、自创、自娱的创造乐趣,获得了成功感,增加了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收到了比常规教学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改编故事来改编歌词,如:森林中小兔除了会被猎人追赶,还会被什么动物追赶呢,或者小兔还可以向什么动物求救呢等等。由于我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创作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具备了积极参与意识和良好的创作心境,新改编的歌曲很快出来了。采用了此种教学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后的教学中,我更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去自由发挥,“求异”创新,进行歌词、节奏和旋律的创编,让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后,无拘无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小学音乐课中,能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个性化”的培养,同时提高音乐的整体素质。
四、在“自主、合作、创新”中创造美。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判趣味是狭窄的。但适合这一年龄段的歌曲教材共同特点是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等。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音乐化教学活动训练;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教学活动……总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他们通过主动的“玩”,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总之,在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引导、协助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作品,更好地发挥音乐作品的能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自我表现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❸ 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快乐起来
小学音乐快乐教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堂快乐起来?让学生的心灵也随着音乐舞动呢?
一、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一决乐教学的前提
快乐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快乐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因此,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情感氛围,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前提。
二、机智巧妙的教学语言一决乐教学的润滑剂
机智巧妙的语言是一种润滑剂,使人放松,给人带来欢乐,并在快乐中学习。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欣赏完《口哨与小狗》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课本插图中添画。大部分学生画的都是些花花草草、小动物之类。其中有一个羞怯内向的小男孩,画了一个太阳,而且他把太阳涂成了绿色,并给太阳画了两只伸展开的手臂。他的作品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哄堂大笑“多可笑的太阳啊!”“怎么会有绿色的太阳呢?”……小男孩在同伴的嘲笑中慢慢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拿起他的画,目光在画上停留了几秒钟后,又深深地注视了他片刻,然后说:“小朋友,这是见过的最有创意的作品,让我猜猜你这幅画的意图,好吗?”“我猜你画的可能是一个正在倡导环保的太阳,它希望地球上多一些绿色,所以把自己也涂成了绿色。这个太阳伸开手臂,可能正和着小主人的口哨声在跳舞呢。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好吗?”全班乐开了花,被笑的男孩也自信地昂起了头。这样在玩笑中教育了学生,既风趣又效果佳,艺术性的语言使课堂变得轻松而活泼。这样机智有趣的语言是根据教学进程随机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使课堂充满欢乐。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快乐教学的关键
(一)故事导入,快乐联想音乐
导语,俗称“开场白”,它是引入新课的第一重要课堂教学环节。一段好的导语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故事描述作为渗透课堂环节的手段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起到了自然过渡的作用。使授课过程不再是一板一眼,步步为艰。流畅、生动的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师生关系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例如,在欣赏《百鸟朝凤》时,用如下的导入语:“今天是凤凰的生日,森林里可热闹了,来了各种各样的鸟,有布谷、鹤鸽、燕子、山喳喳……这一天,他们都早早地把自己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准备参凤凰的生日,我们也来参加,好吗?”孩子们一起展开想象,编出各种各样的鸟儿来向凤凰祝寿的有趣情境,使较难理解的音乐旋律一下子变得有感而发,
思绪万千。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正是这“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几分钟,让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几十分钟内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学生们玩得开心,也学得开心。
(二)律动表演,快乐体验音乐
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律动表演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每学一首歌曲,都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表演,让孩子们清绪高昂,在欢快的气氛中体验音乐。例如,在教学《大鹿》一课时,先启发学生想像大鹿、小兔的形象和猎人的模样,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编一些动作,边唱边表演。欢快的情绪,自身诙谐的表演,激发了他们团结一致,保护动物的情感,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表演技巧。又如,在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时,配以蒙古族典型的肩部组合动作“耸肩”、“圆肩”、“硬肩”,不仅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还描绘出了一望无限的大草原连绵起伏的壮观图景。
音乐课中加入律动表演,确实可以起到活跃气氛、形象易懂、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作用,更能启发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表演活动中去寻找快乐,并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三)趣味游戏,快乐感受音乐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在一个段落的学习结束后,让学生们放松一下,或讲个小故事、或做个小游戏,这些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故事或者游戏,也能成为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加上游戏比赛的形式,更能满足低年级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和竞争心理。例如,在教学“认识音的长短”这一内容时,老师先在黑板上放置动物图片,请学生一起来看黑板上的小动物,再请大家按照他们发出的声音长短来归类。用做游戏的方法请学生根据老师编的儿歌,分别用打击乐器和动作来练一练、唱一唱。因为是用游戏的方式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所以学生们不仅热情高涨,而且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可谓一举两得。
(四)自制乐器,快乐享受音乐。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学生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好之情。例如:课上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节奏,生动地创造自己的节奏型,并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运用打击乐器珍演音乐剧等。但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发动学生的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截取一节竹筒作双响筒;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演奏得意极了。
❹ 如何让学生体验音乐美
一、在温馨的学习场所中认识音乐美 音乐课学生一般比较活跃,我们可以创造一种氛围、情景,营造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学习场所,使学生在心理上没有障碍,有安全感,并要尊重、理解学生,构成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例如初一教材中《小黄鹂鸟》一课,内容和曲调都很简单,通过学唱使大家懂得小黄鹂鸟是一种对亲人朋友的称呼,歌者像是在对亲人朋友讲述赞美她热爱着的美丽大草原、思念的故乡。于是,根据内容从情感入手,我是这样设计和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幅美丽大草原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鲜艳生动的图片,如牧马人、马群、毡房、小花等,把他们贴在以大草原为背景的画面上,最后再把音乐教室的纵列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黑板上生动的画面打动并感染着每一双眼睛。孩子们井井有条地坐在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生动而丰富的画面,可谓出神入化了,于是不用任何一句组织教学的语言便进入正题。我轻轻地问:同学们,看到这副画面,我们好像来到了什么地方呀?美丽的大草原。教师在美丽音乐伴奏下,以其生动而赋于情感的语言音调,从容地吟颂着导言,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地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 二、教学中孕育美,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美 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的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 如在上《春晓》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鸟叫声的录音,学生听声音画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 三、用心灵感悟音乐中的真善美 音乐是感情的表达,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是灵魂的体现。音乐课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当孩子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他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因此,教学生唱好课本上的每一首歌曲,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身边的真善美,接受一次新的洗礼。翻翻我们的教材,哪一首不是精挑细选:有教育孩子热爱和平、团结起来的《拉起手》;有教育孩子爱祖国的革命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赞美友谊的《友谊地久天长》;珍惜时间的《青春舞曲》;保护环境的《给未来一片绿色》从初一到初四,这些选材精细的歌曲在孩子们学唱的同时,会让孩子们感情丰富,健康成长,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孩子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 四、走进生活,获得美感体验 当生活的阳光从四面八方射入课堂时,学生不但身上被晒得暖暖,心里更是暖暖的,就象冬眠的动物准备出洞似的蠢蠢欲动。为了让学生能理解音乐中表达的真正情绪和深刻意境。我觉得让学生亲自去室外走走,去大自然中看看,感受一下有生命的东西,比在课堂中单纯的说教更来的有效。 比如:在教歌曲《春晓》前,我带学生去校园里走走,去校园门口的田边看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植物园里的小草发芽了,桃花开了,树枝上黄鹂飞来飞去,好像在唱歌给我们听。冻僵的泥土变松软了,校园里的柳树姑娘象大病初欲似的开始恢复活力,大树长出了新的嫩绿色的头发,小朋友的衣服穿少了,寒冷的北风变成了温暖的春风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但看到了春天,更感受了春天的变化。在教唱歌曲时,他们高高抬起的小脸上露出了微笑,我知道,他们不但眼中有一幅活的初春图,心中更有一幅美好的生活图!五、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妙的世界 音乐教育不仅在于模仿,更要学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活动中,自己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一)舞蹈创编 心理学讲,参与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获得美感体验。例如,学习第二册《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时,可以根据歌曲的律动,编一些我骑着马儿在草原驰骋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模仿。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们挥动手臂,如同一匹匹骏马飞快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又如,学完了《唱脸谱》这首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仿京剧演员的亮相动作,再通过手臂、手腕、手指的柔嫩刚韧的运用,把京剧中不同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出来,编成舞蹈,自唱自跳,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舞和曲结合紧密、妥贴,展现了神态各异的京剧人物的生动画面。让学生在欣赏、想象并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探索和学习,初步领悟、掌握傣族舞蹈的特点与内涵,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审美情感。 (二)乐器演奏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发动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把两个易拉罐的底部剪下来,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铅笔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演奏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也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好之情。 以《春来了》为主题,同学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把他们独有的音乐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唱歌曲时,我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创造自己喜欢的节奏。除了这些方面,我还把打击乐器用在欣赏乐曲中。比如:聆听《魔法师的弟子》这首乐曲时,先让学生边听边想,然后问他们:这首乐曲用了哪些打击乐器的,你能试着演奏吗?同学们很高兴地演奏起来,当老师配上有趣的故事,学生的课堂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玩得开心,也学得开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这些由孩子们亲手打造出的一幅幅逼真的画面,一副副好听的乐器,一个个可爱的形象都渗透着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对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热爱和理解,因此,他们也更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这个世界,把这个世界装饰的更加美好。 以美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让孩子从小懂得求真、向善、爱美。每当我们和孩子在音乐教学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中获得点滴成功时,我们师生都会感受到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情感的快乐和心理满足。音乐能塑造美的人,创造美的世界,我们教师应该成为美的使者,共同构造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合的大千世界。 教师应该把音乐教学落实到提高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上来。为了花儿明天更美丽,教师更应该重视音乐教学中的美感教
❺ 论如何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一、创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乐动”。音乐作品是靠音乐语言来表达的,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等。二年级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就是一首音乐语言非常丰富的欣赏教材,虽然加了一些解说词,但小学生单纯听是很难深入理解抽象的音乐语言的。所以上课时,我先挂了一幅大森林的图画出来,力图营造一个与音乐相符合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每人扮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随音乐“动起来”。这样一来,大家都不再是旁观者和听众,而是音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赛跑时,我选出两位动作好表现力强的小朋友扮演龟和兔,其余的还是原来的角色,随着音乐的发展,边欣赏边表演,“龟”和“兔”真的赛跑起来,其他“小动物”一会儿热烈欢呼、乱蹦乱跳;一会儿“加油、加油”喊声连天,在“动”中他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教室,完全融进了音乐之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内容,初步理解了音乐语言,同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二、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学会竞争、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
1、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创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
在音乐课中,建立课堂学习小组。例如:以四人或三人小组的形式组建,小组成员有男有女,有好有差。这样的构成具有互补性作用。
2、挖掘集体潜能,体验合作的成功,促进个性社会化。
在音乐课中,可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意见,还可以扮演欣赏作品的不同角色,从而体会合作的成功。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音乐教学,而不是专业性教学和培养极少数音乐专业人才的教学。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鼓励、宽容为主。在评唱形式上可采用男、女生互唱互评;小组内同桌互评;个人唱小组评;一个小组唱其他小组评;全班唱,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在广泛点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见解复唱歌曲,不断提高演唱水平,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努力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带着对歌曲的理解,进行表现美的活动。
三、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例如:我在歌曲《大鹿》的教学中,通过小兔急促的敲门声,小兔是如何向大鹿求救的,它的语气、速度要怎样表现呀,而大鹿又是如何帮助小兔的呢?。对旋律也添加了处理,对歌曲的乐段加上了感情,音色、速度的对比处理。这些都让学生顺畅地把情感用文学语言、音乐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创造性教学,学生们体会到了自编、自创、自娱的创造乐趣,获得了成功感,增加了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收到了比常规教学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改编故事来改编歌词,如:森林中小兔除了会被猎人追赶,还会被什么动物追赶呢,或者小兔还可以向什么动物求救呢等等。由于我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创作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具备了积极参与意识和良好的创作心境,新改编的歌曲很快出来了。采用了此种教学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后的教学中,我更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去自由发挥,“求异”创新,进行歌词、节奏和旋律的创编,让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后,无拘无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小学音乐课中,能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个性化”的培养,同时提高音乐的整体素质。
四、在“自主、合作、创新”中创造美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判趣味是狭窄的。但适合这一年龄段的歌曲教材共同特点是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等。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音乐化教学活动训练;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教学活动……总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他们通过主动的“玩”,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例如:我在进行《粉刷匠》这一课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玩”的乐趣与意义:《粉刷匠》是一首极富有儿童情绪,而且朗朗
❻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魅力
一、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爱某位老师而“爱屋及乌”,从而爱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试想,如果每位老师都具有这种强烈的个人魅力,那么学生必然时刻是愉悦的,幸福和快乐也必然时刻伴随着他们。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点滴工作中必须时刻尊重学生,关心呵护学生,将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及时放大,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另外,教师还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不断通过自己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艺术让学生爱上音乐课,不断挖掘材料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不断激发学生对素材浓厚的兴趣。在学生鉴赏、品味中引导他们去思索,感悟,并从中获得启迪。此外,教师还必须对音乐教学充满热爱,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学生,不断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精炼和富有魅力的教学语言不断感染学生,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用激发学生内心的评价鼓励学生
音乐课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随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歌曲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变声期,他们对唱歌既满怀憧憬,又心生畏惧。如何激发他们一展歌喉的勇气呢?首先,可在课堂上准备相应的磁带盒CD音乐,给学生以正确、流畅的范唱,将他们引入特定的意境,从而让他们充分感知自主发现声音的位置,这是一个不断感知再悉心体会、从而理解作品的过程,再伴以数次“无声”的唱,让学生感觉媒体中的声音仿佛是从自己的喉咙中发出来一般,从而增强自信心。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参与,与现实互动,不断肯定学生、不断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对音乐学习的信心。实践证明,积极的评价无异于催化剂,它能有效触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兴味盎然地开展学习。
三、通过给学生展现优秀的作品,内化学生的学习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因子。音乐教学,既不能依赖空洞的说教,更不能借助教师生硬的灌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初中学生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优秀的音乐作品更能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和表演潜能。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他们感悟,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这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营造了活跃、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品尝快乐。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彰显课堂魅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走进普通课堂,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音乐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它极大地增加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音乐课堂展现给学生的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录音机等设备,取而代之的是集声、光、电、色为一体,给学生带来美妙精神享受的多维感官的刺激。另外,多媒体画面图文并茂,色彩艳丽,更贴近初中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往往耳目一新,既准确把握艺术形象,又在无形中增加兴趣,同时使课堂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会合作带来的快乐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组合作、相互探究被引入课堂教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彼此合作,共同发展,不管是音乐欣赏还是视唱教学,都可给学生自主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讨论,让他们自己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课余时间,可由教师或课代表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究,通过活动的开展,既丰富学生的眼界,又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培养学生彼此协作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平时要多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去演唱,去表演,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这样鲜活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既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又接受了情感的陶冶,还增长了阅历,更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场所,应该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地方。只要广大音乐教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不断探索,积极思考,开展富有实效的实践和研究,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不断凸显音乐学科的迷人魅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放飞身心,张扬个性,使他们时刻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就能让音乐课堂重放光彩,让学生流连忘返,乐不思蜀,音乐课堂也必然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❼ 浅谈如何让音乐课活起来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专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属,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❽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绽放"美
如同水和空气,音乐渗透在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构成人类和谐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元素之一的音乐艺术,它不仅创造了美,更以自身独特的美感吸引着人、感染着人、塑造着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不应该、不急于、也不可能向专业方向发展。她的重要任务是在课内外音乐教育中,给孩子营造美的氛围,沐浴美的熏陶,进行美的导引。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决不能放松和降低音乐教育的标准。因此,我们每个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都需精心打磨自己的课堂,让音乐美的精彩在40分钟内尽情绽放,让每一个孩子饶有兴趣地完成真善美的心灵体操。于是,让音乐课堂张开美的翅膀,应是每位音乐教师毕生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一、美于韵律,美于体验
1.在韵律氤氲中品味音乐的艺术美
打开音乐教材,不难发现,美妙的旋律始终是我们音乐课堂的首要内容。孩童总是在蹒跚学步中学会走路,也一定是在无数次旋律的感知中认识音乐。音乐课上,让音乐本体说话,让孩子学会聆听音乐,感悟音乐,品味音乐,应成为我们每个音乐教师的第一要务。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在课堂荡漾,让学生在课堂上遨游在音乐的海洋,让孩子在韵律氤氲中品味音乐的艺术美,实在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长时期以来,广大音乐教师也在努力寻求与实践着更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以达到让学生身心和谐的境界。她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认真实施全面关注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获得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教学歌曲《木瓜恰恰恰》时,先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感知内容;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在两次聆听之后,又让学生在衬词“恰恰恰”的地方有节奏的拍手、耸肩,或扭髋,反复体验音乐的韵律和卖瓜人喜悦的心情。通过聆听、回味、律动、体验的教学流程,让学生沉浸在该歌曲声律的欢快情景中,实现“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同时,学生对音乐美的心理需求也得到满足。
2.在整体体验中品味音乐的艺术美
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也是视觉的艺术,全方位整体感知的艺术。让我们用耳朵聆听音乐,用眼睛欣赏音乐映照的画面,身体的各个器官,乃至心灵都可以感知音乐的韵律和动感。如若教师充分钻研教材,挖掘音乐情感,充分利用作品的内涵来感染学生,这时,音乐便是心灵感应的艺术。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行云流水的弹奏、婀娜曼妙的舞蹈,便是吸引学生心仪、效仿以及鉴赏的艺术;学生动情的演唱、演奏,有滋有味的演绎就是表现和创造的艺术。这一切都是综合的、整体的、最直接的学习体验。这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体验,整体地作用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其情绪必定是丰满、到位的,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必定是积极而有效的。
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音乐的范围就有多广。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深入,联系当今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动情景,拓展了更广阔的音乐意境,无疑会成为整体体验音乐魅力的有力支撑。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纯粹是音符的旋律,想象制作成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如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引子,可以将“蓝天白云,美丽辽阔、清新宁静的大草原上,成群的牛羊,牧民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不同的画面,帮助学生进一步辨析、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及意境。如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时,可依次出示小溪流淌、大河奔腾、优美的村庄、热闹的婚礼等画面,要求学生想象和遴选出合适的音乐表现形式,可以是抒情的木管乐、雄伟宽广的管弦乐合奏、活泼奔放的弦乐演奏等。这样,陌生的音乐作品就会象好朋友般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所要表达的美好境界中,使他们充分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绪、美感,他们也将会更加爱上音乐课了。
二、美于形式,美于内容
1.感受音乐形式的丰腴美
《新课标》指出,“审美性”是音乐课程重要的性质之一,音乐教学始终绑定着审美能力的培养。一节好的音乐课,会让我们看到起伏变化的教学节奏、恰到好处的教学情境,会感受到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张力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无论是歌曲学唱,器乐演奏,还是音乐欣赏,任何形式的呈现都应该是富有美感的。对不同教材的处理,可“梨花一枝春带雨”般的纯净,如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可“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明快,如新疆民歌《丰收之歌》;可“坎坎砰砰随手长”般的节奏变化,如美国格罗菲的管弦乐组曲《大峡谷》;可“二十五郎吹管竹”般的统一和谐,如民间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等等。
倘若我们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更多地着力于教学资源与知识点的结合,深入地、多角度地挖掘教学资源的人文内涵,寻找契合的教学形式,将更有助于凸显不同音乐作品的个性之美,我们的课堂也将是丰腴而富有个性的。
2.领略音乐内容的情操美
音乐美,美得不空洞。音乐美,除去动人的韵律,更有其内在的美。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宣泄和抒发,是灵魂的裸露和体现。当孩子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向往时,当“美感发生时,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反应”,使他们“产生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舒畅、满足”,便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