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创作背景
《谁不说俺家乡好来》是源拍摄于1961年的电影《红日》中的插曲。影片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之战”,这场闻名中外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续绝的意义。1947年5月13日到16日三天的时间里,72万军人在孟良崮决一死战。多年后在孟良崮树起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物——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以铭记在战役中为了解放战争胜利不惜牺牲的人们。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搭载了31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名列其中。
『贰』 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教案
1.培养幼儿认读的记忆能力。
2.初步认识汉字:ji、鸭、猫、羊和叫。
3.帮助幼儿正确掌握字词的发音,理解字意。
4.引导幼儿大胆出来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1.字卡:“小ji、小鸭、小猫、小羊、叫。”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2.录音机、录音带、各小动物头饰若干,字卡若干。
3.已做好的掷骰仔玩具一个。
教学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坐好,引出课题,告诉幼儿,今天我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歌曲,歌曲的名称是“我爱我的小动物。”“请幼儿仔细听歌曲里唱了那些动物?”当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字卡,并指读。
2.教师再提问:“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出示字卡(叫)。
3.教师放音乐,边指字卡边唱,幼儿轻声跟唱。
4.请一个幼儿做小老师让幼儿认读。
5.玩游戏“掷骰仔”教师请部分幼儿出来,轮流玩。告诉幼儿玩的方法及要求,如:掷到是什么动物在上面的动物图案就找那只动物的字卡,找对了,请幼儿一齐表扬他并且大家一起指读。
6.教师带幼儿一起将所有字卡指读一遍。
7.教师作神秘的说:“动物园里来了很多小动物,它们都来玩戏。我们来跟它们做朋友好吗?”教师向幼儿讲解玩游戏的方法,并提出要求。一部分幼儿头带头饰扮小动物,另一部分幼儿找字卡去认小动物找朋友,找到了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全找到了,请幼儿一起认读字卡。引导帮助找错朋友的幼儿。
8.幼儿听音乐,做律动
9.结束。
『叁』 求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舞蹈音乐
是广场舞的,还是CCTV舞蹈比赛的?
『肆』 谁不说俺家乡好小学音乐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回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答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伍』 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中的家乡是哪
山东 淄博
『陆』 《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词是什么
《谁不说俺家乡好》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专阵歌声属随风传
哎
谁不说咱家乡好
得儿哟 依儿哟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
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喜看咱们的丰收果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哎
谁不说俺家乡好
得儿哟 依儿哟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6)五年级音乐教案谁不说俺家乡好扩展阅读:
《谁不说俺家乡好》由吕其明、杨庶正、肖衍作词作曲,歌曲取材于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乐段作为写作手法,旋律音调具有典型的山东民歌的风格。被认为是一首山东新民歌,以山东民歌风味,唱出了沂蒙地区大好风光和军民鱼水之情。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搭载30首歌曲,第一首就是这支歌。
『柒』 谁不说俺家家乡好 活动 展示交流教案
把根留住
——《谁不说俺家乡好》预案设计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背景及设计思路
生活在21世纪的小学生,他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然而幸福的一代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现代信息社会的小公民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谁不说俺家乡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从上述的初衷出发。通过引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观察家乡的今天,了解家乡的过去,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新社会的情感,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本次主题活动就是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家乡变化的若干研究课题,通过对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工业经济等方面的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乡土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发现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知识能力目标:
(1)引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活动实践中,充分发展其整合知识、大胆创新的能力,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活动重点
(1)引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活动难点
1、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发现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活动实践中,充分发展其整合知识、大胆创新的能力,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五、活动前的准备
教师准备:照相机、录像机等。
学生准备:调查用具的准备、事先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协作、与有关人员事先取得采访联系。
六、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拓展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侧重于设计、制作,主要过程为主题生成,方案设计,调查表的制作;实施阶段突出社会性调查和体验性学习,主要过程为调查、访问,改进调查方案、数据整理;总结阶段侧重于汇报、展示、交流、总结评价;拓展阶段主要侧重于活动的提升与实际应用。
第一阶段课题的计划与准备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内1~2课时
(二)教师指导过程:
1、创设情景,生成主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不说俺家乡好(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我们的家乡——石桥镇(赣榆县)你了解吗?家乡的天,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昨天、今天,你注意观察过吗?家乡的变化,你认真思考过吗?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大家“睁大”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家乡的美,去感受家乡的变化!
(2)交流引导,确立主题:
看来我们的同学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如何加深对家乡的理解呢?家乡可以是赣榆也可以是石桥,你觉得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行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与学生大家共同协商生成主题:“谁不说俺家乡好”。(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确立调查对象
师: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呢?
孩子们各抒已见后加以归纳,确定了如下调查着眼点:对家乡工业农业调查、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等方面这几个调查范围。
3、采访调查的方法指导
(1)师:要调查主要考虑什么呢?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向谁调查?调查什么?怎么调查?三个关键问题。
本环节教师指导要点:注意安全,想好问题,联系好采访人,礼貌交谈,带好工具……
(2)现场模拟调查,老师扮演调查对象让学生调查,从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应对策略。
(三)学生主要活动:
1、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计划。
(1)根据以上归纳,把班上的同学分成4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任务分配:第一活动小组调查对家乡工业农业的情况,第二活动小组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的情况,第三活动小组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的情况,第四活动小组对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调查。
(3)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设立: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资料员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调查结果汇报员。
(4)设计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2、设计调查表
学生共同讨论设计调查表。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探究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外2~3周
(二)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三)学生活动过程:
1、开展实地调查活动
(1)对家乡工业农业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选取部分企业和种粮大户走访调查,到党委办进行统计,主要调查2008年度的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如种企业、生态园、种粮大户、招商引资等。
(2)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就近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开展调查活动。
(3)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事先和镇文化站的辅导员及另外选取的村里的艺人取得联系,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等。
(4)对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就近随机选取几个村中青老三层次的农户开展调查活动,主要也是调查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情况。
2、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的变化及通信设施、手段等方面的变迁。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他们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档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
3、时间:两周。
4、整理材料,制作小报。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的变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四)教师指导重点:
强调调查中的要求:
(1)注意安全问题,带好调查工具,包括调查表、访谈记录本、摄影工具等。
(2)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所提问题要简洁明了,注意礼貌用语,给人良好的印象。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与交流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内2~3课时
(二)学生主要活动:
1、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1)在调查实践活动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并怎样克服?
(2)通过调查,了解了些什么?
(3)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呢?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打算?
(4)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
(5)每位学生分别写出每次具体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2、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呈现方式由小组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定,力求将收集信息的全过程或收获、参与活动的体验展现出来。
教师指导重点:
1、要求资料员整理员把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展示。
2、做好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工作: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中的要求,从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四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
3、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及时捕捉生成性的问题,将主题活动拓展延伸下去。
4、指导学生在外出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善于发现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
5、教师评价小结。
(1)把授奖权交给每个学生,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颁发“最佳采访员”、 “最佳摄影员”、 “最佳记录员”、 “最佳资料整理员”等奖项。
(2)把调查成果合并起来制作一期学习园地。
(3)在学生评价时,教师指导学生要定好标准。
『捌』 谁不说咱家乡好 教案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内使教师更为深刻地容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