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般具有超强想象力的人都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样的人才。从儿童时期就重视想象力的培养,对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而言意义非同小可,所以培养小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1.在唱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唱游课,是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同时它也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唱游课的教学中应该大胆地把孩子们放开,让他们自己去大胆地设计、创造、想象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东西,给孩子们一片自由创作的天地。教师再进行诱导,逐步统一动作,这才是孩子们喜欢的唱游课。
唱游课通常会结合舞蹈来进行。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音乐、美术、舞蹈等作为姐妹艺术,向来是紧密相关的。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例如:学习《我是少年阿凡提》时,展示新疆舞的特点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编舞,自唱自跳,再把所体验到的情感转载到歌曲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舞和曲结合紧密、妥贴,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助人为乐的生动画面,有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且不管学生的动作是否千奇百怪,我们都不予限制和约束,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机会。
2.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在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对音乐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的歌曲的歌词大都比较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歌词,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还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单地介绍给学生,可能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然后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例如:还是在学习《我是少年阿凡提》中,笔者的做法是先借助课本插图,找学生讲故事。然后,在笔者的带领下读歌词,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活泼,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很快地了解到,阿凡提是个聪明机智、热心、爱护自然的少年。在读歌词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小声地在下边展开自己的想象,发展阿凡提的故事情节了。此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叫了一个学生上台继续讲述他自己编得精彩的阿凡提的故事,同学们很感兴趣,听得非常认真,随之笔者自然地问大家想不想学这首歌曲,孩子们都很兴奋地回答“想”,尤其是那个编故事的孩子。通过歌词,学生好像看到一个少年保护自然生态的优良行为,想象阿凡提爱护大自然的画面,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这让学生在开展丰富的音乐想象的同时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3.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想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我们要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形象和获得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音乐欣赏课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欣赏舒曼的《童年情景》之《梦幻曲》,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曲子本身的旋律线跌宕起伏,婉转流连。聆听歌曲,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梦幻王国,用手掌托起“泡泡”的方式,跟着音乐的旋律走向律动。这样简单的律动,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了音乐,使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形式美。细致地欣赏四个乐句,用4个泡泡划出4个乐句的线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4个乐句旋律的高低起伏,用红、黄、蓝、绿4个颜色来表示不用的旋律线,让学生产生兴趣,开始更注意地听音乐的旋律并感受音乐,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发现了乐曲的旋律美,还引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思考。音乐优美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好的意境,他们美好地遐想将开拓创造思维的领地。
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从内心地感受到形象的过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如果只从“听”的方面去感受、理解音乐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景,使学生听与看、听与想、听与表演结合起来。如结动画、电影、图片进行欣赏,使得欣赏更引人入胜。课本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贰』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已经列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音乐教育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从人的大脑结构看,左半脑进行的是逻辑思维,右半脑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都是右脑的功能,因此音乐能促进右脑开发,从而提升大脑创新能力。
2011版音乐课标明确指出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思想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如何通过合适的途径,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下面谈谈我这几年在课堂中的一些研究心得。
一、发挥想象,激发创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经常有老师评价这个老师把学生教“活”了,那个被老师教“呆”了。“活”与“呆”往往是思维空间的宽与窄。孩子是富于想象的,而想象是拓宽孩子思维空间的最佳途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一门需要学生主动地听、主动想象、主动表现的学科。在教学中,老师过多讲解会阻碍学生的体验想象。老师应简化自己的讲解,多提问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多听、多想,主动体验,参与创造活动。以《沃尔塔瓦河》为例,为了让学生的想象不受约束,我在初听音乐时并没有告知标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听着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当音乐结束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感受到“神秘的宇宙”,有的是“森林之战”,有的是“银色的河流”。丰富的音乐形象正说明学生的想象得以发挥,思维也随之飞舞起来。再次欣赏时,我出示了几副图,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小溪、河流、森林、乡村婚礼、月光下的水仙女”的音乐意境。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最佳状态,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思考,激发出潜在创造力。
二、强调实践,鼓励创造
2011版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学实践和音乐创造放到了一个层面上,强调音乐实践说明课堂中必须以实践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音乐知识的学习应该从灌输式的“以知识和技能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得审美体验,增强创造意识,发展创造能力。曾经有段时间我让学生自制乐器,心灵则手巧,动的是手,练的是脑,自制乐器,培养的正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堂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欣赏了英国的“破铜烂铁”,中国达人秀的“蔬菜乐器”,并演示了自己制作的纸盒吉他,从简单到复杂地给他们介绍了一些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方法,让他们分小组讨论研究,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在一定的难易程度上自己动手制作简易乐器。学生兴趣盎然,有的用雪碧瓶制作了沙球,有的用吸管制作了小排箫,还有的用玻璃瓶做的排钟,我请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尝试演奏,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创造乐趣,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在课堂外,我尽量找一切机会让学生多实践,正好我们学校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以往都是特长生参加得多,并且请专业老师辅导,而且很多节目是照搬下来的。所以我们和学校商量后,决定原创的节目在打分时会给一定加分,鼓励学生自己创新,事实证明,学生很乐于自己谱曲,编舞,编排小品。很多非特长生加入进来编排节目,很多环节的设计老师也意想不到,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整体素质也逐步提高。
三、创设情境,表现创造
音乐这门艺术,很多素材内容不是来自学生身边,有时间也有空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陌生遥远,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需要创设美、智、趣的情境,将教学内容还原到产生知识的原发情境中。《当兵的人》这节课中,我首先播放视频,带学生走进军人的军营生活,感受军人的精神。然后请学生站起来随乐踏步,体验进行曲的行进特点,请他们大声跟我念”一二三四”口令,要求他们声音注意高位置,声音要整齐饱满,表现出军人的气魄。并且让学生谈谈军人有哪些地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当说到军人站坐姿都很笔直时,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都挺直了腰板。在学会歌曲后,我请学生联系歌曲内容和主题思想,启发他们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有的学生自编舞蹈为歌曲伴舞,有的学生用吹口哨的形式为歌曲加上引子,还有学生自己在歌曲中加入了beatbox,学生兴致盎然地展示着自己的创意,情境的创设,艺术氛围的渲染,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自主而快乐地表现创造。这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了他们审美创造的欲望。
综上所述,老师要在音乐课堂中,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多实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领悟音乐内涵,逐步培养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
『叁』 如何在音乐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 营造和谐的课堂, 创设美的学习氛围 《学记》中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因此,和谐的课堂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气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乐于参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激发。而和谐的课堂则是靠师生间的有爱、平等交往建立的,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当成指导者或者领导者,而应把自己同自己的学生视为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应不时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适时的激励,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2 丰富教学手段, 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阶段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兴趣在欢乐中高涨,知识在欢乐中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依据大纲和教材,同时也要根据当今社会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进行备课,要积极、努力地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和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应注意选择一些内容健康、富有表现力、生动活泼、适合小学生特征的作品为教材。在教学手段上,则应该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比如,在教唱歌曲的同时,还可以选取一些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图片或者动画,利用多媒体演示歌曲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将音乐和图片、动画融合在一起,适时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课堂充满创造性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演艺界明星,以动画形式学习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等,这些学习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造性思维都大有帮助。 3 利用游戏以导趣, 使学生寓学于乐 小学生思想很单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很容易对表现出好奇心的事物产生求知欲,对于教师来说也许很平常的事情,他们也会感到惊奇,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发现事物,这也是一种创造。音乐教学的课堂就是小学生的社会,能较为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求奇、求新、求动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歌曲《爱我中华》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大胆表演,让爱好舞蹈的同学和着音乐舞蹈,其他同学则可以打击乐器,教师则可以指挥,充分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还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动爱跳的性格,同时从常用的音乐节奏中使课堂常规得到实施,也更好地使轻松的课堂教学充满着音乐的乐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 4 帮助学生想象, 利用美的直观事物以激趣 普希金曾说“: 做勇敢的人吧,勇于扫视广阔的视野,创造性思考也就与之俱来”。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情感丰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充分利用音乐教材中欣赏部分的材料,帮助学生把对欣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表情表示出来,无论学生选择的是开心或者悲伤的情感表达,都应理解并保护他们的思维,不能轻易对学生给予否定,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美、欣赏美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 丰富教学内容, 多样学习方式以启趣 小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会有一定的理解苦难。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授时,不能只用单调的讲解,具体的事物形象可能会更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例如在讲解节奏时,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讲解音符的时值应该唱几拍,几分音符应该怎么写,大部分小学生都无法理解,并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相反,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乐器让学生们听发出的声音的长短。如鼓和锣的声音,也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听老师发出的不同的声音,然后让学生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模仿出老师打出的节奏。让他们亲自感知节拍时值的概念,并由学生自己编创出简单的节奏,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们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创新思维得到更好地锻炼。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授,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试听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肆』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想象力
杨晓菲河北省涉县索堡镇悬钟小学
摘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常常都会有出人意料的梦想。真实是重要的,但梦想也很重要。梦想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解放,会使儿童从现实的束缚走进自由的世界。泯灭儿童的幻想,无异于是把现存的一切变成束缚。
关键词:音乐想象力;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般具有超强想象力的人都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样的人才。从儿童时期就重视想象力的培养,对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而言意义非同小可,所以培养小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1.在唱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唱游课,是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同时它也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唱游课的教学中应该大胆地把孩子们放开,让他们自己去大胆地设计、创造、想象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东西,给孩子们一片自由创作的天地。教师再进行诱导,逐步统一动作,这才是孩子们喜欢的唱游课。
唱游课通常会结合舞蹈来进行。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音乐、美术、舞蹈等作为姐妹艺术,向来是紧密相关的。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例如:学习《我是少年阿凡提》时,展示新疆舞的特点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编舞,自唱自跳,再把所体验到的情感转载到歌曲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舞和曲结合紧密、妥贴,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助人为乐的生动画面,有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且不管学生的动作是否千奇百怪,我们都不予限制和约束,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机会。
2.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在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对音乐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的歌曲的歌词大都比较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歌词,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还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单地介绍给学生,可能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然后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例如:还是在学习《我是少年阿凡提》中,笔者的做法是先借助课本插图,找学生讲故事。然后,在笔者的带领下读歌词,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活泼,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很快地了解到,阿凡提是个聪明机智、热心、爱护自然的少年。在读歌词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小声地在下边展开自己的想象,发展阿凡提的故事情节了。此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叫了一个学生上台继续讲述他自己编得精彩的阿凡提的故事,同学们很感兴趣,听得非常认真,随之笔者自然地问大家想不想学这首歌曲,孩子们都很兴奋地回答“想”,尤其是那个编故事的孩子。通过歌词,学生好像看到一个少年保护自然生态的优良行为,想象阿凡提爱护大自然的画面,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这让学生在开展丰富的音乐想象的同时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3.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想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我们要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形象和获得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音乐欣赏课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欣赏舒曼的《童年情景》之《梦幻曲》,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曲子本身的旋律线跌宕起伏,婉转流连。聆听歌曲,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梦幻王国,用手掌托起“泡泡”的方式,跟着音乐的旋律走向律动。这样简单的律动,一下子就将学生带进了音乐,使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形式美。细致地欣赏四个乐句,用4个泡泡划出4个乐句的线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4个乐句旋律的高低起伏,用红、黄、蓝、绿4个颜色来表示不用的旋律线,让学生产生兴趣,开始更注意地听音乐的旋律并感受音乐,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发现了乐曲的旋律美,还引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思考。音乐优美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好的意境,他们美好地遐想将开拓创造思维的领地。
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从内心地感受到形象的过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如果只从“听”的方面去感受、理解音乐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景,使学生听与看、听与想、听与表演结合起来。如结动画、电影、图片进行欣赏,使得欣赏更引人入胜。课本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4.在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创作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开动脑筋,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不同的乐器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同一个音乐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过的歌曲让学生分组演奏,或分别用不同节奏来表现音乐主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节奏训练,比如:叫人名游戏。
除了节奏,还可以进行歌词的创编游戏,根据歌词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让学生的音乐灵性能够得到最大的延展,从而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所以,只有开放性的小学音乐课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灵性。
『伍』 研究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营造和谐的课堂, 创设美的学习氛围
《学记》中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因此,和谐的课堂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气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乐于参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激发。而和谐的课堂则是靠师生间的有爱、平等交往建立的,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当成指导者或者领导者,而应把自己同自己的学生视为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应不时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适时的激励,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2 丰富教学手段, 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阶段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兴趣在欢乐中高涨,知识在欢乐中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依据大纲和教材,同时也要根据当今社会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进行备课,要积极、努力地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和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应注意选择一些内容健康、富有表现力、生动活泼、适合小学生特征的作品为教材。在教学手段上,则应该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比如,在教唱歌曲的同时,还可以选取一些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图片或者动画,利用多媒体演示歌曲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将音乐和图片、动画融合在一起,适时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课堂充满创造性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演艺界明星,以动画形式学习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等,这些学习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造性思维都大有帮助。
3 利用游戏以导趣, 使学生寓学于乐
小学生思想很单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很容易对表现出好奇心的事物产生求知欲,对于教师来说也许很平常的事情,他们也会感到惊奇,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发现事物,这也是一种创造。音乐教学的课堂就是小学生的社会,能较为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求奇、求新、求动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歌曲《爱我中华》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大胆表演,让爱好舞蹈的同学和着音乐舞蹈,其他同学则可以打击乐器,教师则可以指挥,充分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还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动爱跳的性格,同时从常用的音乐节奏中使课堂常规得到实施,也更好地使轻松的课堂教学充满着音乐的乐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
4 帮助学生想象, 利用美的直观事物以激趣
普希金曾说“: 做勇敢的人吧,勇于扫视广阔的视野,创造性思考也就与之俱来”。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情感丰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充分利用音乐教材中欣赏部分的材料,帮助学生把对欣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表情表示出来,无论学生选择的是开心或者悲伤的情感表达,都应理解并保护他们的思维,不能轻易对学生给予否定,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美、欣赏美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 丰富教学内容, 多样学习方式以启趣
小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会有一定的理解苦难。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授时,不能只用单调的讲解,具体的事物形象可能会更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例如在讲解节奏时,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讲解音符的时值应该唱几拍,几分音符应该怎么写,大部分小学生都无法理解,并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相反,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乐器让学生们听发出的声音的长短。如鼓和锣的声音,也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听老师发出的不同的声音,然后让学生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模仿出老师打出的节奏。让他们亲自感知节拍时值的概念,并由学生自己编创出简单的节奏,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们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创新思维得到更好地锻炼。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授,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试听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人的想象比知识更可贵”。音乐应该说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可以熏陶人的品格,也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作能力,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质,是当前音乐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才,社会进步需要创新人才。教师是创造型人才的直接培养者,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音乐艺术作为一门抽象的艺术,自身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思维和再创造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也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她的表演、欣赏、创作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独特的创造行为,因此,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过去五年的音乐教学中,我努力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作为教学中大胆尝试的目标,通过活泼而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愉悦的气氛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开发创作潜能,引导学生学好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呢? 一、创编练习 激发兴趣。 1、节奏练习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第一步,应从节奏开始。而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语言便是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语言中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所以,在教学中就可以安排有节奏的语言、词语等,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如教:节奏X_X X时,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同学的名字,或者说一些自己喜欢的老师和伟人的名字如:李雪 花 刘老 师 毛主 席等。这样既浅显易懂,又生动易学。 2、发声练习 选择适合学生的发声练习,有利于让学生对自己的声音状态进行调试,做好歌唱的准备。如何让学生喜欢发声练习并对后面的内容产生兴趣,根据学生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我用小兔跳舞蹦嚓蹦,小猫猜拳剪子布,青蛙唱歌呱呱呱等动作形态编成好听易唱的前一乐段,让其边唱歌边做自己喜欢动作、游戏等活动,另一乐段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声音、动物、形态等进行即兴编创,然后在教师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作品演唱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既觉轻松又觉得好玩,为下一步的课堂内容作下兴趣铺垫。 二、创编旋律,领悟乐趣。 开始让学生尝试编创小段的音乐时,学生们往往会很惧怕,不知所措,觉得创作乐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其实我们可要求学生先为老师指定节奏,即兴加上音高唱出来,或为一串已编排好的音高即兴加上节奏唱出来,或为指定的音列任意编唱,还可以用指定的音来进行旋律“接龙”。另外可以让学生根据旋律特定的故事情节或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来选择所演奏的乐器或旋律的音区位置等方法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己想法和做法,找出规律,消除惧怕心理,找到创作的乐趣。 三、创编律动,体验乐趣。 如果说音乐是一种有声无形语言,舞蹈是一种有形而无声的语言,两者的结合则是感情的并发与直白,它往往能把事物表现得丰富而形象。边唱边跳是小学生最为喜欢的形式之一,它能给不同的歌曲赋予不同的表现形式,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上学歌》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怀着喜悦心情,早早到校,爱学习、爱劳动的一个富有激情的画面。它由“太阳”、“花儿”、“小鸟”、“学习”、“劳动”五个情绪组成。生动地展现出小学生在“快乐的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首先可引导学生谈谈上学第一天的感受,带着目的,让学生完整地初听音乐。接下来可根据插图及学生自己的理解进行提示:“早早起”我们要干些什么?并要求学生用动作表现出来,这时学生会表现出刷牙、洗脸、穿衣等动作。在“上学校”情节时,学生会表现出背书包、过马路,跨小沟等动作。“爱学习”学生又会表现出举手发言、朗读、扮演老师等的形态。在“爱劳动”情节时,学生更是坐不住了,有的洒水、有的拖地、有的擦窗户。我让学生自愿分成六个小组,让学生自由想象,创编动作表现每个音乐情节的内容,鼓励学生编创独特与众不同的动作,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教学内容完全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不仅是对学生创造力的肯定,更能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编创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多维思维、求异思维,发展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 四、画面配置感悟音乐美 我们常说音体美是一家,唱跳画画效果佳。不同的颜色和画面表达不同的情感,同样,不同的音乐也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欣赏《渔舟唱晚》这首曲子时,可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乐段(或意境),然后根据音乐的段落或意境用相同或不同的颜色表达出来。如舒缓而安静的乐段,可问学生适合用红颜色还是
『柒』 如何培养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造性思维
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孙庄小学 一,优化环境,诱发兴趣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优美的视觉环境和美好的艺术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所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如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布置教室,墙上挂着他们自画的乐器和音乐家的图片,教室的角落里布置一个音乐快讯专栏,让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最新动态消息,每逢节日,同学们也会自制一些与节日相关的音乐饰品,自此每当他们步入由自己亲手布置的优雅环境,倾听那悦耳动听的音乐时,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环境与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由此而 二,多种导入,引发兴趣 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而贴切的导入是学好歌曲的关键.在小学音乐课中,很多作品都可以借助故事形式和肢体语言形式去表现,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进行审美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欢乐颂》时,我先讲述贝多芬悲惨的一生,但又绝不向命运低头的伟大精神,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的同情和崇拜,欣赏起《欢乐颂》这一首曲子时,个个都情绪高涨,为了解作品的内涵奠定了基础.又如在《梦幻曲》的教学中,我先示范做了一个觉睡的动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问道:"你们做过美丽的梦吗是一些什么样的梦呢"学生立刻发表自己的感想,然后我再让学生听《梦幻曲》,学生也用各种肢体语言去表现曲子中的意境.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使课堂气氛异常的活跃,大大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听看结合,增加兴趣 在音乐课堂中,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节省时间去讲授一些丰富的内容,而且可以将图片,重要的谱例,歌词,引入学生视野,对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刺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讲解而脱离了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即学生的"听"与"看"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从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就无法得到增强.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管弦乐曲时,我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边让学生观看小伙子和姑娘们此伏彼起,纵情歌舞的场景,一边让学生倾听乐曲,使学生体会乐曲所表现出北京喜讯传到南方边寨时引起各族人民欢歌跳跃的热烈情绪.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已被乐曲深深地感染,不由自主地模仿着画面上的人物进行舞蹈动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加,对乐曲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也得到了提高,长期以往,对促进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四,贴近生活,提高兴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把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和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感悟人生,才会使他们享受音乐的无穷乐趣.如在×××××—这一节奏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先叫学生模仿母鸡下蛋时的声音,然后再把学生对动物叫声的感受巧妙地迁移到歌曲节奏中去,变成××××× 咯咯咯咯蛋这一节奏形式,使学生用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各种动物的叫声读节奏,在快乐的小动物的叫声中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在游戏般的生活情境中成了整首歌曲的节奏教学.又如在歌曲《小放牛》的教学中,当学生唱会了歌曲后,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歌曲创编或改编歌词,经过小组讨论后,有的同学将歌名改为《我是一个放羊郎》《我是一个读书郎》等等,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词,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了,个个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自编的歌曲,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总之,我们只有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捌』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教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论。并发人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使命。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保护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观念
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将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上。不应是教师唱“独角戏”,而学生很少参与,成为被动的听众,并机械地模仿,丧失自主学习心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存在差异。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民主方式是促进学生进行创新的先决条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生活环境及阅历,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个性,摆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信心、勇气,激发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创设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因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教师在音乐课中应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神态激发每位学生的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当学生的创造性想法明显不对或不够完善时,教师也应首先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维持创新的热情。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
三、重视和运用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活动
1.创造性的歌唱
歌唱本身就是二度创作,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背景、题材的内容、作者等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想象来处理歌曲。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可直接根据画面来处理歌曲的演唱。绝不能把“唱会歌就行”这单一的项目当作课堂重点。
2.创造性的音乐欣赏
欣赏教学是让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欣赏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的能力外,还要学生将感受到的美用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来。其实好动和爱美是学生的两大性格特征。他们好动,喜欢将思想感情借助一定的动作表达出来。欣赏时让他们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尝试着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将视觉、听觉、动作与创作结合来理解和感受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敏捷度和对乐曲旋律、节奏的感知,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
3.创造性的艺术实践
在联想、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流畅度。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流畅度。例如:可以根据学生活泼的特点,选择短小的歌曲,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去表述歌曲的意境和内容,根据音乐的发展想象音乐的形象,编讲故事,随歌曲来设计动作。
在求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变通度。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用同一节奏或同一歌词创编不同的曲调,让学生在求异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多层次度。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音乐游戏活动,当学会一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自编动作上台表演,扮演与情景相适应的各种角色,使音乐更为形象、富有真实感,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思路,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培养他们的各种表现力。
四、创设合作交往的群体环境,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要在一定的群体中学习,即使是个别学生的独立创新活动,往往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和影响。因此,群体对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有利于群体创新能力的开发并能产生一系列效应,主要是合力效应和互补效应。合力效应是指学生的创新能力聚集起来的合力,产生更大的效果。互补效应可以包括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优势互补等很多方面。在一个合作交往的理想集体中间,个别学生和群体的创新能力都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一起配合,不受老师“先入为主”的观念限制,让他们一起不时地迸发出新的火花。
其实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可把过去居高临下的做法改为与学生进行谈心甚至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思维特征、兴趣、个人爱好等特点,在教学中运用鼓励语言,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保护他们的各种创造欲望来激发创造冲动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总之,面对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在开拓、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育中实施。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参与合作的能力,使音乐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可以为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