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以最直接、最本质、最强烈的方式表达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乐记·乐象篇》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我国古代乐舞理论有言:“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是由人内心生发的,内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舞蹈若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不能拨动其情感的琴弦,就不能使欣赏者产生审美的愉快和喜悦。然而,由于学生身心发育的局限性,以及对舞蹈及音乐知识的缺乏,缺乏对舞蹈形象外在美的表现以及内在美的体验。因此,有必要研究舞蹈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使学生在舞蹈过程中做到形神兼备。以下将探讨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深入分析作品
在舞蹈教学中,每一个舞蹈都是一个作品,这个作品由音乐和舞蹈动作组成。在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入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作品传达的信息,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寻找情感共鸣,以舞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首先,要向学生解析音乐作品的全部信息,不能从孤立的、静止的角度来分析,也不能单从音乐形式和结构来分析,而是要把音乐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解析。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都是非常有限的,只有了解舞蹈作品所要反映的人物、风俗、历史和思想内容,才能在情感上形成共鸣。其次,要把音乐的源流、文化、历史结合起来,把音乐的特性、种类、形式、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舞蹈语汇与音乐的结合,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各自特色,以及和谐的魅力,达到一种“悦心畅神”的审美境界。这样,内在的素质才能在动作中自然流露,达到形神兼备的境地。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舞蹈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审美情趣是一个人判断事物真假美丑的水平和标准,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客观审美对象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直觉反映。正确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深入把握作品的艺术真谛,然后用自己的肢体去体现心灵的共鸣,将自然美与艺术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因而,在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舞蹈欣赏。优美的舞姿,悠扬的音乐会很好地营造艺术氛围。舞蹈欣赏有两种,一是舞蹈视频欣赏,二是现场舞蹈观看。不管是哪种舞蹈欣赏,老师和学生在观看的时候,都需要摒弃所有不良情绪,抛开功利心情,怀揣一颗单纯的舞蹈心来观看舞蹈,用心感受舞蹈带来的艺术感受。观看过程中,不应有私心,私人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将舞蹈欣赏的作用发挥至极致。舞蹈欣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后感讨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舞蹈审美情趣与情感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舞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重要内容。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他们学会运用心灵和形体技术去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塑造艺术形象,让他们懂得,舞蹈艺术的表现在于以情带舞,以舞传情,想要感动观众,必须首先感动自己。利用美妙的音乐创设教学氛围,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学曲目《天鹅湖》时,先让学生的情绪融入美妙的音乐旋律,再引导学生伴着音乐旋律的流动进入想象空间,透过明丽的音色产生美妙的遐想,使他们的情感走进那优美的意境之中,由心底油然而呈现出和谐的舞蹈动作,营造“天鹅世界”脱俗的纯美品性。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是流动的音乐感应着她们的心灵,牵引着她们的律动,漫过她们的身躯,呈现出由音乐的浪花堆涌而成的舞蹈动态。如此,借助音乐产生的想象,使舞蹈成为音乐的视图,音乐成为舞蹈的精魂。
四、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对于提升舞蹈情感表现力尤为重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舞蹈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流露出真情实感。一方面,通过对民族舞蹈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民族舞蹈是以情感渲泻为主要目标的。在没有文字、没有语言、也没有绘画的远古时期,捕猪后的娱乐,新生命诞生时的喜悦,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对死亡的恐惧等等,我们的祖先都是凭籍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全身活动来体现。另一方面,通过舞蹈欣赏,也能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冲动,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学生在欣赏舞蹈时切忌冷眼旁观和情感封闭,注意力应当高度集中,主体情感处于一种积极开放的状态,这样才能迅速地与舞蹈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对舞蹈的情感。
⑵ 音乐节奏在舞蹈中的作用论文
我就是一跳街舞的 论文我不会写 我只知道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没有音乐 跳出来的不叫舞 就是瞎蹦蹬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灵魂 就这样的简单
⑶ 如何提高中小学舞蹈教学质量的研究背景
一、从教学管理层面,力求从教务处管理层面来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一)、结合新课标内容及要求,着力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用、学生的调控完全由老师掌握,即: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按新课程的要求真正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并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式,必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质量就会逐步提高。反之,教师的角色作用发挥不当,则必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压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就会在低水平上徘徊。农村学校不如城市学校对优秀教师有吸引力,要让优秀教师引得进留得住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而培训和提高本校教师素质才是明智之举。改革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角色是知识的化身,权威的象征。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忽视的是学生的学,学生处于被动接纳的地位。长期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大面积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新时期对学生培养的质量要求格格不如。只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达到新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事实证明不同的教师角色扮演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一大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力的证明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落后状况的重要作用。【转变教师角色可实现的策略】(1)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角色并不是象演员那样“装出来的”,它是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的自然表现。没有理念支撑的角色扮演必然矫揉造作,这种人不可能真正运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理组织教学,教师角色、教学方式都不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因此,只有让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透彻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转变教师角色。(2)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的扮演必定要有适合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不论思洋中学、还是杜郎口中学,其教师角色得以成功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在于有一套适应于教师的好的教学方式。依照新课程理念,要让教师角色真正从课堂的霸主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就必须建构一套与之适应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当前有很多学校在印证实验性地推行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式,这就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和研究,值得借鉴。(3)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和统一的行动。从名校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教师角色的转变离不开学校的坚强领导。当教师在尝试新模式中萎缩不前的时候,管理者要及时发现问题,要通过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进行疏导,使他们提起信心、明确方向。当遇到传统观念给学校教学改革施加压力的时候,管理者要能够坚持信仰,顶住压力。并能领导全校教师以先进的理论和扎实的教学实效说服家长、说服社会。教师角色的转变,必然涉及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因此需要全校各科任教师协作,如果学校老师各自为政,学生就无法适应个别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无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至少应以校为单位,全面改革教学方式,如云南的罗平县强力推进四有模式,在教学常规检查时,许多教务主任都一致认为,四有课堂模式更适用于老教师和课堂教学低效的老师,因为它告诉了他们课要这样上,才能出成效,才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理念,也适用于新教师,让他们很快地进入有效课堂教学的轨道上来,还有通过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可以形成独特的校风学风,最终实现教师角色的真正有效的转变。(4)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多上教育网站,了解瞬息万变的教改信息,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坚持定时间、定内容的原则,内容有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观看教学录象、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力求让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获取理论、钻研业务、交流沟通、提升水平的重要途径。督促教师反复研究新课标,研究中考题及小学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题,看名师执教的光盘及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使其尽快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弄清个性差异,树立学生发展观,还可组织开展“倡导读书风气·促进作风建设”读书交流会。现身说法,以某老教师为代表的老教师群体“扎根乡村,用心守望,毕生精力献教育”的思想交流;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陶冶了教师的意志品质。(二)、在有效的教学管理中提升教学质量。(1)制定与修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须把握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原则、优化原则,前两个原则,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个参培者都能理解,下面重点来理解动态原则及优化原则。动态原则——学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应随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质量的要求。这是发挥教育质量管理能动作用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教育质量管理本身有序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学校质量管理制度要想保持长久的活力和生机,必须要在动态中发展,在动态中跃升。优化原则——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必须牢固树立系统优化的管理思想。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要遵循优化的原则——最优决策、最优设计、最优实施、最优管理等等,质量管理制度各个要素都应是最优的,制度的运行机制应是最优的,制度的评估保障应是最优的。在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恰当地,不断地调整,使体系经常保持最优结构,发挥最优效能,达到最优质量。(2)规范教学行为:确保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在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检测这五环节上督促到位,汪重其实效性,每月进行一次量化考核。由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组成4个检查组,作业各年级分成一个组,一个教案检查组,通过检查量化,把成绩作为绩效工资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每次检查后,通过全体教师会,进行检查情况反馈,表扬被评为优秀的教师,每次检查对于评价为“优”的教师,将批改后的作业本和教案在教研组上进行传阅,给其它教师作出示范,号召其它教师学习他们,指出备课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毫无保留地指出其缺点,逐步规范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行为。通过多次督查,对于作业批改,许多教师都在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超额完成,无论是教学还是常规工作,将会形成“比”“赶”“超”的竞争局面,学校对此还要考虑到教师的健康,还常常要为他们减压,让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课改动态,开拓其视野,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于辅导环节的监控,学校开学就可制定《课后辅导学生制度》,开学初可要求各位教师按所教学生人数的8%确定学困生的辅导对象,对学困生做到四个优先:课堂提问优先,面批作业优先,表扬奖励优先,家访优先。附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略) (3)常规管理创新:彰显教学管理特色。①每学期开学初,要求教师结合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和本学期教学实际分析,确定下阶段教学目标,制定寻找这达成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与策略,教务处可与每位任课教师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了教务处责任及任课教师预订的目标及达成目标所采取的举措。②剔除低效、无用、表面的规定,追求高效、有用的做法。在要求教师不备课坚决不能上课、备教必须一致的前提下,评价上不应过分追求备课的形式,可以宽松教师把课本备课、习题备课与课堂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在作业上,要求所有学科,所有学生均建立两套作业本,即《随堂练》和纠错本。随堂练要求从基础部分及能力提高部分两个角度布置练习,基础部分教师必改,能力提高部分,教师选择改。纠错本,应要求学生将各种作业练习及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在教师指导后重新做在纠错本上,教师再次批阅。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单元过关,要求备课组在集本备课中编制《单元达标试题》,备课组教师先解答下水卷,修正后交教务处审批统一印刷,考试结束,全部批阅,讲评矫正,将记分册及下水卷送教务处检查。③每次考试后进行班级总评比较,及时表彰优秀学生及优秀班级,树立竞争意识。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在抓考风建设上,教务处可尝试按学生上一次考试成绩进行编排考场及座位,防止学生成绩忽高忽低的现象,确保考生成绩的真实性,确保考生学习上的公平竞争性。(4)激励方式多样:在激励中形成竞争氛围。①年度优秀听课笔记展。参展内容:一是听课节次。二是听课质量。是否认真、详细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对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所做出的评议。三是评课情况。听课结束后。是否及时参加评课活动,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从教学理念、教材把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是否做好评课记录。 ②举办全校教师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一是学科课程标准。考查教师对所任教学科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包括学科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二是教材。考查教师对所任教学科整个学段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对教材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关键知识的再现能力,对本学科教学的反思能力.就教材某一片断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等。 ③举办校内课堂教学竞赛。对象为全校所有教师。以备课、说课、评课、讲课等为主要内容。重点考察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落实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举办优秀学生作业展。展评作业种类包括小学语文、数学、品德、科学四科.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九科。这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帮助师生明确作业要求,促进学校完善作业制度.增强教学管理人员作业检查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最终达到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思考性”.作业批改达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的目的。 ⑤评选优秀教研组及备课组。制定《学校先进教研组评选方案》,结合每学年县教研室对教研组的考核成绩及教研组各学科年末考试成绩县排名、本组所有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综合平均得分,在教研组及备课组写出先进评选材料的前提下,综合量化考核评选出2个先进教研组及3个备课组,分别发给奖牌和一定数量的奖金。⑥突出教学成绩在考核中的重要地位。质量意识要深入每个老师的心中,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决心始终如一,教师的履职考核,评优晋升,先进个人,年度绩效工资结算,教学质量应一直占有突出地位,正像许多老师说的:“优秀不是评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这种质量文化氛围,在学校一旦形成,将会极大的调动老师们教学工作的热情。⑦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在平时工作中就应有所体现。学校领导不要大喊奉献,不空谈无私,一个微笑,一句难得的表扬,一个没有报酬的荣誉证书,那是精神鼓励。对平时参赛获奖的教师发点奖金,对发表论文和成果获奖的教师发点奖金,对期中命题者给予一定的补助,对超课时的老师超工作量的老师给予一定的补助,对每次考试班级总评获同级全三名的班主任发点奖金,这些都是物质奖励。把期中期末考试,各科知识竞赛中产生的优秀学生进行表彰,这些都应该是一所重视教学质量提高的学校常做的事。事实证明,学生需要荣誉感,教师需要成就感,被别人认可,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大家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通过多种方式的激励,让每一位教师乐于出工出力出智慧,激发出教师群体的工作热情,这样,学校也才能与时俱进,快速发展。(5)毕业班工作:注重过程管理。每学年初,学校要根据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区教育局年度毕业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年度学校毕业班工作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质量目标,拟定工作策略,细化责任。初中学校可要求初三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及近三年本市中考命题方向,小学将要求小学六年级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及近三年本区小考命题方向,拟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复习计划明细表,为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复习做好准备工作。在备考复习阶段,学校应加强备考领导,建立激励机制,抓好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着力点及以初三备课组长为核心的教学着力点,努力创建和谐的备考氛围,建立科学的备考体系。本着“合理安排,适度超前”的原则安排复习备考工作,第一轮复习以基础复习为立意,强调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第二轮复习以能力提高为立意,整体构建,强化专题,第三轮复习以状态为立意,突出综合性。充分发挥区教科室组织的三次模拟的检测效能,每次考试,均做到严把监考关、评卷关、分析关,无论是诊断性检测,还是评估性检测和模拟性检测,每次检测完毕,教务处都要组织班主任及及备课组成员结合上年中考录取情况及本次检测情况,梳理出优秀生、弱科生、边缘生、踩线生名单,对于优生要求逐一填写解答试题诊断书,由备课组统计分析后调整下阶段的备考复习教学思路,对于弱科生,采取任课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辅导策略,对于边缘生,采取鼓励加油及职中分流的策略,对于踩线生,采取自我评价,比照分析,教师分任务“人盯人”的策略。(6)把握“质量监控”特点,让监控科学而实效。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具有“全要素”“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等特点。“全要素”是指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设施或教师及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质量、学生的学习风气等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监控。“全过程”是指对主要教学阶段进行全程监控。而对教学阶段的理解可以有多个角度:一般指从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到考核等不同阶段;还可理解为从学生的入学、学习直至最后毕业考核的全过程;也有人理解为学期前、学期中、学期末,或课前、课中和课终等。“全员性”是指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工作或学习质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全方位”是指教学质量监控既包括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测这一“监”的过程,也包括在科学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除了分数质量外,还应有人的发展质量和教学过程质量。这需要重视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专业化分析。而不是判断性的评价。只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帮助教师获得足够的信息与有用的建议,真正实现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从监”向“控”的过度,体现教学质量监控的服务性,满足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所需的条件,才能焕发教师对教学的高度热情。 (7)人人有责任,建立三级提质管理机制。学校可形成三级质量管理机制,把提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一级机制由校长、教务主任等有关领导组成;二级机制年级组、教研组负责人组成;三级机制由备课组及任课教师组成。坚持每年召开中考、小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会。全市或全区统一性考试,必须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质量分析,写出一份详实的质量分析报告;全校性考试,必须分年级、分学科进行质量分析,教务处必须向校长提供一份详实的质量分析报告。坚持教学工作“四项责任制”。 即以校长为核心的班子集体负责制、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组工作集体负责制、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任课教师集体负责制和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体负责制。学校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校长包学校教学总体质量的提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学生“四率”达标,包后进生转化,包教好每个学生;备课组长包年级学科教学质量.并层层签订承包合同书.增强校长和全体教师的责任感。 二、从教研组层面,来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1、将学校教研组建设成为四个“基地”。将教研组建设成为四个“基地”:“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地,研究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基地,教师进修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基地,以及教育、教学信息传递处理的基地”。教务处对教研组的管理方法通常为:起始管理制定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过程管理监督协调;终端管理扬优抑劣;加强教师的业务进修及年轻老师的培养。2、利用成功教学案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⑷ 如何发挥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舞蹈从一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一)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
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杰出的舞蹈家乌兰诺娃在《一个舞蹈演员的自述》中说,她在扮演《巴赫奇萨拉伊的水泉》中的玛丽亚时,是把理解音乐作为“起点”的。她还说,好的音乐就是在对自己“指示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意义”。音乐可以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可以帮助理解舞蹈的内容,并且使舞蹈显得更加生动而有魅力。音乐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这就等于在舞蹈与观众之间增加了一条感情的纽带,使观众同舞蹈更加接近。
(二)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舞蹈音乐的采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一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按照音乐编舞”,这是舞蹈的普遍做法。扎哈诺夫说:“作曲家写作舞剧音乐,……,而舞剧编导则为音乐所激动,并在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舞蹈作品——舞剧。””当然,舞蹈并非只是服从音乐。首先,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的。其次,如果专为构思中的具体舞蹈作品创作音乐,就要服从舞蹈编导提出的要求,另外,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要求对音乐进行修改。
⑸ 浅谈舞蹈教学如何融入音乐课堂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从新认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回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答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关键词:
求新 求学 求知 求异
求美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已在全国正式启舞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舞蹈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向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舞蹈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⑹ 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蹈从一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一)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
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杰出的舞蹈家乌兰诺娃在《一个舞蹈演员的自述》中说,她在扮演《巴赫奇萨拉伊的水泉》中的玛丽亚时,是把理解音乐作为“起点”的。她还说,好的音乐就是在对自己“指示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意义”。音乐可以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可以帮助理解舞蹈的内容,并且使舞蹈显得更加生动而有魅力。音乐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这就等于在舞蹈与观众之间增加了一条感情的纽带,使观众同舞蹈更加接近。
(二)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舞蹈音乐的采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一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按照音乐编舞”,这是舞蹈的普遍做法。扎哈诺夫说:“作曲家写作舞剧音乐,……,而舞剧编导则为音乐所激动,并在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舞蹈作品——舞剧。””当然,舞蹈并非只是服从音乐。首先,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的。其次,如果专为构思中的具体舞蹈作品创作音乐,就要服从舞蹈编导提出的要求,另外,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要求对音乐进行修改。
⑺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
摘要: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舞蹈兴趣,运用多变形式进行舞蹈练习,善用肢体语言进行纠错,以及结合音乐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舞蹈时。 ...舞蹈课堂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重视让小学生参加适宜的各种舞蹈教育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少儿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也陶冶了他们的性情与品格。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上好音乐课之余,还要多多研究与音乐密切相关的舞蹈教学,针对小学生表现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舞蹈教学,把知识技能和审美情感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培养学生舞蹈兴趣 针对小学生多未受过专业舞蹈训练、基础较差的情况,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观看舞蹈音像资料,或亲自示范一段优美舒展的舞蹈组合给学生看,最能从舞蹈动作及表演的情感去感染少儿,激发他们学舞的兴趣、愿望,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同时为他们的下一步学习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舞蹈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感性的描述和启发,以调动情绪,之后再教动作。比如教学跳蒙古舞时,先向学生描述一幅美丽的画面: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有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在湛蓝的天空中,雄鹰在展翅翱翔……通过描述启发学生:假如你站在这片草原上呼吸着新鲜空气,你的心情会如何、通过启发,调动学生有关草原风情的印象,张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能够理解该舞的意境,自然地拔直了后背、挺起了胸,视线也放远了。 二、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舞蹈教学 1.练习法 练习法是少儿参加舞蹈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练习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反复动作,从参加人数来说,一般可采用分组、分角色、单独等练习方法。从对教材的学习上,可采用基本动作、难点动作、分段和完整串排等练习方法。 2.观察模仿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地提高他们观察力、记忆力和舞蹈表演能力。此方法运用时,教师动作要准确,有感染力,最好是镜面示范,还要有简明的语言提示,引导小学生学习观察模仿的规律。 3.游戏法 运用游戏,容易提高小学生学的兴趣,保持学舞的热诚,从而提高舞蹈学习效率。 如,学习新疆舞时,常用手位较多,在复习此舞手位时,可用游戏《水果树》:将提裙位、双托位、托帽位等九种手位名称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做出卡片上的手位。 4.语言提示口令法 我们在舞蹈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的除了节奏外,还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如:感情、味道、语言提示、口令,可加快小学生对舞蹈内容、情感的理解,对动作的掌握,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托按掌小踏步时,应有点下旁侧腰的感觉,但学生的眼睛不知落在何处,让人感觉是有形无神,我就用“美女照镜”来作比喻,结果学生立刻就心领神会了。 运用口令要注意简明、形象,不宜过多,加强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三、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舞蹈教学不同于静态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论是完成舞蹈的基础练习,还是组合练习,教师都要认真地观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善于用手势、眼神、体态等肢体语言,暗示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会帮助初学者树立对学习舞蹈的信心。尤其在练习舞蹈组合时,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如果掌握好手势、眼神、体态等肢体语言,将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受到大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各类舞蹈要领掌握的速度。不仅如此,还能使学生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有利于减轻他们的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从而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舞蹈学习中。 作为舞蹈教学知识技能的输出,教师不仅要善于科学地运用好肢体语言,同时还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肢体语言,分析和识别学生对学习舞蹈的态度,如发现学生眉头紧锁,表示对所练习的动作缺乏兴趣和信心;眉头舒展表示充满信心,嘴唇露出微笑表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东张西望、低头表示心不在焉,而非语言的肢体并不神秘,只要教师掌握了,反过来用自身良好的肢体语言作为教学方式的改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四、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渗透舞蹈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可经常将学会的歌曲,听赏的乐曲,在进行音乐形象的分析之后,进行舞蹈教学。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歌曲表演、律动教学、集体舞、表演舞等等。 另外,舞蹈中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发展少儿舞蹈动作的创编及即兴表演能力,提高他们对舞蹈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小学校园的舞蹈教学对我们音乐教师而言,是一门挑战性、专业性较强的艺术教育事业,为了在小学生的心田中播下美的种子,启迪美的灵韵,培养和造就一批未来的艺术优秀人才,要遵循少儿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摆在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任务是十分光荣而艰巨的。我们应该刻苦努力,广泛地学习不仅是舞蹈在内的各种艺术知识与技能,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方法,就舞蹈教学而言,要有效调动学生学舞的主动性、积极性,争取最佳的舞蹈教学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小学舞蹈这朵艳丽之花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