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是用简谱了
现在中国小学中学的音乐课还教啥玩意啊,都是用简谱上课,哪还有五线谱啊,老师上课基本都不教啥,很多孩纸的音乐课还被班主任啥的给霸占了,五线谱这些东西都要我们自己课外去学啊,悲惨
B. 怎样有效开展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一、培养学生识谱兴趣
1.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如,游戏l《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游戏Ⅱ《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小猫3、小狗ii小鸡77 7、小鸭66 66,公鸡5 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2.在认识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础上,进行听辨单音的练习。
如,游戏《小鸟飞》: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鸟,手拿或头戴小鸟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当飞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鸟”放到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
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法》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
二、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先学歌曲,再识谱。
学生通过听老师范唱或录音机演唱,把所学的歌听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视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视谱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线谱上的音高位置。
2.先学节奏,整首识谱。
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奏、节拍的训练。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
如歌曲《剪羊毛》的附点音符比较多,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先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3.先攻难点,再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句、分段逐一识谱。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视唱练习,或先学一个乐段后,找出乐句与乐句,乐段与乐段之间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再进行识谱学习。
三、视听结合,训练音准,提高识谱能力
识谱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而在于视唱实践,我们可以利用趣味识谱,帮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
如在旋律视唱方面可进行顺唱(从头至尾)、逆唱(从尾至头)的练习;变换小节视唱练习:即由学生将卡片任意放进空的小节内,接成曲调视唱,卡片变动位置接成新曲调再视唱;3、5、6、7由学生按指定的
C. 怎样学会唱简谱
有专门写抄歌的程序,安装在电脑里,接上mic,你一边唱,电脑就翻译成谱子了.
我学了11年的音乐,我是学sax的,现在是乐团首席.你要懂得乐理,明白什么是音符的实值.因为即便你写出一手歌,但没有遵循音乐的原理,它并不是一个作品.例如4/4拍就是以4分音符为一拍没小结4拍,你就不能下成5拍或少于4拍.
你学会乐理后,会明白:写伤感的歌,大多运用小调,什么是小调,怎样运用.因为看似简单的音阶,其实有24个大小调.要写歌,还应该灵活巧妙的运用和旋,这样的音乐不死板,能让人继续欣赏.
我建议你去买一本乐理方面的书,仔细钻研一下.
其实音乐说难也不难,说简单却又很复杂.
我刚学习音乐时,乐理课里专门还有试唱练耳课呢:给你一个标准音,在给你个和旋,你要说出和旋是由哪些音组成的.
祝你成功!
D. 如何利用图形谱在小学唱歌中进行教学
现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运用到“图形谱”教学,“图形谱”是什么呢 ?就我的理解来说,“图形谱”它应该是利用一些简单易画的图形、线条来高度概括音乐旋律的走向、速度、力度等的一种乐谱。根据“图形谱”,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或者学唱歌曲的时候,能直观地看到音乐进行中的变化、发展、重复等特点。而且,在聆听中边划“图形谱”边聆听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调动注意力。好的“图形谱”设计还能增加聆听的趣味性。
说实话,之前,我对这种教学手段其实很不以为然,觉得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很少涉及。只是如果教材中出现“图形谱”的设计,就蜻蜓点水一样告知学生这个图形谱和作品中哪一段对应,然后在欣赏的时候带着学生画一画,草草感受一下这一段的旋律走向、节奏特点,基本就过去了。但是通过参加一系列有关“图形谱”的教学与设计的活动,再加上本学期我也重视并尝试着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多多渗入了“图形谱”的运用,逐渐感受到了“图形谱”在教学中运用得好,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辅助歌曲教学。
一、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图形谱”在歌曲教学中使用,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旋律的起伏、重复、变化,旋律节奏的密集与疏松,作品速度的变化,旋律的连贯与跳跃,音乐的渐强与渐弱变化等等。除此以外,“图形谱”也能辅助节奏的练习。
(一)歌曲旋律学习的辅助手段
“图形谱”的设计,一般到要考虑到一些音乐的基本要素,比如音高、强弱、音乐进行的连贯或者跳跃、节奏的密集和舒展等,所以设计贴切的图形谱,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旋律,直观感知音高变化。
例:《黄昏的钟声》
《黄昏的钟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学唱歌曲。歌曲表现的是自然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欧美地区黄昏的美丽景色与教堂悠扬的钟声。歌曲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是严格的三度叠置关系,这一课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图形谱”的图形用了天边起伏的朵朵小云彩来代替,云朵和云朵间用线连接,起伏状是表现出歌曲的旋律走向,连线是表现出歌曲旋律的连续性。上课时,先依次出现这两个乐句的“图形谱”,然后,借助课件演示,让两句不同音高的“图形谱”最终叠置在一起,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乐句的起伏一样,只是在音高上第二句比第一句更高,体现人们在看到黄昏美景时的情绪起伏与激动的心情。歌曲最后一句是钟声,音高是重复了六次的“1— —”,和前面起伏的乐句在旋律进行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图形的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并且同音重复看似简单,其实学生往往就是唱不好同音重复,通过直观感受“图形谱”从而引导学生在歌唱上把旋律唱得平直、延长。
歌曲旋律是:
美丽的黄昏
3/4
1 — 2 | 3 — 1 | 4 — 3 | 3 2 1 | 4 — 3 | 3 2 1 |
3 — 4 | 5 — 3 | 6 — 5 | 5 4 3 | 6 — 5 | 5 4 3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图形谱”设计是:
1
2
3
如上图所示,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在“图形谱”的设计上完全一样,但为了区别,我在连线的设计上给了不同的色彩,这样在移动时,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它们的重合效果。第三乐句,我们设计成了黑色、简单的长方块,平直铺开,间隔相同长短的曲线,就如同教堂中钟声的绵绵延音,黑色的色调能让人沉静下来,并感受到钟声的浑厚。然后在课件中通过动画设计,让第一和第二乐句进行重合演示,给于学生旋律三度完全叠置的直观感受。
(二)节奏练习的辅助手段
在节奏的练习中,学生比较难把握的是附点、切分,以往我们多用划拍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时值的长短,划拍是上下进行的,如果用拍手练习时,时值的进行过程不易表现,但用“图形谱”,学生在拍手的时候还可以把长短的进行过程,通过平移来边拍手边感知。如:
附点八分节奏
X X X X X X . X X
附点四分节奏
X X X X X X X . X X
二拍时值的切分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一拍时值的切分节奏
X XXXX XX X
以上这些节奏学生都较难把握,教师通过图形的演练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这些节奏时值的长短,以及和一拍时值的关系。直观的形象更能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且通过循序渐进的演变练习能让学生轻松掌握。
(三)填词难点的辅助手段
在歌曲的填词中经常会碰到一字多音的难点,有些一字多音节奏较为规整,学生还是比较快就能掌握,但有一些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比如人教版第五册第五课中的《妈妈的心》这首歌曲中有许多一字双音的填词,都不是很困难,学生一学就会。但是有一处学生总是唱不好,看下面此处的谱例:
5 3. 3 | 2 3 0 |
我 的 心里
在前一、二个班级,为了让学生唱好这一句,我的方法是反复带学生模唱,虽然解决了,但学生就是机械、反复地学唱与巩固。后来,主要是自己想偷点懒,少用点嗓,我在黑板上画了这样的“图形谱”来提示学生,没想到学生不仅很快领会,而且基本不用我教唱,按我的手在黑板上的演示马上就会唱了。
3
5 的
我
二、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图形谱”在欣赏教学中使用得较为普遍。结合“图形谱”欣赏,可以提高学生欣赏时的注意力。通常情况下,当旋律进行到对应“图形谱”地方,老师往往会让学生随乐曲来边听边画图谱,感受旋律进行的力度、起伏、跳跃等,所以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了。除了提高注意力外,还有助于对乐曲的理解与记忆。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记忆为主,逻辑记忆为辅。“图形谱”它把复杂的乐曲经高度概括呈示给学生,形象、直观,但又不具象,它只是把乐曲旋律的进行方式展现给学生,从乐曲的进行方式中学生对作品内容与表现力的联想并没有被框死,还是给予学生充分宽广的想像空间,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正确的想像作品内容。并且,在随旋律画图谱的时候,还使学生由一个旁听者转为一个乐曲演奏的参与者,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印象也就更深刻。
除此以外,“图形谱”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从“图形谱”的重复与变化中感知乐曲的基本结构。下面有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可以印证“图形谱”的这一功能。
例:森林水车
《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的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有人曾将它与《在钟表店里》、《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该作品为回旋曲式。
歌曲的A部主题是这样的:
1=G 2/4
5#4 | 5#454 5321 | 7 7 0 4 6 | 6 6 0 4 6 | 5. 5#4 | 5#454 5321 | 7 7 0 57 |
2 2 0 2 | 5. 5#4 | 5#454 5321 | 7 7 0 46 | 6 6 0 4 6 | 5.
5#4 | 5#454 5121 | 6 1 0 13 | 5 5 0 5 | 1. 0 |
每一乐句前面连续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像是水车欢快的转动,每一句末出现的带顿音八分音符就像是水车飞溅出的一朵朵小水花。在A部主题出现时,老师就在顿音出现的地方用手演示出一朵朵不同高低的快乐的小水花。
乐曲第一插部情绪欢快,乐句的旋律中多为连续进行的十六分符,像水车转动唱着欢乐的歌。所以“图形谱”的设计是用四条曲线围成的圆圈表示,每一乐句流畅的旋律用了连贯绕动的曲线图形,四个乐句画好刚好用绕动曲线围成一个圆圈,就像水车圆圆的轮子,即趣味,又形象:
乐曲的第二插部结构工整,富于幽默感,设计的图形是 “ ”,象形于水车水斗的图形来表现。两小节旋律画一个“水斗”,主题第一次出现可以画四个“水斗”。当旋律第二次出现力度加强时,该图形也随之变粗“ ”。
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回旋曲式的特点,最后在完整聆听时,老师呈现了这样一项填空作业:
鸟叫声
序奏 ( ) ( ) ( ) 尾声
其中,括号中的就是A部主题,每当出现这一主题时,老师就用手在空中做出一朵朵水花飞溅状,并贴上小水花图案。这项填空的完成,让学生一目了然看出这一主题共出现了三次,每一次都间隔了一段不同的旋律,很直观地就让学生感知了回旋曲的结构。
总之,课堂上运用“图形谱”这一手段来进行歌曲教学与欣赏教学,如果设计充分、运用得当是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与感受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图形谱”来教学,“图形谱”更多的时候要老师精心设计或者循序指导。有些老师会让学生根据旋律来设计一段“图形谱”,但这种设计要有一些铺垫过程,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边听旋律边来设计。因为小学生他们的音高概念、节奏概念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对旋律的基本进行方式也不清楚。因此,如果我们让学生随音乐直接画“图形谱”,想让学生对作品旋律进行个性感知与创造性表现,是没有什么成效的。而且我认为对旋律特点的感知是要经过充分聆听才能掌握,只有熟知了旋律进行的特点才能设计出形象、贴切的“图形谱”。而我们也知道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一节课里充分聆听,特别是长一些的乐曲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欣赏作品运用“图形谱”教学的局限性,也是之前我一直不接受“图形谱”教学的一个原因之一。“图形谱”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理解与创造性表现上有局限,但是通过设计好的“图形谱”来辅助欣赏教学还是很成功的。我想,“图形谱”的作用是大是小,就看我们老师如何运用它并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图形谱”的功效来决定的吧。
E. 小学音乐教简谱好还是五线谱好
学习简谱吧 。 没有音乐底子的小学生识五线谱很困难 ,教学难度大 。对于小学生来说 ,如专果学习过其他乐器属对简谱也不是很陌生 。小学生没必要为他们打好什么底子 ,如果专业学习乐理知识也不需要在学校的音乐课打底子 ,音乐课本来就是快乐的 ,如果学习五线谱一定让他们感到很难 ,所以选择简谱还是很实际的。
F. 请问一下:小学二年级音乐公开课需要教学生学习歌谱吗
不需要。只需要领着他们唱就行了
G. 学音乐简谱唱法
简谱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写法:1234567i
读法:DoReMiFaSolLaSi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7)小学音乐课唱谱扩展阅读:
调是音乐的固定高度,调号是调的记号。在简谱中调号记写在乐曲开头的左上方,在五线谱上调号记写在每行五线谱开端的谱号后面,谱号后面的升、降记号就是调号。
包含升号的大调音节有7个:G大调(1个升号);D大调(2个升号);A大调(3个升号);E大调(4个升号);B大调(5个升号);升F大调(6个升号);升C大调(7个升号);
包含降号的大调音节有7个:F大调(1个降号);降B大调(2个降号);降E大调(3个降号);降A大调(4个降号);降D大调(5个降号);降G大调(6个降号);降C大调(7个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