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上好中学音乐课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那么,在现如今的音乐教育中 我们要把学生的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然后在音乐的教育中逐步的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使其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情感教育 素质 想象力 欣赏 审美 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将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是时代和未来对教育的要求,每一个学科都要适应这个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更新教育的观念,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以完成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音乐教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简而言之,我们广大的劳动者在劳动之余,为了庆祝丰收的喜悦,人们载歌载舞,情动之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相沿成习,就有了歌唱,就有了音乐,就有了音乐的审美方式。然而,作为现今的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呢?思之想之,音乐课是基础教育的普通学科,占的课时少,常称副科。然而,少了它,学校失去活力,人失去生机,生活失去色彩,不仅如此。音乐教育还有其更重要的潜在功能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故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有了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在教学中应予情感教育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教学如何,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将学生的整个积极性调动起来,是音乐可取的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首先老师在教时就要对音乐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无论什么题材、体材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所以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引入到作品中去,使他们进入角色,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去同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七子之歌》中,我先用情感来做先锋军,用了一个小问题做引语: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你们感到生活的幸福了吗?同学们回答:是的老师。我问如果你们和自己的父母分开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这时痛苦的表情就溢于脸上,有的说,老师我害怕,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也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啊。我们不想离开爸爸妈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孩子已经离开自己的妈妈有300年了,同学们一片哗然,怎么可能?300年?人早就没了,老师你骗人。我说老师不骗人,就在我们的祖国里,有一个孩子的名字叫澳门,他离开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300年之久了,同学们,你说他会不会想妈妈?同学们此时全都默不作声,陷入了感伤之中。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离开母亲的吗?此时学生们的情绪极其高涨,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老师我们想知道。好,老师就用多媒体来告诉你们他是如何离开母亲怀抱的‘还有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当同学们听完这些说:老师您快教我们唱这首歌吧,我们会用心来演唱。在这样的一节课中,我取到了比我预想的效果要好,即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又让他们打开自己感情的闸门,懂得失去的痛苦和得到的珍惜。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音乐给人情感的投入比其他艺术更强烈,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与其陶醉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说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 二.在音乐教育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可以明确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通过人们的感知,是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滋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音乐感受力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音乐想象力。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观察、加强生活和情感的体验,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欣赏音乐作品。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他的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如在欣赏《给未来一片绿》时,学生在脑子里浮现出住过的大好河山,蓝天大海,青山绿树,展现出更要爱护地球,美化地球的美好画面,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各自对音乐作品的心理反映和审美体验也不同。因此,我在认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后,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共性与个性,在音乐欣赏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进行了科学的安排,以符合学生的特点,做到积极创设情景,好听、容易听懂的作品多欣赏,不好听、难懂的作品也要欣赏,只是在欣赏时学生闭目聆听,加之教师以绘画为引导,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三.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还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如分别在乐器方面、在声乐方面、在舞蹈中。应该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应该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学习一些音乐演奏或演唱方面的技能,比如,组建合唱队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大量事实证明,亲自参与音乐的演奏或演唱活动,对培养一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如在《十送红军》的教学中我采用男女生二重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欣赏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轮唱的音乐效果,在教学中我也现场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在表演不同的乐曲时的不同效果,如竖笛、钢琴、吉他、口琴.......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多层面的心理体验过程,各种欣赏方式之间存在着共存互补的关系,可以说,倘若没有音乐欣赏的多层性,也就没有音乐艺术特色的丰富,音乐欣赏方式的多元化特征是人类音乐审美意识多样性的直接体现。通过大量不同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格调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隐秀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在音乐的美,通过不同的对比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是的,而我认为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情感教育放在教学中的首位,继而在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我想这才是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之下的教学方法,不止教会学生歌唱。更应该让他们在音乐中学找自我的东西与情感音乐教育,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总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
Ⅱ 怎样上好高中音乐课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偶像。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有追星的现象,而且还很狂热。明星之所以被学生追捧,那是明星的才艺吸引学生。学生们会很主动地了解明星的近况,模仿他们的言行。我们姑且不论追星的利弊,但我们从中可悟出一个道理:只要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偶像,那就可以受到学生的追捧和热爱,他们就会主动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偶像,必需具备一定的才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一定是音乐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它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必须掌握外,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学生的偶像,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工作。
二、巧妙运用音乐教育教学艺术。高中音乐欣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签于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我就先从导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课堂讲课的第一个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时,课前就有听到同学说民歌没意思,土里土气的,不喜欢听,没兴趣欣赏。然而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刘欢唱的《好汉歌》,这首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他们大部分人都会唱。然后,我再播放民歌《王大娘钉缸》,学生们就议论开了,说怎么这两首歌有点相像,我就让同学们视唱,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说明,《好汉歌》是以民歌为《王大娘钉缸》基础,演变加工而成的。这说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教师提出要求,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几首民歌,这样,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则上得很顺利。
三、精心传授音乐作品欣赏方法。音乐欣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这就是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欣赏----感觉(情感)欣赏----理智的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欣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对于歌曲的欣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达到欣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欣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对于器乐曲的欣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对于大型的器乐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尤其是一些无标题音乐;对于一些大型的标题音乐作品,除了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外,还可以根据乐曲的说明去理解、欣赏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是我国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借鉴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并以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根据情节的发展顺序加以概括而创作成的。在欣赏时,要求学生按照揭示的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逼婚----楼台会----抗婚----纵身投坟----化蝶”灵活去理解欣赏乐曲内容。
四、借助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主动借助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
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乐曲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欣赏器乐的时候,可让学生看一些音乐会的演出,引导学生认识其中乐器的形状及音色特点;欣赏舞曲的时候,就播放该舞曲的舞蹈表演,让学生领会演员如何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还可让学生模仿或创作来体会音乐。
搞好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到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Ⅲ 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课
1、首先教师和学生必须要充分认识音乐教学目标。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一个具有多种技能的能够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国的素质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学校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起责任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人才。
2、音乐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作为艺术类的音乐教材内容必须要体现多样化特点。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教材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新的教学思想体现为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是为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设计。高中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索取要求音乐教材内容要求广阔的知识面。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教材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可以自由地选择教学内容,自由参加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选择。
3、在音乐教学方法上,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途径来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共同采用的教学手段,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紧密配合。这里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课程改革的脚步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变化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也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围绕着“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这一教学目标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美的享受。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和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表演,通过音乐欣赏,创新创作等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4、在音乐教学评价方面。由于科目的不同性,对音乐采用的教学评价应该有不同标准。课堂教学是这在总的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以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改进和突破。它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善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我国的音乐教学现状,对音乐教学实现质的推进和改革。使我国的教育教学能够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创造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符合我们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为我们的音乐教学而服务。
Ⅳ 怎么上好音乐课
一、明确唱歌教学的三维目标:
音乐课重点是唱歌教学,要想成功的完成唱歌教学这一环节,应该突出三个方面:
1、我们把发展歌曲兴趣喜欢唱歌作为共同目标。
2、情感交流感受表达歌曲的情感,有感情有理解的唱歌。
3、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的节奏、节拍及识谱发声等,知识和技能是手段。
二、会唱、唱好歌曲。
唱会歌曲,能正确的把歌曲的曲调,节奏,歌词掌握。唱好歌曲,就是要正确的理解,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风格。创造性的表达歌曲,就是我们常说的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我们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先唱会歌曲再来进行艺术处理。
我们应该在唱歌曲的第一个音的时候就注意它的感情。歌曲的艺术创编要贯穿歌曲的始终,不要一味的根据歌词去创编,同时还要根据歌曲的旋律来对歌曲进行艺术创编,包括力度,速度,感情。学生每唱一次,老师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从歌曲的力度上,速度上,情感变化上分别进行讨论,进行体验。
三、听唱和视唱相结合。
从听唱法向视唱法过度,采用整体听唱和分句听唱。欣赏范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能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感受。当学生能完整的唱完一个乐句时再采用视唱法,激发学生对整个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学习兴趣。
四、歌词和曲谱交替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段先教歌词,第二段再要求学生唱歌谱,而且是带感情的唱歌谱,这样相互交替进行教学,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歌曲,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五、创编与拓展。
我们遇到拓展这一环节,大都是创编歌词,或者是人物的改变,千篇一律。我们为什么不能对歌曲的风格进行创编呢?比如我们这堂课所学的歌曲如果是属于民歌类,那么我们可以把它改编成号子,让学生进行讨论,来体验他们的不同之处。
也可以把它创编成山歌风格让大家进行讨论体验.体验回声的感觉,体验悠扬秀丽的感觉,体验豪放粗犷的感觉。当然这些大家都有他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不寻求不主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歌曲进行创编或歌曲排练,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性地、创造性的对歌曲进行创编处理的尝试,极力发散学生的个人思维,让拓展成为学生创造力施展的平台。
(4)如何上好高中音乐课扩展阅读: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具有抽象性,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
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
Ⅳ 如何上好一节高中音乐课
音乐教学主要还在于把握音乐的要素,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中心,围绕着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来展开活动,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却脱离了音乐的本体,片面强调音乐的趣味性,走入了音乐教育的误区。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时,有位老师先从感情入手,以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的视听同步的情景画面导入,使学生沉浸在过新年的喜庆气氛中。但下面的环节却出现了设计偏差:学生一会儿敲锣打鼓、一会儿放鞭炮、一会儿律动表演,好不热闹,可整个过程中学生虽然参与到活动中,但没有注意聆听音乐,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音乐审美体验。
爱因斯坦说过:美的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美的想象是知识的源泉。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对音乐作品的体验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本人对音乐本身的体验的,相反,还会束缚学生的想象,起到消极作用。再说欣赏音乐需要全神贯注,而教师在学生听音乐时讲解,便干扰了学生的聆听,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审美体验,这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反感,这可谓是好心办坏事。因此,教师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语言代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一定要给学生留下一个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因为语言在音乐欣赏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任何语言都代替不了每个人对音乐本身的感受,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教师应善于体会蕴藏在学生内心中的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动性发展潜质,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前进。
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不要经常抛出一连串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可以问问学生,你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再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然后,师生们带着最想了解的问题去聆听音乐。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去灵活的组织教学,而给学生的感觉又是教师理解尊重他们,能根据他们的愿意来进行教学,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一下子充满兴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表面上是让学生猜教师的想法,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提出了听音乐的要求,但教师巧妙的运用了猜一猜的教学手段,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欣赏音乐后,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疑难问题,通过反复的聆听音乐,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在课堂小结时还可以问: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样的欣赏课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小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的方式更多为游戏式,重在其中他们的注意力;而中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方式更多是探究式的,重在培养学生善学勤思、主动探究的习惯。
三、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当前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学会学习,终身收益。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各种各样的与课本相关的信息。教师更要加强知识储备,拓宽知识视野,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
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对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来说,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教学内容提前告诉他们,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文字说明,收集磁带、光盘等音响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解交流。
四、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
以教师表演为中心的你教我学的音乐课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了,为上好音乐课,我们的音乐教师不妨变演员为导演。这里说的导演不是我导你演的导演,而应是能导会演的大导演,并不排斥演员的一面,因为一节好的音乐课确实离不开教师的表演能力,经大导演之手的音乐课,主要是教师导、学生演,以学生为中心,一切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建立新型的、现代的师生关系,在平等交流中,教师又是学生的引路人。比如在介绍中外管弦乐队时,可先让学生看乐队的演出实况,提醒他们要特别注意观察各个乐器的排列座次,然后由学生自己画出管弦乐队的座位图,写出各种乐器的名称、乐器分类,根据个人在班级的座次说出自己应演奏哪个乐器组的哪种乐器,并模仿出演奏姿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主探究的解决课堂问题,既有兴趣又有乐趣。
教师职责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活动,结合学科自身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正确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课堂;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交流,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使学生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曾经有人对我说,音乐老师没有什么前途,不要那么认真,可是我回顾这些年的音乐教学,很庆幸学习了这一专业,在这一教学中乐趣不断,今后我还将一如既往的做好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我从中所享受到的幸福,使我更坚定一个信念不管这世界如何纷杂,我都要为自己和学生保留这份执着。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就是我向往和追求的境界!
Ⅵ 如何上好中学音乐鉴赏课
一、欣赏教学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容都离不开音乐听觉的感知与体验、分析与理解。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要条件就是让他们接受美的熏陶,让他们大量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感知广阔的音乐天地。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前提和基础
音乐欣赏是经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当我们聆听一首乐曲的时候,必定会受作品中各个音乐要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不同情绪的反应,我们对音乐作品的这种情绪的反应,是感性的,它并不需要经过理性的过程。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乐声中感受不同乐器的色彩,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艺术美的存在。当他们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自然会被激昂向上、威武雄壮的气势所打动,而当听到《婚礼进行曲》时,又会产生神圣辉煌、温和愉悦的情绪反应。因此,在欣赏课中,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去听,主动去感受,而不是教师在一味地传输,把音乐交给学生自己,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与欣赏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也一定会不断提高和趋于完善的。
三、参与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要让学生获得情感深入体验,必须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活动性,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参与、强化、反馈、分析评价,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如让学生自己演唱欣赏过的曲目,或让学生根据欣赏所学知识,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一个爱好音乐的人,若能长期得到音乐环境的熏陶,并积极参与关于音乐的各种活动,则必定会推动他的求知欲望。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教学中,请班上会拉小提琴的学生演奏《梁祝》的爱情主题,教师钢琴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这段优美的主题旋律。通过师生的合作表演及学生尝试性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音乐情感的音乐的基本要素,同时为后面完整地欣赏作品,感知作品的音乐形象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适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京剧音乐时,有必要让学生看录像、听唱腔、见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步、甚至学一两个唱段等,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新时代的教育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在感知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来,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尽情地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