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乐美术课,各国怎么上
国外的艺术教育理念强调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关注、认识和体验,看重艺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和发展状态。美国学生学到的不只是音乐和文化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更注意全面发展,在音乐、艺术方面对学生有的培养,比如从六年级开始,学生必须选一种乐器或唱歌作为必修课。美国中小学要求学生学习乐器、唱歌既有学校的硬性要求,也同时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自由。一方面,通过对乐器、唱歌的学习,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习到基本的乐理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乐器的种类或唱歌上进行选择,并且在学习中进行调整。在唱歌课程中,学生们要学的并不是唱流行歌曲,而是歌剧的经典曲目、爵士乐等。学校还设立不同水平的歌唱团队,每年都要招收新的成员。事实上,从美国中学音乐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来看,除了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以及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外,音乐课程的教学更起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美国式的中学音乐教育要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是通过乐器、声乐的每天练习培养学生的一种坚持不懈的毅力;二是通过在乐队、歌唱团的练习、演出、比赛中培养学生的个人竞争力和团队精神;三是交响乐、歌剧那样的演出、比赛等更能帮助培养学生们的组织、领导能力,甚至是创业的精神。俄罗斯从小给后代以艺术熏陶新一代《俄罗斯音乐文化》教材(简称《音乐》)是俄罗斯一部较为综合的音乐教材,是为普通学校1--9年级开设的音乐课所采用的,它是建立在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基础音乐理论,广泛的音乐文化基础上。在俄罗斯,音乐课全称是俄罗斯音乐文化。通过教材让学生认识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现代和古典音乐经典之作,衡量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的个性。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戏剧院,常常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到剧院去。在《音乐》低年级部分《在音乐会上》和《在音乐厅》两个章节中,分别向孩子们介绍各类音乐体裁和一些经典作品,比如:在《在音乐剧院》这一章节,引领小学生到音乐童话中游玩,歌剧《彼得与狼》,柴可夫斯基的芭蕾《睡美人》,普罗科夫耶夫《灰姑娘》。《在音乐会上》这一章节中,和学生一起尽可能多的投身于室内乐和交响乐经典作品中,如:肖邦波罗乃滋、圆舞曲、贝多芬奏鸣曲。孩子们从小就聆听许多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曲,感受到许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用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游览艺术博物馆,也是俄罗斯人的嗜好之一。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前,年轻父母对孩子耐心指点、讲解。在周末和节假日,父母常常带孩子去公园、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有助于把对周围世界的美的观察和感受,作为理解和体验现实生活的快乐、生活美的主要源泉之一,把大自然的美作为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这种从小给后代以艺术熏陶的做法,无疑为音乐国度的文明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艺术张力源泉。英国审美教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人莫里斯就发起了著名的“工艺美术运动”,看重工艺品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公立学校的图画课教学,使国民普遍拥有审美能力,成为一种国策。如今,有关艺术领域的规划上,美术与音乐为独立学科;戏剧置于英语课程,并和其他课程结合。实施与推动方面,以国家课程,整体课程,校外之社会资源与支援来进行。例如,参观艺术馆和博物馆就被列入英国学校课程。德国不唯培养“艺术家”是瞻德国的艺术教育专家认为,一个民族需要培养自己的画家、歌唱家,更需要培养大批有艺术修养的观众和听众。德国的学校艺术教育鼓励由学生自己创造,很多学校的艺术教育课堂类似手工作坊的工场。学生的艺术活动成果并不要求有多高的水平。学生都是十分愉快地参与活动,不需要担心考试成绩,而是当成体验审美、宣泄情感、彰显个性、发挥才华的平台。匈牙利音乐教育的模范生以该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从幼儿园到高中,音乐训练就一直是基础课程的一部分。在常规学校里,孩子们每周都有两次音乐课;音乐学校里,每天都有音乐课。匈牙利的教育工作者们坚信,音乐与数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学习音乐能够发展完整的人格。日本音乐美术相互借力日本艺术教育的方法十分多样。例如日本某中学的艺术欣赏课上,老师先让学生画一幅画,描绘的是一条小溪,小溪对面是一座教堂,阳光透过雾霭照在溪水上,波光粼粼。接着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可以用小提琴在高音区的颤音来表现雾霭和波光,圣咏的合唱来表现教堂。学生根据这些感悟和提示随机尝试着进行演奏。教师在互动式的诱导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Ⅱ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使用整合式教育
一、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备课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小学美术课中需要运用大量直观的形象进行辅助教学,而由于教学设施尤其是教学资料的严重缺乏,使美术课曾不得不像上语文数学那样以教师讲、学生听,也就是以语言文字为主来进行备课和教学。这种现象曾较大地阻碍了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因为美术课仅仅以文字表述是大大不够的,它要求教师“写好教案”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些什么样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能给学生提供哪些审美对象,如何更好地进行启发和引导等。多媒体备课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小学美术课由于其审美性的特点,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欣赏与审美资料,教师的演示过程又要让学生看得清楚明了,有些风景与现场环境还要求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学生的作品能较全面地展示在每个学生的面前,这些要求是传统的备课方法几乎无法完成的,而多媒体备课能较好地完成这一项项特殊任务。这些量大、涉及面广的教学材料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很好地集成在一起,通过多种视、听为主的设备让学生体验线条、色彩、形体、音乐等外在形式的美,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体验创造,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
1.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
美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欢乐陶吧》一课时,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课件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学生沉浸在陶艺的无限遐想和神往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用电脑播放捏泥团的步骤,加上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为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3.运用多媒体教学,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创新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三、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结构延展
现代美术学习,已经从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提高到了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而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又使得美术教师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但教师个人的学识有限,教材和教参中的资源也不足。在美术课程资源的扩展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庞大的人文性素材资源库。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美术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
1.导入网络美术资源,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宽广、直观
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和教师知识局限性的束缚,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教师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进行“独角戏”似的教学活动的模式。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Google”或“网络”自行查找任何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通过主动的探究和欣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认知过程。
2.开设电脑美术课程,为学生开创美术学习的新途径
用计算机作为学生美术学习的载体,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学生采用电脑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摆脱了纸张、铅笔、颜料、调色盒等繁琐的绘画工具的限制,一有构思,就可以在电脑里尝试表现,随意挥洒,修改也极为方便,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多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Ⅲ 如何构筑音乐教学与美术教学的内在联系
艺术美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是从听觉上去感受美。如果将现有的音乐和美术课程加以高度融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美术的领悟,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多领悟一些其他艺术形式的魅力。这不但可以使音乐和美术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在声音与图像等多方面进行融合,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艺术教学中美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扬善;艺术活动中体验美――以美悦情;实践活动中创造美――以美导行,架起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桥梁。那么如何构筑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呢?
一、确立音乐、美术相通的教学理念
音乐就是一幅画,而这是一幅用音乐当色彩,旋律做线条所描绘的只能用听觉去观看的心灵之画。我国著名的音乐家马思聪告诉我们,有些音乐就是描写画的。如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24个前奏曲《亚麻发的少女》、《月光透过树叶》等。而俄国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的交响曲《死岛》,就是根据一幅同名的名画而创作的。再说,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工具。美术课、音乐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画”“唱”的一定技巧,而且是通过画、唱深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好的乐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难怪有人说,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这些足以说明美术、音乐间是有着一种必然的内在的联系的。
二、创设音乐、美术交融的教学情境
1、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扬善
音乐与美术交融的前提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艺术美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因此,音乐课完全做到让“学生心中有画”,“让教室有情有景”。在美术创作中,古今中外,许多画家也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创作滞涩时,听一曲动人心弦的乐曲,会使人思路奔腾,情思遄飞。的确,一曲流动的音乐有助于开拓人的思维,调动人们的情操。如果播放一曲典雅的音乐,随着旋律的起伏,体会那种高山流动般的音乐所蕴藏的生机。而情致感发时,再提笔一气呵成,泼墨挥洒高山流水画卷,画中自然也会流露出无尽的旋律与韵味,使山川、河流的美跃然于纸上而栩栩如生。因此,美术课交融的情境同样需要美的音乐;“学生心中有乐”,才能提起精、气、神表达出心中美的事物,描绘出富有情感的画面。
如初中音乐教材《歌唱祖国》,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璧合,相互映衬,既表达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又抒发了各族人民为祖国未来进行拼搏的雄心壮志。学生通过音乐课中欣赏,演唱,器乐演奏,加之教师的引导,被歌曲及电视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所深深感染。在艺术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认识美,在学习美的过程中,懂得一个做人的真谛。
2、活动中体验美――以美悦情
艺术美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每个正常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赏美,就是乐于受教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神采。在音乐课中,我运用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体现美,感受美,并去创造美。
如:初中美术教材中有认识颜色,这是教师上课时可以利用色彩感应,描绘音乐“1、2、3、4、5、6、7、”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和七个音符,这种巧合实在太奇妙,太有趣了。在绘画艺术中,我们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描绘五彩斑斓的视觉画面,在音乐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有趣的色彩游戏让学生领略音乐色彩的艺术魅力。在视听结合中训练学生的听觉,感受不同音色。实践证明,色彩与音符的融合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求知欲,愉悦了学生的心情。
3、实践中表现美――以美导行
艺术课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美术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使德育潜移默化,沁人心脾。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美导行”所产生的效果是最直接的,最有说服力的。所以,作为艺术课的教师要善于挖掘运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又要善于启发诱导。以美导行,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自己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旋律,美的画面,美的世界。
三、采用音乐、美术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用,采用音乐、美术互动的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全新的视听享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审美对象的清晰表象,提高感知速度,并在潜意识里,对审美对象产生美感,提高教育效率。当然,如何采用音乐、美术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着眼于多媒体教学,还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也就是把音乐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美术课中去,把美术课的方法有机结合到音乐课中去,互相借鉴,切不可公式化。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好导向工作,当我们启发学生为音乐描绘一幅图像的时候,我们教师不应当诱导学生一齐去寻找同一种图解,而是应该启发每个学生用各自独特的画面构思去表达同一个音乐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Ⅳ 如何让美术课与其他学科有效的融合
一、 美术与思品课的整合。
学校是“教书”和“育人”的场所,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美术课与思品课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的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如,在闽教版第十二册《为国争光》的教学中,可结合我国运动员们在世锦赛、奥运会上夺冠,航天员驾驶“神五”和“神六”遨游太空等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又如,在教《我值日》一课时,可联系班级的实际,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二、 美术与语文课的整合。
美术与语文虽然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它们是可以相辅相成、互为利用的。在语文课堂中,若通过各种直观的图片观察、欣赏或生动的动画演示,将使抽象的教材生动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易于他们接受。同样,美术教学(如画插图、写绘画日记、编连环画等)如能同语文课进行有机地结合,不但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美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将起到两科“互补”、两者“双赢”的良好效果。
例如,《古诗配画》的教学,这是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难点,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的内容用画笔记录下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以学生熟悉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为例,按照语文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指导:①让学生朗读这首古诗。②结合音像资料的欣赏,要求学生理解和领会“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情大意。③启发学生根据诗意的内容幻想那庐山瀑布的美景:“山上云雾缭绕,太阳照耀下的庐山香炉峰好似冒着紫色的云烟,远处的瀑布从上飞流而下,水花四溅,犹如天上的银河从九天中滑落下来”。④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记忆将这雄伟壮丽的庐山瀑布景观用画笔描绘出来。
这样,让学生从“读”诗到“解”诗,从“幻想”到“创作”,一步步地深入,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有利于儿童美术创作能力的提高。
三、 美术与音乐课的整合。
音乐具有丰富而又强烈的情感,能调节人的思想情绪,并给人留下美的感受。在美术课堂中相当地引入音乐教育,不但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消除学生的疲劳,还能激发学生对生活往事的回忆和联想。
如在第七册《奶奶过生日》(命题画)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乐曲:“5 5 6 5 1 7— 5 5 6 5 2 1 — … …”,接着问学生:“这是一首什么曲子?为什么播放这首曲子?”学生答:“这是《祝你生日快乐》的曲子,今天奶奶过生日。” 然后启发学生回忆、想象奶奶过生日时的情景:有的同学说:“奶奶过生日,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饭桌中央放了一个又圆又大的蛋糕”;有的同学说:“奶奶过生日时,桌上摆满了寿桃、寿面和酒肉,全家都在为她祝福”;还有的同学说“奶奶过生日时,一家人拍‘合家欢’,孙辈们为她老人家献上了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为什么学生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因为乐曲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欢乐的气氛,激发了他们对“奶奶”浓厚的情感,使他们进入了“为奶奶祝寿”的角色。
又如,在欣赏课中,我们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古典名画,那美妙的乐曲无形地牵引着小朋友们的思想,让他们进入梦幻般的迷人的画境,让他们尽情地感受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将更强烈地激发他们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Ⅳ 美育工作特别是音乐,美术课程教学中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素质教育内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容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
Ⅵ 如何把音乐与美术完美的结合
吉安县二中 胡君珊 在音乐、美术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 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美术、音乐互补的探索。 早在1970年,美国音乐教育家乔治.罗曼诺夫就提倡一种音乐背景记忆法,即在乐声中进行学习、创作或记忆。实践证明,教师在优美的古典音乐旋律中朗诵英语课文,能使学生的记忆力提高10倍,可以在72小时之内掌握2000多个单词。经过反复试验,乔治.罗曼诺夫得出结论:不管在任何时候,音乐都能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引起兴奋,并由此产生创造灵感。由此我认为,结合音乐进行美术课堂教学,音乐能以其明快的旋律,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 我曾经对我所教的学生抽样调查结果发现90%以上的同学对抽象绘画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是又觉得看不懂,有些费解,这反映了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渴望更多地了解西方现代文化艺术。于是我选择了抽象绘画的欣赏作为初步尝试开展教学。抽象绘画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视觉冲击力强且具有现感,可是由于超越了对客观现实的描绘,由纯粹的绘画语言:点、线、面和色彩组成画面,使学生好奇又费解。这一内容的欣赏在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又有其独特作用,这是因为抽象主义绘画的欣赏有其特有价值:其一,抽象绘画的欣赏具有与古典具象绘画的欣赏不同的方法和思维,学生在欣赏时既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可自由发挥联想充分显示个性,是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二:抽象绘画的欣赏也是对学生情感体验和丰富想象力的考验,它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进而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使学生在与画面产生精神交流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但是对于如何欣赏抽象绘画专家尚且有争论,何况学生,他们更不知从何着手。于是我们就决定尝试从音乐的角度去诠释抽象画,旨在教会学生一种欣赏的方法,一种欣赏的理念。 经过仔细分析教材,反复考虑以后我们认为这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熟悉抽象绘画,体会抽象绘画如同音乐一样,不是通过事物的表象,而是以各种基本的色彩,通过形式的规定,来反映和表现人们的内在感情。,难点是如何正确把握音乐与抽象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一的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仅仅学了半个学期,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欣赏绘画往往是看像不像,而对音乐的欣赏也更多只是基于流行音乐。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到一堂课中呢?结合这个时期高二学生的特点,我们尝试从学生的欣赏层次出发,雅俗共赏,以新的视角打造一节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的艺术课。因此我们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利用音乐的元素去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并能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的感受来创作抽象绘画。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适的音乐诠释抽象绘画的过程中,通过感受、欣赏、比较音乐和抽象绘画作品,了解二者表现手法上共性的元素,并尝试抽象绘画的创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抽象绘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提高欣赏能力,发挥同学之间的互助、协作作用,积极参与抽象绘画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首先通过两幅具象、两幅抽象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体会抽象画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然后结合背景故事、音乐与画面,使学生了解抽象画的两种形式---热抽象与冷抽象。接着出示两幅抽象绘画作品,让学生体会画面的情绪,然后在音乐菜单中选择他们认为与画面情感较为吻合的音乐,并陈述理由。最后是学生的自由创作活动,也是整节课的华彩段。学生在听了一段音乐之后,体会音乐中速度、力度、节奏、音高起伏等基本要素,然后将音乐中的情感宣泄在画面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的连续启发下有效地讨论、发现、欣赏、评议、练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种新的欣赏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将突破口定为:通过把音乐的元素和抽象绘画进行联想,来体会抽象绘画的艺术魅力。其中简单介绍了两个环节,这也为解决重、难点起到铺垫作用:(1)、冷抽象的形成过程《红树》是蒙德里安早期受梵高画风的影响而创作的作品《灰树》中就只留下对合理空间秩序的探索《开花的苹果树》中抽象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至于树的形象几乎完全消失在网状的线条结构之中。立体主义的出现,使蒙德里安把目光转向几何形抽象艺术的研究,他一步步在他的画中排除曲线,直到他的画面完全由横线与直线组成。通过四幅蒙德里安不同时期的作品,了解其画风的转变,从而了解冷抽象的形成过程。(2)、《蓝色天空》的欣赏在前一幅冷抽象画的实践基础上,这幅画一出现学生就能分辨出是热抽象。与前一幅画对比我们先介绍《蓝色天空》的画风特点。然后我们请学生尝试通过音乐菜单来选择能体现画面情感的音乐。
Ⅶ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综合探索的教学方法与美交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综合探索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美术活动,学习运用美术知识是“综合·探索”教学的灵魂,美 术“综合·探索”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活动中学会各学科知 识融合与实践, 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服务于生活, 装点生活, 热爱生活。 一、 美术学科各门类、各学习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 在美术教学中,有时将各门类综合起来加以探索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在让学 生探索艺术作品中千变万化的线的规律时,可安排一组包括现代绘画大师作品、 小朋友的线描画以及工艺作品等多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评述,在综合 比较中使学生较全面地体验到美术作品中线的美感特征及其表现规律。其次,在 各学习领域之间, 也常常将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及应用设计等联系起来加以学习。 事实证明,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美术各学习领域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对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美术综合素质及美术创造潜能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 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通过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索性学习, 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 美术的特征、 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的规律与趋势。为了使学生较好地 感悟线的性格,可利用音乐与美术的相通性,开展了听音乐画线的活动,启发学 生在探索音乐旋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格特点,发挥想象,用适合的绘画线条表 现出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创作的兴趣极高,美术创作能力也会有效培养。 当然,美术与其它学科结合的渠道还有很多,如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画插图、画 连环画,与戏剧舞蹈相结合的创作皮影戏等。 三、 美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美术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环境,如举办展 览、布置教室或装饰居住环境等,这样的综合活动既可以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又能提高美术学习的质量。 四、在“综合·探索”课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 “综合·探索”教学课需要以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综合活动,在 活动过程中学会合作、 共同探究, 既发挥了学生个人的能力又能体现集体的力量。 如人美版七年级上册《人人动手作条龙》 ,在劳技教室里,大家通过“说、唱、 画、做”,六人一组齐心合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业,因为完成最快的小组可以 最先挑选贴贴纸装饰自己龙。课后同学们很兴奋,有的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带,还 做出了满意的作品,有的说我们失败了,但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全体同学在学 习中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肯定自我学习能力,善于将知识贯通,培养能力,发 展特长。形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思想感情。
Ⅷ 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增添艺术性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一门视觉艺术,在美术教学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视觉直观的来获取信息,而以往的教学模式常常会使我们的美术教学限于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听,老师讲起来也很枯燥,通过将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当中, 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习兴趣,这样就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在备课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 我们老师知道,要想上一节生动的美术课,光靠课本上的一些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查阅大量的课外知识和有关的图片, 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他们不知道的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才有情趣,才有激情.不光如此,我们老师也通过信息技术学到了很多知识. 1 、课前搜集资料及素材 美术是一门特殊学科,这就要我们在课前搜集材料做准备,美术教学的备课应该以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和文字为内容,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寻找大量的图片,然后配上声音、视频、动画和文字资料进行制作、整理.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对美术教学资料的积累, 自己在课余时间通过信息技术查阅与美术教学相关的材料,存到自己的资料里, 作为备用. 2 、制作美术课件,优化课堂环境 我们可以制作多种多样的美术课件,把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声音、动画、文字衔接起来,让课件优化教学内容,把我们平时不可能在课堂上展示更多的实物,通过照片扫描制作成图片,可以根据课堂需要给图片加以修饰,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二、在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 多媒体教学是辅助美术教学的,它必须正确的表达教学内容.通过投影、录像、音乐、图片、动画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面对中学的美术课本中,有些内容非常丰富,但缺少过程,缺少激发对学生的灵感,那么这一堂课就是失败的,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表达内容, 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创设一个气氛活跃而内容以丰富的课堂.例如, 在中学美术课中有美术字教学,学生对书写美术字且没有多大兴趣.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可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字使用的广泛性,从学校里的环境布置、出黑板报、班级小报等,到报刊杂志, 书籍、展览会、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美化工作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接着运用计算机多种多样的字体和颜色配置,将学生引导丰富多彩的美术字世界中,激发学生学写美术字的兴趣. 2 、生动直观的示范,展现演示过程和方法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经过加工和处理所形成的教学系统.因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多种媒体的集成性,图文声像并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绘画和制作的步骤、过程、技能、技巧等,可供学生模仿和练习.例如《浮雕艺术》、《旧衣新款》的教学中通过图像和视频来直观的展示浮雕的制作过程,以及旧衣怎样通过裁剪变成新的物品的过程. 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媒体能提供抽象原理、典型事物与现象的演示,解释其特点和规律.如上《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等系列色彩搭配课时,多媒体引入十二色环、互补色、类似色、以及色彩的对比和谐等,让学生来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由于光的色彩原理在生活中难以讲解清楚,而运用多媒体来演示取色、调色的,学生就可以直观看到色彩的变化原理.教师略加以引导、归纳, 便突破了这一知识难点. 4 、及时的作出评价及反馈 多媒体教学具有评价和反馈的功能,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与反思,对于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老师给予相应的反馈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刻. 三、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中,通常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向学生提问并要求学生作出反应.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可以使学生进行思考与操作练习,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评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我认为美术教学重点不在于学生获得结论,而是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恰当的运用信息教育技术,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总结,概括,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得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研究分析的方法,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例如,在《劳动》一课中需要大家欣赏不同时代的作品,在传授知识之前,先搜集大量的相关材料,利用多媒体把全部材料经过编辑、修改、制作成画面优美的短片,再配以和谐的音乐,让学生身在轻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去联想、去想象,然后激发学生去分析,归纳作品的中心意思.这时候的学生没有任何思想压抑,可以看着图片听着悠扬的音乐,一下子带到情境中去了,然后任意去发挥自己的情感. ,学生情不自主的就走到画里面,积极的去思考问题. 四、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宽思维空间,诱发想象能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若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合理的运用与思维训练内容相适应的电教媒体,是感官接受知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创造完美的外部环境,对学生思维进行思维训练无疑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中“我为校园添色彩”一课:校服的设计, 起先学生脑中并不能很快归纳出设计校服要注意的几点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放映一段影片,展现出社会各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环境的服装,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身份的位置,通过观赏影片让学生归纳出设计校服的几点要求,这样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一个气氛活跃而又丰富的课堂. 五、发挥教学网络化优势,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的根本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这种尊重表现在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或“吃不饱”或“吃不了”学生学习中的新发现或遇到新问题,常常由于各方面的顾虑而想说不敢说创造精神被自我发现扼杀.如今网络化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青睐,其强大的交互功能是教师与学生的单独对话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个别沟通,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各扦己见,即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调动了其积极性. 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是检验教学效果标准的基础,技术性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艺术形式为科学性和技术性服务的.三者有机结合能够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体现出无穷的魅力. 作为新世纪的美术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学习并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调动作为学习主题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他们愉快地思考、主动去探究,成为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