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教学 > 小学生培养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培养音乐的兴趣

发布时间:2021-02-10 18:40:54

㈠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内容摘要】:音乐是小学阶段进行艺术教育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与内容。小学音乐教育的优劣、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乃至将来审美素质与艺术修养水准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则正是提高这种整体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关键词】: 培养 兴趣 低年级学生【正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从何来?可以说无“乐”则无“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培养,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才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成为其心灵美好的东西和愉悦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它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一节课是否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要看教师讲课是否亲切、生动。知识结构的合理,善于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好一节课,唱好一首歌。这正像心理学中讲的那样:“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对象,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吸引他们的注意。”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也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一、利用精美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儿童好奇心强,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事物很感兴趣,容易引起注意。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教的知识装扮起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一年级教材《小青蛙找家》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情节,并做了小猫、小鸭子、小鸡、小猴子、小狗、小青蛙等头饰,而且在黑板上画上情节图,然后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头饰图画贴到上面去,教具就制成了。当学生们来到我的音乐教室时,学生不由地叫了起来,孩子们脸上那种喜悦的表情以及赞许的目光,使我非常欣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授课时,师生活动也是轻松愉快的。我有节奏地操纵头饰,学生自然地学叫“喵、喵”;“嘎、嘎”;“叽叽、叽叽”,学生美妙的叫声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猫小鸭小鸡在叫一样,声音在音乐教室的四周回荡着,美妙极了。接着,我让学生亲自扮演其中的角色,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这样,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了音乐的氛围之中。艺术是相通的,不管是美术还是音乐都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都是用形象反映一定社会生活,因此我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于我的教学工作中。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各种艺术经常相互印象,侵入相近的艺术领域,有时音乐会变成绘画,有时绘画会变成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我喜欢用形式多样的绘画来开拓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两只小象》时,我精心画了背景图为一条小河,边上两只微笑着的、正在用勾鼻子表现友谊的两只可爱的小象,在前面的故事情节的铺垫下,出示这张图片,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话,师:你看到的这两只小象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么佯的?生:我看到了两只小象在勾鼻子,而且心情非常开心。看着可爱的图片,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歌曲的内容并不由自主的学着图片上的姿势扮演着小象,愉悦地学习着歌曲,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可见,教具是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好的教具能使一堂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采用律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不足,思维、语言各方面都处于幼儿的状态,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并善于模仿,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边唱边动作边欣赏。我们知道,当音乐刺激儿童听觉,并且在他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动起来,这样的律动是他们内心感受音乐的深化和升华。因此,身体的律动与音乐相结合是最能让低年级学生产生共鸣,也是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手段。为了适应学生这一特点,我在音乐课上,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创编动作进行律动,一年级表演课《动物说话》这首歌的旋律节奏感很强,歌词朗朗上口,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请不自禁地在座位上挪动起来,我也正抓住这一刻让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起初在熟悉歌曲之前,小朋友只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加上一些平时经常做的动作表演,比如摇头,跺脚,扭屁股,耸肩膀等等,显得特别的活泼、可爱。接着朗读了歌词,完了我再安排学生听音乐看着歌词模仿动作,这时候,小朋友的兴致更加无法抵挡,纷纷学起了小鸡的动作,小鸭子的动作,又学小青蛙的动作,学生兴趣盎然,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接下来我还设计了再播放一遍音乐,不唱歌词,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即兴创编律动,还可以表演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然后让学生一个个地到讲台前跳给大家看,这样不仅顺应了儿童爱动的特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表现欲,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积极学习音乐,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肯定自己,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例如我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寻找节奏(快点快点、大家快来),(扫扫地、刷刷牙)(爸爸、妈妈),再通过朗读、视谱和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学习,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饶有兴趣地获得了本课具有舞蹈性的节奏。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根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律动训练,不但可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为新课的传授增加情趣。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一年级教材《小青蛙找家》这一课时,我讲述了一段情境: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音乐盛典,小动物们纷纷赶来参加了,有小猫、小狗、小猴、小松鼠、小麻雀、小象、小青蛙等等,音乐会开的可精彩了,又小松鼠的快乐跳动的舞蹈、又有小猴子的精彩的杂技表演、还有小麻雀美妙的歌声,不过啊快乐的时光过得总是特别快,音乐盛会结束了,小动物们又回家了,这时候传来了一声声哭泣声,是谁在哭呀?原来是小青蛙呀,小猫和小狗问:“你为什么哭呀?”……听了这个小故事以后,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于是我就引导:“小青蛙原来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那为什么会找不到家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音乐会的现场去看看吧!”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学生学习起来就投入多了。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我们要是能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将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音乐的课堂。 四、把音乐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常乐理知识和技能训练是枯燥的、乏味的,对于各方面极其活跃的低年级小朋友来说,如果用非常直接的方式教学这些知识是完全行不通的,然而它们又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掌握好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走弯路,提高音乐素质。面对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我们只有寓教于乐,把理论知识趣味化、形象化,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记住休止符号,我便将它比作马路上的红灯,见到红灯停一停,还采用了富有童趣的语言,即老师啊是马路上的交警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遵守交通规则了,这下学生个个表现的非常谨慎,因此在演唱到休止符的地方长的特别干脆,达到了预计的效果。又例如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反复记号,我编出一个情景,“一辆小汽车从一个车站出发,由于他开太快了,交警叔叔罚他再返回来原来的地方重新开一次,当小汽车第二次开出时,顺利的通过交警叔叔这一关,继续往前行驶!”这样一来小朋友很快就理解了这个反复记号的作用,并且记住了这个符号。为了让学生掌握顿音记号“·”,我让学生把它看成一个小球,并通过拍皮球感受其弹性,这样既记住了它的样子,又会在演唱时注意它的弹性。再如,当学唱歌曲当中比较拗口的音调时,我让学生用打饱嗝的方法去演唱,运用这种小朋友平时熟悉的身体反应来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使我感到惊奇是学生用这种方式演唱的句子都如此的准确和自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尽可能地缩短学音乐和用音乐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是一种生活的需要,音乐是与人类生活同在的。即把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总之,兴趣是孩子们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键翅膀。引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我们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激发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不断的去培养、去发现小朋友音乐方面的才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正处于朦胧状态,启发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应注意用丰富的联想创设意境,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多姿多彩的音乐情境启发学生的体验兴趣;用感人的演唱技巧及恰到好处艺术处理,引发学生的表演兴趣,设法让学生通过间接地方式对音乐产生好奇与兴趣。

㈡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些教师的教学却使学生厌恶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局?这一现象,使我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做了以下探究。

第一部分——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学生情况掌握不够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对音乐有“不太熟悉”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便是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越大,也就越没有兴趣。难怪那些被世人公认为美妙的音乐,在某些学生听来也是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的。
二、教学模式单一
添鸭式的满堂灌,单一的“问答式”、“听说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一般显得很有秩序。学生在课堂中是“一潭死水”。
三、教学手段单一
有些教师以自己为主,以教代学。我曾经听过一个教师的音乐课,一首歌曲要唱十遍,几十遍,学生是听会了,可他还没有停的意思,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教唱,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对这节音乐课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四、教师缺乏感性,忽略学生的感受
从感性这一概念仍然有感觉和感受之分,感觉是被动的、无情的接受,而感受则是主动的,有感情的投入。在学习音乐时,不论学生有没有兴趣,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会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听音乐,使学生常常处于不情愿的被动阶段即感觉阶段。由此看出施教者从主观上忽略了受教育者主动、有感情投入的一面,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状态,停留感觉阶段。
以上现状,我们能看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不协调,教师主观认识的偏颇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盲目性,形成了学生与学习音乐之间的障碍,也就是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寻找那条“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的纽带——兴趣,巧妙地将学生与学习音乐拉近,连接在一起,排除障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第二部分——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策略
一、对音乐兴趣的理解和意义
1、兴趣和音乐兴趣的含义。兴趣,它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肯定的情绪态度。音乐兴趣是指个体对音乐或对音乐的某方面内容具有积极和肯定性的积极反应,这种反应是与个体对音乐的情感相联系的。一般说,这种持久的兴趣,有助于推动人深入钻研和努力学习,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如缺乏这种品质,就容易风异思迁,难以长进。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
2、兴趣的意义。小学生的音乐兴趣都具有容易激发,但也不易持久,不易稳定的心理倾向。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既可能是建立音乐兴趣的时期,也可能是转移音乐兴趣的时期。由于音乐兴趣是小学生音乐审美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激活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是十分重要的。
3、了解学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铺垫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技能基础、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等方面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如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观察、演唱等说法,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个别擅长等基本情况。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制订自己的教学,为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作铺垫。小学生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并富有情趣的事物。针对这个特点,在教学前要充分准备好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
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一)、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发自人内心深处的呐喊”,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来了解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的不同的心情,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1、情景创设,让学生感悟音乐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探讨对“情感”这两个字的理解,学生你一句,他一句,热情高涨。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的音乐的兴趣,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的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采用情景教学,我尝试用“感知—理解—深化”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第二阶段:理解—深入情景,在演唱领会感情时,抓住影歌相同之处,从图影导课,把歌曲与图影融为一体。
第三阶段:深化—再现情景、丰富想像,深化感情。
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教学,学生很快在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中学生感受到一种快乐的感觉;听筝独奏《战台风》时学生说出了“紧张”;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学生感到了凄凉和伤心。学生从没有想到音乐里面会有这么多的情感因素,上课时顿时变得活跃起来。音乐课能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是不需要去猜测的,只要教师能让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音乐之去,学生就会马上感觉到一种情感之流在不断的动力,学生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音乐的理解力。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实例。一位教师上一堂欣赏课为主要目的的音乐课,他首先强调了欣赏课的重要性,接下来整堂课就是进行听乐曲的练习,没有让学生自己了解所乐曲所描述的感觉,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很被动。当听课者问及为什么这样上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大学里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上课的。”他还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愿望:“让学生多听欣赏曲目,为学习音乐打好基础。”显然,这位教师把专业音乐训练中的“欣赏课”依样搬到普通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
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情感”二字都不清楚,谈何欣赏力,更如何树立起对音乐的喜爱呢?
2、理解歌词,感悟音乐
许多音乐教师,尤其是上些农村的音乐教师都比较喜欢把歌曲直接口授声传,差不多会唱了就行,也不会去让学生弄清歌词含义课就上完了。出现的问题是一部学生会,一部学生不会,长期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直线下降。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强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首先要挖掘歌曲的内含,不能含糊过关。
3、理解歌词的具体步骤
第一、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主要能让学生获得内在愉悦,以及教师或其他学生所给予的外在的积极肯定的强化。所以要依托感情共鸣,利用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反映,引导学生对优秀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第二、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映。通过学生自己读词、品词,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音乐作品的情感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反映。
如教学《我爱我的家乡》时,通过让学生读歌词,从歌词中了解我们美丽的中华民族,了解自己的家乡,树立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他们不由自主的想唱好这首歌曲。让学生理解《故乡恋情》的歌词了解“千佛之国”的泰国,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感受到远方游子对故乡的绵绵思绪,就像一幅淡雅而略带朦胧的山水画,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
通过自己的探索,我发现只要学生能自己参与感受,那这节音乐的教学效果就会特别好,所以在歌词理解这部分教学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
(二)、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1、语言性实践教学的探索
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采用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学生也能非常快的就学会歌曲。但这一教学方式造成的后果就是有的学生喜欢音乐课,有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有的学生能很快接受知识,有的学生就比较困难。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务必造成能力稍逊一筹的学生对音乐课的厌恶。
学习《新课程标准》后,我尝试充分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采用讲授法时我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并根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做各种各样的练习。运用谈话法时注重因材施教,提出的问题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使学生更加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发现法,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途径自主实践、自行学习知识,调动了每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杨柳青》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的江苏民歌,再让学生自己探讨自己搜集的资料,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感悟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我们江苏的变化与发展,让学生领悟歌曲的魅力所在。
语言性实践教学时要注意:
第一、向学生提出研究或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启发诱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对学生提出质疑与答案进行验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对结论修改、补充,总结。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围着教师单一的“学”,让学生和老师真正的做到了互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创造一种良好的研究问题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情绪旺盛,并培养他们既发挥个体独立研讨,又培养共创共生的团队意识,养成合作共享的人格品质,让学生在自主中翱翔于音乐的天空。
2、创作性实践教学的探索
在新课程里,创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一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也是能调动学生对学习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教学《春晓》时,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画、自己动、互相论等方法,使学生陶醉于自己的创作中,使学生们感觉到创造就在身边,在学习里、在生活里,并不“高深”,并不“难以触及”。
3、创作时具体步骤
第一、确立创作内容。创作的选择是创造性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好的创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可以激励学生创造的信心,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价值性、兴趣性、实践性、挑战性、实际性、可创造性。
第二、确立创作形式。音乐的创作形式要根据内容和实际情况,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个人创作、小组合作和集体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独立的思考、收集等活动获得的知识技能。
第三、形成结果。
第四、表达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形成信息互动、情感互动、思想互动、方法互动,达到资源共享、欢乐共享的目的。
同时我们的创作教学要生活化,这样就会极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如:为歌曲创编动作。如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像,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如在教唱《小蜻蜓》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想像,创编出了优美的舞蹈动作。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创编出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唱“飞到西来飞到东”时许多学生都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或前后飞、或左右飞、或旋转飞;唱“不吃粮食不吃菜”时有的同学双手晃动,有的同学单手晃动,好像在告诉别人,小蜻蜓不吃粮食也不吃菜;学生对自己创编的动作特别有感情,因此练习起来也很认真。 为歌曲改编歌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唱《粉刷匠》时,当学生唱会了歌曲后,我便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粉刷匠》的曲调创编歌词。经过小组讨论后,有的同学将歌名改为《我是一个值日生》:我是一个值日生,工作很负责。我要把那大教室,擦得很干净。擦了桌子又擦窗,抹布飞舞忙。哎呀我的两只手,酸呀酸死了。有的同学创作的却是《我是一个好学生》、《我是一个飞行员》、《我是一个小警察》等等。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一个同学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设计”是从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既是一种教学观念,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考察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尺度。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造性教学,鼓励学生在创造时更注重体验创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真正做到“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为目的,使学生成为全面的、高素质的现代人。
(三)用律动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过去的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动的相对比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音乐律动能力较差。新的小学音乐教材的特点是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等。针对这些特点我尝试着在课中穿插律动音乐教学。
1、做中学。如:在教学《认识打击乐器》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敲一敲、听一听,让学生既成为探究者又成为表演创作者,让他们在做中学到知识,体现师生的互动。
2、乐中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现代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一切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以让学生喜爱音乐为最终目的。如:在教学《幸福拍手歌》时,我让学生进行拍手打节奏的同时,让学生还尝试用跺脚、拍凳等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歌曲《小奶牛》中的节奏教学,我就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让学生用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读节奏,在快乐的小动物叫声中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在游戏般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了整首歌曲的节奏教学,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玩中学。一个健康小孩都喜欢玩,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去“玩”音乐。如:在《忆江南》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介入,我让学生好似身处江南,在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让学生玩的开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得知识,让学生在玩中享受音乐。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喜欢玩的活动之一。用游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唱新歌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如歌曲《咯咯哒》的教学,重点解决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我先带领学生玩母鸡捉虫的游戏,接着母鸡吃饱了,我又和孩子们玩起了母鸡下蛋的游戏,问学生:“你们知道母鸡下了蛋很高兴,它是怎样叫的,请学生模仿老师,咯咯咯咯 哒,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主动的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树立的学生对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四)用丰富的演唱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一节课如果全部用齐唱的方式教学,学生会感觉到很枯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能采用丰富而多彩的演唱形式来解决。通常可以采用合唱、齐唱、独唱、分男女唱等形式,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的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好的音乐效果。”由此可见,歌唱教学中要处理好情感与技术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学生对歌曲情感等表现要素的分析,增强对歌曲情感的理解。运用各种手段表现歌曲,有助于学生恰当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选择优秀的中外儿童、民歌,积累一批歌唱曲目。教学中教师尽量要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同时应注意发现和鼓励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2、在歌唱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歌唱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歌唱方法。
教学中,都是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嗓音保护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地演唱的同时,对于变声期的学生要引导他们采用其他方式参与音乐活动
(五)让多媒体的介入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最直接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它的直观性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1、示范。为学生提供音响对比材料,便于学生模仿和训练。教师要采用机动灵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2、比较。为学生提供音响对比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如:学生欣赏抽象音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时,如果只采用挂图简单介绍乐器和情景联想式的欣赏,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而且效果也不会太好。但利用多媒体教学既有生动的图像,又有完美的声音,学生对所学内容也就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音画结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音乐与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音画同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验音乐作品,引起联想,增强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抽象的音乐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有积极意义的,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通过我在音乐教学方面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从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们的音乐课增添了生机和乐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多种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了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教学方法内容丰富、样式多样,我将继续探索和学习,使音乐课更加精彩。

㈢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怎样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这就要求每个音乐老师能够运用各种技能、采取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堂生动有趣,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音乐教师的范唱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唱歌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学生取得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每节唱歌课前,我都会仔细倾听录音,理解歌词的内容、风格,感受作品的速度、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以便更好地完成范唱这一环节,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唱歌兴趣的目的。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解决学习难点。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实现知识能力的转化。例如:王志杰老师的《走进非洲》一课,他从节奏游戏入手,层层深入,使学生在游戏中逐步掌握歌曲节奏,当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后,王老师又让学生分组、分乐段用器乐演奏歌曲旋律,体会自学、竞争的快乐。最后还设计了为特定情境创编节奏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了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以及与鼓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了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三、运用多媒体,发挥辅助作用。在音乐课堂上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能够更直接地获得对音乐的视听体验。多媒体演示很生动、具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唱《众人划桨开大船》一课中,衬词 5 1 5 ,5 2 5 ,四、五度音程,学生不易掌握。我把这个音程关系形象地运用“挑扁担”的形式,通过课件上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这个难点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四、“鼓励”教学,丰富评价语言。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擅于运用“鼓励”教学,学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平时课堂上,当教完一首新歌时,我常常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熟悉和巩固歌曲,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唱歌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竞赛时,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各小组的演唱,并从歌曲的情感、音准、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评出最佳评论员。这样,学生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还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音乐的兴趣

1.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歌曲,抵制消极负面的影响
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五育并重”等观点,他提出“所以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这充分说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该以美助德的主张。随着对外门户的打开,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也流进大门,不少港台通俗流行歌曲虽也不错,但却不适应小学生唱、其中“哥呀”、“妹呀”、“爱呀”等歌词,不少学生唱得津津有味,如果让这种负面影响不受抵制的发展,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此,音乐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好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知道适宜唱什么歌,不该唱什么歌。教会他们选择歌曲。一首好歌,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激励一代代人为歌曲中所表现的理想而奋斗献身。如《国际歌》、《国歌》、《队歌》、《我的祖国》等歌曲,不就是通过自身强烈的感染力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吗?
2.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让学生会体验美创造美
2.1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优美的姿式;有端正的坐姿和规范的站姿是学唱歌的第一步,只有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才能发出正确的声音来。如果坐姿、站姿不规范,就不能用好气息呼吸。比如:在发声练习时,学生会出现抬高肩,伸下巴、吸气时会有响声,经过长期训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不可能出现以上的现象,发声自然会正确。长此以往正确训练,学生的坐姿、站姿就会显得端庄而优美。
2.2美妙的歌声陶冶人的情操、规范约否人的言行;会发出美妙歌声的人,说话一定不会粗野,乱说乱吼,他的言谈举止一定十分得体,表现出好的修养。热爱音乐的人,他是用歌声去表现生活,表现内心的喜悦,用歌曲的情绪去感染人和教育人。因此,教育学生热爱音乐,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
3.利用教材因素,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乐)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如《幸福的明天美滋滋的哩》是一首彝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曲调热情欢快,又具有幸福、甜美之感,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歌曲的情绪,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并乐在其中,我在教学中,配以电教片介绍祖国建国前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从绚丽多彩的城市风光到小城镇风情,再介绍彝族山寨的风土人情,配上该歌曲的伴唱录音导入新课,富有彝族特色的热情曲调,使学生仿佛看到他们正载歌载舞的欢迎远方的每一位客人,这时学生情感已沉浸在作品美的意境之中,同时,表出了想学、想唱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找出美的意境,从而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4.用唱、打、念、吹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并参与其中,我利用奥尔夫愉快教学法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唱、打、念、吹结合的方法,如在训练《母鸡叫格格》这条练习曲时,我先让学生用学过的音乐知识观察分析,找出节奏规律作练习铺垫;然后分声部进行视唱练习,待唱熟练流畅后进行二部合唱,最后进行竖笛合奏练习。达到了和谐的效果。接着归纳这条练习中出现的节奏型和旋律进行方向等,通过这些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模仿练习中的节奏规律自己重新创作、编排节奏、旋律、自打节奏、自唱旋律、自念、自吹竖笛,进而将学生分四组讨论,让学生进行重新合奏。第一组自唱旋律,第二组用竖笛吹旋律,第三组念节奏做动作,第四组用打击乐器配合敲节奏,这样各种声响重新组合,创造出了种美妙的合奏效果。也让学生明白美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并体会到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并从中体会到创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这样的实践,他们配合默契,如临其境,增长了音乐知识,同时也滋育了对音乐的喜爱之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而使他们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今后学习音乐创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㈤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崐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崐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崐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激趣:
把音乐教材编成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常能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情崐境。如我在讲《保护小羊》一课时,出示大象、熊、刺猬团结一心战恶狼的图画,配乐崐讲道:一个夏天的早晨,天气分外情朗,一群小羊唱着歌上了山岗,吃着又嫩又香的鲜崐草。突然,山坡上跑来了三只恶狼,眼睛里闪着可怕的绿光,吐着血红的长舌头,一步崐步向小羊逼近。小羊看见恶狼来了,吓得拼命地大喊起来:“大象爷爷救命啊!”“熊崐哥哥,救命啊!”正在远处做游戏的动物听见叫喊声,飞快地跑过来……通过我绘声绘崐色的叙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为新课的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律动导趣: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根据课程节奏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律动训练,不崐但可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可减缓教学坡度,为新课的传授增加情趣。我在教授崐《彝家娃娃真幸福》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中寻找节奏(快点快点、大家快来),崐(扫扫地、刷刷牙)(爸爸、妈妈),再通过朗读、视谱和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崐作学习,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饶有兴趣地获得了本课具有舞蹈性的节奏。
三、击乐促趣:
教完歌曲的词曲后,我一边让孩子们演唱,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多声部节奏。这样增崐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但能主动地去参与音乐实践,去直接感受音乐,而且丰富了教崐学内容,克服了音乐课以唱为主的枯燥乏味,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同时也巩固了节奏崐概念,增进了学生对音色的了解,掌握了乐器的使用方法,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另外,崐学生要在唱、跳、奏、听、看中做到整体的协调和谐,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崐精神。
四、游戏引趣:
教学中边唱歌边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崐听音训练时,做打电话游戏:我在琴上弹出三度音程"do、mi"问:“喂,你是谁?”
学生回答:“我是do,mi”就这样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为了崐让学生牢记某种音乐符号,我采用了学生们喜问乐见的猜谜形式教学。我问:“弟兄两崐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站在队伍最后面,曲终歌尾它站岗。”学生猜谜回答:“崐它是终止线‖”.我问:“弟兄两个一样长,两双小眼来对望,他们俩个告诉你,回头崐再来唱一唱。”学生猜谜回答:“它是反复记号:‖”。类似游戏活动妙趣横生,能收到崐事半功倍之效。五、表演激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把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情趣,无形中提高崐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目的。如在教授《理发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崐容讨论,自编礼貌待客的各种舞蹈动作:请的动作;面带微笑向顾客问好;剪发的动作(崐一小节一次)由右向左剪动,身体随之运动;照境子的动作;伸出拇指夸奖……,最后崐让学生戴上头饰,将这些模拟理发的动作与节奏、体态律动结合起来,在优美的旋律中崐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唱跳,既使学生情绪欢欣饱满,又培养了他们即兴创造能力。
六、图画拓趣:
美术和音乐都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术是形象崐的艺术。它们都属形象教育的范畴,都反印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我崐在教授《粗心的小画家》时,当出示“小画家”画的四条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鸭子,圆崐耳朵的兔子,没尾巴的大马四幅图后,学生常会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致使学唱时崐陶醉在音乐情境之中,边唱边即兴表演,将整个音乐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崐达到境中感知,境中悟性的目的。
七、欣赏孕趣:
音乐欣赏不仅可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还可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良崐好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如在教授《小海螺》一课后,让学生反复听录崐音,引导学生捕捉每一跳动的音符,掌握旋律流动的美,同时我带领学生随着音乐摇摆崐身体,拍手等动作,用之体验音乐所表达出的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的真情实感及风格崐特点,在他们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从而逐步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方面来。
八、电教渗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崐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讲《保护小羊》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指导学生看屏幕上小羊吃草,恶狼跑来,大象用鼻崐子摔狼,熊用巴掌打狼,刺猥用刺戳狼等灯片,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崐很快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之成为联结儿童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㈥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我发现农村小学许多学生对于音乐很陌生。他们缺少一个好的学习音乐环境和氛围。一、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有利于兴趣的培养良好的音乐气氛 这种氛围包括课内与课外。课内,指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内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课外,泛指校园氛围。如,利用课余、课间、广播等途径,播放优秀的中外儿童歌曲、世界名曲。利用学校定期讲座、音乐欣赏等活动;在橱窗、教室张贴音乐图片;定期开展歌咏比赛、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开创设学校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优势教育观指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兴趣、开发潜能、增强自信, 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充发扬民主,“动静”结合,是建立“民主”教育秩序的重要一环。“动”就是要有秩序,有规律的活动。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勇于 发问,使学生有“成就感”、“轻松感”。“静”不是暮气沉沉、没精打彩,而是注意 力集中,思维专注而活跃。但是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应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这样,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两者结合,构建了一种和谐共创的教学环境,师生愉快的教、愉快的学,兴趣自然高涨。 二、游戏的运用有利于兴趣的激发。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置富有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游戏,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小学、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小学,他们爱玩,好动,许多想法和做法,还延承了幼儿园的风格。如果在音乐学习中加入一些游戏、竞赛活动,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愉快的、有目的学习,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希望能在课堂上玩游戏,他们说“游戏不应是低年级小朋友的专利”。 在游戏中,学生很希望能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表现的好一点、表扬多一点。如:在上民歌茉莉花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回家寻找关于民歌的音像资料、背景资料等材料,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并根据学习内容,请学生相互协作进行表演。学生兴趣十足,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好极了。这样的活动即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当然,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要巧妙设计并组织好。 三、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自主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一个人的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音乐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如: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是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提高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 四、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课堂中尽量多的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出新问题、提供新信息。如:可经常将学生喜爱的歌曲、音乐、知识、故事等内容等纳入教学中,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广阔天地。 以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驰骋,才能真正使艺术教育的教育目标得以真正的落实。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培养音乐的兴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围墙歌词 浏览:230
道奇酷威广告背景音乐 浏览:106
比喻轻音乐之美的文字 浏览:542
小号音乐下载 浏览:578
歌曲专辑图下载地址 浏览:867
财神驾到歌曲mp3下载 浏览:734
琴歌指弹海阔天空吉他谱 浏览:355
下载mp4格式的音乐 浏览:352
电脑听音乐用什么 浏览:512
最好酷狗音乐播放器 浏览:502
信乐团队的假如简谱 浏览:243
平安酷狗音乐 浏览:760
佳人轻抚桃花mp3下载 浏览:453
infinite网易云音乐 浏览:844
岁月赵忠祥背景音乐 浏览:980
如何将电脑的歌体添加到苹果音乐 浏览:672
fade钢琴mp3 浏览: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乐 浏览:806
成都彩虹小学音乐老师 浏览:496
凤凰传奇星光歌曲点评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