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仅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接受的效果,学生也没兴趣,而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心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春天来了》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我先让孩子们说说春天的景色,然后让孩子们观看电脑里制作的春天景象,风和日丽、莺歌燕舞、山明水秀的大自然展示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的心一下就被揪住了:哇!多美呀!把他们带入了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了“融雪”、“桃花”、“小鸟”、“蜜蜂”、“杨柳”等在高兴地欢唱着“春天来了”的景象,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了起来,纷纷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旋律表现起春天来了的欢乐舒展的动作情境。看到他们投入的眼神,专注的表情,教师就能轻而易举地向孩子传递了春天的信息,使他们满怀激情地演唱了这首歌,从悠扬的歌声中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民歌来说吧,各个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民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受。
如:我上二年级教材《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时,把彝族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做成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通过这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又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音乐信息,把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创新天地。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美。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2. 如何让信息技术融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日益繁荣,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其范围很广,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多指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有关的技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快速搜索并获取所需信息,而且能够对信息进行现场处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就高中音乐教学而言,以往黑板、录音机必不可少,但现在可直接使用投影仪和计算机,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1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以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播放或欣赏音乐主要依靠录音机和磁带,学习理论知识则靠教材。课堂上教师抄写重点知识,或在黑板上抄写乐谱和歌词,需要耗费一段时间,工作量大,教学效率低[1]。在重复一首歌或重复某一片段时,往往需要停下进行倒带,或翻转版面;有时想找某一个精确的节点,可能需要反复好多次才能找到,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许早就没了兴趣。
在多媒体环境下,利用投影仪将教材内容投放到大屏幕上,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利用播放器播放音乐,可精确到每一秒,重复单曲、重复某一片断,或找其中的节点时只需轻点鼠标便能完成[2];而且所有资料可从网络上搜索,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升;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学习音乐技巧,还能将音乐中的人声抹去,只播放伴奏,这样更能让学生剖析音乐。
2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在学习《多彩的民歌》时,中原、南国、西北、蒙古、新疆等各地的民歌都有其特点,若采用传统教学法,只听声音,学生很难正确分辨。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每一种风格制作3—5分钟的视频,配合该区域的图片,如此一来学生视觉上更容易理解,听觉上障碍也随之减少。如内蒙的辽阔草原、特殊服装、蒙古包等标志性实物,而南国则多是山水小镇、白墙黑瓦,其间差别十分明显,对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颇为有利。
在学习乐器时同样如此,如《丰富的民间乐器》一课,只靠听声音根本就不能了解乐器形状和演奏技巧,尤其是介绍一些西洋乐器时。学校也不可能所有乐器都准备齐全,利用信息技术则可解决这些问题,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后做成PPT格式,让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了解一个乐器的形状、历史和发声技巧。由于信息来源较多,可让学生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如认识更多的音乐大师、知名乐队,通过观赏音乐演出,还能对指挥、舞台设计等内容有所了解[3]。
3 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水平
高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对流行音乐更为偏好,对古典音乐和世界音乐缺乏了解,即便是对音乐大师的作品也没兴趣。在《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节中,了解贝多芬第三乐章,很多学生都表示听不懂[4]。课前教师可选择当下流行歌手后弦的《信条》MV进行播放,吸引学生兴趣,观赏完毕后在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其实是与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有关系,并让学生欣赏第三乐章,对比两组的异同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此外,SHE的《我不想长大》其实和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有关,学生大都会唱这首歌,可经过对比了解原来的旋律,以及其改编的部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梅兰芳先生更是京剧代表性大师,不过现代年轻人对京剧了解甚少,可播放故事片了解梅兰芳一生,感受他在艺术中住的情感。而从影视片段中,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京剧行业及其发展现状。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音乐技术水平明显改善。
4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鉴赏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除了理论知识、学唱等教学,音乐欣赏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如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一课,训练的是蒙古一种独特的唱法,叫呼麦,这种唱法一个人可同时唱两个声部,但学习难度很大,很多教师只是了解,并不能真正示范演唱。此时可从网络上搜索原唱视频或呼麦唱法的视频,使学生更加真实地去感受这一唱法的魅力。古琴是我国一种古老乐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如今真正会者屈指可数,《广陵散》、《高山流水》等已不仅仅是音乐,里面融入了很多古典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学。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中内涵,可将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做一个简单介绍,用动画或视频的方式展现历史故事,或模拟当时社会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品味出其中深意。乐器很多,但同一首曲子可能用其他乐器演奏就不会起到阳春白雪的效果,如将《高山流水》的古琴换做其他乐器,用音乐软件进行编辑合成,播放出来显然效果很差,可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 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实践创作能力
许嵩是一个高中生都很熟悉的名字,其音乐发展历程主要是靠网络传播,自己用音乐软件编曲、作曲、混声,然后录制好后在网上发布。学生也可利用CE软件、GoldWave、fina2006或其他音乐编辑器制作音乐,并发布到网上分享交流。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6 信息技术优化高中音乐教学取得的效果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能极大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信息技术能为高中音乐课堂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一方面更新了高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还促进了高中音乐教学理念的更新,使得高中音乐教学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高中音乐实际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手段,同时信息技术也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学越来越注重传统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通过黑板与计算机屏幕结合、人机结合能更深次的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学习音乐知识[5]。
最后,新课程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得高中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以往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是仅仅围绕教材进行的,很少进行课外拓展,也没有对教材之外的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知识面会很狭小。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能很方便的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知识,这样一方面能满足学生对高中音乐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试听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放映一些关于中外著名音乐家的视频、图片,为学生讲一些这些音乐家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触,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7 结束语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且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都得以提升,极具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3. 信息技术如何融入音乐教学中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日益繁荣,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其范围很广,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多指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有关的技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快速搜索并获取所需信息,而且能够对信息进行现场处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就高中音乐教学而言,以往黑板、录音机必不可少,但现在可直接使用投影仪和计算机,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1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以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播放或欣赏音乐主要依靠录音机和磁带,学习理论知识则靠教材。课堂上教师抄写重点知识,或在黑板上抄写乐谱和歌词,需要耗费一段时间,工作量大,教学效率低[1]。在重复一首歌或重复某一片段时,往往需要停下进行倒带,或翻转版面;有时想找某一个精确的节点,可能需要反复好多次才能找到,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许早就没了兴趣。
在多媒体环境下,利用投影仪将教材内容投放到大屏幕上,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利用播放器播放音乐,可精确到每一秒,重复单曲、重复某一片断,或找其中的节点时只需轻点鼠标便能完成[2];而且所有资料可从网络上搜索,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升;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学习音乐技巧,还能将音乐中的人声抹去,只播放伴奏,这样更能让学生剖析音乐。
2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在学习《多彩的民歌》时,中原、南国、西北、蒙古、新疆等各地的民歌都有其特点,若采用传统教学法,只听声音,学生很难正确分辨。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每一种风格制作3—5分钟的视频,配合该区域的图片,如此一来学生视觉上更容易理解,听觉上障碍也随之减少。如内蒙的辽阔草原、特殊服装、蒙古包等标志性实物,而南国则多是山水小镇、白墙黑瓦,其间差别十分明显,对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颇为有利。
在学习乐器时同样如此,如《丰富的民间乐器》一课,只靠听声音根本就不能了解乐器形状和演奏技巧,尤其是介绍一些西洋乐器时。学校也不可能所有乐器都准备齐全,利用信息技术则可解决这些问题,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后做成PPT格式,让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了解一个乐器的形状、历史和发声技巧。由于信息来源较多,可让学生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如认识更多的音乐大师、知名乐队,通过观赏音乐演出,还能对指挥、舞台设计等内容有所了解[3]。
3 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水平
高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对流行音乐更为偏好,对古典音乐和世界音乐缺乏了解,即便是对音乐大师的作品也没兴趣。在《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节中,了解贝多芬第三乐章,很多学生都表示听不懂[4]。课前教师可选择当下流行歌手后弦的《信条》MV进行播放,吸引学生兴趣,观赏完毕后在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其实是与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有关系,并让学生欣赏第三乐章,对比两组的异同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此外,SHE的《我不想长大》其实和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有关,学生大都会唱这首歌,可经过对比了解原来的旋律,以及其改编的部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梅兰芳先生更是京剧代表性大师,不过现代年轻人对京剧了解甚少,可播放故事片了解梅兰芳一生,感受他在艺术中住的情感。而从影视片段中,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京剧行业及其发展现状。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音乐技术水平明显改善。
4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鉴赏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除了理论知识、学唱等教学,音乐欣赏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如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一课,训练的是蒙古一种独特的唱法,叫呼麦,这种唱法一个人可同时唱两个声部,但学习难度很大,很多教师只是了解,并不能真正示范演唱。此时可从网络上搜索原唱视频或呼麦唱法的视频,使学生更加真实地去感受这一唱法的魅力。古琴是我国一种古老乐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如今真正会者屈指可数,《广陵散》、《高山流水》等已不仅仅是音乐,里面融入了很多古典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学。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中内涵,可将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做一个简单介绍,用动画或视频的方式展现历史故事,或模拟当时社会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品味出其中深意。乐器很多,但同一首曲子可能用其他乐器演奏就不会起到阳春白雪的效果,如将《高山流水》的古琴换做其他乐器,用音乐软件进行编辑合成,播放出来显然效果很差,可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 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实践创作能力
许嵩是一个高中生都很熟悉的名字,其音乐发展历程主要是靠网络传播,自己用音乐软件编曲、作曲、混声,然后录制好后在网上发布。学生也可利用CE软件、GoldWave、fina2006或其他音乐编辑器制作音乐,并发布到网上分享交流。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课堂教学
一、现状分析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手段、新方法。其中像是VCD、DVD、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及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网络资源走进了音乐教学课堂,这些辅助音乐教学模式创设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知识信息容量,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主宰课堂、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音乐教学方式,提高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二、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的优点
信息技术是以通信、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把它用在音乐教学中辅助教学有许多优点:
1.拓展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丰富课程资源
音乐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等,决不仅仅限于教材、教参。其中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智慧、经验和方法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音乐课程资源。
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改变了过去光靠嘴、钢琴、录音机、和黑板,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具备了多元化、多样性,具有突破时空局限,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音乐所描述的内容由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上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音乐教学资料都可以从音乐网站上查找,下载,许多网站都有mp3音乐,而且音效音质都不错,文件容量不大,适合教师存放在电脑资料库中,可实现网络共享。Flash动画歌曲还有与之相配的画面,歌词字幕,这使得学生在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涵上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更要发挥网络作用,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资源,根据需要,从网络上查找、获取资料,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
同时教师还应和学生一起共享学生采来的课程资源。现代学生见多识广,有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还相当高,有时教师还需向他们请教。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补充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拓展师生的视野。同时也下降了教师过去“高高在上”的权威,创造了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地流露,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条件。
2.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学生对生动、直观、形象、动态的信息比较容易接受,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在综合处理和控制声音、图像、影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音乐教师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用于音乐课中,可以使音乐语言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们的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里倾向,而在这种倾向的驱使下,就会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
对于学生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上海的二期课改精神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面:“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其基础性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的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
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觉得学习是愉快的、轻松的;有了动力,才会去探究,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但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
3.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抽象的音乐语言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声像音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通过筛选有益于音乐教学的素材,能创设意境,学生感官受到刺激,使它们觉得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更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在人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向导,是个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想象能够使学习活动具有创造性。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一个很大优势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它能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让人产生联想。
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说,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通过自己的歌声、琴声、舞蹈、语言表述出来,也就是说,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创造的才能。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应在平时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因地制宜、恰如其分的为他们创设情景,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创作和创新的能力,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三、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音乐教学的准备
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其视听结合,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为此,音乐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
1.音乐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掌握、使用信息技术。音乐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探索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并用之于教学实践,还可与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师或学生合作实施教学。
2. 认真备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我们在备每一节课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广泛阅读浏览网上信息,找出需要增加哪些教材以外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哪些素材和资源,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
3.仔细备学生。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根据他们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分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较好和较差的同学进行搭配,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4.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补充和支持教学。教师采用讲授、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
5.课后拓展,自主探索。课后拓展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围绕音乐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利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下,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汇报学习成果,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实施结果调查
在所教年级的抽样调查问卷中,尽管范围较小,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1. 100%的学生喜欢教师在音乐课上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课件。他们认为,多媒体让他们感到新奇。有了好奇心,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就为以后的学习开了个好头。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见识很广,学习的渠道很多,他们都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枯燥乏味地一讲到底,而是希望能把抽象、艰深难懂的音乐知识具象化。
2. 90%以上的学生认为音乐课应该视听结合。尽管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要是配上视觉的精彩画面,音乐就不再是简单的音符,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更能体会音乐的真正内涵,音乐课也不再是陈年老酒。
3. 4%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硬件设施、软件还有待改善。现代的信息技术更新和快,为配合教学,一些上课用的硬件设备、软件也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五、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局限性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课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但只有环境、软件环境、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都具备下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教育技术的作用。
1.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提高效率,增加教学的容量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如果脱离音乐教学实际,过分强调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屏幕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这样的音乐课上,视觉俨然成了欣赏的主角,听觉反倒成了配角。
2.在课堂中,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削弱了音乐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情感的硬件设备,它无论如何是替代不了音乐教师的讲解。音乐的真谛在于情感的交流,这是冷冰冰的机器设备无法代替的,它必须要靠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来感染学生。
3.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电脑系统突然出现了某些问题,如:声音没了,电脑的速度太慢,或者操作上出现了失误,这就影响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教师的心态会马上变得急躁起来,影响了接下来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不是全能的,只有根据课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音乐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