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教学 > 小学音乐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小学音乐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21-02-16 11:16:25

『壹』 浅谈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尝试着通过利用白岘的本土资源,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创设适合于幼儿学习的本土音乐活动,将适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整合于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中,丰富幼儿素质教育内涵,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以促进师、幼的共同发展。 一、巧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环境”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对农村的幼儿教育来说更为重要。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室小,开展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时比较拥挤,孩子的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挥。但我们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900多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发挥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是切实可行的一步。 1.利用园所内自然环境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课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在幼儿园左侧的小树林游戏了,他们观察树叶发芽的情形,细心地帮小树捉虫,在树林里捉迷藏……他们对树木特别感兴趣,也特别愿意探究树木的秘密,在这个时候如果让孩子自己尝试着来变成一棵树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那么怎样提升孩子对‘树木’主题的兴趣呢?中班下学期《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中也有相关内容的一节科学课《我是一棵树》。但我认为:书本上那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过程缺乏趣味性,形式也很单一,孩子在学习时未必会自始至终情绪高涨。我在重新设计活动时,结合“幼儿园里的树”这一“园所自然环境”,把孩子带出课堂,走进幼儿园前的小树林,和树木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一节枯燥的科学课变成了一节有趣的音乐游戏课。在目标定位上也大不相同:①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模仿树的特征。②幼儿能够根据数量的变化与相应人数的幼儿合作游戏。③让幼儿享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我设计了很多场景,如:小白兔出场,大灰狼出场,打雷下雨等等,我为每个场景都配了合适的音乐。活动开始幼儿入小树林我选取了幼儿较为喜爱的《机器猫》为背景音乐;小白兔出场我配的是《森林狂想曲》,曲子活泼轻快;大灰狼出场我配了《寂静岭》的恐怖音乐;打雷下雨则匹配《雨中的节奏》这首世界名曲……实践证明,在不同的场景中加入匹配的音乐以及游戏的因素,孩子很感兴趣,游戏中他们非常快乐,穿梭于小树林之间,快乐地学习着,真正是在“玩”中学到了本领。 2.走近园所外自然环境 我园处于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春天来了,领着孩子到野外观察,孩子很快就会发现,树都绿了,麦苗长出来了,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油菜花是金黄金黄的……,大自然中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红的、黄的、蓝的、绿的……每一种颜色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怎样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教他们认识这些颜色呢?我设计了音乐活动《摸颜色》。孩子们在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围坐成半圆形,展开讨论:春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颜色?通过找找、摸摸、编编、等方法把喜欢的颜色唱进歌曲里……一方面是将枯燥的认识颜色的科学活动融入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并以游戏的情节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掌握有关颜色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音乐活动,又拓宽了幼儿的学习空间,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因而更能让幼儿自然地接受颜色的概念。 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竹林资源” 《纲要》指出:“教师要从传递和发展社会文化的神圣使命的高度,把农村的民间游戏、儿歌以及歌舞、服饰、工艺、建筑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在领域目标中,也多次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 我们的家乡白岘位于浙北山区,孩子们每天生活在这里。春天,我们带着他们去竹林采摘野花;秋天,大家在竹林里捡落叶……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一年一次的春游和秋游活动了,因为在这一天孩子们可以走出幼儿园,来到竹林里,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过家家……孩子们热爱竹林,喜欢在竹林里玩耍,那么怎样把孩子们这种对本土资源“竹”的喜爱之情激发出来?又怎样让孩子们把爱家乡的情感大胆表达出来呢?于是我设计了音乐活动《我爱竹林,我爱家乡》,活动借用了千百年来第一首歌唱竹子的歌《和谐韵竹》的部分旋律。这是一首歌唱竹子的歌曲,和我们的活动内容也很相符,但是原本的《长江之歌》无论是从旋律,音高还是歌词内容都不适合孩子演唱。通过巧妙的改编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歌曲的旋律变得简单,明快,歌词内容贴近幼儿生活,通俗易懂,孩子们也很感兴趣,纷纷把自己编的歌词唱进去。在活动中,教师积极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幼儿通过回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歌唱竹子。大家一起如数家珍似的讲述家乡的美丽风景、交流着家乡利用本土资源创建美好生活的设施——竹子可以制成鸟笼、扫帚、扁担等;每天清晨可以听见竹林里的鸟叫声;一年四季都有美味的竹笋可以吃……这些都被他们唱进了歌曲里,活动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三、妙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物品” 纲要指出:“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让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 乐器,是幼儿开展节奏活动的物质基础。 我国著名的指挥家、打击乐演奏家谭盾先生说过:“来自自然界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 因为声音是音乐的源泉。”用自然物品做成乐器就沿袭了最美的声音的本质。在白岘到处可得的自然物品中,我们可以选择卫生、安全、适宜、无污染的材料用于制作打击乐乐器的活动,如石头、沙、黏土、竹子、各类植物的种子等。在将这些自然物品变成音乐活动中可使用新乐器之前,我们和幼儿一起对它们的质地、形态、色彩等进行研究、讨论,最后对这些自然物品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例如:竹块可做成响板、双响筒,易拉罐装上沙子、石子制成响筒,摇动发出的声音随里面填充物的改变也显得不同。将沙、黏土填充在易拉罐中摇动发出的声音较闷也比较轻,用黄豆、石子填充在易拉罐中摇动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响亮、悦耳。在节奏活动《我爱摇滚乐》中,我选择了一首黑人摇滚乐队的《WE WILL ROCK YOU》的音乐,这是一首有着强烈摇滚风格的流行音乐 ,歌曲共分三部分,为ABA的音乐模式,A段用竹块做成的响板演奏×××︱×××的节奏,B段用黄豆做填充物的响筒演奏××︱××的节奏。由于选取的摇滚乐非常震撼、有力,加上运用自制的‘土乐器’进行演奏,土洋结合,孩子们充满了新鲜感,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又如在另一个节奏活动《雨中的节奏》中,乐曲的的前奏是一段打雷,接着下大雨的声音,用什么样的乐器才能模仿打雷的声音呢?幼儿想出了好办法,他们用竹片使劲拍打从家里带来的旧匾子,“砰—砰—砰—”,真把雷声演活了。下雨的声音学起来就更有趣了,孩子们先将黄豆放在匾子里,演奏的时候,他们有节奏的将黄豆从上往下往匾子里洒,“啪啦,啪啦”,这雨还真不小。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将直接使用自然物品以及用自然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的活动与音乐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合理的整合课

『贰』 如何在教学中加入乡土音乐及拓展

从复现有的课本教材中发制掘乡土音乐资源。音乐课本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本资源,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有首学唱歌曲《黎族人民爱歌舞》,它就是由我们黎族的舞曲《打柴舞》来改编的,还有五年级艺术下册第五单元课题二《舞苑奇葩》里面就介绍了我们海南人民引以为豪的黎族舞蹈《达达瑟》,我们教师都可以借这些题材来展开教学,在这基础上拓展到我们的乡土音乐文化,跟学生介绍我们海南黎族丰富多彩的民歌和多姿多彩的舞蹈,这样既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又能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只要我们教师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每册的音乐教材中都会有一些与“家乡”有关的艺术知识,把乡土音乐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而亲切的音乐环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喜爱的音乐旋律中去接受乡土音乐,这不是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吗?

『叁』 音乐教师怎样开发和利用音乐教学活动的资源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能否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当务之急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改目标。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更为细节的部分。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也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小学教师是教学活动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并在实践中尝试探究,我们认为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途径力所能及、有效可行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从课程资源的要求来看,音乐教师对于音乐教材的使用,更多地应该强调是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
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是我们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的思路之一。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思想的新编教材,强调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是,再新版的教材,其编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总免不了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有时编者的生活经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却是陌生的。例如动画片《蓝精灵》插曲童声齐唱《可爱的蓝精灵》,对于当今二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然而教师满怀期待地在一年级课堂上播放时,学生对富有动感的节奏、可爱迷人的蓝精灵形象竟然是无动于衷的表情。有一位音乐教师在第一个平行班进行欣赏教学发现这个问题后,针对教材“森林里的故事”这个主题,将欣赏童声齐唱《可爱的蓝精灵》换成了《蓝猫淘气三千问》,既符合当前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又具有时代气息。再如中学欣赏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当年妇孺皆知的洪常青这一代表人物,现在的中学生却极少有人听说过他,因此在进行舞剧情节介绍时,就应突破教材上的简约概括,有必要提一提这个当年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引导学生进入舞剧情境欣赏音乐。
围绕某一教学重点,沿着教学设计思路,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是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的思路之二。根据歌曲主题,拓展教学内容,能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梳理知识结构,积累新的音乐素材。如教学歌曲《月之故乡》,可以“月亮”为主题,补充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表现月亮的民歌、歌剧唱段、器乐曲甚至流行歌曲,如《半个月亮爬上来》、《月亮颂》、《弯弯的月亮》、《月光》、《但愿人长久》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收集表现“月亮”的其他音乐作品。根据音乐作品的体裁,拓展教学内容,能引导学生把握作品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如教学某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可以补充一些进行曲风格的其它歌曲以及进行曲体裁的器乐曲,也可以拓展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通过对比欣赏,加深感受与体验。还可以根据作曲家、演奏演唱者的背景进行拓展,根据演奏乐器进行拓展,根据音乐相关文化进行拓展等等。
现有的教学设备、拥有的音像资料、教师自身的特点等因素是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的思路之三。这些客观因素制约着我们对教材的使用,也可能使我们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

二、学生差异也是重要的教学活动资源。
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学生当前已经具备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素质状况,还应该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种方案,组织各类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实施因材施教。如中小学的竖笛教学,针对学生能力发展有差异,来源学校的教学进度也不同,我们可以根据教材上单声部的竖笛吹奏谱,写出难易程度不同的多声部谱,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既能进行竖笛奏教学,同时又尊重了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再如中学生正处于嗓音变化的时期,进行合唱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音域情况自选声部,利用学生音域差异资源,既能保护学生的嗓子,又能使合唱的声音效果更为统一和谐。又如我们进行音乐评价改革时,让学生自选自己能表现得最好的歌曲、乐曲,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享受音乐学习的快乐,也是对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综合利用其他途径。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开发和利用音乐教学活动的资源:
(1)鼓励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了解校内外环境某些方面的特点,鼓励学生课外校外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音乐素材,积淀相关素质。如围绕某个音乐教学主题,请学生通过新华书店、图书馆、音像店、网上浏览等渠道查阅有关资料;向学生通报信息,鼓励观看一些经典的音乐会演出;课后制作简易乐器;聚集几个学生举行小型的音乐会等等。
(2)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提出音乐学习中的表现得失,并分析相关原因,可以更好地支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教师往往执教班级多,课后书面作业少,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这主要在于我们是否有心做到行动上来。课堂上以鼓励为底线,经常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是我们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最常用途径;课余对迎面而来的学生简单说上两句学生在学校文艺演出中的表现,对教师应是毫不费事,对学生则是莫大的鼓舞与鞭策;许多中学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结束时会要求学生写写赏乐随笔,那么这赏乐随笔的批改与交流是否得到了落实?
(3)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教学工作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反思。音乐教师要克服人员少、交流不便等不利因素,善于运用录音、录像、网络、同行观摩研讨、加入音乐教学专业活动网络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与策略,了解教学研究动态,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肆』 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1 . 学生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作 为音乐 教师 ,要 充分认识 到学生资源 开发 的重 要性 。
首先 是要 认真 观 察对 待每 一个 学 生 ,尽可 能 的做 到因材 施教 。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也不同,通过教师 的深入观察和 了解 ,能够 拉进教师和学 生间 的距 离,建立起 一种 良好 的师 生关系 。其 次是可 以真 实的掌握学生现有 的学 习能力和 学习经验 ,为下一步 的深入学 习尽早的做好准备 。最后是通过观 察和 了解 ,能够认识到学 生之 间的差异性,然后再教学材料的准备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 教 学 活动 的设 计上 ,更加 具有 针对 性 ,更 好 的做 到因人 而异,因材施教。时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态度,使教学内 容更丰富,更贴近于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 。

2 . 教师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 师是音乐 课程资源 开发 中的核 心资源 ,通过开展有 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和学习,能够让教师充分认识到 自身的差
距和 不足 ,并按 照新的理念 的要求 ,重新 规划 自己,改变 教学 里边 调整教 学方法等 。 自从新 的音乐课 程标准颁布 以来 , 全 国上下都掀起 了学习新课 程的热潮 ,涌 现出 了大批 的关于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教学案例和理论文章。这种理论学习让教师理解到了课程改革的实质内容,让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理论支持 。 同时 ,学 校也要多组织 一些参与式 的校 本培训 ,主张教师 自主学习 、合作 学习 、探 究学习 ,参与培 训的过程就是教师新教育理念得以实践的过程,就是引发教师反 思、合作、交流 、分享并 生成 新经验 、新 思想的过程 ,有很 强 的过 程 生成性: 教师 自身应 及 时总 结与反 思 自己的经验 ,并在合作与交 流中不断 生成 新经验 ,形成 依靠 自己解 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

3 . 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教材是音乐课程中最基本的资源 ,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平台和依靠。我们现行的音乐教材,都是由国
家的教育主管部分,联合音乐教育专家,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践,编写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一种权威性和科学性。但是 同时,教材的编 写也 有其局 限的一面 ,教师应 该,也必须结合着地方实际、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资源开发。这种开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教材的增减。二是对教材进行 合理 的替换 ,那教材 中的民族 民间来说 ,既然 是 民族 民间音 乐,则肯定有 明确的地域性特 征 ,对于距 该地域较远 的学生来说 ,接 受起 来有一定 的难度,教师可 以在把握教材意 图的基础上予 以替换 ,以更接 近学生的生活层面,更有利于学生学 习积极性的发挥 。

4 . 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前文 中提 到,积极 的开发校 园的音乐课程 资源 ,不但 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弥补学校资源和设施不足的状况。 首先是家庭音乐资源的开发,除了学校,家庭是学生们所处的时间最长的环境。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家庭音乐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对于有条件的家庭,教师可以指导着家长购买一些音乐书籍、音乐音视频资料等,利用家中和音乐有关的电器,如电视、d v d 等,举办一些家庭歌唱会、家庭舞会等等,不但活跃了家庭的气氛,还让学生参加了音乐实践。其次是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有效资源 ,既可 以减少 资源 的闲置和浪 费,又可 以为音乐实践中开阔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学校所在的社区,有文化馆、艺术团体等单位,其中不乏歌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
等方面的高手,学校和教师,要和他们充分的联系,或者邀请他们进校 园,为 同学们授 课或指导 ,或 于他们进行联合 排练 ,利用他们 的场地 ,举 办音乐节 、艺术节 。它们真 正成 为学校 音乐课堂活动的眼神和扩展。

综上所述 ,音乐课 程资源 的开 发与利用是 一个很大 的课题 ,涉及 教育学 、教育 哲学、课程论 、教材论 、教学 论、资源论 ;就学科教育而 言还涉及音乐教育 学、音乐教育 哲学、 音乐课程 论、音乐教材 论、音乐教 学论 等多 门学科 的知识。 本文仅仅是从宏观的角度 ,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在 学生、教师 、教材、校外 资源 方面 的课程 资源开发提出了几点想法和意见,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够
引起更过人的关注,以到抛砖引玉之用。

『伍』 如何有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一)立足课堂教学,开发教材资源

重视历史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利用将是全面实版现历史课程标权准,达到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

1、大胆处理教材正文,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强调注重课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

2、
对课本中资料卡片和图表、知识链接和史学争鸣等内容的开发利用新课程教材中几乎每课均附加大量的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以辅助学生理解教材正文内容,这也是新课程教材的一大亮点。

(二)组织实践活动,开发乡土资源

在学生身边的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宫、兄弟学校与单位的人力资源、历史学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乡土历史课程大多记录学生家乡的历史,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具有亲切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先辈在历史上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了解家乡人民创造的辉煌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使历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习乡土历史课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到实地去调查研究,产生直接经验,为开发学生课程资源奠定良好基础。

『陆』 如何有效挖掘乡土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老师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撷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发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激活课堂教学。
乡土知识的涵盖面和涉及面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具体而言,就是指我们的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迹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物事、语言文化等。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将乡土资源有机地融进课堂中呢?在这里,笔者对自己近几来的教学试作些粗糙整理,以便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巧取乡土生活,搭建问题探究平台
1、所谓“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师生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类教学范型。该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真正理解的党学习产目标。《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历史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必须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以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由此可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尤其在初中阶段,就应降低理论强度,充分开发利用富有生活气息的丰富的乡土,甚至家族的历史课程资源。
例如我在执教西周的“礼乐文明制度的确定“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宗法制,我给学生一个表格材料:
问:如果这家主人要自己的地位与权力传下去,谁最有可能继承?并说明理由。结果没有几个学生回答。在课后反思时我也作了调查,主要原因出在学生对这个材料不理解,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其实就是没有搭建好给学生探究的平台。那么,我在另外一个班级执教时就选取了学校附近几个村居的宗词照片,学生很快就认到了自己的宗词,然后我就进一步解释嫡长子世袭制的原则,最后出示上述探究的表格材料,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就很高了。又如九年级教材中的“改革与开放的时代”中有一个专探究,它他为三个内容:有感于深圳速度和浦东巨变、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有感于休闲方式的变化。如果教材内容而探究,我想教学效果如何很难说好。因为教材所选取的例子虽然典型都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学生的感性认识。所以我对这一专题探究稍作改动,将课题命名为“戏说生活,漫画经济”。课前我先发给学生这样的一个学习提纲:第一自我衡量调查家乡的生活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纵向比较,调查三十年前长辈们中学时代的生活并与你自己生活作比较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三横向比较,通过上网,比较去年苍南县城、你所在的乡村、五凤乡三个区域人均收入看经济发展水平,这个学习提纲基于学生实际和对长辈们的调查所得,在课堂学生异常活跃,你言我语。这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果,又联系了思想品德课中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以适当地选取乡土资源,为探究搭建平台,学生既有内容可讲,又能探究出一个所以然来。
二、巧借地域景观,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目的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使探究课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综合性”、“探究性”、“活动性”和“社会性“,实现课堂从”历史“到”社会“的回归,这样要求我们的课堂和活动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生活的体验和社会的回归。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该册教材中的综合探究课都是围绕人类是生产与生活环境探究设计的,加上整个课程的设计基于生活、基于案例、基于问题的呈现方式,综合活动课的探究自然成为了学生乡土自然资源的探究。那么怎样在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探究课中开发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呢?
第一课“生活在社区“和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教学中,我便引导学生在学会绘制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社区图,明确自己家在本村中社区中的位置,然后按社区分组,让同一社区的同学一起绘制自己社区所在乡镇版图中的位置,然后进行辅导纠正。全班同学一起绘制家乡乡镇的行政平面图,最后查找乡镇在温州市的位置和温州市在全国的位置。用四幅图呈现了四级家乡——社区、乡镇、温州、中国。在讲七下“我是社会小主人”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题目《横阳支江污染状况调查》(横阳支江是苍南县的母亲河),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本地学生,让他们回家向长辈们了解这条河过去的状况,并收集有关的资料,另一组是外省县的学生,让他们进行户外考察活动,沿着这条河两岸进行观察、访问。然后结合两组同学的精华,写调查报告及整理治疗,最后进行团队活动,组织志愿者课余时间捡垃圾。这样既落实了教学内容,灵活的适用开发了乡土资源,又让学生尝试了如何行便监督权,真正体会到“ 是社会小主人”的感觉,使乡土资源教材想到补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同使也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三、巧挖民风民俗,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里创造一个观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趣之门,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也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与亲切。例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课,为了更加清晰的阐明南北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课前收集家乡的气质、土壤、河流水文特点、典型动植物、农作物耕作制度、房屋结构、水陆交通、饮食及过年习俗等,并将其制成表格,我在备课时也制作好了一张关于北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表格,并且收集了几组图片和flash。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幻灯片再填写表格,然后将“北方的表格”与课前制作好的表格进行比对,最后我与学生一起归类总结。在课堂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从学生的信息反馈来分析,这样的设计到达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又如在九年级《世界遗产在中国》一目中涉及到“非特文化遗产”。在教学时,我给学生播放了“温州鼓词”和“卖技”的视频,还给学生展示了温州米塑艺术和窗花纸几组图片。课堂中学生时不时地发出了“哇”惊叹声和指指点点声,在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向长辈的了解关于“卖技”和“米塑”这两种文化。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有个学生拿了一本手抄的卖技书给我,还说他父亲曾经唱过多年卖技,发现书中有许多错别字,要求我给予更改。在教学中,巧妙地挖掘乡土资源,不仅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信感亲切,还促进了学生对温州曲艺和艺术所蕴含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巧引名人伟绩,提升综合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即人文方面的素质与修养,亦称人文素质。一般把人文素养定位于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指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自觉、批判及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判断和思考。第二层次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价值才能复活。由此可见,人文素养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知识体现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之中,而人文精神则蕴涵在人文知识之中,需要我们在学习人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概括、提炼出人文的精神。人文素养关键在于塑造人文精神。
乡土知识在塑造公民修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功能。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正如苏霍姆林斯斟说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法国语言开始的。他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的感情,逐渐过渡到认识吏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知祖国的概念。”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基普郎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教学中引用本乡土的名人秩事,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先辈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能隐妥到家乡人民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八年级教材中涉及的“盛世文化”,我就给学生补充了东晋谢灵运的作品,在执教“文人的世界”我也给学生补充了南宋时的永嘉学派和王十朋的相关史实以及他那幅写在温州瓯江江心寺的绝妙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水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样,让学生了解到了我们温州家乡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曾现过灿烂的历史,也留给了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感悟家乡古老的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国那博大精深和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还有八年级下册有一题目“从此伐战争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云岩乡革命老根据地纪念馆——仰英亭参观,要求生向纪念馆的负责人访问有关革命烈士的事迹,以便在课堂内作发言交流。在课内,有些学生讲述林平海的事迹,有些学生讲述王屏周的事迹。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时代,也对当时毛泽东同志创建农村根据地的进一步理解。通过引用家乡的名人伟绩,让学生体会到革命先驱的生存艰难,意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好好珍惜和把握。从而激发了学生战胜困难,度过逆境的勇气和力量,培养自己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骄傲感。这难道不比那些以空泛的“政治化”或“祖国化”为口号,以古才能的民族英雄,伟人事迹为教材,苍白无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加丰厚有力。由此可见,乡土资源不仅是树立学生健康向上人生观的催化剂,还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化石”。
综上所述,将乡土资源适当地运用,整合到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帮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能让学生探究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传道、授业,解惑之功效。当然,将乡土资源整合到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滥选滥用,避免将与社会教学演变成了地方课程教学。

『柒』 请你谈谈你所在学校目前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还有那些音乐教学资源有待于开发和利用

我在黑来龙江一所理源工科重本上大学 大二的时候有开设音乐课 但是讲课内容比较枯燥无味 如果不是因为总点名 可能大多数同学都不会去上课 讲的基本都是一些文字化的乐理知识 比如中西方音乐的种类 特点 代表人物 乐器种类 等等 个人感觉是比较无用的东西 我是从小学音乐的 会乐器 也考完了4级的乐理 我希望在音乐课上学到的东西并不是讲的这些 而且上音乐课根本不会在有钢琴的教室上课 讲的都是那些知识 没有实际应用
再说一下学校的音乐资源 我们学校有将近20架钢琴 大概都比较旧了 好多键子上面的黑白片都掉了 剩下木头底子 而且必须办卡交费(不便宜)才能使用 实在不方便 据我了解 也只有一些音乐特长生才会经常去使用 其他的方面不太了解
除了学生社团和一些大型歌舞比赛之外 在学校的正常生活中(即如果不去特意寻找) 是不会有太多这个方面的东西 大家还是比较注重自己专业的课程 和 实验吧。

阅读全文

与小学音乐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围墙歌词 浏览:230
道奇酷威广告背景音乐 浏览:106
比喻轻音乐之美的文字 浏览:542
小号音乐下载 浏览:578
歌曲专辑图下载地址 浏览:867
财神驾到歌曲mp3下载 浏览:734
琴歌指弹海阔天空吉他谱 浏览:355
下载mp4格式的音乐 浏览:352
电脑听音乐用什么 浏览:512
最好酷狗音乐播放器 浏览:502
信乐团队的假如简谱 浏览:243
平安酷狗音乐 浏览:760
佳人轻抚桃花mp3下载 浏览:453
infinite网易云音乐 浏览:844
岁月赵忠祥背景音乐 浏览:980
如何将电脑的歌体添加到苹果音乐 浏览:672
fade钢琴mp3 浏览: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乐 浏览:806
成都彩虹小学音乐老师 浏览:496
凤凰传奇星光歌曲点评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