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教学 > 小学高年级音乐课

小学高年级音乐课

发布时间:2021-02-16 23:14:10

音乐课如何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跳起来

一、来兴趣,你得抓住孩子的心理源 现在的孩子成熟的早,要想调动他们动起来,你得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没必要死扣课本内容,指着课本的内容想让这些孩子跳起来,几乎不可能,经常看到就是老师自己在前面跳的大汗淋漓的,下面孩子一个个死鱼眼睛一般,就差打哈欠了。可以适当的拓展,但千万别弄太专业的东西。
二、引导,教师得有正确的引导和指向性,你要从你的语言、肢体以及日常养成中培养学生跳、动的能力。
三、跳、动没必要就得是舞蹈,简单的打节奏也可以啊,你也可以从打节奏什么的改变成动作让他们做做。
四、最后我感觉吧,可能与你专业有关系,非得让他们跳干什么,可以从其他切入口入手啊,高年段的课标你可以再看看,他们已经不大适合蹦蹦跳跳了。
想到哪说到哪,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⑵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宋开凯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使学生会唱几首歌,会读几条谱,更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从素质教育的立场出发,以唱歌、器乐、欣赏等音乐活动为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的审美素质,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等。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上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一、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掌握正确方法,引起学生积极注意纵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种种弊端。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授课内容过于单一,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试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学生都喜欢的还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让学生觉得不够好听,旋律也不特别上口,那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有几个人能够坚持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呢?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他对音乐的兴趣呢?首先就要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我们现有的初中音乐教材编写,内容似乎显得有些陈旧,很多的歌曲已经不能引起现在中学生的足够共鸣和兴趣,很多的录音版本甚至还是七八十年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教师能合理的补充更多更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内容充实到我们的课堂里来。例如,七年级音乐欣赏有介绍音乐剧这一音乐形式的内容,课本上只有短短十几个字,配套的音像资料里也没有提供任何的音响片段,如果只是向学生介绍,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讲明白什么是音乐剧,他有哪些代表剧目。但学生并不会通过教师的讲述来体会音乐剧的美。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音乐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猫》这部影片的DVD和其他的一些经典唱段的CD。在课堂上,我有意省略了一部分课本上要完成的歌曲教唱内容,而是选用了音乐剧的内容来充实课堂。我首先播放音乐剧《猫》中的著名歌曲《记忆》,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感,再播放《猫》的全剧让学生观看。由于整部音乐剧充分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音乐、舞蹈、演唱相结合。场面绚丽,音乐优美,故事感人。学生十分喜爱。这时,我再进一步介绍音乐剧的相关知识,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地听讲,最后让学生一起学唱这首经典的名曲《记忆》。通过三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不仅了解了音乐剧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对音乐剧这种原本他们并不熟悉的音乐形式的兴趣。很多学生还在课后向我借《记忆》的音乐带,表示因为这首歌太好听了,所以一定要再去好好学唱下。学生们觉得好听,就是说明了审美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升不是光靠教师的讲授就能达到的,他需要有更多好听好看的音乐填充到我们的课堂里来,要首先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和兴趣。有了兴趣才有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也才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演唱、演奏、欣赏以及表演创作等教学活动。再比如,在介绍民族打击乐器时,我并没有先罗列出这些乐器的名称和形态,而是先让学生欣赏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和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打击乐器的表现力有一个较深的印象和感觉,然后播放乐队演奏的现场录像,边对照画面边介绍打击乐的种类,音色和演奏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全神贯注。对于课本上只列举出的几张图片来说,影像资料当然让他们更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进行民族打击乐器的节奏训练和综合练习,让学生自己编写节奏进行合奏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打击乐器的独特表现力。亲身实践,当然比光看光听来得有意思,学生在亲手敲打的过程中更是兴趣盎然。所以,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掌握正确方法,引起学生积极兴趣,是在音乐课堂上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手段。二、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音乐欣赏涉及到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它和听觉注意、视觉注意都很有关系。第一,就是要考虑学生审美注意的兴趣。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对自己熟悉的旋律感兴趣,而对自己不熟悉的旋律不感兴趣。兴趣来自对某事物是否会产生共鸣,共鸣的产生又来自于对某事物的经历和经验,取决于对某事物的知识积累。学生对陌生的旋律不感兴趣,注意力自然也就降低了。实践证明,能引起学生最大的注意力的是学生似熟非熟的旋律。例如,在讲述音乐剧的有关内容时,我选择播放《记忆》这首著名的歌曲。对于只听流行音乐的学生来说,这首歌既好听又耳熟,但到底在哪里听到过的却又说不上来,这就促使他们的注意力持续保持在集中状态,新鲜感不断产生,探奇心不断被激发,越听越有味,兴趣始终不减。教师都反映学生不喜欢古典经典音乐,我认为其实不然,这是学生接触太少的缘故,我们很多的音乐教师在考上音乐师范之前,也未必接受过多么专业的音乐熏陶和教育,也未必喜欢古典经典音乐。但在考上了师范后,天天耳闻目染,很快就能喜欢上古典经典音乐,并且如数家珍。除了这些音乐自身的魅力和生命力之外,长时间的接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一旦接触和了解了这方面的内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然也会逐渐喜欢上这些极富生命力和魅力的音乐。第二,要考虑学生审美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时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而是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离开其余对象。例如,我要让学生聆听一首乐曲,我如果先播放乐队演奏的现场录像,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停留在演奏员长相,演奏姿势,甚至偶尔打的一个喷嚏上,这样,在这一审美过程中,当画面作用于视觉并成为注意中心时,那么音乐作用于听觉就会相对模糊,处于注意边缘,学生根本听不到音乐,我的教学目的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我选择先播放CD,再播放现场的录像。学生听音乐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过于陌生时,一定要考虑这一问题,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在视觉和听觉之间进进出出,最终音乐没听好,画面也没看清。应当进行分解教学,合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积极性,让学生每听一部作品都能有所收获。第三,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我们教材中的很多七八十年代的录音版本就存在这样的问题。音响效果含糊不清,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积极主动的搜集时下最优秀的录音版本和改编版本来替代,如果是有画面的DVD则效果更好。另外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不良音响产生,诸如音响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的一声中断放音,弹奏音律欠准的钢琴、风琴,让学生吹奏由于簧片腐蚀而噪音叠出的口琴……等。使音乐课始终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通过以上两点,我觉得我的学生非常喜欢上我的音乐课,因为我所准备的资料丰富,好听好看,学生也非常喜欢我教给他们的歌曲,因为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在这样的音乐课堂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⑶ 如何使流行音乐走进小学高年级课堂

小学五六年级同学的音乐课堂中,在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和教材内上的歌曲时,因为他们处在青容春发育的萌芽期,喜欢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追求,所以学生积极性不是太高,对音乐课上欣赏的一些经典的名家名曲或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感兴趣。而当某个环节介入了流行歌曲的元素时,学生则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因此,如何使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⑷ 怎样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实施合唱教学

、音准概念的养成与和声意识的培养
1、锻炼学生听的能力:要唱好二声部回合唱歌曲,最关键的是答音准的养成,音准的养成,不可能离得开“听”。当然,教师要更“善听”,在学生发声的时候,要特别聆听学生的音准,要听出发音不准的学生的人数,并且清楚的指出来,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严谨印象,也可以提醒他们更用心去听和记。让他们知道用心去听是唱准音的最好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严格的音准观念,这对进行二声部歌曲演唱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问题解决:如何快速找出唱不准音的学生,如何改进他们的模唱能力?一班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夹杂着一些跑调或走音的学生,严重影响歌声的和谐,老师如何快速而具体地把他们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是:老师先给出一个固定音高,让全体学生起立用循环呼吸的方法唱“u”或哼鸣“m”,然后老师靠近每个学生逐一辨听,找出有音准问题的学生,把他们编组,以便跟踪他们的改进情况。对音准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与积极的肯定,并作为榜样让全班学习;对于音准欠佳的学生,老师要多给鼓励和提示,要求他们先小声唱或无声聆听,有必要的还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音准欠佳的学生解决音准问题,是班级和声教学的一个重点。

⑸ 如何上好高年级音乐课

继续听课,只是换了个地方,今天在金家坝小学听了S老师的一节六年级音乐课《战士》,在课堂中,S老师别出心裁的使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曲谱的问题,并且针对升半音记号,简明扼要的进行了音的对比欣赏,让学生在唱谱环节中没有被这两个难点拦住。然而,在课后的教研活动中,S老师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高年级的音乐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正巧我也上六年级,《战士》前不久也上过,是一节在我看来不太好开课的课,然而,我也给自己加了压力,假如在我上A课的时候,课题就是这个呢?我能因为它不太好上就不上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我应该如何去上好高年级的音乐课呢?1、人文真的很重要吗?高年级的音乐课,教过的老师都会觉得,现在在使用的艺术教材,大多数乐曲难度差的太大,难的曲子一节课很难教完。然而,在我们的逻辑思维中,音乐课好像都是一课时上完的,很少有曲子上一半的,因为这样不能给学生完整的音乐享受。譬如说今天的《战士》乐曲本身有四段,加上一些人文介绍,时间非常的紧张,加入学生不太配合,老师就会上的非常累。所以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文真的很重要吗?其实,我觉得在课堂上,人文究竟重不重要,看的是第二个问题:2、课堂的主题是什么?这儿的主题其实就是课堂的重点,你的重点是什么?如果是欣赏,那么就是要好好的欣赏一首乐曲,对它有一定的感受。如果是学唱歌曲,那么个人觉得唱会乐曲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并不是说都靠边站,而是要删减,通过我们在备课时对课堂时间的估算进行设计,如果来不及宁可大刀阔斧的砍掉,就像给盆景剪枝一样,你不修剪永远成不了一盆好盆景,不是吗?主题明确了,那么在课堂上将主题部分上清楚,就像《教学其实很简单》中的那句话,只要你把只是抖落清楚就可以了那样,课堂也会变的很简单。于是就又有了第三个问题:
3、花样到底需不需要?一路从大综合走来,我们似乎习惯了课堂上有花样,我也是,常常不仔细的去考虑重点部分怎么上,而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做课件,做特效上,有时候,往往是开课的前一天还在改课件,可是课件一改,课就势必会变化,临时的变动常常还不如不动。去年一年,我开了挺多课,但我最骄傲的是我做了一次挑战,以前我电脑不错,课件制作又是我的选修课,所以常常很轻松的就做出了一个个课件,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也很兴奋。但去年一年,我几乎没有上一节用多媒体的课,甚至歌片都是手写的。也许你会说那是我懒,其实并不是,我只是觉得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我的课堂上,在我的语言上。一节好课,并不是一定要很华丽的,朴实有的时候也是一种美,最近在反思自己的课堂,平淡是一定的,但是在二年级的孩子中,慢慢训练起来的视谱,我想会是他们一生受用的。音乐其实真的并不难,放轻松,我们都可以做的很好。

⑹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堂

好好听的歌

⑺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音乐课课本内容的兴趣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多人都认为音乐课是“小三门”中的学科,不予以重视。但笔者认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基本能力,陶冶精神,丰富情感,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能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健康美好的生活中塑造人格魅力,使学生的智商、情商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音乐课程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激发人对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激发对知识的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并继续保持这种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能温和、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赏识的心态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被关怀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老师有亲切感 、信任感,以及产生一种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老师的情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得体的装束、亲切的微笑、一个爱抚的眼神动作 、生动有趣的学习方法与内容、 课上课下与小朋友一起游戏都会赢得小朋友的喜爱。课堂上,某学生可能会因为音乐教师偶然叫其上台表演过一次打击乐而引发其对音乐教师的喜爱,从而激发这个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得体的仪表,活泼开朗的性格,亲切的话语,机智幽默、发音清晰、速度适中的语言,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教学方法等,都是影响中高年级学生人生道路和爱好的重要因素;中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他们不仅要求教师有上述对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更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程度、授课的方法、 敏捷的思维、精彩的语言等。课堂上教师广博的学识,课下与学生就共同话题的聊天,教师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就会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当教师赢得了中小学生的喜爱,他们就会把老师当作朋友,和你无话不谈,继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二、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善待、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与合作, 在双主体的教学互动中激发兴趣。教学应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题活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互相交往、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接受知识,忽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主体地位,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学习方式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想营造出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教师首先要做到了解学生、熟悉课本并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以课本内容为主线,放射性的拓宽学生其他领域的视野,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就目前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课本,对课本有心理抵抗。课本以外,有的同学对现代流行的通俗音乐、电子音乐、名家名曲、黑人音乐等有较高的兴趣。也有的同学对于民族的、古典的名曲情有独钟。其实,这些内容也是课本上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只要在课堂中不频繁地使用课本,就会降低同学们的“抵抗情绪”。这就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地使用课本。笔者认为: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并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教师要对授课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充分展示教师的自信,而这种情绪可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及时调整上课方法,根据各班学生具体情况拓展或精减授课内容,并将其中的难点、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的讨论一一展现,从而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使同学们获得成功感、收获感,激起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上要形成尊重、关心、善待、合作分享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当教师讲到东南亚音乐时,学生的有关情感被激发出来,很可能会在下边议论他的新马泰旅游见闻、印尼海啸等,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的请学生具体来讲一讲,营造出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再如,教师要讲皮影戏,就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议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有哪些?同学们所了解的皮影戏是什么?小组成员相互补充,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再将几个小组的意见进行交流,,同学们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了一个相互尊重、合作分享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观点,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意见受到尊重。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就会主动的学习、乐于学习,学习便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三、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诱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与兴趣。1、利用节假日引出课题。学生们对即将到来的或刚刚过去的节日生活及意义比较熟悉。所以,利用节假日引出课题,学生情感上接受比较快。如:春节的《春节序曲》;端午节的《汨罗江幻想曲》;中秋节有关月光的乐曲、歌曲、诗词;国庆节的有关歌唱祖国的内容,以及中国的、外国的关于国庆的爱国的主题等。围绕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准备相关的音乐音像资料,用来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2、改变传统的上课方式。上欣赏课时,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就是教师先对所要欣赏的乐曲进行介绍:作品产生的年代 、创作背景、作者的简介等让学生有初步印象,再进行完整初听、 分段听、曲式结构分析、完整复听。就这样按照教材的规定,在教师引导下去听、去想。这对于以前的、理解能力还不太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讲,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但由于现在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比较好,对传媒接触较多,理解力较强,用这种简单的平铺直叙的方式上课是不能引起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的。所以,改变传统的上课方式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时,为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锻炼音乐欣赏能力,可以采取先不报曲名的方式。因为多数同学在小学阶段学习课文《月光》时,可能会听过,会有迷迷蒙蒙、似曾过耳的印象,所以播放时要求学生静静的听,对音乐进行联想,暂不讨论,以免束缚他人的联想,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复听之后,要求同学们根据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为音乐命名,并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揣摩到的音画意境,用写诗歌、散文、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于是,在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大多能全神贯注。然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讲解。最后,小组选出代表上台综述小组的看法。这样,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习兴趣。最后,可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共同回顾《月光》这篇文章。还可以要求同学们课下自由结合,表演《月光》情景剧,都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样上课会给同学们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兴趣。四、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受个人阅历、家庭生活、周围环境、即时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同一段音乐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引发出不同的心理反应,特别在不公开作品标题和不进行引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当允许学生对相同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学生听后所产生的心理反映是健康的,而且的确是顺理成章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就应当给予肯定,要允许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联想,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音乐的作用就在于引发听者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并非仅仅局限于该段音乐的标题。承认学生的想法,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五、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音乐知识讲解起来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如果得不到很好得激发,那么这将是一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的课。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点比较多,可将要展示的知识点做成幻灯,用放电影的方式进行讲解,并配以适当的音乐、画面,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感观上都有所触动,帮助学生理解。还可用知识竞赛抢答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会取得比较好的课堂效果。初中学生对电脑的运用已非常熟练,并且也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所以,当教师利用电脑软件让他们创作音乐并将他们写出的音乐利用电脑进行播放时,他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枯燥的乐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被掌握了,学习兴趣也得到很好的激发。课堂中教师利用flash动画,将课本内容用可爱的卡通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通常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更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灵丹妙药。根据中学生普遍喜欢通俗音乐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因特网找到同样内容的古典的、民族的和通俗的多个版本,让学生进行对比赏析,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只有教师把真情实感倾注到音乐中,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也融入到音乐之中,从而进入学习音乐的最佳状态。教师富有激情的演唱、演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望,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教师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地向教师学习。初中阶段,很多学生不愿在课堂上张口唱歌,这时,教师现场的示范就会极大的鼓舞学生,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及榜样的作用。另外,美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愉悦体验。开放的坐位、别具特色的教室布置,不仅能让学生有愉悦之感,而且会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产生持久学习的动力。总之,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⑻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

国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视度不断加强,出台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艺术课程标准,但是相关教育部门并未制订与上述理念相同步的小学院校音乐课程标准,因此许多高校在音乐教学方面缺乏系统性、制度性等弊端,学生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在音乐审美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成果的好坏。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意识,我们必须对小学高年级音乐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依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询问专家得来的结果,我将从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内容的现状以及如何促进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几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高年级音乐审美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如今,在音乐审美教学方面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课程标准,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音乐审美教学的发展。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譬如,教材设计中西比例失衡、理论与实践没有充分结合等。对此,我将对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内容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存在的原因,为音乐教学的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1.音乐欣赏教材编订的缺陷制约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西欧的音乐研究与中国的音乐鉴赏研究相比,在时间上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在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内心深处认为西欧的音乐才是最好的。在教材的编订方面,也着重于对外国音乐进行介绍,可以明显地看出中西比例的严重失衡。在我看来,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高低并不是由音乐研究的时间长短而决定的,每个国家的音乐都有自身的地域特色,中国学生应全方位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担负起繁荣音乐文化的重任。
2.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
据相关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学采取的是一周一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时间的简短使得学生无法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审阅,审美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复习,而实践是学习与温习的最好方式。但是,大多数学校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举行了大量的与音乐审美有关的活动,但是参加与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的人数少之又少。这种现状应引起教育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更多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增加学生与音乐接触的机会。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1.音乐欣赏教材应具有时代性,符合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
教材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音乐课程的系统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中国现如今的音乐教育现状相适应。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久弥新,其间所蕴含的宝藏必须被利用。因此,在制定教材的过程中既要包含传统音乐的精华,又要吸收现代音乐的发展成果,而不是一味地崇拜外国文学,忽视中国音乐发展的伟大成就。另外,在编订教材的过程中,增加内容传授的载体。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突破通过教材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尝试通过多媒体课件、专辑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示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音乐鉴赏和审美的能力。
2.教师敢于突破,走出教材,用充足的社会经验吸引学生审美的眼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与督促者的角色,因此教师的思维模式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并能够认识到即使是最新版本的教材也是以过去式的形态存在的。教师只有敢于超越教材,站在教材之上对现有音乐进行欣赏,才能促进学生对音乐审美意识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在以往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在课堂上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对教材进行解读,而是要结合最新出版的专辑或是唱片进行全面分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实现音乐鉴赏与时代共同发展的目的。

⑼ 小学音乐课必修歌曲

1. 蜗牛与黄鹂鸟 2. 吉祥三宝 3. 童年 4. 采蘑菇的小姑娘
5. 让我们荡起双版浆 6. 龙珠 7. 雪绒花 8. 路灯下的小姑娘权
9. 蜗牛 10. 数鸭子 11. 犬夜叉 12. 虫儿飞
13. 灌篮高手 14. 生日快乐 15. 西游记 16. 月亮船
17. 明天会更好 18. 茉莉花 19. 娃娃 20. 三只熊
21. 加油歌 22. 同一首歌 23. 名侦探柯南 24. 世上只有妈妈好
25. 蚂蚁 26. 摇篮曲 27. 橄榄树 28. 牧羊曲
29. 卓玛 30. 红蜻蜓 31. 兰花草 32. 鲁冰花
33. 光阴的故事 34. 送别 35. 祝你生日快乐 36. 晓之车
37. 四季歌 38. 友谊地久天长 39. 小蜜蜂 40. 外婆的澎湖湾
41. 生日歌 42. 两只老虎 43. 圣斗士星矢 44. 青春舞曲
45. 小燕子 46. 妈妈的吻 47. 春光美 48. 叮咚
49. 小草 50. 花仙子 走进新时代 春天的故事 常回家看看 说句心里话
义勇军进行曲 夏日泛舟海上

阅读全文

与小学高年级音乐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围墙歌词 浏览:230
道奇酷威广告背景音乐 浏览:106
比喻轻音乐之美的文字 浏览:542
小号音乐下载 浏览:578
歌曲专辑图下载地址 浏览:867
财神驾到歌曲mp3下载 浏览:734
琴歌指弹海阔天空吉他谱 浏览:355
下载mp4格式的音乐 浏览:352
电脑听音乐用什么 浏览:512
最好酷狗音乐播放器 浏览:502
信乐团队的假如简谱 浏览:243
平安酷狗音乐 浏览:760
佳人轻抚桃花mp3下载 浏览:453
infinite网易云音乐 浏览:844
岁月赵忠祥背景音乐 浏览:980
如何将电脑的歌体添加到苹果音乐 浏览:672
fade钢琴mp3 浏览: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乐 浏览:806
成都彩虹小学音乐老师 浏览:496
凤凰传奇星光歌曲点评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