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音乐系的音乐学课程有舞蹈课吗课程是怎样安排的
自古以来音乐与舞蹈就是不可分割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也说:“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音乐展开的过程也就是舞蹈情绪或舞蹈剧情展开的过程。无论是结构、节奏、情调、情绪,两者是互为因果的。但舞蹈,因为它载体的性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的不同,它是与音乐有关的另一门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将音乐外化为一种可视形象的艺术。象我国古代乐论所指出的:“舞蹈,乐之容也。”因此,在开设音乐与舞蹈课时,一定要注重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从人类舞蹈的起源,直到现今盛行的舞蹈创作与演出,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能对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学科轮廓有所了解,对一些舞蹈技术有所实践、掌握。
首先要让学生们有广泛的舞蹈品种和风格的认知,以使学生们能因此而更多地了解舞蹈,喜爱舞蹈。用图文并举的方式,介绍了舞蹈的起源、音乐与舞蹈、舞蹈的种类。尤其是舞蹈的种类。
准备较为丰富的音像资料,在欣赏这些舞蹈的同时,能结合舞蹈的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进行教学。在鉴赏的过程中,尝试评价不同舞种及其音乐特色及风格。比如:生活舞、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等。
选择部分舞种,掌握其基本动作要领。跟着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动作基本要领,学生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快地学会其基本动作。
对于学生们比较陌生的舞种(比如:芭蕾舞),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来鉴赏部分剧目选段,让学生们自己总结此种舞蹈的特点,并适当的加以补充。
音乐舞蹈课中,还要让学生接触他们最为感兴趣的一些舞种,比如:踢踏舞、现代舞、社交舞等,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所有的学生们都动起来,很好的调动课堂气氛。
当然,在课程当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学生们的实践与创编了,这要与课堂内容很好的衔接,使其内在气蕴贯穿到底,指导性有始有终。
总之,在音乐舞蹈的欣赏、学习、实践方面,要有重点,重视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积极性。有专业的学科意识,从人类舞蹈的起源,直到现今盛行的舞蹈创作与演出,通过对音乐舞蹈课的学习,能对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学科轮廓有所了解,对一些舞蹈技术有所实践、掌握。
㈡ 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
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舞蹈能力。
培养孩子即兴舞蹈的习惯。
教师有意识地以内舞蹈表达音乐。容歌与舞的结合能够起到以优美的形体动作表达音乐内容的效果,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感受力以及表现力。对于活泼爱动、感性直观的孩子而言,载歌载舞,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传情达意。
㈢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能力
音乐做为人类的“第二语言”有别于其它学科,音乐中蕴含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它是通过音 符、旋律、节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没有一定的感受 力,就无法理解作品的主题。因此,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能开发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哪一项不需要创造?没有创造,社会就无法前进。但是,没有想象就根本谈不上创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儿童进行音乐早期教育是开发儿童智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要培养和训练学生 听音乐的能力,关健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由浅人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地训练学生对育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因此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所以音乐课必须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学生的音乐能力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基于此,音乐课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和听赏中的想象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舞蹈家,而是要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陶冶性情和品格,因此,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听赏教学是低年级音乐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方法。它是一个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很多教师因为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所以教学中往往注重于“听”,而忽略了“赏”,更少于让学生主动去“想”。这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是不利的。
首先,我们在让学生听赏一首歌曲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它的情绪,是热烈奔放的,还是抒情优美的;是欢快喜悦的,还是缓慢忧伤的,等等。其次要通过对歌曲背景、作者、节奏特点、旋律风格及歌词涵义等的介绍,使学生对听赏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同样,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更需要将视觉、听觉、动作与想象相结合来理解和感受音乐。例如,在给一年级新生上第一堂音乐课时,只有不及 1/4 的学生能跟着老师唱唱、听听,而且注意力也不能持 久,于是我就试着弹一些曲子,唱一些歌曲,观察学生 们喜欢什么,然后选择一些既丰富多彩,又易于被学生 理解的内容由浅人深让他们欣赏,且篇幅短小,乐曲所 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也由简到繁,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也由易到难,再根据低年级的歌曲一般来说都比较轻 松活泼,且生动形象这一特点,要求学生们展开丰富的 想象力,要求他们尽可能做到每唱一首歌,眼前就有一 幅关于这首歌的图画。
在教唱《小雨沙沙》这一课时,当学生学会之后,我就问:“你们觉得这首歌应该怎样来唱会更好?”学生简短的讨论之后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下雨的声音是很轻的,所以“沙沙沙”应该是轻唱;有的说种子说话我们是听不见的,也应该轻唱; 对于这些话,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见来演唱一遍,效果果然很好。对于自己“二度创作”出来的“作品”,学生唱得十分的投入。我想这样的想象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唱好歌曲是十分有益的。
三、唱、打、念、吹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并参与其中,我利用奥尔夫愉快教学法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唱、打、念、吹结合的方法,如在训练《母鸡叫格格》这条练习曲时,我先让学生用学过的音乐知识观察分析,找出节奏规律作练习铺垫;然后分声部进行视唱练习,待唱熟练流畅后进行二部合唱,最后进行竖笛合奏练习。第一组自唱旋律,第二组用竖笛吹旋律,第三组念节奏做动作,第四组用打击乐器配合敲节奏,这样各种声响重新组合,创造出了种美妙的合奏效果。也让学生明白美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并体会到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并从中体会到创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这样的实践,他们配合默契,如临其境,增长了音乐知识,同时也滋育了对音乐的喜爱之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而使他们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今后学习音乐创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引导学生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新课改提倡学科综合,强调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融合。在教学中,我做了大量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与音乐关系密切的美术学科的引入,达到了“画中有色、声中有画”的效果,进而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发展智力的目的。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孩子们特别喜欢表演,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中,在广阔的音乐舞台上展示自己。如。在游戏中为学生开辟一块自由表现的舞台,为学生播放喜欢的音乐,学生就会在这片舞台上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在启发学生表演时,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唱歌、朗诵、绘画、舞蹈等。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针对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从而更好的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低年级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㈣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元素
摘要: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舞蹈兴趣,运用多变形式进行舞蹈练习,善用肢体语言进行纠错,以及结合音乐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舞蹈时。 ...舞蹈课堂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重视让小学生参加适宜的各种舞蹈教育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少儿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也陶冶了他们的性情与品格。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上好音乐课之余,还要多多研究与音乐密切相关的舞蹈教学,针对小学生表现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舞蹈教学,把知识技能和审美情感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培养学生舞蹈兴趣 针对小学生多未受过专业舞蹈训练、基础较差的情况,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观看舞蹈音像资料,或亲自示范一段优美舒展的舞蹈组合给学生看,最能从舞蹈动作及表演的情感去感染少儿,激发他们学舞的兴趣、愿望,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同时为他们的下一步学习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舞蹈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感性的描述和启发,以调动情绪,之后再教动作。比如教学跳蒙古舞时,先向学生描述一幅美丽的画面: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有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在湛蓝的天空中,雄鹰在展翅翱翔……通过描述启发学生:假如你站在这片草原上呼吸着新鲜空气,你的心情会如何、通过启发,调动学生有关草原风情的印象,张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能够理解该舞的意境,自然地拔直了后背、挺起了胸,视线也放远了。 二、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舞蹈教学 1.练习法 练习法是少儿参加舞蹈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练习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反复动作,从参加人数来说,一般可采用分组、分角色、单独等练习方法。从对教材的学习上,可采用基本动作、难点动作、分段和完整串排等练习方法。 2.观察模仿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地提高他们观察力、记忆力和舞蹈表演能力。此方法运用时,教师动作要准确,有感染力,最好是镜面示范,还要有简明的语言提示,引导小学生学习观察模仿的规律。 3.游戏法 运用游戏,容易提高小学生学的兴趣,保持学舞的热诚,从而提高舞蹈学习效率。 如,学习新疆舞时,常用手位较多,在复习此舞手位时,可用游戏《水果树》:将提裙位、双托位、托帽位等九种手位名称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做出卡片上的手位。 4.语言提示口令法 我们在舞蹈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的除了节奏外,还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如:感情、味道、语言提示、口令,可加快小学生对舞蹈内容、情感的理解,对动作的掌握,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托按掌小踏步时,应有点下旁侧腰的感觉,但学生的眼睛不知落在何处,让人感觉是有形无神,我就用“美女照镜”来作比喻,结果学生立刻就心领神会了。 运用口令要注意简明、形象,不宜过多,加强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三、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舞蹈教学不同于静态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论是完成舞蹈的基础练习,还是组合练习,教师都要认真地观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善于用手势、眼神、体态等肢体语言,暗示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会帮助初学者树立对学习舞蹈的信心。尤其在练习舞蹈组合时,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如果掌握好手势、眼神、体态等肢体语言,将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受到大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各类舞蹈要领掌握的速度。不仅如此,还能使学生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有利于减轻他们的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从而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舞蹈学习中。 作为舞蹈教学知识技能的输出,教师不仅要善于科学地运用好肢体语言,同时还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肢体语言,分析和识别学生对学习舞蹈的态度,如发现学生眉头紧锁,表示对所练习的动作缺乏兴趣和信心;眉头舒展表示充满信心,嘴唇露出微笑表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东张西望、低头表示心不在焉,而非语言的肢体并不神秘,只要教师掌握了,反过来用自身良好的肢体语言作为教学方式的改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四、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渗透舞蹈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可经常将学会的歌曲,听赏的乐曲,在进行音乐形象的分析之后,进行舞蹈教学。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歌曲表演、律动教学、集体舞、表演舞等等。 另外,舞蹈中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发展少儿舞蹈动作的创编及即兴表演能力,提高他们对舞蹈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小学校园的舞蹈教学对我们音乐教师而言,是一门挑战性、专业性较强的艺术教育事业,为了在小学生的心田中播下美的种子,启迪美的灵韵,培养和造就一批未来的艺术优秀人才,要遵循少儿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摆在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任务是十分光荣而艰巨的。我们应该刻苦努力,广泛地学习不仅是舞蹈在内的各种艺术知识与技能,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方法,就舞蹈教学而言,要有效调动学生学舞的主动性、积极性,争取最佳的舞蹈教学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小学舞蹈这朵艳丽之花常开不败。
㈤ 如何把音乐完美的融入到舞蹈课堂当中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让我来跟你探讨下 我不知道你是跳什么舞的 但是我认为舞蹈都是相通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我们就拿拉丁舞中的 伦巴舞为例
伦巴舞 是一种非常柔美的舞蹈 它动作延展性强 节奏缓慢 很抒情
要跳好伦巴舞首先必须掌握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脚底下要干净利索 身体要柔软有张力
音乐的 节奏是4拍 其中每小节的4和1 是连续的 做延展的动作
这样的话 我们就可以简单的说伦巴舞的重拍在4上 所有的又张力的动作 几乎都由4来体现出来
我们再回到音乐 好音乐跌宕起伏 充满戏剧性 所以舞蹈在表现得时候 就不能一成不变
从编舞的角度出发 一个好的伦巴舞 可以分为 3个部分
1抒情部分
2核心部分
3戏剧部分
层次由浅入深 把你想表达的东西 一层一层展现出来 那么 你就应该创造一个 核心的 内容去表达不能没有目的 没有主张
讲完了编舞 我们再说下 技术面
虽然说伦巴是一支柔和的舞蹈 但是不代表它没有速度和力量
舞蹈中得力量不是绝对的 它不完全等同与体育竞技 现在的比赛完全使它变了味
我不建议一味追求速度和力量 这些东西本应是通过对比产生的 而不是越快越好 或者力量越大越好 那么音乐里也是如此 节奏1234 是恒定的 旋律是变化的 舞蹈的最后的 境界就是 无所谓节奏 跳的是旋律 把它的旋律表现在肢体里 伸展就是拉长 旋转跳跃就是短促
这样的 能力与音乐的结合 可以展现音乐和舞蹈的真谛 无所谓功力怎么样 这都是次要的 这就是舞蹈的精髓 它是艺术
㈥ 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蹈从一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总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一)配合并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
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杰出的舞蹈家乌兰诺娃在《一个舞蹈演员的自述》中说,她在扮演《巴赫奇萨拉伊的水泉》中的玛丽亚时,是把理解音乐作为“起点”的。她还说,好的音乐就是在对自己“指示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意义”。音乐可以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可以帮助理解舞蹈的内容,并且使舞蹈显得更加生动而有魅力。音乐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这就等于在舞蹈与观众之间增加了一条感情的纽带,使观众同舞蹈更加接近。
(二)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舞蹈音乐的采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一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按照音乐编舞”,这是舞蹈的普遍做法。扎哈诺夫说:“作曲家写作舞剧音乐,……,而舞剧编导则为音乐所激动,并在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舞蹈作品——舞剧。””当然,舞蹈并非只是服从音乐。首先,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的。其次,如果专为构思中的具体舞蹈作品创作音乐,就要服从舞蹈编导提出的要求,另外,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要求对音乐进行修改。
㈦ 如何理解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的开设意义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颁布以来,引起了广大高中音乐教师的广泛关注。课标中高中音乐教学六个模块(基础性必修模块—音乐鉴赏;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其他五个选修模块—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的设计,丰富和完善了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从而形成较完整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体系。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舞蹈教师对课标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开设尤为关注。 一、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的开设必要性 高中生十六到十八岁这的阶段是身体变化最大最快的阶段,也是学习进度较快、学习压力较大的时期。在此时期适时地开设音乐与舞蹈模块,对学生进行舞蹈鉴赏、舞蹈常识、舞蹈表演、舞蹈创编的教育和培养,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姿态、体态和步态。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舞蹈,体会音乐的节奏、韵律、情感与气质;在舞蹈中体验音乐,感受舞蹈动作和姿态的形体美、造型美、韵律美、意境美。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的开设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在我校,这意味着舞蹈不再是少数舞蹈特长生的专利,它以选修模块的形式让普通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舞蹈、接触舞蹈、感受舞蹈、表现舞蹈,有机会系统的接受舞蹈基本知识、基本动作的教育和训练,有机会进行舞蹈排练、舞蹈表演、舞蹈创编。但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有确实感觉到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的教学又与舞蹈特长生辅导课程不同,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一)教学对象不同:《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的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学生,而不是准备高考考入高校舞蹈专业的特长学生。在普通高中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恰恰能够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锻造功能融合起来,借助舞蹈艺术品的媒介,塑造学生的情感,锻造他们的灵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的不同:《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在教学目的上与专业舞蹈教育不同,其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而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有舞蹈特长的学生高考考入高校舞蹈专业。 (三)教学内容不同:对舞蹈专业的特长学生主要通过高中三年的教学使他们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和提高;而对普通的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高中生来说,在一学期短暂而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则主要进行舞蹈知识、舞蹈鉴赏、舞蹈表演、舞蹈创编等内容的认识和体验。 三、教师引领作用的重要性 2、以音乐为本位,体现综合性的艺术学习。 《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以音乐为本位,从音乐向舞蹈过渡再到完美的结合。教师一定要注意体现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综合性(一是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二是以音乐为切入点的综合)的艺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从姊妹艺术的角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与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其最终目的还是体现在音乐学习上,是为了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强调“综合性”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舞蹈艺术教育活动能够带动学生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兴趣与感知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教学中因注意的问题。 音乐与舞蹈是选修模块,因此教师恰当的引导之余,设法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学习、排练和演出活动的基础。教学中,应注意 (1)舞蹈鉴赏、表演、编创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如在舞蹈鉴赏的基础上学习舞蹈表演,在舞蹈表演的基础上进行舞蹈创编,同时融入舞蹈知识的学习;还应注意音乐、舞蹈的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如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练习舞蹈,有益于理解舞蹈的内涵,或在练熟动作的基础上反复感受音乐,则会对舞蹈的艺术表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验。 (2)舞蹈鉴赏,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自身感受,应引导学生自主收集与舞蹈相关的背景资料。在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研讨,增强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选择、判断和分析能力。 明朱载堉说:“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不能言。”近代则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之说,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亦受到音乐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说,舞蹈亦用来解释音乐。在音乐中舞蹈,在舞蹈中体验音乐,正是开设这个模块的最终目标。 舞蹈艺术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运作过程,任何环节的缺失、要素的不力,都会影响或制约其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新课程背景下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模块教学也对教师本身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对以前未从事过舞蹈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应在实践和教学中不断提升专业理念、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应该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加强自我完善,提高综合素质,以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参考文献][1] 《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年第12作者:于敬伟. [2] 《课程标准》解读——人民音乐出版社. [3] 浅谈高中开设《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意义——成都国培二班 .钟进 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
㈧ 舞蹈怎么和音乐融合在一起
首先,你得找一位老师,否则就很难上手,除非你有高级的模仿能力。买一些学习街舞影视教材吧,这让你学来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