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一音乐必修1的目录,稍微详细一些
应该是叫音乐鉴赏的吧。。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版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权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
第十五节:贝多芬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三十课:祖国赞歌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
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不过好多都不会学的但是会考的。。。。
『贰』 高中音乐欣赏课有一节教丝竹相和,相字应该怎么读
应该是叫音乐鉴赏来的吧。。
第一节:自音乐与人生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八节:京剧大师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
第十五节:贝多芬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三十课:祖国赞歌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
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不过好多都不会学的但是会考的。。。。
『叁』 我的成长之路3000小论文
一、层层赛教提升专业能力
2011年起,陕西省教育厅为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在中小学实施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省级教学能手大赛,就像教育教学水
平的试金石,大赛对教学设计、上课、说课、答辩的要求非常严格,促使参赛教师在独立解读教材、创新教学设计、提升专业素养方面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我通
过校、区(县)、市、省级的选拔评比,开始了参加层层赛教的磨砺,每一次的赛教过程都是一次专业成长的历练,由此也开始了我的成长之路。经过三年的不断磨
砺,我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音乐教师,成长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省级教学能手、省级工作站站长、省级名师大篷车执教教师,从此进入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一课,就是在这样不断的磨砺中逐步成型的。这节课涉及了两首民间丝竹乐作品,分别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升
平》。为了能准确地分析、把握作品,我除了每天反复地聆听,还大量收集各种有关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资料,购买相关书籍进行学习,使自己更加深入、系统地了
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有了关于民间音乐文化知识的储备,并不意味着就能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步
步深入的教学环节为依托。
二、高水平的研修提升了专业素养
2014年,我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高级研修”培训班。这种高水平的各学科通识研修,使我打开了创新音乐教学的新思路。如果说不断地参加赛教提升了我的教
学高度,那么,聆听其他学科的专家讲座,则拓展了教学广度。观摩中的一节物理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教学过程的一步步推理,学生想得明白、题做得明
白,教师批改更为明白,这种“逻辑推演”的训练,使得物理教学成效显著;另一位化学老师的电学课演示也使我记忆深刻,通过反复实验,终于让学生明白了现象
背后的原理。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工越深、用时越多,且学生再认的成绩就越好。”通过上海这些名师的示范,使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音乐教学不仅
仅是感性的感知过程,更需要理性而缜密的逻辑推理。
《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一课当中,“江南丝竹”的定义是教学的重点。如果把“江南丝竹”定为一道“论述题”,就需要对题目进行过程解析。探究何为
“丝”与“竹”(乐器分类、音色听辨),是何地域文化,如何凸显音乐风格。通过对题目的解析,我设计以下环节,对作品进行“逻辑推演”,引导学生归纳江南
丝竹的定义:一是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视频。通过观察民族乐器,初步认识民族乐器(二胡、笛、琵琶、扬琴等)的形态及演奏形式。二是对所观察到的乐器进
行分类,根据制造乐器的材质进行“丝”与“竹”分类。三是观察西湖美景的图片,想象映衬这样景色的音乐风格(清秀、细雅、柔美、愉悦)。四是配合图片聆听
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音乐片段,感受音乐风格,辨别乐器(二胡、琵琶、扬琴、笛)的音色。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铺垫之后,学生归纳总结江南丝竹的定义。通过
这样外显的思维轨迹,使得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收到“加工越深,用时越多,且再认的成绩就越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归纳出江南丝竹
的定义,也同样可以归纳出广东音乐、潮州弦诗等其他乐种的定义。
《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支声复调、即兴加花。如何轻松巧妙地攻克教学难点是衡量一节好课的关键,更是考验教师教学技能优劣的关
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如果想教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泉那里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如果学生能够通过“逻
辑推演”,使思维轨迹外显,就会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让学生明白“我繁你简,你繁我简;我出你进,你出我进”的支声复调,同样需要通过“让
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这一有效途径来解决。我让学生在理解江南丝竹的定义后,欣赏一段《中花六板》的视频,在视频当中,出现四件学生
已经认识的乐器:二胡、琵琶、笛子和扬琴。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所感兴趣的一件乐器上,从头至尾跟随乐器所演奏的旋律,捕捉乐器音色,学生通过观察会发
现丝竹乐器的旋律时隐时现、此起彼伏,这正是江南丝竹的特征所在。这样的环节设计成功地将学生带到思维的源泉里去,在纷繁复杂中简约高效。借鉴其他学科的
教学经验,使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音乐教学需要理性思维、“逻辑推演”。在外显的思维轨迹中,使学生获得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送教下乡”搭建交流平台
在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后,我被省教育厅遴选参加了
“省级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一个个送教的脚印,就是一次次教学素养的提升。在送教过程中讲授《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一课时,我将课本中本章节
的两首作品《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都作为教学的重点,分别层层递进地对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进行讲解,有各自逻辑推理的教学环节,步步深入地完成两首作
品的分析鉴赏。教师琵琶范奏环节,我完整地演奏了《老六板》《花六板》等乐曲,最大限度地表现了教师的精湛技艺,学生的掌声使我的范奏乐此不疲。指导老师
听课后建议道:“一节课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就需要大胆地取舍。将两首乐曲都作为重点,使得教学内容显得繁杂。应将一首作品作为教学重点,将另一首作品
作为对比欣赏,这样的设计,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体现。教师的范奏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教学服务。通过教师的演示,要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才是
范奏的最终目的和真正价值体现。”这节课经过陕西省音乐教研员王霞老师、西安市音乐教研员郭玮老师、莲湖区音乐教研员王熳老师的悉心指导之后,重新反思、
实践,再反思、再实践,逐渐成熟。
四、参加全国评比促进了专业成长
2014年10月,我欣喜地接到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发来的现场赛课通知单。借助于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命名的“陕西省教学能手陈煜工作站”的平台,广
泛征求同行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专家引领,在王霞老师的指导下,我虚心采纳各方建议进行修改,如考虑到参赛效果,将导入作品由原本相
对平缓的《喜洋洋》,改为热烈欢腾的《金蛇狂舞》,进一步渲染了教学语言。修改后的《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终于成型,但令我出乎意料的是,上课效果
却大不如前。王霞老师听课后指出:“
《金蛇狂舞》热烈欢腾的情绪和这节课温婉细雅的风格格格不入,学生欣赏完《金蛇狂舞》后,不能立刻投入安静祥和的音乐情绪,进行理性思考体验。破坏了整节
课江南水乡的情境。教师增加大量的语言渲染,喧宾夺主地干扰了音乐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反而起到了画蛇添足的效果。”
经过一番辗转迂回之后,《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还是以原本朴实、简洁的设计,呈现在了“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的现场,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与其说此次的参赛是一节课的展示,不如说是音乐教学理性思维观念的呈现,是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思维轨迹外显这样的“逻辑推演”教学思路的展示。《丰富的民间
器乐―丝竹相和》的获奖,激励着我今后的音乐教学朝着理性思维的方向继续迈进。
『肆』 丝竹相和是什么意思
“丝”与“竹”是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奏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如二人台牌子曲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四胡,江南丝竹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二胡,广东音乐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粤胡等。著名乐曲如江南丝竹的《三六》、《行街》;福建南曲的《八骏马》、《梅花操》;二人台牌子曲《南绣荷包》、《推碌碡》等。
丝竹(或称管弦)作为一种演出形式,早在《晋书.乐志》中就有“丝竹更相和”、“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的记述。自魏晋以来的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丝竹乐队组合形式和丝竹乐的一些记载,可见丝竹乐的历史相当久远。
『伍』 高中音乐欣赏课有一节教丝竹相和,相字应该怎么读
应该是叫音乐鉴赏的吧。。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专腔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属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八节:京剧大师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
第十五节:贝多芬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三十课:祖国赞歌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
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不过好多都不会学的但是会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