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鼓乐铿锵》音乐教学中使用信息化资源
学生从现实生活谈起,各抒己见,展示课外查找的文字,图片资料,交流课外探究式学习内的成果。容
鼓的产生是人类从大自然的雷声中得到的启示;花鼓、堂鼓、战鼓、象脚鼓、八角鼓等;
与鼓有关的成语:紧锣密鼓、鼓角齐鸣、一鼓作气、鼓足干劲、鼓乐喧天、鼓角相闻等;
可以模仿鼓的乐器有:琵琶、古筝等。
㈡ 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音乐课
当今社会是科学发展的社会,网络技术日趋发达,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是审美艺术,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课堂质量,为实现素质教育而服务。
一、音乐欣赏中的多媒体教学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如在教学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一课时,我运用计算机辅助,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小提琴独奏演员演奏的动作表情让学生看得明明白白,把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让学生听得清清楚楚。
二、歌唱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通过优美的歌声直接抒发对音乐作品的心理感受。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会唱歌曲,而且要教会他们怎样演唱好歌曲,唱出对歌曲的领悟。这就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是通过范唱、听录音模仿来学唱歌曲,歌曲的意境处理也只是从教师的口述中理解。如在学习京剧歌曲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网上搜集许多与京剧有关的资料介绍给学生。如京剧的历史、京剧中的角色、京剧的著名曲目、京剧演唱家等等。通过影视、图片的播放,学生渐渐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掌握了演唱的方法,加深了意境理解。歌唱时,能准确表现出音乐形象。
三、乐理知识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
乐理基础知识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我通过播放不同节拍的歌曲的同时,屏幕上同步演示乐谱。这样,学生就能十分容易感受并理解所教的乐理知识。在音乐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视听结合,图、文、影视并茂,使教师的讲解变得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通过情境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学生学得更快且印象更深。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时间增大教时的密度,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如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漂亮的画面和清楚的声音设置,二年级音高感知能力的培养方面有这样一个片段课例: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四个游戏板块:
板块一: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剧场,学生在剧场中做“听音找位”游戏:教师弹琴学生听辨和演唱单音,拿着自己的票(票上有唱名)找到戏院里相应的座位。
板块二:课件显示一个“花仙子跳舞”的意境,学生们随着教师弹奏乐曲的音区变化,改变手的舞蹈位置进行律动,表现音区的变化。(下转65页)
(上接63页)
板块三:剪辑动画片《三只小猪》中的部分情节,做“小猪盖房子”的游戏:通过听辨音组判定出场的小猪是哪一个,猪大哥――“135”盖草房,猪二哥――“531”盖木房,猪弟弟――“222”盖砖房,然后做盖房子的游戏,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地为三只小猪传送不同的建房材料。
板块四:用flash制作一个“老鹰捉老鼠”的音画作品,之后引导学生做游戏:根据老师讲述的故事情节和弹奏乐曲的旋律行进方向,贴出旋律线,即旋律上行、下行、平行的变化。学生们在有趣的音乐游戏板块中进行了音高的听辨和判定活动,快乐而充分地亲身感受到了不同方式的音高变化:单音、音区、音组、旋律线中的音高变化,所展示出的音乐的无穷魅力,激起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强烈愿望。
在这个片段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将看不到、摸不着的音高变化、形象化、情境化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引导学生参与到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在快乐的感受和体验中提高了音乐的感知能力。
四、拓展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
拓展教学是对音乐活动的延伸,是审美特点的综合体现。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拓展了音乐教学的空间和容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和音乐视野,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正如一支清新的活力剂,使音乐课堂焕发得更加蓬勃朝气,让教育在音乐殿堂里得到更完善的体验,使学生能够在美妙的音乐殿堂里放声歌唱,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㈢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摘 要: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报告中已明确指出:要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突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中。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课堂教学 应用
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建构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下面结合四年级下册《小鸟请到这里来》 一课的教学案例谈一谈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给音乐学科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应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只用乐谱、乐器、教材、黑板、挂图等教学媒体授课比较单调枯燥,教弹琴教唱,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如今多媒体计算机、MIDI等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出现,
㈣ 如何让信息技术融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日益繁荣,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其范围很广,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多指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有关的技术,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快速搜索并获取所需信息,而且能够对信息进行现场处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就高中音乐教学而言,以往黑板、录音机必不可少,但现在可直接使用投影仪和计算机,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1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以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播放或欣赏音乐主要依靠录音机和磁带,学习理论知识则靠教材。课堂上教师抄写重点知识,或在黑板上抄写乐谱和歌词,需要耗费一段时间,工作量大,教学效率低[1]。在重复一首歌或重复某一片段时,往往需要停下进行倒带,或翻转版面;有时想找某一个精确的节点,可能需要反复好多次才能找到,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许早就没了兴趣。
在多媒体环境下,利用投影仪将教材内容投放到大屏幕上,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利用播放器播放音乐,可精确到每一秒,重复单曲、重复某一片断,或找其中的节点时只需轻点鼠标便能完成[2];而且所有资料可从网络上搜索,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升;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学习音乐技巧,还能将音乐中的人声抹去,只播放伴奏,这样更能让学生剖析音乐。
2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在学习《多彩的民歌》时,中原、南国、西北、蒙古、新疆等各地的民歌都有其特点,若采用传统教学法,只听声音,学生很难正确分辨。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每一种风格制作3—5分钟的视频,配合该区域的图片,如此一来学生视觉上更容易理解,听觉上障碍也随之减少。如内蒙的辽阔草原、特殊服装、蒙古包等标志性实物,而南国则多是山水小镇、白墙黑瓦,其间差别十分明显,对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颇为有利。
在学习乐器时同样如此,如《丰富的民间乐器》一课,只靠听声音根本就不能了解乐器形状和演奏技巧,尤其是介绍一些西洋乐器时。学校也不可能所有乐器都准备齐全,利用信息技术则可解决这些问题,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后做成PPT格式,让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了解一个乐器的形状、历史和发声技巧。由于信息来源较多,可让学生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如认识更多的音乐大师、知名乐队,通过观赏音乐演出,还能对指挥、舞台设计等内容有所了解[3]。
3 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水平
高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对流行音乐更为偏好,对古典音乐和世界音乐缺乏了解,即便是对音乐大师的作品也没兴趣。在《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节中,了解贝多芬第三乐章,很多学生都表示听不懂[4]。课前教师可选择当下流行歌手后弦的《信条》MV进行播放,吸引学生兴趣,观赏完毕后在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其实是与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有关系,并让学生欣赏第三乐章,对比两组的异同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此外,SHE的《我不想长大》其实和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有关,学生大都会唱这首歌,可经过对比了解原来的旋律,以及其改编的部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梅兰芳先生更是京剧代表性大师,不过现代年轻人对京剧了解甚少,可播放故事片了解梅兰芳一生,感受他在艺术中住的情感。而从影视片段中,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京剧行业及其发展现状。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音乐技术水平明显改善。
4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鉴赏审美能力
高中音乐除了理论知识、学唱等教学,音乐欣赏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如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一课,训练的是蒙古一种独特的唱法,叫呼麦,这种唱法一个人可同时唱两个声部,但学习难度很大,很多教师只是了解,并不能真正示范演唱。此时可从网络上搜索原唱视频或呼麦唱法的视频,使学生更加真实地去感受这一唱法的魅力。古琴是我国一种古老乐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如今真正会者屈指可数,《广陵散》、《高山流水》等已不仅仅是音乐,里面融入了很多古典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学。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中内涵,可将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做一个简单介绍,用动画或视频的方式展现历史故事,或模拟当时社会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品味出其中深意。乐器很多,但同一首曲子可能用其他乐器演奏就不会起到阳春白雪的效果,如将《高山流水》的古琴换做其他乐器,用音乐软件进行编辑合成,播放出来显然效果很差,可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 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实践创作能力
许嵩是一个高中生都很熟悉的名字,其音乐发展历程主要是靠网络传播,自己用音乐软件编曲、作曲、混声,然后录制好后在网上发布。学生也可利用CE软件、GoldWave、fina2006或其他音乐编辑器制作音乐,并发布到网上分享交流。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6 信息技术优化高中音乐教学取得的效果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能极大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信息技术能为高中音乐课堂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一方面更新了高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还促进了高中音乐教学理念的更新,使得高中音乐教学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高中音乐实际教学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手段,同时信息技术也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学越来越注重传统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通过黑板与计算机屏幕结合、人机结合能更深次的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学习音乐知识[5]。
最后,新课程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得高中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以往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是仅仅围绕教材进行的,很少进行课外拓展,也没有对教材之外的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知识面会很狭小。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能很方便的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知识,这样一方面能满足学生对高中音乐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试听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放映一些关于中外著名音乐家的视频、图片,为学生讲一些这些音乐家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触,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7 结束语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且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都得以提升,极具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㈤ 您可以提供的课程资源有
你身边有哪些可利用的优秀课程资源?
优秀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有利条件。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可以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确。我认为我们身边的优秀课程资源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按内容分:
1、 人力资源:能为音乐教学过程提供人力服务的人员,包括我们校内的音乐老师,有音乐特长的非音乐老师,从小参加歌唱训练,喜欢乐器演奏,喜欢唱歌和表现,性格活泼开朗,能歌善舞的学生。校外的能够为学校教学服务的老师。在我们学校有兼职的音乐老师,音乐声乐、器乐、编导培训的学生,退休的、有音乐特长会吹笛子的老师,这是我们农村高中音乐课改中的优秀课程人力资源。
2、物力资源:能为音乐教学过程提供服务的物质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校图书馆、音乐教室、音乐器材、教学挂图、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在我校能够提供专门的教室,投影仪、微机室算得上是农村高中的优秀的课程资源。
3、制度资源:能为音乐教学过程提供制度保障规章制度和文件等。包括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标准和与高中音乐相关的文件。
4、时空资源:身处东坡故里,有大文豪苏东坡、仁寿的抬工号子,丹棱的唢呐可为是优秀的课程资源。
4、信息资源:音乐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现代是信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教师及时地为学生提供与音乐教学相关的资讯就是优秀的课程资源。
二、按空间分布: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音乐教科书以外,还有音乐教师、校内有音乐爱好、特长老师和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优秀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也包括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按功能分: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四、按存在形式分:
有形资源也叫显性资源或可视资源是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能被音乐教学利用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校内外为音乐教学服务的设备设施、师生等由人财物。无形资源是指为音乐教学服务的那些非物质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资源,包括乡土资源等。
㈥ 音乐课上可以使用哪些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完善,音乐课回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答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音乐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可以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手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音乐课堂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完全为音乐教学服务。
㈦ 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去
教学一节好的课其实就是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如导入、目标、导读、总结与作业等方面的版优化.
1、导入的权优化:导入课的方法很多,例如题目导入法
2、教学目标的优化:依据课文特点,依据文体特点学习品析语言的方法,教会方法,然后让他用你教会的方法去学习.作为一个教师,心中特别应该有一个方法目标,同样一个问题,不同年级是不一样的.应该考虑七年级教会,八年级提升,九年级拔高.
3、导学过程的优化:导学思路艺术化,教材处理,导学方法科学化.不同的课文用不同的思路设计.
㈧ 如何科学的在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教学
如何科学的在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呈现出空前的热情,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教师都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以来,以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育效果的最优化,使得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施教改和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是加强教师备课程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那么,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怎样体现她成功的一面呢?
一、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了“黑板+粉笔”的原有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化烦为简。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还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
2、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也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
3、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大大扩充,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英语教学要求突出口语交际功能,让学生多学多练。但课堂时间有限,容易出现课堂教学容量不大的缺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的确让我们的课堂得到了最优化,但纵观目前多数学校媒体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本人以为仍有几个问题需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 多媒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要认识到推行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事情。实施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的整体改革,只有实现了教育的整体改革,教育技术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否则便会束缚教育技术的手脚,使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发挥不出潜在的作用。实施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促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所以,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考虑,只有形成高屋建瓴之势,才能全面推广。这就需要得到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与关注。我国的教育技术部门工作人员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支力量,但毕竟只占教育界的小部分,长期以来只扮演教辅的角色,其中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势单力薄是现实情况。将推行教育技术的责任完全落在教育技术部门的身上是不合情理的。
2.其次是观念认识上的偏差,信息化条件下,不少教育工作者仍在用旧的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观念的具体内容。因此,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整体变革,不知道如何发挥信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3.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机存在恐惧感,认为计算机太复杂了,学起来太麻烦,加之目前仍存在“高考”、“中考”的压力,多数人忙于应付日常教学,突击性工作等,或各类文化进修,对计算机这种“可有可无”的教学媒体置之不理,导致一些教师不努力探索,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热了一阵,参与人数逐期减少。
4.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对繁琐,要耗费大量时间,现存的课件使用又不能得心应手。(出售课件的制作部门往往考虑市场商业因素,真正适合教学的课件数量不多),以至使一部分教师心存反感,故相当一部分教师拒绝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并认为这些“新玩意儿”没给他们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改进,也造成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较少涉足多媒体教学。这样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解放教师,反而使教师感到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只能敬而远之了。而对于多媒体教学已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则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相当部分的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 为达到“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要求,才使用或临时请人帮助做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匆匆学一点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的本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了解甚少,操作环境又不熟悉,课件设计、制作均由他人代其完成,上课出现些失误,甚至造成干扰。多媒体技能的掌握滞后于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将多媒体权当作单一媒体来使用,放一段录像、一段音乐,出现一些文字内容,课堂整体效果可想而知。
5.也有的只为体现本节课“教学手段的先进与时尚”用多媒体取代教师的教学,忽略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勿庸置疑,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些功能代替。但其作用仍只是媒介,无法代替教师成为主导。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是有目的的,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需要。反之,仅将它当作一种摆设和装饰,也将毫无意义。所以这些问题未澄清,将制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清醒认识到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使教育技术信息化,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陈至立部长提到:“我们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怎样使这些真正落到实处呢?
三、多媒体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学习一些理论,课件制作应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可以肯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笔者从实践出发,认为有几种理论是课件制作者(设计者)所必须掌握的,如“信息传播论”、“系统论”、“最优化理论”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一定“情境”中,通过“协作”与“会话”实现“意义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等。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门新的教学技术,不仅要求教师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学会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工作除要求教师自学外,最好形式就是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边进行理论辅导边上机操作,这样即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果。
2.确定一个原则,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课件制作时,我们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计算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在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呢?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学设施再高档,也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件。教学需要多媒体,但用了多媒体未必就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搞好教学,但教学不是为了多媒体。
3.掌握一个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方向发展。
“教无定法”,固定化的多媒体课件不能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元化,也难以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现在课件制作开始向积件方向发展。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组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初具雏形的积件,它们虽然还不完善,但已受到普遍欢迎,这也是课件制作向积件制作发展的趋势的有力证明。
4.做好一个定位,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技术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怎样做、怎样学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如何用好多媒体关键在教师。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可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起主体作用,媒体仍起中介作用。
但愿每位教师能不断超越自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完成观念的转变,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最优化,使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