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色狂想曲》首次演奏的情形是怎样的
1924年来2月13日,怀特曼如期举行了音乐会。源由于事前宣称此次音乐会的目的是要探讨“什么是美国音乐”,而且有许多知名的重量级音乐家到场,因此来参加的听众都抱着很大的兴趣与很高的期望。然而一开始的几首乐曲平淡无奇,再加上场地闷热,许多观众竟因此离席。所幸后来及时出现一串由单簧管演奏,带有爵士风味的滑音,猛然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使得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紧接而来的清晰悦耳、充满活力的音符,更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那是格什温的钢琴独奏,曲目正是《蓝色狂想曲》。
2. 《蓝色狂想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乐曲基调
格什温抄在谈到《蓝色狂想曲》主题时,他说这是他积蓄了整整10年的乐曲基调:“这首乐曲是动荡的20世纪20年代音乐的声音,一个打破旧传统主张、享乐主义、蔑视习俗惯例和疯狂追求快乐的时代;青年女子不受传统拘束的年代……在后裤袋里装酒瓶和非法经营酒馆,而不承担法律义务的年代。”
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截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采用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歇唱性对置的方式,颇具匠心。
伯恩斯坦曾说过:”《蓝色狂想曲》是如此的段落性和不连贯,以致可随意切断、变化乐段或抛弃一部分;可在钢琴、管风琴、班卓琴或kazoo(一种玩具小笛)上演奏。但不管怎么改变,它仍然是《蓝色狂想曲》。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曲调如此伟大,用这些曲调创作的东西将永远不会陈旧。”
3. 《蓝色狂想曲》创作背景是什么以及作者个人简介和主要作品急呀
年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发表了交响曲《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获得巨大成功,使他成为世界级作曲家。 早在格什温创作生涯的初期,他就怀有成为严肃音乐家的雄心壮志。因此,当保罗·怀特曼为组织"现代音乐实验"音乐会而邀请他写一部"爵士协奏曲"时,格什温很感兴趣,他一直向往着写作掺有爵士乐因素的严肃音乐。不过怀特曼给的期限太紧,而且他早就发布了格什温将为这次音乐会作曲、并亲自担任钢琴独奏的消息。这样,格什温一点退路也没有了。 据说格什温是在去波士顿的旅途中创作本曲的,他事后曾这样描述:"那是在火车上,可以听到铿锵的节奏和隆隆的撞击声……我经常在噪音深处听见音乐。就在那里,我忽然从头至尾构筑出--甚至是跃然纸上--……"从波士顿返回仅一星期,除了少数钢琴独奏的华彩乐段外,格什温完成了全曲的钢琴谱。至于那几个华彩乐段,他准备留到首演时作即兴创作。 乐曲完成后,格什温为作品的标题大伤脑筋,直到离初演只有几天时才最后定名。因为蓝色(blue)同作品中所采用的起源于美国黑人劳动歌曲和灵歌的布鲁斯(blues)曲调正好是同一个词,故最终采用了"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之名。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个人作品:
管弦乐:《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第二狂想曲》、《古巴序曲》 音乐喜剧:《拉拉露西尔》、《我歌唱您》 歌 曲:《斯旺尼》、《我爱的男人》、《可以拥抱你》、《你今晚的风采》、《我有了节奏,迷人的节奏》、《多美妙》、《夫人,请好自为之》、《爱情走了进来》、《夏天》(选自《波吉与贝丝》)歌剧:《波吉与贝丝》
4. 《蓝色狂想曲》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在《来蓝色狂想曲》中,格什自温既借鉴了欧洲古典交响曲的传统技巧,又是美国的爵士音乐在严肃音乐中开花结果,创造了一种新颖别致的美国音乐风格。格什温在美国流行音乐与所谓“严肃音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创造出了一种“交响爵士乐”的新典范。《蓝色狂想曲》也被认为是“允许爵士乐从酒吧间门里探出头来”的第一部成功的作品。
5. 蓝色狂想曲的艺术价值是什么
我们知道,格什温最初就是一个很出色的钢琴家。1925年他亲自演奏了回《蓝色狂想曲》的钢琴版,并答且留下一个相当不错,足够清晰的录音。因而到了70年代,托马斯另辟蹊径,指挥乐队为这个钢琴版录音配上了管弦乐,配得丝纹不差,很能以“假”乱真。听起来,它比我们通常听到的历时15分钟以上的《蓝色狂想曲》演奏得快些,只有13分钟。你或许不大习惯这速度,而我也不敢肯定它更符合格什温本意,毕竟当他独奏钢琴时是并不需要给乐队发挥留出时间余地的。不过,我倒敢说,比起速度正常,而且也是极为精彩的伯恩斯坦的名演奏(SONY SMK 42264),托马斯的这张爵士味更足,乐队的配合显得更洒脱些.
6. 请教一下蓝色狂想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象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带有舞曲风格。
钢琴又以另一个变奏加入,并引向一个辉煌的、重述各主题的独奏。现在,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
乐曲的中段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有一种类似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的风格。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是钢琴与乐队之间十分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由于格什温创作《蓝色狂想曲》的时间十分紧迫,他对配器没有把握,所以这首乐曲最初的配器是由美国著名作曲家格罗菲完成的。后来格什温又为这首曲子重新配器,这也就是现在演出的版本。
7. 关于蓝调音乐的问题,蓝色狂想曲为什么取名为蓝色狂想曲,蓝色体现在哪里 狂想体现在哪里
蓝色指的是忧伤,全曲弥漫着淡淡的忧伤。狂想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即自由曲式。管弦乐的狂想曲,性格上通常明朗高调,铜管乐器常常作为主要乐器。这首音乐因为符合这些特点,所以叫做狂想曲,还是蓝色的。欢迎追问
8. 《蓝色狂想曲》介绍
《蓝色狂想曲》创作于1924年,同年2乐12日在纽约的伊奥利亚音乐厅由保罗·怀特曼的管弦乐团首演,格什温担任独奏。
《蓝色狂想曲》的前半部由两个主题所主导:第一个是由单簧管向上滑音的布鲁斯主题,第二个主题为节奏上富于活力的曲调,机敏地与开篇的辉煌主题相对应。格什温认为第一主题为他积蓄了整整十年的乐曲奠定了基调:“这首乐曲是动荡的20世纪20年代音乐的声
音,一个打破旧传统主张、享乐主义、蔑视习俗惯例和疯狂追求快乐的时代;轻年女子不受传统拘束的年代……在后裤袋里装酒瓶和非法经营酒馆,不承担法律义务的同居和多萝茜·帕克的俏皮话的年代。”
格什温在两个主题中给予钢琴很大的发挥空间,而管弦乐队时常以其华丽的声音穿插进入。最后,他引入了另一支爵士乐曲调,它作为通向我们更熟悉和更缓慢的第二部分。
钢琴和弦以宁静的半音进程以及富有神秘色彩和充满期望的步步上升,将我们带到广为人知的那一大段浪漫旋律的开始。弦乐开始缓慢而费力地演奏出个性化独特的旋律,它源自开始时有感染力的带切分的附加乐句。这个可爱的旋律相继变得敏感、辉煌、反复无常且具有金属的音色。然后乐曲转向了基于前面主题的快速再现,钢琴此时向着第二个节奏轻快的旋律挺进,管弦乐队奏出了开头那段由单簧管演奏的主题。整个乐曲在简洁而富有戏剧性辉煌的旋律中结束。
9. 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欣赏
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钢琴与乐队)
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是格什温应保罗·怀特曼之邀作于1924年,格罗菲配器,同年由作者亲自演奏钢琴,与保罗·怀特曼乐队首演于纽约,获巨大成功,成为美国音乐史上具有美国特色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格什温也因此成为把爵士乐和交响乐作曲技法相结合的第一人。作品素材以爵士乐布鲁斯(Blues蓝调)等为基础,全曲结构非常自由,具有爵士乐即兴演奏的特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管乐合奏曲等。
这首作品采用了类似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在结构上,它一气呵成,由四个比较突出的主题串连起来,构成了一首自由曲式的单乐章乐曲。
乐曲开始由爵士乐队常用的乐器~黑管(单簧管)吹出快速上行十七连音音阶。
这段音乐使用了黑管滑奏的方法及被称为“布鲁斯音”的降第三音、降第七音的音阶特点,又有三连音和切分音节奏的更替出现,因而呈现出浓厚的爵士音乐的风格和色彩。当这首作品第一次演出时,吹奏黑管的演奏员兴致一来,在吹那上行的十七连音音阶时,突然把一个个地吹出的音,改为连续上行的滑奏,使在场的听众大为惊叹。当时亲自弹奏钢琴部分的格什温非常满意。事后,他将这个奏法写进了乐谱。
乐曲中第二个常出现的主题最初由钢琴奏出,而后主要由萨克斯管演奏。
这是由爵士乐中常见一个音型演变来的。格什温将它搬过来,当作管弦乐作品的“主题”加以使用,凡是熟悉爵士音乐的人一听就能会意。这个主题多次由各种乐器(加弱音器的小号、钢琴、全乐队、铜管等)重复演奏。在加弱音器的小号吹奏时,还特意弄出“哇哇”的声音效果,这也是爵士乐所特有的。
第三个主题是以半音环绕进行的音型为特点的。
同其它主题一样,它在乐曲中也多次重复,却从未加以变化或展开。
乐曲的这三个主题及动机在通过钢琴和乐队不断地交替演奏,将音乐推向高潮。在这过程中,有时乐队为钢琴伴奏,有时钢琴为乐队作陪衬和装饰,有时两者混在一起,它们相辅相成,如同爵士音乐中钢琴和乐队的关系一样。
与前面三个主题形成对比的是第四个主题。
这个主题宽广、抒情,具有欧洲传统音调的色彩,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格。
同西欧传统协奏曲一样,这首作品也有一个华彩乐段,由钢琴独自运用前面的主题材料奏出技巧性的音乐。然后乐队一齐再次重复乐曲的主题。全曲便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整个乐曲通过丰富多彩和经常变化的节奏,给人以生机勃勃、乐观热情的感受。正是这种热情,使得这首作品经久不衰。
《蓝色狂想曲》是格什温创作专业音乐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创作上的某些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旋律:他的旋律非常动听,富有吸引力;其次,在对主题、动机、短句等材料的处理方面,格什温基本上没有进行发展或展开,而是较多地进行重复,在重复中又常使音乐带有即兴的性质;在曲式结构方面,格什温运用了爵士音乐常用的自由分段的方式,各段之间,界线分明。
《蓝色狂想曲》反映了格什温的音乐同美国民间音乐、爵士音乐的血肉联系,表现出格什温的巨大才华和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成为美国专业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还缺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