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制作小学音乐微课ppt课件
一、微课
1、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与课堂教学区别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
微课要避免黑板搬家,而是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3、微课与传统视频课区别
相较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固结、难以修改、教师教为主,显然微课有着自身的优点,诸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4、微课制作流程
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二、选题标准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三、教学设计要求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
1、适合教学对象
不同学科学段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我们微课理念的。
2、符合认知过程
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中学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诸如高中语文,可以更多的情景陶冶,而对于低年级儿童,情景陶冶也许就会分散注意力。
“停顿”对于低年级学生是不太需要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适当的“停顿”是非常必要的,此时的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显然是低效的,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
如果学习的对象是教师,则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可能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牢记。同时由于观念的固化,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缓冲过程,在陈述内容、观点时,转折应适当圆滑、缓慢。
3、微课教学效果
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四、PPT设计
1、内容设计
A:PPT是只要放核心内容,边末角的东西可以通过教师的嘴跟动作表达出来,对于照本宣科读PPT的微课跟优秀微课没有任何关联。
B:PPT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
C:PPT内容设计要有悬念性。
D:布置反思
2、版面设计
A:首页与封面设计:最好采用PPT的首页作为封面,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知识点与作者。第一张PPT作为微课的“脸面”,应当有以下清晰的“五官”,额头:如果是系列微课,可以在这说明;眼睛:简明扼要的微课标题;鼻子:作者及单位;嘴巴:学科学段、章节及教材;耳朵:边饰,缺乏了边饰则显得有些古板、单调,不建议在这里放置教师画面。
B背景:就好似人的皮肤,尽量以素雅为主,能烘托字体,不能太艳丽,如果跟人的皮肤一样浓装艳抹,则凸显了内容的苍白无力,同样,背景不能乱,试想凹凸不平的皮肤,能美到哪里去?
C中间页:最顶上可以写着知识点的小点,一目了然,中间则放置主题内容,右下角或左下角留出空白,以放置教师画面,同时不挡住文字。背景应当比首页更加简单,但是不推荐没有背景或是某种纯色的背景,太素颜也不好。
D尾页设计:可以加入感谢语、微课题目、欢迎观看其它微课等语言,此页不建议加入教师画面。
3、美学设计
A:整个PPT当中,应当是50%文字,20%图片,30%空白。
B:整个PPT文字颜色不要超过3种,最好只使用2种。
C:上下一致,左右协调,PPT的上半页与下半页内容数量差不多,不出现头重脚轻,不要出现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左半页与右半页协调。
D:翻页动画可以有数种,但是不能太多,2-5种翻页效果是合适的。
E:审美不疲劳,不要出现连续的好几张都全部是图片或者全部是文字。
五、录制与剪修
1、录制要点
A: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
B. 如何教学小学音乐欣赏课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音乐课已不再是单一的教会学生认识“哆唻咪”,会唱一二首歌曲了。现在的音乐课更加重视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和乐器的演奏能力。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乐欣赏课比起其它的课更为难上,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赏的情趣。如何使音乐欣赏课生动、活泼有趣起来呢?现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巧设问题,帮助学生感知乐曲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要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这些都给他们欣赏乐曲带来了困难。教师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常常会在欣赏乐曲时给学生介绍与乐曲有关的如作者、创作背景等知识。但如果教师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像背书一样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会觉得乏味枯燥,对教师介绍的知识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赏乐曲时,遇到粗浅的知识可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广为人知的乐曲可让学生向大家介绍,也可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动脑,拓宽思路,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在欣赏器乐合奏《瑶族舞曲》时,先让学生说一些听到的或看到的关于瑶族的知识,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介绍瑶族风土人情,并出示相关的
2.视听动结合,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在欣赏歌曲时,学生还能借助歌词基本理解,但欣赏乐曲就比较吃力了。有时乐曲已经结束,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只能用“好听”或“不好听”、“活泼”或“优美”来评价乐曲。这是因为音乐比较抽象,不像美术那样直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直观的事物如录像、投影片、学生作画、实物等,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激发兴趣。如在欣赏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时,我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家里在售公粮时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欣赏第一遍音乐,听完再让学生谈乐曲中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面?学生们讲得绘声绘色,有的说粮食丰收了,农民心里很高兴,在把多余的粮食出售给国家。也有的同学说是把自己家的粮食运到灾区,去救灾。甚至连运粮路上怎样走,回来又是怎么做也讲得有声有色,生动逼真;我再让他们讲出各自的理由。于是,我进行第二遍边欣赏边出示有关图片:乐曲有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一张。学生通过图片,在音乐声音中仿佛进入了当时情绪,感受那种热烈欢腾的情景。在第三遍欣赏时,我让学生带着课后思考题,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把乐曲编成一个配乐故事。最后还请学生用竖笛吹奏了这首乐曲的重点乐段,从中体验到了乐曲中所描绘的三个不同的场景。由此可见,通过利用与教学相关的事物,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
3.对比欣赏,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在对比欣赏中,找些可比性强,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可以从旋律、节奏、体裁、力度和音色上进行对比欣赏,同时要明确对比的目的和意义,更应突出重点、难点,以便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欣赏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概括地说,用对比欣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审美素质;2、降低听辩难度,易解决重难点;3、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记忆。如:在欣赏《小白菜》与《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两首歌时,前一首描写的是生长在黑暗的旧社会,穷人过着十分贫困的日子,它的情绪是充满叹息和悲伤。而第二首描写的是生长在新社会的儿童感到非常幸福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基本情绪是亲切、优美、抒情。我先让他们听第一首歌曲,听完后,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脸谱),画出歌曲中小白菜的形象,然后让他们听第二首,听完再画一幅生长在新社会的儿童的脸谱。最后两首联起来听,并把自己画的脸谱,拿出来对比看一下。这样学生就学得很轻松,看起来直观,掌握较快。
4.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欣赏情趣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一种借助声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素养的同时,还需加强文学修养。在各种音乐作品的导入、分析、讲解中,欢快活泼的歌(乐)曲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言来导入;忧伤哀婉的歌(乐)曲可用深沉凝重语气来导入,如果教师在语言能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甚至用喜、怒、哀、乐的表情来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这样才能具有感召力。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要以高昂饱满的情绪,深沉而有力的语气,把作者的创作过程及作品的时代背景、音乐特征给学生分析讲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揭露了敌人的残暴,控诉了人民遭受的沉重灾难,勾画出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情景…… ”这时学生就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意境 。然后让学生观看录像,就更能使学生在那排山倒海的雄壮气氛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不屈不挠、团结对外的民族精神,这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上等几种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体验、理解音乐,提高音乐鉴赏力、表现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C. 小学音乐课教案
你是这个版本的么:
第八课 童 心 教 学 目 标:
1.童心与童趣是连在一起的,他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我们要珍惜这有限而宝贵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样充满生机。让我们尽情地歌唱这充满朝气、欢乐的时刻。
2.用现代舞为歌曲即兴伴舞,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渲染这充满诗意的童心世界。
教 学 重 点: 1. 音乐的感悟,情绪的调动。 2. 即兴表演能力的培养。 教 学 难 点: 1. 音乐中附点节奏的加强与巩固。 2. 现代舞及打击乐器伴奏的创编活动。 教 学 内 容:
D. 如何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音乐课已不再是单一的教会学生认识“哆唻咪”,会唱一二首歌曲了。现在的音乐课更加重视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和乐器的演奏能力。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乐欣赏课比起其它的课更为难上,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赏的情趣。如何使音乐欣赏课生动、活泼有趣起来呢?现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巧设问题,帮助学生感知乐曲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要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这些都给他们欣赏乐曲带来了困难。教师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常常会在欣赏乐曲时给学生介绍与乐曲有关的如作者、创作背景等知识。但如果教师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像背书一样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会觉得乏味枯燥,对教师介绍的知识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赏乐曲时,遇到粗浅的知识可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广为人知的乐曲可让学生向大家介绍,也可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动脑,拓宽思路,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在欣赏器乐合奏《瑶族舞曲》时,先让学生说一些听到的或看到的关于瑶族的知识,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介绍瑶族风土人情,并出示相关的
2.视听动结合,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在欣赏歌曲时,学生还能借助歌词基本理解,但欣赏乐曲就比较吃力了。有时乐曲已经结束,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只能用“好听”或“不好听”、“活泼”或“优美”来评价乐曲。这是因为音乐比较抽象,不像美术那样直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直观的事物如录像、投影片、学生作画、实物等,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激发兴趣。如在欣赏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时,我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家里在售公粮时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欣赏第一遍音乐,听完再让学生谈乐曲中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面?学生们讲得绘声绘色,有的说粮食丰收了,农民心里很高兴,在把多余的粮食出售给国家。也有的同学说是把自己家的粮食运到灾区,去救灾。甚至连运粮路上怎样走,回来又是怎么做也讲得有声有色,生动逼真;我再让他们讲出各自的理由。于是,我进行第二遍边欣赏边出示有关图片:乐曲有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一张。学生通过图片,在音乐声音中仿佛进入了当时情绪,感受那种热烈欢腾的情景。在第三遍欣赏时,我让学生带着课后思考题,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把乐曲编成一个配乐故事。最后还请学生用竖笛吹奏了这首乐曲的重点乐段,从中体验到了乐曲中所描绘的三个不同的场景。由此可见,通过利用与教学相关的事物,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
3.对比欣赏,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在对比欣赏中,找些可比性强,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可以从旋律、节奏、体裁、力度和音色上进行对比欣赏,同时要明确对比的目的和意义,更应突出重点、难点,以便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欣赏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概括地说,用对比欣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审美素质;2、降低听辩难度,易解决重难点;3、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记忆。如:在欣赏《小白菜》与《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两首歌时,前一首描写的是生长在黑暗的旧社会,穷人过着十分贫困的日子,它的情绪是充满叹息和悲伤。而第二首描写的是生长在新社会的儿童感到非常幸福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基本情绪是亲切、优美、抒情。我先让他们听第一首歌曲,听完后,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脸谱),画出歌曲中小白菜的形象,然后让他们听第二首,听完再画一幅生长在新社会的儿童的脸谱。最后两首联起来听,并把自己画的脸谱,拿出来对比看一下。这样学生就学得很轻松,看起来直观,掌握较快。
4.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欣赏情趣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一种借助声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素养的同时,还需加强文学修养。在各种音乐作品的导入、分析、讲解中,欢快活泼的歌(乐)曲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言来导入;忧伤哀婉的歌(乐)曲可用深沉凝重语气来导入,如果教师在语言能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甚至用喜、怒、哀、乐的表情来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这样才能具有感召力。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要以高昂饱满的情绪,深沉而有力的语气,把作者的创作过程及作品的时代背景、音乐特征给学生分析讲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揭露了敌人的残暴,控诉了人民遭受的沉重灾难,勾画出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情景…… ”这时学生就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意境 。然后让学生观看录像,就更能使学生在那排山倒海的雄壮气氛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不屈不挠、团结对外的民族精神,这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上等几种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体验、理解音乐,提高音乐鉴赏力、表现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E. 小学音乐微型课教案或者怎么上课,求教求教
这个我其实也不知道,微型课是考核一个教师的讲授水平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你可以查阅下资料,我不是教书的得况且才疏学浅,只是一个酷爱音乐的青少年而已:如果我去的话,我会扛着一把吉他,说道,,今天小鸟老师我交你们唱一首快乐的日子啊啊,,老师先深情的弹唱一遍,接下来就开始了哦哦,开始唱简朴doremifasolaxido doxilasofamiredo ,还有跟同学讲一下关于音乐的一些发展一些艺术性的魅力,给童鞋们浇灌艺术的花朵!!呵呵,,只要能让学生学到成才,都可以!!我们伟大的国家对音乐的教育实在是台欠缺了~~对此我身表遗憾,音乐的魅力是无穷无尽,是博大的,爱音乐,爱生活,,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F. 求一份音乐欣赏课的说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说课稿
--------------------------------------------------------------------------------
发表日期:年5月10日 【编辑录入:风舞十天】
复旦中学 吴晶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是渝中区复旦中学的音乐老师吴晶。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欣赏综合课《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
本课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共三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体裁歌曲的欣赏,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个人风格;《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蒙古族民歌《赞歌》和哈萨克民歌《玛依拉》。《赞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是一首长、短调相结合的歌曲,曲调豪放,优美深情,刚柔并进的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感染力;哈萨克民歌《玛依拉》热情奔放,富于草原风味。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赏两首各具特色的民歌,使学生了解蒙古族和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认识到在同一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和音乐风貌,从而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使学生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两个不同民族的民歌。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知识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又各不相同。所以我采用了视听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优点来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从而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的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前课乐理知识,听赏歌曲,创作活动这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那你们对这个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先让学生讲讲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看法。引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点题),问题和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引起他们倾听的愿望。接着我将采用多媒体影像播放一组少数民族风情的介绍片段,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情。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首先我让学生欣赏《赞歌》和《玛依拉》两首歌曲的旋律片段,提问:这两首歌曲各属哪个民族?两首不同的风格民歌片段,引发学生了解各民族音乐全貌的兴趣。然后我用课件展示出中国的版图,把学生“带入”蒙古,去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吃、穿、住、行等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化。接着我将让学生欣赏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赞歌》,欣赏完后由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这样能让学生在听赏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最后与他们一起总结出蒙古族歌曲的音乐特点——旋律自然流畅,宽广。
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弛一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让学生感受蒙古风格的舞蹈,教他们随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压手腕、骑马、跺肩的动作,来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活跃起来。接着欣赏一段新疆的舞蹈片段,欣赏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新疆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别讲讲自己眼中的新疆,同时我会让他们欣赏哈萨克民歌《玛依拉》,在听时,我会提示他们注意听哪一句给你感觉最特别?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抓住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我会让他们再复听一次跟旋律哼唱,最后我运用表格对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新疆民歌的音乐特点——热情、奔放、自豪。然后把蒙古族民歌与新疆民歌的旋律和节奏等特点作比较,这样能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的区分出不同民族音乐来源与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音乐文化。
最后是第三个环节创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将播放两首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说说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其音乐特点有哪些?有了前面两个民族音乐的分析过程,学生能更加熟练的抓住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然后我再让他们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进行表演创作,如:舞蹈、绘画、服装展示等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真正的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学生在一起创作,发挥集体精神,并进行互评。学生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了解到音乐离不开人民和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有着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都具本民族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民族的重要标志。
这堂课,我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穿插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课堂也变得格外生动、有活力。这一课在教学上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在课堂里巧妙的将欣赏民族音乐——探索民族音乐——表现民族音乐融合在学生的活动中,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发现不同民族的特点,整个过程连贯而自然。另一个特点是教学控制,通过熟悉的音乐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加上有效的控制,使课堂真正做到活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