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趣八法是哪个课题研究时形成的成果
兴趣是联系教学双边活动的纽带,师生互相信任,感情融洽,便创造了一个积专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学属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兴奋和激动,活跃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窍门。为此,职教语文教材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学 习语文的兴趣。这里,本人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贰』 音乐课程标准十年实验的主要成果是什么
1、如果说以往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更多关注的是音乐学科体系中的知识、技能,而在课程实验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成为课程教学活动的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见解,细心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
2、在一切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倡导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分享。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评价甄别信息的能力。
3、将以往相对单一的“知识技能”课程目标,转化为“三维融合”的课程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与“知识技能”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健全和完善评价机制,不仅重视单一评价的甄别作用,同时发挥多重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功能。转变评价的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以及“音乐成长记录册”、“班级音乐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利于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
『叁』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转载)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此话虽不妥,但也折射出教学评价的的一个现象:“考试”自古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手段。问题是新课题理念下,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初浅认识,与各位同仁交流。 成功的教育教学包括三大要素:课程、教学、评价。而评价则是影响学生潜能开发、智能开发的关键所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新课程理念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标准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而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使学生掌握客观规律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我认为小学音乐课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乐此不疲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们同学平时唱歌还不错,可到全班考试时,声音发抖,或者没了声音等等,以致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久而久之,也少了学习信心,难道我们老师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同情”给他打个高分吗?不,这显然不行,要弥补考试的这个缺陷,除了平时我们要多提问这位同学,多给他些锻炼机会,锻炼他的心理因素之外,恐怕我们还应改变一下考试的氛围,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就更重要:比如唱歌考试,我们可以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进行,事先也不要告诉学生考试,这样有的孩子虽在平时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但游戏玩乐了,或许就能缓解他的紧张情绪,使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这效果不正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吗?这时老师还可以悄悄地加以记载,事后公布分析表扬,这位同学收到这份意外的成绩后,一定会对自己刮目相看,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或许对他的将来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再如低年级乐理考试就不一定象高年级一年发张试卷笔试,可以把考试布置成游园场地,让学生通过音乐迷宫、抢答、猜谜、画画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轻松、愉快地复心考查学过的一些基础实用的音乐知识。 二、拓宽考查评价渠道,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追踪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能力的增强,我们还可放手让学生组织音乐会,融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于之中,把独唱与重唱、合唱(不超过8个人,每声部有2个人来担任)结合考查,把独奏与重奏,合奏的效果结合起来评价,既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更是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对每个节目的主要组织者,将在该项成绩中酌情加分。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我还结合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进行评分,这活动不仅有学校组织的,还包括社会上组织的一些健康有益的比赛、演出,我都根据情况把它记入音乐成绩。 三、采取多种形式,改变评价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一是自我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使自己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给自己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同时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在音乐课堂上开展的自身评价,对于评价和事实是否有距离,不必苛责,只要学生能讲清自己为什么这么评价的理由就可以了。例如:在学唱《两只小象》这首歌后,我请学生评价自己时,其中有一名学生对对自己的一应俱全是:“老师,我觉得自己唱得很好,我对自己很满意。”这位学生虽然没有说自己怎么唱得好,可我已经能够想像到,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的学习态度一定的积极的,因为他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信心。在教学中,每当学生表演结束,给他们自评的机会,会使其表达自己的创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自主参与 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是纵向、横向交错,动静结合的评价活动。传统教学中受传统学生评价观念的影响,评价过程往往是统一考试与抽测,教师是评价者,是绝对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及受制于他人的评价的现状。新课程评价贤创造了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的空间和环境。 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教师用描述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为主以外,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与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评、互评及他评三种方式相结合实现学生学习评价的多个纬度的结合。学生自评应以描述性评价为主。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比较,承认音乐学习的个体差异、关注自我发展。如“班级音乐会”是学生间相互展示、相互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多样的音乐表现活动表现音乐特长,学生吹、拉、弹、唱形式不限,一改往日紧张、严肃的考试局面,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试。学习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每一次评价前,学生自己选择唱(奏)得最好的音乐作品进行表演,进行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每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好的评委,因此他们总能全神贯注地欣赏别人演唱(奏),客观地自我评价并给每一位同学做出公正的评价。另外,每一次学生的音乐活动展示与音乐要素阐述,都是学生进行分析与评价的机会。为了评价的深入、准确,自然促使学生对相应的技能与音乐要素更准确的掌握与理解。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这样的评价能营养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小组内评价 音乐课堂教学中,在小组内互评时,能使学生懂得互相商量,探讨着去评价,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内互评,还可以通过组内同学的鼓励,把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太积极的同学有效地组织起来。课堂上,我在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互评时,总不失时机的去指导学生在互评时,除了要向那些课堂表现不错的同学表示祝贺,更重要的是用一句鼓励的话,去调动那些课堂表现不自信的同学。学生听了小组内的评价后,自然而然的在心里就形成了一种积极要求进步的想法,使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四、是师生互评,营造和谐氛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对学生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评价的针对性要强、体现个体、语言力求简明扼要、具体,要避免一般化,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互评使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同时又增强了判断力,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小学音乐课程的评价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注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体现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肆』 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激发学习兴趣
一、利用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性学习是小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合作意识群体意识。现阶段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各科教师所采纳,实践表明,与各自学习的班级教学方式相比较,学生通过合作性学习之后,在反应速度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音乐教师可以改变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型。 在小学音乐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成效。
首先,在合作性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组时应该注意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保障每个人都在小组内扮演一定的角色,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己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自由讨论,整合小组的意见,在班级中发言。 通过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则可以让每个小学生都有话可说,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其次,小学教师在采取合作教学时,应该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音乐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艺术,过分压抑的教学环境并不是音乐教学的本质,合作性教学方式是增强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方式。
二、构建趣味性教学情景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情境,构建一种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经过情境发生的过程,同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形成一种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教学情境,把娱乐性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音乐作为一种生活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小学逐渐注重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设立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借助于图片、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造趣味性的教学情景,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小猫钓鱼》这首音乐时,可以先用向学生播放有关于《小猫钓鱼》的各种视频动画,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在课堂上营造出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此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进行讨论,或者分角色表演,将抽象的音乐理论课讲授转变为形象生动的课堂,以更加形象地讲授帮助小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教授《小雨沙沙沙》这类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而又较为活泼的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设想自然环境,然后将自己比作歌曲中的任何一种景物形象,诸如小雨点、花、草、鱼等,在音乐的演奏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真切的体会歌曲中的各种形象。
三、综合多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性和目的性不强,教师要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掌握必需的音乐知识,就必须注意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音乐中感受生活,体味快乐。为此,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注意改变单纯讲授音乐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唱歌技能的教学模式,而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自身的实践和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中,掌握相关音乐知识,提高其音乐素养。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给创造可以体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成果的成功体验可以变成小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动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完一首歌曲之后,让学生们组织合唱表演,然后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并对他们的表演结果给予肯定,让他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努力学习音乐的成就感。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不要过分的用课堂纪律去约束小学生的行为,因为大多数小学生都有着自由、活泼的天性,强制性纪律的规范会压抑学生的天赋,而且会逐渐降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经常播放一些他们自己喜欢的歌曲,让他们享受音乐课的学习过程。此外,还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设置一些游戏环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知识,并逐渐领悟到音乐的艺术价值。最后,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思想本身就是天马行空,受各种规则的约束较小,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作,以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总之,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也是一种美的享受,音乐教师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美的传播者,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注重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伍』 小学音乐课上如何评价学生
澄迈县加乐中心学校 王和 成功的教育教学包括三大要素:课程、教学、评价。而评价则是影响学生潜能开发、智能开发的关键所在。正确评价学生,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再单是一个等级,一个分数,而是要在体现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新课程理念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标准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只有使学生掌握客观规律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成功。那么,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实施评价,才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呢?我认为: 一、尊重、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发展。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探究创新精神。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也是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他独有的一面,绝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更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要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能理解学生,就是要能体验和理解学生的情感或看法。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应用期待的目光,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达到超越他现有水平的效果。其次,要善于真诚、亲切、积极有效地与学生交往。 二、评价学生 1、轻松、愉快地评价 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同学平时唱歌还不错,可到全班考试时,声音发抖,或者没了声音等等,以致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久而久之,也少了学习信心,难道我们老师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同情给他打个高分吗?不,这显然不行,要弥补考试的这个缺陷,除了平时我们要多提问这位同学,多给他些锻炼机会,锻炼他的心理因素之外,恐怕我们还应改变一下考试的氛围,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就更重要:比如唱歌考试,我们可以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进行,事先也不要告诉学生考试,这样有的孩子虽在平时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但游戏玩乐了,或许就能缓解他的紧张情绪,使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这效果不正是我们老师所追求的吗?这时老师还可以悄悄地加以记载,事后公布分析表扬,这位同学收到这份意外的成绩后,一定会对自己刮目相看,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或许对他的将来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再如低年级考试可以把考试布置成游园场地,让学生通过音乐迷宫、抢答、猜谜、画画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轻松、愉快地即考了试又学到了一些基础实用的音乐知识。 2、综合、全面地评价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能力的增强,我们还可放手让学生组织音乐会,融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于之中,把独唱与重唱、合唱结合考查,把独奏与重奏,合奏的效果结合起来评价,既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更是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对每个节目的主要组织者,将在该项成绩中酌情加分。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我还结合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进行评分,这活动不仅有学校组织的,还包括社会上组织的一些健康有益的比赛、演出,我都根据情况把它记入音乐成绩。 3、自我、他们的评价 (1)自我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使自己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给自己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应该开展自身评价,只要学生能讲清自己为什么这么评价的理由就可以了。例如:在学唱《两只小象》这首歌后,我请学生评价自己时,其中有一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老师,我觉得自己唱得很好,我对自己很满意。这位学生虽然没有说自己怎么唱得好,可我已经能够想像到,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的态度一定是积极的,因为他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信心。 (2)小组内评价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小组内的互评也很重要,它能使学生懂得互相商量,探讨着去评价,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内互评,还可以通过组内同学的鼓励,把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不太积极的同学有效地组织起来。课堂上,我在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互评时,总不失时机的去指导学生在互评时,除了要向那些课堂表现不错的同学表示祝贺,更重要的是用一句鼓励的话,去调动那些课堂表现不自信的同学。学生听了小组内的评价后,自然而然的在心里就形成了一种积极要求进步的想法,使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三、批评学生 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道理,改正错误,因此批评学生时,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评语言,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忠言不再逆耳。 1.让学生震撼 现代教育处处提倡以人为本。在批评学生时,我们也要遵循这一理念,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看到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如对性格内向、敏感、疑虑心较重的学生,我们可用提醒、启发或提问之类的语言与学生交谈,也可用微笑、眼神等体态语言暗示性地批评学生。对于性格外向、反应较快、脾气暴躁的学生,则可采用商讨式的语调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循序渐进,心平气和地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步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断取得进步。 2.让学生温暖 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这样你就会用心去说服、教育学生。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才会接近你,理解你,乐于接受你的批评。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处处流露出对学生温暖的关怀和无私的爱,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跟你说真话,接受你的批评指正。 3.让学生诚服 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注意分寸和尺度,说话要留有余地,必要时可先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式。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更不例外。在批评前先表扬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无论是理解、尊重、激励、批评,都不应该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
『陆』 如何营造开放性的小学音乐课堂
一、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音乐是一门特殊学科,它不单单是理论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艺术。音乐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部门调查显示:教师谈话或授课时音调适中、语气亲切,能根据内容情感调控说话的节奏,学生在这样的言语状态下能保持学习兴趣;反之就有60%的学生产生反感。因此,音乐要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将音乐艺术与教育艺术相结合。
二、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因此,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结合起来。教师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对音乐语言处于感知的初级阶段,对较为抽象的音乐表现形式难以理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营造与教学内容相融、相近或一致的情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唱《国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手捧奖杯,仰望着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视频,使学生如临其境,被这动人心魄、扣人心弦的乐曲所渲染,使他们亲身体验国歌韵律的神圣和庄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大量的图片、挂图以及密密麻麻的板书,既繁琐杂乱又浪费时间,而且给学生以孤立、缺乏联系的印象,而运用多媒体就能克服这些弊端,并且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内能轻松学到更多知识。
3.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多媒体构建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并作用于学习过程。在智能化信息刺激下,课堂有了全新的感觉,多媒体按人脑对信息的处理程序,由点及面地把信息串联起来,突出重点,分析难点,为学生的思维搭设了阶梯,为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突破。
四、注重音乐实践
1.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音乐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以实现学生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
2.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合作学习要求全员参与,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互相合作,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资源得到共享。 叶圣陶先生指出:“合作,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能各行其是。”为了增强小组合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例如安排二年级《龟兔赛跑》音乐故事表演时,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综合分组,合理安排组内小兔、乌龟、小熊等角色分工。这样合作学习才能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相互配合,促进情感的交流。
3.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更大程度上给学生以自由。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合作、实践、延伸探究。比如在一年级《小雨沙沙》中,学生在学习歌词之后,教师提问:大雨和小雨分别是什么情形的?下大雨前天空有什么变化?大家可以分组讨论,选派一位代表回答,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让学生合作学习歌曲,看哪组学得快、合作得好。教师适时拿出各种乐器,让学生自由为歌曲配乐,进行实践探究,最后,可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
五、注重教学评价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环节。评价要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方式。艺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所以,要更关注过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艺术档案加实施过程性评价。只要学生尽力参与,我们就要积极给予肯定。采用这种评价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长期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创设一个能让学生学得“多、快、好、深”的课堂,是我们音乐教师长远的追求!
『柒』 如何在唱歌课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音乐想象力
学生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础,它是人德、智、体的形成,陶冶情操的重要阶段。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就如智力的翅膀,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前提。没有想象就如没有翅膀的鸟,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富有很多的幻想和想象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的一种形式。而一切音乐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音乐想象力的产物。在美妙动听的音乐感染下,学生潜在的原始想象力就会被唤醒,进而陶冶心灵培养到学生的再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育者如何正确的引导,怎样把美的音乐传送给学生,并且让他们喜欢而且感兴趣,这也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 什么是想象力?“人不仅可以回忆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还能创造新的形象。这种在刺激影响下,人脑中旧经验(即旧表象)重新组合,产生新事物形象的过程叫想象。”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想象是人们脑中本来的表象经过处理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形象和创新是它的特点。想象有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它的内容也有再造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当然它分为幻想、理想、空想。人能在曾经知道的基础上,去构成一些没有经过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就叫想象力。如《窦娥怨》六月飘雪,《西游记》大闹天宫,《新白娘子传奇》白蛇报恩等,都是想象的产物,想象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想象中的不随意想象在人们生活中是常发生的。例如,在听音乐时,人们会不禁意地随着起伏的旋律想象到的一些画面。看到空中飘动的白云,也会根据自己当时的心境把它想象为追逐的雄鸡或者是奔驰在草原上的骏马等形象。这种想象的特征,是在头脑中的映象产生,并不是由特殊的意向所引起的,因此,属于不随意想象;随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表示,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形象的过程。这种类型的想象是文艺欣赏、相互了解所必须的一种心理过程。例如,人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在作家高水平的笔法和艺术风格的熏陶下,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和自然景色被描写得栩栩如生,这些作品被不同水平的读者各自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再造出相应的形象。随意想象中的创造想象,则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而这种新形象的创造过程又必须运用积累起来的感性材料作为基础。丰富的想象力是我们人类能比其他物种优秀的根本原因。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空间。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想象到万有引力这一个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因为他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不能完全的脱离,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有些想象的东西,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但构成的总体材料确实是从客观现实中发生的。例如猪头、人身、五齿耙、猪八戒穿的衣服,说的语言等构成猪八戒这个完整形象的材料,现实生活中都是有的。人们的想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如何发展并且给予想象肯定,也是极其关键的,处理得好那就是帮助学生挖掘再创造的能力,但是如果处理不好那就是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人的想象是在广泛的感知,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的基础上构成的。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一个从事新闻的工作者,掌握了很多破案的资料和丰富的知识,有一次纽约发生了一桩很离奇的杀人案,警方破不了,而身在费城的他就以几份报纸把它写成侦探小说。后来案件破了,人们发现,破案的过程与他的小说过程十分的相似。可见丰富的想象也要有渊博的知识做基础,没有知识做铺垫,就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那就是空想、幻想。但是,知识和想象又不是一回事,知识是激发想象的前提,有的人知识虽然很多,但是思想过于陈旧,死搬硬套,不能展开思绪的翅膀,我们众所周知的爱迪生没念过多少书,他的知识都是靠自学来的,但他就会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再创造性想象,发明了两千多项的创造。法国生物学家克劳德·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意思是说人们不能被已有的东西所束缚,而是要立足于已有的知识,大胆幻想,提出独到的新见解来。二、想象力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说:“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可想而知,想象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心理抓起,让他们随着音乐聆听的感知中去体会、去幻想,同时也可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我们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从古至今,音乐都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发现音乐还有缓解疲劳,调解压力等作用,于是就有了现在很广泛在日本流行的心理治疗。(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创造力的进步,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音乐是聆听的艺术,是以声音来塑造语言。音乐家在作曲的时候,把他们所积累对时代的敬仰,对生活的感悟、对创作的灵感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变幻等化成优美的音符,并以独特的风格表现出来。音乐表现力的意境被渲染,这个时侯,可以达到其他艺术不能达到的境界。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后盾,所以音乐在创作的时候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允许一定的夸大。作曲家往往可以打破常规,直冲破普通人的思维模式,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出发,创作出令人惊讶的作品。当这些作品经过大师或艺术家们的二度创作传达给欣赏者时,受教育者则是被受触动,随着乐曲的起伏,人的内心世界将逐渐达到想象的高峰,这些想象不会像写作文一样受到条件的限制,不像弹钢琴一样受到指法的限制,更不像画画一样受到画面的制约。人们一旦进入这个想象的王国,就会如脱缰的马,驰骋在无边的草原,也如矫健的鹰,翱翔在蔚蓝的怀抱中,也会随着音乐的意境呈现出曾经的美好和对未来的幻想。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长期受到音乐的熏陶,势必会激发他的创造力和求知力。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音乐是思维的有力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健康的智力发展。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应该强调“想象”的作用,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世界的憧憬。这样使音乐教育中的想象融成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它可以缩短科学幻想与创造现实之间的距离,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新精神,使之勇于突破,不懈努力,勇于创造出丰厚的硕果。(二)想象力比技巧更重要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在旧的模式中,总是“师传生受”的把学生的思维锁在条框中,好学生的标准就是背答案回答老师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也就从主动变为被动。所以,我们必须适应现在新形式的要求,探索普通音乐教育的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往往比向学生灌输技巧更值得提倡。许多优秀的教育者及著名的学者表明:受教育对象,特别是中小学学生,音乐才能通过在乐器上的伴奏可以体现出来,音乐教育者并不是要通过一昧的硬塞,而是要分析作品,使他们的音乐知识得到加强。向学生讲音乐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在以后的作品中会不知觉的体现出来。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放在第一位,培养出既有较高的想象力又有较强的音乐素养和创新力的学生。(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 既然我们都了解到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这一观点,那么我们的教育者就不应该按照旧模式来向学生传授音乐,应该打破传统教学,坚持以开发学生智力和想象力的教学方式为主要。通过一些图片、音响资料还有音乐的课外知识等方法,引导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全身心投入音乐旋律中,根据音乐的课外知识的了解,对音乐进行二度思维创造。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时刻记得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论在课堂或课外,想尽一切办法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想象、思考、创造,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同样一首音乐,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即使有些学生了解的只是表面,表达不够,但是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可以活跃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最好不要死规定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发挥。通过学生的讨论、对比,正确的感受和表达,都会深埋在学生的心底,使他们每个人都得到发挥,永久不忘。对比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完成教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想象是生命最鲜艳最亮的颜色,它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当学生的想象发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的指导便得到了最佳的效果。三、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他认为有两种人不可能成为作家,一种是生活很贫乏的人;另一种是对生活缺乏艺术感受能力的人。音乐教学是一个“聆听”艺术的表现,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教育者如何引导在听觉上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通过想象把音乐亲切化,这也是很重要的。音乐教育也是一种促进人的心灵净化的活动,作为教师如何把美的音乐艺术传送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觉的情感中得到升华,并且享受音乐,这就是音乐教育者义不容辞而且所要承担的义务。那么音乐教育者如何正确培养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一)“背景引导法” 音乐的想象是自由的,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脱离主题胡乱想象,任何一个作品、一首音乐都是有它的历史背景和前因后果的,如华彦均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不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单是让学生聆听,就会觉得很乏味,曲子不断的重复,让学生只想快些结束。但是如果了解了音乐背景后,再去聆听,学生就可以正确的进入到想象的世界里,而且还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作者坎坷的一生、凄切悲惨的生活,领悟到作者流露出对黑暗社会的愤恨,对无情社会生活无奈的感情。再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乐曲选材于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决战,汉军以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的历史事实,将其集中概括写成,是我国古代壮观的战争场面典型而具体的生动写照。学生们了解到背景后,便会从中体会战场激烈紧张的场面,这为我们学生聆听的时候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二)“各抒已见法”各抒已见法是指在课堂上,由老师提供讨论的焦点,围绕音乐形象,学生分组或自由组合展开讨论。通过相互议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音乐欣赏是聆听的艺术,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对触发灵感、启迪智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让学生欣赏《赶圩归来啊哩哩》,当学生分段欣赏了乐曲,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民族风格后,其设计环节是:边听边讨论,各抒已见。有的同学说:人们结伴高兴的去赶圩,有的说:是人们赶圩回来得到丰盛战利品快乐的心情……学生们在讨论的同时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又在这活跃的氛围中的到想象的发挥。又如欣赏《小白船》让学生初听后,分成小组讨论这段音乐描写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把初听到的音乐通过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一轮弯月平静的照着海面,水波荡漾,波光粼粼,多么恬静的夜晚啊!有的说:我仿佛看见雪白的月兔在桂花树下蹦来蹦去,好可爱……一首好听的乐曲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带来了无穷的想象,使学生犹如身在其中,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打开想象的大门,使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中发挥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三)“自由想象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中,不要限制过死,允许学生多方面思考,驰骋想象,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欣赏课中,教师常请同学们把欣赏过的音乐作品的感受用颜色表示出来,很多同学都会选择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等等,但有些同学确用了灰色或黑色,并且也说出这两种颜色的理由,这也是允许的,应该给予鼓励。教师不应该轻易的对学生给予否定,只要符合艺术规律,就要保护学生的独特思维活动。如在学唱歌的时候,按一般规律,唱到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才应该换气,但有个别同学经常胡乱换气,虽然和老师的引导有所出入,但也不能轻易立刻否定,而应该师生一起分析,指出他这种唱法,虽然有特点,但感觉像是一个结巴的人在唱歌,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唱,才能让别人听得明白这句歌词的意思。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一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展现出富于魅力的前景。(四)“舞蹈表演法” 自古以来,音乐与舞蹈就是一对不可分离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汇——师已篇》中记载道:“故事这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跳起来了。教师要常鼓励学生表达由音乐引起的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通过欣赏音乐来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语言、画面的联想,如把《拾稻穗的小姑娘》的曲子放给学生听,同时讲一个《拾稻穗的小姑娘》的故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会儿就表演出一幅美丽的小姑娘拾稻穗的情景。在歌曲学习和舞蹈的有机结合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舞蹈动作中思索、领悟歌曲的内涵,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让他们了解到珍惜粮食的道理。又如在欣赏傣族曲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时,要求学生傣族舞的“三道弯”基本体态不变,自己想象创编“孔雀开屏”、“孔雀理毛”等动作,编好后上台表演,教师逐一讲评。学生看到自己的创作成果后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可以根据歌曲、乐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五)“绘画表现法”艺术创作是相通的,学生运用色彩、图案来理解音乐不失为一种可行之法。音乐教材的图画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要靠它来表达。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多,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又喜欢彩色图画,这时候可以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领悟。小学低年级的歌曲比较简单,易理解,所以应该充分发挥绘画的作用。如歌曲《小星星》,教唱歌词过程中,让学生边跟着念歌词边动手进行绘画,画出一颗颗发光的星星,在绘画的作用下,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思维很快进入了美丽的夜空中,促使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随之把歌词也记住了,这样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歌曲的兴趣。又如在欣赏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用颜色来表现乐曲的情绪,如红色——热烈、欢快;蓝色——抒情、优美;黑色——忧伤、恐怖等。学生了解什么颜色代表什么音乐之后,自然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展开想象选择这些颜色。如欣赏《数鸭子》,学生都纷纷用黄色和红色来表示,他们发挥想象,鸭子一摇一摆的排着队怀着快乐的心情去河边游泳,所以才用这些颜色。又如欣赏《小燕子》,教师教唱后,让学生仔细想一下要用什么颜色,学生大部分都用了蓝色,由此说明,当学生知道各种颜色表示的音乐情绪以后,每听一首歌或乐曲时,就能八九不离十的用颜色来表示他所感受的美,就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达到了创作美的境界。(六)“音乐创造法”音乐创造活动是比较广泛的,如唱歌、器乐教学等.在这些培养学生表现力的训练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把节奏和音准打好基础,启发他们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创造性的表演,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大的作用。音乐实践也创造音乐美。学生对器乐也很感兴趣,但常常因为学校的资源有限,在课堂上并不能做到每人一件。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学会充分利用资源,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启发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如塑料瓶、筷子、碗等,去挖掘音乐,动手作出一些“小乐器”,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在创造过程中,使他们产生求知欲望,体验到创造的成功感。以歌曲为基础,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小学课本中,有很多歌曲都是贴近生活的,尤其是低年级的歌曲,旋律和歌词都是通俗易懂,教师就要以此来作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的歌词创编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如小学教材中的《两只小象》,让学生学会歌曲后,激发学生大胆思考,鼓励他们创编歌词,如将“两只小象”改成“两只小鸭”, “起鼻子勾一勾”改成“扬起嘴角亲一亲”。 “见面握握手哟罗罗”改成“见面吻吻脸哟嘎嘎嘎”等。在这一活动中,不仅鼓励学生创编歌词,还要鼓励学生唱哪种动物就要模仿这种动物的动作,通过这一练习,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四、在音乐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没有创造和创新能力,学生就不可能有个性。有一位作者说他的学生曾对他说:“我不喜欢音乐,因为在欣赏课上我说的都不对。”闻言一惊,我们怎能如此随便的去否定孩子对音乐的想象力呢,也许他们的理解是错误的,但是至少他有想象力,也许他不理解那些创作者的心情,我们教师就更应该和学生一起共同去分析、去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只有这种和谐的关系和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可以大胆尽情的发挥,作为教师应该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创造成果,使他们持续的实践创造。教师应该把启发放在首位,在欣赏音乐课的时候,不要先讲解,要让学生充分的发表其见解及感想,不要死板硬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得到真正的发挥。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觉得有一位学者说得很好,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你在教一首悲伤的歌曲的时候,学生会问,为什么唱这首歌的时候要是悲伤的情绪等等,这个时候的教师就要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实践,逐步养成善于思考勤于问题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是聆听的艺术,教育者要把美的艺术,美的音乐传送给学生,就得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把握音乐情绪,告诉学生他们此刻是导演,一切的人物、画面、地点等都是他们说的算,这才是真正的音乐课堂。有些教育者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叫学生去想象他心目中未来世界的模样,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想象的兴趣,培养创造意识,为今后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有些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过于讲求实用,过于强调非此即彼,导致一些小学生的思维格式化,他们开始以成人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以此来换取更多的赞许和许多的功利。当然这也是一种成熟,只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就如一位家长提到,女儿两三岁的时候,你画一个圆圈,她就可以回答出很多的答案,如苹果,嘴巴,太阳等等,但是现在上了一年级后,再问她,她的回答就是很简单,圆形,比一小的零。还有一次,一道语文题要学生回答“圆”的反义词,女儿写的是“扁”,但是老师说是“方”,结果那道题没有得分,女儿很沮丧,回家把球给放了气,嘴里还很不高兴的说:不圆就是扁嘛!为什么老师说我错了呢。其实艺术是没有局限的,随着每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欣赏角度的不同,得到的想象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想象。作为一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把音乐美传扬下去,让学生在音乐情感中体会并且享受音乐,这也是每一位音乐教育者所要承担的责任。结束语 艺术的魅力在于吸引力和感染力。音乐艺术之所以有魅力具体就在于感情上的共鸣,它比较有活力,它从聆听的感官直接进入到思维活动中,还没达到清晰的思维能力的那瞬间,就是那瞬间是最有感染力的,也是蕴含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想象就如智力的翅膀,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前提。
『捌』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构建正能量课堂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