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儿园中班区域材料的投放有哪些
绘画材料:蜡笔、水彩笔、排笔、水粉颜料、丙烯颜料 图画纸 是必不可少的 手工材料:卡纸、KT板、蜡光纸、亮光纸、皮纹纸、色纸、泡绵纸、包装纸 工具类:双面胶、泡棉胶、白乳胶、剪刀、花边剪、各式压花机 (老师用的增加圆头玻璃棒做纸雕用的。
㈡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创新收获与感悟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的实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幼儿素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新课程主张通过各种艺术教育,使幼儿内在的情感得于表现和发展,进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并提出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让幼儿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艺术贵在创新,创新需要个性。因此,我们必须走进新课程,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音乐教学理念,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发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现就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点滴做法,粗浅地谈一谈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宽松环境,激起创新欲望。 利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环境。沉浸在音乐环境中,感受着音乐的旋律,体验着音乐的美感,幼儿会不时地迸发出音乐带来的创造灵感。音乐环境的营造,可以从物质环境、心里环境、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 物质环境的营造,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建音乐区角,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具供幼儿摆弄。在这里孩子们就可以尽情地跳呀,唱呀,尽情感受音乐的美。如:在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后,我把课上用的材料:鼓、自制的小旗帜、头巾等放到了音乐区。幼儿手拿道具,兴致勃勃,他们随着音乐表演起来。舞龙的舞龙、赛龙舟的赛龙舟、敲鼓助威的助威。这场景、这气势,可以说幼儿的创造力已发挥到了最高峰。 良好的心理环境的营造可以鼓励孩子,引导他们大胆参与创编活动,使他们从成功中获得信心,从而不断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如:在大班歌曲《小星星》的教学中,我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了“星星垂挂“的环境布置,并在灯管上扎上兰色的绉纸,把教室里的窗帘拉上,营造了夜晚的氛围。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幼儿唱着歌,跳着舒展的动作。体验到了创编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创编的兴趣。 文化环境的营造,我认为也是特别重要的。校园里的歌声,幼儿教师欢快的舞蹈及其流畅的节奏,都会对幼儿产生音乐的熏陶。随着新疆舞、蒙古舞的旋律,摆弄着他们最简单的舞姿,孩子们常常是自然而然地轻松应和着,时而慢走,时而跳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是音乐激发了他们创造的欲望,是音乐环境赋予了他们创造性表达的激情和空间。 二、精选教学内容,拓展想像空间。 新课程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有益于幼儿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修养。音乐只有来源于生活,才能创造于生活。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教师应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如运动时选择热烈的迪斯科;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创造建立在幼儿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必须让幼儿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以幼儿生活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幼儿阶段是想象力最活跃、最丰富的阶段,是开发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时期。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形式活泼且受幼儿喜欢的活动丰富幼儿的创造源泉。如:在组织音乐活动《下雨了》之前,我有意识地让幼儿在雨天时穿上雨靴、雨衣,打上雨伞,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孩子们兴奋的在操场中玩耍,有的慢步,有的飞跑,有的在积水处踏得“啪啪啪”响,于是我引导幼儿发现雨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什么声音。“老师,老师,我发现雨点落在雨伞上会发出“滴滴塔塔”的声音”。过了一会,有的小朋友拉着我的手来到草地上说:“老师,你知道吗?雨点落在小草上是没有声音的,而落在大型玩具上有“笃笃”的声音”。“哦,是吗?让我来听听看”。我把耳朵凑到了小草旁仔细的听。“哇,真的没有声音耶!”。于是,我提议让幼儿用雨点的不同声响来唱歌,幼儿在玩耍中进行了创造性活动。因此,精选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才能使幼儿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更积极地去接触、“创造”音乐。 三、突破教学形式,构建创意课堂。 由于音乐教育的传统模式化,许多教师把完成《纲要》中规定的音乐教育任务看作是单纯地教会幼儿一定量的歌曲、舞蹈、律动和音乐游戏,一切都围着教材转,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歌曲、舞蹈、音乐游戏,教材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很少去想。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那么作为教师应该要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才能有效地、不失时机促进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发展 1.让幼儿充分的动。 “动”是人的本性,动,是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一个好办法。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听。例:一次我放了《学做解放军》的音乐,幼儿都禁不住动了起来,神气地走步、敬礼、持枪、吹号,那神情俨然像个解放军。音乐引起了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他们的动正是反映了音乐的情绪。在教《采茶》律动时,首先我让幼儿反复倾听音乐,体会乐曲欢乐、活泼的情景,我提示幼儿:“茶叶”丰收了,可做采茶动作。然后我再让幼儿听音乐,他们就产生想象活动了,我还通过自身动作来丰富幼儿的视觉形象,特别是让幼儿看看手是怎样抓住茶枝,手腕怎样转动就能采下茶叶的?幼儿获得了这些基本知识以后,也就有了音乐和与音乐形象相适应的视觉形象,此时便可以让幼儿随音乐来做采茶动作了,这样教学的效果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幼儿随自己想象创造了许多动作。有的采一次点点头,有的两手轮着采,幼儿跳两跳采一下,有的做抱篮子状,以示“茶叶”丰收了……幼儿自得其乐地做着各种采茶动作,把音乐作品的节奏、欢乐及愉快情绪都表现在每一个动作上。 2.让幼儿自由的说。 听音乐编故事是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述的一种教学形式。为了充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我适当增加了一些听音乐编故事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听音乐前,我先对幼儿作启发性谈话,引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我说:“小朋友,今天老师教你们学一种新本领,听听音乐编故事。你们在听时,要动脑筋想,音乐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又怎么样?看谁能编出最好听的、最有趣的故事。”这样一说,幼儿就有了积极性,也会认真听音乐了。如:一次我选用了《春天》改编的管弦乐曲作为乐曲的开始,《彼德与狼》中描写的狼的音乐为第二段,《黑猫警长》中英勇追击的音乐为第三段,三段音乐经过巧妙的剪接,编成了故事的材料,幼儿听了很感兴趣。听完第一段音乐后,我提问“乐曲里表现的是什么季节?好象看到什么动物?”幼儿说“春天来了,小草融化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哗啦啦的唱歌,草地上的草变绿了。一群小兔子在草地上吃又青又嫩的草。”还有的说“美丽的春天来了,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勤劳的蜜蜂忙着采花粉,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小鸟在叽喳的唱歌,一群小兔在游戏。”听完第二段音乐,我启发幼儿:“小兔忽然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它回过头来发现了什么?它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时大灰狼想干什么?小白兔怎么办?”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讲:“小白兔听到了轻轻的声音,回头一看,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只大灰狼。”听完第三段音乐,我又启发幼儿:“在这危险的时刻谁来了?黑猫警长是怎
㈢ 幼儿园中班建构区域有哪些材料图
不同大的班级,建构区的材料是不一样的。 小班: 一、建构区 建构区以积木为主要玩具,所以也称积木区。不过,由于在材料方面的进步和儿童需求的增长,在当今的建构区中不仅有多样性积木(实心木质,空心、原色,彩色等),塑料拼插玩具也成为了这个区角的新成员。除了普通积木和特殊积木以及插塑之外,建构区也需要配备其他一些辅助材料,如能代表家庭成员的人物手偶、指偶玩具,家养和动物园的动物玩具,交通工具和建筑工具玩具,大张的纸质或木质薄板(用作房顶或墙壁),花草和树木点缀玩具等。 二、配置 1. 360PCS积木(21种形状); 2. 50PCS积木; 三:教学目标 我们的理念是强调儿童自主游戏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这里列出的教育目标均可在儿童自主活动中自动实现。 1.社会与情感 2.数学与科学 3.身体 4.语言 5.艺术 中班: 一、建构区 建构区以积木为主要玩具,所以也称积木区。不过,由于在材料方面的进步和儿童需求的增长,在当今的建构区中不仅有多样性积木(实心木质,空心、原色,彩色等),塑料拼插玩具也成为了这个区角的新成员。除了普通积木和特殊积木以及插塑之外,建构区也需要配备其他一些辅助材料,如能代表家庭成员的人物手偶、指偶玩具,家养和动物园的动物玩具,交通工具和建筑工具玩具,大张的纸质或木质薄板(用作房顶或墙壁),花草和树木点缀玩具等。 二、配置 1. 400PCS积木(23种形状); 2. 75PCS积木; 三:教学目标 我们的理念是强调儿童自主游戏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这里列出的教育目标均可在儿童自主活动中自动实现。 1.社会与情感 2.数学与科学 3.身体 4.语言 5.艺术 大班: 一、建构区 建构区以积木为主要玩具,所以也称积木区。不过,由于在材料方面的进步和儿童需求的增长,在当今的建构区中不仅有多样性积木(实心木质,空心、原色,彩色等),塑料拼插玩具也成为了这个区角的新成员。除了普通积木和特殊积木以及插塑之外,建构区也需要配备其他一些辅助材料,如能代表家庭成员的人物手偶、指偶玩具,家养和动物园的动物玩具,交通工具和建筑工具玩具,大张的纸质或木质薄板(用作房顶或墙壁),花草和树木点缀玩具等。 二、配置 1. 400PCS积木(23种形状); 2. 100PCS积木; 三:教学目标 我们的理念是强调儿童自主游戏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这里列出的教育目标均可在儿童自主活动中自动实现。 1.社会与情感 2.数学与科学 3.身体 4.语言 5.艺术 一般幼儿园教学区角都有教案的,幼儿园区角有八个分区,分布于不同领域,培养孩子各项能力。国内专业生产幼儿园区角厂家“育栋区角”,是很多幼儿园和玩教具经销商的选择。或者直接联系他们。零叁柒壹陆零壹陆柒贰贰柒(大写)。
㈣ 幼儿园中班益智区材料有哪些
1、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可为孩子创设角色区、科学区、美工区、语言区、木工区和运动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2、 一般来说,各活动区都有一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材料。例如:积木区:大中型号的积木。需要的话,还可以有一些辅助材料,如易拉罐、各种小动物造型等。
角色扮演区:各种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其用途的服装、道具、家具等。
科学区:放大镜、天平、尺子、磁铁等工具和各种适宜于幼儿探索的材料。
操作区:桌面积木、积塑片等各种拼插玩具、串珠、七巧板、各种智力拼图等各种拼图及各种数学学具操作等。
语言区:图书、录放机、故事磁带、木偶、头饰等。
美工区:纸、笔、橡皮泥、胶水、剪子、各种空纸盒等制作材料。
图书区:各种有趣的图书。
但活动区材料的这种稳定性并不是不变的,有些属于活动内容的材料往往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加以改变。
㈤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一)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考虑。 音乐欣赏是指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实践过程。开 展欣赏活动应该让幼儿有美、有愉悦的感受。因此,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在选择音 乐欣赏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选材时应考虑到材料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 选择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比例结构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到音乐 欣赏活动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选材时必须始终以其教育价值出发,选择符合教育要求的音乐材 料。如我们可以选用一些中、大班将要学唱的歌曲作为小班的欣赏材料,也可以选用一些少儿歌曲 作为中、大班的欣赏材料。 2、选材时应考虑到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水平。 许多音乐作品都很优美,但往往因为某些原因无论在长度上还是结构上都无法为幼儿所接受而 很难成为幼儿音乐欣赏的材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分析与思考,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进行 选择及节选,如可把作品中比较常的乐段或节奏变化比较明显的乐段进行整理提炼:《梁祝》是大 家所熟知的乐曲,它的几个乐段分别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将"化蝶"一段提出来,便可以让小班 幼儿通过观摩教具"蝴蝶"的翩翩起舞结合乐曲优美、缓舒的旋律展开想象和模仿,既满足了幼儿欣 赏的需求,又符合幼儿善于模仿的特点,从动静交替中达到教学目标。 3、选材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 是学习的基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也不例外。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到这一点, 在平日里多观察、多指导,及时发现及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如平日里幼儿很 喜欢玩滑滑梯,我就安排他们欣赏短小活泼的钢琴曲《滑梯》,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滑 滑梯的乐趣;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总喜欢扮演爸爸、妈妈,可见他们对这两个角色充满了兴趣,于 是,我就让他们一边抱着娃娃一边欣赏《摇篮曲》,让幼儿真正地沉浸到音乐中去。 (二)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师因素。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进行组织,当然,音乐欣赏活动也不例外。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至关重要。那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们应该做何努力呢? 1、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音乐欣赏不只含括了音乐知识,还包括了对歌唱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丰富的舞蹈动作。教师只 有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理解,才能够通过协调的动作、优美 的歌唱以及精彩的表现来展示音乐的魅力,从而感染音乐中的幼儿,使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感受中, 并从教师的引导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 2、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作品打好基础。 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生活经验。生活经验 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欣赏活动前,应事先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及时为幼儿丰富欣 赏作品时必需的生活经验。我曾经组织过一次音乐欣赏活动《瑶族舞曲》,由于事先没有给幼儿以 知识准备,幼儿对瑶族没有感性上的认识,不知道瑶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瑶族与其他民族有什么 不同的民族特征,导致整个活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在欣赏歌曲《雪花》前,考虑到泉州这一地 区多年未下雪,班上大部分幼儿没有见过雪,我结合常识课,通过让幼儿观看雪花图片让他们认识 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状、颜色等有关知识,而后进行欣赏教学,幼儿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升华,想象 力也充分发挥,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让欣赏环境"活"起来。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创造一个与作品相适应的音乐欣赏环境能有效提高幼儿对欣赏 活动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触动幼儿的心灵,让幼儿真正的参与进来。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秋天》时,我在活动室墙面上 布置了许多表现秋天的图画,在地上洒满了落叶,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秋意,欣赏时自然就更 加投入了。又如在欣赏音乐作品《快乐的小厨师》时,我在活动室内布置了许多食物的图片,又准 备了许多炊具、厨师的服装等,让幼儿感受到厨师的工作,欣赏时也就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了。 (3)适时适度的介入引导,让幼儿真正自主地参与活动。 在许多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存在着教师指导语过多、提问频繁、直接指导等问题,幼儿常常失 去了思考、创造的时间与机会。要让幼儿真正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就必须改变指导策略, 从中心退向边缘,从控制者的"前台"走向引导者的"后台",适时、适度地介入引导。例如,在音乐 欣赏《瑶族舞曲》时,我在开始部分运用配乐诗引导幼儿欣赏,此时教师是主导者;下一环节运用 色块图把美术欣赏与音乐欣赏相结合,教师则是引导者;最后则让幼儿跟随音乐自己舞蹈,教师更 应是欣赏者,在旁鼓励幼儿大胆自由表现,为下一活动做好经验准备。 (三)音乐欣赏活动的多手段参与。 幼儿欣赏音乐应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感受,应使整个欣赏音乐的过程都能 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其想象活跃,情感有所触动。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参 与渗透,让幼儿多通道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1、运用语言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语言材料在这里特指含有艺术形象的有声文学材料,如故事、散文、诗歌、童谣等。在音乐欣 赏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材料能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化,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作品。例 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运用配乐诗对音乐进行完整欣赏,配乐诗的内容与乐曲的结构、曲 调、意境相融,较好地帮助了幼儿熟悉乐曲并帮助幼儿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又如在欣赏歌 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通过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从而知道了歌曲表达的 内容。 2、运用动作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但 是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并不差,且他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当音乐响起时,也许他们会情不自禁 地手舞足蹈起来。运用肢体语言与音乐相渗透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欣赏形式。例如,在欣赏《运动 员进行曲》时,可让幼儿随乐曲打节奏。又如在欣赏《摇篮曲》时,让幼儿用轻柔的动作哄宝宝睡 觉。 3、运用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 视觉材料形象具体,即可是在时空中静止的(如图画、雕塑等),又可是在时空中流动的(如 录相、可活动的教具操作等)。音乐是流动的,稍纵即逝。我们可以通用提供形象具体的视觉材料 帮助幼儿"留"住那一瞬间,让幼儿不断地欣赏、感受。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引导幼儿用 颜色(色块图)来表现乐曲
㈥ "怎样使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有效结合
一、 《课程指导》的现实意义
新教材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纲,根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提供了一套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及活动组织等较完整的课程框架和实施方案,对我们实施课程、提高教育质量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课程指导》还简明扼要地给我们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的重点,将课程设计建立在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并创造性地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大领域目标分解为四个年龄段的各领域目标,构建了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目标。这让我们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也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放弃了原来的以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备课方式,开始逐步形成以本地区、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模式。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此外新教材在尊重儿童方面、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方面都有很明确的要求。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我的收获
1.预设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应更贴近和适合班级的孩子。
我现在能将近阶段主题与本班幼儿现有认知能力、生活经验互相衔接,选择确定适合本班孩子发展的内容与形式。
2.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生成活动内容。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生成活动很难把握,因此只能尽量避免涉及,在新教改理念的指引下,让我们深切的体验到幼儿的生成活动,他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的生成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使孩子在与环境材料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体验和需求,形成自发生成活动。
3.将课堂教学与学习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在实践中我们还意识到幼儿的任何一种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区域游戏同样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有意识的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内容有机整合,促进孩子多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4.学会了反思和调整。
同样,在园本课程的规范下,通过反思我们习惯了每日活动之后的反馈,主题活动的“生成与预设”,教育教学案例与教师成长反思笔记的撰写让我们看到了幼儿行为,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懂得怎样来运用新课程理念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更应相互交融,有效渗透。
5.确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新教改让我更深刻认识到要注重个别引导,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有层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促进幼儿有差异的发展。
三、新教材实践中的问题
在实施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惑。
1.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还存在局限性,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和地域乡土特点,有的与实际跟不上。它的主题教材的设计更多的针对了城市的幼儿园,甚至很多更适合大城市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和氛围,部分教材内容与实际情况不适合。有些语言故事、音乐歌曲内容不及原有教材中传统故事和少儿歌曲。
2.教师实施方面的问题。
理念与行为的脱节。教师们无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不能运用自如,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朱家雄教授对幼教改革的评价也曾说过:“如果说这场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主要还只是表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方面,在教育实践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3.硬件设施及家长方面的问题。
多媒体等许多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不同幼儿园场地绿化,种植园区,活动场地的大小和设施也是截然不等,其它还有许多包括周边的教育资源,更多的教育信息和教材培训,教学具的资源等等,还有就是新教材更多的需要家长的配合。某些主题方面的资料收集,全都要靠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虽然家长的参与能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成长,但是过多的要求和收集,也会给工作繁忙的家长带来很大的压力。
4.班级人数的问题。
新教材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几年来,随着我们对新教材的不断深入理解,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我们也在逐步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进行师生互动有相当的困难,原因是幼儿人数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而且无关因素的刺激也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效果。而且班级人数还影响到了教师对不同幼儿的关注程度,以及对个别幼儿的指导。对减少幼儿间的差异增加了难度。
还有新教材以主题网络的形式来开展课程,可是每一主题中的五大领域分配不均匀,有时一主题中音乐活动很少而美术活动很多,有时社会活动很多而语言活动很少。
㈦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区的设置注意哪些问题
唱歌是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所以,唱歌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纵观幼儿园唱歌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唱歌教学活动,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幼儿记住歌词,让幼儿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老师的,能连贯、完整地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表现。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幼儿园这学期对唱歌教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力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改革和突破。 如何在唱歌教学中有效的驾驭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能够从愿意学唱歌、喜欢学唱歌到有一定创造性地表演唱歌,通过唱歌活动获得一种主动的充分地发展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歌曲的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唱歌,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是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的,在他们的眼里,小花、小草会唱歌,小兔、小猫会说话,蝴蝶、蜜蜂会跳舞……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需要来选材,旋律简单短小,音乐形象鲜明、可爱逗人的,均是幼儿喜爱的,如歌曲:《小青蛙》、《我爱我的小动物》等。歌曲的选择还应具有可接受性、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歌曲《猪小弟》,幼儿通过理解、扮演、演唱后知道了不讲卫生的害处,受到了教育。又如:滑稽歌曲《大象打喷嚏》,幼儿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打喷嚏的经历来进行表演唱,并建立简单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合理的空间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对解放幼儿的手脚、促进思维,对于老师关注幼儿,幼儿注意老师起很大作用。如:马蹄形座位是围绕着钢琴和老师坐成一个半圆形,可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看清老师的演示,能维系幼儿对老师的注意,这种方式我们在活动中采用比较多一些;自由形座位指幼儿在老师身边自由结伴,自由坐下,没有规定坐哪里、怎样坐,老师提供一些椅子的替代物,如:大积木、垫子、抱枕等,这样,幼儿与老师的距离近了,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这种形式可让幼儿感到轻松、自然、自由,克服了拘束感。总之,在唱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开动脑筋,选择合理的空间布局。 三、教法的选择 一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教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就唱歌教学来说,我们可依据歌曲内容,灵活地选择教法,这学期我们重点对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图谱教学法。图谱教学在唱歌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和内容,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首先,图谱能帮助幼儿理解、熟悉、记忆歌词。比如在歌曲《尝味道》中,将歌词按乐句变成了可视图谱,通过图谱的视觉提示,非常具体直观地将内容呈现出来,演唱时,幼儿就很容易理解并记住了歌词。中班歌曲《吵醒了猎人快快逃》有三段,通过图谱给幼儿以形象的提示,孩子们在学唱歌曲时就不会混淆三段歌词中的各个小动物了。其次,图谱能帮助幼儿更好的表情达意。为避免教师单一枯燥的讲解,有些歌曲可以通过图谱中形象事物的表达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性质,正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比如抒情的歌曲,就可以画上流水、波浪的线条等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欢快、活泼的歌曲,就可以用小兔、小松鼠等轻巧跳跃的形象来表达;要求唱强音的地方可以把图形画大些或色彩浓些,弱音的地方则可以画小些淡些。歌曲《尝味道》中,酸甜苦辣的味道,就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表情符号,提示幼儿唱出歌曲的诙谐情绪。再次,图谱还能帮助幼儿学习运用更多的歌唱形式。在我们的唱歌教学中,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领唱和齐唱、合唱、对唱、轮唱等,而教师既要指挥,又要弹琴等,常常显得分身乏术,图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颜色、图形、头像娃娃、各标志等分别表达不同的歌唱形式。歌曲《尝味道》中,我就是运用在图谱上贴上标志,让幼儿学习领唱和齐唱的,这样教师可以灵活的随时变换。也可以在画图谱时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让幼儿学习领唱和齐唱。这样幼儿逐步熟悉并形成习惯后,一看到相关的图谱就能理解并很好的配合教师完成预定的目标了。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形式,同样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将游戏渗入其中。教师把歌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歌词、旋律、风格、形象等,然后,教师有目的地让幼儿脱离游戏进行演唱。
㈧ 幼儿园中班科学区域活动可以提供什么材料
中班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 区域材料 语 言 科 学 数 学 艺 术 社 会 各类纸张:彩色蜡光纸、绘画纸、宣纸、旧报纸、卡纸、吹塑纸、瓦楞纸、皱纹纸等。 绘画材料:颜料、油画棒、双头笔、签字笔、水彩笔、排笔、蜡笔、毛笔等。 辅助工具:胶水、固体胶、双面胶、透明胶、乳胶、剪刀、花边剪、白乳胶、打孔器、橡皮筋等。 辅助材料:橡皮泥、纸盒、纸盘、纸杯、布头、毛线、绳子、包装带、一次性杯子、毛根、胶卷、扣子、盖子、各类豆子、花生、牙刷、牙签、棉签、吸管、铁丝、酒瓶、果冻盒、环保袋、空白脸谱、泡沫蛋、毛根、冰棍杆、光盘、小木夹、各类印模、印章、简易版画工具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美术作品的要素,如色彩、线条、形状、空间和质地等,扩展幼儿的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作品的内容。 教师可以让幼儿给自己的作品命名。 教师可以将幼儿对作品的描述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不同质地的材料,了解物质科学内容。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加水后颜料、粘土的变化。 教师可与幼儿讨论在有些小制作中如何保持稳定。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物质材料的特性(如怎样才能把这两个东西粘在一起?)。 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收集自然物(如叶子等)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科学的内容。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自然材料创作美术作品。 教师可引导幼儿为自己的作品编号。 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各种工具、材料分类摆放。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美术作品中的对称。 教师可通过与幼儿交流他们的作品,让其了解方位,如上面、下面、里面、旁边等。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具体使用材料时学习测量,如用长一些的纸、画一条短线等。 教师可在美术活动中放一些音乐的背景,以增加一些音乐的感觉。 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美术活动与戏剧活动结合起来,可以让幼儿制作所需要的面具、头饰和服装道具。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户外进行一些写生活动,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 教师可让幼儿欣赏一些名画。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习分泥、连接、捏的技法造型。 教师可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折纸方法。 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画面布局。 教师可引导幼儿用废旧物品做成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师通过向幼儿介绍美术作品帮助他们了解别人的生活。 教师可以让有美术特长的父母或专业人士向幼儿介绍一些作品,包括陶器、编织品以及其它作品。 教师可让幼儿参与布置教室的环境促进幼儿进一步了解关于人的知识。 教师可鼓励幼儿使用废旧的材料或用过的东西来创作作品,帮助幼儿了解生态与环保知识。 中班建构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 区域材料 语 言 科 学 数 学 艺 术 社 会 建构区: 成品材料: 各种形状的大型积木、中型积木和小型积木等(数量可稍少于大班)。 辅助材料: 木板、大小不等的箱子、易拉罐、绳子、塑料管、小车模型、线、石头、建筑模型、建筑图片、测量工具、插塑玩具、雪花片、张贴画、自制纸盒积木、交通标志、花、草、楼房、小人和动物的立体摆件、小木桥、幼儿积木作品照片等。记录用的纸和笔、统计各种材料数量的表格等。 教师可与幼儿谈论建构物,丰富幼儿们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向幼儿介绍积木的形状:如圆柱、拱形等。 教师可邀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如谈谈你的大楼等。 教师可提供一些与建构活动相关的书,如关于桥的书,关于房子的书等。 教师可鼓励幼儿将自己建造的东西用字母或符号做一些标记,也可鼓励幼儿将所搭建的建筑物画下来。 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使用积木了解积木的不同(形状、大小等)。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辅助材料,如小车,让幼儿探索坡度等。 教师可建议幼儿利用辅助材料充实到他们的建筑物中,如:通过增加一些小型动物让他们建造动物房屋、农场、动物园等。 教师可鼓励幼儿通过幼儿搭建不同的生活场景,帮助幼儿扩展有关生命的知识。 教师可向幼儿提出某些建议:如“每个人一次拿三块积木”,“请用三角形的积木搭建”等。 教师可鼓励幼儿探索积木的形状以及如何搭得高一些,长一些等。 教师可在积木柜上做上标签,方便幼儿分类。 教师可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的名称,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还可以帮助幼儿们理解在上、下、前、后等方位。 教师可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身体与所搭作品比高 度。 教师可引导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不同的物体,并可以提供积木构造图,请他们按图搭建。 教师可让幼儿将建构的作品用符号或形状进行统计。 教师可鼓励幼儿在用积木建构的场景中进行表演。同时提供一些道具,如帽子、空盒子、可让幼儿的表演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可以让幼儿将他们的建构作品画下来以利于保存。或用相机拍摄下来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教师引导幼儿用铺平、延长、围合、盖顶、加宽等构造技能搭建各种造型 的建筑物。 教师可以和幼儿谈论他们搭建的道路、某个场所等帮助他们了解空间、地理位置。 教师通过了解幼儿所搭建的建筑物中的商店和其它场所,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人们的生活、工作。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书、图片与幼儿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分工、合作搭建,寻求帮助。如几个幼儿合作搭建一个公园。 中班语言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 区域材料 语 言 科 学 数 学 艺 术 社 会 语言区: 成品材料: 各种图书、挂图、写字板、录音机、磁带、头饰、图片、儿歌海报、手偶、指偶等。 点读机、学生电脑、电子图书 收集材料: 幼儿影集、幼儿日记、抱枕、各种阅读材料等。 自制材料:自制大图书、识字卡片、文字拼图、图文匹配的讲述材料、记录用的笔和纸等。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读故事、阅读其它内容的书,提高他们的语音意识。 教师可引导幼儿们注意书籍中各种符号。 教师在给幼儿读书时,可以引导他们了解读书的顺序。 教师可在与幼儿一起阅读有关故事时,向他们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教师可用一些道具帮助幼儿回忆、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