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背景音乐 > 铜钵纯音乐

铜钵纯音乐

发布时间:2021-02-07 12:28:38

㈠ 寺庙中和尚敲的那个钵是什么东西

寺庙中和尚敲的那个钵是“引罄”,旁边还有一个小木槌,用时拿木槌敲。一般寺庙里的法器除了“引罄”以外,还有“大罄”、“木鱼”、“鼓”、“铃子”、“报钟”、“大钟”。

引磬是寺院道观的僧道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又称手磬。形似酒盅,直径约七厘米,形状与仰钵形坐磬相同。置于一根木柄上端,木柄长约三十五厘米,用细长铜棍敲击。

(1)铜钵纯音乐扩展阅读:

演奏时,左手持握磬柄下端,磬口朝上,举过胸部与口相齐,右手执金属磬钎敲击磬体而发音。音色清脆明亮。广泛用于佛教各种法事中。纳西族用于洞经音乐合奏。是佛教寺院中使用的宗教乐器,在梵乐中常用以敲击节奏。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形似鱼。

木鱼大小不一,声音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90厘米以上。

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

木鱼是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一种木制品,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寺庙中使用的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㈡ 铙钹 怎么读

铙钹[ ná抄o bó ]

náo:声母袭n,韵母ao,读第二声。

bó:声母b,韵母o,读第二声。

基本释义: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钹是一对金属圆片,中间凸起,各有一条钹巾系在中央,演奏时手持钹巾将两片对击。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

(2)铜钵纯音乐扩展阅读:

“钹”组词:

一、水钹 [ shuǐ bó ]

基本释义:铜制的打击乐器。形似铙钹而叶片较薄,中央突出部分较小,发音松散。常用于戏曲、曲艺及民间吹打乐中。又叫水钗、荷叶。

二、铃钹 [ líng bó ]

基本释义:即碰铃。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形似小碗,两个为一副,左右手各持一个,相碰发音。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

三、螺钹 [ luó bó ]

基本释义:法螺和铙钹。

小学音乐中的打击乐器有哪些

三角铁、板鼓、小钹、书鼓、沙槌等。

1、三角铁

三角铁又称“三角铃”,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强气氛。

2、板鼓

板鼓,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称单皮(一面蒙皮)、班鼓(过去戏班专用)。是汉、纳西、土家、侗、蒙古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云南、贵州、湖北、湖南 、广西、广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及全国各地。

3、小钹

小钹,又名小镲。壮、苗、瑶、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壮语称斜埃。流行于全国各地。 响铜制,钵形,钹体较小而厚,钹面直径12厘米~14厘米,碗径5厘米~7厘米,碗高1.5厘米~2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

4、书鼓

书鼓,是汉族传统棰击膜鸣乐器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专用于中国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

5、沙槌

摇奏体鸣乐器,亦称沙球。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传统沙槌用一个球形干葫芦,内装一些干硬的种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芦原有细长颈部为柄,摇动时硬粒撞击葫芦壁发声。

㈣ 瑜伽冥想静心敲的那个铜碗叫什么

钵,可以有音钵疗愈,也有叫诵钵
在静心、冥想、瑜伽、音乐疗愈课程中会用到

㈤ 《霓裳羽衣曲》是什么曲啊创作背景又是什么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在南唐时期,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 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全曲36段,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 《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有关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诗中均有精彩描写。 全曲共36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散序为前奏曲,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 中序又名拍序或歌头,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按乐曲节拍边歌边舞; 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为主,繁音急节,乐音铿锵,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 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其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乐队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后来,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与他的皇后周后凭着自己的音乐天赋,复原了失传200年的《霓裳羽衣曲》。是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是唐代宫廷著名的舞蹈,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由他宠爱的贵妃杨玉环作舞表演。原舞已失传,现在的表演是根据文字记载和诗歌描写意想再创作的。音乐采用古老的《长安鼓乐》作素材,舞蹈吸收了陕西和敦煌壁画的某些舞姿造型,采取唐大曲结构形式。 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关于它的来历,则有三种说法: 一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 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第三种则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歌和破)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为得意的作品,开始仅在宫廷表演,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进见时,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导引。当时,大臣张说《华清宫》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乱后,宫廷就没有再演出了。 由于《霓裳羽衣曲》乐调优美,构思精妙,以后各藩镇也纷纷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咏或笔录。以后,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崩溃,一代名曲《霓裳》竟然“寂不传矣”。其实到中唐,此曲已被许多人淡忘。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得残谱,昭惠后周娥皇与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并曾一度整理排演,但已非原味了。 南宋丙午(1186)年间,姜白石旅居长沙,一次登祝融峰在乐工故书中偶然发现了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他为“中序”第一段填了一首新词,即《霓裳中序第一》,连同乐谱一起被保留了下来,词如下: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由上可见,白石记谱填词的《霓裳中序第一》分上下片,歌词为长短句,结构上显然已受到词乐的影响。但音调古朴,曲中常出现降低的七度音(b7),体现出唐代燕乐侧商调的典型风格。歌曲的情调闲雅而沉郁,特别是两处(b7)音与“人何在”、“飘零久”的歌词相配合、更加深了感慨的色彩。

㈥ 和尚做法事敲击的法器叫什么名称

佛教法器,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愿、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又称佛器、佛具、道具等。狭义言之,特指置于佛前之小型佛器,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
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互异;即以同一名称之法器,亦每因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之异,而于形式上有迥然之别。一般所谓之佛教工艺美术,概不外乎以法器为其代表者。若以用途分类之,则法器可大别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具等六种。
庄严具
例如幡、天盖(伞)、斗帐、花鬘、佛龛、花瓶、香炉等,可资庄严整饰佛堂道场之器物。

供佛器
例如香花、香炉、烛台、灯笼、佛饭器、茶汤器、水瓶(净瓶、军持)、花笼、盘、棹、几等,可资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

报时器
例如梵钟、金鼓、磬、钲鼓、铜锣、铙钹、铃、木鱼、云板、鱼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的敲鸣之用。此类法器除制作精美,特具美术价值外,其于制作时所刻载之作者姓名、年代、铭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献之意义。

容置器
例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袈裟箱、戒体箱等,可装置或收藏有关习道之具。

携行器
例如念珠(又称数珠、诵珠)、钵、锡仗、如意、麈尾、拂子等僧侣日常随身所持之物。其中,念珠为礼佛念诵时记数之用者,材料有菩提子、木槵子(栾华子)、水晶、琥珀等多种。其形式、颗数等,亦因各宗派而不一。钵为僧侣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一般有铁钵、铜钵、磁钵等数种材料。锡仗之仗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互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遣毒蛇等物。另有长短仅二十公分之手锡,通常为法会时所持,振鸣之可和诵梵呗

密教法具
......

㈦ 求古风dan美歌曲。

清响:

《耽美》

《藏心》

《MOMENT》(又名《花开刹那》)

《凤于九天》

《醉卧红尘》

《梦里江湖》

《看朱成碧》

《独醉笑春风》

《天为谁春》

《当时明月》

《no way to say——我的耽美》

《吟香》

墨明棋妙:

《盛唐小受》

《绝世小受的悲惨生活》BY源正康

《烟》BY晃儿&慕寒

《醉仙歌》BY晃儿&音频怪物

《绝世小受之公孙策》

《我的公孙我的策》

《少年包青天三 故思》

还有一些单曲:

《绝世小受醉酒版》by漠然(又名漠然自攻自受版 因为是漠然一人分饰好几个角色。。。囧)

美攻之歌

绝世小攻年下

绝世小攻

绝世小攻之小攻之路 loli正太对唱版

绝世小攻年下诱惑 三国版

绝世小受2之偷 情 宝鉴

暖玉生烟BY延聆

以上这些在一般像酷狗的播放器上都可以搜到。

目前最喜欢的是【聊斋·卷三】画中仙。受的配音超有感觉。
【聊斋·卷三】画中仙
词 : 薛丁格的猫
曲 : 草原之泪
唱 : shang祭→飒 & 佛_INLA
白:【书生】S
【画魂】韩小佑

【飒】青梅初 展丝绢
青衣 挑灯前
画一张
隔世不忘 容颜

【佛】紫霜毫 端溪砚
提笔 墨香浅
书一篇
今生未了缘

【飒】雨阑珊 流年换
故事已远
【佛】桃花散
人间又是千年
【飒】雕花奁 落尘烟
锁一段缘
【佛】画中人
眉目一如从前

【飒】一缕孤魂牵
穿越百千年风霜雪
只为能 遗落你身边
【佛】谁翻开画卷
隔世的容颜再相见
梦中人 可曾记在心间

书生:这位公子请留步
我们 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画魂:哦
你觉得 我们在哪儿见过?
书生:呃……这个……

【佛】桃花飞 逐流水
相对 笑颜醉
墨轻挥
洒出鸳鸯双飞

【飒】一杯酒 一生醉
换得 几行泪
也无悔
只道生死相随

【佛】雨阑珊 流年换<书生:人生可得如此知己>
故事已远<在下此生足矣。 >
<画魂:知己……原来……>
【飒】桃花散<你只是当我知己…… >
人间又是千年
【佛】雕花奁 落尘烟<书生:你看你没喝就醉了>
锁一段缘<脸那么红……(凑近)好香…>
【飒】画中人<画魂:醉了>
眉目一如从前<呵,也许……>
<我真的醉了……>

【飒】墨痕沾笔端
不如化作夜色三千
消融在 你心上眉间
【佛】守一句誓言
不如残烛烧尽思念
谁曾见 画中泪痕点点

书生:你要走?
不是说好等我成亲之日……
画魂:……我怕我等不下去了……
书生:不要走!
画魂:……你 还记得
我们初次见面的样子吗?
书生:不要走!!
画魂:……留下来……为了什么
书生:……这个……那……
这幅画还没有……
画魂:那就烧了它吧……

【合】一缕孤魂牵
穿越百千年风霜雪
只为能 遗落你身边
守一句誓言
不如残烛烧尽思念
谁曾见 画中泪痕点点

【佛】青梅初 【飒】展丝绢
【佛】青衣 挑灯前
【合】画一张
隔世不忘容颜

【飒】紫霜毫 【佛】端溪砚
【飒】提笔 墨香浅
【合】写一篇
今生未 了 缘

可以先看看歌词,是不是你喜欢的。

历书·诉请 假相X蓝版的,很不错~

守君千秋·祭公瑾很不错,耽美的,不过介于配音的条件限制,是女生配的。不过还是超级好听的说~~~

看朱成碧

牡丹亭

莫诉离殇(霹雳的龙剑音乐)

㈧ 法器引磬是做什么的

【磬】

为铜制钵形的法器,敷褥而安放于一定之台上,以桴敲击。又版称作鏧子或鏧,于权法会或课诵时,作为起止之节。《中止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卷下<佛衣服院>条云:“有一铜磬可受五升,磬子四边悉黄金,镂作过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背上立天人像,执玉槌用击磬,闻三千世界。”
由此可知,古代印度祇洹精舍之一院已设有铜磬。
在我国宋代以后,磬多被用于禅林中,《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磬,大磬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行者披剃时作梵睹梨鸣之。”又,同书卷五<大众章>“沙弥得度”条云:“作梵闇梨鸣大磬作梵。”现今则普及于一般寺院,各寺佛殿中均安置之,是早晚课诵、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磬有大、小之分。一般安于佛殿之大磬,口径多在一尺到二尺间。

㈨ 和尚化缘时的碗叫什么

和尚化缘用的碗叫做“钵”音BO,一声。为僧人所用食器。 以下是详细介绍钵(梵patra)比丘六物(三衣、钵、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称钵多罗、波多罗、钵和兰等。意译应器、应量器。即指比丘所用的食具。 其种类有铁钵、瓦钵之别。持钵行乞称为“托钵”。由于比丘持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亦称应器。

《四分律》卷九中提及钵之种类云:“钵者有六种,铁钵、苏摩国钵、乌伽罗国钵、优伽赊国钵、黑钵、赤钵。大要有二种,铁钵、泥述。”该书卷五十二中说,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银、琉璃、宝、杂宝所作成的钵,并以此简别在家和外道。《五分律》卷二十六谓不使用金银七宝、牙、铜、石、木的钵,若使用金银乃至石钵,则犯突吉罗,若使用木钵,则犯偷兰遮,若如外道之使用铜钵,则犯突吉罗。仅准许使用铁钵、瓦钵、苏摩钵。所谓泥钵、瓦钵、苏摩钵,皆是同类之物,苏摩钵是就产地而命名的。

钵的颜色,应熏为黑色或赤色,即《四分律》所说的黑钵、赤钵。《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中说瓦钵当熏成孔雀咽色,毗陵伽鸟色,或是鸽色。铁钵则作钵炉,以阿摩勒核、佉陀罗核、巨摩、竹根熏之。关于容量,《四分律》卷九举出大、中、小三种。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根据唐代的量法,应是一斗至五升之间。

戒律中规定比丘不得储存多钵,护持钵当如护持自己眼睛一般,应当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

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等三法。第一:钵之“体”,材质只准使用瓦、铁两物塑铸,不得使用“金、银、铜、琉璃、摩尼、白蜡、木、石……”等物制做。第二:钵之颜色,《四分律》限用黑、赤两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薰染其他颜色。第三:钵的容量,《四分律》说:“大者可受三斗、小者可受半斗、中者比量可知。”依个人食量而定。

至于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这种形状可使盛的饭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温。
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现今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南传上部座佛教僧人,仍于每日凌晨沿门托钵。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现已经很少有僧人托钵乞食。

阅读全文

与铜钵纯音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围墙歌词 浏览:230
道奇酷威广告背景音乐 浏览:106
比喻轻音乐之美的文字 浏览:542
小号音乐下载 浏览:578
歌曲专辑图下载地址 浏览:867
财神驾到歌曲mp3下载 浏览:734
琴歌指弹海阔天空吉他谱 浏览:355
下载mp4格式的音乐 浏览:352
电脑听音乐用什么 浏览:512
最好酷狗音乐播放器 浏览:502
信乐团队的假如简谱 浏览:243
平安酷狗音乐 浏览:760
佳人轻抚桃花mp3下载 浏览:453
infinite网易云音乐 浏览:844
岁月赵忠祥背景音乐 浏览:980
如何将电脑的歌体添加到苹果音乐 浏览:672
fade钢琴mp3 浏览: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乐 浏览:806
成都彩虹小学音乐老师 浏览:496
凤凰传奇星光歌曲点评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