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长鼓的瑶族长鼓
瑶族长鼓,流传于瑶族地区的细腰鼓,主要用于舞蹈伴奏。早在12世纪的宋代,瑶族回人民已能制作答长鼓。但不相送、不出售,并且寨寨都有。古时称为“铙鼓”或“铳鼓”。明清两代仍以铙鼓为名,至今有的瑶寨还将长鼓叫作铙鼓。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多以燕脂木制作,鼓身呈一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体彩绘着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 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贰』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十万火急等!
答案(朝鲜族.
『叁』 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演变类别
由于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等原因,便演变出多种形式的长鼓舞: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岭东瑶族调庙时跳的一种集体舞蹈。二人打长鼓,二人吹芦笙,一人打锣,其余各执小旗、纸币、铜铃等道具跟在后面,六位姑娘打着花伞,边唱边舞,用锣鼓芦笙伴奏。
『肆』 长鼓有关资料
长鼓分两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另一种是瑶族长鼓。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起源于古代的细腰鼓; 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图为瑶族长鼓。
◆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长鼓为古代细腰鼓的变体。隋唐时期已用于宫廷九、十部乐中。宋代《乐书》:“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沈括《梦溪笔谈》:“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日杖鼓,一头以手拊之”。元代记载尤详,《元史·礼乐志》:“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
鼓身木制,呈圆筒形,两端粗而中空,中段细而实。全长(70—80厘米,鼓面直径约40厘米。两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别。粗的一端蒙牛皮、马皮或猪皮,细的一端蒙鹿皮或狗皮,皮膜以铁圈为框,由皮条或绳索绷紧并可调节张度。鼓身外涂红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别,可发出两种不同音色,粗端为柔和深沉的低音,细端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为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并可根据需要调节音高。
演奏时,坐势,置鼓于架上;立势,将鼓挂于奏者身前,右手执鼓棰敲击细端鼓面,鼓棰用细竹条做成,长40厘米左右,棰头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边,用其余四指拍击。演奏技巧丰富,左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和闷鼓点四种,右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等多种。
◆瑶族长鼓,流传于瑶族地区的细腰鼓,主要用于舞蹈伴奏。早在12世纪的宋代,瑶族人民已能制作长鼓。但不相送、不出售,并且寨寨都有。古时称为“铙鼓”或“铳鼓”。明清两代仍以铙鼓为名,至今有的瑶寨还将长鼓叫作铙鼓。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多以燕脂木制作,鼓身呈一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体彩绘着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
在瑶族的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是最为著名的。舞蹈者将鼓斜挂腰侧,双手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用右手拍击,边击边舞,长鼓既是伴奏的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瑶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这天,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
长鼓瑶语称"播公",其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1132)五月三日颁发的《十二姓瑶人进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袖,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已有800多年历史。传说瑶族始祖盘瓠上山打猎,与一野牛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权上。人们便挖空树心,剥下牛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约70-90厘米,鼓腰直径为4-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10厘米;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约110-130厘米,鼓腰直径约15-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25-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约 180-200厘米,鼓腰直径约20-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30-40厘米。无论哪种长鼓,均由木质松软的树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涂上油漆,绘上龙风图案。
长鼓的击鼓动作有72套,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 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伍』 长鼓的材料
长鼓分两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另一种是瑶族长鼓。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起源于古代的细腰鼓; 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图为瑶族长鼓。
◆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长鼓为古代细腰鼓的变体。隋唐时期已用于宫廷九、十部乐中。宋代《乐书》:“杖鼓、腰鼓、汉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沈括《梦溪笔谈》:“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用杖。今日杖鼓,一头以手拊之”。元代记载尤详,《元史·礼乐志》:“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
鼓身木制,呈圆筒形,两端粗而中空,中段细而实。全长(70—80厘米,鼓面直径约40厘米。两端鼓腔大小不一,蒙皮也有别。粗的一端蒙牛皮、马皮或猪皮,细的一端蒙鹿皮或狗皮,皮膜以铁圈为框,由皮条或绳索绷紧并可调节张度。鼓身外涂红漆。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别,可发出两种不同音色,粗端为柔和深沉的低音,细端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为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并可根据需要调节音高。
演奏时,坐势,置鼓于架上;立势,将鼓挂于奏者身前,右手执鼓棰敲击细端鼓面,鼓棰用细竹条做成,长40厘米左右,棰头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边,用其余四指拍击。演奏技巧丰富,左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和闷鼓点四种,右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等多种。
◆瑶族长鼓,流传于瑶族地区的细腰鼓,主要用于舞蹈伴奏。早在12世纪的宋代,瑶族人民已能制作长鼓。但不相送、不出售,并且寨寨都有。古时称为“铙鼓”或“铳鼓”。明清两代仍以铙鼓为名,至今有的瑶寨还将长鼓叫作铙鼓。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多以燕脂木制作,鼓身呈一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体彩绘着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
在瑶族的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是最为著名的。舞蹈者将鼓斜挂腰侧,双手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用右手拍击,边击边舞,长鼓既是伴奏的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瑶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这天,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
长鼓瑶语称"播公",其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1132)五月三日颁发的《十二姓瑶人进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袖,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已有800多年历史。传说瑶族始祖盘瓠上山打猎,与一野牛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权上。人们便挖空树心,剥下牛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约70-90厘米,鼓腰直径为4-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10厘米;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约110-130厘米,鼓腰直径约15-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25-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约 180-200厘米,鼓腰直径约20-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30-40厘米。无论哪种长鼓,均由木质松软的树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涂上油漆,绘上龙风图案。
长鼓的击鼓动作有72套,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为单位组织,而且不限 于上述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陆』 瑶族长鼓的形制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鼓身细长,多以燕脂木制作,整段原木经车旋内而成,鼓身用整段泡容桐原木挖制或旋成,内腔挖空,两端相通,外形呈两个倒接的喇叭状,两端鼓口较为粗大、稍粗而空,形成两个共鸣鼓腔。中间鼓腰较为细小。
瑶族长鼓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大长鼓,全长200厘米、鼓腰直径1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30厘米;中长鼓,全长100厘米、鼓腰直径5厘米-6厘米、两端鼓面直径12厘米-13厘米;小长鼓,全长70厘米、鼓腰直径3厘米-4厘米、两端鼓面直径11厘米-11.5厘米。长鼓虽尺寸不同,但都蒙以羊皮或山兔皮,蒙皮方式有三,一是用鼓钉将鼓皮固定于两端鼓口四周;二是用鳔或胶将皮膜直接粘附在鼓口上;三是用竹圈将鼓皮紧箍于鼓口上。通体多彩绘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绚丽图案纹饰,也有专门涂以红、黑两色油漆,并在两端鼓面四周漆以绿色装饰图案,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用竹圈蒙皮的,则在竹圈四面垂以丝穗为饰。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鼓腰系以八个小铜铃。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表美观。它既是一件民间乐器,也是一件古朴而精致的工艺美术品,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柒』 瑶族长鼓的技巧
首当其冲的是先要掌握良好的“手法”。同时,必须要有正规的、通俗易懂的演奏手法和演奏技巧。当然,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领奏符号及“指挥手势”在蒲剧锣鼓演奏行进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司鼓演奏者引导其他打击乐器进入演奏所敲的鼓点,演奏过程拾遗补差,演奏的速度由慢到快、由快渐慢的渐变过程中指挥变化的‘点法’的总称。它是司鼓演奏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环节,也是‘底棰’之后,司鼓者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领奏符号,打击乐器的演奏就无法开始,演奏便不能顺畅地展开。
只有领奏正确,才能为锣鼓的顺利展开建立良好的基础,为“加花”创造有利的条件,使所有的打击乐器得到有效的控制,把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和进展速度,通过司鼓的准确指挥和演奏来完成,从而为表演者的唱、念、做、打服务,使演出有组织、有计划地展现给观众,使之成为完美的综合性艺术。独立反复型的领奏符号是指在“底棰”之后、“加花”之前司鼓所敲的一种节奏鲜明、结构严谨的鼓板“点法”,是引导打击乐器进入理想演奏的符号。由于锣鼓结构的因素,领奏“点法”是一种独立反复型的方式,领奏符号和“底棰”与“加花”是截然分开的,并具有独立的领奏功能。但由于锣鼓是“流动”的节奏形态,所以领奏“点法”可长可短,较为自由。
这种领奏方法在司鼓演奏中较为普遍。定点、定位领奏法是指由于秦腔传统型的锣鼓点是一次完成,没有反复的余地和必要,锣鼓点和演奏方法都是原来编排设计好的程式,领奏和“加花”的点法常规布局也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用规定的点法在规定的部位和时间段内完成领奏任务,这就是定点、定位领奏法的概念。移动型的领奏方式是指领奏点法在锣鼓演奏中不定位、不定时,只有当锣鼓点出现偏差时,司鼓采用一系列纠偏补差的点法,或者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锣鼓需要加快或减慢时司鼓所敲出的一系列点法。
『捌』 请问长鼓舞是哪个民族传统舞蹈
瑶族长鼓舞,源远流长,《过山榜》、《评王卷碟》均有记载。长鼓,瑶语为“播公”。传说瑶族始祖盘瓠上山打猎,与一野牛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的杈桠上,瑶族后代便挖空树心,剥下牛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后来,每当过春节、起新房、庆丰收、祭祀盘王等庆典礼仪时,瑶族人民都要表演长鼓舞。相传长鼓舞有七十二套,多为二男二女合舞或二男对舞。由于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等原因,便演变出多种形式的长鼓舞: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盘古长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蔚竹口一带,是祭祀盘王“还愿”仪式中所跳的一段舞蹈。除邀请两名长鼓手外,还请四名歌手(男女各二人)伴唱《盘古歌》,歌舞曲是瑶族的“拉华”。整个“还愿”仪式分“请愿”、“落马”、“开天门”、“点兵”、“诉师”、“分段”、“除苗”、“围愿”等段,盘古长鼓舞只在“请愿” 和“围愿”中表演,有锣鼓伴奏,舞步舒缓、持重。
羊角短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平地瑶地区,由七人表演,一人拿朝笏或牛角领头,两人拿羊角,四人执短鼓,载歌载舞,唱着“野羊撬、野羊撬”之歌,互相穿插,另有两个吹笛子的伴奏,舞场两侧吊着两个赛鼓,按音乐节奏击鼓烘托气氛。
芦笙长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高滩一带,由七人表演,一人手执朝笏,吹牛角领舞,二人吹芦笙,二人打长鼓,一人打锣。表演者围方桌而舞。全舞分“迎圣”、“起拜”、“行路”、“梅花”、“欢鼓”等五段。每舞一段之后,领舞人呼喊:“色----色麻悠”,再敲锣打鼓走一圆圈。动作粗扩,场面热烈,山野气味浓郁。
锣笙长鼓舞 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岭东瑶族调庙时跳的一种集体舞蹈。二人打长鼓,二人吹芦笙,一人打锣,其余各执小旗、纸币、铜铃等道具跟在后面,六位姑娘打着花伞,边唱边舞,用锣鼓芦笙伴奏。
『玖』 瑶族长鼓有哪些渊源
瑶族长鼓,流传于瑶族地区的细腰鼓,主要用于舞蹈伴奏。早在12世纪的宋代,瑶族人民已能制作长鼓。但不相送、不出售,并且寨寨都有。古时称为“铙鼓”或“铳鼓”。明清两代仍以铙鼓为名,至今有的瑶寨还将长鼓叫作铙鼓。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多以燕脂木制作,鼓身呈一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体彩绘着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
在瑶族的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是最为著名的。舞蹈者将鼓斜挂腰侧,双手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用右手拍击,边击边舞,长鼓既是伴奏的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在瑶族村寨,每年逢10月16日这天,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
长鼓瑶语称“播公”,其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1132)五月三日颁发的《十二姓瑶人进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袖,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已有800多年历史。传说瑶族始祖盘瓠上山打猎,与一野牛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权上。人们便挖空树心,剥下牛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小长鼓亦称短鼓,长约70-90厘米,鼓腰直径为4-6厘米,两端鼓面直径为8-10厘米;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长约110~150厘米,鼓腰直径约15~20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25~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长约180~240厘米,鼓腰直径约20~25厘米,两端鼓面直径约30~50厘米。无论哪种长鼓,均由木质松软的树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涂上油漆,绘上龙凤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