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音乐:东北大秧歌唢呐
很多抄民歌的节奏用唢呐加锣鼓演奏都袭可以扭秧歌,但最传统的是句句双和满堂红,这两个曲子可以单独演凑,也可以套起来演凑。老艺人不使用简谱,而用的是工车字来演凑。工车字相当我们用的简谱,如¨车工六,六工车¨等等。老哥年令大见识少,错误之处请多指教。
2. 东北正宗大秧歌都用什么歌曲曲调啊,
东北正宗大秧歌一般都是以秧歌曲牌为主调,秧歌曲牌比如:《句句双》、《满堂版红》‘《过街楼》权、《五匹马》、《对伍》、《东北风》、《小磨坊》、《生产忙》、《柳青娘》、《大姑娘美》等等很多,不知你做什么用?先给你提供这几个曲牌应该够了吧,这是指东北传统正宗大秧歌而言,现在的一些大秧歌曲调有些创新,运用比较灵活。
3. 民间舞蹈的河北舞蹈
河北省的民间舞蹈,蕴藏丰富,绚丽多姿,素有北方汉族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据中国舞蹈家协会河北分会年的调查统计,全省民间歌舞达一百四十六种,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全省各地每年都定期举办民间歌舞训练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发掘整理民间舞蹈。在每年的新年、春节传统的迎春花会等群众性业余文艺活动中,民间歌舞异常活跃。
河北民间舞蹈人们比较熟悉的有:徐水狮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驴,石家庄的井陉拉花,沧州的落子舞,盐山的武术扇、高阳的竹马洛子,邯郸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车,邢台的秧歌鼓,衡水的凤秧歌、七巧灯,廊坊的胜芳胯鼓、胜芳花灯,保定的地平跷、花鼓洛子,张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台,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现将几种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作一简略介绍。
冀东地秧歌和跑驴
冀东地秧歌广泛流传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据《中国古代舞蹈话》(王克芬著)记载:“秧歌是由古代的‘村田乐’演变而来”,它们的源泉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地秧歌,徒步于地上表演,不受演出场合和道具的限制,比较机动灵活,易学易演,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舞,传统的活动形式,基本上分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过街秧歌,走街串巷,沿途表演。它的主要特点是:节奏与动作统一,表演各异,舞姿简洁,边走边扭。场子秧歌,遇到广场或十字街头,拉开场面,大扭一番,有时还扭一会儿,唱一段,用锣、鼓、钗间奏,然后表演带故事情节的“小出子”(即小型舞蹈节目)。主要特点是: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舞姿舒展、健美,画面灵活多变。
地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大多是前边有两个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鲁智深),手舞花棒,开路打场,后跟提花篮、佛尘的童子及田公、渔妇、樵夫、书生等角色。在行当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妇)、丑(诙谐、幽默的滑稽角色)、擓(中年或老年妇女)、公子(文质彬彬的书生)。表演上的共同特点是脚下步伐上下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扭动和双手摇摆为主,就好象凤摆杨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据人物性格,分别手持彩扇、花绢、团扇、拨郎鼓、棒槌、烟袋等,手部的基本动作以八字翻花为主,上下左右,前后抖动扇花,变化万干,如双双对对的彩蝶在花丛中飞舞,既抒情、优美、典雅,又火爆、泼辣、热情、欢快,富有诙谐、幽默、质朴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扬的大唢呐为主,配以中、小钗作打击乐。大多习惯于吹奏《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于表现乐观、欢快、喜悦的节日气氛。
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种人物的舞姿动作非常细腻,富于表现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场子”、“小出于”中,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善于表现有故事情节的双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剧。著名的地秧歌表演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周国宝和周国珍、张迁合作,根据“王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加工创作的民间舞“跑驴”,主要舞蹈语汇,就是选用地秧歌的素材。这个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在参加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曾荣获优秀节目奖。随后,由中国青艺术团带到布加勒斯特,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荣获国际舞蹈比赛二等奖。
此外,唐山市、秦皇岛市和昌黎县的专业和业余舞蹈爱好者作,以地秧歌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新的舞蹈节目,如《娶女婿》、《盲人摸象》、《中秋之夜》、《扑蝶》、《抢亲》等等。这些舞蹈已在全省普及,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赵县扇鼓、战鼓、挎鼓
赵县扇鼓的鼓,是用狗皮蒙的一种盘状圆扇形手鼓,带有长把,把上有九个铁环,细长的鼓锤富有弹性,鼓声清脆悦耳。
扇鼓的历史久远,它起源于商代的巫舞。巫舞在古代是娱神舞蹈,所使用的主要道具是扇鼓(又名“太平鼓”或“太平神”)。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前进,巫舞逐渐由娱神的舞蹈演变成为人的舞蹈。相传公元前424到公元前387年,邺县黎民百姓为念西门豹治邺为民除害的功德,每逢年节都要敲打太平鼓(即鼓),载歌载舞,以示纪念。
巫舞中的扇鼓传到清代,已基本上形成为民间娱乐活动。清何耳作《燕台竹板词》中云:“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就是反映当时扇鼓表演活动的场景。
赵县扇鼓多为集体舞形式,每逢喜庆丰收之时,农民们手持扇鼓,在场院里扭起舞步,敲打着轻快活泼的鼓点,唱着民歌小调,表达欢悦的情绪,很有生活情趣。建国以来,一些专业和业余舞蹈工作者继承传统,运用扇鼓表现形式,创作出不少新的舞蹈节目,受到群众欢迎。国庆三十周年文艺献礼演出时,河北省民间歌舞业余演出队带着经过加工整理的赵县扇鼓《庆丰收》进京,荣获了演出二等奖、创作三等奖。赵县战鼓,是表现古代战阵生活的一种很有气魄的民间舞。以大架鼓为中心,鼓面直径为一点八米,由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擂打,十六名健壮的男子手持大钹,列队随着大架鼓的节奏,前后左右,上下飞舞,不断变化着敲击乐器的姿态,很有气势,这与纤细、优美、抒情的扇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县的挎鼓(又名背灯挎鼓),是一种很别致的民间舞蹈。表演者背上背着一盏特制的龙灯或西瓜灯,将鼓挎在腰间,双捶击打圆鼓。时而欢腾跳跃,时而旋转着敲打着轻快有序的鼓点。每值灯节之夜,数以百计的“背灯挎鼓”涌上街头,排成一字长蛇阵,在鼓乐声中,灯火之下,于欢乐的人群中往来穿梭表演。表演者与观赏者融为一体,共同享受着一种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喜悦,增强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沧州落子
沧州落子是冀中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据沧县县志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一1821年)。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点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传统节目,内容大多是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爱情故事和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中《荣莉花》、《放风筝》经过加工、整理,更加优美动人,成为舞坛上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
已故的著名民间舞蹈家周树棠在继承和发展沧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周树棠从小在“落子坊”学艺,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练,自成了落子舞的一个艺术流派。他的舞蹈动律特点是,突出地刻画了女性“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头是歪的,腰是拧的,腿是曲的,线条儿美,韵味儿浓,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庄。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中国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优长。周树棠认为,民间舞不发展,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为了发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从各民族民间舞中,曾记下许多舞蹈语汇和舞姿动律,经过一番剖析和钻研,把许多舞蹈语言溶化到落子舞当中,进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动作组合。这些瑰丽多采、千姿百态的动作,增强了落子舞的表现力,发展了落子舞的传统艺术。
大秧歌抄序曲
(《大秧歌》电视剧主题曲)
作词:陈曦 作曲:董冬冬
演唱:孙楠
咱的天呀咱的地
咱的秧歌咱的戏
上山咱就唱山歌哟
下海咱就喊号子
号声落知天色长夜已过
守道义护家国血色山河
是与非失与得不诉离歌
人世间聚散定格
一首歌心一颗
道爱恨情难舍
由命运大起大落
半壶酒泪一桌
同举杯敬袍泽
与谁共落日长河
听风过看云火壮志如昨
爱担得恨抗得才算活着
山河破兴邦国奋勇抗倭
血流得命拼得才算活过
一首歌心一颗
道爱恨情难舍
由命运大起大落
半壶酒泪一桌
同举杯敬袍泽
与谁共落日长河
听风过看云火壮志如昨
爱担得恨抗得才算活着
山河破兴邦国奋勇抗倭
血流得命拼得才算活过
咱的天呀咱的地
咱的秧歌咱的戏
抡起锄头种庄稼嘞
扛起那枪杆打鬼子
5. 谁能提供足球训练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
1、深入了解东北大秧歌的起源、种类、表演形式、人物扮相、音乐、伴奏乐器等。
2、掌握东北大秧歌的音乐特点,舞蹈动作特点,并通过复习总结,进一步理解掌握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点,韵律特点。
3、小组的自评与互评,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二、课型:探索实践课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调整课堂教学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这些基本理念是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首先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网络查询等,在观察搜集过程中去更多的了解东北大秧歌。其次,让学生在复习总结过程中,理解音乐的丰富内涵、情感,体会音乐舞蹈间的密切联系。古人语: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歌之不足,故舞之!为创编舞蹈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东北秧歌舞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以丰收为主题的舞蹈动作的创编。目的在于不但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提高她们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和个性差异,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与情感的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要做到既是引领者又是合作者。对学生的评价多以鼓励表扬为主,为学生能合作交流,探索求实,提供时间与发展个性的空间。以增强学生大胆实践创新和创造表现的自信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创造性,动作情感到位的同时,又让民间舞的自娱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展示与评价的过程,让学生加深自我认识,促进学生发展,完善评价机制,达到了相互交流与激励的目的,同时也及时反馈教与学的信息,以有利于今后的教与学的方法策略的改进。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秧歌队的表演和网络搜集资料等,对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伴奏音乐等有更全面的了解,巩固加深对东北秧歌风格特点的掌握,为创编舞蹈打下基础。
2、将学习的短小素材创编成完整舞蹈的过程,体验解决创编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创新能力。
3、在观察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在创编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作品,体会成功的快乐。
六、教材、学情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与处理
东北秧歌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我们阿城市就有数十支秧歌队。为让学生对东北秧歌有更多的了解,继承和发扬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更加热爱我们黑土地上独具特色的民俗歌舞艺术,在教学中,我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但通过各种手段搜集秧歌素材,而且将它们整理加工,编成不同训练内容的组合,然后传授给学生,并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基本动作、风格特点等的基础上,运用所学东北秧歌组合动作和平时的观察积累,以“丰收”为主题来进行舞蹈的创编。“丰收”含义很丰富,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喜悦之情,设计适合的主题动作,运用道具和表演技巧等,创编出具有新意的舞蹈,升华“丰收”这一主题。
通过教师的语言提示、动作示范、及时的引导与帮助、创造和谐的环境等,拓宽创编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她们的创编能力和表现力,继承和发扬东北秧歌舞的风格特点等,把东北秧歌舞跳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浪。
2、学情分析与处理
我授课的班级是高三八班,她们学过幼儿舞蹈,古典舞,东北秧歌的踢步组合、手巾花组合等。两年来,一直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大量的古典舞组合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乐感、美感和韵律感。从创编简单的幼儿律动、歌表演到创编集体舞、表演舞,逐渐培养了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她们来说,创编一段舞蹈已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用恰当的动作既表现出东北秧歌的特点又符合所给曲目的氛围,表达一定的情感。
教学中,通过对音乐的分析,让学生自己构思表达情感的方式,让素质较好的、思维较快的同学起带头作用,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师生之间及时沟通交流,运用集体智慧,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七、 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们热爱的东北大秧歌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加熟悉它的音乐、风格、韵律等特点,学会运用所学东北秧歌的组合和自身生活积累,进行创编,并通过集体的智慧完成创编构思。继承和发扬东北民俗歌舞艺术。
八、教学难点
能搜集整理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充分理解所给曲目特点,创编舞蹈语汇流畅,既表现出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韵律,又符合所给曲目的氛围,队形变化合理,突出“丰收”主题。
九、 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与手段
针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存在的差异,布置长时间观察与网络搜集信息等。本节课创编时以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信息为主,教师加以补充引导,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用怎样的动作和情感,把舞蹈创编的更有表演性。学习的主动权主要归于学生,他们可畅所欲言、自选道具,设计舞蹈动作、队形等,为他们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通过生生、师生动态的互学,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研究,教师的及时引导与示范等,让重点和难点不再成为学生取得成功的障碍,而是在挑战自我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应变能力(对学生表现的不足如何指出、纠正等)、素材容量(能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但可表现同样情绪的动作等)、文化底蕴(用何种方式更激发情感等)等也是达到最好教学效果所可缺少的。
十、 教学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等都要更新、转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但学会,还要会学,更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创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断向困难挑战,不断超越自我。
1、观察探索中加深对东北大秧歌的了解
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学习东北大秧歌的各种组合,边让她们在实际生活中去探索,去了解东北大秧歌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风格特点等,观察中去发现自己还不曾学过、没有掌握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学习。
2、复习探索中的总结与发现
在复习探索中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音乐与舞蹈是两门从远古起就共生相伴的艺术,在意境的创造上,诉诸听觉的符号与诉诸视觉的符号是一种共生、互补和水与乳的交融,它们是最抽象和最具象的“流动艺术”,可以自由地表现人类内心世界最复杂、最宽泛、最直接或最含蓄的情感,以及无以言表的情绪。舞蹈作为空间和时间兼备的艺术,离不开音乐,舞蹈是音乐外化的形象,音乐是舞蹈内在的魂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情感、不同节奏、不同速度等的音乐,会让学生的感觉中有不同的流动的形象,在音乐的作用下,打开动作的闸门,倾泻出由情而发、因心而舞的情感符号,这些会为今后的学习和创编打下良好基础。
3、合作交流,学以致用,共同提高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我不断转变教学观、学生观,给她们创造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她们发扬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和成果。也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能够学以致用时,她们才会学得更好,才更能增进教学效果。
4、评价与期望
采用自评、他评、互评、教师评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多渠道的获取改进教与学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方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期望中使教学在不断调整、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求新、求变、求发展。
十一、 新课标与本教材的联系
音乐课程目标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它提倡“文化传承价值,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为继承和发扬东北大秧歌这一民俗歌舞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挖掘课程资源,从点滴做起,让学生了解掌握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点、动作特点、扭法、技巧等,使得我们的学生发自内心的、越来越热爱我们的东北大秧歌。
在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前提下,让学生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和不同艺术特征,将音乐、舞蹈、美术、戏曲、表演等艺术形式相融合,了解音乐与舞蹈等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联系,认识各艺术门类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舞蹈的创编与人们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十二、 教具:多媒体课件,服装,道具,录音机,磁带等。
十三、 教学具体过程
(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
1、播放课件(内容为东北大秧歌表演的场面),师生在欣赏、模仿中进入课堂教学环节,点击课题。
设计意图:轻松的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通过学生观察本土秧歌队表演、网络查询及走访老艺人等运用谈话法、归纳法、示范法、模仿法展开这一环节。师生共同走近东北大秧歌,完成“教学内容1”,实现“教学目标1”。
学生最终了解掌握的内容:
(1)、秧歌的起源与主要流行地区
秧歌源于汉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最早产生于我国中原一带。主要流行在东北、河北、山东、陕北等地区,各地区的秧歌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2)、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发展
东北秧歌广泛流传在东北城乡各地,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统的大秧歌表演,原是由农民、店铺伙计等为同庆同乐而举行的自娱性活动。经历从伴随劳动生活的小曲到独立的民间歌舞演唱、由歌舞演唱逐渐向小戏过渡三个阶段。后来,民间艺人队伍的形成,东北大秧歌得以发展,表演形式分为地秧歌(包括耍龙灯,跑旱船)和高跷秧歌两种,秧歌队一般由数十人或上百人组成,成为能扮演各种不同人物(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里的各种人物,如:孙悟空、白蛇、青蛇、公子、花旦等),手执扇子、手绢等,既有大场(开头和结尾为大场,是集体舞,由一到两名领舞率领秧歌队边舞边走出各种队形图案,如二龙吐须等),小场(为二、三个人的舞蹈,以逗趣嬉戏为主,通过稳静、俏皮、泼辣等动作的表演,把秧歌的表演推向高潮。),又有各种民间小戏表演的完整的艺术形式。并注意从姐妹艺术中吸取营养,如吸收山西柳腔、评剧、戏曲中的身段、跳转翻转等,使得表演内容更加丰富。
(3)、东北秧歌的伴奏乐器和音乐曲牌
东北大秧歌的乐队由一至二唢呐、大鼓、大钹、小钹和锣组成。伴奏音乐以唢呐演奏为主,打击乐器锣、鼓、镲等配合唢呐统一步法。典型的音乐曲牌有:《句句双》、《满堂红》、《丰收乐》、《五匹马》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实际观察和网络查询的收获为主,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和提示。注重观察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耐心细致,发现问题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如何,自我探求知识的欲望强与否等,以有利于今后如何布置实践活动。
(二)、知识教学,夯实基础。
运用师生问答,复习总结,即兴表演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2”,实现“教学目标2”。
1、师生问答,畅所欲言,谈音乐与舞蹈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联系,重点是让学生谈音乐与舞蹈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音乐的存在(学生从生活中找音乐)。音乐与文学、影视、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情绪、情感的表现是它们共同的特征。音乐通过其音调影响人的情绪,不同的音乐传递着不同感情,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之情(贝多芬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而作《d小调奏鸣曲》、门德尔松常用一首钢琴曲代替书信,把它寄给家人,表达自己的心情……)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其他艺术门类,虽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都可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舞蹈却不同,音乐与舞蹈是两门从远古起就共生相伴的艺术,在意境的创造上,诉诸听觉的符号与诉诸视觉的符号是一种共生、互补和水与乳的交融,它们是最抽象和最具象的“流动艺术”,可以自由地表现人类内心世界最复杂、最宽泛、最直接或最含蓄的情感,以及无以言表的情绪。舞蹈作为空间和时间兼备的艺术,离不开音乐,舞蹈是音乐外化的形象,音乐是舞蹈内在的魂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情感、不同节奏、不同速度等的音乐,会让学生的感觉中有不同的流动的形象。
2、通过复习学过的东北大秧歌的组合,学生的亲身体会,来总结东北大秧歌的音乐、动作特点,风格特点,扭法等。
(1)、东北秧歌的音乐、动作特点(通过《踢步组合》、《双花组合》的复习和教师示范讲解)
东北秧歌的音乐旋律性强,明快热烈、奔放。音乐中附点音符较多,使其步法有独具的特点:出脚快、落脚稳,屈伸有弹性。动作既哏又浪。稳中浪,浪中哏,哏中俏是跳东北秧歌的九字诀。
(2)、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秧歌具有火爆、泼辣又稳静、幽默的特点。是通过扭法、各种手巾花等动作来体现的。(师生共同探讨手巾花、步法及各种技巧动作,以学生发现、表演为主。)
a、手巾花动作:挽花,片花,双花等基本动作,顶花,立花等技巧动作。
b、步法:前踢步,吸腿跳步,跑场,花梆步等
c、给出表现细腻和优美的慢速的“句句双”,表现开朗与潇洒的中速的“满堂红”,表现欢快与火红的“五匹马”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即兴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拓宽学生思路,然后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总结,进一步理解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将知识系统化,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即兴表演过程中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本环节的教学内容。再通过教师的小结导入下一环节。
(三)、创编表演,激活创新思维。
采用合作交流,集体创编等方式完成“教学内容3”,实现“教学目标3”。
1、以观看《浪秧歌》片段,激起学生创编欲望。
2、给出本节创编曲目《丰收》,学生边听边唱,师生共同分析音乐结构、情绪及“丰收”的丰富含义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创编思路更宽,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更好发展。
3、教师提出创编舞蹈动作的一般规律,创编步骤,具体要求(讲解示范结合)。
(1)、创编舞蹈的一般规律:上段不变,下段变化;上段变化,下段不变;动、静、高、低交替变化,层次分明。
(2)、创编步骤:a分析乐曲,构思情节。b确定主题动作c选择道具、服装d节奏安排e练习排练f创编表演
(3)、具体要求:a遵循编舞规律,根据所给曲目,运用所学素材及自身生活积累进行舞蹈的创编b舞蹈语汇连贯,队形运用合理c节奏要快慢适当,有动有静,有起有伏,表达一定的情感d所编舞蹈完整,符合音乐氛围,有不同创意,富于表演性
设计意图: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辨证思想是我们创编出优秀作品的指导原则,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上升。
4、分组构思主题动作,教师了解掌握创编思路。
设计意图:小组活动开始,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自主创编而不是盲目放任。
5、集体创编与表演,教师深入各组,帮助解决问题,提出多种建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设计意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从中体会知识的个人意义和集体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及交往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评价、收获、期望
1、学生自评、互评,各抒己见。目的在于完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2、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得到了什么启发,今后的目标
设计意图:收获有大有小,各自感受体验也不同,通过交谈,师生进一步沟通,及时给本节的教学提供反思信息。
3、教师的评价与期望
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评价,发现每个组或某个人的突出特点,亮点。使学生创编信心更足,创新意识更强,鼓励她们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发扬光大我们东北大秧歌这一民俗歌舞艺术。
最后,用肯定和充满期望的话语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