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说的是什么故事
周志军来回答你。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曲调优美动听。
我们看看《洗菜心》的主题内(核容心)唱词就一目了然了:
小妹子绣房中绣呀花绫,忽听得妈妈娘叫奴一声,她叫妹子洗菜心,梭那一么子郎当梭,她叫妹子洗菜心。
手提菜篮下河洗呀菜心,跌掉一个戒箍子七钱八九分,急的奴家好伤心,梭那一子一子郎当梭,急的奴家好伤心。
哪一位年少的哥哥呀帮奴捡到戒箍子,许他的烧酒大半斤,还有瓜子落花生喃,梭那一子郎当郎当梭,小妹与他结成亲。
大意是:一位美女到河边洗菜,不小心把戒子掉(水里)啦,她心里着急,看看周围有好多帅哥,就‘请求’帅哥们帮她(下水)捡戒子,并许诺,谁帮了她,美女愿意送一壶醉人的美酒,外加下酒的花生米,这些都是铺垫,主要是美女这位美女怀春了吧,甚至愿意对帅哥以身相许.,当然哪有帅哥不会钟情的...........最后,肯定是某位帅哥抱得此美人归哦。
这就是湖南花鼓戏《洗菜心》所讲的故事,怎么样,朋友,很浪漫吧。
② 有那些好听的民歌...............急求!!!!!
1
摘菜(贵州民歌)
雨果唱片
2
猜调(云南民歌)
雨果唱片
3
牧歌(东蒙民歌)
雨果唱片
4
浚罗河(印度民歌)
刘紫玲
5
白兰鹤(美国民歌)
刘紫玲
6
回娘家(河北民歌)
民歌
7
眼泪花儿
那英
8
星星素(印度民歌)
刘紫玲
9
杨柳青(扬州民歌)
雨果唱片
10
小白菜(河北民歌)
雨果唱片
11
斑鸠调(江西民歌)
雨果唱片
12
正对花(东北民歌)
雨果唱片
13
落水天(广东民歌)
雨果唱片
14
北国之春(日本民歌)
刘紫玲
15
喀秋莎(俄罗斯民歌)
刘紫玲
16
三套车(俄罗斯民歌)
刘紫玲
17
卖花姑娘(朝鲜民歌)
刘紫玲
18
丢丢铜仔(台湾民歌)
雨果唱片
19
猜调(Live)
宋祖英
20
对花(陕西民歌)
纯音乐
21
秋收(陕西民歌)
纯音乐
22
采花(四川民歌)
纯音乐
23
燕子(新疆民歌)
华人群星
24
雀(蒙古族民歌)
纯音乐
25
哇哈哈(维吾尔族民歌)
雨果唱片
26
赞歌比星多(湖北民歌)
雨果唱片
27
思念 (湖南民歌)
陈宇
28
红梅花儿开(俄罗斯民歌)
刘紫玲
29
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
刘紫玲
30
啊朋友再见(南斯拉夫民歌)
刘紫玲
31
茉莉花(江苏民歌)
黑鸭子
32
浏阳河(湖南民歌)
黑鸭子
33
念亲恩(国语)
龚玥
34
在那遥远的地方 (新疆)
李双江
35
掀起你的盖头来 (新疆)
尹相杰
36
摇篮曲 (东北)
于文华
37
信天游(陕西民歌)
纯音乐
38
千年等一回(二胡)
民歌合辑
39
走西口(陕西民歌)
纯音乐
40
走西口 (陕北)
冯健雪
41
回娘家(河北)
朱明瑛
42
小看戏(东北民歌)
黑鸭子
43
新鸳鸯蝴蝶梦(古筝)
民歌合辑
44
采红菱 (安徽)
叶茅
45
小白菜 (河北)
于文华
46
青青河边草(琵琶)
民歌合辑
47
龙船调 (湖北)
刘家宜
48
杜鹃花(扬州小调)
卓依婷
49
拾豆豆(山西民歌)
黄乙玲
50
赶牲灵 (陕北)
贠恩凤
51
牧歌(蒙古族民歌)
黑鸭子
52
绣荷包(陕北民歌)
黄江琴
53
五哥放羊 (河曲二人台)
贠恩凤
54
槐花几时开 (四川)
李双江
55
四季调 (青海)
于淑珍
56
赶牲灵(陕北民歌)
华人群星
57
山青水秀太阳高 (广西)
廖莎
58
深秋的黎明(古筝)
民歌合辑
59
放马山歌 (云南)
黄虹
60
一天一天等下去(古筝)
民歌合辑
61
扎西秀(后藏民歌)
童声合唱
62
凤阳歌 (安徽)
俞淑琴
63
茉莉花(江苏民歌)
华人群星
64
让我欢喜让我忧(琵琶)
民歌合辑
65
弥渡山歌 (云南)
林静
66
打连成 (内蒙)
俞淑琴
67
黄杨扁担 (四川)
俞淑琴
68
大眼睛(青海民歌)
纯音乐
69
绣金匾(陕西民歌)
纯音乐
70
绣荷包(陕西民歌)
纯音乐
71
白牡丹(青海民歌)
纯音乐
72
原乡情浓 (台湾)
叶茅
73
荆莉花 (江苏)
周灵燕
74
流言(二胡 琵琶)
民歌合辑
75
跳月歌(云南民歌)
发烧榜
76
小拜年(吉林民歌)
纯音乐
77
尕老汉(青海民歌)
纯音乐
78
明月心(琵琶)
民歌合辑
79
苦伶仃(晋中民歌)
纯音乐
80
赶牲灵(陕西民歌)
纯音乐
81
小看戏(东北民歌)
纯音乐
82
送亲(蒙古族民歌)
纯音乐
83
撒拉令(青海民歌)
纯音乐
84
对不起(二胡)
民歌合辑
85
上茨山(东北民歌)
纯音乐
86
脚夫调(陕西民歌)
纯音乐
87
爱偏要别离(琵琶)
民歌合辑
88
阳山道(吉林民歌)
纯音乐
89
巴达玛(吉林民歌)
纯音乐
90
纺车谣(吉林民歌)
纯音乐
91
纺车谣(吉林民歌)
发烧榜
92
怀念(达干尔民歌)
发烧榜
93
小白菜 (河北民歌)
黑鸭子
94
阿拉木汗 新疆民歌
黑鸭子
95
云南民歌五首 山歌
雨果唱片
96
云南民歌五首 跟哥
雨果唱片
97
云南民歌五首 猜谜
雨果唱片
98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黑鸭子
99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罗斯民歌)
刘紫玲
100
东方红(陕北民歌版)
经典老歌
③ 急求!!!有关草根达人,青春榜样的话剧或小品,急啊,
湖南花鼓戏又称湘剧,源自于湖南益阳,后发展到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安徽等地,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风格。它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著名演员有廖春山、王佑生、张树生等。 [编辑本段]湖南花鼓戏历史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传统剧目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音乐曲调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 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编辑本段]花鼓戏角色分类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 行当花鼓戏的行当分工也更趋细致,不但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细的分工。以长沙花鼓戏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闺门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奶生子等。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各地的花鼓戏都各有一些著名演员,近期有长沙的何冬保(丑)、湘潭的廖春山(旦)、邵阳的王佑生(老旦)、桃源的张树生(生)、岳阳的杨伯成(丑)、衡阳的张廷玉(小生)等。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编辑本段]剧目与音乐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改编。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在音乐中属于“曲牌联缀体”,联缀的方法是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统一协调的要求,将同基调的多支曲牌联接起来,达到刻划人物、展现剧情的目的。但在表现手法上,辅以板式变化,以弥补曲调之不足。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长沙花鼓戏在“三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长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苏锣)、大钞(汉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即长方形的梆子)。 岳阳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鄂南一些城镇。清代嘉庆《巴陵县志》就有在巴陵 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 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梦调]、[阴调]、[哀调]等。其他民歌小调如[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间使用。“琴腔”受汉调影响是很明显的。岳阳花鼓戏有不少剧目也是以“琴腔”为主的,所以它在湖北南部、东南地区演出时,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群众很容易接受,很喜欢看,并叫它“提琴戏”。 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 》等。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浏阳、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戏流行最广, 影响最大的一个花鼓戏剧种。早在清代中叶就在这些地方流行开来,盛演不衰。 长沙花鼓戏主要声腔是“川调”,为大部分剧目所采用。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 “弦子腔”。“弦子腔”同样受汉调皮黄影响,逐渐靠近板腔音乐,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导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类,主要剧目有《盘夫》、《祭塔》、《捉蝴蝶》、《放风筝》、《梁祝哀史》、《白蛇传》、《菜园 会 》、《讨学钱》、《芦林会》等。 无论“琴腔”还是“川调”弦子,都以大筒等弦乐伴奏,其发音沉郁淳厚。 岳阳花鼓戏和长沙花鼓戏第二种声腔都叫“锣腔”。“锣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解放前荆州花鼓戏也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50年代才加入文场伴奏。无论是岳阳还是长沙的花鼓戏在本地锣鼓音乐如[木皮调]、[木马调]、[ 辞店调]、[四六调]、[八同牌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调皮黄某些板腔音乐,形成 [导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组合结构。 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第三种声腔叫“小调”,为地方性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如民歌小调[采茶调]、[望娘调]、[倒板调]、[四季青]、[采莲船调]、[洗菜心]等。但作为过门、过场音乐也搬用了汉调某些锣鼓经,如[万年欢]、[一枝花]、[扑灯蛾]、[得胜令]、[柳摇金]、[傍妆台]等。 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成为独立戏曲剧种最早演出是情节性不太强的“二小”,即一旦 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丑的“三小”歌舞戏,多用当地小调,后受汉剧和其它剧种影响搬演情节性强,人物较多的剧目。 因小调戏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与之毗邻且语言、语音又比较接近的汉调音乐,形成后来 的 “琴腔”或“川调”及某些“打锣腔”。并在长期的舞台演出过程中融入地方音乐,依循旋律特点相对固定的声腔格式。花鼓戏把这称之为“正调”。“正调”的形成弥补了小调之不 足,曲牌联缀之不足,使花鼓戏具备演本戏的音乐条件。 至于常德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曰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淫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解放前,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主要剧目有《林英观花》、《跳粉墙 》、《拣菌子》、《双下山》以及解放后改编的《尤二姐之死》。新编现代戏《山村兽医》。 湖南花鼓戏除声腔音乐外,不少传统剧目是从汉剧搬过来的,据说有几百个,如《宋江杀 惜》、《梅龙戏凤》、《关王庙烧香》、《槐荫送子》、《清风亭》、《赶潘》等。 [编辑本段]现代花鼓戏著名剧目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湖南花鼓戏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 、整理和改编了许多传统剧目,其中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等 由萧重饰胡秀英,赵菊云饰刘海,钟宜淳饰刘母的《刘海砍樵》说的是常德武陵丝瓜井刘家村有位青年樵夫刘海,每天上山砍柴,然后卖柴换回盐米侍奉娘亲。前山有狐狸九姐妹,九妹胡秀英因爱慕刘海勤劳朴实,所以在路上拦住刘海,提出亲事。当刘海知道秀英是真心爱他时,就答应了。于是二人以柳树为媒。山作证结为夫妻,双双归家。原来刘海娶回家的胡秀英是修炼了500余年,才得半仙之体的狐狸仙女。她有颗宝珠,使她得以变人身。前山还有个石罗汉,原身是青石金蟾,也在山上修炼,想得半仙之体,于是趁刘海长街购物之际,潜往刘家,见胡秀英正在丝瓜井旁汲水,便率众石头上去劫夺宝珠。胡秀英寡不敌众,被打落井下,石罗汉用千斤闸闸下,胡秀英腹内绞痛,筋疲力尽,只得把宝珠从口内吐出,被石罗汉抢走。胡秀英失去宝珠,五鼓天明就要现原形,便对购物回家的刘海讲了实情。刘 海听后不顾生死,赶到前山,得神斧之助夺回宝珠,夫妻重得团圆,过着美满的生活。 剧中“刘海哥,那我将你好有一比……我这里将大姐好有一比……”胡秀英与刘海的一段对唱活泼欢快,把二人成婚,双双归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风趣可爱。是湖南花鼓戏最富特色的唱段之一,一直传唱不衰
④ 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其中有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的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常德地区的常德花鼓戏,流行于湘北岳阳、临湘一带的岳阳花鼓戏等等。
1、由来:
湖南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湖南花鼓戏与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安徽等花灯戏、花鼓戏的起源发展过程大致相同,即在民间玩灯歌舞的基础上加上说白、情节而来的。过去民间玩灯无论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采莲船都需要音乐渲染气氛。需要鼓锣控制节奏。玩灯者高兴时还要把民歌小调掺杂进去,一唱众和,旋律活泼、跳跃,具有古朴原始的乡音之美。
最早的花灯音乐源于“傩”。殷商时,荆楚一带就“击鼓载胡,傩舞逐疫”(《荆楚岁时记》)。到战国时期,除鼓锣外,其他乐器像瑟、箫、竽之类也都用于傩仪中。各种乐器组合“应律合节”配合巫之歌舞以迎神驱疫。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发展较快。
2、举办时间
节庆日等等都可以呀?
3、服饰
根据剧目剧情设计。短打扮多。
⑤ 湖南花鼓戏属于五大戏曲中的那个戏曲
湖南花鼓戏不在于五大戏曲之列。
五大戏曲有京剧(全国范围都有)、评剧回(河北、东北答地区为主)、豫剧(中原地区)、越剧(华东地区)、黄梅戏(安徽及周边地区)
但凡大的剧种都有在全国观众范围广,优秀剧目多等特点。湖南花鼓戏虽然也存在比较多的流派,但毕竟剧目相对较少,观众集中于湖南地区,在全国还缺少影响力。
不过湖南花鼓戏曾经出过一个全国闻名的演员------李谷一。
⑥ 湖南花鼓戏有几大流派
湖南花鼓戏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6个流派之分。诸路花鼓戏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浏阳、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戏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花鼓戏剧种。早在清代中期就在这些地方流行开来,盛演不衰。
长沙花鼓戏主要声腔是“川调”,为大部分剧目所采用。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弦子腔”。“弦子腔”同样受汉调皮黄影响,逐渐靠近板腔音乐,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导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类,主要剧目有《盘夫》、《祭塔》、《捉蝴蝶》、《放风筝》、《梁祝哀史》、《白蛇传》、《菜园会》、《讨学钱》、《芦林会》等。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小丑、小旦的“两小”到小丑、小旦加小生“三小”,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长沙花鼓戏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改编。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在音乐中属于“曲牌连缀体”,连缀的方法是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统一协调的要求,将同基调的多支曲牌联接起来,达到刻画人物、展现剧情的目的。但在表现手法上,辅以板式变化,以弥补曲调之不足。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
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长沙花鼓戏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折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长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大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
在原长沙府地区内,长沙花鼓戏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
其中的宁乡路以“学钱调”为代表,多演《书房调叔》等风流小戏;益阳、西湖路以“八同牌子”、“西湖调”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孟姜女》等正剧;长沙路因出入城乡,因而不得不致力于声腔音乐的创新,以小调见长,处理细腻,字正腔圆,委婉清新,真挚动听,并发展了弦乐伴奏。
经过近百年来的艺术交流,各路花鼓戏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较完整的长沙花鼓戏体系。
岳阳花鼓戏源于临湘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湖北通城、崇阳等地。清代嘉庆年间的《巴陵县志》中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
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梦调”、“阴调”、“哀调”、“一字调”等。
岳阳花鼓戏的其他民歌小调如“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间使用。
“琴腔”受汉调影响是很明显的。岳阳花鼓戏有许多剧目都是以“琴腔”为主的,所以它流传到鄂南的通城、崇阳演出时,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逐步形成了一个当地的新剧种,称其为“提琴戏”。
岳阳花鼓戏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等。
无论“琴腔”还是“川调”弦子,都以大筒等弦乐伴奏,其发音沉郁淳厚。
岳阳花鼓戏和长沙花鼓戏第二种声腔都叫“锣腔”。“锣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
岳阳花鼓戏在本地锣鼓音乐如“木皮调”、“木马调”、“辞店调”、“四六调”、“八同牌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调皮黄某些板腔音乐,形成“导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组合结构。
岳阳花鼓戏的第三种声腔叫“小调”,为地方性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如民歌小调“采茶调”、“望娘调”、“倒板调”、“四季青”、“采莲船调”、“洗菜心”等。
岳阳花鼓戏也搬用了汉调某些锣鼓经,如“万年欢”、“一枝花”、“扑灯蛾”、“得胜令”、“柳摇金”、“傍妆台”等,作为过门、过场音乐。
岳阳花鼓戏作为独立戏曲剧种,最早演出是情节性不太强的“二小”戏,即一旦一生,还有“三小”戏,即一旦一生一丑,多用当地小调。
后来岳阳花鼓戏受湖北汉剧和其他剧种影响搬演情节性强,人物较多的剧目。
常德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
常德花鼓戏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日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淫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
以前有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主要剧目有《林英观花》、《跳粉墙》、《拣菌子》、《双下山》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改编的《尤二姐之死》。
衡阳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的名称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称之为“马灯”,攸县、茶陵一带称为“地花鼓”,安仁一带称为“花灯”,永兴江左一带也叫“花灯”,江右则叫“唱调”。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和花鼓戏,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20世纪50年代开始称为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现在的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
邵阳花鼓戏以花灯戏为基础吸收了师道戏、赛神扎故事和地方传统歌舞之精华,后来吸收了祁剧的某些舞台艺术形式,表演艺术丰富精彩,尤其小旦、小丑和小生的表演艺术更具特色。
邵阳旧称宝庆,是个文化渊源深厚的地方,民间文化发达,歌舞兴盛。邵阳花鼓戏便是在当地民间歌舞“打对子”、“车马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打对子”,即“对子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载歌载舞。“车马灯”,即一旦坐车,一丑推车,一丑骑马,同台载歌载舞。其“车”、“马”均用竹、绸扎制而成,系在演员身上。“打对子”和“车马灯”均以锣鼓打节奏,胡琴、唢呐伴奏。
从风格上来看,邵阳花鼓戏可以分为东、南、西三种风格流派。
东路源于“车马灯”,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音乐材料,艺人都是男角,多为巫师出身,一边行巫,一边唱戏。
南路源于“对子花鼓”,音乐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艺人女性比较多,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两种技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
西路与南路同源,音乐上主要是小调,艺人也多是巫师出身,边行巫,边唱戏,男角为主,间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较早,所以风格上差异比较大的只是东路和南路。
早期的邵阳花鼓戏,多为“社火”性演出,逢节庆和游傩、庆娘娘之类的宗教活动的乡间盛会,即临时邀集,在禾场、草坪演出,都是些业余班社。
清咸丰年间,出现了半职业性及职业性的班社,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农民、巫师等。他们在农忙务农,农闲时从艺,有的则是边行巫边唱戏,演出也多在县郊及乡镇。有些职业班社,终年奔波,行程远涉贵、黔、赣、鄂、滇、蜀境内部分城乡,人称“江湖班”。
醴陵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南醴陵地区的花鼓戏,深受醴陵地区人们的喜爱,受到周边戏曲的影响,成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花鼓戏剧种。
上述各地花鼓戏,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⑦ 荆州花鼓戏站花墙的曲谱哪儿能弄到
你哪里也找不到。这就是这个剧种不能发展的原因之所在,悲哀啊!几个有曲谱的艺人都只想自己独有这份资源,不想发出来大家共享,那怎么普及,怎么发展。那就让荆州花鼓戏随同他们一起走进坟墓吧!
⑧ 请问下湖南花鼓戏中秋调这首歌的简介谁知道急
记得采纳
湖南花鼓戏简介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传统剧目 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音乐曲调 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 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 行当 花鼓戏的行当分工也更趋细致,不但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细的分工。以长沙花鼓戏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闺门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风流小生、武小生、烂布小生、奶生子等。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各地的花鼓戏都各有一些著名演员,近期有长沙的何冬保(丑)、湘潭的廖春山(旦)、邵阳的王佑生(老旦)、桃源的张树生(生)、岳阳的杨伯成(丑)、衡阳的张廷玉(小生)等。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改编。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在音乐中属于“曲牌联缀体”,联缀的方法是根据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统一协调的要求,将同基调的多支曲牌联接起来,达到刻划人物、展现剧情的目的。但在表现手法上,辅以板式变化,以弥补曲调之不足。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长沙花鼓戏在“三小”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
长沙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面。文场有大筒、唢呐。大筒是主要乐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武场有堂鼓、大锣(苏锣)、大钞(汉钞)、小钞和小锣。击拍的是“可子”(即长方形的梆子)。
岳阳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鄂南一些城镇。清代嘉庆《巴陵县志》就有在巴陵 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
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梦调〕、〔阴调〕、〔哀调〕等。其他民歌小调如〔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间使用。“琴腔”受汉调影响是很明显的。岳阳花鼓戏有不少剧目也是以“琴腔”为主的,所以它在湖北南部、东南地区演出时,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群众很容易接受,很喜欢看,并叫它“提琴戏”。
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 》等。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浏阳、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戏流行最广, 影响最大的一个花鼓戏剧种。早在清代中叶就在这些地方流行开来,盛演不衰。
长沙花鼓戏主要声腔是“川调”,为大部分剧目所采用。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 “弦子腔”。“弦子腔”同样受汉调皮黄影响,逐渐靠近板腔音乐,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导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类,主要剧目有《盘夫》、《祭塔》、《捉蝴蝶》、《放风筝》、《梁祝哀史》、《白蛇传》、《菜园 会 》、《讨学钱》、《芦林会》等。
无论“琴腔”还是“川调”弦子,都以大筒等弦乐伴奏,其发音沉郁淳厚。
岳阳花鼓戏和长沙花鼓戏第二种声腔都叫“锣腔”。“锣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解放前荆州花鼓戏也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50年代才加入文场伴奏。无论是岳阳还是长沙的花鼓戏在本地锣鼓音乐如〔木皮调〕、〔木马调〕、〔 辞店调〕、〔四六调〕、〔八同牌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调皮黄某些板腔音乐,形成 〔导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组合结构。
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第三种声腔叫“小调”,为地方性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如民歌小调〔采茶调〕、〔望娘调〕、〔倒板调〕、〔四季青〕、〔采莲船调〕、〔洗菜心〕等。但作为过门、过场音乐也搬用了汉调某些锣鼓经,如〔万年欢〕、〔一枝花〕、〔扑灯蛾〕、〔得胜令〕、〔柳摇金〕、〔傍妆台〕等。
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成为独立戏曲剧种最早演出是情节性不太强的“二小”,即一旦 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丑的“三小”歌舞戏,多用当地小调,后受汉剧和其它剧种影响搬演情节性强,人物较多的剧目。
因小调戏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与之毗邻且语言、语音又比较接近的汉调音乐,形成后来 的 “琴腔”或“川调”及某些“打锣腔”。并在长期的舞台演出过程中融入地方音乐,依循旋律特点相对固定的声腔格式。花鼓戏把这称之为“正调”。“正调”的形成弥补了小调之不 足,曲牌联缀之不足,使花鼓戏具备演本戏的音乐条件。
至于常德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曰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淫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解放前,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主要剧目有《林英观花》、《跳粉墙 》、《拣菌子》、《双下山》以及解放后改编的《尤二姐之死》。新编现代戏《山村兽医》。
湖南花鼓戏除声腔音乐外,不少传统剧目是从汉剧搬过来的,据说有几百个,如《宋江杀 惜》、《梅龙戏凤》、《关王庙烧香》、《槐荫送子》、《清风亭》、《赶潘》等。
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湖南花鼓戏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 、整理和改编了许多传统剧目,其中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等
由萧重饰胡秀英,赵菊云饰刘海,钟宜淳饰刘母的《刘海砍樵》说的是常德武陵丝瓜井刘家村有位青年樵夫刘海,每天上山砍柴,然后卖柴换回盐米侍奉娘亲。前山有狐狸九姐妹,九妹胡秀英因爱慕刘海勤劳朴实,所以在路上拦住刘海,提出亲事。当刘海知道秀英是真心爱他时,就答应了。于是二人以柳树为媒。山作证结为夫妻,双双归家。原来刘海娶回家的胡秀英是修炼了500余年,才得半仙之体的狐狸仙女。她有颗宝珠,使她得以变人身。前山还有个石罗汉,原身是青石金蟾,也在山上修炼,想得半仙之体,于是趁刘海长街购物之际,潜往刘家,见胡秀英正在丝瓜井旁汲水,便率众石头上去劫夺宝珠。胡秀英寡不敌众,被打落井下,石罗汉用千斤闸闸下,胡秀英腹内绞痛,筋疲力尽,只得把宝珠从口内吐出,被石罗汉抢走。胡秀英失去宝珠,五鼓天明就要现原形,便对购物回家的刘海讲了实情。刘 海听后不顾生死,赶到前山,得神斧之助夺回宝珠,夫妻重得团圆,过着美满的生活。
剧中“刘海哥,那我将你好有一比……我这里将大姐好有一比……”胡秀英与刘海的一段对唱活泼欢快,把二人成婚,双双归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风趣可爱。是湖南花鼓戏最富特色的唱段之一,一直传唱不衰。
除传统戏的整理改编外,湖南花鼓戏特别注重创作演出现代戏,在本省和全国都有较大影响。仅湖南省花鼓戏院1965年统计:“上演大小94个剧目中,现代戏占69个,如《三里湾》 、《打铜锣》、《补锅》、《双送粮》、《红色营业员》、《郭亮带兵抓郭亮》、《我的一家》、《还牛》、《送货路上》、《两张图 纸》、《山村兽医》、《野鸭洲》、《对 象》、《牛多喜坐轿》等。其中《打铜锣》、《补锅》、《两张图纸》、《送货路上》、 《野鸭洲》等拍成了彩色舞台艺术片,《三里湾》、《对象》获1979年文化部举办的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奖。”
由李谷贻饰刘兰英,彭复光饰李小聪,钟宜淳饰刘大娘的《补锅》说是的养猪能手刘大妈有个独生女儿叫兰英,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与同学李小聪相爱。李小聪高中毕业后学补锅手艺。刘大妈风闻女儿看上一个补锅的,认为补锅没出息,所以反对女儿与他相爱。有天刘大妈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铁锅,兰英借此机会把小聪叫来补锅,两人巧妙地对大妈进行教育,使大妈改变了过去的旧思想。
演刘兰英的李谷贻,后改名李谷一,由唱花鼓戏进入了声乐殿堂,成为当今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湖南花鼓戏虽说后来发展有了生、旦、净、丑诸行当,但小旦、小生、小丑仍占主要地位,表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注重不断吸收传统的表演技巧,如岳阳花鼓戏就直接从巴陵戏中借鉴传统戏的袍带、翎子、翅子、扇子、官衣、罗帽、胡子、把子和扑、跌、翻、打等表演技巧,用于塑造人物和表现情节,以丰富花鼓戏剧种的表现力。
⑨ 关于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风格。它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其中有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的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常德地区的常德花鼓戏,流行于湘北岳阳、临湘一带的岳阳花鼓戏,流行于衡阳地区的衡阳花鼓戏,流行于邵阳地区的邵阳花鼓戏,流行于湘南祁阳、零陵、东安一带的花鼓灯和流行于湘南的道县、宁远、蓝山、新田等县与调子班合流的零陵花鼓戏。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建国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据1981年统计,湖南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一旦一丑的花鼓戏初级形式。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是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
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
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1949年后,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花鼓戏的著名演员有:何冬保、廖春山、王佑生、张树生、杨伯成、张廷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