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新唱悯农的音乐有哪些
赋予古诗曲调,进行演唱。应用价值: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让古诗词搭上了音乐的快车,让跋涉者(学生)享受到车船的便利,使得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2. 悯农 古诗
《悯农》的故事共有三首。
1、《悯农》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释义: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2、《悯农》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释义: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2)诗词悯农的歌曲扩展阅读:
为粮食做出贡献的人物:
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3. 唐诗悯农二首的配乐
《悯农二首》是来通过描写烈自日当头下,在农田里辛勤工作的老农,反映了农民伯伯耕作的辛苦。也告诉我们,每吃一粒米,都是靠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来获得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杜绝浪费,提倡节俭。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小学生。就餐要提倡光盘行动。
我的爷爷也是一位农民,拉着他的粗糙的手,我就会想到他在农田里辛勤工作的模样。所以,等我长大一点,到了暑假我就要去帮助爷爷种田。帮爷爷分担一些劳动。“劳动最光荣,浪费最可耻”附录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其二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4. 悯农歌词
歌手名:陶阳
歌曲名:悯农
专辑名:伶歌
悯农
作词:李绅
作曲:孟庆专华
编曲:孟庆华
演唱:属陶阳(京韵童声)
歌词编辑:澄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
《悯农》为唐代诗人李绅
(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人)名篇,
共有两首,《锄禾》为其二,
其一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一首本意沉稳痛诉的诗作,
却是以幼学启蒙的清甜印象存留于我们的记忆中。
在天真无邪的学童们的琅琅书声
和柳琴、木琴等趣致的音色衬托下,
被誉为“百年不遇”的京剧小神童
陶阳用稚嫩却底蕴十足的声线,
把这支以脍炙人口的古诗为题的
原创音乐表现得滋味独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
5. 《悯农》这首诗怎么用歌曲来唱
悯农的: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以上几句都是描写美好景象的!
6. 悯农一首的古诗
《悯农二首.其一》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释义:专
春天只要属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简介: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6)诗词悯农的歌曲扩展阅读: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7. 悯农二首和悯农一首,请写出两首古诗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江苏)人。他的诗注意社会时弊,关心民间疾苦,其中以《悯农》最广为人知。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