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年级小学生如何在欣赏课中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求解答
作者: 黄春芳
关键词 静静聆听、体态律动、情境、想象。
一、从关注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
一年级小学生刚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教育阶段进入到以学习为主的学校学习教育阶段,他们的注重力不稳定,不持久。但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很强。身体的动作比较灵巧,喜欢唱、喜欢跳、喜欢玩、喜欢模仿,能大胆表演,是他们最大的特点。
二、让孩子们学会静静聆听一遍音乐。
欣赏音乐以聆听为主,通过聆听来体验和领悟音乐,发展想象。为里的静静聆听要求孩子们安静下来,在安静的氛围中去聆听。学会静静的倾听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专注地聆听,才能在往后的学习中养成一听音乐就安静的习惯。也只有静听音乐的习惯养成了,才能感受音乐,想象音乐。这要求教师在听赏前,努力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听的欲望,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听赏,以提示的方式让学生安静地听,久而久之,静静聆听的习惯就养成了。
静静地聆听使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进入生机盎然、奇妙的天地。一个一年级学生在听完舞剧《胡桃夹子》选曲《糖果仙子舞曲》时说:真好听,像做梦一样,我闭上眼睛听,就像和许多的糖果仙子一起跳舞一样。看孩子们学会静静聆听进入到音乐之中,心灵也变得纯净美好,想象无限的延伸。一节欣赏课上,学生们听完《春天悄悄来临》后纷纷举手,老师,我听到水声,我听到冰雪融化的声音,我看到了太阳。一声声稚嫩的声音传达出他们对音乐的领悟。接着我让学生想象春天,语言描述春天,之后再次听赏。我想,伴随着音乐,孩子们想象的春天一定很美。
三、以体态律动感知音乐,聆听音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在欣赏教学中宜动静交替,身体律动的介入非常必要,它是人本能对音乐节拍、节奏感的反应,它可以强化聆听音乐的自觉意识。根据音乐教育家达而克罗兹的理念,体态律动的目的就是借助节奏引起大脑与身体之间迅速而有规律的交流它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尽情地表现。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播放音乐,让学生以单一的动作模仿狮王行走,在和音乐动作中显示狮子的威严,昂首漫步在森林中的神态。例如:在欣赏管弦乐合奏《玩具兵进行曲》时随着音乐走动,孩子们的表现开始是机械式、没表情的走步,不一会他们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头昂了起来。这细微的变化不是老师的提示,而是他们感知音乐,想象了音乐形象,并表现出来的结果。
四、在聆听音乐时,大胆想象。
1、注意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教师对音乐形象的描绘要具有直接性、形象性。使学生易于理解,产生相应的音乐想象。
2、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语言生动、具体,循循善诱,也可利用故事,画画等具体、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想象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3、利用情境,使学生易于理解音乐,打消对所听音乐的陌生感,距离感,产生积极的情绪,进而在聆听时敢于发挥想象。
总之,我认为应该围绕音乐的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情感体验,来让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协同起来,帮助孩子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使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力,想象力得到发展。让孩子们聆听音乐,参与音乐吧!让音乐缓缓流入孩子的心田,使自然、和谐之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❷ 聆听音乐之声听一首歌你会经意的去想歌词的意思吗
听音乐通常都是先听旋律,如果旋律不行的话,就是歌词再好你也听不下去,旋律好了你才会开始去听,听多了就会注意到他歌词里面写的故事,会把你带入那个故事,如果歌词也好的话,那这首歌就是好的了
❸ 什么诗句告诉我们用心聆听音乐
你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❹ 如何聆听音乐感悟音乐简述喜欢哪种风格的音乐
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欣赏能力倾听音乐。不过为了便于分析起见,如果我仍把倾听音乐的全过程分成几个组成部分,那就比较清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全是在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的。由于缺乏恰当的术语,不妨把这三个阶段称为:(1)美感阶段;(2)表达阶段;(3 )纯音乐阶段。
把欣赏过程机械地分为这几种假设的阶段,唯一好处是可以对倾听的方式有个比较清楚的概念。
倾听音乐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纯粹为了对音响的乐趣而倾听,这就是美感阶段。在这个阶段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我们在干别的事情时,把收音机打开,便心不在焉地抗浸在音响中了。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的然而又是有魅力的心境中去了。
你此刻可能正坐在屋里看这本书。设想钢琴上奏出了一个音,这个音是足可以立即改变房间的气氛——证明音乐的音响成分是一种强大的和神秘的力量,谁嘲笑或小看这点,谁就会显得很愚蠢。
令人惊讶的是,不少自从为是合格的音乐爱好者在这个阶段养成了不良的听音乐的习惯。他们去听音乐会是为了忘掉自己,把音乐作为一种安慰或解脱。他们进入了一个理想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中人们无需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当然他们也没有思考音乐。音乐允许他们离开了音乐,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幻想的境界,这种幻想是由音乐引起的,是关于音乐的,可是他们又不怎么倾听音乐。
是的,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但你不应让它在你的兴趣中占据不恰当的位置,美感阶段在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这并不是全部问题的所在。
关于美感阶段无需扯得太远。音乐的感染力对每个正常的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还存在着对不同作曲家使用的不同音响素材更为敏感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作曲家都用同一种方法使用音响素材的。不要以为音乐的价值相当于它诉诸美感的程度,也不要以为最好听的音乐是由最伟大的作曲家写的。如果确实如此的话,拉威尔就应该是比贝多芬更伟大的创作家了。问题在于作曲家使用音响要素的方式因人而异,他对音响的使用方式形成了他的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在聆听音乐时是必须加以考虑的。所以,读者可以看到,即使在聆听音乐的这个初级阶段,也值得采取更有意识的聆听方式。
倾听音乐的第二个阶段即我所说的表达阶段。在这里我们马上会碰到引起争论的问题。作曲家倾向于回避讨论有关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斯特拉文斯基自己不是宣称过他的作品是有它本身的生命的“物体”,“东西”,而且除了它本身的纯音乐存在之外一没有任何其它意义了吗?他的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可能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有那么多的人都试图对那么多的作品加以各种不同的解释。天知道要想用自己的解释准确地、明确地、最终地说清楚一首音乐作品的涵义何在从而使每个人都感到满意该有多么困难。但不应该导致另一个极端,即否认音乐有“表达”的权利。
我自己认为,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所有的音符后面都具有某种涵义,而这种涵义毕竟构成了作品的内容。全部问题可以用下面的问答式简单地加以说明:“音乐有涵义吗?”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言语把这种涵义说清楚吗?”我的回答是:“不能”。这就是症结所在。
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永远不会感到满意。他们总是希望音乐具有一种涵义,这种涵义愈具体,他们就愈喜爱它。愈能使他们想起一列火车、一场风暴、一次葬礼或任何其它比较熟悉的概念的乐曲,他们就愈觉得富有表现力。这种对音乐具有涵义的流行概念——通常是由普通的音乐评论员激发和唆使的——应该随时随地给以纠正。有一次一位胆小的女士向我供认,她担心自己的音乐欣赏力有严重的缺陷,因为她不能把音乐与某种明确的东西联系起来。这当然是把整个问题引向倒退了。
不过,问题还是存在的。那些明智的音乐爱好者在要求任何一首作品都具有明确的涵义方面要走多远呢?我说,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一般的概念。在不同的时刻,音乐表达了安详或洋溢的情感、懊悔或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它以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表达其中的每一种情绪以及许多别的情绪,它甚至可以表达一种任何语言中都找不到适当的言词的涵义。在这种情况下,音乐家喜欢说音乐只有纯音乐的涵义。他们有时甚至更进一步说所有的音乐都只有纯音乐的涵义。他们的真正的意思是说,找不到恰当的言词来表达音乐的涵义,并且即使能够找到,也没有必要去找。
不过不管专业音乐工作者怎么讲,大多数初学音乐的人还是要制订明确的言词来说明他们对音乐的反应。因此他仍总是觉得“理解”柴科夫斯基要比“理解”贝多芬容易些。首先,为柴科夫斯基的一首乐曲制订内容明确的涵义要比为贝多芬的这样做容易些,容易得多。尤其是,就这位俄国作曲家来说,每当你回到他的一首乐曲上去的时候,它几乎总是向你述说着同一件事情;而你要想说清贝多芬在讲什么却经常是很困难的。任何音乐家都会告诉你,这就是为什么说贝多芬是更伟大的作曲家的缘故。因为每次都向你述说同样内情的乐曲很快会变成枯燥的乐曲;而每听一次都能有细微不同涵义的乐曲则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如果可能的话,你不妨听一下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四十八个赋格主题。一个主题接一个主题地听。很快你就会意识到每一个主题都反映着一种不同的情绪。你还会很快地意识到,主题愈是动听,就愈难找到能使你完全满意的言词来描述它。是的,你当然知道它是快活的还是悲哀的。换言之,围绕着这个主题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一幅感情的框框。现在进一步研究一下悲哀的主题,尽力抓住它的确切的悲哀的性质。是悲观主义的悲哀还是听天由命的悲哀;是致命的悲哀还是带微笑的悲哀?
让我们假定你现在很幸运,你能用许多话把自己选择的主题的确切涵义描述得使自己满意,但是这并不保证使别人满意,别人也不必要满意。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使自己感觉到一个主题或整首乐曲所表达的特性。如果那是一首艺术巨作,每当你再听它的时候,本要期望它都意味着完全相同的事物。
当然,主题或乐曲不必只表现一种情绪。以《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主要主题为例,很明显,它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的,叙述的也不只是一件事。然而不管是谁听它,都会马上有一种力量的感觉,一种有力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单纯出于演奏的强大音响。这是主题本身所固有的力量。这主题的非凡的力量和活力给听众的印象好像是发生了一项强有力的声明。不过决不要试图把它归结为“致命的生命之锤”,等等。这就是麻烦开始的地方。音乐家在激怒中说音乐除了音符本身之外什么也不是,而非专业音乐工作者则过分焦急地渴望着任何可以使自己更接近于这首乐曲的涵义的解释。
读者现在也许会进一步了解我所说的音乐确实能表达一种涵义,但又不能用很多言词来说明其涵义是什么。
倾听音乐的第三阶段是纯音乐的阶段。音乐除了令人愉快的音响和所表达的感情外,确实存在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之中。大多数听众并不能充分意识到这第三阶段。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他们进一步在这个水平上认识音乐。
另一方面,如果稍有区别的话,专业音乐工作者又太注意音符了。他们经常陷入下述错误,即全神贯注于琶者和断奏,从而忘了他们所演奏的乐曲的更深刻的方面。但从外行的角度来看,提高自己对正在演奏的音符的理解比克服纯音乐阶段的坏习惯更为重要。
当一个人在街上稍微注意地聆听“音符”时,他很可能会提到这支旋律。他听到的是一支美妙的旋律,或者不是,一般地说,他就不再去想它了。其次他注意到的很可能是节奏,特别是如果这种节奏令人兴奋的话。而和声与音色常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想到它们的话。至于这音乐是否有某种明确的形式,他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
我们大家都应当更多地在纯音乐阶段感受音乐,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人们使用的是实际的音乐素材。明智的聆听者必须准备加强自己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他必须更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聆听这一切要素就是在纯音乐的阶段欣赏音乐。
让我再重复一遍,我们是为了听得更清楚才把聆听音乐机械地分成三种不同的阶段的。实际上,我们从来不单独在一个阶段上聆听音乐。我们所做的是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同时以三种方式聆听。这不需要思考,凭直觉就会这样做的。
与我们坐在剧院里看到的情况相比较,也许会搞清楚这种直觉的相互联系。在剧院里,你会注意到那些男女演员、服装和道具、音响和动作。这一切都会使人感到剧院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并构成我们对剧院的反应中的美感阶段。
从你对舞台上发生的事情的感觉中可以得出在剧院中的表达阶段,你被感动得产生怜悯,兴奋或快活的情绪,这种台词之外的、舞台上的某种令人激动的东西所产生的总的感情,与在音乐中的表情的性质是相类似的。
剧情与剧情的发展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纯音乐阶段。剧作家在塑造和发展角色方面与作曲家在创作和发展一个主题方面所采用的手法完全相同。你将根据你对这两种艺术家在处理素材的手法方面的认识程度成为一个更明智的聆听者。
可以明显地看出,常去剧院的人从来不会分别地意识到这些要素,他同时意识到各个方面。这个道理也适于聆听音乐。我们同时地、不加思考地在这三个阶段上聆听。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聆听者是同时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的,他一方面品评音乐,一方面欣赏音乐,希望音乐向这一方面进行,又注视着音乐向另一方向进行----就像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那样;因为作曲家为了谱写自己的乐曲,也必须进出于自己的乐曲,时而为它所陶醉,时而又能对它进行冷静的批评。在创作和欣赏音乐时要同时具有主观的和客观的态度。
所以,读者应当更积极地去聆听。不管你听的是莫扎特的还是埃林顿公爵的作品,只有当你成为更自觉的、更有意识的聆听者——不仅在听,而且在听某些事物的时候----你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源自网络!当搬运工。
❺ 音乐欣赏中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1 创设情境,培育倾听爱好
课标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依据学生身心开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五光十色的教育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办法,激起和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
1.1 从讲堂导入“诱趣”
小学生履历浅,接受才能弱,以形象思维为主。仅靠枯燥乏味的言语了解音乐形象是有很大难度的。听赏乐曲,咱们能够借助视频、图片等办法创设情境,也能够用生动地言语创设。这样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赏识。
1.2 从表彰、鼓励“激趣”
在听的培育中,咱们千万不要小气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高兴,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当学生能听出音乐中强弱的改变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时咱们这样说:“哇,你的小耳朵可真灵,这么点小小的差异也被你听出来了,你的听力真了不得!”其实一句赞扬,一个浅笑,不花时刻,不费力气,却能培育学生倾听音乐的爱好。
2 多彩的音乐活动,培育倾听决心
2.1 唱奏主题
音乐主题是著作的中心,是乐思构成和开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演唱和演奏演奏现主题,有利于学生掌握主题音乐形象,更直接地获得音响体会。
2.2 表演发明
音乐有着激烈的愉悦效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体会美、感触美、发明美。
3 激起幻想才能,使倾听更生动
幻想力可称之为“发明力的翅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经过听觉直接和咱们的心灵触摸,学生听的进程就是一个体会的进程、了解的进程,也是一个幻想的进程。“听”是进入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因而,音乐教师必定要让学生学会听音乐的办法,养成仔细倾听音乐的好习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杰出倾听习气的养成,除了教师有意识的去培育,去提示,去催促外,还要坚持到每一堂课中,坚持到每一个活动中
❻ 聆听音乐 作文
聆听音乐
精彩的音乐,会给我以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一瞬间砰然拨动我的心弦,我的心为精彩音乐而动。
——题记
轻轻的推开一扇窗,静静的啜饮一口茶。旋动电钮,我与窗外清风,腹中茶 香一道品味这精彩音乐。
听高山的巍峨,听流水的潺潺,七弦古琴的旋律使伯牙与子期成为人生的知音。寻寻觅觅惆惆怅怅的琴弦拨出一曲曲佳音妙曲,道出一段段故事旧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一生也为这精彩音乐抹上了魅力与光彩。聆听着叫人情不自禁去追溯那段凄美的爱情,神往那段优婉的蝴蝶之舞,流连那倾注了太多思念的楼台……回环之余,《梁祝》成了不屈于封建礼教的最强音。
阿炳的一生因有了《二泉映月》而不再落寞,《二泉映月》的底蕴也因有了阿炳的执着而不再平凡。苍穹之下,太湖边上,一位盲人正抚琴独忧,用悲戚的琴声,控诉社会的黑暗,人心的冷漠,《二泉映月》让阿炳苍然神伤的眼睛迸发出坚毅与力量。
驻足民族音乐的殿堂,沉甸甸的心中仿佛释放出阳春白雪的典雅,黄钟大吕的雄浑……音乐换了一曲又一曲,精彩还在继续——
感受肖邦用独特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柔情;感受贝多芬那双神奇的手,谱写田园之曲,撞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驾着俄罗斯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观赏天鹅起舞;感受舒伯特在流浪途中的菩提树下,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巴赫的赋格曲,浪漫优雅,折射出遥远的巴洛克时代风貌,迸发出远古的文明底蕴;伯辽兹小夜曲,奔放洒脱,在古典中引入时尚,在时尚中引入不羁,在传统中引入个性;舒曼的小夜曲,恬静悠然,在无人打扰的夜晚,安抚你躁动的心灵,轻吻你伤感的脸颊,让心灵与自然融为,享受完整的生命。
聆听聆听,帕瓦洛蒂的高亢,莎拉布莱曼的轻柔——呵,那是天籁!
倘佯异国音乐的圣地,我感受到的是文化与精神,透着一股对音乐的挚爱
聆听音乐,让心灵获得澄清,使生命得到启迪!
窗外清风还在游戈,腹中茶香还在飘溢……朋友,感受精彩音乐,让它为你暗淡的心灵着色,让它为你平凡的人生添彩!
❼ 《聆听音乐的声音》作文怎么写
聆听音乐的声音
精彩的音乐,会给我以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一瞬间砰然拨动我的心弦,我的心为精彩音乐而动。
——题记
轻轻的推开一扇窗,静静的啜饮一口茶。旋动电钮,我与窗外清风,腹中茶 香一道品味这精彩音乐。
听高山的巍峨,听流水的潺潺,七弦古琴的旋律使伯牙与子期成为人生的知音。寻寻觅觅惆惆怅怅的琴弦拨出一曲曲佳音妙曲,道出一段段故事旧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一生也为这精彩音乐抹上了魅力与光彩。聆听着叫人情不自禁去追溯那段凄美的爱情,神往那段优婉的蝴蝶之舞,流连那倾注了太多思念的楼台……回环之余,《梁祝》成了不屈于封建礼教的最强音。
阿炳的一生因有了《二泉映月》而不再落寞,《二泉映月》的底蕴也因有了阿炳的执着而不再平凡。苍穹之下,太湖边上,一位盲人正抚琴独忧,用悲戚的琴声,控诉社会的黑暗,人心的冷漠,《二泉映月》让阿炳苍然神伤的眼睛迸发出坚毅与力量。
驻足民族音乐的殿堂,沉甸甸的心中仿佛释放出阳春白雪的典雅,黄钟大吕的雄浑……音乐换了一曲又一曲,精彩还在继续——
感受肖邦用独特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柔情;感受贝多芬那双神奇的手,谱写田园之曲,撞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驾着俄罗斯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观赏天鹅起舞;感受舒伯特在流浪途中的菩提树下,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巴赫的赋格曲,浪漫优雅,折射出遥远的巴洛克时代风貌,迸发出远古的文明底蕴;伯辽兹小夜曲,奔放洒脱,在古典中引入时尚,在时尚中引入不羁,在传统中引入个性;舒曼的小夜曲,恬静悠然,在无人打扰的夜晚,安抚你躁动的心灵,轻吻你伤感的脸颊,让心灵与自然融为,享受完整的生命。
聆听聆听,帕瓦洛蒂的高亢,莎拉布莱曼的轻柔——呵,那是天籁!
倘佯异国音乐的圣地,我感受到的是文化与精神,透着一股对音乐的挚爱
聆听音乐,让心灵获得澄清,使生命得到启迪!
窗外清风还在游戈,腹中茶香还在飘溢……朋友,感受精彩音乐,让它为你暗淡的心灵着色,让它为你平凡的人生添彩!
聆听音乐之声
可能是因为懒惰吧,平日走路时总好把头埋得很低,不愿抬起,整个世界的模样在我的脑中是一片空白;可能又是因为好奇吧,当我聆听到班德瑞的音乐,沉醉其中,伴随着轻快的节拍,那些高妙的景色诸如青山、绿水、落叶、红日仿佛出现在眼前,我就不禁想把头抬起,看看这个世界,是真的如同音乐中演绎得那样美妙吗?我抬起头,看到了匹配的画面,顿时,整个世界在音乐中变成了平面,让我摸到了它华丽的色彩。此时,聆听音乐,让我又一次重新看世界。
原来一切都不是偶然。当我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的心顿时沸腾了,感受着它宏博的影响力。它教会我抗争的同时还教会我包容。命运,本来就是该自己掌握的,谁也替代不了自己。这千磨万难中透着不屈和刚毅的激昂旋律在抚慰、振奋着人们的灵魂。
我终于明白贝多芬在聋哑的残障情形下何以创作出那么积极高昂的乐曲;我终于明白朗朗在面对诸多诱惑时,何以毅然绝然地选择了音乐。因为音乐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敏锐,由此获得感动,感知世间有多美好!
聆听音乐,在不同的作品中可以体会着不同的情感和经历,仿佛倾听着或悲伤或快乐的诉说,并且它离我很近,让我一伸手就能触摸得到。它虽然看似抽象,但让我们一侧耳就能听到它的永恒。
过了很久以后,我发觉我一直聆听的不仅仅是音乐,其所透射出的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我的思想更深刻了一些。擅于聆听,人间变得温暖,世界变得美妙。
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倾诉;不知道又在什么时候,学会了聆听。
❽ 如何评价《耶鲁大学公开课:聆听音乐》
固然听过,本身也演奏过很多年古典乐,但深感乐理修养不敷,于是前段时间吭哧吭哧把耶鲁公然课上的凝听音乐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