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杨丽萍的云南印象的曲子有哪些在哪里下载这些曲子
中文名称:云南映象
资源类型:RMVB
专辑歌手:杨丽萍等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内容概述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她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歌舞集中,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的碰撞,将带给您一种特定的“云南映象”。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首次出任大型歌舞集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
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元素。
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62面鼓的鼓风、鼓韵。120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面具。
《云南映象》中的道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等全是真的70%的演员系云南的少数民族。
亦真亦幻的舞台、灯光及立体画面效果。
序 Prelude
混沌初开 Born of the Earth
“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绿春县牛孔乡“神鼓”歌谣。
第一场太阳
云南鼓的传说和种类堪称中国之最。鼓在云南,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民族的一种崇拜、一种图腾。它或象征母体,或形似女阴。云南的鼓从材料上分,有皮鼓、石鼓、铜鼓、木鼓;从归属的民族上分,又有太阳鼓、芒鼓、热巴鼓、大背鼓等等。
云南佤族的木鼓分“公鼓”、“母鼓”,配成一对;要砍树制鼓,先要举行祭祀仪式。佤族人说,木鼓的花纹是无法画完的、歌也是无法唱完的,舞也是无法跳完的……
太阳鼓(西双版纳州基诺族)
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
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器物,传说洪荒年代基诺族的祖先阿麦腰白造了一只太阳鼓,麦黑与麦妞藏在鼓内躲过了灾难,繁衍了基诺族的后代。太阳鼓只有节日才能敲,太阳鼓舞是基诺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基诺人在除夕敲鼓,据说能带来吉祥。
芒鼓(建水县哈尼族) Manggu Drum
哈尼族的舞蹈大多与芒有关。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
唯建水龙岔河一带独有。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
铜芒(沧源县佤族) Bronze Gong
佤族对芒锣如对木鼓、铜鼓一样尊崇和喜爱。但木鼓、铜鼓既是乐器又是通天的“神器”,而芒锣则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铜镲舞
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
象脚鼓(德宏州景颇族) Elephant-foot Drum
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象脚鼓舞》是傣族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
神鼓(绿春县牛孔乡彝族) Divine Drum
“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
打鼓前要“祭鼓”。打“神鼓”庆贺生育的唱词是:“刚生下来的娃娃,听不见,看不见,话也不会说;敲一下,耳朵就听见了;再敲一下,眼睛就看见了……”。
第二场Scene Two
土地Earth
月光Moonlight
(独舞表演杨丽萍)
Solo Dance by Yang Liping
“你是一条婀娜的蛇,蜿蜒在银色的月河。闪亮的身驱舞动着舌,夜晚的星空唱着
歌……”
杨丽萍一直以为女人就如同月光一样有形和无形,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语言表现了她的情感和月光的圣洁,在舞蹈中我们会看到舞蹈家是怎样张开她那想象的翅膀。
花腰歌舞
(石屏县花腰彝) Song & Dance of Huayao Tribe
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海菜腔”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小姑娘从11、2岁就开始学做针线,绣花、缝衣服,一套衣服要做4、5年,最后就穿着这套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衣服出嫁,不会绣花缝衣的姑娘嫁不出去。演员们穿的衣服就是她们亲手缝制的。
烟盒舞 Yanhe Dance
烟盒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高潮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腿杆就发痒”。
歌词:“噻,噻,噻哩洛噻哩洛噻洛哩噻……晒着晒着石屏乾腌菜呀,晒着晒着石屏芥兰菜,采着鲜花是唱呀唱歌来……”。
女儿国 Kingdom of Women
(新平县花腰傣)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
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着;刺棵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有个女人在着么,老老小小就在拢一堆了;有个女人在着么,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
苦荞不苦么吃得呢,槟榔不苦么嚼得呢,女人不苦么咋个得?女人不去吃苦么——日子过不甜呢。
天上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天就不会亮了;地下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地就不长草了;男人不有(个)女人陪着么,男人就要生病了;山里不有(个)女人在着么,山里就不会有人了。
打歌 Dage Dance
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有嘴不会唱;有脚不会跳,俏也无人要”;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
有歌为证:“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
第三场 Scene Three
家园 Homeland
云南的先民信奉“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石有石神;几乎每个寨子都有寨神树、密枝林,每个民族每年都有祭祀自然、山神、水神、寨神、树神的活动。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使得自然生态得以保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今,生态的严重破坏们已向我们敲起了警钟……
第四场 Scene Four
火祭 Fire
甩发舞 Hair Dance
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民间技巧动作。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
葫芦笙舞 Gourd Pipe Dance
云南的拉祜、僳僳、佤、纳西、苗、瑶等少数民族,都有葫芦神话。拉祜族传说:远古时发洪水,有兄妹二人躲入葫芦逃过浩劫;洪水退后,两人繁衍了后代。云南沧源佤族传说葫芦是创造人的母体,葫芦笙是祖先的声音。1958年出土的2千多年前的云南开化铜鼓文物上,就有4人跳葫芦笙舞的侧面图像。一首民歌唱道:“岩子路上弹三弦,茅草尖上吹芦笙;翻过九十九座山,还要跳歌到天明。”
纹身 Tattoo
纹身是最直接的人体装饰艺术。云南纹身最早要追溯到中石器时代。纹身最初的目的是不让死者阴魂认出自己;有的原始民族把本氏族的图腾崇拜物纹在人身上,喻义神物附体会给人予力量;原始人后来才感到纹身是一种美。
面具舞 Mask Dance
面具舞是中国古代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丽江县纳西族) Dongba Dance
在东巴祭祀仪式中,有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牛头舞 Bullheads Dance
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云南古代民族也特别崇拜牛,在云南沧源崖画有10个点有不少原始人手持牛头的图像,沧源崖画第一地点2区右下方岩壁上有一组舞蹈
图象。这组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4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
涅磐 Touching the Soul
第五场 Scene Five
朝圣 Pilgrimage
朝拜神山是信仰藏传佛都的少数民族对自然崇拜的体现,朝圣者跋涉在路上,转经筒始终陪伴着他们,他们一次次用身体丈量着道路,一次次地亲吻着大地。尽管风吹日晒,尽管雨雪交加,他们心中却燃烧着熊熊大火,最后,他们走向神山,真走向理想的天国。
藏族舞 Tibetan Dances
大量地选用了藏文化的许多舞蹈元素去表现人性之美。服饰以藏族牧区的袍服为主,肥大、宽敞,以黑、红、黄三个基调为主,白天脱去一袖或二袖,束于腰间,以适应“作息一袭衣”的气候特点。农村妇女多穿一件色彩艳丽的内衫,外罩宽大氆氇坎肩,歌舞时舞动双袖,飘洒多姿。藏族人常佩戴护身符盒,戴镶珊瑚、宝石的戒指,这样可以吉祥如意。
玛尼石 Praying Stone
据专家研究,与西藏古老的白石崇拜、生肖崇拜的习俗有关,宗教的发展又赋予它们多种意义。玛尼石上刻有六字箴言,有的还刻有佛经、咒语及佛像,是藏民族供奉的圣物。玛尼石面有的涂以红、蓝、黄、白等天然颜料,多年不会褪色,这种群众性石刻艺术,体现出非凡的造型能力。
转经筒
筒上刻有经文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一般刻六字箴言)。筒内置有经文一卷,大型转经筒置于祭坛两侧,微型转经筒为藏民诵经时所用,边诵边转动以达到诵经时身、口、意完美一致之境界。
童谣:群峰之中有一座金色的山,金色的山里有一个金色的湖,金色的湖上有一棵金色的树,金色的树上有一只金色的鸟,金色的鸟唱着一支吉祥的歌……
尾声 Epilogue
雀之灵 Spirit of Peacck
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崇拜的图腾。
杨丽萍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孔雀形态的舞蹈语言,《雀之灵》寄托了她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在《云南映象》尾声中杨丽萍第一次把她的独舞和群舞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并结合了新颖的舞蹈编排队型及声、光、效,使整段舞蹈充满着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识。
艺术总监、总编导:杨丽萍
云南大理白族人。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曾荣获云南省1979年调演表演一等奖。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的独舞《雀之灵》是她的成名作,曾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1990年在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式中,她主演大型舞蹈《雀之灵》。1992年5月她成为大陆第一位赴台湾的舞蹈家。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一等奖。199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同年12月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她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太阳鸟》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她出访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举办专场舞蹈晚会。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赠予她终生会员。杨丽萍酷爱舞蹈艺术在舞蹈上独辟蹊径,自成风格。
杨丽萍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甑选了具有云南典型代表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十五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这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并用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去展示《云南映象》这一崭新的舞台艺术创作风格。
下载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6/08/06/0000114186.html
⑵ 傣族乐器 傣族象脚鼓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点
来源:
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在中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一
关于葫芦丝吉祥发源地和有关葫芦丝的起源传说故事被广泛认为是在葫芦丝之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而且早在先秦时代那里就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了。
葫芦丝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并得到了世代相传。
二
另外有个傣族的传说是上古时代有一头凶兽,经常下山来吃人和牲畜。此时有一位大英雄叫做阿泰,他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女娲娘娘的宫殿,女娲娘娘被阿泰的诚心感动,赐予他一只葫芦,可以收取妖魔鬼怪。阿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等凶兽出现之时,用葫芦将凶兽收取。但凶兽依然在葫芦里乱撞,于是阿泰将一根竹子插在了葫芦的底部,凶兽终于在里面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出来作怪。后来为了纪念阿泰的事迹,大家仿照这葫芦和竹子模样作出了葫芦丝,作为乐器流传了下来。
特点: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⑶ 谁哪里有傣族 原生态音乐 比如象脚鼓的纯鼓点~ 还有傣语热闹的声音如题 谢谢了
你去舞蹈论坛一类的 网站上看看吧 兴许会有的 好友你找下刘晓更 的 音乐 很多 民族的 还有傣族的~~~~~~~~素材可以去网上下载的 要什么下什么~!!!!!!!!!!!
⑷ 傣族音乐的歌舞音乐
包括孔雀歌、打鼓调、十二马调、依拉恢、喊扎等。在年节、赶摆、喜庆时演唱,多用版象脚鼓等打击乐器伴奏。权①孔雀歌,傣语称“喊罗永”,流行于德宏地区,歌唱与孔雀舞表演穿插进行。音乐轻快活 跃,多为徵调式。②打鼓调,傣语称“喊海光”,流行于德宏芒市、遮放一带,分跟鼓调(喊本光)及跟鼓说唱 调(喊盏光)两种,二者音乐近似,前者用宫调式,后者用徵调式;歌唱与舞蹈穿插进行。③十二马调,傣语称“喊马细双”,流行于盈江、梁河等地。由12个男女青年腰间套上竹扎的彩色纸马边歌边舞,表现青年们在赶摆路上相遇对歌的情形及每年12个月中的生产活动。曲调抒情,多为商调式。④依拉恢是一种群众性歌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各地。每年泼水节赛龙船放爆竹时,人们载歌载舞,气氛热烈。唱词基本是3字句,音乐质朴,多由羽调式的三音列或四音列构成。⑤喊扎,为台上表演的歌舞,原是缅甸傣族民间歌舞剧中的曲调,亦在我国瑞 丽地区流传。用七声宫调式或徵调式。曲调欢快、清新,风格独特。 德宏地区象脚鼓舞除以上所举各种歌舞音乐之外,傣族地区还流行多种民间舞蹈,如象脚鼓舞、孔雀舞、鱼舞、马鹿舞、锣舞以及其他多种鼓舞等,均用打击乐器伴奏。
⑸ 谁有好听的独特的傣族舞蹈音乐吗
傣族音乐:
傣族的音乐是通过赞哈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赞哈唱的调子一般是"12356"五个音阶,通常称为"赞哈调"。傣族的乐器主要是类似笛子的"必".类似二胡的"丁",以及硭锣、铙钹、象脚鼓、长鼓、大鼓等。
音乐欣赏:
1、孔雀舞:孔雀被傣家人视为吉祥的象征,他们将心中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藉着跳孔雀舞来表达,每逢盛大的节日或是隆重集会时,必安排孔雀演出。乐曲以较完整的鼓谱和优美的旋律细腻地再现孔雀亮丽迷人的形象。
2、月光下的凤尾竹:金孔雀般的好姑娘,为什么不打开你的窗?月光下面的凤尾竹,轻柔美丽得如傣家竹楼前的雾,那深情的葫芦丝,吟唱着多少心中的爱慕。
3、西双版纳我的家乡
4、叮琴独奏:竹楼情深曲调优美,旋律动听,随着曲子的旋律,仿佛带你走进傣家竹楼,领略那旖旎的民族风情。
5、《金孔雀与凤尾竹》,双管葫芦丝演奏。大管葫芦丝表示男性,小管葫芦丝表示女性,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表示永不分离。是傣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欢乐的泼水节》,乐曲是带引子的三步曲式结构。第一部分表现傣族男女老少欢庆泼水节的喜庆,欢乐气氛。第二部分节奏舒缓,音乐委婉优美,描写月明之夜,青年男女竹林深处甜蜜相会的情景。第三部分欢乐、热烈,傣族人民尽情狂欢。
7、牛角琴演奏《赶摆》:乐曲着力表现傣族人民参加自己民族节日的欢乐情景。(“摆”是傣族民族节日的意思)
8、葫芦丝《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弯弯的江水绿波荡漾。傣族人民有了恩人共产党,荒田栽满绿苗,草地变成牧场,姑娘们穿上了新衣裳,遍地花开朵朵香。乐曲以优美的曲调抒发了傣族人民过上新生活后的喜悦。
推荐《碧波孔雀》
⑹ 傣族音乐
傣族音乐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包括 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4类。
民间歌曲 山歌、叙事歌、悲歌、宗教歌等。 山歌多由青年在田野、山林独唱或男女对唱。有的表达爱情、赞美家乡、歌颂幸福生活,有的为即兴编唱。德宏地区山歌主要有“喊嘛”与“喊同卯”两种。 ①芒市、盈江等地的喊嘛又分城子山歌(傣语称“喊嘛 勒勐”,意为流行于城镇的山歌)、坝子山歌(傣语称 “喊嘛勒姐”,意为流行于农村的山歌)两种。前者较 柔和,后者较明朗。各地流行的喊嘛风格较接近,音乐 的基本特点是:曲调较抒情,多用级进、小跳,宫、商、 羽、徵等调式较多见,有时在结构内部出现调式交替或 向下属方向的离调、转调。流行于各地的老调山歌(傣 语称“喊嘛板淘”)及流行于遮放地区的说唱山歌(傣 语称“旦喊嘛”),皆可归于喊嘛一类,但风格略异。下 例是德宏芒市城子山歌: ②喊同卯,是流传于瑞丽一 带的山歌,音乐爽朗热情,多用徵调式,节奏自由,曲调中 七度下行跳进及结尾连续上行跳进及上滑音,颇具特色。 喊同卯用于男女对唱情歌时,称为“喊必央爽”,意为相 爱歌。瑞丽还流行缅甸傣区的山歌“喊傣亮”、“喊楞 挡”等,音乐别具一格。下例是德宏瑞丽的喊必央爽: 西双版纳的傣族山歌与情歌曲调基本相同,节拍鲜 明,重音清楚,音乐明快,旋律以级进、小跳为主,间 有七八度的跳进,多为宫调式,但强调徵、角音。
金平地区的山歌傣语称“珲卯骚”,由男女青年在 夜间对唱,用玎琴伴奏,曲调多为宫调式,但在徵音上 结束。另外,元江、景谷等地有风格不同的山歌。 叙事歌 包括“喊秀”(鹦鹉歌)、“喊吴哦”(叙 事歌)、“喊暖轰”(流水歌)、“桑烘”(凤凰情诗 调)、“拽”、“索”、“森”等。①喊秀,直译为绿 色的歌,是用以咏唱情诗或叙事诗的民歌,流行于德宏 的瑞丽、芒市等地。曲调富吟诵性,与跟鼓调旋律相近, 常由中、老年人在家中演唱。②喊吴哦与喊暖轰流行于 德宏瑞丽地区。前者富吟诵性,后者歌唱性较强,常用 含有变徵音的羽调式。③桑烘,是流行于西双版纳的古 老诗歌形式,也是表达青年人真挚爱情的长篇抒情诗,有 唱本流传。唱腔类似赞哈调,依字行腔,旋律较自由,可 用玎、筚等伴奏,亦可清唱。④拽与索、森流行于孟连 县边境孟阿地区。拽的音乐较抒情,速度稍自由,多采 用羽调式,演唱时常用弓弦乐器多洛伴奏。索的音乐较 活跃,速度稍快,多采用商调式。森的旋律性强,多为 羽调式。演唱索与森时皆用弹拨乐器玎列伴奏。
悲歌 傣语称“喊细喊海”,包括“喊海”、“喊 海赛篾”、“喊玎”、“喊蹩”等,流传于德宏各地。 ①喊海,傣语意为哭调,办丧事时由妇女边哭边唱。② 喊海赛篾,是在姑娘出嫁时母女相对哭泣而唱,歌词表 现了母女恋恋不舍之情。二者曲调基本相同,音域不宽, 旋律似宫音三和弦的分解,句尾的长音常用较强烈的下 滑音。③喊玎,意为玎琴歌。④喊蹩,意为口弦歌。演 唱时不用乐器伴奏,多在忧伤时吟唱。 宗教歌 德宏地区有拜佛调、念经调、倒水祝福调 等;西双版纳地区有拜佛调、升和尚调、念经快调、念 经慢调等。此外各地还有反映原始崇拜的祭神调,以及 巫婆演唱的师娘调、跳柳神调和巫师演唱的卜卦调等。 其共同特点是音调近于朗诵。此外,还有催眠歌、儿歌 等。
歌舞音乐 包括孔雀歌、打鼓调、十二马调、依拉恢、喊扎等。在年节、赶摆、喜庆时演唱,多用象脚鼓 等打击乐器伴奏。①孔雀歌,傣语称“喊罗永”,流行 于德宏地区,歌唱与孔雀舞表演穿插进行。音乐轻快活 跃,多为徵调式。②打鼓调,傣语称“喊海光”,流行于 德宏芒市、遮放一带,分跟鼓调(喊本光)及跟鼓说唱 调(喊盏光)两种,二者音乐近似,前者用宫调式,后者 用徵调式;歌唱与舞蹈穿插进行。③十二马调,傣语称 “喊马细双”,流行于盈江、梁河等地。由12个男女青 年腰间套上竹扎的彩色纸马边歌边舞,表现青年们在赶 摆路上相遇对歌的情形及每年12个月中的生产活动。曲 调抒情,多为商调式。④依拉恢是一种群众性歌舞,流行 于西双版纳各地。每年泼水节赛龙船放爆竹时,人们载 歌载舞,气氛热烈。唱词基本是3字句,音乐质朴,多由 羽调式的三音列或四音列构成。⑤喊扎,为台上表演的 歌舞,原是缅甸傣族民间歌舞剧中的曲调,亦在我国瑞 丽地区流传。用七声宫调式或徵调式。曲调欢快、清新, 风格独特。 德宏地区象脚鼓舞 除以上所举各种歌舞音乐之外,傣族地区还流行多 种民间舞蹈,如象脚鼓舞、孔雀舞、鱼舞、马鹿舞、 锣舞以及其他多种鼓舞等,均用打击乐器伴奏。
说唱音乐 主要流行在西双版纳及孟连等地。傣族 人民在逢年过节、建造新房、婚嫁生育、赕佛仪式等活 动时,都邀请民间歌手到场演唱助兴。这种半职业性艺 人在西双版纳称“赞哈”,在孟连称“窝甘”。各地流 传的曲调有“赞哈调”、“窝甘调”、“孟连调”等。 由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伴奏乐器分别用筚、西玎,曲 调与语言结合紧密,节奏较平稳,音乐结构基本是乐段的 变化反复,唱词多押腰韵。由于唱词的结构较自由,故 乐句数量及长短也不固定;乐器伴奏常与唱腔声部形成 支声复调的关系。 戏曲音乐 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歌曲和歌舞音乐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借鉴了汉族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流 传于德宏、保山、临沧等傣族聚居区。傣剧包括多种男 女唱腔,男腔多用羽调式,女腔多用徵调式。20世纪50 年代以来,傣剧吸收了多种傣族民歌和舞曲,丰富了唱 腔,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傣剧唱腔基本是上下句组成 的乐段及其变化反复。由于唱词字数可多可少,因此唱 腔乐句长短不一。过去,傣剧只用小堂鼓、锣、镲等伴 奏,后逐步采用了多种民族乐器及西洋管弦乐器,组成 新型的傣剧乐队。 傣族的民族乐器属于吹奏乐器的有筚、葫芦箫、竖 笛、木叶等;弹拨乐器有玎琴、口弦等;弓弦乐器有西 玎、牛角玎等;打击乐器有象脚鼓、光隆、光边、光邦、 锣、镲等。象脚鼓、 锣、镲的合奏是傣族器乐合奏 的主要形式。
从50年代起,中国文艺工作者对民族音乐遗产进行 了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在西双版纳成立了赞哈协会, 组织民歌手的演唱 创作活动。各族音乐工作者创作 改 编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有傣剧《娥并与桑洛》, 舞剧及电影音乐《孔雀公主》,舞蹈音乐《孔雀舞》、 《小卜少》、《追鱼》、《送粮路上》,歌曲《有一个 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我的家乡》等。
⑺ 傣族最火的歌曲是哪一首
傣族最火的歌曲是《月光下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根据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谱内写的同名歌曲容改编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哏德全版,一个是李春华版。
这首曲子在葫芦丝独奏曲中属于初级曲目,难度不是很大,没有加入很复杂的演奏技巧,整首乐曲所出现的演奏技巧有滑音、打音、叠音和虚指颤音,这些都是基本演奏技巧
⑻ 布朗族音乐的宗教歌曲
布朗族的宗教歌曲主要是佛寺中和尚念经时所唱, 有格赕(贝叶经)、波格赕(缅纸经文)等多种,与傣 族宗教歌曲基本相同。 此外,还有“森”、“同满”、催眠歌等。森是由 缅甸傣族地区传入的民歌,用玎伴奏,音乐流畅动听,乐 句间有间奏,多用于表达爱情。同满是形容少女美好容 貌的歌。 歌舞音乐 布朗族的民间歌舞包括“宰崩”、“宰 排”、“索沙塔”与“索腊砍不瑞”、“软束”等。大 多在传统节日演唱,有领有和,边唱边舞,其中有的伴 以打击乐。 宰崩 又名宰目,是在傣历新年时群众表达欢乐情 绪的集体歌舞。表演时,男子背象脚鼓边击边唱,女子 围圈边歌边舞,内容多表现男女互相赞美,采用问答形 式,歌词幽默风趣。宰崩的歌舞形式各地相同,多用羽 调式,但曲调因地而异。演唱形式有的以一人领唱为主, 众人用衬词应答,气氛热烈。村寨之间常相互比赛,演 唱中穿插武术表演。下例是以领唱为主的宰崩的旋律骨 架: 宰排 是在收获棉花季节演唱的歌舞;由妇女合着 声演唱,男子腰系铜铃,手持木棍而舞,音乐较平稳, 多用徵调式。 索沙塔与索腊砍不瑞 是过去在佛教关门节、开门 节时表演的歌舞。索沙塔的内容是祝颂赕佛人家富裕吉 祥;索腊砍不瑞是表示爱情的舞蹈。
⑼ 傣族民族乐器象脚鼓有什么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离边界不远的一个寨子里,住着两夫妇。丈夫岩相,是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妻子叶罕,不但家务熟练,待人和气,而且还从她父亲那里学会了一套高超武艺。有一年,敌人常到边界烧杀掠抢,岩相从妻子那里学了三十天的武艺,披挂上阵,英勇杀敌,保卫了边界的安宁,后来因寡不敌众,战死在疆场。叶罕强忍悲痛,抽泣着把自己的丈夫安葬在一棵埋冬罕树下。叶罕悲伤极了,每过三天。她要到岩相的坟前去祭奠一回。有一次,她去上坟时,刚祭完毕,坐在树下痴想,忽然听到一阵低沉雄壮的歌声,用心一听,原来是身边那棵埋冬罕树里发出来的:
最好的埋比欧竹哟要做箭,
最好的钢铁哟要打刀,
最好的快马哟要上阵,
最好的男子哟要把家乡保!
叶罕听来听去。那悲壮激昂的歌声,竟像是岩相唱的!歌声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叶罕简直听得入了迷。歌声中,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十分熟练地挥舞着祖传宝刀,高喊着向敌人冲杀过去。这以后,叶罕每次来上坟,都能听到那熟悉的歌声。直到听过多少遍后,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后来,叶罕想:既然这树会唱歌,这歌声我又永远听不够,不如把它砍了抬回去,天天听到自己亲人的歌声。于是她就把那棵埋冬罕树砍了下来,那棵树的根脚有一段是空的,叶罕就把那段空心埋冬罕树截下来抬回了家。从此,她就能天天听到丈夫岩相的歌声,为了不让灰尘掉进埋冬罕树里边,她就用一块结实的山羊皮把树的上端包起来,用索子扎得紧紧的。从那时候起,傣家人就学会了做象脚鼓。而且,都像叶罕做得第一个那样,一定要用埋冬罕树做。一定要用岩羊皮绷。而且敲象脚鼓时一定要用糯米粑粑粘住鼓面。一切做好了,嘿!你就听吧:“嘣叭叭嘣,嘣叭叭嘣,嘣叭叭,嘣叭叭,嘣叭叭嘣。”据说,敲象脚鼓时,如果你的头向左边靠一点,还能听到岩相那雄壮有力的歌声呢!
⑽ 傣族歌曲
傣族音乐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包括 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4类。 民间歌曲 山歌、叙事歌、悲歌、宗教歌等。 山歌多由青年在田野、山林独唱或男女对唱。有的表达爱情、赞美家乡、歌颂幸福生活,有的为即兴编唱。德宏地区山歌主要有“喊嘛”与“喊同卯”两种。 ①芒市、盈江等地的喊嘛又分城子山歌(傣语称“喊嘛 勒勐”,意为流行于城镇的山歌)、坝子山歌(傣语称 “喊嘛勒姐”,意为流行于农村的山歌)两种。前者较 柔和,后者较明朗。各地流行的喊嘛风格较接近,音乐 的基本特点是:曲调较抒情,多用级进、小跳,宫、商、 羽、徵等调式较多见,有时在结构内部出现调式交替或 向下属方向的离调、转调。流行于各地的老调山歌(傣 语称“喊嘛板淘”)及流行于遮放地区的说唱山歌(傣 语称“旦喊嘛”),皆可归于喊嘛一类,但风格略异。下 例是德宏芒市城子山歌: ②喊同卯,是流传于瑞丽一 带的山歌,音乐爽朗热情,多用徵调式,节奏自由,曲调中 七度下行跳进及结尾连续上行跳进及上滑音,颇具特色。 喊同卯用于男女对唱情歌时,称为“喊必央爽”,意为相 爱歌。瑞丽还流行缅甸傣区的山歌“喊傣亮”、“喊楞 挡”等,音乐别具一格。下例是德宏瑞丽的喊必央爽: 西双版纳的傣族山歌与情歌曲调基本相同,节拍鲜 明,重音清楚,音乐明快,旋律以级进、小跳为主,间 有七八度的跳进,多为宫调式,但强调徵、角音。 金平地区的山歌傣语称“珲卯骚”,由男女青年在 夜间对唱,用玎琴伴奏,曲调多为宫调式,但在徵音上 结束。另外,元江、景谷等地有风格不同的山歌。 叙事歌 包括“喊秀”(鹦鹉歌)、“喊吴哦”(叙 事歌)、“喊暖轰”(流水歌)、“桑烘”(凤凰情诗 调)、“拽”、“索”、“森”等。①喊秀,直译为绿 色的歌,是用以咏唱情诗或叙事诗的民歌,流行于德宏 的瑞丽、芒市等地。曲调富吟诵性,与跟鼓调旋律相近, 常由中、老年人在家中演唱。②喊吴哦与喊暖轰流行于 德宏瑞丽地区。前者富吟诵性,后者歌唱性较强,常用 含有变徵音的羽调式。③桑烘,是流行于西双版纳的古 老诗歌形式,也是表达青年人真挚爱情的长篇抒情诗,有 唱本流传。唱腔类似赞哈调,依字行腔,旋律较自由,可 用玎、筚等伴奏,亦可清唱。④拽与索、森流行于孟连 县边境孟阿地区。拽的音乐较抒情,速度稍自由,多采 用羽调式,演唱时常用弓弦乐器多洛伴奏。索的音乐较 活跃,速度稍快,多采用商调式。森的旋律性强,多为 羽调式。演唱索与森时皆用弹拨乐器玎列伴奏。 悲歌 傣语称“喊细喊海”,包括“喊海”、“喊 海赛篾”、“喊玎”、“喊蹩”等,流传于德宏各地。 ①喊海,傣语意为哭调,办丧事时由妇女边哭边唱。② 喊海赛篾,是在姑娘出嫁时母女相对哭泣而唱,歌词表 现了母女恋恋不舍之情。二者曲调基本相同,音域不宽, 旋律似宫音三和弦的分解,句尾的长音常用较强烈的下 滑音。③喊玎,意为玎琴歌。④喊蹩,意为口弦歌。演 唱时不用乐器伴奏,多在忧伤时吟唱。 宗教歌 德宏地区有拜佛调、念经调、倒水祝福调 等;西双版纳地区有拜佛调、升和尚调、念经快调、念 经慢调等。此外各地还有反映原始崇拜的祭神调,以及 巫婆演唱的师娘调、跳柳神调和巫师演唱的卜卦调等。 其共同特点是音调近于朗诵。此外,还有催眠歌、儿歌 等。 歌舞音乐 包括孔雀歌、打鼓调、十二马调、依拉恢、喊扎等。在年节、赶摆、喜庆时演唱,多用象脚鼓 等打击乐器伴奏。①孔雀歌,傣语称“喊罗永”,流行 于德宏地区,歌唱与孔雀舞表演穿插进行。音乐轻快活 跃,多为徵调式。②打鼓调,傣语称“喊海光”,流行于 德宏芒市、遮放一带,分跟鼓调(喊本光)及跟鼓说唱 调(喊盏光)两种,二者音乐近似,前者用宫调式,后者 用徵调式;歌唱与舞蹈穿插进行。③十二马调,傣语称 “喊马细双”,流行于盈江、梁河等地。由12个男女青 年腰间套上竹扎的彩色纸马边歌边舞,表现青年们在赶 摆路上相遇对歌的情形及每年12个月中的生产活动。曲 调抒情,多为商调式。④依拉恢是一种群众性歌舞,流行 于西双版纳各地。每年泼水节赛龙船放爆竹时,人们载 歌载舞,气氛热烈。唱词基本是3字句,音乐质朴,多由 羽调式的三音列或四音列构成。⑤喊扎,为台上表演的 歌舞,原是缅甸傣族民间歌舞剧中的曲调,亦在我国瑞 丽地区流传。用七声宫调式或徵调式。曲调欢快、清新, 风格独特。 德宏地区象脚鼓舞 除以上所举各种歌舞音乐之外,傣族地区还流行多 种民间舞蹈,如象脚鼓舞、孔雀舞、鱼舞、马鹿舞、 锣舞以及其他多种鼓舞等,均用打击乐器伴奏。 说唱音乐 主要流行在西双版纳及孟连等地。傣族 人民在逢年过节、建造新房、婚嫁生育、赕佛仪式等活 动时,都邀请民间歌手到场演唱助兴。这种半职业性艺 人在西双版纳称“赞哈”,在孟连称“窝甘”。各地流 传的曲调有“赞哈调”、“窝甘调”、“孟连调”等。 由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伴奏乐器分别用筚、西玎,曲 调与语言结合紧密,节奏较平稳,音乐结构基本是乐段的 变化反复,唱词多押腰韵。由于唱词的结构较自由,故 乐句数量及长短也不固定;乐器伴奏常与唱腔声部形成 支声复调的关系。 戏曲音乐 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歌曲和歌舞音乐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借鉴了汉族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流 传于德宏、保山、临沧等傣族聚居区。傣剧包括多种男 女唱腔,男腔多用羽调式,女腔多用徵调式。20世纪50 年代以来,傣剧吸收了多种傣族民歌和舞曲,丰富了唱 腔,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傣剧唱腔基本是上下句组成 的乐段及其变化反复。由于唱词字数可多可少,因此唱 腔乐句长短不一。过去,傣剧只用小堂鼓、锣、镲等伴 奏,后逐步采用了多种民族乐器及西洋管弦乐器,组成 新型的傣剧乐队。 傣族的民族乐器属于吹奏乐器的有筚、葫芦箫、竖 笛、木叶等;弹拨乐器有玎琴、口弦等;弓弦乐器有西 玎、牛角玎等;打击乐器有象脚鼓、光隆、光边、光邦、 锣、镲等。象脚鼓、 锣、镲的合奏是傣族器乐合奏 的主要形式。 从50年代起,中国文艺工作者对民族音乐遗产进行 了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在西双版纳成立了赞哈协会, 组织民歌手的演唱 创作活动。各族音乐工作者创作 改 编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有傣剧《娥并与桑洛》, 舞剧及电影音乐《孔雀公主》,舞蹈音乐《孔雀舞》、 《小卜少》、《追鱼》、《送粮路上》,歌曲《有一个 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我的家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