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著名的音乐家 教育家李叔同记载了贝多芬 对吗
介绍贝多芬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李叔同(1880-1942)。
这位学堂乐歌先驱者之一1905年去日专本,入上野美术专科学校学绘画属,兼修音乐。他鉴于音乐之伟力能“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矣。” 1906年在日本独力创办《音乐小杂志》—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个音乐杂志 — 撰文 “比独芬传”300余字,除简短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外,他在文中赞扬了这位西方大音乐家对待音乐创作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和不怕艰苦的磨砺精神,他写道:“每有著作,辄审定数回,兢兢以遗误是懔。旧著之书,时加厘纂,脱有错误,必力诋之。其不掩己之短尤如此。”李叔同欲以贝多芬的认真精神鞭策自己和当时国人学堂乐歌的创作和学习,据此他在该杂志另一文《昨非录》中自责过去工作做得不够认真。书杂志的扉页是他自画的一幅贝多芬的木炭画并冠以“乐圣比独芬”字样,从此贝多芬以“乐圣”的称号在中国流传下来了。这个刊物志只出了一期,他寄请国内友人代为发行,发行数不明,估计为数不多。
2. 求《送别李叔同》古诗注音版。
《送别》
《sòngbié 》
李叔同
lǐ shū tóng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zhǎ tíng wài ,gǔ dào biān ,fāng cǎo bì lián tiān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wǎn fēng fú liǔ dí shēng cán ,xī yáng shān wài shān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tiān zhī yá ,dì zhī jiǎo ,zhī jiāo bàn líng luò。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yī hú zhuó ju jìn yú huān ,jīn xiāo bié mèng hán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zhǎng tíng wài ,gǔ dào biān ,fāng cǎo bì lián tiān ,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wèn jun cǐ qù jǐ shí hái ,lái shí mò pái huái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tiān zhī yá ,dì zhī jiǎo ,zhī jiāo bàn líng luò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rén shēng nán dé shì huān jù,wéi yǒu bié lí ō 。
《送别》创作背景:
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3. 学堂乐歌的代表作有哪些
主要代表作有《送别》《春游》。
1、《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荠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在浙江一师任教期间,李叔同的音乐创作也进入最辉煌的阶段,《春游》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分声部合唱歌曲,而他填词的《送别》更是成为学堂乐歌的代表作。
2、《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是李叔同作词的一首清凉歌,也是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3)李叔同对中国音乐教育的贡献扩展阅读
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就是仿照西方学堂的教育体制所设立的。最初我们是学习的日本人的办学方法。
之所以学习日本,是因为它从1868年明治维新后,开始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教育体制,在亚洲成为了一个“西方化行为方式和封建主义思想混合体”的社会,在综合国力方面全面超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