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原因
我国的民间音乐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无限的生命力。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它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使它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甚至是扭曲生存的状态,但它一直生生不息,衍化出众多的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表现在:首先,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据80年代的调查,我国拥有341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17636中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个无音乐的曲目、剧目。这些音乐真正成为广大人民所拥有,从山乡村落到城镇都市;从林间樵夫到市、农、商、文、官,他们的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色人等。其次,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而中国的文人音乐,也多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并带有与民间音乐相类似的即兴性与乡土性的特征。有些文人,甚至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当这种情况在某种民间音乐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时,这种音乐就带有了相当多的文人成分,以至于后人很难将这种音乐简单地划归于民间音乐或是文人音乐。
民间音乐追求真挚的感情、鲜明强烈的表情手段和被普通老百姓所认同的自然美好的音乐形势。因此,它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最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
2. 中国民间音乐种类
中国民间音乐四:戏曲音乐
宋代,北方的杂剧和南方的南戏,是我国最早的两种戏曲形式。北曲传到南方,又有金陵(南京)、汴梁(开封)、云中(大同)之别。
明初至明中叶,产生了最具代表性的南曲系统的四大声腔,即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和昆山腔。
明中叶至清中叶,在明代诸声腔的影响下,民间又兴起了一批新的声腔,名目繁杂。归纳起来,在清代发展为地方大戏的,是弦索、梆子、乱弹和皮簧四种声腔
梆子腔又名乱弹,以演唱时用来击节的乐器梆子为名,俗称“桄桄乱弹”。
另外一种称为“乱弹”的戏曲声腔,也就是前文所述在清代与弦索、梆子、皮簧并列为四大声腔之一的乱弹,是指流行于浙江、江西等地,以“二凡”、 “三五七”两种腔调为主的地方戏曲声腔。它的形成,与由我国北方传入东南地区的梆子腔(又名乱弹)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故名。其中,“二凡”以枣木梆子击 节,曲调有北方音调高亢激越的风格;“三五七”以笛为主要伴奏,曲调有南方音乐清柔秀丽的特点。在此种声腔系统基础上形成的独立剧种如绍兴乱弹(绍剧),成为多声腔剧种组成部分的如婺剧中的浦江乱弹,等等。
皮簧腔是以“西皮”和“二簧”两种腔调为主的戏曲声腔,兴起于安徽、湖北一带,清代中叶流传至我国南北各地。
清代末叶以来,在上述各声腔系统的戏曲剧种传播、发展的同时,民间又产生出多种地方小戏。这些小戏大多只有旦、丑,或旦、生两种脚色,或者是 旦、生、丑三种角色,故被称为“两小戏”或“三小戏”。民间小戏的特点是载歌载舞,但表现手法较简陋,戏剧化的程度不高。民间小戏主要来自民间歌舞或说 唱,来自民间歌舞的长于动作,来自民间歌唱的长于说唱。前者如广西彩调、云南花灯戏、湖南花鼓戏等,后者如沪剧、锡剧、越剧、眉户(■鄠)、吕剧等。
少数民族的戏曲,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吉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主要剧种有:藏族的藏剧、朝鲜族的唱剧、壮族的壮剧、白族的白剧、傣族的傣剧、侗族的侗剧、布依族的布依戏、苗族的苗剧、彝族的彝剧等。
第二节 汉族戏曲音乐
一、高 腔
二、梆子腔
三、皮簧腔
四、歌舞型小戏——湖南花鼓戏
五、说唱型小戏——越剧
第三节 少数民族戏曲音乐
一、壮剧
二、侗戏
三、藏剧
3. 中国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以五声音阶为主。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
民间短篇诗歌。包括抒情性的民歌与民谣。 歌﹑谣分称,最早见于《诗经‧园有桃》:“心之懮矣,我歌且谣。”关于歌与谣的不同,主要有两种解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毛诗故训传》);“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韩诗章句》)。一般说来,歌因为配乐和受曲谱制约,歌词有与之相适应的句法章法结构,节奏一般比较徐缓。谣不配乐,没有固定曲调,取吟诵方式,章句格式比较自由,节奏一般比较紧促。古人对歌与谣,也常联用,统称为“歌谣”,简称“民间歌谣”为“民歌”。
民间音乐有系统之定义研究虽起自19世纪,但实际形成却可溯自远古,例如中国春秋战国以前之诗经歌曲或今仍盛行之中国民歌等,亦可视为民间音乐。而不论古今或地区,民间音乐乐型态之传统要素与特性有下列几项:民间音乐具有把现在与过去连结之连续性,个体与群体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创作,并有其一定差异性,决定音乐形式或音乐存在,纯粹由社会力选择。
民歌,即民间歌谣,是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多为韵文。中国民歌依作用和流传方式种类可分为:号子,田歌,山歌,高原山歌(西南地区),“客家山歌”(赣、闽、粤、台),摹“长调”(内蒙古),信天游 “花儿”(甘、宁、青),小调。
依曲式可分为单声部及多声部民间歌曲。
知名的各地民歌:河北、江苏茉莉花,山西、云南绣荷包,河北小白菜,江苏四季歌,云南小河淌水,四川康定情,歌。
中国民歌包括用以演唱的歌和用于吟诵的谣两种形式。
公元前5世纪左右编成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的部分,就是当时各地之民歌。西汉时期,政,府设立“乐府”,收集各地民歌,以察民情。
中国民歌当前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分法: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还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长歌与多声部歌曲四大类;还有的学者将其细化,分为号子、山歌、小调、儿歌、摇儿曲、宗,教歌曲、长歌与多声部歌曲等。
中国民歌分为三类:
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时候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在中国,号子有不同的称呼:北方常称之为“吆号子”,南方常称之为“喊号子”。节奏十分鲜明;有的只是调节劳动情绪,如采茶歌、草原牧歌等。
山歌是指各种山野歌曲,它是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停脚小歇时,为抒发内心情感,或向远处的人传递情,意、对答传语的即兴编唱。有直畅性、单纯性、自由性的特点。
小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会等场合中演唱的民间歌曲,也就是说,除了劳动号子、山歌以外的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这一类之中。小调常由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演唱,流传性广。
中国民歌分为六类:
劳动歌指劳动号子等各种在劳动中唱的歌。有的直接配合劳动动作,节奏十分鲜明;有的只是调节劳动情绪,如采茶歌、草原牧歌等。
仪礼歌:专门用于各种民间仪式和民间礼俗的民歌。如民间婚礼上使用的撒帐歌,民间建房时使用的建房歌。
时,政歌主要内容是时,事,政,治评论的民间歌谣。其政,治,意,义高,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生活歌表现群众一般的家庭生活与劳动生活内容的民歌。如反映农民生活的《十二月长工歌》,集中揭示了长工与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
情,歌:即有关爱,情的民歌。它是民歌中数量最多,也最动人的一种。如四川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它所表现的是一位姑娘久等情人不至后的怅惘。情歌在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中是青年人恋,爱、择,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
儿歌是儿童演唱或朗诵的民间歌谣。中国古代特定时期产生的童谣由于是时,政预言性质的民歌,不属于儿歌。儿歌的内容主要是游戏儿歌,绕口令以及大人逗小孩的歌。
中国民歌是一种富于生命力的口头创作,其优秀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民歌是诗歌与文学的始祖,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之一。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词、曲等文学体裁都起源于民歌而后为作家所采用的。
中国民歌的形式非常丰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各有区别。汉族民歌四句一段者居多,但陕北、晋西北以及内蒙古地区也有两句一段的民歌。藏,族的“谐”体歌多四句一首,也有六至八句一首的。汉族民歌除七言体以外,又有五言、六言、八言以至十几言的诗句。纳西族民歌多为五言体。在用韵方面,汉族民歌基本上都押尾韵,蒙,古,族民歌多押头韵,侗,族民歌中有押腰韵的。民歌的风格各地各族也有不同,傣,族民歌明丽,蒙,古,族民歌粗犷。汉族民歌,南方的较为柔美含蓄,北方的较为直率豪放。
流行于西安城区及郊县乡问的长安古乐,是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并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各代姊妹艺术,以及各地民问音乐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歌有舞的、大型古乐套曲。这套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曲式结构复杂庞大。记谱采用唐代《燕乐半字谱》、与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记谱基本相同,与《敦煌曲谱》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过去分布于西安城区及郊县的古乐社有十八家之多,大部分在城里,如广仁寺,香半园、马神庙巷、西仓、城,隍,庙、迎祥观、佛,教古乐社、显密寺、大吉昌、东仓、北池头等古乐社。在郊县乡间,有蓝田县的楸树庙,全家岭、田家村;长安县的何家营、皇甫村、白道峪;周至县的南集贤、东村、西村等古乐社。这些古乐社的演奏活动,以祈雨、斗乐、朝山进香为主,从不参与婚、丧、嫁、娶、庆祝寿诞活动,同民间一般“古乐社”完全不同。现在,能进行演奏活动的有大吉昌、东仓、何家营、南集贤四家“古乐社”,也只能演几套。
“上阳化鼓乐”是流行于周至县上阳化村鼓乐的专称。据传:上阳化村的先祖,在清同治十二年耍社火时,为了渲染气氛,将附近各村鼓乐社的鼓点经过筛选,整理编排成“十段”,称为“十样景”,又名“风搅雪”,在社火队前作先导。光绪十六年,人们认为十段太长,鼓点也显得重复,后删去前五段,补充了后五段,加进了小乐器。上阳化鼓乐层次分明,鼓点刚柔兼备,有紧有慢,并有鼓点指挥,颇有情趣。
五圆鼓,也称“打五圆”,民间传统打击乐。流行于陕西合阳、澄城县一带。因打鼓时用一面大鼓和四面小鼓,故称。有时用两面小鼓,也称“打三圆”。“打五圆”在做寿诞时敲打,被称为“五枝梅花”,娶亲时敲打,被称为“五子登科”。合阳县把“打五圆”当作办丧事、摆路祭的压轴戏。演奏“五圆鼓”还要配上大锣、铙钹、唢呐等乐器,一般为5—9人,建国后鼓面按键盘乐器定音,敲起来音调和谐中听。
八仙鼓(板)流传的地方较多,在西安附近的叫“杨贺锣鼓”,系民间打击乐;流行于西安市新筑镇杨贺村一带,由清代光绪时过庙会兴起至今。建国后已为群众普遍敲打,在多种乐器配合下,可演奏出“龙虎头”、“二龙戏珠”、“和尚撞钟”、“曲江流吟”等乐曲,其音色高亢激越,细腻、缠绵兼有,民间多有“仙乐仙鼓”之誉。流行于铜川一带的称“八仙板”、“八阵鼓”两种:
八仙板:初为八女表演,以后演变为四男四女表演。表演者身穿古装,八人分别代表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各人分别身系一件能代表身份的小物件,来代表某仙;道具为简板,每人手执一件,桑木做成,长尺五至尺六,四页为一副,两大两小,类似文乐上的“牙子”,舞时伴以铰、钗,边舞边击节拍。队形有“燕子队”、“单掏”、“摆五花”、“山连山”、“推磨子”、“垒罗汉”等,以“燕子队”和“单掏”下场。
八阵鼓:据铜川民问艺人称,是由诸葛亮的“八阵图”演变而来。初演时单调,后经刘家堡前四辈民间艺人刘老汉(佚名)改进,在铜川独树一帜,压倒群芳,一直流传至今。今之“八阵鼓”,表演者十人(四女六男),其中一男武将打扮,手执一根长七、八尺长,顶端带小旗的杆子,在场中间代表东吴大都督陆逊,起指挥作用;另一男老生打扮,身穿道,袍,胸前挂一个“边(扁)鼓”,在表演者的外围,代表诸葛亮的岳父黄成炎,为被围在阵内的陆逊不断指点着走出阵图的方法。其余四男四女,武士打扮,身插背旗,胸前挂鼓,边演边敲。“八阵鼓”在过去表演时,八人分两路,陆逊在两路中间,可前后穿插;扮黄成炎者在两队外边,可在周围穿插,全部表演者以秧歌步子而贯穿始终。另有“摆四花”、“扭门卷”、“一窝蜂”等。“八阵鼓”敲打鼓乐谱点,不同于它地,有一套文武、粗细打法,其艺术音响之美,在铜川可称一绝。
“南留锣鼓”系民问鼓舞,流行于陕西朝邑县韦林镇的南留村,故名。南留锣鼓的行进、定场表演,均为自由敲打。其鼓点有“热闹鼓”、“常庆鼓”、“竹马鼓”等。敲打演奏人数不限,可几人,也可数百人;一般乐队配有大鼓六面、社锣八面、社钗八副、马锣两面。行进时,前面三面鼓开道,后面三面鼓压阵,其他人分三路纵队行进;敲社钗的为上首,站队伍左边;敲社锣的为下首,站队伍右边;敲马锣的站队伍中间,共为一支锣鼓队。锣鼓队中,由一人手执绕杆(彩绸、彩纸糊成,约2米多长的竹竿),不停地面向队伍左右上下绕动,指挥队伍表演。
素鼓,流行于陕西华阴市的东部地区双泉、马村一带,在节日和庙会表演,民间称其为“素鼓”。其内容:善于抒情、叙事,多表现古代军旅故事,如《敬德一条鞭》、《三战吕布》、《六出祁山》、《五龙二虎逼彦章》、《十里埋伏》等,表演者以手、眼、身、步示意传神,鼓姿灵活优美,步法轻快。因其中又有拳术招式和造型,故又称其为“拳鼓”。
流行于陕北榆林、延安、神木等地的民间山歌、小调、对曲、信天游等曲目,统称“陕北民歌”,而其中“信天游”,则是陕北民歌中最富特色、流行最广的一种山歌形式,男女老少以及遍及城乡、各行业的群众,均可自编自唱。有名的歌曲《东方红》、《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刘志丹》、《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高楼大厦平地起》等,都是从民歌基础上润色、创编的。陕北民歌在民间乐舞中,曲调、曲目不下千万种,其音调、音色奔放高亢,舒展明快,极为美妙。在乐舞演奏中,多以社火、秧歌形式出现。陕北民歌是独具民族、民间文化特点并在国内外享名的民歌流派之一。
“榆林小曲”已往为坐唱曲目,由明、清时外来官,员在阵,守,边,陲时带来的南方歌曲为基础,和当地民歌融合而成的特有的乐曲。一般一人独唱,有时也男女对唱或多人轮唱。
常家唢呐流行于陕北志丹县常家村的唢呐,清代初年已封为“官吹”,其音调高亢激昂,不同凡响,其调目约二百三十多首,在国内独树一帜。
民歌起源于人类维持生存的物质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它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口头创作形式。初期民歌创作,往往与音乐密不可分。有的还与舞蹈﹑音乐三位一体。后来的民歌,仍然与音乐有密切关系,如歌词的重叠﹑衬字等,都是因为歌唱的关系而形成的特点。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的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它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
民歌种类繁多,因分类标准不一,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从内容出发,结合某些特殊功能,大致分为:劳动歌﹑仪礼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五类。又因服务对象的不同,又有儿歌一类。
劳动歌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专指号子,以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和直接促进劳动的功用为其基本特征。广义的包括在劳动中唱的歌,如草原牧歌﹑采茶歌等。后一类歌,有些也配合劳动动作而歌唱,一般对劳动也能起一定的鼓舞和调节情绪的作用,但无明显的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广义的劳动歌,有时也可归入生活歌中。
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禳,灾﹑祭,祖,吊,丧等仪,式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而吟诵演唱。大致有诀术歌﹑仪式歌﹑习俗歌三类。诀术歌,是被认为具有法术作用的民间歌诀与咒,语,如“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夜,郎,过路君子吟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之类。
仪式歌是与节令庆祝﹑其他祭,祀等仪,式相结合而诵唱的歌,主要内容为祭,神,求,福﹑祈保丰收等。如祭,灶,王,爷求福﹑祭,龙,王,爷求雨所唱的歌。习俗歌,用于婚,娶﹑生,子﹑祝寿﹑送,葬﹑造房等红白喜事和迎宾待客的场合,如撒,帐,歌﹑哭,嫁,歌﹑盖房歌﹑敬酒歌等。这是仪礼歌中数量居多﹑迷,信色彩较少﹑文学价值较高的部分。
时,政,歌主要内容是反映人民群众对某些政治事件﹑人物的认识和态度的。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中国古代的时政歌谣,不少以童谣形式出现,其书面记录,较多见于各朝史书的《五行志》中。
时,政,歌谣大致可分三类:
①揭露讽,刺,统,治,者的歌谣,这类作品数量最多;
②赞扬廉洁﹑爱,国,官,吏的歌谣;
③历代农,民,起,义的歌谣,这类歌谣,体现农民的觉,醒最充分,政,治,色,彩最浓。
生活歌反映人民一般的社会家庭生活和日常劳动生活的各方面,尤以表现农民和妇,女生活的为多。关于农民生活的歌,反映了广大农民在旧社会所过的非人生活,揭露地,主,残,酷,剥,削和贪,婪,吝,啬的本质。流传相当普遍的《十二月长工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长工与地,主的尖锐矛盾。妇,女生活歌,大部分出自民间妇,女之口。女,性从一出生即受歧视的童年,到像货物一样被买卖的出嫁;从备受,虐,待,摧,残的小,媳,妇生涯,到熬成婆后仍无幸福可言的毕,生悲,惨,遭,遇,在妇,女生活歌中都有所反映。在大量的苦,情,歌中,又常蕴含著对美满生活的憧憬。在资,本,主,义兴起后的近代歌谣中,常迸发出反,抗的时代强音。
情,歌据有些学者的看法,大概最早产生于对,偶,婚与对,偶,婚,从,夫,居的一,夫,一,妻,制的交替时期,是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也更加脍炙人口的一种,在历代劳动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情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倾,诉互相爱,恋之情和表明选择爱人标准的﹐如《丝线牵桥妹敢过》﹑《金银不是如,意,郎》。
②抒发离别﹑想念之情的,如《把你画在眼睛上》﹑《和来捏作一个人》。
③表达誓不分离的坚,贞,爱,情的,如《情愿挨打不丢郎》﹑《出了衙门手牵手》。
④告,诫和批,评的怨,情,歌,如:“要学苋菜红到老,莫学花椒黑了心”﹑《小,妹,郎多乱了心》。
⑤为数甚多的“家,花,不,如野,花,香”之类的偷,情,歌,虽含某些不,健,康的思,想,情,感,但往往也表现了被,剥,夺正常爱,情,生,活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儿歌在中国“五,四”以后才普遍使用。古代称为“孺子歌”﹑“小儿谣”等。儿歌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专指由儿童自己创作以及由大人教唱但内容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的歌。广义的还包括由妈妈奶奶等教唱﹑反映旧,社,会大人特别是妇,女生活情感的﹑但由儿童传唱开来的歌。具有时,政,歌,谣性质的所谓“童谣”,一般非真正的儿歌。儿歌按其功用,大致可分为三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训练语言能力的绕口令等。
儿歌的特点:一是,在语言形式上适合儿童说话发音的习惯,都用短句,尤其多用三字句,易上口。二是,内容适合儿童思维特点,单纯、浅显而形象,有些富于魔,幻,色,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
中国不仅不同民族和地域,民歌形式往往各异,即使在同一民族和地区中,也常有多种样式。
句式方面:如汉族民歌,除七言体外,还有三﹑四﹑五﹑六﹑八言或多达十几字一句的。纳,西,族民歌和苗,族古歌,几乎都是五言句,水族的歌多为前三言﹑后四言的特殊复式句。
章段结构方面:四句头最多。陕南﹑鄂西以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部分地区流行赶五句。两句一首的有陕,北信天游﹑内,蒙,古爬山歌﹑晋西北的山曲﹑壮族“师”体歌等。藏,族“鲁”体歌,多三至五句成章,三章成首,且句子之间讲究对应。“谐”体歌多四句一首,也有六或八句成首的。僳族民歌,凡两句两句唱的,均分为上句与下句,上下句要求对仗。汉族各地流传的小调歌词,体例各有格套,如四季调为四段式,五更调为五段式,十送等为十段式,十二月调为十二段式等。西北“花儿”的河,湟﹑洮,岷﹑陇,中三派,格式各异。各族民歌中﹐还有不少章﹑段﹑句数是不固定的。
用韵方面:汉族民歌押尾韵的居多,四句一首的多一﹑二﹑四句用韵,五句一首的一﹑二﹑四﹑五句用韵,两句一首的每句有韵。蒙,族民歌则多押头韵﹐在大多数四行为一章,上﹑下两章成一首的民歌中,一般每行都要求押韵。各民族的民歌中,还有押腰韵﹑腰脚韵﹑头脚韵或腰韵﹑尾韵相互为韵的。壮族的“勒脚欢”,西北各族的“花儿”,有特殊的押韵法。
表现手法方面:比兴﹑夸张﹑重叠﹑谐音等手法,在民歌中多有运用。揭,露,抨,击,性的时,政,歌谣,常用谐音﹑隐语。双关语在情歌中运用较多。拟人化手法,儿歌中较为常见。纳,西族的相会调,在大量运用谐音同时,通篇以物拟人﹐如用蜂花﹑鱼,水,相,会,比喻男女间的爱,情。
民歌的风格,因地区﹑民族等不同而异。傣,族民歌明丽,赫,哲,族民歌粗犷。汉族民歌,北方的多偏于豪放,南方的一般比较婉约。但同为南方民歌,吴歌又比楚歌更显细腻。同是花儿,不同民族或地区,也各有特色。
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流传方式,都处于发展变化中。其中新,时,政歌谣,以颂歌为主调,但在歌颂时代与人民同时,也揭,露,抨,击一切反动事物,批,评,领,导与群众的缺点错误。新的生活歌,一改过去悲怨的基调,洋溢著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格调高昂轻快,内容往往和歌,颂,党﹑军,队﹑人,民,政,权融汇在一起。新,情,歌的不少作品,爱,情与革,命,战,争﹑生产劳动﹑学习科学文化相结合,表现了新,时,代青,年,男,女,思,想,感,情的新,境,界。新儿歌中,教,诲性作品明显增多。有些古老的仪,礼,歌和劳动歌,在新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处于逐渐消失中。
民歌的形式,变化比较缓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现代新民歌中,虽然形式方面可见某些新的变化,但古代传统民歌的体例﹑句式﹑押韵方法等,至今仍有所沿用。
民歌是人民的一种口头创作,富有生命力,其优秀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它植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具有比较直接的多种实用功能。它紧密伴随著人民的历史前进,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心理,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诗歌和文学的始祖﹐作家和诗人的创作源泉之一。中国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词﹑曲等体裁﹐大都起自民间。楚辞和古代民歌﹑建安文学和两汉乐府﹑唐代诗歌和六朝歌谣﹑元代杂剧和五代以来民间词曲,都有著深刻的渊源关系。当代作家学习民歌,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学大众化﹑民族化的途径之一。
民歌总体风貌可谓天机自动,朴素浑成。民歌具有鲜明的率真自然的特点,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真实,二是具有天然的韵味。这种特色的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民歌的创作与传播方式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第二,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真实而自然的流露;第三,民歌的表达方式率真自然,善于借助生活环境中的事物来形象地表达思想;第四,民歌的语言都用自然活泼的口头语言。
民歌体式有很多种,而且各有特色。总体来看,各种民歌在创作和演唱上是有一定的套路可循的,它的章法、句式、套语、曲调和韵律往往都是固定的。民歌在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韵律和谐,这使民歌便于传播、富于音乐性,也是民歌作为诗与歌的中构成因素。
民歌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在表达方式上频繁运用赋、比、兴、反复、双关、夸张等艺术手法。
4. 中国民歌的意义和作用
体现中国每个民族自己的特色!
5. 哪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深,为什么
大学生接受过高抄等教育,有袭义务也有责任去推广传统文化。现在的民族艺术越来越被人们淡忘,民族艺术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为大学生,首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然后是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推陈出新,把民族音乐融入时代元素,把民族音乐发展为大众文化。
6. 中国民歌在国外的影响
茉莉芬芳飘海外——流传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裁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见本页歌谱)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徵——“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 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王宏伟如是说:让中国民歌走向世界的责任和使命,如果有可能有条件,我要更多更好地让全世界听到中国民歌。我是新疆人,从小在西部长大,对西部民歌的感情很深,我觉得用自己的歌声唱出这些自己热爱的歌曲,让世界都听到中国民歌,这是一种幸福。
“文化是全人类共有的财产,我们应当勇于走向世界,让全人类一起分享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朱智忠道出举办世界巡演的初衷。“我们从国内原生态歌手中选出了较有代表性的11组‘歌王’,他们大多数是从2006年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脱颖而出的。”湖北土家族农民兄弟以一曲山歌《给三姐梳头》征服观众;“羊倌儿歌王”石占明的一句“俺是来唱歌的,不是来比赛的”让观众记住了他;高保利的高音直接挑战帕瓦罗蒂;而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奇富林所唱的漫瀚调更被评价为“穿云入霄的华丽咏唱”。他们都将参加这次巡演。北京的演出将是国内多个原生态歌种的首次同台亮相,而后,原生态歌手们将启程赴美国、日本等地,向国外观众展现中国“原生态”民歌的风采。
7. 中国民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几千年来,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影响作用的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哺育着历代的文艺家,它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8. 关于中国的民俗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史
远古、奴隶社会前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音乐文化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大约从五万年前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简单的乐器和乐舞。山西万泉(现属万荣县)荆村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属于这一时期的骨哨、陶埙,有的已可吹奏由两、三个音构成的简单旋律,同时还有鼓、磬等打击乐器和管乐器。
最初的音乐是人类劳动生活的再现,是从劳动中直接产生的。原始时期的音乐总是常常和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原始音乐歌舞与劳动生活的关系如此密切,它的社会功用也是显而易的。但当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生产关系日益复杂,音乐艺术的内容和作用也随着扩大、而广泛用于锻炼身体、抒发感情、祀神祈年,以及娱乐、求爱等各种社会生活侧面;美的因素增长了,音乐的形式也更为丰富多样了。从此,音乐遂以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作为社会意识形之一,随着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原始社会到夏禹的时候开始崩溃,奴隶社会逐渐形成、社会上有了阶级的区分,音乐艺术了逐渐注入了阶级的意识。如夏代的代表性乐舞《大厦》,是直接歌颂法代统治者本身的。与过去歌颂图腾祖先的情况很不相同。传说《大厦》是歌颂夏禹治水有功。音乐的阶级分化,在乐器的应用上也有所反映。奴隶社会创造了象编钟、编磬之类的贵重乐器,这是音乐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这类乐器,从一开始就只能是贵族统治阶级的专有物,奴隶不必说了,一般部落民也是根本不可能备置应用的。他们最多只能奏弄埙一类比较简单的乐器。古人常称贵族家庭为“钟鸣鼎食之家”,就是这种真实写照。
西 周
西周是奴隶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它在殷商各种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礼乐制度。西周统治者特别重视礼和乐的社会作用,认为礼可以分别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够维护贵族的等级秩序而有效地统治人民。
西周的宫庭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雅乐、颂乐、房中乐和四夷之乐等几种。六代之乐是指历代传下来的六部大型乐舞。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特点是规模宏大而声调平淡、缓慢、给人以严肃静穆之感。颂也是大典乐歌,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以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内容大都是史诗性的,往往带有一些神话色彩;音调也以缓慢为特色,但比六代之乐可能要清越一些,唱时用瑟伴奏。
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的内容与颂相似,所用场合亦大体相同;小雅比较接近于民歌或者根据民歌改编而成。常用于士大夫饮酒礼中,唱时用瑟或琴伴奏,称为"弦歌"。房中乐是后妃们在宫内侍宴时唱奏的乐歌,以周南、召南之类民歌为主,唱时不用钟、磬,只用琴、瑟伴奏。四夷之乐是指来自秦、楚、吴、越等边区各民族的音乐,多属歌舞性质,伴奏以吹奏乐器为主。
从远古到奴隶社会前期,是我国音乐逐步成型和开始发展的时期。商代由于冶炼等工技的发展,促进了乐器制造的进步。出现了钟、铙等等铜制击乐器、编管乐器也有发展。
春 秋 战 国 时 代
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变,社会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旧的礼乐制度受到冲击而濒于崩溃,民间俗乐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受到一些倾向于政治革新的诸侯和士大夫们的重视。
民间俗乐首先是郑、卫、宋、齐等封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繁荣起来的,所以后来士大夫们就用"郑卫之音"或"郑声"来作为俗乐的代称。
俗乐中以民歌和民间歌舞为最重要,从现存《诗经》所集的十五国风,可以大体看到当时民歌的丰富多采。内容方面除一般劳动歌曲、爱情歌曲外、有倾诉农民痛苦生活的,如《七月》;有诅咒封建强迫婚姻制度的,如召南《行露》;也有揭露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讽刺歌曲,如魏风《代檀》等等。
歌词大都是四言体,也有长短句或楚骚体的,音乐多采用分节歌形式,在屈原整理或仿作的民间歌舞《九歌》和《离骚》中,还有"少歌"和"乱"等结构名称。乱是音乐的高潮部分,说明当时的大型音乐作品在结构上已有新的发展。
所谓郑卫之音是民间俗乐、节奏活泼、表情丰富,与宫庭雅乐的"和平静穆"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受到一些开明政治家的重视,当时如魏文侯、梁惠王以及后来的秦始皇等都很注意利用俗乐。对此,当时在思想家中也有很大的争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竭力主张维护旧的礼乐,认为俗乐淫放,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则反对统治者搞任何音乐活动,说这是劳民伤财的事。由于他们的意见都不符合新兴统治者的意愿,所以都末得到采纳。
俗乐的繁盛促进了表演艺术的提高,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歌手,相传秦青的歌唱有"声振林木"之势,韩娥的歌唱能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印象。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乐器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弦乐器有琴、瑟、筝、筑之分,吹乐器有管、笛、竽、笙之别,形制多种多样;编钟、编磬也日益完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全套共六十四枚,每钟能发两音,在中心音域约三个八度内能奏出完整的半音列,显示了乐器制造的高度水平。
乐器演奏水平也有很大进展,出现了琴、瑟、筑等乐器的独奏家,如善鼓琴的师旷、伯牙;善击筑的高渐离;善鼓瑟的瓠巴等都很著名。
随着音乐的进步,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当时的五声音阶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加变宫、变徵则成七声音阶,但与现代流行的七声音阶不同。
"六律"是指只用一个"变音"的六声音阶。十二管是指一组能奏出十二个不平均律半音列的律管。十二律的名称初见于《国语》,它们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所谓郑卫之音是民间俗乐、节奏活泼、表情丰富,与宫庭雅乐的"和平静穆"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受到一些开明政治家的重视,当时如魏文侯、梁惠王以及后来的秦始皇等都很注意利用俗乐。对此,当时在思想家中也有很大的争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竭力主张维护旧的礼乐,认为俗乐淫放,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则反对统治者搞任何音乐活动,说这是劳民伤财的事。由于他们的意见都不符合新兴统治者的意愿,所以都末得到采纳。
俗乐的繁盛促进了表演艺术的提高,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歌手,相传秦青的歌唱有"声振林木"之势,韩娥的歌唱能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印象。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乐器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弦乐器有琴、瑟、筝、筑之分,吹乐器有管、笛、竽、笙之别,形制多种多样;编钟、编磬也日益完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全套共六十四枚,每钟能发两音,在中心音域约三个八度内能奏出完整的半音列,显示了乐器制造的高度水平。
乐器演奏水平也有很大进展,出现了琴、瑟、筑等乐器的独奏家,如善鼓琴的师旷、伯牙;善击筑的高渐离;善鼓瑟的瓠巴等都很著名。
随着音乐的进步,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当时的五声音阶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加变宫、变徵则成七声音阶,但与现代流行的七声音阶不同。
"六律"是指只用一个"变音"的六声音阶。十二管是指一组能奏出十二个不平均律半音列的律管。十二律的名称初见于《国语》,它们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秦 汉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它继承了周代对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业绩终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乐府,后来又被引申为泛指各种入乐或不入乐的歌词,甚至一些戏曲和气越也都称之为乐府。
汉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从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渐次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和大曲",并且具"艳--趋--乱"的曲体结构,它对隋唐时的歌舞大曲由着重要影响。汉代在西北边疆兴起了鼓吹乐。它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式,如横吹、骑吹、黄门鼓吹等等。它们或在马上演奏,或在行进中演奏,用于军乐礼仪、宫廷宴饮以及民间娱乐。
今日尚存的民间吹打乐,当有汉代鼓吹的遗绪。在汉代还有"百戏"出现,它是将歌舞、杂技、角抵(相扑)合在一起表演的节目。
汉代律学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损益的方法将八度音程华划为六十律。这种理论在音乐实践上虽无意义,但体现了律学思维的精微性。从理论上达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
由相和歌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设置清商署。两晋之交的战乱,使清商乐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时,这种南北融合的清商乐又回到北方,从而成为流传全国的重要乐种。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诸国的歌曲以开始传入内地。北凉时吕光将在隋唐燕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龟兹(今新疆库车)乐带到内地。
这时,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古琴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在汉代已经出现了题解琴曲标题的古琴专著《琴操》。三国时著名的琴家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书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记载。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产生。当时,出现了一大批文人琴家相继出现,如嵇康、阮籍等,《广陵散》(《聂政刺秦王》)、《猗兰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问世。
南北朝末年还盛行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和化妆表演,载歌载舞,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戏。这已经是一种小型的雏形戏曲。
这一时期律学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晋代荀瑁找到管乐器的"管口校正数"。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损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办法,创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决了三分损益律黄钟不能还原的难题。
隋、唐时期
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城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
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步乐、九部乐就属于燕乐。它们分别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国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清商乐(汉族)、西凉(今甘肃)乐、高昌(今吐鲁番)乐、龟兹(今库车)乐、康国(今俄国萨马尔汉)乐、安国(今俄国布哈拉)乐、天(今印度)乐、高丽(今朝鲜)乐等。其中龟兹乐、西凉乐更为重要。燕乐还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据白居易的《立部伎》诗,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风靡一时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继承了相和大曲的传统,融会了九部乐中各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结构形式。见于《教坊录》著录的唐大曲曲名共有46个,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为著名的皇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诗人白居易写有描绘该大曲演出过程的诗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有一系列音乐教育的机构,如教坊、梨园、大乐署、鼓吹署以及专门教习幼童的梨园别教园。这些机构以严密的考绩,造就着一批批才华出众的音乐家。
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当时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诗为快;诗人也以自己的诗作入乐后流传之广来衡量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唐代的乐队中,琵琶是主要乐器之一。它已经与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无几。现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还保留着唐琵琶的某些特点。
受到龟兹音乐理论的影响,唐代出现了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的乐学理论。唐代曹柔还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记谱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
随着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游艺场"瓦舍"、"勾栏"应运而生。在"瓦舍"、"勾栏"中人们可以听到叫声、嘌唱、小唱、唱赚等艺术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说唱类音乐种类崖词、陶真、鼓子词、诸宫调,以及杂剧、院本的表演;可谓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这当中唱赚中的缠令、缠达两种曲式结构对后世戏曲以及器乐的曲式结构有着一定的影响。而鼓子词则影响到后世的说唱音乐鼓词。诸宫调是这一时期成熟起来的大型说唱曲种。其中歌唱占了较重的分量。
承隋唐曲子词发展的遗绪,宋代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种长短句的歌唱文学体裁可以分为引、慢、近、拍、令等等词牌形式。在填词的手法上已经有了"摊破"、"减字"、"偷声"等。南宋姜夔是既会作词,有能依词度曲的著名词家、音乐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减字谱的琴歌《古怨》传世。这些作品多表达了作者关怀祖国人民的心情,描绘出清幽悲凉的意境,如《扬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
宋代的古琴音乐以郭楚望的代表作《潇湘水云》开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现了作者爱恋祖国山河的盎然意趣。在弓弦乐器的发展长河中,宋代出现了"马尾胡琴"的记载。到了元代,民族乐器三弦的出现值得注意。
在乐学理论上宋代出现了燕乐音阶的记载。同时,早期的工尺谱谱式也在张炎《词源》和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出现。近代通行的一种工尺谱直接导源于此时。 宋代还是我国戏曲趋于成熟的时代。它的标志是南宋时南戏的出现。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其音乐丰富而自然。最初时一些民间小调,演唱时可以不受宫调的限制。后来发展为曲牌体戏曲音乐时,还出现了组织不同曲牌的若干乐句构成一种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戏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传世的三种南戏剧本《张协状元》等见于《永乐大曲》。
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元杂剧的兴盛最初在北方,渐次向南方发展,与南方戏曲发生交融。代表性的元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另外还有王实甫、乔吉甫,世称六大家。典型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有严格的结构,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一楔子(序幕或者过场)构成。一折内限用同一宫调,一韵到底,常由一个角色(末或旦)主唱,这些规则,有时也有突破,如王实甫的《西厢记》达五本二十折。元杂剧对南方戏曲的影响,造成南戏(元明之际叫做传奇)的进一步成熟。出现了一系列典型剧作,如《拜月庭》、《琵琶记》等等。这些剧本经历代流传,至今仍在上演。当时南北曲的风格已经初步确立,以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南曲柔婉。
随着元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最早的总结戏曲演唱理论的专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论》,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则是北曲最早的韵书,他把北方语言分为十九个韵部,并且把字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这对后世音韵学的研究以及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均有很大的影响。
明 清 时 期
由于明清社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市民阶层日益壮大,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明代的民间小曲内容丰富,虽然良莠不齐,但其影响之广,已经达到"不问男女","人人习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编辑,刊刻小曲成风,而且从民歌小曲到唱本,戏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问世。如冯梦龙编辑的《山歌》,朱权编辑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谱》等。明清时期说唱音乐异彩纷呈。其中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以及牌子曲,琴书,道情类的说唱曲种更为重要。南方秀丽的弹词以苏州弹词影响最大。
在清代,苏州出现了以陈遇乾为代表的苍凉雄劲的陈调;以马如飞为代表的爽直酣畅的马调;以俞秀山为代表的秀丽柔婉的俞调这三个重要流派。以后又繁衍出许多新的流派。北方的鼓词以山东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韵大鼓较为重要。而牌子曲类的说唱有单弦,河南大调曲子等;琴书类说唱有山东琴书,四川扬琴等;道情类说唱有浙江道情,陕西道情,湖北渔鼓等,少数民族也出现了一些说唱曲如蒙古说书、白族的大本曲。 明清时期歌舞音乐在各族人民中有较大的发展,如汉族的各种秧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玛,壮族的铜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芦笙舞等等。
以声腔的流布为特点,明清戏曲音乐出现了新的发展高峰。明初四大声腔有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腔,其中的昆山腔经由江苏太仓魏良甫等人的改革,以曲调细腻流畅,发音讲究字头、字腹、字尾而赢得人们的喜爱。昆山腔又经过南北曲的汇流,形成了一时为戏曲之冠的昆剧。最早的昆剧剧目是明梁辰鱼的《浣纱记》,其余重要的剧目如明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长生殿》等。弋阳腔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各地的方言小戏发生重要影响,使得各地小戏日益增多,如各种高腔戏。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发展,它影响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陕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这种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经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产生了影响遍及全国的京剧。
明清时期,器乐的发展表现为民间出现了多种器乐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乐,河北吹歌,江南丝竹,十番锣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丰富的琴歌《阳关三叠》、《胡茄十八拍》等广为流传。琵琶乐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鹅》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问世,至清代还出现了华秋萍编辑的最早的《琵琶谱》。明代末叶,著名的乐律学家朱载育计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邻两个律(半音)间的长度比值,精确到二十五位数字,这一律学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创。
近 现 代 时 期
这一时期始自清代末叶的鸦片战争,在历经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百多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传统音乐首先以革命民歌的发展为以热潮,如反映太平
天国革命的《洪秀全起义》,抗议沙俄入侵的《迫迁歌》,"五四"时期痛斥军阀出卖祖国镇压百姓的城市小调《坚持到底》,《苦百姓》等,在红色根据地,边区,解放区,革命歌曲更具有优秀的传统,如《天心顺》,《绣金匾》等。戏曲音乐中京剧的形成影响及于全国,出现了程长庚、谭鑫培以及后来的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一代名优。 各种地方小戏、评剧、越剧、楚剧等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民族器乐则以民间出现各种器乐演奏的社团为特点,如"天韵社","大同乐会"等等。这反映出民族器乐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民间活动基础。这种民族音乐民间活动的特点造就出许多卓越的民间艺人,其中华彦钧(瞎子阿炳)就是杰出的代表。
此外,各种琴谱、琵琶谱的编定、出版也多了起来。西洋音乐的传入中国虽可以上溯到元、明时期,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于中国应当是清末民初的学堂民歌运动。
当时一些要求效法欧美,富国强兵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倡导了这一运动,如梁启超、沈心工、李书同等。学堂乐歌作为学生音乐教材,以宣传爱国反帝,拥护共和,以及学习欧美科学文明为内容,如《中国男儿》,《体操-兵操》等,这些乐歌又不仅流传于学校,而且广泛影响到社会各界。这些乐歌多借用外来曲调填词,也有少数根据本国曲调填词,还有少数创作曲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开始兴起了传播西洋音乐,改进国乐的音乐活动,并建立了一些音乐社团,如"北大音乐研究社"、"中华美育社"、"国乐改进社"。
而专业音乐教育最初就是在这些音乐社团的基础上建立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肖友梅又在上海创建国立音乐院,这是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始。肖友梅呕心呖血,毕生献给了我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事业。
"五四"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赵元任是我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注意民族语言音调同歌曲音调的结合,善于吸收传统音乐中的营养,写出了《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流传至今的作。
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则从学习西洋音乐中探索改进国乐的道路,创办了"国乐改进社",写出了《光明行》、《空山鸟语》、《病中吟》等二胡独奏曲,并且把二胡纳入专业音乐教育课程。
黎锦晖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舞剧,如《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以及歌舞表演剧《可怜的秋香》等,这些作品也是我国新歌剧创作的的早期探索。
王光祈作为我国第一代音乐学家,在中国音乐史学以及比较音乐学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三十年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做了大量工作。他培养出一批专业音乐工作者如刘雪庵,江定仙,贺绿汀等,他创作的《玫瑰三愿》、《南乡子》等艺术歌曲仍然回响在今天的音乐会舞台上。他还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
这一时期,专业音乐的发展以歌曲为主要体裁,器乐曲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但在器乐作品民族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瞿维的钢琴曲《花鼓》,马思聪的小提琴曲《内蒙组曲》,马可的管弦乐曲《陕北组曲》,民族器乐曲如《春江花月夜》,以及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9. 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看法
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是最基本,最丰富,也是最富有生内命力的一部分。民容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在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始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创作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由于中国新音乐更多地借鉴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广泛采用西方音乐的形式,和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有所不同,为了把新音乐和传统音乐加以区别,强调传统音乐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目前我国音乐界也用“民族音乐”这一称呼来认指中国音乐中的传统音乐。可理解为,中国民族音乐即中国传统音乐。
(9)中国民间音乐影响扩展阅读:
民族民间音乐主要是民众的集体创作,又依靠口头流传,所以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变异性。民族民间音乐可以按照作品的表演方法分为歌曲,器乐曲,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五类;按照表现音乐所用的媒介和艺术手段,分为声乐类,器乐类以及与其他文艺类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类;按照作品流行的社会层面又可以细分为民俗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
10. 为什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如此丰富
主要是古国之一 经历了那么多沧桑 话说中国有五千年 其实不止了 只不过 夏 开始起 步入了新一种生活 和时代 没有夏之前就以经很牛B了 河图 洛书 都是在五千年以前的一千年以前就有的
历史久一点 地域多一点 民族多一点 文化分部多一点 自然也会丰富一点 再加上以前的辉煌万世 统治阶层的推广 比如唐玄宗 之类的 以前中国分部多少个部落和多少个文明 及国家 什么春秋战国 那时就有三千多 只不过出名点的大点的国家就是那五霸七雄而以
种族的多样性!就是首先的前题!然后当时古代的中国是全世界的汇集地带!其实音乐元素同样有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