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是谁
1、黄自来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源响最大的奠基人。
2、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
『贰』 中国近代早期音乐创作的特点
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新音乐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自1860年起,清政府为抵御外辱,为培养急需人才,开办了新式学校,尽管在这些学校中,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学校音乐教育,但客观上为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出现作了教育体制上的准备。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的条约,迫使政治精英们认识到,只有向日本学习,走西方的路,才能避免亡国的危险。由于地域、交通运输和通讯的局限,中国人看到的世界首先是日本那块“扶桑岛国”,于是效仿日本成了一时之风。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极力鼓吹“变法维新”,主张效法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科,发展音乐教育,记述乐歌作者和评论作品,提出改革音乐的主张。康有为主张:“远法德国、近效日本、以定学制”;梁启超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乐堂渐有发达之机,可谓我国教育界前途一庆幸”。
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近代学校制度,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章程。其中,清朝廷在接受“戊戌变法”、“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事件的教训之后,于1901年颁布实行“变法新政”的决定。于是,在国内译自日本的各种各样的唱歌书得以陆续刊出,国内许多新学堂逐渐普遍开设了“乐歌”课。此外,从1902年后不断有人志愿到日本及欧洲专学或兼学音乐(如萧友梅、高寿田、冯亚雄、陈从志、路黎元等人)。至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政府教育当局又明令规定“乐歌”课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并提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唱歌已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风尚。这些新的歌曲,当时统称为“乐歌”课,后来音乐界将这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辛亥革命以前的将近10年;辛亥革命以后的将近10年;“五四”运动以后至全国解放以前。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它的逐步萌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是将对学堂乐歌的编写和传播直接同宣扬“富国强兵”的爱国教育和所谓“军国民教育”相联系,大家对此赋予很高的热情,也产生了一批具有明显爱国倾向的、对当时社会引起不小影响的、优秀的学堂乐歌代表作。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它比较顺利地向全国普及的阶段,对所发生的种种复杂的政治斗争缺乏精神准备,因而反映在学堂乐歌中的题材内容是从关心政治到逐步回避政治,开始较多地注意联系青少年的生活现实和他们的审美要求,并相应产生了一批与之相连的学生特点更鲜明的作品。第三个阶段则是它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延续,由于这时在学校中的音乐课一般均已改称为“音乐课”,因此对它的称呼也就不再沿用“学堂乐歌”,而改为“学校歌曲”。
『叁』 中国音乐教育的内容提要
今年,本刊将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新教案”和“教学园地”栏目,积极推出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教学经验和成果,配合音乐教育新课程的深入实验和全面实施;同时,我们将新辟一个“高师专版”,采用不定期的形式刊发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文章;其他栏目,我们将在保留原有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努力出新、增加信息量,进一步为音乐教育服好务。 本期“论坛”推荐给读者两篇文章均有一定机关报意,可读性较强;“新课程新教案”中刊登了来自实验区教学一线的两篇文章,请老师们关注《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多与少》和《难忘的一课》;其他栏目的文章,诸如《聚焦方圆》、《爱因斯坦的音乐情结》、《才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生活中的清泉》等,相信也会吸引读者的眼球。
『肆』 中国音乐教育创始人是谁
吴伯超(1903~1949),中国音乐教育创始人、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赴比版利时留学,先后权在布鲁塞尔南夏罗瓦的音乐院和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与指挥。抗战期间,历任广西省艺术师资训练班主任、励志社管弦乐团指挥,中训团音干班副主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国立音乐院院长等职。1942年3月29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那天,由白沙音乐教育促进会与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合作,借驴溪半岛江津师范学校场地,举办了“中国音乐月万人大合唱”。由卢前撰写《白沙镇歌》歌词,吴伯超指挥,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史无前例的万人大合唱。
『伍』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家有哪些百度能否尽快恢复我呢[email protected]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编辑说明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是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项目“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本书的出版是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经验及其发展规律提供原始资料,可供普通学校和各级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和科学研究参考。
一、本书选编的资料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主要是废科举、兴学堂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止,编录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重要音乐教育理论文章及有关史料。既注重文献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又注重其为当前学校音乐教育提供参考借鉴的实用价值。
二、所编资料选自公开出版的书籍和报刊,篇末均已注明。为了便于读者使用,全书按专题分为“音乐教育概论”、“音乐教育评论”、“音乐教育目的与教材”、“教学法研究”、“教学实践、课外活动与师资”、“外国音乐教育”等六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按出版年代编排。
三、选辑的资料尽量保持完整,大多数全文选录。篇幅过长时节录,与学校音乐教育无关的则删除,均附有文字说明或用删节号标明。
四、为保持资料的原貌,除明显的错讹字予以改正、异体字作相应处理外,对全部资料的文字(包括原注、人名、地名的翻译等)基本上未作改动。原件残缺或实在无法辨认的字,用□代替。大多数原件为繁体字竖排本,现改为简化字横排本,对一些技术性文字和图表顺序等作了相应更动,例如文字上的“如左”需改成“如下”等,均不注出。
五、有些原件采用的标点符号不符合或不尽符合今日通行的规范,我们在尊重原作,不影响文意和语势的原则下,略作更动。20年代以前出版的文章大多没有标点或为旧式标点,现由编者重新标点或改为新式标点,均不另作说明。
六、本书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承蒙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图书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单位和同行的诚挚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俞玉滋 张援
1996年10月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后记
学校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做很多基本建设性的工作。编辑这本《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开始合作,进行资料收集,虽然始于1993年,但实际上俞玉滋在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业教学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音乐史料,其中不乏今日难于找到的第一手资料,如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等近代早期音乐教育家在日本出版的专论等,这样就使本书有了初步的基础。这几年我们侧重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史料的挖掘和搜集,宁多勿漏,力求全面。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有的图书管理部门为了妥善保管历史资料,对1949年以前的资料限制复印,张援便带着微机去采录。还有的文章,我们采用手抄办法。当然,如经费充足,能拍照翻印,则可减少精力消耗,获得更大的效果。
经过努力,共收集到这一时期的有关资料大约800余件300多万字。由于篇幅的限制,经过多次筛选,忍痛割爱,七易其稿。现在呈献给读者的是87篇文字。与本书编辑的同时,我们将有关美育的50篇文章,集中编选了《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一册,已出版。
本书框架的确定,曾经过我们反复的思考和研究,编审会的同志又讨论过两次,对此备加关注,特别是顾问赵沨先生的赐教,使编者受益匪浅。原来曾考虑按照史料出版的年代顺序加以排列,但由于篇目数量很大,内容宽泛,如按年代编纂,读者使用将会不便。所以最后还是采用了现在这种“先分类再编年”的方式。但是由于很多文章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很难严格界定类别,这一点敬请读者注意。
资料汇编呈现的是前人的成果,它们的集成构成了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期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将这些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世人以及后人,对史料工作者是一个考验。有时仅仅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的疏忽,会使一个论点面貌全非。我们所搜集的很多原件,或因年代久远,或因战时纸张和印刷水平的限制,使文字难以辨认,往往需要设法找到两本以上原件,互相印证,才能确认。世纪初的文章中多含有古汉语中的偏冷字,还经历有清朝末年的文言文、“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过渡型文字和四十年代文白相杂的较稳定型文字几种形态,除一般繁体字外,还存在着不少古体字、异体字以及某一时期的习惯词汇等,孰留孰改,要认真判定;加之一些印刷上,尤其是外文拼写上的错误需要辨认订正;……这些都使文字编辑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工作量之大,不亲自实践的人是难以体会的。我们深感资料编辑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科研工作,不仅需要耐心细致的秉性,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更需要相当的理论水平,现代和古代文字功底,扎实的学科知识以及外文修养。限于我们的水平,本书的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和同仁指正,以便今后有机会时再作补充和修订。
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过去几种内部油印的史料集,和若干公开出版的文集,并得到张静蔚、张前、孙继南等教授的帮助,他们提供的资料已在篇末注明。冯文慈教授对本书部分篇章文言文的断句、标点,进行了认真的审阅。赵后起和李岩同志协助了资料的收集。此外,潘怡、杨宗元、曹倩、曹智伟和张笑颜等同志参加了电脑录入和校对工作。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李玲玲同志精细的审稿,给予可贵的支持。谨在此一并致以深切而诚挚的谢忱。
在此世纪之交,我们在回顾昨天的同时,展望着我国国民音乐教育光辉的明天。
俞玉滋 张援
1997年岁末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目录
第一部分 音乐教育概论
中国音乐改良说 匪石
饮冰室诗话(节录) 梁启超
音乐教育论 志忞
《乐理大意》前言 曾志忞
乐歌一斑 保三
论音乐之关系 竹庄
昨非录 息霜
音乐于教育界之功用 剑虹
乐歌之价值 我生
在北大音乐研究会演说词 蔡元培
儿童与音乐 周淑安
从小学音乐说到音乐教科书 朱稣典
律动儿童游戏 任雁风
从乐歌科说到音乐科(节录) 盛朗西
音乐科在小学教育上的重要点 李世骏
为什么音乐在中国不为一般人所重视? 萧友梅
音乐教育通论(节录) 贾新风
音乐教育心理学 邹敏、铁明
音乐与音乐教育 雪霞
建国的乐教 李抱忱
谈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设 汪培元
我国最早的音乐教材 冬宇
音乐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 陈鹤琴
第二部分 音乐教育评论
对我国现有歌曲的改造观 唐学咏
我对于我国学校乐歌当改良的刍议 李荣寿
关于唱歌教材上的缺点 刘质平
我国学校乐歌的误谬 李荣寿
我们音乐界应该怎样来努力 仲子通
谈儿童音乐 石真
关于小学音乐教育 储敬六
民国以来国内音乐发展的情况 汾生
简谱述评 尚朋
音乐教育的浪费与吝啬 高志云
漫谈学校里的音乐课 黎民
第三部分 音乐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与教材
《学校唱歌二集》序 陈懋治
《乐典教科书》自序 曾志忞
《教育唱歌》序 李宝巽
《教育唱歌》叙言 黄子绳、权国垣等
《唱歌游戏》绪言 王季粱、胡君复
《唱歌教科书》序 [日]铃木米次郎
《中学唱歌集》叙 [日]铃木米次郎
《新编唱歌集》叙言 李宝巽
《学校唱歌集》编著大意 编者
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 王国维
《修身唱歌书》序 俞复
《共和国民唱歌集》编辑缘起 华航琛
《重编学校唱歌集》编辑大意 沈心工
《和声学》编辑大意 高寿田
《中小学唱歌教科书》序 钟卓荣
《中小学唱歌教科书》序 黄炳照
《重编学校唱歌集》序 黄炎培
《雅乐新编初集》绪言 郑觐文
《乐歌基本练习》绪言 索树白
音乐教材之选择(节录) 陈仲子
《今乐初集》编辑大意 萧友梅
致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讨论中小学音乐科课程纲要的意见书 刘质平
小学音乐教材研究 陈超琼
音乐教育的意义 柯政和
选择小学唱歌教材的标准 李垂铭
小学模范音乐教科书的编辑经过 柯政和
部颁小学课程标准内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钱光毅
怎样实行部定的音乐课程标准 柯政和
《心工唱歌集》自序 沈心工
《心工唱歌集》序 吴稚晖
《心工唱歌集》序 黄今吾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 毛泽东、周恩来等
鲁艺的教育方针与赞扬实施教育方针(节录) 李维汉
谈小学音乐教育 粱持宇
抗战期间的乐器问题 李抱忱
改进师范学校音乐课程之我见 王宗虞
幼稚园的音乐课 吴增芥
《中学音乐教材》编辑例言 编者
小学音乐课程研究 费竭胤
音乐教材的今昔 乐如
小学唱游课程目标与教学法 潘伯英
小学音乐教学概论(节录) 朱稣典
第四部分 教学法研究
教授音乐之初步(节录) 志忞
《小学唱歌教授法》序 陈懋治
唱歌教授革新之研究 又玄
小学校唱歌教授应注重音阶之练音 傅彦长
教授音乐应该怎样? 周玲荪
《麻雀与小孩》卷头语 黎锦晖
艺术科学习法 丰子恺
民歌之教育的价值 柯政和
低年级的音乐教育 易之
怎样发达儿童听音的官能 光毅
小学校的音乐欣赏 胡敬熙
《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编辑大意 编者
音乐欣赏 黄自
中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问题 萧友梅
怎样教小学生唱歌 王明午
儿童唱歌法 张洪岛
音乐的欣赏教育 蔡继琨
唱名法检讨 李抱忱
音乐教育方法简论 夏白
儿童与唱歌 缪天瑞
固定唱名法之我见 赵梅伯
唱名法的检讨 应尚能
《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自序 缪天瑞
首调音唱法为什么被废弃,而换上一个固定唱名法呢? 唐学咏
小学音乐教学上几个实际问题 屠南先
珍惜着孩子的喉咙 何绍甲
儿童唱歌一般教学法 缪天瑞
学校音乐教育的两大问题 仲初
第五部分 教学实践、课外活动与师资
小学唱歌之实验 吴福临
向本社执行委员会提出举办夏令音乐学校的意见 刘天华
中小学校唱歌教员之责任 周淑安
师范学校音乐科教学问题 顾西林
小学音乐教学的环境及方法 刘忠谋
一年来教学之回忆 满谦子
怎样做一个音乐教师 陈素莲
北平市的合唱团 李抱忱
小学生的演奏(节录) 胡敬熙
六年来教学的印象 王抒情
中学音乐教学经验谈 刘已明
一个乡村师范的音乐教学 俞绂棠
我们的歌咏团 刘锡=
战时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情形调查 李抱忱
如何解决中小学音乐师资问题 熊乐忱
如何预备做一个小学音乐教师 王宗虞
小学音乐教师应具的几个条件 陈景伦
湖南中等学校音乐教育一般情况 已明
台湾音乐教育动态 俞仁溥
音乐教育与教育音乐 余一庵
小学音乐教学经验谈 陈乔德
第六部分 外国音乐教育
小学唱歌教授法(节录) [日]石原重雄著 沈心工译辑
《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序言 王光祈
德国国民学校唱歌教育概论(节录) 王光祈
苏联的小学音乐教育 [日]黑田辰男著 吴承均译
音乐教育论(节录) [日]青柳善吾著 易之译
美国音乐教育家费仕女士讲演记 寇锐使
关于儿童学习钢琴问题 [日]弘田龙太郎著 陈超琼译
儿童音乐生活的内容及其指导 [日]北村久雄著 曾葆译
苏联的音乐教育 [苏]N.布卢索华著 曾葆译
音乐教师之资格 William Lovelock著 赋基译
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 李抱忱
『陆』 中国音乐教育的介绍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自1989年创刊,14年来承蒙各界专家学者及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厚爱,如今已成为我国颇具影响的惟一一本国家级音乐教育期刊。跨入新世纪后,教育部推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音乐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也应尽自己的一份职责,以更好地为发展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服务。
『柒』 中国音乐教育的网络教育有哪些
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捌』 我国最早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
上海是我国最早的现代音乐文化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始。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早期许多著名教育家、音乐家,如蔡元培、李叔同、萧友梅、聂耳、冼星海、黄自、贺绿汀、丁善德等老前辈,他们都在这里留下了开创中国音乐道路的辛勤汗水和足迹,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综观中国现代音乐的历史,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也就是沿着这一历史的轨迹,在不断向前发展和不断地创新。在当前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的重大变革的环境下,中国的作曲家们在时代的呼唤中,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创作出了各种新体裁、新风格、新品种的现代音乐作品,他们同样为中国的现代音乐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中国的现代音乐由于历史的各方面复杂原因,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在当代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领域里,特别是交响音乐的创作还需要得到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音乐创作领域里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曲家们在具体的创作实践当中,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音乐的表现手段上,从写作的艺术观念到创作技法上,出现了全方位的“跃动”和“追寻”。无论是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和思想,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锐气和活力。作曲家们在创作中的想象力和音乐思维的空间方面,不断地在迅速地拓展和创新,并伴随着世界大文化的主潮,在现代音乐创作的领域里激起跌宕的回响。本次“论坛”中的“交响音乐会”于4月7日晚在上海大歌剧院上演,由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现场演出交响音乐新作品7部。从这些新作品所展示的相关内容上来看,它们在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各有不同,具有相应的思想深度和创作个性,并且在艺术的追求上富有浓郁的情趣和新意。
『玖』 中国音乐教育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本身就是包含着多种音乐理论以及钢琴演奏技能综合因素的一门课程。要掌握好钢琴即兴伴奏,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有良好的和声理论基础,辨别音响的敏锐听力,有欣赏音乐的高度修养,还要有一定复调水平及作品分析的能力,这样的要求,既是高师院校专业音乐教学整体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同时,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与钢琴演奏以及和声、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作品分析、复调等理论课程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钢琴即兴伴奏必须重视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否则,就会像一条链条缺少了中间环节一样,无法形成连贯、流畅的整体。
一、扎实的钢琴演奏技术是学好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
钢琴即兴伴奏是通过钢琴弹奏体现出在旋律基础上进行创意性的即兴伴奏过程的,因此,较扎实的钢琴
演奏技术自然是必备的条件,它与钢琴演奏的区别在于作为伴奏必须服务于歌唱的需要,在歌曲旋律基础上,充分利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即兴地弹奏出伴奏织体,同时更加强调移调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键盘上熟练地弹奏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连接,并能快速移调,是钢琴即兴伴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移调弹奏能力是即兴伴奏中一项难度较大的技巧,需要长期磨炼,教学中应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为即兴伴奏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钢琴教学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两门课程协调地沟通起来。
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骨架
和声设计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声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歌曲伴奏处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在一般性的旋律进行中,运用调内正三和弦便能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以及织体的丰满效果,但在歌曲的高潮段落和转调部分,和声手法的运用与处理却要求体现出特定的效果。例如: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是一首颂歌,它以宽广雄伟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歌唱和赞美充满生命力的社会主义祖国。全曲有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为并列句,第三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如果这里仅仅配置调内和弦,和声的力度较弱,很难推动歌曲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在高潮段落恰当地运用不稳定的变和弦,便增强了和声的倾向性,加大了和声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推动歌曲向着激昂、辉煌的情绪发展,充分展示出这首歌曲的感情色彩。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把和声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恰当地选配和弦,这在钢琴伴奏教学中也应予以弥补,让学生多弹和弦及和弦连接,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感受更多的音响效果,也可建议和声课中适当地加入歌曲和声轮廓的写作,掌握和弦在实际作品中的运用,在完成书面作业的同时,加强键盘和声的训练,增强实际音响的感知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钢琴伴奏中和声设计能力的提高。
三、作品分析能力是设计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提
具备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对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设计将会产生更富于整体性的效果,这是由于作品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结构和风格:但在音乐专业课程安排上作品分析课往往晚于钢琴即兴伴奏课,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有目的地讲授一些必要的作品分析与曲式结构的知识及歌曲的曲式规律:比如,伴奏的歌曲是一段体还是二段体?二段体中是对比式的结构还是平行式的结构?都要根据不同特点加以分别处理。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设计时先对歌曲的曲式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弹奏时就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使之具有合理的整体布局。同时,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多数要从事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在钢琴即兴伴奏的曲目选择上也应多注重优秀的儿童歌曲作为重点。使学生熟悉儿童歌曲的风格特点。在儿童合唱歌曲中,曲式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和富于变化,以三部曲式居多.钢琴伴奏也需要更注重对比性的效果和更加引起少年儿童听觉兴趣的手法运用。总之,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对于钢琴即兴伴奏在歌曲整体的框架建立上能够达到较准确的定位,无论在结构的逻辑发展以及风格特色的处理方面的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境地。
四、恰当地运用复调手法
在钢琴助兴伴奏中,应当根据不同歌曲体栽特点和歌唱的对象分别加以处理。一般说来,抒情歌曲和艺术歌曲的伴奏手法应该更加精致而富于色彩,往往需要恰当地运用复调手法加以润色,以增强伴奏音乐的艺术表现力。艺术歌曲的演唱,歌唱者有较大的个性发挥余地,在歌唱进行或间歇的全过程中钢琴伴奏都应当成为有机的整体加以烘托,其中复调手法的运用更能衬托出艺术歌曲演唱的光彩,表现出更加细腻的内心感情。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可以经常用于钢琴即兴伴奏织体之中,比如,歌曲《小白菜》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抒情歌曲,演唱中感情起伏很大。为这首歌曲编配伴奏时,就不妨采用复调伴奏织体。歌曲开始部分用强力度的和弦引出如泣如诉的歌唱,在主旋律几次出现时可以根据演唱者不同的感情需要或配以模仿复调。以烘托歌唱者在这首歌曲中表现的特定思想感情。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手法运用是多样化的,无论和声式的主调伴奏织体,或者对位式的复调伴奏织体,各有各的独特表现,关键在于恰当地使用。采用复调伴奏手法,对学生则是提高自身钢琴伴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中多分析钢琴正谱伴奏是一种典范式的学习方法。正谱伴奏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精心构思的,表现手法精湛,艺术感染力极强,甚至伴奏部分与旋律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正在于“即兴”,它是在没有正谱伴奏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歌曲即兴编配伴奏织体,要求凭借伴奏者的智慧与灵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出合乎逻辑的伴奏方案,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有时,灵感横溢时的钢琴即兴伴奏还能弹奏出比正谱伴奏更有光彩的效果。因此,即兴伴奏者应当具备较为丰富的作曲理论知识,厚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和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钢琴即兴伴奏和正谱伴奏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一种伴奏方式,两者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原因就在于伴奏者能够在丰富经验基础上加以即兴发挥,伴奏时能够深刻理解与把握歌曲的风格内容,掌握熟练的钢琴技巧和各种伴奏织体手法。但多分析正谱伴奏,借鉴正谱伴奏规范的创作成果,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手法,掌握常用的伴奏织体以及和声手法,对于有效地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拾』 中国音乐教育用哪个哲学思想 实践哲学 审美哲学
当代西方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流派——音乐审美教育哲学与音乐实践教育哲学的论争在音版乐教育学界是最权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而学界在有关音乐教育中究竟是以审美教育哲学为指导,还是以实践教育哲学为指导的立场上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雷默为主要代表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观主张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人的感觉教育①;强调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以及音乐审美感受力、音乐创造力的丰富和提高。而以埃利奥特为主要代表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观则批驳了音乐审美教育的观点,认为音乐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②,审美教育只注重听赏而忽略了学生音乐技能实践的学习,只关注音乐本体,忽略了音乐的文化语境,评价标准单一片面。然而,音乐审美教育和音乐实践教育是对立不相容的吗?音乐教育究竟应该以哪种哲学观为指导展开教学?音乐本身是一种听觉艺术,强调情感体验式的音乐学习理所当然;音乐同时是一门表演艺术,说音乐学习应侧重技能表演、创作实践也不无道理。从这一角度出发,音乐审美教育与音乐实践教育并非矛盾对立,而应是互为补充、相互借鉴的。纵使我们不应当片面狭隘地排斥某一观点,或者毫无保留地固守某一观点,正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