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一(上)古代文学考点
《候人歌》“候人兮猗!” (《吕氏春秋·音初》) 《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吴越春秋》卷九《弹歌》)
四始:风的第一篇《周南·关睢》,《小雅》的第一篇《鹿鸣》,《大雅》的第一篇《文王》,颂的第一篇《周颂·清庙》,称“四始”。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风、雅、颂是诗的性质、音乐体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作法上的分类。
四家诗: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鲁、齐、韩为今文经学,毛《诗》出现较晚,是述而不作的古文经学。东汉末郑玄笺毛《诗》,郑学昌,毛《诗》行,余三家《诗》渐亡。今存者毛《诗》。内容:《诗经》从主题来分,可分为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和农事诗。社会政治诗:赞美或讽刺政治,发抒感慨,表达对生活的愤懑和忧伤。 婚恋情爱诗:歌咏爱情,抒写恋爱、婚姻的甜蜜和苦恼,反映周人生活的侧面。祭祖颂歌,史诗和农事诗: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是歌功颂德之作。
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精神: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质实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构成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三、句式、章法和语言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协洽,有天然音乐美感。4、语言很有特色。①词汇丰富。②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尚书》:《书经》,中国最早史书,重大政治文件汇编。上溯尧舜,下讫春秋秦穆公,跨时1500多年。内容:古帝王文告、军臣谈话记录。《春秋》鲁国编年史,孔子修订。我国第一部系统编年史。鲁隐公(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历史大纲,文字简短。 《国语》我国现存第一部记言体国别史,约战国初成书。自西周穆王征犬戎,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500年历史。 21卷,以国分类,各自成章。 《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系采取《春秋》的大纲,并参考当时史籍写成。是当时一部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鲁隐公(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78),共245年。《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始于战国,止于秦灭六国(前 460 —前 220 ),约240余年。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活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社会矛盾。
“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并称“春秋三传”。前两传纯用义理释《春秋》,《左传》配合《春秋》记录有关史事(亦阐《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孔子修订《春秋》寓有意,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即所谓“微言大义”,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政治思想核心为“仁”与“礼”。
《孟子》的文学价值:第一,神情毕现的孟轲形象。 第二,至精至密的论辨艺术。 第三,气盛辞壮的语言风格。 第四,新颖独到的文论见解。《庄子》 思想特征:出世哲学。人生态度: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精神追求:逍遥自在。艺术特征:超凡脱俗的思想。峥嵘浩荡的议论。汪洋恣肆的文风。恢诡谲怪的形象 一,异彩纷呈的故事情节。二,奇幻谲诡的想象。三,空灵飘忽的行文风格。 四,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五,细腻逼真的描写。六,谐趣和讥刺横生。《史记》 列传根据其叙述人物的方式分成 4种类型: ①专传。即一个人一篇传记,如《魏公子列传》。 ②合传。即两个人以上合写成一篇传记,如《屈原贾生列传》。 ③附传。在一个人传记之后,附带叙述与之有关或事迹相近人的传记,如《魏其武安侯列传》,如插入了灌夫的传记。 ④类传。把同类人物写入同一传记中,如《酷吏列传》。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首先,用“互见法”写人。即在本人传记中表现该人物主要特点。其他事件和性格特点置别人传记中描述。既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其次,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 二、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互相衬托。《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凸现人物特点。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汉赋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骚体赋(骚赋)时期:汉初。 代表作家:陆贾、贾谊、枚乘、严忌、淮南王刘安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旱云赋》;枚乘《七发》 汉大赋(新体赋)全盛时期:西汉中后期。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王褒、扬雄等。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合称《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杨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 抒情小赋时期:东汉。代表作家:张衡、蔡邕、赵壹、祢衡、王粲等。张衡:《二京赋》《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 原义:音乐机关名称。秦:乐府;西汉:乐府(乐府令)和太乐(太乐令)东汉:黄门鼓吹署(承华令)和太予乐署(太予乐令) 。职能: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歌词。 音乐机构转为诗体名称。汉:歌诗;六朝:乐府。即由乐府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合乐而歌的诗歌。新乐府:唐代:元白新乐府运动。新题写时事,不必入乐。
(一)民生痛苦与社会矛盾。 1.战争罪恶、行役劳苦。《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饮马长城窟》、《古歌》等。 2.剥削压迫导致的困顿与反抗。《平陵东》、《妇病行》、《东门行》等 3.寓言诗。借动物倾吐受害者的声音。如《雉子斑》、《乌生》、《枯鱼过河泣》、《蛱蝶行》。(二)上层社会的奢淫丑恶。《陌上桑》、《孤儿行》、《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 (三)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女性的歌唱。《上邪》、《有所思》、《白头吟》、《怨歌行》、《上山采靡芜》、《孔雀东南飞》。 (四)郊庙祭祀诗。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司马相如《郊祀歌》。 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1.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社会现实广阔深刻。 2.叙事为主,详略得当。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3.人物形象鲜明。行为典型,语言个性化,善用细节刻画人物、环境场面烘托人物。 4.语言浑朴自然、言近旨远。口语,富表现力和生活气息。 5.形式多样。有四、五言诗,而以杂言居多。 6.独特的比兴运用。 《古诗十九首》 概况:最早见于《昭明文选》。萧统收集、选编的一组无名氏的五言诗。年代:东汉中后期,东汉顺帝以后,献帝建安以前。作者:中下层文人,非一人一时之作。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独特的审美特色 1、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 2、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 3、特色:清峻、通脱、骋词、华靡。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曹操诗20余首,文140余篇。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兵书要略》、《兵法接要》。 曹丕诗歌:存诗近40首。多乐府形式。五、七言成就较高。散文:通脱流畅,生动活泼,富抒情性。文论:《典论·论文》。曹植《白马篇》《洛神赋》
魏晋风度:魏晋知识分子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的言谈举止,被称为魏晋风度。 思想性格:儒家信仰与老庄思想,“外坦荡而内淳至”。对现实不满,鄙视礼法。以佯狂掩饰狷介。借游戏文字挖苦讽刺礼法之士。如《猕猴赋》《大人先生传》。用酣醉回避政治是非。“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正始之音: 1.“正始”是魏齐王曹芳年号(240-249)。 2.魏晋之际,尚玄学清谈,后人称当时的风尚言论为“正始之音”。 3.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包括正始后到西晋立国(265)时期的文学也称“正始之音”。 4.文学特点:抒写个人忧愤。诗歌与玄理结合,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竹林七贤:正始年间(240-249)阮籍、嵇康、刘伶、王戎、阮咸、向秀、山涛七人常聚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 “竹林七贤。”
㈡ 音乐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音乐表演来"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自识与技能的音乐表演专门人才,毕业后能胜任演唱、演奏及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主要课程:专业主课、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艺术概论、音乐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钢琴...
音乐教育专业设有:声乐,器乐,舞蹈,表演,理论,美术,戏曲等专业.
音乐学,其中包括音响学、音响生理学、音响心理学、音乐工艺学。③民俗学的音乐学,包括比较音乐学与乐器...如音乐分析学、音乐术语学、音乐语义学、音乐工学、音乐社会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治疗学、音乐欣赏等.
学了音乐表演后可以靠教师资格证哦!!
上大学了好好苦样乐器!!!!!!
㈢ 想问一下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系的同学 你们从大一到大四都上过什么课程用的都是哪些教材感谢!
音乐学系本科必修的本专业课程包括汉族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回乐、民族器乐、答少数民族民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概论、采风技能、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古代乐论等专业课程。此外,音乐学系还承担全院各系音乐学方面上述所有课程的共同课教学;同时,音乐学系教师还为全院开设了20余门选修课程。
㈣ 我们如何正确评价黎景辉在中国音乐史上的成就和地位,一千五百字,大一音乐史期末考试论文,现在在考,
直接网络 黎锦晖 你会发现很多文章的,选取一篇对你有用的
这是从网络学术摘取的
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个中国歌舞学校的创办者。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与歌舞音乐,在人民大众中影响相当广泛。“五四”运动后的十年间,创作了十二部儿童歌舞剧和二十四首儿童歌舞表演曲而闻名全国。。音乐选用民歌、戏曲曲牌等改编而
成,词曲通俗易懂,作品带有民歌风味,音乐简炼明快、情节生动易于上口,主题内容和语言适合儿童的心理和兴趣,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讲科学、讲民主的精
神,因此流传面很广。被当时中小学广泛采用为音乐教材。但1928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
败至抗战前,他受到当时社会腐朽风气影响也编写一些委靡颓废的歌舞音乐,如:《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妹妹我爱你》等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
不良影响。受到当时音乐界的批评。1936年后写过一些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歌曲,如《向前进攻》,标志着创作作风的转变。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的代表作有
《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神仙妹妹》等。儿童歌舞表演曲代表作有:《可邻的秋香》、《吹泡泡》等。二十年代,因创作了十二部儿童歌
舞剧和二十国首儿童歌舞表演曲代表作有歌舞剧《麻雀和小孩》、《月明之夜》、《小小画家》,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谁和我玩》、《神
仙妹妹》等。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一般都采用童话的方式,向儿童传达真、善、美的道德情操,而其中的歌曲大都亲切、好唱、好记,再加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和真实
的表演,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家都喜欢演、喜欢看。在半个世纪前的中国,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当时上海几家外商经营的大唱片公司,都以能约到黎锦晖的
作品为骄傲,每个公司的大堂上都高悬黎锦晖的巨幅画像。在近现代中国的文化界,他是位多种成就集于一身的奇人。中国的音乐史、戏剧史、电影史、文学史、教育史他都占有重要席位,在有些领域,他更无愧于“奠基者”、“创始人”之誉,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他创造了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个个“里程碑”。当然,他最重要的成就,首先是音乐。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音乐界都承认,他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桃花江》、《特别快车》、《夜深沉》、《小小茉莉》、《蔷薇处处开》、《妹妹我爱你》等,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他的流行歌曲集《家庭爱情歌曲100首》,由上海文明书局分16册出版,在当时的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还把中国流行歌曲推出国门,近年一位美国音乐人出版了《黄色音乐》(黄种人群的音乐)一书,把黎锦晖称为“黄(肤)色音乐第一人”,并指出:黎锦晖将中国音乐的发展向前推进了“至少二十年”,黎锦晖将西方爵士乐与中国本土民族音乐结合后,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推广,使中国音乐向国际化发展。
又有人称黎锦晖为中国儿童歌舞剧之父。他创作的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小羊救母》,和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可怜的秋香》等,在当时的儿童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剧作家吴祖光当时只有六岁的妹妹吴乐,“穿件黑色长裙跳舞衣,插上一对黑绸翅膀翩翩起舞,”在北京孔德学校参加黎锦晖《月明之夜》演出的情景,至今还被人忆起。而他1928年编剧并作曲的《小小画家》,则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歌剧的
滥觞。黎锦晖所做的,还远不只这些。1927年,黎锦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训练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他凭着丰富的民间音乐素养和汉
语音韵学功底,继承、发展民族乐舞的传统,秉承“中西合璧、雅俗共赏、改进俗乐、创造平民音乐”的主旨,以新颖、实用、快速为舞蹈教学的准则,聘请当时颇
富声望与造诣的中外教师授课,教育方法与课程内容相当规范。此外,为配合舞蹈教学,学校还开设时事、外语、会话、戏剧常识、乐理、声乐、器乐等课程,采用
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这种教学法使学员在短短三个月便可上台演出,学校也因此为中国新舞蹈艺术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演员。正是这年的中秋之
夜,上海一所小学礼堂里,在小朋友们演唱完黎锦晖创作的童谣《摇啊摇》之后,他宣布:“我们要高举平民音乐的旗帜,犹如此刻当空皓月,人人得以欣赏。以此
为宗旨,‘明月歌舞社’即日成立。”这被视为中国近现代最早的专业歌舞表演团体。歌舞社成立后不久,即创造了惊人业迹。在一位南洋商人3000块大洋
的资助下,1928年5月,他们闯出国门,远赴南洋演出。第一站先到香港,在香港大剧场,八位青年女演员,身着雪白小纺袖衫和长裙,满怀深情地合唱戴传贤作词、黎锦晖作曲的《总理纪念歌》,一时间,剧场里观众肃然起立。一些身着大礼服的英国贵
族,也随之站起,全场气氛庄严肃穆。一曲唱完,掌声雷动。当晚,香港同胞举行晚宴招待全体演员,庆贺他们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为国争光。新中国成立后,
黎锦晖一直背负着“黄色”十字架。1957年,“百家争鸣”之际,他曾要求重新考虑他的《毛毛雨》、《葡萄仙子》等是否沾有“黄色”,但在那种政治形势
下,终未有人敢作正面回答。其实,黎锦晖所写的情爱歌曲,多为情非所愿,他自己就有“十不写”的准则,如妓女唱的不写,猥亵的不写,“三妻四妾十美图”不
写等等。但为了事业,他又不得不生产一些“卖身”之作。比如“明月歌舞社”曾因经费紧张而一度向米店赊账,险些被米店老板告到警方。为了筹钱,黎锦晖只得
到英商百代唱片公司,按老板要求违心写歌,以“风花雪月”为演员换米换肉。又如赴南洋演出,因经营不善,歌舞社竟无回程路费,他只好向国内“卖歌求款”,在半年内写出百余首恋爱歌曲,以稿费把演员带回祖国。而“文革”前被判“十足”色情的《桃花江》,则是“十足”的蒙冤,这是黎锦晖及歌舞社被困马来西亚时,与夫人徐来在
海边思念湖南家乡风景如画的桃花江,有感而作。其实,人们对黎锦晖作评价时,往往忽视了他艺术生涯的另一面。抗战期间,他出版《抗日三字经》;创作发
表爱国歌曲数十首,其中如《中华民族战歌》、《十里送夫》等都在当时产生过不小影响。由于当时的红军队伍中也流行黎锦晖的歌,陈毅曾代表中共中央派人给黎锦晖送钱,希望他“能到延安看看”,后因故终未成行。他对革命充满同情,1927年“四一二”后,田汉把中共早期党员钱壮飞的女儿钱蓁蓁托付给黎锦晖,黎锦晖知道钱的特殊身份,表示一定会照顾好他女儿。在黎锦晖的悉心培养下,钱蓁蓁的歌舞表演潜质很快被发掘出来,与王人美、薛玲仙、胡笳并称歌舞社的“四大天王”。并认黎锦晖为义父,取名黎莉莉。后黎锦晖应邀创作彩色歌舞剧有声电影《芭蕉叶上诗》,让黎莉莉、王人美主演,从此把黎、王二人领上银幕。后来黎莉莉能成为三四十年代当红影星,黎锦晖具有重要影响。黎莉莉谈起当年的引路人,
仍深深感念。黎锦晖的才华不仅表现在音乐方面,他还曾编写各类教科书,编辑多种报刊,1920年至1927年在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和
国语专修学校校长,在推广国语上,曾有过突出贡献。他一生对儿童教育情有独钟,除创作儿童歌舞剧、儿童歌曲外,还曾创办主编儿童读物《小弟弟》、《小妹
妹》、《新少年》等。192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由黎锦晖创办编辑的“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增进儿童的智慧,使他们成为健全的国民,替社会服务,为民
族增光”的儿童刊物,取名《小朋友》。4月26日正式出刊。它印刷精美,内容包括诗歌、小说、谜语,还有小朋友自己的作品。两三期后,即成为风靡全国及南洋、日本等地的热销刊物。当时没有人专为孩子们写作,作为部长的黎锦晖就动员“国语文学部”的编辑们为《小朋友》写稿,他自己更是热情高涨,乐此不疲。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在
回忆《小朋友》对他的影响时,深情写道:“中华书局出的儿童周刊《小朋友》,夸张一点儿说,其时风行全国,我在交通不便的乡间也接触到了。它不仅作为我给
学生们选择课外读物的宝库,同时也作为我学习写作的蓝本,它是我在文学修养、写作实践上不出声的一位好老师,是它,循循善诱地引起了我的创作冲动,并展示
了美好的学习榜样。”2002年,《小朋友》迎来它80岁“生日”,这恐怕是中国最长寿的儿童刊物。
2001年9月,文化部音乐司、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召开了“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110周年暨黎锦晖音乐创作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纪念黎锦晖的意义超过纪念黄自、萧友梅。”有人说:当年批评黎锦晖是一种“无知和偏见”。并强调,研讨会做了解除“禁区”、为黎锦晖先生的“跨世纪悬案”揭谜的工作。
㈤ 求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是大一的!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开篇的话:
1、 中国近现代史的三条主线
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的国情(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早期的中国先进分子对国家出路进行了哪些探索?有何意义?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评价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失败的教训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综述
1、 三座大山
2、 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
2、五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4、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遵义会议及长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中共是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述
1、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不考查)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二大)
2、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成就
㈥ 请大家帮帮忙 我想考天津音乐学院的研究生 方向是《中国音乐史》
初试来要考:政治、英语、(中国音乐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史、音乐美学)四选二,任意挑两科考试、曲式作品分析、以及初试专业考试(包括中国音乐会史试卷+现场3000字论文)
考试中没有乐理,没有和声。
参考书《西方音乐史》于润洋著,以及此书背面所列的系列丛书《音乐美学》等。上面都有,除此之外还需要一本《音乐学知识基础问答》就可以了。
找导师的时间大概在考试一年前找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和老师更加熟悉,更加了解老师写作的特点的话,还是越早越好了。
《中国音乐史》的方向是个大方向,里面还包含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国乐律学等方向,老师有:郭树群、靳学东等等。具体情况看一下音乐学院网站上所登陆的招生简章吧,上面写的很清楚。
祝你好运。
㈦ 大一新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学会什么技能,培养什么能力
1、表达能力的培养
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提高多种形式的表达能力,其中最为主要的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清晰且具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两者是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运用的能力,是从业者必备的能力。
实际上,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的老师都要求学生掌握这两项能力,并以语文练习、作文考试、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锻炼。但遗憾的是,在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工具普遍被“沉迷式”地使用的当下,文字书写、公文写作、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似乎被逐渐弱化。提笔忘字、埋头“刷”手机、习惯交友软件交流等逐渐成为这个时代师生普遍存在的病症。
但不管怎样,无论时代和现实如何,培养学生准确、清晰、优美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2、批判思维的形成
作为大学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清晰的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被超过90%的大学老师所认可。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是服务于特定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就我们的经验而言,只需使用一些常见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些思维方式包括:清晰地认识和界定问题;分辨同一问题的不同论点与利益关系;搜集相关资料,并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围绕某一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析证据并运用推断、类比等常见的推理方式考察各种方案,最后提出合理的判断和最佳方案。这些方法固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确实很多的问题至少能通过这些方法予以简化。
一些基本的数理计算方法对这些思维的形成和使用大有裨益。当然,这并非是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应当去学习高等数学,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的一般性数理计算方法就足够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计算考研的成功率,驾驶时应该保持多长的车距等等。
3、道德能力的塑造
在中国人的理解中,道德主要是一种品质而非能力。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浪潮下,将道德作为一种能力更为重要。我们大致可以将道德能力理解为两个层面:
第一,道德能力实际上包括三种:严谨地思考如何处理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评价各方观点合理性的能力、判断正确行为的能力;第二,是学生将对道德问题思考的结论付诸实践的愿望和自律性。但因生活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点责任更多地在父母的身上。但是第一点帮助学生认识到道德问题的存在并严谨地思考这些问题,则是大学义不容辞的任务。尤其是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存在即为合理”等相对主义的道德准则的认可,缺乏思考复杂道德问题的能力(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年轻人结婚后无法处理好双方家庭间的关系和矛盾),大学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培养道德思考能力的责任。
4、广泛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知识和广泛的兴趣,是他们能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这是比较传统的高等教育目标。当然,有些兴趣是学术性的,如对历史、哲学等专业领域的探索;有些兴趣则与艺术相关,例如欣赏并理解音乐、画作、诗歌等,或者亲自弹唱、画画、赋诗,并将其作为业余的爱好;有些兴趣可以是一身钟爱的体育运动,如羽毛球、篮球、跑步等。
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无疑裨益颇丰:它可以拓展学生看问题的视角,避免过份专业化的危险;它让学生的大学生活不仅是对未来职业的担忧;它可以增加知识,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选举反腐、贸易往来等世界时事,也有助于学生去思考善与恶、公正与不均、战争与和平等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更为简单却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兴趣使生活不再无趣。
关键的问题是,大学该如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是努力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便他们在不同领域中活到老、学到老,还是教会学生基本的探究方法,让他们去探求陌生的领域?亦或是详尽地传授那些最为基本的人类思想与知识,并确保学生能记住其中大部分的内容?显然,回答这些问题颇为不易。也正是因为如此,通识教育抑或是素质教育一直广受关注,却成效不彰。
5、交往能力的提升
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与他人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往,是大学生面向职场必备的能力。在“旧思维”的主导下,大学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太关注,也没有有效的措施。
但是随着互联网和职能手机的发展,高校教育者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学生们越来越习惯通过交友软件开展虚拟交往,而在现实中则默不作声,保持着自我的封闭。这一问题甚至影响到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大学的课堂里,教师不得不面对低着头刷着朋友圈的学生;甚至有人戏谑:以前上课教师是跟瞌睡虫斗争,而如今智能手机则成为了教师最大的敌人。“宅”文化的盛行是学生现实交往能力衰退的表征,但学生毕业后必然要走向职场、走向现实,在现实环境中与同事、客户开展有效的交往。在大学期间,年轻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去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保持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表现出人际交往和职场生存的礼仪和风范——这些大概不能让学生在太久的时间内在生活中慢慢摸索,大学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常识、规范,并开展有效的实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