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首中国风的前面比较低沉后面比较激昂的纯音乐
Flight Of The Silverbird ,不确定是不是这个,但确实跟你说的很像,而且还很燃
B. 求:中国音乐的各个时代特点
(前221—公元960)这段历史将近1200年,它同样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包括秦、两汉、三国、晋(前221—公元420年),后一时期为南北朝、隋、唐、五代(420—960年)。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歌舞大曲是音乐的主要形式。它们的区别则在于:前一时期汉族音乐是主要的音乐成份,后一时期经过历史上空前的中外各族音乐大交流而达到了歌舞音乐的峰巅。 秦立国很短,只有14年时间,但它却并不是过渡性质,而是开创性质,汉只是承袭秦的制度而已。在音乐上,汉就承袭了秦创立的乐府机构。秦代管理音乐有两大机构。其一是“太乐”,从属于“奉常”,“奉常”是掌礼的,所以“太乐”是管的礼仪音乐。另一就是“乐府”,从属于“少府”,“少府”的职能是搜罗全国各地的物品供皇帝挥霍,所以“乐府”也就是搜罗各地有特色的歌舞供皇帝精神享受的机构了。 乐府在汉武帝时(前140—前87)受到格外重视,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搜集了“赵、代、秦、楚”(相当于今天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广大地区的民歌,又请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等数十人创作诗赋、歌词,由李延年作曲。李延年是富有音乐传统的中山地方的人,父母兄弟都是从事音乐工作的伎人。李延年因为善舞的妹妹受汉武帝宠幸而被封为“协律都尉”,这是个不见于常设职位的临时封赠,但李延年在这个职位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音乐才智。所谓“协律”,指音乐的创作和演出,李延年善作曲,也善改编新曲,人们称他的音乐是“新声”、“新声曲”、“新变声”。 从汉武帝时开始,乐府越来越庞大,起初宴会娱乐,不过歌童歌女70人演唱,另有乐队伴奏,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到后来乐府属下已有八百多人,所以到公元前7年,就不得不取消乐府,但被裁撤的却大都是各地的演唱演奏人才,剩下的小部分则被分配入“太乐”,改从事雅乐活动。但二百年间,尤其是汉武帝以后的一百年间,乐府的影响是极大的,后代虽无乐府的名目,但基本上有着相应的建置,而且后代把与乐府搜集的歌谣相似的歌体也都称之为“乐府”。 乐府搜集的最有名的歌曲形式叫“相和歌”。“相和歌”本是民间的无伴奏“徒歌”,往往一人唱,几人和,在这个基础上加丝类、竹类乐器伴奏,也就是“丝竹更(交替)相和”,就称为“相和歌”。丝竹类伴奏乐器有琴、瑟、筝、琵琶、笛、笙、篪,而由歌唱者敲节鼓统一节奏。相和歌的结构形式比较多样,既可以一曲到底,不分段落,也可以分两个以上段落,每个段落称为一“解”。结构较为大的,后来也称为“大曲”,“大曲”有时前面有相当于引子的“艳”段,后面有尾声性质的“趋”或“乱”段。这样的结构形式,已可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容或情感。相和歌已明确有几种不同的调高,并记明哪首乐曲属哪个调,我们虽然从秦以前的乐器和文献记载上知道,早就有调高不同的现象,但那时却没有调名。确立调名,是相和歌中才有的。相和歌的五个基本调名叫平调、清调、瑟调、楚调、侧调。其中前面三调在晋以后为清商乐专用,又称“清商三调”。 平调以黄钟为宫,所以平调就是正调的意思,也就是基本调。瑟调和清调,分别是平调的下四度和上四度调,它们是在乐器上最易转换的近关系调。但是在笛上,这三个调的名称并不相同。平调,笛上称正声调;瑟调,笛上称下徵调;清调,笛上称清角之调。以正声调为标准,其它调的宫音相当于正声调的什么音,就叫什么调。详见下表: 律名 阶名 调名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冼 仲 吕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平调(正声调) 宫 - 商 - 角 - - 徵 - 羽 - - 瑟调(下徵调) - - 徵 - 羽 - - 宫 - 商 - 角 清调(清角之调) 徵 - 羽 - - 宫 - 商 - 角 - - 清商乐是相和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东晋政权南迁(4世纪初)以后,南方的音乐随着有了更显著的地位。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地歌曲在战国时本就有名,称为“吴”,现在则被呼为“吴声”;长江中游早就出名的“楚声”在新的时代叫做“西曲”。它们都是在原地新发展起的声乐,不能理解成旧调新唱。吴声、西曲和南迁后带来的以北方民歌为主的相和歌合流,当时给了个新名字,就叫“清商乐”,也简称“清乐”。吴声、西曲都是短小的歌曲,一般为四句,有时在前面加一引子,或后面加一尾声,称为“和”或“送”。和相和歌的“艳”、“趋”(“乱”)不同的是,相和歌的这些段落有时并不歌唱(估计应为器乐段落),吴声和西曲则一律是歌唱的,而且多半是合唱。
求采纳
C. 中国音乐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古代古典音乐——高山流水
中国最初的帝王———黄帝,是五千年前创造了历法和文字的名君。当时,除了前述的伶伦之外,还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乐家。据说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弹奏了张有五十弦的琴,由于音调过于悲伤,黄帝将其琴断去一半,改为二十五弦。
正式的中国音乐历史文字记载,始于周朝。
中国音乐从很早已经掌握七声音阶,但一直偏好比较和谐的五声音阶,重点在五声中发展音乐,同时将中心放在追求旋律、节奏变化,轻视和声的作用。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和西方音乐不同,西方音乐从古希腊的五声音阶,逐渐发展到七声音阶,直到十二平均律;从单声部发展到运用和声。所以西方音乐如果说像一堵厚重的墙壁,上面轮廓如同旋律,砖石如同墙体,即使轮廓平直只要有和声也是墙,正像亨德尔的某些作品。中国音乐则不同,好像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所以西方人听中国音乐“如同飘在空中的线”,而从未接触西方音乐的中国人则觉得西方音乐如同“混杂的噪声”。
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想联系。例如黄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关于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见《吕氏春秋》所记涂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这首歌的歌词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实意。这便是音乐的萌芽,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溯源于公元前距今8000年左右 ,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其中的一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专家们进行过实验,发现仍然能使用该骨笛演奏音乐,能发出七声音阶。但中国古代基本上只使用五声音阶。
D. 中国音乐为什么不能走向世界!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的历史很短,前后才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发展至今,确实有一些音乐上不可多得的才子,但如今的流行乐坛,还真正有几人的歌还在你的音乐列表里?
▼
说到现在中国乐坛流行的那些金曲啊,KTV 必点歌曲啊,应该是什么?
“你还要我怎样,要怎样?你突然来的短信就够我悲伤”
薛之谦「你还要我怎样」
“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
陈奕迅「十年」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周杰伦「夜曲」
那么反观一下欧美流行乐的 KTV 的概况
“We will never 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 we will never 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
Taylor Swift 「我俩绝壁回不去了」
“Bang bang into the room ( I know you want it ) Bang bang all over you ( I'll let you have it )”
Jessie J / Ariana Grande「啪啪啪」
“We found love in a hopeless place,We found love in a hopeless place...."
Rihanna / Calvin Harris「潍坊的爱」
总体来说,不管是曲风还是词风,国内认可的大众流行乐大概是“用情至深,听起来总想默默点一支烟然后流泪沉沦在沙发上”的歌…
这些歌都好deep
国内主流音乐歌词与节奏画风一般徘徊在自怜自艾,总结起来可能是:
“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付出过这么多啊,将来我也什么都愿意为你做你不要离开我啊!T T”
或者是:
“我们的回忆那么美好, 走过哪条街,哪个店想起的都是你,你为什么还是放开了我的手?”
欧美尤其是老美,主流便喜欢喜欢听自嗨、他嗨、诶瑞巴蒂一起嗨的歌,什么歌听起来让自己酷酷的就听什么歌。
曲风乐风如下:
“我昨晚玩得好开心啊,整个舞池我最
屌,你看到我了没!我在发光!!”
或者 “你算老几啊,我在 Brooklyn 被一堆数不完的碧池围绕,他们都捡我钱,我最牛!Thug Life”
等等……………………
当然,并不是说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都只限于喜欢单一类型的歌曲。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单一的个体不会只喜欢某一种曲风,本文只讨论大环境与大趋势,请宝宝们不要对号入座然后怒怼小编啊!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众音乐口味的不一,仅仅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吗?
为什么同为东方世界的印度,其歌舞曲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却很高?中国流行乐的国际化又走到哪一步了?
来哟,黑科研上车了!
中外音乐历史简对比
谈较为枯燥的历史之前,先给大家看一个列表:
AAA/Alt Alternative 成人另类流行/摇滚
Acid 酸性
Acid Jazz 酸性爵士
Alt Contemporary 成人时代
Alternative 另类说唱
Alternative Country 另类乡村
Alternative Metal 另类金属
Ambient 氛围音乐
Baroque 巴洛克
Big Beat 重打击乐
Black Metal 黑金属
Bluegrass蓝草
Blues 布鲁斯蓝调
Blues Rock 布鲁斯摇滚
Celtic 凯尔特音乐
Chamber Music 会所音乐
Christmas 圣诞音乐
Club 舞曲
Country 乡村
Country Blues 乡村蓝调
Dance 舞曲
Dancehall Reggae 舞厅雷鬼
East Coast 西海岸
Electronica 电子
Euro Dance 欧洲舞曲
Experimental/Post Rock 试验音乐
Folk 民谣
Folk Punk 民谣朋克
Folk Rock 民谣摇滚
………………
这才刚到F字母开头,还有很多列不下去了。
这些究竟是什么呢?用你的播放器打开任何一首MP3,看它的属性,发现会有一个选项叫做流派。也可以称呼为“乐种”,即音乐的种类。
上面的列表就是列出来的一小部分,目前的欧美音乐,每一种乐曲包括流行乐都可以细分到一类,已经发展出了300 多种流派。
任何一种流派的佼佼者和他们的作品,都在欧美乐坛的历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同时拥有广泛的受众。
而国内的流派细分很少,可能只有流行、摇滚、民谣、民族等少些可以明显叫出名字的分类。流行乐要真的细分起来也可能是这些:网络歌曲、喊麦…情歌、红歌、校园歌曲……
网络歌曲曲风的 QQ 音乐三巨头
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有特定的历史背景。20世纪30至40年代,曾是流行歌曲发展的高潮,但当时的流行乐却被认为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
因此 1949 年,乐手们都转到香港去发展了,所以 1949~1979 这三十年,内地几乎是没有流行歌曲的,流行音乐被扫地出门了。只留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红歌:<我的祖国>、<红梅赞>、<英雄赞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珊瑚颂>、<我为祖国写石油>。
但它在港台却没有停止发展,产出了十分优秀的粤语金曲重量级功臣——顾嘉辉(《上海滩》、《笑傲江湖》、《Bruce Lee The Legend》),许冠杰《天下白痴梦》、《沧海一声笑》)。其中Bruce Lee The Legend 在我看来,仍然是一首十分钱前卫的乐曲,曲风不单一,拥有多元素,背景中的钢琴与笛声相得映彰,在凄婉中又有一丝刚强的律动与壮丽。
而粉碎“四人帮”后,直到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政策,流行歌曲又转回了娘家。邓丽君的录音带最早传入内地。从此,流行音乐有了合法身份,与西洋传统唱法歌曲、民歌形成鼎足三分之势。
但改革时代初期,却呈现时而禁锢时而开放的“文化疟疾”寒热交替的典型症状,长期政治高压和僵化的教育体制也让一些歌手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却巧妙的促成了中国摇滚乐的黄金时期。
崔健的摇滚歌曲“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是其众多歌曲中最典型的一首金曲。古筝在一种安静深幽的古风中缓缓展开音乐的序幕,作简短停顿之后一挑一拨缓慢进入音乐的主题,随之吉他的加入开始渐渐转为急促,中与西的完美结合,在古筝和吉他的催促下,鼓点也不甘的紧张的一同响起,并不逊色于欧美摇滚乐。
崔健在歌中唱道:“咿耶,咿耶,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凛冽的雪地,在这里却变成了对身体和意识的麻痹症的疗治。寒冷的刺激,似乎是可以把感官生命从长期政治高压和僵化的教育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兴奋剂。唱出了一代人的政治温顺与文化撒野的矛盾状态。
反观欧美的音乐历史
而17-18世纪,非洲黑人被贩运到北美,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就已经开始萌芽了美国黑人的音乐形式,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灵歌、福音歌等。多样化音乐的萌芽在大约1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而我国现代音乐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政治的打压使得我国乐界确实是少上车了好多年,造成了中国音乐行业的相对落后。而这还不是仅有的一个原因:
“中国音乐缺乏来自宗教的支持“”
西方音乐确实是在宗教音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宗教音乐在现代西方音乐中的作用,是无论如何比拟都不为过的。现代西方音乐虽然在形式和风格的探索上似乎已经走到了极端,其正是在宗教音乐的创作传统、技法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对宗教音乐体裁的继承方面,我们于音乐会上所听到的"美声唱法"也起源于基督教音乐,是在帕特斯特里纳那里打下的基础。近代的福音歌曲和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黑人灵歌;欧美一些福音派教会的崇拜赞美诗无不源自宗教音乐,因而对声乐合唱起了极其深远的作用。
除了缺乏宗教对中国音乐的支持,中国王朝的断代以及结束,也阻隔着宫廷音乐的传播。中国古代乐谱的记录方式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前朝前代的乐谱不一定能为当朝当代的人所能读通。因此每个断代以及王朝的结束就意味着前朝的音乐缺乏一定程度的重视和传承。封建王朝的崩析,失去的也不止是皇帝和统治集团那么简单,很多相关的文化因素也包含在内,其中就有音乐礼制。一个王朝的结束也以为着前代音乐成果的鲜人继承。
中文发音的特点使歌难唱?更难创作?
造成中国歌曲在国际上没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乐界也有这样一种说法:中文的发音特点使得歌手的唱功与英美有较大差距,因此中文歌曲一般不追求爆发力,更注重于旋律的婉转性。
中文作为一个靠前发音的语言,主要靠前口腔发音。英文发音则是靠后,而靠后的发音更容易找到共鸣点,发声的时候轻松很多。
汉语用的是“前口腔发声方法”说话时,口腔的前部比较用力。发声位置在口腔的前方,主要为胸式呼吸,而英语用的是“后口腔发声方法”,说话时口腔的后部比较用力,口腔的后部很开阔,发声位置在口腔的后部,主要为腹式呼吸。这两种发声方法是根本上不同的口腔演奏方法,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因此中文歌曲的演唱会偏重于情感的投入,而少有爆发力。林志炫的《没离开过》中的大长音,大约在 a2 左右,周杰伦的《发如雪》,类真声的最高音在 b2 左右,林俊杰的《I am》,副歌拉长也在 a2 左右,是华语歌手的高难度之作,但欧美男歌手们却经常随口而来的,并可能伴随节奏拆分、怒音、爆破音。
周杰伦《发如雪》与火星哥《Nothing on you》的对比,大家感受一下:
当然,音唱的高并不代表就是一个好歌手,会唱歌,能打动观众。但发音特点对音高的阻碍却是对歌手唱功发展的阻碍。
印度流行乐还走在了我们前面?
在世界民族音乐的百花园中,印度音乐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丰厚,特色鲜明的音乐,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而且还进一步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印度的民族乐器,例如小提琴,曼陀林,黑管,萨克斯,吉他等。
印度音乐有自己特有的音律,(把一个八度音程分为22个斯鲁提微分音)音阶,调式,记谱法。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拉格是发展得十分丰富的旋律体系,塔拉是很复杂的节奏节拍体系,正如把唐诗推向登峰造极之步的中国古代诗人所遵循的作诗韵律的格律。
现在的印度音乐正在慢慢地与国际接轨,将流行乐与传统乐结合的很好,往往开头旋律很有印度特色,但整体风格已经很国际和多元了。受印度音乐、文化影响的当代电子音乐种类最著名的便是: Goa Trance 了
Goa Trance是正统起源于印度的电子音乐类型,它的影响力也是超乎寻常的:
起源于80年代末的印度,在那个时候,Trance还没有定性定名(1990年为第一首Trance诞生年),Goa Trance推动了中东最著名的电子音乐类型Psy Trance的诞生,两者相差十年。
Goa Trance的迷幻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于Acid以及其他迷幻音色,运用到Trance中有着非常大的推动性,特别是在90年代早中期被音乐推手送入欧洲更是影响力超乎想象,其中最著名的推手便是Paul Oakenfold, Paul的著名单曲Ready steady go被用于阿汤哥著名的电影系列碟中谍的背景音乐。
(对不起这里只能放一首他的其他歌,QQ音乐版权太……你懂的)
虽然纵观国内现在的音乐市场,总给人曲风单一而平凡,只失恋悲哀的种种无病呻吟的景象,但中国毕竟是中国,终究还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乐器也种类繁多,有很多可以不断挖掘出来的财富,不管是运用各种古乐器古典音乐,还是还是直抒胸怀的民间歌曲,我们的音乐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想象。
特别是音乐才子周杰伦堪称10年来华语流行乐风格开拓者和流行指标,也曾掀起华语音乐一个黄金时代,留给了至少两代人(八零后,九零后)众多能被时间铭记的经典,不乏有许多东南亚,韩日的歌迷追随者;也有很多来华留学的欧美听众也因为周杰伦而对中国音乐有了新的看法。
我相信中国乐坛还是有坚持做自己的音乐,正在努力不随波逐流,开创一片新天地的人。
衷心希望对音乐充满热爱的盆友,能不忘初心,即使在国内音乐市场一片萎靡的情况下,而奋力追起,为中国音乐的振兴与国际化献出力量。
最后,想问你:
如果只推荐一首中国音乐给别人听,你会推荐哪一首呢?
E. 中国音乐流行排行榜的前十名是哪几首歌
热力节拍(草蜢,刘小慧,关淑仪,汤宝 如)2.浪漫故事(梁雁翎)3.牵挂你的我(林志 颖)4.等到那一天(苏有朋)5.心魔(周华健)6. 在晴朗的天空下(成龙,李宗盛)B面.1.动 心(王靖雯)2.只想一生跟你走(张学友)3.念 念不忘的情人(陈明真)4.交出一切(林子详 )5.你今天要走(叶倩文)6.一世风云(谭泳麟)
F. 会场开场音乐
会场开场音乐有《祝酒歌》《丰收锣鼓》《迎宾曲》《好运来》《好日子》。
1、《祝酒歌》
《祝酒歌》是由韩伟填词,施光南谱曲,李光羲演唱的主旋律歌曲。1989年,李光羲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歌曲节奏则使人感受到响彻四方的锣鼓。歌曲的高潮更是别具匠心,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拜,荡气回肠的旋律让演唱者和听众久久难以忘怀。
2、《丰收锣鼓》
《丰收锣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山东音乐特点的管弦乐曲,乐曲借鉴中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中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能力,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3、《迎宾曲》
《迎宾曲》是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的影片《客从何来》创作的主题歌,雷雨声作曲,刘文玉作词,李谷一演唱。后歌唱艺术家李谷一又在84年春晚上演唱,一时红遍大江南北。
这首具有浓郁的广东音乐风格的歌曲,赋予了它灵感,从二十多年前开始,一直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好友,它热情活泼的曲调和浓郁的广东民歌曲风,从改革前沿的广东一唱到如今早已是今非昔比的整个中国,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友善、好客。
4、《好运来》
《好运来》是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祖海演唱的歌曲,收录于祖海2004年1月17日发行的《好运来》专辑中。2004年,该曲获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歌舞类二等奖。
5、《好日子》
《好日子》是由车行作词、李昕作曲,歌手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宋祖英1998年1月8日发行的专辑《好日子》。
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演唱了这首歌曲,该歌曲获得当年第五届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金奖。
G. 请分一下中国音乐发展的各个阶段
按时间顺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00年这52年间的音乐发展演进历程分为:
“朝气蓬勃的创作年代(1949-1956)”、“在曲折中前进(1957-1963)”、“山雨欲来风满楼(1963-1966)”、“‘文革’中的音乐现实(1966-1976)”、“改革开放中的阵痛与转型(1976-1988)”、“回复时期的音乐思潮与创作(1989-1992)”、“当代音乐的再生与腾飞(1992-2000)”等7个阶段,忠实记叙了各个阶段的不同时代条件和中国音乐家在歌曲、交响音乐、室内乐、民族器乐、歌剧、舞剧、合唱、艺术歌曲、电影音乐等不同体裁和在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学研究与思潮批评、音乐出版等不同领域所从事的创造活动及其优秀成果,把其中有重大影响的作曲家和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各个专业的表演艺术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重要音乐事件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如实的记叙和评价,对其中的历史经验和失误作了初步的梳理和总结,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新中国音乐发展的真实面貌。
作者按照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及其审美标准,对新中国音乐史上产生的各种体裁和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如交响音乐中的《春节序曲》、《瑶族舞曲》、交响诗《黄鹤的故事》、《长征交响曲》、《八一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歌剧中的《洪湖赤卫队》、《江姐》、《原野》,舞剧中的《宝莲灯》、《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大合唱中的《长征组歌》、《祖国,我可爱的母亲》,民族器乐中的《二泉映月》、《江河水》,电影音乐中的《李双双》《舞台姐妹》《刘三姐》《阿诗玛》以及在各个阶段普遍流行的优秀群众歌曲,均作了详略不等的艺术分析和热情评价。
H. 中国音乐发展史
非常多'从朝代来说'先秦由于自太久远'只能从史料和出土文物研究'我国早期是歌舞乐三位一体'到夏商时期夏商出现铜质乐器'乐舞有大夏等'西周春秋战国'有了完善礼乐制度'有专门音乐机构'因为乐器发展到当时种类繁多'有了八音分类法'有了三分损益法'有了师乙这种音乐家'有了儒墨法等不同音乐思想'秦汉时期'有了记谱法和更多音乐理论'有了乐府'和宫廷音乐'鼓吹曲'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新的音乐理论和记谱法'隋唐五代'宫廷音乐十部乐'西域乐器传入'霓裳羽衣舞这种大曲还有教坊梨园诞生'产生一批优秀音乐家'如万宝常'中外音乐大交流'宋辽金元时期'说唱音乐产生'杂剧和南戏发展为戏曲形成打基础'音乐理论有蔡元定十八律'文人音乐姜夔'明清时期戏曲诞生'民族器乐西安鼓乐'福建南音'说唱发展鼓子词等''清末民初'西方音乐传入'学堂乐歌兴起'近代音乐刊物'音乐理论著作产生'
I. 中国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起源
中国音乐,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时代,据考古发现,中国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曾经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从孔子传六艺到唐代的胡琴再到近代的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又在吸收外来音乐要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发展。中国素号“礼乐之邦”,古代音乐在人格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学习步骤。
发展历程
夏、商时代
根据文献记载,夏商两代为奴隶制社会早期。从古典文献记载来看,这时的乐舞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高等阶级所占有。
西周、东周时代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成熟时期,东周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君主统治因素日趋增长的历史时期。西周时期宫廷首先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秦、汉时代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它继承了周代对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业绩终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乐府,后来又被引申为泛指各种入乐或不入乐的歌词,甚至一些戏曲和器乐也都称之为乐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由相和歌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设置清商署。两晋之交的战乱,使清商乐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时,这种南北融合的清商乐又回到北方,从而成为流传全国的重要乐种。
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诸国的歌曲以开始传入内地。北凉时吕光将在隋唐燕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龟兹(今新疆库车)乐带到内地。由此可见当时各族人民在音乐上的交流已经十分普及了。
隋、唐时代
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不断吸收他方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
宋、金、元时代
宋、金、元时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随着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游艺场"瓦舍"、"勾栏"应运而生。
在"瓦舍"、"勾栏"中人们可以听到叫声、嘌唱、小唱、唱赚等艺术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说唱类音乐种类崖词、陶真、鼓子词、诸宫调,以及杂剧、院本的表演;可谓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这当中唱赚中的缠令、缠达两种曲式结构对后世戏曲以及器乐的曲式结构有着一定的影响。而鼓子词则影响到后世的说唱音乐鼓词。诸宫调是这一时期成熟起来的大型说唱曲种。其中歌唱占了较重的分量。
明、清时代
由于明清社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市民阶层日益壮大,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明代的民间小曲内容丰富,虽然良莠不齐,但其影响之广,已经达到"不问男女","人人习之"的程度。
由此,私人收集编辑,刊刻小曲成风,而且从民歌小曲到唱本,戏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问世。如冯梦龙编辑的《山歌》,朱权编辑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谱》等。
朱载堉他的《乐律全书》对古代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这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
近现代音乐
16世纪晚明时期,西洋音乐通过传教士传到中国。在利玛窦进京呈现给万历皇帝的礼品单中,有西琴一张,据考这是一张古钢琴。清初,传教士徐日升教授康熙皇帝西方乐理,并著有《律吕纂要》一书。
五线谱也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乾隆皇帝的时候,在宫中还组建了一支西洋乐队,乐器有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竖笛、木琴、风琴、古琴,演奏时戴西洋假发。
中共革命音乐
在北伐战争时期,中国的音乐家配合革命,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在国民革命军中广为传唱,有的是用国外通俗歌曲旋律直接配以革命歌词。
当代音乐
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流行歌曲除革命歌曲之后,又加入翻译成中文的苏联流行歌曲。各地开始建立交响曲团,演奏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作曲家的新作。东欧的乐团曾多次到中国表演,中国乐团也参加了许多国际表演会。
中国音乐家也尝试用西方的乐器方法写作具有中国风味的音乐,比较成功的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采纳了越剧的部分旋律。
和第三世界的国家交往也不断增加,为此成立了东方歌舞团,专门学习、演唱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各民族的民歌乐曲,在中国广受欢迎,从此发展中国家的音乐开始对中国音乐产生影响。中国民族乐队的配器、合奏方式也基本定型,产生了不少成功的民族器乐交响曲。
中国的民族音乐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每年春节,都会到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中国新年音乐会,并座无虚席。
大陆文革音乐
文化大革命是大陆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批文革特色的歌曲和戏曲,影响了那个时期整个一代青年。其中,一部分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军歌,在当今解放军中广泛流传,较为著名的有胡宝善演唱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港台
五六十年代,港台延续了老上海灯红酒绿风格。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日本现代流行音乐开始对港台产生影响。欧阳菲菲、翁倩玉、邓丽君等港台歌手演唱了大量的日本歌曲。
八十年代,新一代音乐家在港台崛起,眼界更为开阔,把欧美流行形式与中国音乐相结合,开创了港台流行音乐新局面,并对大陆产生重大影响。
在台湾的校园歌曲和邓丽君开创的演唱方式,使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到一个高峰,具有中国音乐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邓丽君在美国开演唱会时,吸引得许多舞台剧务美国人在后台全程欣赏,虽然他们听不懂中文唱词。
(9)中国音乐的前方扩展阅读
种类
汉族传统音乐
(国乐)
中国民族音乐,简称民族音乐、民乐,又称国乐,即中国传统音乐,也是中国主体民族汉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样式和内容,如藏族音乐、蒙古族音乐等。
藏族音乐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藏族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为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佛教音乐中最著名的是喇嘛唱的无词的歌颂曲调。
藏族民歌高亢嘹亮,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曲调悠扬,但也是以五声为主。歌舞形式有“果谐”、“果卓”(锅庄)等。藏族音乐的一些元素被汉族和西方音乐所吸收。
有一些汉族歌曲作者模仿藏族音乐的特点创作了一些诸如《逛新城》、《青藏高原》一类的歌曲。西藏的藏族歌曲也融入了其它音乐的元素。著名的藏族歌手除了才旦卓玛和主要演唱汉语歌曲的韩红外,还有容中尔甲、亚东、琼雪卓玛等大量在藏区知名度很高的歌手。
正规戏剧方面,已经挖掘整理演出了藏族传统歌剧《格萨尔王》。
蒙古族音乐
蒙古族民歌分“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 “长调”有许多无意义的谐音字拉长唱腔,有草原空阔的风格。蒙古常用的乐器是马头琴、火不思、四胡、三弦、蒙古筝、蒙古琵琶、胡笳、兴隆笙以及笛子等。蒙古器乐的特点是柔和、安静。
上述最有特色的乐器是马头琴,它是一种拉弦乐器,由于琴柱上一般都雕刻一个马头装饰,所以由此命名。它的音色低沉柔美,音量不大,表现力丰富。除了为民歌与说唱伴奏外,还常用于独奏与合奏;不仅演奏旋律,而且适宜于表现马匹的奔跑与嘶叫。蒙古的器乐曲多半是民歌旋律的器乐化。
傣族音乐
傣族音乐和南亚地区缅甸、泰国的音乐风格类似,曲调婉转柔美,典型的乐器是葫芦丝和象脚鼓,葫芦丝独特的音色一演奏就是傣族的音乐风格。
傣族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种基本形式。它主要包括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歌从内容和体裁上分为山歌、叙事歌、悲歌、宗教歌曲等。
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是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老人中间演奏的音乐,据说是从明朝时中原地区传入的,由于当地原来交通不便,和外界交往不多,始终原汁原味地流传下来,现在只有一批老人乐队可以演奏,正在培养接班人,是中国14世纪音乐的活化石,受到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侗族音乐
侗族“大歌”是中国唯一采用和声的民歌系统,基本为女声无伴奏合唱,由各声部嗓音的和声配合非常和谐,曾在国际引起轰动,并多次获奖。
维吾尔族音乐
维吾尔族音乐基本是阿拉伯音乐风格,非常注重节奏,用手鼓可以打出多达几十种不同的节奏,乐器主要是都塔尔和热瓦甫,最大的是弹布尔。维吾尔族的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包罗万象,是许多民间音乐的源头。
塔吉克族音乐
塔吉克族音乐属于阿拉伯音乐风格,和汉族音乐有较大的区别,善于运用半音,旋律婉转多变,如同山鹰高鸣,最典型的是作曲家雷振邦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配的歌曲,完全运用了塔吉克民歌的旋律。
朝鲜族音乐
朝鲜族音乐和朝鲜、韩国的音乐基本相同,主要乐器有长鼓和伽倻琴伽倻琴类似中国古代的筝,比现代的筝小,弹法也不一样,是放到盘坐的膝盖上弹。音乐旋律有其独特的风格。
戏曲音乐
中国的戏曲曲艺是在中国很受欢迎也较为普及的艺术之一,广大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曲。最具代性的是发展于北京的京剧。中国戏曲音乐通常以高调的唱腔为主,并以笛、皮鼓、梆子、锣和京胡等弦乐器伴奏。
其他的戏曲音乐代表有:河北梆子、豫剧、评剧、越剧、粤剧、昆曲、秦腔、黄梅戏、潮剧、高甲戏和傩戏等。全中国共有600多个地方戏剧品种。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摇滚音乐
提到香港的摇滚乐,就不能不提BEYOND。因为中国摇滚乐最初的萌芽就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和台湾。受西方影响,香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现了一些地下摇滚乐队,除了BEYOND乐队,其它真正具备公众影响力的却很少。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现代音乐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音乐青年或多或少的接触到摇滚音乐,并开始组建乐队,进行模仿与创作。
宗教音乐
中国的宗教音乐可分为道教音乐、汉传佛教音乐、藏传佛教音乐以及其它宗教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