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真正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音乐教学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呢?笔者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和课件制作者建议如下: 1.学习一些理论,课件制作应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可以肯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确定一个原则,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课件制作时,我们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计算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在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呢?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3.掌握一个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方向发展。"教无定法",固定化的多媒体课件不能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元化,也难以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现在的课件制作开始向积件方向发展。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组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 4."计算机辅助教学"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那么需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作指导。如果用原来的一套,即使设备再先进,教师准备得再好,也不能算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习是让学生弄懂和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媒体的应用目的自然是促进"教"。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过程。多媒体计算机能很好地创设情景,人机间的交互和教师的参与组织,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束缚,围绕学生如何学做文章,在写教案前必须先进行教学设计。 5.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计算机。所以提高音乐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已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应当让计算机像我们上课用的粉笔、课本一样,融会于教学之中。笔者认为一个有现代化教学意识的优秀音乐教师应该拥有以下能力和教学积件:★ 掌握一种课件制作技术(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并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科学地使用开放型的电子教材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 会使用一种或多种播放各种音乐文件(mp3 、wav、 midi等格式)地播放软件,如:豪杰音乐播放器、Realplayer 、QuickTime等)★ 拥有一些现成的音乐软件,如:欣赏教学类《震撼》《多媒体音乐教师》《世界名曲100首》(有大量的音乐知识、乐器、中外名曲),作曲软件《NWC》《cakewalk》《乐音》《音乐大师》《作曲大师》,音频视频播放软件FLASH、《豪杰音乐播放器》、Realplayer 、QuickTime等),儿童自己动手操作电脑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软件《音乐小制作》《音乐宫殿》《乐音》等等。★ 学习一些音频、视频、图片处理软件,能根据使用需要对素材进行剪辑或格式的转换等。★ 能通过网络搜寻最合适的材料为音乐课服务,并拥有一个自己的电子素材库,分类为图片、音乐、动画、文字说明等等。★ 至少掌握一种作曲软件的使用,并能自己输入乐谱(MIDI键盘输入、鼠标输入),如:《NWC》《cakewalk》《乐音》《音乐大师》《作曲大师》等。我个人认为以上几点非常重要,因为掌握得当,等于拥有一个"智能音乐工作站"。把这些"工作站"的教具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领域,其作用与能量是惊人的:作曲软件的做谱、播放、录音等功能能彻底解放教师,不再做钢琴的奴隶,能提高"视唱"与"听音"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对节奏训练、乐理教学、合唱训练、乐队训练有不可低估的辅助功能。学生们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得到巩固,智力得到发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音乐素质明显提高。 6.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在教学中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使用不当,会减少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会给新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7.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媒体的使用要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媒体手段虽然利用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但它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实效性等因素,有效地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的有效成分;要以科学的态度,将各种媒体进行选择和有机结合,使其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实现音乐教学的最优化。
Ⅱ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突破难点
音乐课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专部属分。具体的说,它有三个目的:一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特别轻松愉快;三是给予学生以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一般的;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并能初步体会到一些音乐艺术美的奥秘。
Ⅲ 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和提高音乐教学课堂,或者说如何让信息技术支撑自己的音乐课堂,成为了一项重大的改革,那么如何让信息技术支持音乐课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及其必然性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直观学习,分析音乐风格特点等等,这种直观、准确、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使声音、图像、文字、乐谱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时、高效地采集、加工处理和播放图、文、声、像信息,能够充分的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和整体效能,达到教学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共享的目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并且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才,从而实现教育的创新。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完美的结合,使音乐教学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给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新力在探索中悠然而生。
二、目前中小学校所具备的信息技术(数字音乐)设备环境情况
电脑时代的今天,计算机的普及已经达到空前的水平,现在中小学也也都开设有电脑课,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小学音乐课逐步地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用现代音乐教育手段成为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许多中小学设有多媒体电脑音乐教学室,但大都未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在时代的需要下,教师必须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和音乐教学思维。
三、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师如何自我成长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积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而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资源的收集。为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收集意识,平常看到好的资源、有用的信息,就要及时进行保存,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否则,我们就会遇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了,明明自己看到过一个材料、一个题目,但真要用时却又找不到了,其次,教师要讲究“收集”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文件夹系统”,把自己看到的不同资源放到不同的文件夹当中,当需要时便可以轻松调取出来,具体而言,每位教师至少要在自己的电脑中建立起这么几个文件夹:“典型材料”“教学课件”“典型素材”等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催生了大量的学科网站。这些学科网站,大小不一,风格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能为我们广大一线音乐教师提供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这一方面为音乐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为教师的学习、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条件和有效途径。比如音乐欣赏课,在网上搜集多个版本的音乐,让学生进行选择和品鉴,学生不仅可以用耳朵听,还可以用眼睛观看音乐片段演奏录像,在我的课堂上,每次播放音像视频时,学生都会聚精会神的观看,而如果只是听声音而已,学生的注意力一般维持的时间比较短,大约几分钟过后就开始厌烦,对于学生来说,他的想象力有时候需要一点形象思维来提醒或者是开启,光是单纯的听声音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状况。
四、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撑自己的音乐课堂
在了解了信息技术对音乐课堂的重要作用之后,再结合目前学校所配备的配套设施等等因素,教师就要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做的有一下几点:
1.首先要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的比如说,能够熟练使用工作表格和金山文字处理等。如果本身对电脑不是很了解,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向电脑老师请教,这也是充分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或者是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电脑室进行学习,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在掌握了以上一项后,教师要学习和掌握的是比较关键的一项,就是课件制作,课件制作包括课件演示,排版,一般都有固定的模板,再是需要进一步设计,比如某一项要突出,某一项要弱化等等,都可以通过课件制作出来,在音乐课堂上,我们经常从网络上收集到的资料有各种格式,那么教师还要学习格式的转换,然后在把转换好的音频插入课件里边,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把知识点和相应的音像图片衔接起来,应用到课堂上就可以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
3.除了以上两项外,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堂音乐课,原本音乐课对学生来说,学生认为不用考试,所以学习动机就相对比较弱,那么,音乐教师必须把功夫用在备课上,也就是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点。目前我们的音乐课本上大多都是古典音乐占大部分,流行音乐相对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厚,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进行很多音像视频进行帅选,那些最新的音乐视频或者是老歌新唱这种音乐资源就是不错的课堂资源,也可以拿来做对比学习,比如同一首曲子,50年前演奏的和前几年演奏的就会有所不同,那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也是最近才演奏的音乐,个方面因素都比较相近,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4.就目前来说,音乐教材上会有配备的CD光盘,但是不足的是里面的音乐是MP3的格式,也就是说没有图像可以观看,这就造成音乐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自己手机资料,各种音像资源等等,在备课的时候适当的应用这些资源,那么课堂上就进行得轻松得多。
音乐教师掌握以上这四方面的技能,基本可以轻松驾驭自己的音乐课堂,对音乐资源来说,音乐教师还可以进行剪辑,然后进行加工,结合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当然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穿插乐理知识,学生在欣赏感受的过程中,上升到理性认识,那么学生对这节课就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记忆,每节课都有那么一点印象深刻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自然就可以熟悉和掌握到基本的音乐知识了,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音乐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给自己的音乐课堂插上了翅膀,带着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翱翔。
Ⅳ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和飞扬起来。”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内容的形象,情感价值的直观体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这也是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从音乐中体验美,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使学生充分领悟音乐的魅力。另外,现在学生的知识来源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所以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光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使许多抽象的音符变得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同时还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义。
当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用而用。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节课仅仅依靠课件、视频、录音机来授课,而传统的示范唱、领唱、指挥、节奏,甚至于板书消失得无影无踪,使人感到这堂音乐课是不是谁都能来上,教师的个性,教师吸引学生的基本功,教师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学习的通通都不重要了吗?这就是,突然没电了,这课也别上了。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有个度,应当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首先,新授课的运用,要有分寸感,要合理。
众所周知,音乐中歌曲的教学是学习的音乐的基础,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再到旋律的节奏感,最后到歌曲情感的体验,歌曲的拓展,这些内容使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对于学生理解处理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教学一年级《小青蛙找家》,如果单一教学这首歌,相信学生也可以很快学会,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多好,所以,导课中,课件中传来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之后动画视频出现一片美丽的荷塘中,一片又大又圆的荷叶上一只小青蛙在歌唱。这样通过课件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课堂的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之后的教学水到渠成。
接下来,就要谈度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按照这样的发展展开《小青蛙找家》这节课,不弹琴,不范唱,不打节奏,不用小乐器练习拍子,完全依靠课件、录音机,而教师只是一个将这些电子设备联接起来的人,有什么意义,学生是否可以真正从内心情感中体会到这首儿歌的可爱呢?所以,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恰恰不需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反复的范唱试唱,教师的丰富情感表现直接感染着学生;学生最喜欢的小乐器打击节奏,还有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和角色扮演,边唱边跳边表演,这时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很快就体会到小青蛙欢快的心情了。
所以说,新授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掩盖住了学生的表现,更不能掩盖住教师的教,学生是和人来学习,不是和机器,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价值在课堂上直接影响着学生,使学生真正受益的是教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将音乐的美感影响给学生。
其次,欣赏课的运用,要内容丰富,要恰当。
当然,音乐课并非都是新授课,欣赏课也占了很大比重,这时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欣赏课时,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引导与提示的作用,而当学生达到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体验音乐的美感就有了千差万别,如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悟一般。
比如四年级《彼得与狼》这一课中,各种乐器的运用是教师拿嘴讲不清楚的,而且教师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能将每一件乐器都熟练掌握。所以,当比较抽象的欣赏交响乐,配以合适的画面,信息技术就是最好的帮手。反复欣赏过乐曲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里面都会出现哪些乐器,之后,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听和看各个乐器在单独演奏的特色与特点,让学生学着分辨,通过听和看还体验乐器的不同点与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体验乐曲的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以及所表现的情感,最后,再听,再看,从而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最后,可以通过引深,来体验作家其它作品。
所以,欣赏课大可多用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未知的知识,从而体验来自于世界知名乐曲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心情。
因此,基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音乐教师,应该用个人高超的音乐素养来折服学生,让学生欣然地接受你音乐上的造诣,喜欢你的课,才能上好你的课,而信息技术手段只是一个助手,仅仅是应教学需要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仅仅是一样比较好用的教具而已,所以,音乐教学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真正做到既使学生得到的美的感受,愉悦身心,获得知识,又让教师开开心心上好课,不断展示个性,激发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
Ⅳ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课堂教学
一、现状分析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手段、新方法。其中像是VCD、DVD、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及Authorware、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网络资源走进了音乐教学课堂,这些辅助音乐教学模式创设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知识信息容量,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主宰课堂、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音乐教学方式,提高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二、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的优点
信息技术是以通信、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把它用在音乐教学中辅助教学有许多优点:
1.拓展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丰富课程资源
音乐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等,决不仅仅限于教材、教参。其中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智慧、经验和方法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音乐课程资源。
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改变了过去光靠嘴、钢琴、录音机、和黑板,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具备了多元化、多样性,具有突破时空局限,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音乐所描述的内容由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上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许多音乐教学资料都可以从音乐网站上查找,下载,许多网站都有mp3音乐,而且音效音质都不错,文件容量不大,适合教师存放在电脑资料库中,可实现网络共享。Flash动画歌曲还有与之相配的画面,歌词字幕,这使得学生在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涵上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更要发挥网络作用,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资源,根据需要,从网络上查找、获取资料,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
同时教师还应和学生一起共享学生采来的课程资源。现代学生见多识广,有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还相当高,有时教师还需向他们请教。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补充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拓展师生的视野。同时也下降了教师过去“高高在上”的权威,创造了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地流露,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条件。
2.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学生对生动、直观、形象、动态的信息比较容易接受,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在综合处理和控制声音、图像、影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音乐教师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用于音乐课中,可以使音乐语言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们的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里倾向,而在这种倾向的驱使下,就会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
对于学生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上海的二期课改精神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面:“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其基础性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的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
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觉得学习是愉快的、轻松的;有了动力,才会去探究,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但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
3.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抽象的音乐语言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声像音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通过筛选有益于音乐教学的素材,能创设意境,学生感官受到刺激,使它们觉得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更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在人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向导,是个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想象能够使学习活动具有创造性。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一个很大优势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它能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让人产生联想。
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说,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通过自己的歌声、琴声、舞蹈、语言表述出来,也就是说,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创造的才能。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应在平时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因地制宜、恰如其分的为他们创设情景,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创作和创新的能力,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三、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音乐教学的准备
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其视听结合,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为此,音乐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
1.音乐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掌握、使用信息技术。音乐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探索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并用之于教学实践,还可与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师或学生合作实施教学。
2. 认真备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我们在备每一节课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广泛阅读浏览网上信息,找出需要增加哪些教材以外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哪些素材和资源,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
3.仔细备学生。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根据他们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分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较好和较差的同学进行搭配,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4.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补充和支持教学。教师采用讲授、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
5.课后拓展,自主探索。课后拓展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围绕音乐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利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下,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汇报学习成果,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实施结果调查
在所教年级的抽样调查问卷中,尽管范围较小,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1. 100%的学生喜欢教师在音乐课上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课件。他们认为,多媒体让他们感到新奇。有了好奇心,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就为以后的学习开了个好头。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见识很广,学习的渠道很多,他们都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枯燥乏味地一讲到底,而是希望能把抽象、艰深难懂的音乐知识具象化。
2. 90%以上的学生认为音乐课应该视听结合。尽管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要是配上视觉的精彩画面,音乐就不再是简单的音符,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更能体会音乐的真正内涵,音乐课也不再是陈年老酒。
3. 4%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硬件设施、软件还有待改善。现代的信息技术更新和快,为配合教学,一些上课用的硬件设备、软件也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五、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局限性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课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但只有环境、软件环境、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都具备下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教育技术的作用。
1.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提高效率,增加教学的容量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如果脱离音乐教学实际,过分强调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屏幕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这样的音乐课上,视觉俨然成了欣赏的主角,听觉反倒成了配角。
2.在课堂中,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削弱了音乐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情感的硬件设备,它无论如何是替代不了音乐教师的讲解。音乐的真谛在于情感的交流,这是冷冰冰的机器设备无法代替的,它必须要靠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来感染学生。
3.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电脑系统突然出现了某些问题,如:声音没了,电脑的速度太慢,或者操作上出现了失误,这就影响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教师的心态会马上变得急躁起来,影响了接下来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不是全能的,只有根据课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音乐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去。
Ⅵ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正确理解运用电子白板
导课要新颖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学习的效果,版都与教师的导课有权很大关系。经过课间十分钟重新回到课堂上的学生还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教师用一种什么样的导课方式抓住学生的心,把他们真正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至关重要。
Ⅶ 求毕业论文 题目是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价格好商量
摘要:多媒体的出现大大更新了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听觉、视觉乃至感觉全部调动起来,不再拘泥于听、读的形式,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松弛其紧张的神经,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兴趣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音乐教学传统模式内容单一、手法单调、信息量少、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宽度,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听、读的形式,学生也因此获得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极大地开拓了音乐视野,丰富了音乐知识,身心受到熏陶。
一、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整节课就是播放乐曲,偶尔简单讲解。这就使得每到上音乐课,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就想到音乐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简直就是催眠曲。对于乐曲表达的情感、乐器种类与配合等等,学生不甚了了。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效果则不一样,不仅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快就调动起来,而且教师的劳动量减轻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通过多媒体辅助,再现乐队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服装道具、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有了音乐再现,视听俱佳,一切都变得通俗易懂,学生自然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去。此时此刻,学生会对乐曲每一乐段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内容有较深的理解,真正实现“心赏”,用心来体会。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论文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论文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蒙眬、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有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自然地产生了美好的遐想。三、让音乐美熏陶学生,让德育潜移默化
音乐教学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音乐课上教师不仅要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还要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1.设身处地,以情感人。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可以制作、演示课件,可以放映影音作品,新旧对比,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时期的歌女,生活境况截然不同,只有社会主义的今天,歌唱演员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建设。
2.身临其境,感悟哲理。如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师可以演示“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的背景,播放作品,设计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氛围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激发并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强烈情怀。
3.寻找美感,净化心灵。如欣赏冼星海《保卫黄河》,播放相关资料片,再现作品宏阔的场面,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全方位感受乐曲磅礴的气势,感受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让美的教育、美的熏陶震撼心灵,热爱美、追求美,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情油然迸发。
因此,小学音乐课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在反复欣赏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把美传递给学生,树立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美的信心。
Ⅷ 浅谈如何将地区音乐元素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之中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在课堂中的地位,尤其地区音乐是中华内民族传统文化的容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时代相传被保留下来的,独具地域特色的音乐元素,不仅能够体现出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还能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价值观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将地区音乐元素与小学音乐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独树一帜的音乐课堂。对如何将地区音乐——客家山歌、惠东民歌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之中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