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我国古代音乐只分五音
这个问题有点纠结、、、、、
五音亦称“五声”。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内、角、徵、羽五个容音级。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余均为大二度。[1]
五音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后叫合、四、乙、尺、工。五音在音韵学上指五类声母的五类发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和唇音。
❷ 中国古典音乐的五音怎么读
1、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是五声音阶。到了周代,增加了“变微”(Fa)和“变宫”(Si),回形成七声答音阶,因为当时“三分损益法”,已经日臻完善,使五音十二律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之中。
五音: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1、2、3、5、6
十二律又分为:
--阳声六律--黄钟、太簇约等于简谱--1、2;姑洗、蕤宾、耒则、无射。3、#4、#5、
--阴声六吕--林钟、南吕、约等于简谱--5、6;应钟、大吕、夹钟、中吕。7、#1、!2、3
--七律:宫、商、角约等简谱:1、2、3;变徽、徽、羽、变宫、宫。4、5、6、7
❸ 中国古代音律里的五音具体在乐器里如何表现
1、中国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被称为正音,其他的音被称为偏音。三种比较典型常见的五声性七调式为雅乐(加变徵和变宫)、清乐(加清角和变宫)、燕乐(加入清角和闰),构成七声调式音阶。
2、在乐器中的应用。音阶与西方的七声音阶不同,演奏起来自然会发现很大区别。在和弦的处理上,与西方差别也很大。
在和弦的处理时,可以根据五声音阶做代替音和弦,和弦中的调式偏音可以用相邻的正音取代,给人的感觉会明显不同,西方音乐中和弦一般呈现三度叠置,而五声音阶中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屡见不鲜。
五声音阶中的和弦,除了五音可以省略外,有时候三音也可以省略,由根音和五音组成空五度和弦。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用法,建议买本书看看,这里只举几个典型的手法展示下。要说完花的时间很多,我自己也在看书学习,权当讨论下。
❹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
五音(中国古代五音)一般指五声音阶
五声音阶,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zhǐ) 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
(4)中国古典音乐五音扩展阅读:
特色:
五声音阶的特色在于,它没有半音阶(小二度)音程,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
常被称为“中国音阶”。其五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专用的名称,分别称为:宫、商、角、徵、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3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宫-商-角)和一个单独的(徵-羽),两段之间以□音隔开,见下例2: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当主音以建立调式,可形成 5种不同的五声调式。
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每处□音的区间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七声音阶(以五声为正声的七声音阶)、偏音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附加音的插入可有 3种不同的方式,形成 3种不同的音阶形态(见宫调)。附加音的音高常可游移,游移音高有时将□音的区间划分成两个各约为四分之三音的音程。
❺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音乐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而西方是Do-Re-Mi-Fa-So-La-Ti七个音
就没有重印了,可以找到的是《缪天瑞音乐文存》,其中收录了这篇文章。
就像“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农历为什么有闰月?”离不开天文学的基本知识一样,这个问题必然会引入“律学”及“物理学”的一些知识,不太可能三言两语说清楚,在这里我尝试简单回答吧:
音级的人为划分,是音乐情感表达的需要,同时也是乐器发展必要条件。但至于是分为“五个音”还是“七个音”,则是一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它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五音”不仅仅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选择,也是很多世界上很多民族音乐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记住和谐音程在物理学上的含义:相邻“八度”的两个音,其频率是1:2,相邻“五度”的两个音,其频率是2:3。
我们先引入最朴素的“五度相生率”:根据“五度”和“八度”这两个音程关系,在音乐的实践中,人们自然而然的发明的“五度相生率”,这时已经引入了12个音,但在实践中发现13轮后并不能回到原来的音。这个问题困惑了律学家们很久,后来才出现了“12平均率”。(不再这里展开律学了)
简单用数学描述是:(3/2)^12 约等于 (2:1)^7
这里除了前面说的五度(3/2)和八度(2:1)外,出现了12和7,这是一种隐含的规律或关系。
好了,回到原来的问题,一个“八度”间到底需要一个音,我们还是按“五度相生率”的顺序一个音一个音的往上增加吧:假设第一个音为C吧,那么在两个C之间很自然的应该加一个G,因为它和低音C是五度关系,注意不是中间的#F,#F和上下两个C在听觉上没有和谐关系;第三音加在哪里呢?低音C和G之间的距离好像更空一些,加个什么音了?很自然一定是D,因为D与G为五度关系;依次类推然后是A和E。
好了现在有了“五个音”!这时我们(用耳朵也可以借助律学上的数学计算来)观察五个音之间的距离,五个音有松有紧,正好合适,再多一个音,则六个音之间的远近关系会跟不均匀,如果少一个音,则四个音之间关系与不如五个音之间的关系均匀。所以“五个音”是一个自然地选择,也是非常朴素地选择。有了这五个音后,如何构成音乐,就可以有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等调式了。
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六个音不如五个音,那在加一个音呢?按照上述原则,在五声音阶后加上B和F后,就构成了自然的大调音阶,也就是每个人都知道的Do-Re-Mi-Fa-So-La-Ti。(能不能再增加音,会是什么效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试验)
而且古代也远非只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变调音不计其数,只是这五个是大音,这也是中国古代说人唱歌不好听为“五音不全的原因”
❻ 古代五音发那些音
古代的五音为:宫商角羽徵,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
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
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读jué音)、徵(读zhǐ音)、羽”了。
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6)中国古典音乐五音扩展阅读: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音的产生源自于生活,例如:“商音出西方”,即西部地区流行高亢的商音,那里的人普遍肺功能比较好;而在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声音是耕牛发出的“哞哞”声,低沉如大地般敦厚。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对生活的质朴观察,人们总结出古代五声音阶“角(jué)、徵(zhǐ)、宫、商、羽”,认为其分属“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并逐渐形成以五音来调节人体机能的音乐治疗。
五声调式的音乐各有特色,用于治疗的音乐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乐曲风格要相对平稳,不宜情节性太强、起伏较大。本着这个原则,中国古典音乐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❼ 为什么中国古代音乐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西方是七音
一直对史书中的书律志历感兴趣,所以从文史常识的角度来解答一下。传说伏羲制瑶琴,定琴为五弦,分别为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一弦,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是为武弦,因此瑶琴又被称作七弦琴。
再看一段严肃文学:……荆轲临行前,高渐离击打乐器伴奏,荆轲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是变徵调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所有人都被他的歌声感染,低声抽泣着,易水河边,冷风如刀割般吹在人脸上,没有人惧怕这冬日的严寒,众人都知,他这一去,可能不复返了。忽然歌声转变为羽调,“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歌声慷慨,怒发冲冠。……
上文中除了宫商角徵羽五音之外,还提到了另一个音——变徵。
朱载堉的算盘
如前面所说,十二音律是绝对音高,五声调式是相对音高,但五音之间的跨度是固定的,所以只要确定了起始音阶的音高,就可以推算出后面音阶的音高。起始音阶构成不同的调式,可以生成六十四种曲调。例如演奏的乐曲是以“宫调”起始,那么就把“黄钟”音定位宫音,三分益一,为108徵音,三分损一,为72商音,又三分益一,为96羽音,再音三分损一,为48角音。依例,定“大吕”为宫调,三分损益之后又成新的宫调,依次排列,最后生成十二种宫调。再分别用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定调,最后可以生成七音八十四调。
调式,应该是乐理的一种名词,可能类似于现代音乐中的G大调,E小调之类吧,这已经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
至于具体起源,为什么要以81为基准,可能是和古代历法有关,中国古人做什么都讲究天人合一,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五音加四个偏音可以组成三种七声音阶,分别是雅乐、清乐和燕乐,但我们最常见的却只有五声调式,猜测可能是因为古人认为万物由五行而生,又生生相克,上法五星,下对五行,又应五方,合五时,《黄帝内经》认为,五音还与五脏相关,加之四个偏音的计算结果均非整数,与其他五个正音合配合起来,可能不是很和谐,所以遭到“歧视”。另外十二律又分阴阳,与十二月和十二地支相对应。
❽ 中国古代音乐的五个声调的顺序是什么各代表西洋音乐的哪个声调
中国古代音乐的五个声调的顺序是“宫、商、角、徵、羽”对应西洋音乐中的声调是: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
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读jué音)、徵(读zhǐ音)、羽”了。
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8)中国古典音乐五音扩展阅读:
乐律上的“五声”就是“五音”。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中,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商、角、徵、羽也可作为第一级音。
如以宫作为第一级音,则五声音阶为:宫(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为第一级音,五声音阶则为:徵(低音5)、羽(低音6)、宫(1)、商(2)、角(3)。
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调式就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为音阶起点的是商调,商为主音,其余类推。这样,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同样,七声音阶也可以有七种主音不同的调式。
❾ 中国古代音乐“宫调”的五音
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内照一下的话,古中乐容的“五音”相当于 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 “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决音)、徵(读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 稀(ti)”两个音阶的。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❿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的“宫”调音乐有那些
他讲的宫调其实就是乐学当中的宫调理论,应该属于泛泛而称,不过中国古代回所有音乐都是基于答五音调式之上而创作、衍生的,可以推荐给你一些类似“彩云追月”的古曲。
夕阳箫鼓、潇湘水云、渔舟唱晚、梅花三弄、酒狂、良宵、雨打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