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载体 > 中国传统文化音乐的三种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音乐的三种境界

发布时间:2021-03-16 21:24:02

❶ 中国的传统音乐分为哪几类

中国传统音乐在学界被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

1、宫廷音乐:

一般认为,到1912年清王朝结束以后,宫廷音乐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田青认为其实在清朝中后期宫廷音乐就已经成为了摆设,从故宫珍宝馆里所藏的金编钟就可以看出。

作为礼器象征的金编钟,根本无法敲出乐音来。此外,从广义上讲,宫廷音乐也包括孔庙的祭孔音乐这类的礼乐,而这部分音乐现今仍有延续。

2、宗教音乐

我国古代的宗教音乐主要包括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不同的宗教音乐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存在很多交叉、相似的部分。

在近代,随着佛教、道教的衰落,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也逐渐衰落。北京智化寺所存宗教音乐,包括乐谱、乐器、乐僧,可以作为我国宗教音乐的典型代表。目前,智化寺的音乐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文人音乐

真正的文人音乐其实只有古琴音乐。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进行音乐活动的主要乐器,甚至有“左琴右书”的说法。

近代,随着这一阶层的消失,以古琴音乐为代表的文人音乐也几近消失殆尽。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次普查,当时全国6亿人口中会弹古琴的人竟不足百名。因此,文人音乐相比其他传统音乐来说衰落得最为严重。

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2003年古琴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古琴音乐在新世纪又迎来了一片新天地。

4、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可以分为民歌和民族乐器两大类,现代舞台上很多所谓的民歌,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真正的民歌是来自底层的,一般没有具体的创作者,代代相传、口口相传,最真实地表达了人民尤其是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


(1)中国传统文化音乐的三种境界扩展阅读:

传统音乐现状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百年来遭遇了和传统文化同样的命运。田青说,中国的音乐曾影响了整个亚洲,日本、韩国至今有所保留,而在中国却逐渐没落,甚至被遗忘。

在当下的音乐教育领域,西方音乐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音乐大多只存在于乡间的舞台上,苟延残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反思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近些年逐渐兴起的非遗保护项目,让包括古琴艺术在内的中国传统音乐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❷ 1我国传统音乐的五大类分别是什么请说出中国民歌的艺术特点及民歌与其他民歌音乐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一共找到这么多,随便抄些,老师不看,她在报复我们
第一题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期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导迎及巡幸乐、宴乐。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我国民歌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常与乐舞结合在一起,如传说中葛天氏之乐的八首歌。现存《诗经》中的国风,是西周到春秋中叶十五个地区的民歌歌词。这以后的《楚辞》、汉乐府、唐曲子,直至明清小曲,或者源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民歌,或者本身就是民歌。在近现代的革命斗争生活中,人民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新民歌,有的在原有曲调上填上新词,有的在音乐上也有相应的发展。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也各具特色,绚丽多彩,又共同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各种音乐艺术形式,器乐、歌舞、曲艺、戏曲常从中吸收营养,并转而促使它加工提高。专业音乐创作也常以它为素材,或原曲引用,或摘取片段,或吸取其音调,加以发展创造。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分类的话,我想你想知道的应该是民间歌曲的分类。
我国民间歌曲的分类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分类,从功能、体裁和题材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而且不同的民族也有各自的方法。
汉族民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山歌、号子和小调三大类。
山歌:旋律悠扬,如信天游、花儿等都是山歌
号子:节奏性强,旋律性较弱。在劳动时演唱,有船工号子、搬运号子等等
小调:旋律婉转,如沂蒙山小调,茉莉花等等。
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分类也有很多:
如蒙古族民歌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
藏族民歌按体裁分类有:酒曲、扎年弹唱、歌舞歌曲、情歌、劳动歌、儿歌、歌、山歌和婚礼歌等
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以上是简单介绍,如果想知道可以再提问。
第二题
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的民歌体裁是山歌
民歌《康定情歌》「西部歌王」王洛宾於1996年去世後,1997年4月1日,四川《甘孜日报》刊登了郭昌平研究《康定情歌》的文章,认为《康定情歌》非王洛宾所作,而是由他人收集、作曲家江定仙钢琴配曲、歌唱家喻宜萱演唱的。与此同时,还悬赏一万元寻找原作者。由此,中国第一情歌《康定情歌》著作权引发争议。後来经过他不懈努力和研究,最近找到了《康定情歌》最早的收集者--吴文季。
中国的民歌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浩如烟海,按体裁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山歌比如:康定情歌,牧歌。小调比如:茉莉花,天黑黑。劳动号子比如:川江号子,黄河船夫曲等等。
风格上,小调:委婉流畅、细腻优美。号子:铿锵有力、粗犷豪放。山歌: 高亢嘹亮、自由舒展。
山歌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流传分布极广,蕴藏也极为丰富。一种看法认为,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就是通常所说的山歌。另一种看法认为,从体裁特征而言,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因为它们同样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慰等基本特征。一般来说,这种广义的山歌概念更有助于我们对山歌体裁艺术特色的理解。
中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传播区及其品种有:内蒙古草原的各种“长调”歌曲,晋、陕、内蒙古西部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宁、甘、青地区汉、回等族的“花儿”,新疆各民族的“牧歌”,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别山区的“慢赶牛”,江浙一带的“吴山歌”,赣、闽、粤交汇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地带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及各族山歌、各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山歌”及广西的各族山歌等。
第三题
音乐素养的重要性主要是体现在素质教育中,现在很多学校特别是中学音乐课有就犹如没有一样,一边在课程中编排音乐课,一边又被文化课占据。
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以及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这些都是音乐素养的重要体现。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学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 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音乐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及形象性,要求 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 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在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 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 ,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中学生身心都得到愉悦 和锻炼。另外,练习歌唱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 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 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总之,学生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 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 。重视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 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音乐学科除了教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歌唱知识和技能外,还有一个教学任务就是音乐欣赏。即审美教育.它包括纯正的审美趣味,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教育有赖于美的陶冶,“这种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影响作用,具有很强的内化力。”
通过对中外音乐名作的欣赏分析,充实学生的音乐感性认识,丰富音乐知识,开阔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的审美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史论和其它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欣赏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音乐欣赏的基本性质是感性的,因为在这项活动中,欣赏者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听觉去获得体验而不是借助理性去求得认识。因此,音乐听觉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通的音乐审美活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来获得美的享受。我们打开音响或走进音乐厅的大门,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自己在轻松的状态下获得对音乐的听觉快感和美的体验。倘若人人都刻意去追寻音乐所隐含的思想感情,作曲家当时创作的心态或是要聆听出旋律、节奏及音色,那么我想可能不会有人再去“听”音乐了。音乐艺术的重要传播方式是声音,声音只为听觉而存在,人们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才能品赏音乐、理解音乐。
正如卡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但正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行为,人的一种感性的体验活动,却需要人们长期的知识、观念、趣味等诸多因素的积累,与其说音乐欣赏是一个听的过程,还不如说是人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第四题 开设音乐辅修专业的意义
音乐欣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特殊艺术,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音乐教学是全面丰富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们唱歌,还要讲授基本乐理知识,让他们用音乐的语言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其去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如在欣赏中国交响乐《梁祝》时,要求学生大胆联想,随着乐曲的发展进行合理性思维。随着音乐的发展,学生呈现的“喜、怒、哀、乐”等表情,恰恰反映了其对善恶分辨的理性思维和发现美、追求美的能力。而这些对美的体验与感知,正是通过音乐欣赏,由内心的体验而外露于表情的。
(二)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智力保证
欣赏者要在头脑中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完全是由欣赏者主观控制的。如果说作曲家是一度创作,演唱(奏)家是二度创作,那么欣赏者便是三度创作。欣赏者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加工,使其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遗传情况不同,所以人的思维能力会具有与生俱来的差异,但无论如何,大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如果进行音乐欣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人们的乐感,而且会有益于他们的运动控制、记忆能力和思维发展,使脑的功能得到更多的开发。
(三)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德育教育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表现与交流感情和思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向学生展示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正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的过程,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他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歌曲更是鼓舞了几代人,为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完全可以达到音乐的德育教育作用。
(四)扩大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加强文化底蕴
古今中外的音乐珍品浩如烟海、绚丽多彩,如果仅仅是靠学生演奏和演唱音乐作品,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并学习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其次,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艺术和文学、地理、历史、戏剧、舞蹈、绘画、社会生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欣赏当中,需增加多元的思考和多维的视角,识别各种不同风格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下的音乐特色,认识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态下的音乐异同,体会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区别。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传统学科分类中间的一个。西方大概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把民族音乐学作为音乐学总学科中的一个分类,旨在针对非艺术创作类的,特别是非西方主流的音乐现象的研究。随着时代变化,欧洲中心视角逐渐被学术界抛弃,民族音乐学的名称有了新的涵义,主要是针对民间音乐进行研究的学科。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主要是针对非艺术创作类音乐的研究。由于当时建立学科的时候,我们还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并没有特别强调,或者是不敢强调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之间的关系。76年后,各学科开始进入正轨时,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提法逐渐淡化,而更多学校以民族音乐学这个名称来定性这类型的研究。进入全球化时代,学术研究同样具有很强的交流使命感。因此,中国的民族音乐学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音乐学有了更多的交流活动。

在网上复制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找到还真不容易

❸ 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其实每一个人的最高境界都是不一样的.
只要能从音乐从感觉到些什么,就够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能领略此中真意,即达也

❹ 中国的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多表现一种天人合一、清微淡远的意境,为什么西方音乐表现这么多斗争和矛盾

在十五世纪以前的西方中世纪音乐中,还很难谈到由于矛盾冲突的存在而形成的内在张力问题。这显然同基督教经院哲学的精神要求有关。音乐作为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同信徒们虔诚、和谐、宁静的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相适应。信徒们与世无争的内心世界同外在现实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处在一种宗教的和谐之中;矛盾冲突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制作教堂音乐的修道士们压抑着自身的人类本能的自然情感,把它看作是一种邪念。他们还不可能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人”,同社会之间有什么矛盾和冲突。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经历和体验到的尘世苦难,只能指望在彼岸世界——即天国那里得到解脱。从最初的纯净的格列高利圣咏到后来在结构上高度理性化的复杂的多声部音乐,它们追求的都是一种内在的和谐、均衡;一切表露人类本性的情感冲动的东西,都被看做是一种背离宗教情感的邪恶。声部与声部之间,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都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戒律。这种对“内在和谐”的追求,使漫长历史时期中的西方宗教音乐呈现出一种缺乏活力的凝固感,很少动力性,音乐结构本身缺乏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内在张力。我们不难看到,即使像非常富于创新精神的马肖这样的十四世纪法国音乐大师,他的最成熟的弥撒曲中也未能真正超越这种性质。

❺ 急急急!中国音乐的历史文化特征

早就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乃至今天的音乐现状感触颇多,但总觉得思路是“剪不断,理还乱”,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前不久从《枫华园》第56期上读到一篇精采的文章《莫扎特与中国民族》,不由得触“题”生情,想说点什么。

莫扎特与中国民族相距这么遥远,他的音乐竟能与中国民族的文化精髓相通,这使我们不由得想到自己的音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音乐源远流长。我们的民族饱受饥寒之苦、列强之欺、权势之压,其对命运之抗争、对美好之向往的英雄主义气概不会亚于贝多芬;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人在以佛道儒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其旷达恬阔宁静超脱之心境不会逊于莫扎特。按说中国应造就出更多的贝多芬和莫扎特。但事实却远非如此:尽管我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但我们的民族却不是一个“音乐的”民族(当然泛指汉族),我们的平均音乐素质跟人家没法比。这种遗憾的造成虽然可能部分地来自于先天,但更主要的则是来自于中华民族的后天灾难,这就是: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西方的音乐从来是用以抒怀寄情的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严肃的文艺表现形式,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而中国音乐则不然。从题材上看,它要么写历史故事神化传说,要么是花草虫鱼自然景色,甚至能写出袅袅的“仙乐”,如阳春白雪、雨打芭蕉、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十面埋伏、昭君出塞、霓裳曲、姜女泪,等等。就是没有现实没有人生。这使得音乐成为一种脱离现实脱离人生的消极、低级、单纯的享受和娱乐工具。国泰民安,才有“歌舞升平”;享受人生,就要“对酒当歌”。诗人们更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赋好还乡”的诗句。由此足可见中国音乐的地位和功能了。

在封建等级制度的统治下,音乐歌舞历来是国王君主的奢侈品;琴棋书画也只是市大夫阶层的闲情逸致。而民间音乐家属于“下九流”,其身份低于妓女。

皇帝贵为真龙天子,位居人品之极,理应享尽人间之富贵、天地之精华,于是乎声色犬马、穷奢极欲。选进宫的宫女必要学习礼仪、音乐歌舞。齐国国王好音乐,于是才有了那南郭先生混入乐队去滥竽充数。它们的唯一目的就是服务于国君、皇上。大家富户,衣食不愁,酒足饭饱之后才会有那“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的享受。而那些为糊口辛勤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吃完饭,抽袋烟,喘口气,早早上床睡觉,唱什么歌?跳什么舞?至多哼上两句“提起了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什么的;老爷们儿憋急了无非来个“十八摸”过过瘾而已。哪有什么真正的音乐?

“礼、乐”是封建伦理道德和统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而中国历来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所以好的音乐禁固于宫帏之中,下达不到广大劳动人民。我们无法想象皇帝的歌妓舞女或乐队班子能被派出去为民众公演。那杨贵妃就很是能歌善舞,尤长于“霓裳”。但她能将自己的歌喉舞姿乃至于玉脂冰肌展示给一身泥巴两脚牛粪的老农吗?(注:“霓裳羽衣舞”描写一群仙女,演员身着飘柔轻薄之衣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十分的“暴露”。)

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农民加文盲,长期在封建君主制的统治下苟延残喘。他们从来就不是中国文化的主人,音乐当然也是如此。尽管众多的音乐素材取自于民间,但音乐的发展历程则是“自上而下”。“乐府”就是一个专事研创音乐的官僚机构;今天保存下来的那些民乐经典之作,多是历经宫廷乐师记谱整理、修改加工,珍藏于宫廷之中的“精品”。“劳动人民”,斗大的字不识两箩筐,懂得什么音律,认得什么师况?可见,只有宫庭里才有真正的音乐,而属于民间的音乐既难保存又难流传。

民间艺术团体多是小型地方游击队,旨在谋生,无非是弄两出“折子戏”,来两段村野小调而已。质量低、对象窄,不足以代表中国音乐。

有才华懂雅乐的民间艺人,毕竟属于“下九流”,得不到重视和尊敬;多因无钱无势而穷途潦倒、自生自灭。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个琵琶女应当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著名琵琶演奏家×××”。可这个可怜的江南女子,寄居船头,终日“犹抱琵琶半遮面”,及至“千呼万唤始出来”,则来个“大弦小弦错综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博得观众一声笑、一个彩;碰上个知音,换取几滴同情的眼泪。可居然不知她姓甚名谁,更不会有谁推荐她去上音乐学院,或资助她去巡回演出了。像琵琶女这样的民间艺人

❻ 中国传统音乐的境界与什么相偕

中国传统音乐的境界与什么相和谐音乐他强调人与音乐的自然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❼ 传统文化歌曲

、《弟子规》

《弟子规》是薛家燕、欧阳靖以及家燕妈妈艺术中心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于2009年发行。

2、《蜀绣》

这首单曲是李宇春为推广四川的蜀绣文化而演唱的,歌词则由其四川老乡郭敬明所写,在公司找到他时这首歌的曲子已经谱成;

因此词的创作必须考虑跟音乐编曲配合,还要兼顾歌曲的要求和歌手的气质,郭敬明为增加对蜀绣的了解,上网查了各种有关资料,在作词时他尽力使风格贴近中国风,意图体现出文化气息;

因此从中国传统诗词中化用了较多的典故,歌词的创作用了一周时间,过程中大的修改共有4次,每次修改完成后郭敬明都会约集北京、上海的音乐人讨论并听取意见;

筹备时李宇春也参与到歌曲的每一次的修改中,并贡献了自己的意见,初次接触蜀绣的她还提前请教师傅学习了女红手艺。

3、《本草纲目》

周杰伦创作这首歌是因为一直对‘中国风’很感兴趣,为了表达一种民族精神,讽刺那些崇洋媚外的人,告诉他们,中国的祖先很了不起。

他认为中药其实就是代表中国人,是除了功夫之外最能代表的,这些中药汉方是我们祖先非常不易取来的,值得大家骄傲,所以我们也要重视自己华人的文化。

4、《兰亭序》

《兰亭序》是周杰伦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填词,收录在周杰伦2008年发行的专辑《魔杰座》中。

2011年,周杰伦在央视春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并获得了2011年CCTV春晚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评选歌舞类节目三等奖。

5、《青花瓷》

《青花瓷》是钟兴民编曲,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周杰伦2007年11月2日发行的专辑《我很忙》中。

2008年2月6日,周杰伦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该歌曲。2008年7月5日,该歌曲在第19届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上获得年度最佳歌曲奖、年度最佳作词奖和年度最佳作曲奖三项奖项。

阅读全文

与中国传统文化音乐的三种境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围墙歌词 浏览:230
道奇酷威广告背景音乐 浏览:106
比喻轻音乐之美的文字 浏览:542
小号音乐下载 浏览:578
歌曲专辑图下载地址 浏览:867
财神驾到歌曲mp3下载 浏览:734
琴歌指弹海阔天空吉他谱 浏览:355
下载mp4格式的音乐 浏览:352
电脑听音乐用什么 浏览:512
最好酷狗音乐播放器 浏览:502
信乐团队的假如简谱 浏览:243
平安酷狗音乐 浏览:760
佳人轻抚桃花mp3下载 浏览:453
infinite网易云音乐 浏览:844
岁月赵忠祥背景音乐 浏览:980
如何将电脑的歌体添加到苹果音乐 浏览:672
fade钢琴mp3 浏览:86
奔跑吧兄弟宋仲基背景音乐 浏览:806
成都彩虹小学音乐老师 浏览:496
凤凰传奇星光歌曲点评 浏览:930